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
人教版九上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上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49115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e.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6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分数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Mg:24S:32Cl:35.5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B.分离液态空气所得氮气质量和氧气质量之和等于原液态空气的质量C.5g蔗糖溶于95g水中,得到糖水总质量为100gD.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质量比纸的质量小2.由a克的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组成的混合物,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c克,生成氧气()A.(a+b+c)克 B.c 克 C.(a+b-c)克 D.(a-c) 克3.下列化学反应中各项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A. ①③④⑥B.①③④⑤⑥C. ①②④⑥D. ①③⑤4.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
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氢元素B.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D.X是一种氧化物5.如图是通过红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锥形瓶内红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B.红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D.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6.下列实验装置能用来直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C.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7.在反应2Mg+O2点燃2MgO中Mg、O2、MgO的质量比为()A.24:32:40 B.48:32:80 C.24:32:64 D.24:32:808.同学们对化学反应方程式:C+O2=====点燃CO2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9.小明同学从S + O2 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155c06d4d8d15abe234e98.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 表示),噻吩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 2点燃4CO 2+SO 2+2H 2O ,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A .C 4H 6SB .C 4H 4S C .C 4H 4S 2D .C 8H 8S2.从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B.氢原子和氧原子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3.我国科学家在水煤气变换中引入了高效催化体系,使该反应可在120℃时进行,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B .反应每消耗28g 甲,可生成44g 丙C .该过程体现了催化剂吸附微粒的选择性D .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同时消耗1个乙分子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 、G 、H 、P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G、P的质量比为5:4D.待测值为135.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Na2S2O3+Na2SO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 的化学式为SO2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C.Na2SO3 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D.Na2S2O4 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6.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 + 3X + 4NaOH = 2Na2CO3+ 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O2B.CO C.CO2D.H27.下列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B.在密闭容器中氢氧化钠与硫酸铜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NaOH+CuSO4 =Na2SO4+Cu(OH)2↓C.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P+O22P2O5D.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O2+Ca(OH)2 =CaCO3↓+H2O8.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be1a54ca0116c175f0e48f9.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某有机物6.0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2.如图为甲和乙两种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3.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4.有A、B、C三种物质各16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还有12gA、27gC和一定质量的D。
已知B完全反应,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 2A+BC+2DB. A+2BC+2DC. 2A+B2C+DD. A+BC+D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正常雨水偏弱酸性原因:SO2+H2O═H2SO4B.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C2H3OH+3O22CO2+3H2O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NaHCO3+HCl═NaCl+CO2↑+H2O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Ca(OH)2+2NaNO3═Ca(NO3)2+2NaOH6.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7.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A.都属于氧化物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分子D.都含有氧元素8.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0875c1a300a6c30d229f3b.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 附答案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 1 题~第 20 题,共 40 分)、非选择题(第21 题~第26 题,共 60 分)两部分。
本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P 31Zn 65第Ⅰ卷(选择题4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
)1.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A. 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④⑥D.①③⑤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A. 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B.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C. 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D.不能确定3.化学方程式 3Fe + 2O 2Fe3 O4可读作()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4.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A. 氮元素和氧元素B.氢元素和氧元素C. 氮元素和碳元素D.氮元素和氢元素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S+O2SO2↑B. 4Al +3O22Al 2 O3C.P+O22D. Mg + O22PO MgO6.下列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2322B.2HgO↑A. HCO== CO ↑+HO2Hg+OC.2H2 O22H O+O2↑ D .Mg+CuO Cu+MgO7.以下反应中.有一种元素从+2价变为 0价的是 ()A. S+O2SO2 B . 2Mg+O2MgOC. CuO+H2Cu+H2O D .2HO2H2↑ +O2↑8.化学方程式 a C2H2+ b O2c H2 O + d 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A. 15B.14C. 13D.109.在化学反应 X + 2Y ==== Z中, 3g X 和足量 Y 充分反应后生成8g Z ,则参加反应的Y 的质量为()A. 2.5 gB. 3 gC. 5 gD. 6 g10.下列各式中,正确表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 Al + H 2 SO4==== AlSO 4+ H2↑B. 2Al+ 3H 2SO4==== Al 2 (SO4) 3 + 3H 2↑C. Al + 2H2SO ==== Al(SO4)2+ 2H2↑D. 2Al + H4SO ==== Al2SO+H↑244211.在 2A+B == 2C 反应中,已知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16 gB. 32 gC. 16D. 32112.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mg水受热变为 mg的水蒸气B. 62g 磷和 80g 的氧反应生成142g 五氧化二磷C. 20g 食盐溶于 80g 水得到 100g 的食盐水 D .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13. 9g 水在通电条件下可生成氢气的质量是()A. 1 gB. 2 gC. 3 gD. 4 g14.在 2H2O22HO+O2↑的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元素种类B.各种原子的数目C.氧元素的化合价D.物质的质量总和15.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
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解析卷)
![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解析卷)](https://img.taocdn.com/s3/m/1b3031d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6.png)
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向密闭的容器中通入氧气(含a个氧分子)和一氧化氮(含b个一氧化氮分子)气体,已知发生如下反应:2NO+O2═2NO2,最终容器内氧原子和氮原子个数之比为()A.B.C.D.【解答】解: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入氧气(含a个氧分子)和一氧化氮(含b个一氧化氮分子)气体,根据两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容器内氮原子个数和氧原子个数之比是,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知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故其个数之比也不会变化,仍然为是;故选:C。
2.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B=A2B【解答】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故C正确;D、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及反应可知,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A2+B2=2A2B,故D错误。
故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呈酸性B.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4:5C.硝酸镁样品(含有一种杂质)14.8g,溶于水,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生成沉淀5.5g,则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MgSO4D.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9.8%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6g【解答】解:A、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中,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相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d2345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d.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带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2·湖南株洲中考)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
乙硫醇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时会生成一种空气污染物,该气体可能为()A.CO B.CO2 C.SO2 D.NO22.(2022·黑龙江七台河市桃山区期中)“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反应原理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A.H2 B.ClO2 C.O2 D.Cl23.(2022·江苏连云港中考)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微观过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该过程可看出化学反应经历了原子重新组合4.(2022·四川乐山中考)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lH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5.(2022·吉林长春中考)资源化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CO2光催化转化为CH4的方法入选了202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涉及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B.丙、丁两种分子中都各含有10个电子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丙、丁质量之和D.反应中乙和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86.(2022·山东威海中考)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对CO在催化剂【Pt/A12O3/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c7ea90cba0d4a7303763a88.png)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测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一定不是化合反应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D.该反应生成了三种生成物2.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C.甲、乙所含的元素种类与丙、丁所含元素种类相同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522022反应后质量/g待测11285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甲可能该反应的催化剂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4.如图是乙烯和水反应生成酒精的微观模拟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个乙烯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B.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乙烯和水质量比28:2D.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5.一定条件下,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2748反应后质量/g10.5 2.5待测8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1:5C.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后丙物质的质量为20g6.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C.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7.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代表氮原子,“”代表氢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04350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d.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在化学变化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 B.分子个数 C.元素种类D.原子种类2、纯净物M加热可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推断M的化学式可能是()A.Na2CO3 B.NaHCO3C.(NH4)2SO4D.(NH4)2CO3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P+5O22P2O5 B.2H2O2═2H2O+O2C.S+O2↑SO2 D.Fe+O24O3Fe4、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5、香烟烟雾中有一种强致癌物叫苯并芘,其完全燃烧的方程式X+23O220CO2+6H2O,则苯并芘的化学式为()A.C20H12 B.C20H6C.C20H12O2D.C20H6O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4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7、制备过氧乙酸过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B.物质乙和物质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以再分8、从化学方程式S+O2SO2中无法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 B.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9、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10g冰加热融化变成10g水,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氢气燃烧时,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了,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0、在A+B=C+D的反应中,9.8gA和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D的质量为()A.1.8g B.3.6g C.7.2g D.14.4g11、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B.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C、H、O元素C.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D.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所以每种纯净物都只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①Al+Fe3O4Fe+ Al2O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517ad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6.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数目B.分子数目C.物质种类D.物质的总质量2、在化学反应:2X2 + 3Y2 ===2R中,用X、Y表示R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X2Y2B.X2Y3C.X4Y5D.X3Y23、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的过程中,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A.B.C.D.4、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2H2O2Ca(OH)2+O2↑,其中X的化学式为()A.CaOB.CaO2C.CaCO3D.CaCl25、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A.44克B.32克C.22克D.12克6、对化学方程式4P + 5O22P2O5所表示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个磷跟5个氧气反应,生成两个五氧化二磷B.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C.磷元素与氧元素结合生成两个五氧化二磷D.每4个磷原子可与5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7、实验室通常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 (浓)+MnO 2MnCl 2+2X+Cl 2↑,则X 的化学式为( )A .H 2B .O 2C .H 2OD .HClO8、21世纪初中缅油气管道天然气进口量突破50亿立方米。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aCH 4+bO 2cCO 2+dH 2O ,则化学计量数之和等于( ) A.4B.5C.6D.79、一定质量的CH 4可与常见物质M 发生下图所示的循环反应,其中反应②为化合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 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u 2O 中的低B .理论上,循环过程中无需添加物质MC .反应①理论上每生成44gCO 2,同时生成18gH 2OD .总的化学表达式为:CH 4 + O 2M 一定条件CO 2 +H 2O10、已知含氢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后氢元素全部进入生成的水中,葡萄糖(C 6H 12O 6)和乙酸(CH 3COOH )组成的混合物240g ,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 A .48gB .72gC .36gD .144g11、下列化学反应可用如图表示的是( )A.H 2CO 3CO 2↑+H 2OB.2H 2SO 3+O 22H 2SO 4C.2HClO2HCl+O 2↑ D.CaCO 3CaO+CO 2↑12、在反应X+2Y====R+2M 中,当1.6 g 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 ,且反应生成的R 和M 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之比为( )A.23∶9B.16∶9C.32∶9D.46∶913、下列实验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14、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23b76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23.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叙述合理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 30g过氧化氢溶于70g水中,所得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100gC. 3.2g碳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6.4g二氧化碳D. 3.2g硫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6.4g二氧化硫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B. 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 24g镁和32g氧气反应,可生成56g氧化镁3.某物质W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物质W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含有C,H,O三种元素B. 只含C,H元素C. 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0元素D. 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H2+O2H2OB. 2Mg+O2点燃2MgOC. 2KClO3MnO2KCl+3O2 D. 4Fe+3O2点燃2Fe2O32△5.下列关于2CO+O2点燃2C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 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5:4C. 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6.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具有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它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FeO4+10H2O═4Fe(OH)3↓+8X+3O2↑,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B. 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方程式为KOHC. 高铁酸钾中含有单质铁D. 高铁酸钾可用于游泳池水的再生使用7.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利用它与液氨的反应可减少其排放.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 反应中涉及到的含氮化合物有3种C. 发生反应的液氨和一氧化氮的分子个数比为2:3D. 参加反应的液氨与生成水的质量比为17:18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2Y+3Z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B. 反应中的X、Y、Z三种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2:2:3C. 该反应可能有单质生成D. 若反应生成了agY和bgZ,则消耗X的质量一定大于(a+b)g9.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2=X+H2O。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b410a86137ee06eef9182c.png)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Cl-35.5 K-39一、选择题(共28分)1、下列叙述不适合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变化前后质量相等B 、要得到18g 水,则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为18gC 、1g 硫与1g 氧气化合生成2g 二氧化硫D 、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了2、用下列装置进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 )3、化学反应前后,括号内各项(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 、①③⑤ B 、①②④⑥ C 、①③④⑥ D 、①③④⑤⑥4、把某物质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完全分解,可得氧化铜和水,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是( )A 、铜、氧B 、铜、氢C 、氢、氧D 、铜、氧、氢 5、下列关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以客观事实为基础B.只要不是在常温、常压下发生的反应,均要注明反应的条件C.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生成物中的气体一定要标注“↑” 6、对化学方程式2H 2 + O 2 点燃===2H 2O ,读法正确的是( )A 、两个氢加一个氧等于2个水B 、氢气和氧气混合可生成水C 、氢加氧等于水D 、每两个氢分子跟一个氧分子化合,可生成两个水分子 7、从化学方程式上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 、反应进行速率的快慢B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C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D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8、配平化学方程式C 2H 4 + O 2−−→−点燃CO 2 + H 2O 时O 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 ) A 、1 B :2 C :3 D :49、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Zn + HCl === ZnCl 2 + H 2↑B 、CuSO 4 + Fe === Cu + FeSO 4C 、Mg + O 2 点燃===MgO 2 D 、C 2H 5OH (酒精)+3O 2 === 2CO 2 +3H 2O10、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则化合物R的化学式为( )A.CH4B.C2H4C.CH3OHD.C2H5OH11、在A+2B===C+D的反应中,4 g A和足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了2 g C和8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A、3 gB、6 gC、12 gD、14 g12、在化学方程式A+3B===2R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28和2,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5B、17C、30D、3413、agH2O2与2gMnO2混合,完全反应后有残留物质b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a-b-2)gB、(a-b)gC、(b-2)gD、(2+a-b)g14、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了如下两个反应:3Mg+N2Mg3N2 2Mg+O22MgO 已知24g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可得40g产物,那么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A.等于40gB.小于40gC.大于40g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26分)1、(2分)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解析版)
![2020年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7cafa84693daef5ff73d34.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2.有A、B、C三种物质各16g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混合物中还有12gA、27gC和一定质量的D。
已知B完全反应,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32、44、18,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 2A+BC+2DB. A+2BC+2DC. 2A+B2C+DD. A+BC+D3.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5g酒精与5g水混合得到10g酒精溶液B. 2L氢气与18L 氧气反应生成20L的水C. 12g碳完全反应时只能消耗32g氧气,则12g碳在64g氧气中充分反应生成76g二氧化碳D.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之和4.某物质R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3O22CO2+ 3H2O有关该反应,有下列说法:①R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①R一定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可能含有氧元素①R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最小①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46①若4.6 g R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同时还生成了5.4 g H2O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A. 2个B. 3个C. 4个D. 5个5.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B.表明了反应的条件C.表明了反应的速率D.表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6.某有机物6.0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4P + 5O2↑2P2O5B. 4Fe + 3O22Fe2O3C. 2H2+O2H2OD. Mg + 2HCl MgCl2+ H2↑8.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初三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4ba505700abb68a882fb46.png)
初三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2.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A.12g B.11g C.9g D.14g3.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相等,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A.14:11 B.11:14 C.11:7 D.7:11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D.反应后生成15 g Z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n=3C.反应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D.该反应生成了两种单质6.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7.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8.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 的化学式是 Ag2S B.H2S 中 S 元素为-2 价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H2S 是无毒的9.浓硝酸易挥发,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如下反应:4HNO34X↑+O2↑+2H2O,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NO2B.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硝酸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3 10.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A+B=A2B11.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3441f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c.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内含空气)容器中加热,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A.B.C.D.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g碳和32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38g B.22g C.26g D.14g3.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B.C.D.4.化学学科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近年,日本找到了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X+3O2=2CO2+3H2O,则(甲醚)的化学式是A.C3H6O2B.C2H6O C.C2H4O D.CH4O5.“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
反应原理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A.H2B.ClO2C.O2D.Cl26.对于化学反应:4P+5O2点燃2P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①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①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①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①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A.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7.红磷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图象是()A.B.C.D.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C.将一定质量的铜在空气中充分灼烧D.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9.1.6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4.4克CO2和3.6克H2O,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以下论断:①一定含C、H;①一定不含O;①可能含O;①一定含O;①该物质分子中C、H的原子数之比为1:2;①该物质分子中C、H的原子数之比为1:4。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word版 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word版 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93bea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e.png)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
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C3H6O3+3O2=3CO2+3H2OB. C3H6O3+O2=CO2+H2OC. C3H6O3+3O2=3CO2↑+3H2OD. 2C3H6O3+5O2=6CO2+6H2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氢气和8g氧气充分燃烧可生成水()A. 10gB. 9gC. 8.5g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工业上用100t含氧化铁(Fe2O3)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冶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A. 56tB. 58.3tC. 70tD. 72.9t4.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A.只含氧元素B.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C.只含钠元素D.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5.如图为甲和乙两种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6.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一定大于镁条的质量。
D.煤块燃烧后,变成质量少得多的煤灰,说明煤燃烧的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7.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A.都属于氧化物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分子D.都含有氧元素8.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9.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5g酒精与5g水混合得到10g酒精溶液B. 2L氢气与18L 氧气反应生成20L的水C. 12g碳完全反应时只能消耗32g氧气,则12g碳在64g氧气中充分反应生成76g二氧化碳D.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之和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4P + 5O2↑2P2O5B. 4Fe + 3O22Fe2O3C. 2H2+O2H2OD. Mg + 2HCl MgCl2+ H2↑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2.根据乙炔气体完全燃烧时的反应:2C2H2+5O24CO2+2H2O,可以写出如下的符号式:(C2H2):(O2):(CO2):(H2O)=2:5:4: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247412b8f67c1cfbd6b8cf.png)
一、选择题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图中共表示3种物质C.该反应后分子数目增多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D解析:D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中B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图中共有4种不同分子,表示4种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分子的目没有变化,反应前后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在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和一种未知物质ws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W反应前的质量/g501123反应后的质量/g24528x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2B.物质W只含有碳、氢元素C.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比为44: 27D.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 1C解析:C【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氧气的质量减少了50g-2g=48g,所以氧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48g;同理可以确定二氧化碳是生成物,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5g-1g=44g;水蒸气是生成物,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为28g-1g=27g;A、由质量守恒定律,W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W的质量27g+44g-48g=23g,所以x 的数值为23g-23g=0g,错误;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中物质W含碳、氢元素的质量等于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氢元素的质量,碳氢元素质量分别为1244g100%12g44⨯⨯=、227g100%3g18⨯⨯=,12g+3g<23g,故物质W中含有氧气元素,错误;C、该反应中的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比44g:27g=44:27,正确;D、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44g27g=2:312+16212+16⨯⨯:,错误。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经典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22b80fceff9aef8951e0613.png)
一、选择题1.化学现象中有许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中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B.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其体积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相等D.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数值一定相等C解析:C【分析】A、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B、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C、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D、根据化合价分析。
A、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故说法正确;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故说法正确;C、由于分子间有间隔,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其体积一定小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之和,故说法错误;D、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数值一定相等,故说法正确。
故选:C。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A.M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N可能是单质B.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M和Q的质量比是13:12D.M、Q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与N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D解析:DA、待测值:18g+1g+2g+32g﹣26g﹣2g﹣12g=13g,反应后M、Q质量减小,都是反应物,N质量增大,是生成物,即M、Q反应生成N,M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N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P不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是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参加反应的M和Q的质量比是(18g﹣13g):(32g﹣12g)=1:4,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M、Q反应生成N,因此M、Q两种物质中的元素种类一定与N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A.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最外层电子数,因此镁元素和氦元素化学性质相同C.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分解可能产生氧气,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原子C解析:C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如氧气和臭氧、金刚石和石墨,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故A选项错误;B、氦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层电子层,排有两个电子,已经排满,故其化学性质稳定,而镁元素有三层电子层,最外层最多能排8个电子,但只排了2个电子,故化学性质不稳定,故B选项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故C选项正确;D、中子不带电,但不是分子或原子,故D选项错误;故答案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O —16;Mg —24、C —12;P —31;S —32;Zn —65;K —39;Mn —5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①原子的种类 ②物质的总质量 ③元素的种类 ④分子的数目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数目
A .①②③⑥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⑤⑥
D .①③⑥
2.化学反应方程式2H 2 + O 2 点燃
2H 2O 所表示的意义是 ( )
①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②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两个水分子 ③氢气、氧气、水的质量比为4:32:36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 3. 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 原理为Cl 2 + 2NaOH = X + NaClO + H 2O , 则X 的化学式为 ( ) A. NaCl B. H2 C. HCl D. HClO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 2H 2O 通电 2H 2↑+ O 2↑
B.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2NaOH + CuSO 4 === Na 2SO 4 + Cu(OH)2
C.硫在空气中燃烧:S + O 2 点燃 SO 2↑
D.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H 2O 2
H 2 + O 2↑
5. 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6.碱式碳酸铜隔绝空气加热分解成CuO 、CO 2和H 2O 等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 )
A .只含有碳、氢、氧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D .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 7、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定质量药品时,如果指针向左偏,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 、将游码移到左侧零点 B 、加适量砝码
C 、减少药品
D 、旋转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8、3g 镁在3g 氧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是 ( )
MnO 2 △
时间
原
子种类
时间
时间
时间
物质质量 原子个数
原元素子种
元素种类
D
B A C
A.小于6g B.大于6g C.等于6g D.以上都有可能
9.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则该反应
A.是化合反应
B.有单质生成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10、如右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
含有2个A原子
11、在反应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式前的系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2m=a B.3n=2a C. 6a=n D.2b=2m+n
12、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 A.CB.P C.S D.H2
13、加热8gKMn04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是7.4g,那么剩余物质是 ( ) A.Mn02和K2Mn04 B.K2MnO4
C. KMn04和K2Mn04 D.Mn02、、K2Mn04和KMn04
14、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11,已知1.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1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 A.2:1 B.3:4 C.12:11 D.1:1
15、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 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反应后Q的质量为12g
B、反应后生成15 g Z
C、该化学方程式中Q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
D、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 1:1
二、填空题(本题化学方程式2分,6题配平每小题2分,共36分)
16(10分)用相应的符号、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1)两个硝酸根(2)三个氦原子(3)一个氯分子
(4)+4价的硅的氧化物(5)氢氧化钙(6)碳酸钠
(7)硫酸(8)盐酸(9)氯化亚铁(10)硝酸钡
17(8分)自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开幕式都要举行隆重的“火炬接力”,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亮且高,在白天,二百米外也能清晰可见,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丁烷由元素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是
(2)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是
18(4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
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
(其中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 试回答:
(1)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4)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
(5)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21(4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内)
①□C2H2 +□O2点燃□CO2 + □H2O
②□CuSO4 +□NaOH == □Na2SO4 + □Cu(OH)2↓
三、实验题(10分)
22、右图是教材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左盘锥形瓶口在白磷点燃后要塞紧瓶塞,原因是;
(3)在实验设计上,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
(4)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已冷却到室温),发现瓶中白磷过量,为了防止白磷在空气中燃
烧,将锥形瓶瓶口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如图,瓶口贴紧水面),拔下瓶
塞, 发现水进入锥形瓶中,则进入瓶中的水占锥形瓶的容积的,原因
是: 。
四、计算题(本题共9分)
23、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投入到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3分(1)完全反应后生成H
2的质量为g;
6分(2)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是多少?
(Zn + H2SO4 = ZnSO4 + H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