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转移性支出
合集下载
第5章 转移性支出 《财政学》PPT课件

第一节 转移性支出概述
❖二、转移性支出的主要内容
❖ 政府的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 务利息支出。
❖ 补助支出是指政府对所有非政府部门的各种补助性支 出;
❖ 捐赠支出是指政府向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提供的捐款 ,是国家承担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而发生的支出,是国 家把资金或物质单方面转移给外国政府;
❖ 税收支出之所以被纳入财政补贴的范畴,是因为政府 在决定减免税时,是从财政支出的角度考虑的,是那 些决定政府财政支出的因素影响着政府的税收减免政 策。
第三节 财政补贴支出
❖三、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 (一)矫正或扭曲价格形成机制,实现资源配
置的特定目的 ❖(二)改变补贴产品和相关产品的供需结构 ❖(三)影响需求总量 ❖(四)改善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实现程度 ❖(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六)对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产生负激励
❖ 1.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政府 ❖ 2.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 3.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相应的社
会立法
第二节 社会保障支出
❖ ❖ 二、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内容 ❖ ❖ (一)社会保险支出 ❖ 1.养老保险 ❖ 2.医疗保险 ❖ 3.失业保险 ❖ 4.工伤及遗属保险 ❖ 5.生育保险
第二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三)社会福利支出
❖ 社会福利是国家向全体社会成员普遍提供资金帮助和优价服务的 社会保障制度。它表现为国家举办的各种公共福利事业与提供的 社会公共服务,如基础义务教育、公益文化设施、环境保护、交 通安全、住房条件、公共卫生医疗等,目的是为了改善和提高国 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 财政贴息实质上是财政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利息,是国 家财政应用金融手段对重点企业或项目给予的扶持。
第5章 转移性支出

(二)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是指社会成员因受自然灾害及其他经济、社会 原因而导致他们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由国家或社会按照 法定的标准提供最低生活需要的一种保障制度。现实生活中 的贫困现象主要有遭受自然灾害、职业竞争失败、个人生理 原因和个人能力原因造成的贫困,与此相应的社会救济项目 一般包括自然灾害救济、失业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城乡困 难户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等。
现收现付制 • 医疗:当代消费,当代负担 • 养老:上代消费,当代负担 • 失业:非劳动者消费,劳动者负担
•
结论:难以适应老龄化趋势
完全基金式 • 医疗:量入为出,预先提取 • 养老:当代人消费,当代人负担 • 失业:预先提取
•
结论:年轻一代的赡养义务难以体现。
我国现行社会保险筹资模式
1.现收现付式与完全基金式相结合:我国现在过渡阶段应 采取现收现付式与完全基金式相结合,单独一个行不通, 如果实行完全基金式,由于过去几十年已经退休的职工没 有积累,今后几十年将面临挑战;如果实行现收现付式则 难以适应老龄化趋势的到来,也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劳动者都必须在平等的环境下竞 争,但是在现收现付式下会由于新老企业职工年龄,性别 不同,企业因工伤,医疗,养老,生育负担不一,存在企 业负担有轻有重的现象,老企业养老金负担重,女职工多 的企业,生育负担重。煤矿企业工伤重,医疗负担重;如 果实行部分基金式,既可负担上一代退休的养老金问题, 即保险基金满足支出以后,留有一定的积累。
•
(一)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以立法形式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筹集基金,在 劳动者遇到生、老、病、死、工伤、失业等风险时,获得基本生 活需要和健康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一般包括社会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和女工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是现代 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它具有以下特征。 1.强制性 2.普遍性 3.互济性 4.补偿性 5.福利性 6.付费与受益相对应
财政与金融教程-第五章 答案

答:铁路属于公共物品是政府基本建设支出,它是西藏开放发展 的基本保障;它能够促进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 的差距,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能够促进西藏与内地的经济、 文化交流,增强各民族的团结;对西方反华势力和民族分裂主义 势力是有力的回击,有利于西南边疆的巩固和安全。
【案例分析】
竞争性谈判是指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 机构直接邀请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 谈判的方式。北京A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第二次报价178000元,同时承诺如果 此报价不是最低报价,将比最低报价 再降1000元,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
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又称补助支出或无偿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 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转移给受益人,但并不能获得相等代价的商品和劳务 的支出。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及方针政策, 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对指定的事项由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支出。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筹 集专项基金,对劳动者在遇到生、老、病、伤、残等风险时获得基本生活需 要和健康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7.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修建难度最大的高原铁路, 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 国家批准的工程建设总投资为330.9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公里投 资高达2900万元人民币,我国到2000年才具有修建青藏铁路的 经济实力。为什么青藏铁路耗资那么大新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几 代建设者一直想修建?修建支出属于财政支出中的哪类支出,有 何意义?
第五章 财政支出
【关键名词】
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是财政分配活动的第二个阶 段,是国家将通过财政收入所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按照实现国家职能的需 要,有计划、按比例地进行再分配,以安排使用到各项用途上去的过程。
【案例分析】
竞争性谈判是指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 机构直接邀请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 谈判的方式。北京A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第二次报价178000元,同时承诺如果 此报价不是最低报价,将比最低报价 再降1000元,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
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又称补助支出或无偿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 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转移给受益人,但并不能获得相等代价的商品和劳务 的支出。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及方针政策, 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对指定的事项由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支出。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筹 集专项基金,对劳动者在遇到生、老、病、伤、残等风险时获得基本生活需 要和健康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7.青藏铁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修建难度最大的高原铁路, 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 国家批准的工程建设总投资为330.9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公里投 资高达2900万元人民币,我国到2000年才具有修建青藏铁路的 经济实力。为什么青藏铁路耗资那么大新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几 代建设者一直想修建?修建支出属于财政支出中的哪类支出,有 何意义?
第五章 财政支出
【关键名词】
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作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是财政分配活动的第二个阶 段,是国家将通过财政收入所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按照实现国家职能的需 要,有计划、按比例地进行再分配,以安排使用到各项用途上去的过程。
第5章转移性支出介绍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1
第一节 转移性支出概述
转移性支出的概念及其性质
转移性支出的内容
2
第一节 转移性支出概述
一、转移性支出的概念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 它不需要取得相应的商品和劳务。
3
二、转移性支出项目
社会保障支出
财政补贴支出
捐赠支出
债务利息支出
4
三、转移性支出的性质
29
2、社会保险支出(养老金)对储蓄的影响 1)收入效应:政府为支付养老保险金需要征 税,征税减少了人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 从而导致人们的储蓄下降。 2)替代效应:一方面政府的养老金支出会降 低人们退休后的收入风险,另一方面其又 会增加人们的税收,因此社会保障支出很 可能产生替代效应。
30
(二)社会保障支出对公平的影响 1、社会保障税对纳税人是一种“强迫储蓄” 2、退休或失业情形的不同产生社会不公 3、社会保障支出作为转移性支出,若能减小 退休者的贫富差距,其结果是公平,否则是 不公平的。
2014年全国社会救助主要情况
医疗救助:2014年全国实施医疗救助9119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 资金252.6亿元.全年累计医疗补助优抚对象474.6万人次,人均补 助水平661.8元,各级财政共支出优抚医疗补助资金31.4亿元。
临时救助:2014年临时救助650.7万户次,全年支出临时救助资
金57.6亿元。 防灾减灾。2014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4亿人次不同程度 受灾,财政部、民政部下拨中央救灾资金98.73亿元,民政部调拨 帐篷11.4万顶、棉衣被16.4万件(床)、折叠床4.7万张等中央救
城市低保: 全国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026.1万户、1877.0万人。全年各级财政 共支出城市低保资金721.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18.88 亿元,占总支出的71.9%。 农村低保: 全国有农村低保对象2943.6万户、5207.2万人。全年各级财政共 支出农村低保资金870.3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582.6亿元,占 总支出的66.9%。 农村五保 全国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29.1万人,比上年下降1.5%。全年各 级财政共支出农村五保供养资金18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
1
第一节 转移性支出概述
转移性支出的概念及其性质
转移性支出的内容
2
第一节 转移性支出概述
一、转移性支出的概念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 它不需要取得相应的商品和劳务。
3
二、转移性支出项目
社会保障支出
财政补贴支出
捐赠支出
债务利息支出
4
三、转移性支出的性质
29
2、社会保险支出(养老金)对储蓄的影响 1)收入效应:政府为支付养老保险金需要征 税,征税减少了人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 从而导致人们的储蓄下降。 2)替代效应:一方面政府的养老金支出会降 低人们退休后的收入风险,另一方面其又 会增加人们的税收,因此社会保障支出很 可能产生替代效应。
30
(二)社会保障支出对公平的影响 1、社会保障税对纳税人是一种“强迫储蓄” 2、退休或失业情形的不同产生社会不公 3、社会保障支出作为转移性支出,若能减小 退休者的贫富差距,其结果是公平,否则是 不公平的。
2014年全国社会救助主要情况
医疗救助:2014年全国实施医疗救助9119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 资金252.6亿元.全年累计医疗补助优抚对象474.6万人次,人均补 助水平661.8元,各级财政共支出优抚医疗补助资金31.4亿元。
临时救助:2014年临时救助650.7万户次,全年支出临时救助资
金57.6亿元。 防灾减灾。2014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4亿人次不同程度 受灾,财政部、民政部下拨中央救灾资金98.73亿元,民政部调拨 帐篷11.4万顶、棉衣被16.4万件(床)、折叠床4.7万张等中央救
城市低保: 全国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026.1万户、1877.0万人。全年各级财政 共支出城市低保资金721.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18.88 亿元,占总支出的71.9%。 农村低保: 全国有农村低保对象2943.6万户、5207.2万人。全年各级财政共 支出农村低保资金870.3亿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582.6亿元,占 总支出的66.9%。 农村五保 全国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29.1万人,比上年下降1.5%。全年各 级财政共支出农村五保供养资金18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
第五章--转移性支出PPT课件

26
2、基本养老保险在资金运筹模式上实行个人账户与社会 统筹相结合的模式。
➢ 个人账户基金——所有权归个人。用于支付开户人退 休以后的养老金。年老以后个人账户资金多,养老金 就高。当然,个人账户的资金在管理上是由专门的机 构统一管理,而不是发给个人。
义 ➢ (三)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四)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
3
(一)社会保障支出的性质
▪ 社会保障支出的安排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是相联系的。 因此,将社会保障支出需要重点了解社会保障制度。
▪ 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 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包括:社会救 济制度——受益范围是低收入阶层。如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
4
社会保障支出是国家依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向全体社会成员 提供的各种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是一种非市场化的再 分配方式和社会机制。社会保障支出是社会公共需要的 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介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普普遍遍性性
社会保障的特征
福利性
强强制制性性
强互制济性性
5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
▪ 3、社会保障资金具有储蓄性的特点,其资金结 余可成为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
▪ 4、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 段。——可以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8
➢ 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适当缩小 各阶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基本生活保障。
➢ 经济发展的调节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总需求的自动调 节作用。 ➢ 经济萧条时期,一由于失业增加、收入减少,社会保 障的货币积累相应减少 ➢ 因失业或收入减少而需要社会救济的人数增加,用于 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的社会保障支出相应增 加。使社会保障的同期支出大于收入,刺激了消费需 求和社会总需求。 ➢ 经济繁荣时期相反。
第五章转移性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 (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1.传统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 ❖ 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 制度是依据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劳动 条例》建立起来的,所以过去又称做劳动 制度。在传统体制下,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事实上被分为两大块。集体所有制单位(包括广大 农民及城镇集体单位)是一块。其资金来源于集体经营的提留,以公积 金和公益金等形式存在着,其保障对象只限于集体的成员。国有制单位 是另外一块。国有制单位的社会保障,虽然从形式上看资金是来自一个 个国有制单位,但在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统收统支”制的大背景下, 这一块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事实上无区别地取自全体国有企业和单位, 并无区别地施用于全体在国有制企业和单位中就业的人员。除此之外, 国家财政还面向全社会提供社会保障,但是,保障项目只有抚恤支出、 社会福利救济费和自然灾害救济费三种,支出的金额也不多,大多数年 份中只占财政支出的2%不到。
一、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 3.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 ❖ (1)社会 型 ❖ 社会 是政府按照“风险分担,互助互济”的
原则举办的社会保障计划。政府按照 原则举 办的社会 计划,要求受保人和雇主缴纳 费, 而当受保人发生受保事故时,无论其经济条 件如何,只要按规定缴纳了 费,就可以享受 政府提供的 金。
第五章转移性支出
❖ 本章应掌握的基本问题: ❖ 1.社会保障支出(熟练掌握) ❖ 2. 税收支出(掌握) ❖ 3.转移性支出(理解)
第一节 社会保障 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
❖ (一)社会保障支出的性质 ❖ 社会保障支出是与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一起
的,它是社会公共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 会保障支出是政府通过专款专用税筹措资金, 向老年人、无工作能力的人、失去工作机会 的人、病人等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支出。是 政府的转移性支出。
财政学5转移性支出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29.11.2020
会计ppt
1
本章内容
转移性支出概述 社会保障支出 财政补贴支出 政府间转移支付
29.11.2020
会计ppt
2
第一节 转移性支出概述
一、概念:
转移性支出——政府为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或形式, 将一部分社会资源无偿地从一个(几个)群体转移给另一个(几个)群体。
报
酬
会计ppt
5
第二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概念: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以强制手段对国民收 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并对因多种原因使生存发 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 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二、社会保障的产生和普及: 三、社会保障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 四、社会保障的意义:内在稳定器作用、私人保险市场的局限性
二、类型:根据接受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对居民(企业、家庭和个人)
的转移支出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1、
——出于对个人基本生存权的保障的考虑而实施
2、 社会保障 ——主要是为了保护低收入者,弱势阶层或者因为政府价
格管制财而政近补乎贴不能盈利的公益事业部门
3、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问题
三、原因转:移(支理付论依据)
支持政府进行转移支出的理论基础是由市场经济决定的收入分配结果 的不公平,这也是政府介入收入分配领域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29.11.2020
会计ppt
3
纯粹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分配格局,必然是一种不公正的分配格局: 1、新剑桥学派经济学家卡尔多提出的分配理论说明,随着经济的
发展和投资的不断增加,投资率的不断提高必将导致国民收入 的分配越来越不利于劳动要素而有利于资本要素,从而使得收 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扩大。 2、波兰经济学家卡莱茨基的垄断程度理论:垄断程度越高,国民 收入的分配就越不利于劳动,而垄断在现实中是客观存在的, 因而由市场经济决定的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现象也就必然客观存 在。
29.11.2020
会计ppt
1
本章内容
转移性支出概述 社会保障支出 财政补贴支出 政府间转移支付
29.11.2020
会计ppt
2
第一节 转移性支出概述
一、概念:
转移性支出——政府为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或形式, 将一部分社会资源无偿地从一个(几个)群体转移给另一个(几个)群体。
报
酬
会计ppt
5
第二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概念: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以强制手段对国民收 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并对因多种原因使生存发 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 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二、社会保障的产生和普及: 三、社会保障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 四、社会保障的意义:内在稳定器作用、私人保险市场的局限性
二、类型:根据接受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对居民(企业、家庭和个人)
的转移支出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1、
——出于对个人基本生存权的保障的考虑而实施
2、 社会保障 ——主要是为了保护低收入者,弱势阶层或者因为政府价
格管制财而政近补乎贴不能盈利的公益事业部门
3、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问题
三、原因转:移(支理付论依据)
支持政府进行转移支出的理论基础是由市场经济决定的收入分配结果 的不公平,这也是政府介入收入分配领域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29.11.2020
会计ppt
3
纯粹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分配格局,必然是一种不公正的分配格局: 1、新剑桥学派经济学家卡尔多提出的分配理论说明,随着经济的
发展和投资的不断增加,投资率的不断提高必将导致国民收入 的分配越来越不利于劳动要素而有利于资本要素,从而使得收 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扩大。 2、波兰经济学家卡莱茨基的垄断程度理论:垄断程度越高,国民 收入的分配就越不利于劳动,而垄断在现实中是客观存在的, 因而由市场经济决定的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现象也就必然客观存 在。
第5章 转移性支出

(三)社会保障中市场缺陷的表现 1、保险领域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 一个项目的受保人越多,每人平均的 管理费用就越低。在充分竞争的市场 经济下,存在多个保险公司进行竞争, 从而造成市场的过度分割,导致交易 成本上升。
2、保险领域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逆向选择一般是指市场交易中的一方 难以判断另一方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的质量,从而导致了不利于市场效率 的选择。保险领域中存在众多的逆向 选择问题。
隔代人之间的再分配是一个重要课题, 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会使某些年龄段 的人们享受超过其自身贡献所积累的社 会财富,而另一年龄段的人们却不能享 受他们贡献所积累的社会财富。这一矛 盾还有可能因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变得更 尖锐起来,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经济问 题,也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因而在设 计社会保障制度时要充分注意这一点。
比较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它们大体包括: 社会保险——核心地位 社会救济——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 社会抚恤——安定特定阶层生活的功能
(二)社会保障与市场缺陷有着多方面 的联系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中的 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由于没 有收入和支出的对应关系,无法由市场 提供,一般只能政府或社会提供。 2、市场所能提供的保险服务往往具有 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出现了市场失效。
不同项目的社会保障体现公平的程度 有所不同。 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及部分社会福利 事业支出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凡符 合条件者可以无偿使用,体现的主要 是社会公平; 社会保险项目,一般是由国家、单位 和个人三方负担,职工享受的社会保 险水平,既要能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 又要与个人缴费多少挂钩,以激励职 工的积极性,提高效率,体现的是社 会公平和社会效率并重。
第五转移性支出(1)

行财政补贴。
04 税收支出
税收优惠
定义
税收优惠是指国家在税收方面给予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各 种优待的总称。是政府通过税收制度,减除或减免税负以 资奖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形式
包括税额减免、税基扣除、低税率、起征点、免征额等。
目的
税收优惠政策可以照顾某些特殊纳税人,也可以照顾某些 特定的课税对象,还可以鼓励纳税人积极从事某些经济活 动。
政府向因公牺牲、病故 、伤残等人员及其家属
提供的抚恤金支出。
救济金支出
政府向受灾地区、贫困 地区、城市低收入人群 等提供的救济金支出。
社会福利支出
政府向社会福利机构、 养老机构等提供的社会
福利支出。
其他转移性支出
包括政府间的转移性支 出、国际组织间的转移
性支出等。
06 转移性支出的影响与效应
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类型
包括豁免期、豁免额、豁免项目、豁免税收种类等。
目的
税收豁免是政府为了鼓励某些特定行业或地区的发展而给予的税收优 惠措施。
05 其他转移性支出
捐赠支
捐赠定义
捐赠支出是指政府或企业无偿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的资金、物 资等形式的援助。
捐赠对象
捐赠对象可以是贫困地区、受灾地区、社会福利机构、教育机构 、科研机构等。
政府为了扶持特定产业或 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亏损 的企业进行财政补贴。
就业保障补贴
政府为了保障就业和稳定 社会,对吸纳就业困难人 员的企业进行财政补贴。
财政贴息
贷款贴息
政府为了鼓励企业或个人进行投资和消费,对贷 款利息进行财政贴息,降低借款成本。
债券贴息
政府为了支持债券市场发展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对债券利息进行财政贴息。
财政学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 分析: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模式是现收现 付式还是个人账户式?
• 九、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 •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对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进行 了一系列改革: • 建立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社会保险基金。 • 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担社会保险具体事务的 管理工作:社会保险待遇实行社会化发放、社会保险对象 实行社区管理。 • 社会保险基金被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 款专用。 • 设立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 • 成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营运 和管理
• • • • • •
1.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制度在社会保险制度中占据核心位置。 第一个《养老保障法》产生于德国(1889年)。 中国“家庭养老”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铁饭碗:
• 改革情况: • ★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 制度)(始于1984年,之后不断改进) •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始于2009年) •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始于20世纪80年代,遭停顿 ,2009年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计划2020 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 ★机关单位维持原有的养老保障制度。
• 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存在的问题: • 收入方面:过渡户仍然存在 • 支出方面:分级拨付的支出方式造成拨款 环节增多,仍然存在基金被截留和挪用现 象。
• 最新一期的《瞭望》周刊刊载文章称,中国 最新一期的《瞭望》周刊刊载文章称, 养老金缺口高达6万多亿元人民币 万多亿元人民币, 养老金缺口高达 万多亿元人民币,力争在 未来30年化解 年化解。 未来 年化解。 • 文章说, 年初, 文章说,2005年初,劳动和社会保障 年初 部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关于中国养老金缺口 的专业报告。这份报告预测,未来30年中国 的专业报告。这份报告预测,未来 年中国 养老金缺口高达6万多亿元人民币 万多亿元人民币, 养老金缺口高达 万多亿元人民币,如果中 国社会保障制度转轨平稳成功, 国社会保障制度转轨平稳成功,在已经做实 个人账户的前提下, 个人账户的前提下,未来的第二十八年将成 为养老金支付高峰的“拐点” 为养老金支付高峰的“拐点”,此后养老金 缺口将逐步被填平,并可能出现总体赢余。 缺口将逐步被填平,并可能出现总体赢余。
第5章 转移性支出

(3)部分基金制
根据分阶段收支平衡的原则, 根据分阶段收支平衡的原则,在满足一定阶 段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储备, 段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储备,据以 确定收费率。 确定收费率。 特点:费率分阶段调整, 特点:费率分阶段调整,在一定时期内相对 稳定,综合考虑了横向平衡和纵向平衡原则 稳定,
美国的《社会福利辞典》这样表述:“社会保 障是对国民可能遭遇到的各种危险如疾病、老 年、失业等加以保护的社会安全网。”在此, 认为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国民”,同“人们” 基本一样,没有城乡工农之别。 我国真正全面引入“社会保障”一词,是在20 世纪80年代中期。对于社会保障有很多表述, 相应地,保障对象也有不同表述。社会保障是 “国家和社会为补偿现代社会中被削弱了的家 庭保障功能,帮助全体社会成员对付现代社会中 的经济风险,运用社会化的保障手段,依法保障 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经济福利制度。”在 此表述中两次强调使用了“全体社会成员”一 词,可见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本章学习要点: 本章学习要点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的无偿支出,是价值 的单方面转移。社会保障支出的特征, 财政补贴的必要性、作用及税收支出的 内涵。构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措 施,财政补贴的思路以及税式支出的主 要方式。
本章学习重点难点: 本章学习重点难点 社会保障支出的特征,全面认识财政补贴 的必要性、作用及税收支出的内涵,针对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现状,掌握构建我国 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措施,明确完善财政 补贴的思路以及税式支出的主要方式。 本章基本概念: 本章基本概念 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社会救济和优抚 财政补贴 税式支出
(2)社会救济(救助)
定义:是国家通过财政拨款向生活确有困难 的居民提供的物质帮助 是社会保障的原始形式。 社会救济的对象: 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②农村“五保户” ③灾民救济
第五章转移性支出

❖保障给付与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挂 钩
过分强调公平,使 国家财政负担过重, 而且企业办社会, 使企业负担也过重, 企业竞争力下降, 劳动力缺乏合理流 动,职工个人也缺 乏自我保障意识。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新型社会保 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城镇企业职工的基 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社会统筹 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适应了我国的 制度模式。
3、社会救济
它是指政府对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公民,和因自 然灾害遭受损失或发生其它不幸事故,而暂时生活 处于困难中的公民提供的货币或实物帮助。社会救 济是一种公民应享受的基本权利,也是国家和社会 必须认真履行的最起码的社会保障职责,其目标是 克服贫困。从性质上来讲,社会救济又包括济贫与 救灾两种,其财力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同时鼓励社 会捐款和公民互助。
(二)社会保障的特征
1、社会性 社会保障的实施主体是政府,目的是满足全体社
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社会保障的范围覆 盖整个社会,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不应该被排斥 或遗漏在社会保障之外。政府介入社会保障活动, 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克服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的需要 家长主义的表现 降低决策成本的需要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就是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 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
社会保障支出则是指财政用于社会保障 方面的支出。社会保障资金的运筹是对国民 收入进行的分配和再分配,是政府调节社会 成员收入水平,防止贫富悬殊,缓和社会矛 盾的重要杠杆。
社会保障支出是与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 一起的,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相应的 社会保障支出安排也就存在较大差别。但是, 在现代社会下的任何社会制度的任何国家, 社会保障支出都是社会公共需要的重要组成 部分。
• 社会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险中占据核心位 置
过分强调公平,使 国家财政负担过重, 而且企业办社会, 使企业负担也过重, 企业竞争力下降, 劳动力缺乏合理流 动,职工个人也缺 乏自我保障意识。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新型社会保 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城镇企业职工的基 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社会统筹 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适应了我国的 制度模式。
3、社会救济
它是指政府对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公民,和因自 然灾害遭受损失或发生其它不幸事故,而暂时生活 处于困难中的公民提供的货币或实物帮助。社会救 济是一种公民应享受的基本权利,也是国家和社会 必须认真履行的最起码的社会保障职责,其目标是 克服贫困。从性质上来讲,社会救济又包括济贫与 救灾两种,其财力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同时鼓励社 会捐款和公民互助。
(二)社会保障的特征
1、社会性 社会保障的实施主体是政府,目的是满足全体社
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社会保障的范围覆 盖整个社会,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不应该被排斥 或遗漏在社会保障之外。政府介入社会保障活动, 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克服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的需要 家长主义的表现 降低决策成本的需要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就是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 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
社会保障支出则是指财政用于社会保障 方面的支出。社会保障资金的运筹是对国民 收入进行的分配和再分配,是政府调节社会 成员收入水平,防止贫富悬殊,缓和社会矛 盾的重要杠杆。
社会保障支出是与社会保障制度联系在 一起的,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相应的 社会保障支出安排也就存在较大差别。但是, 在现代社会下的任何社会制度的任何国家, 社会保障支出都是社会公共需要的重要组成 部分。
• 社会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险中占据核心位 置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

企业(雇主)缴纳社会保障费,是社会保障基金的又一 重要来源
个人负担一部分社会保障费(特别是社会保险)是必要 的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
1.现收现付式 2.完全基金式 3.部分基金式
1.现收现付式
这是一种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的 基金筹集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先作出一年(至多几年)内某 项社会保障措施所需要费用的测算,然后按一定 比例分摊到参加该保障措施的所有单位和个人, 当年的基金收入仅用于涉足当年支出的需要。
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指由国家和社会为立法或政策范围 内的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的生活水平 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一种社会 保障形式。
社会福利表现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福利设 施、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的各种社会福利事业。目 的是改善公民生活,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
社会福利的经费一般由财政负担,社会福利范 围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可以通过法律和行政办法, 根据生产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加以调整。
2.完全基金式
完全基金式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为 指导的筹集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在对未来较长时间的宏观预测的 基础上,预计保障对象在保障期内所需享受保障 待遇的总量,据此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分摊到保 障对象的整个投保期间。
3.部分基金式
部分基金式是一种把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与 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相结合作为指导的筹资模 式。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与 筹集模式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由国家、 企业和个人3方负担的办法,或者依据具体情况,由这3 种来源的不同组合构成。
国家财政负担亦即是国家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部分资 金,用于社会保障事业方向的开支,这是社会保障基金 中重要的、稳定的来源
个人负担一部分社会保障费(特别是社会保险)是必要 的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
1.现收现付式 2.完全基金式 3.部分基金式
1.现收现付式
这是一种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的 基金筹集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先作出一年(至多几年)内某 项社会保障措施所需要费用的测算,然后按一定 比例分摊到参加该保障措施的所有单位和个人, 当年的基金收入仅用于涉足当年支出的需要。
3.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指由国家和社会为立法或政策范围 内的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的生活水平 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一种社会 保障形式。
社会福利表现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福利设 施、社会服务以及举办的各种社会福利事业。目 的是改善公民生活,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
社会福利的经费一般由财政负担,社会福利范 围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可以通过法律和行政办法, 根据生产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加以调整。
2.完全基金式
完全基金式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为 指导的筹集模式。
这种模式要求在对未来较长时间的宏观预测的 基础上,预计保障对象在保障期内所需享受保障 待遇的总量,据此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分摊到保 障对象的整个投保期间。
3.部分基金式
部分基金式是一种把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与 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相结合作为指导的筹资模 式。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与 筹集模式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
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由国家、 企业和个人3方负担的办法,或者依据具体情况,由这3 种来源的不同组合构成。
国家财政负担亦即是国家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部分资 金,用于社会保障事业方向的开支,这是社会保障基金 中重要的、稳定的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教师王雷,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王雷,
《财政学》陈共主编 财政学》
社会保障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原因
• 首先是经常性的财政投入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首先是经常性的财政投入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 尽管近两年中央也一再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通过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出的15%―20%用于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出的 ― 用于 社会保障,但由于缺乏立法约束, 社会保障,但由于缺乏立法约束,导致财政对社 会保障投入带有明显的随意性。 会保障投入带有明显的随意性。 • 其次,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财政方面责任不清, 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财政方面责任不清, 特别是省级统筹环节缺失。 特别是省级统筹环节缺失。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 的社会保障基金仍然处于“县级统筹” 的社会保障基金仍然处于“县级统筹”和“市级 统筹”的分散管理状态,地方财政积极性不高。 统筹”的分散管理状态,地方财政积极性不高。 在国家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贴中, 在国家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贴中,90%以上均来 以上均来 源于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不足10%。 源于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不足 。
授课教师王雷,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王雷,
《财政学》陈共主编 财政学》
2、社会救济 、
• 指政府对收入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和因自 灾害受到损失或发生其他不幸事故而生活 困难者提供资金与实物援助的一种社会保 障制度。 障制度。我国的社会救济包括自然灾害救 贫困救济和孤寡救济。 济、贫困救济和孤寡救济。
授课教师王雷,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王雷,
《财政学》陈共主编 财政学》 养老保险的层次: 养老保险的层次: • A、基本养老保险 具有强制性, 、基本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 具有强制性 年国务院颁布的 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 城镇所有职工都要逐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定,城镇所有职工都要逐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 保险在资金运筹上实行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保险在资金运筹上实行但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为 60%。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 工作期间工资,为了保证年 养老金/工作期间工资 。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 工作期间工资, 老以后生活水平不降低,还必须有另外两个层次作为补充。 老以后生活水平不降低,还必须有另外两个层次作为补充。 • B、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政府鼓励 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政府鼓励(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有条件的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 有条件的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一方面对职工有 好处,可以提高职工年老以后的生活水平,同时, 好处,可以提高职工年老以后的生活水平,同时,企业这 样做,也是企业吸引人才,提高企业凝聚力的一种手段。 样做,也是企业吸引人才,提高企业凝聚力的一种手段。 • C、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举办,个人自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商业保险公司举办, 愿投保,政府也要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 愿投保,政府也要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
授课教师王雷,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王雷,
《财政学》陈共主编 财政学》
养老保险
• 指公民在就业期间,由个人及服务单位缴纳保 指公民在就业期间, 险费,当职工退休后, 险费,当职工退休后,按规定每年获得一定收 入的保障制度。 入的保障制度。 • 其资金筹集方式包括现收现付制、个人储备积 其资金筹集方式包括现收现付制、 累制、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等几种方式。 累制、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等几种方式。 • 我国目前采用现收现付制,但只能覆盖城镇国 我国目前采用现收现付制, 有部门中, 有部门中,广大的农民和民营企业职工没有被 包括在保障体系内。 包括在保障体系内。目前的改革思路是建立社 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障体系。 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障体系。
授课教师王雷,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王雷,
《财政学》陈共主编 财政学》
3、社会福利 、
• 社会福利是国家根据有关法律,在保障全体社会 社会福利是国家根据有关法律, 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居民生活 成员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上, 水平,增进居民福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水平,增进居民福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主要 包括三方面内容: 包括三方面内容: • (1)由国家兴办的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的公益 ) 性事业。如环境保护、体育设施、文化团体等。 性事业。如环境保护、体育设施、文化团体等。 • (2)为某一部分地区居民提供的优惠措施。如夏 )为某一部分地区居民提供的优惠措施。 季的降温补贴、冬季的寒冷补贴等。 季的降温补贴、冬季的寒冷补贴等。 • (3)特殊福利,指政府和社会慈善机构为残疾人 )特殊福利, 和无劳动能力的人举办的福利工厂和老人院等。 和无劳动能力的人举办的福利工厂和老人院等。
授课教师王雷,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王雷,
《财政学》陈共主编 财政学》
• 最后,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运营效果不 最后, 太理想,真正实现保值增值任务艰巨。 太理想,真正实现保值增值任务艰巨。目 前,我国社保基金的总规模已经突破了 2000亿元。2005年,全国社保基金实现收 亿元。 亿元 年 亿元, 益52.85亿元,收益率只有 亿元 收益率只有3.12%。和国外 。 发达国家相类似的基金收益率相比, 发达国家相类似的基金收益率相比,我国 社保基金的收益率明显偏低。 社保基金的收益率明显偏低。
授课教师王雷,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王雷,
《财政学》陈共主编 财政学》
4、社会优抚 、
• 指政府对现役、退伍、复员、残废军人及 指政府对现役、退伍、复员、 烈军属给予抚恤和优待的一种社会保障制 度。 • (1)抚恤,政府对因公伤残人员、因公牺 )抚恤,政府对因公伤残人员、 牲人员及家属采取的一种物质抚慰方式。 牲人员及家属采取的一种物质抚慰方式。 • (2)优待,指从政治上和物质上给予优待 )优待, 对象良好的物质或资金待遇、 对象良好的物质或资金待遇、优先照顾与 专项服务。 专项服务。
授课教师王雷,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王雷,
《财政学》陈共主编 财政学》
失业保险 • 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筹集社会 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 保险基金, 保险基金,在职工由于各种原因中断 工作等待再就业的期间, 工作等待再就业的期间,从社会获得 基本生活及医疗等方面的物质帮助, 基本生活及医疗等方面的物质帮助, 并帮助其再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 并帮助其再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
授课教师王雷,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王雷,
《财政学》陈共主编 财政学》
社会保障财政投入
• 2001 ~2005年间全国总支出从1987.40亿元增加到 2005年间全国总支出从1987.40亿元增加到 年间全国总支出从1987.40 3698.86亿元 占财政支出比重从10.98%增加到11.24% 亿元, 10.98%增加到11.24%。 3698.86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从10.98%增加到11.24%。 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为例。2000年以后 年以后, 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为例。2000年以后,中央财政负担的 经费开始大幅增加:2001年为23.07亿元 2002年为 年为23.07亿元, 年为46.00 经费开始大幅增加:2001年为23.07亿元,2002年为46.00 亿元,2003年为92.00亿元 2004年为102.00亿元 年为92.00亿元, 年为102.00亿元, 亿元,2003年为92.00亿元,2004年为102.00亿元,2005 年为112.00亿元。加上地方财政支出, 112.00亿元 年为112.00亿元。加上地方财政支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 总经费的年均为:2001年45.74亿元 2002年101.63亿元 亿元, 亿元, 总经费的年均为:2001年45.74亿元,2002年101.63亿元, 2003年150.79亿元 2004年178.83亿元 2005年198.21亿 亿元, 亿元, 2003年150.79亿元,2004年178.83亿元,2005年198.21亿 元。 • 全国社保基金规模持续扩大,运营收益稳步增加。截至 全国社保基金规模持续扩大,运营收益稳步增加。 2006年底,企业年金规模达到910亿元。2007年上半年, 2006年底,企业年金规模达到910亿元。2007年上半年, 年底 910亿元 年上半年 社保基金总收入同比增长29.9% 29.9%。 社保基金总收入同比增长29.9%。 授课教师王雷,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王雷,
授课教师王雷,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王雷,
《财政学》陈共主编 财政学》
医疗保险
• 指以职工和单位缴纳保险费和政府补助为经费 来源的代初,分为公费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于50年代初 年代初, 医疗和劳保医疗两种。 医疗和劳保医疗两种。前者应用于国家机关和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经费由财政支付。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经费由财政支付。后者 在企业职工中实行,经费来自企业。 在企业职工中实行,经费来自企业。 •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保障范围小、医疗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保障范围小、 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 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财政学》陈共主编 财政学》
第五章、 第五章、转移性支出
一、社会保障支出 二、财政补贴 三、税收支出
授课教师王雷,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授课教师王雷,
《财政学》陈共主编 财政学》
一、社会保障支出
•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 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 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 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社 会保障支出则是指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 出。 • 社会保障的对象、范围、程度在不同的国家有 社会保障的对象、范围、 一定的区别,就我国而言, 一定的区别,就我国而言,社会保障包括的内 容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 容有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 抚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