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及髋臼骨折合并血栓栓塞 (2)
髋臼及骨盆骨折的治疗评估(二)

正常参考值等相关评估资料。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包含 11 0 个
问题的骨骼肌肉功能评估问卷( ucl kla fnt na m s o e t co s u s e lu i — ss n, A) 4 个问题组成的简化版(hr m su es tMF 和 6 me sot uc—
ls eea fn t nassme t u sin ar ,MF 等。 ok l l u ci ses n et ni S A) t o q o e
时, 骨盆骨折合并的血管神经和盆腔脏器损伤, 以及骨盆环
的不稳定损伤往往给预后带来多种影响。 因此对该类损伤特
别是不稳定骨折治疗 的评估更 为复杂 。
由于骨盆骨折影响多系统器官的特点, 采用全身健康状 况评估是常用的评价标准之一, 这其中以简明健康调查问卷
(hr 3 im ha hs ts uvyS 一6为代表。它采用 S ot 6t el t u re ,F 3) e t a s 3 6个问题, 以患者 自我评价的方式对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躯
2 骨盆 骨折疗效评价
准是 : m为解剖复位; m而≤5 m 为接近解剖 ≤1m >1m m 复位; >5 mm为不良复位。
表 6 Maed骨 盆 骨 折 功 能 评 分 je
骨盆骨折往往是严重创伤的标志。有数据表明, 其早期 死亡率约 l%左右。在多发伤患者 中骨盆骨折发生率为 o 2 %, 5 因交通伤致死的患者中骨盆骨折比率达 4 [ 2 1 。同
维普资讯
J u n lo r c ia t o a d c 1 1 , . , u . 0 7 o r a fP a tc l Or h p e is Vo . No 6 J n 2 0 3
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作者:庞青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第19期[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9-0151-02在骨折疾病中,髋部骨折作为发病率较高的一类骨折,虽然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也越来越理想,但是该类患者术后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以下肢静脉血栓常见,以单侧下肢肿胀、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因静脉回流障碍所致,会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肺栓塞等并发症,危及其生命安全。
目前较多研究均表示,在髋部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合理应用抗凝药物以及加强患者的临床护理可以进一步降低其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对其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100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进一步分析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现将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时间段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均符合髋部骨折相关诊断标准[4],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54例;年龄:最大93岁,最小56岁,平均年龄73岁;骨折类型:均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例数分别为:34例和66例。
所有患者认知功能均正常,无精神类疾病。
排除合并其他骨折、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100例患者均安排开展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为:①强化心理干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出于對自身安全及健康的担忧,患者容易产生各种消极情绪,而护理人员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理顾虑以及担忧等做好其相应的心理疏导工作,耐心为其介绍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干预方法等,对于患者提问,需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耐心回答,并且适时为其分享临床治疗成功的典型案例,以重塑患者治疗自信心,使其可以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术后相关康复护理工作的开展。
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适合患者的预防策略,如基本预防措施、物 理预防措施或药物治疗。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预防血栓的重要性,并告知他们具体的预防 措施。
术中和术后管理
1 2
术中管理
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血管,避免血 管损伤和血栓形成。
术后管理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下肢肿 胀、疼痛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静脉血栓。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足底静脉泵
通过周期性的充盈和排空足底静 脉,模仿正常足部运动,增加下 肢血液循环,降低静脉血栓形成 的风险。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通过周期 性的充气和放气,产生搏动性血流 ,减少血液淤滞,预防静脉血栓形 成。
药物预防措施0102 Nhomakorabea03
抗凝药物
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 低分子量肝素等,抑制凝 血过程,预防血栓形成。
血管超声
对疑似血栓形成的患者进 行血管超声检查,能够及 时发现血管内的血栓并判 断其位置和大小。
CT或MRI
对于一些难以诊断的病例 ,可以考虑进行CT或MRI 检查,以更准确地判断是 否存在血栓。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观察患者是否有下肢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静脉曲张等症 状,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血栓形成。
合成而发挥抗凝作用。
溶栓治疗
尿激酶
一种常用的溶栓药物,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而发挥溶栓作用。
链激酶
另一种常用的溶栓药物,具有更强的溶栓效果,但出血风险也 较高。
t-PA
一种新型的溶栓药物,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而发挥溶栓作用,具 有更高的疗效和更低的出血风险。
其他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7种危险因素+3大类预防措施!

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7种危险因素+3大类预防措施!术( TKA) 和髋部骨折手术( HFS) 。
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 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 DVT) 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PTE) ,是 VTE 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表现形式,也是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
研究表明,有20.6%-58. 2% 的骨科大手术后患者易患下肢DVT,0.9%-28%的患者易患PTE,但通过对VTE 的预防和管理后,可有效降低 DVT 和 PTE 的发生率。
因此,预防VTE 具有重要意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约占VTE的2/3,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多见于下肢深静脉,骨科大手术后常发生,一般无临床症状。
根据部位,下肢DVT 可分为:近端(腘静脉或其近侧部位,如股静脉)和远端(小腿肌肉静脉丛)。
近端血管直径大,此部位栓子脱落后,易出现致命性PTE。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导致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肺栓塞血栓栓子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当下肢近端存在深静脉血栓栓子时,发生PTE的风险更高。
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相关危险因素静脉血栓形成包括三方面主要因素:静脉内膜损伤、静脉血流淤滞以及高凝状态。
凡涉及以上因素的临床情况均可增加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静脉内膜损伤因素:创伤、手术、化学性损伤、感染性损伤等。
静脉血流淤滞:既往VTE病史、术中应用止血带、瘫痪、制动等。
高凝状态:高龄、肥胖、全身麻醉、中心静脉插管、红细胞增多症、巨球蛋白血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人工血管或血管腔内移植物等。
这三方面因素常同时存在于患者中,如创伤尤其是骨折,可直接或间接导致静脉血管壁破裂或刺激。
制动、卧床、瘫痪以及出血性休克等容易导致静脉血流淤滞,最后,血液高凝几乎从患者伤后即刻开始。
骨盆与髋臼骨折

CT检查
进一步明确骨折细节,评估移位程度。
骨盆与髋臼血管造影
了解骨折部位血供情况,有助于手术方案 的制定。
03
骨盆与髋臼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01 卧床休息
对于轻度骨折,通常需要卧床休息,以减轻疼痛 和肿胀。
02 牵引治疗
对于某些骨折类型,可以通过牵引的方法使骨折 复位,并保持稳定。
03 支具固定
体格检查
检查疼痛部位及范围,判
01 断骨折类型及程度。
检查患肢长度、旋转、外
03 展等,判断有无肢体畸形。
检查患肢感觉、运动及血
02
运情况,判断有无神经血
管损伤。
检查腹部、会阴部等,判
04
断有无合并脏器损伤。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初步了解骨折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
MRI检查
了解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如肌肉、神经 等。
01
02
03
物理治疗
包括电刺激、超声波等物 理治疗方法,以促进血液 循环和减轻疼痛。
康复训练
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 肉力量训练等,以恢复关 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心理支持
对于因骨折导致心理困扰 的患者,需要进行心理支 持和辅导。
04
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并发症
出血性休克
总结词
由于骨盆与髋臼骨折可能导致严重的内出血,出血量过大时可能引发休克。
03 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骨质疏松、饮酒过量等因素可增加 发生骨盆与髋臼骨折的风险。
02
骨盆与髋臼骨折的诊断
病史采集
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
了解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及伴随症状, 如出血、神经功能障碍等。
详细询问外伤史,如车祸、高处坠落、重 物砸伤等。
骨盆骨折的分型及治疗

我
预后与神经损伤程度有关,轻度损伤予后
的
好(一般50%)。
脚
怎
么
啦
直肠损伤
除非骨盆骨折伴有阴部开放性损伤时,直肠损伤并不是 常见的合并症。多为厌氧菌感染。
感染严重,需要特别注意。
发生在 腹膜反 折以上
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可发生直肠周围感染,常为厌氧菌感染。
发生在 腹膜反 折以下
腹腔内脏器损伤
分为实质性脏器损伤以及空腔脏器损伤 骨盆骨折合并腹腔脏器损伤的几率为16%~55%不等
骨盆骨折的诊断
1、询问受伤经过,损伤机制和暴力大小,直接撞击常合并严重的软 组织伤,间接暴力不引起软组织伤。 2、首先要进行全身检查,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评价,对危及生命 的脏器损伤优先进行处理,全身情况稳定后对骨盆局部进行详细检查。 3、骨盆的体格检查应按照视、触、动、量的顺序进行,观察局部有 无畸形、开放伤口及皮下淤血等;触摸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髂骨翼 及坐骨结节等处,检查上述部位有无压痛、骨间隙及血肿等;运动功 能主要检查两侧髋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情况;测量主要观察两侧下 肢是否等长。 4、此外应进行骨盆分离和挤压试验。
1. LC型
LCⅠ型:作用力偏后,表现为骶骨骨折、一侧坐骨和耻骨支水平骨 折和伤侧骶骨压缩骨折。
1. LC型
LCⅡ型:作用力偏前,表现为一侧耻骨支水平骨折、骶骨前缘压缩骨折、 髂骨翼骨折及一侧骶髂关节脱位和髂骨翼新月样骨折;
1. LC型
LCⅢ型:一侧Ⅰ或Ⅱ型损伤加对侧外旋损伤(对侧开书形损伤)。
骨盆环单处骨折
Text in here
骶髂关节轻度脱位
骨盆骨折的治疗
骨盆环双处骨折。
骨盆环遭受破坏,骨折移位和畸形严重,不仅可有骨盆环的分离,并 合并骨折块的纵向移位。大多主张手术内固定治疗。
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

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作者:李锡生等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第05期[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87例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DVT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术前DVT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287例手术患者术前37例检出DVT,发生率为12.89%。
DVT组年龄40岁以上各组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栓患者(P[关键词] 髋臼骨折;骨盆骨折;术前;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 R683;R65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5-0004-04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折患者常见临床并发症,高发于下肢深静脉,长期制动、血液高凝状态、血管损伤等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发生血栓形成,造成下肢循环严重瘀阻,一旦发生脱落,随回心血流可能到达腹肺动脉、冠状动脉、颅内动脉等重要血管,发生栓塞引发严重后果,危及患者生命[1]。
髋臼、骨盆属DVT高危类型骨折手术,患者由于肢体制动及局部严重损伤,是DVT的高危人群,目前,对术后预防DVT已有众多深入研究,对相关危险因素已有较明确的共识和处置手段[2],然而术前骨折急性期也存在较高的DVT发生率,入院后的抗凝预防治疗取得一定的预防效果,但仍受制于抗凝和出血风险的权衡,术前DVT仍较常见,成为影响手术开展和预后康复的不良因素之一[3]。
本研究对髋臼及骨盆骨折等严重创伤患者术前DVT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筛选对DVT形成的危险因素,为术前早期预见性筛查、预防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在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髋臼或骨盆骨折患者,年龄≥18岁,术前经影像学确诊为髋臼骨折或骨盆骨折,入院至术前每周至少进行1次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D-D二聚体检测。
手术治疗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手术治疗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作者:张燕李薇雪江萍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报告和总结了21例手术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术前做好合并伤的护理,包括骨折、脑外伤和泌尿系损伤的观察与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改善营养,增强患者体质。
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对切口和负压引流的观察与护理,早期指导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提高自理能力。
本组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术后均获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远期疗效。
【关键词】骨盆,髋臼;骨折;骨折固定术,护理1 临床资料1.1患者资料本组共21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19—65岁,平均42岁。
骨盆骨折14例,髋臼骨折7例。
致伤原因:车祸伤14例,重物砸伤3例,坠落伤4例。
所有骨折均经骨盆X线片和CT确诊。
合并损伤包括:股骨骨折4例,颅脑损伤2例,脊髓震荡1例,肩胛骨骨折3例,跟骨骨折2例,多发肋骨骨折1例,腹膜后血肿2例,尺骨骨折1例,尿道损伤2例。
1.2治疗方法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呼吸道梗阻、失血性休克或颅脑损伤等,待病情稳定后再手术治疗骨折。
采用全身麻醉,依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采用仰、俯卧位或漂浮体位。
采用腹股沟入路、Koch—Langenbeck入路或Stoppa入路,显露骨折断。
直视下复位。
采用塑形重建钢板和螺钉内固定。
透视确认骨折复位和钢板螺钉位置满意后,常规放置引流,缝合切口。
1.3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
平均骨愈合时间为11周,患肢负重时间为12.8周。
根据Matta评分标准,21例患者中,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一般护理严观生命体征,积极治疗伴随疾病。
骨盆和髋臼骨折多由高能量暴力所致,常合并其他多器官损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1]。
注意患者有无头痛、呕吐、大小便困难以及神经损伤等症状。
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

龄增 长 、 D — D二 聚 体水 平 升高 、 高凝 状 态及 合并 其 他创 伤 密切 相关 , 应 加 强重 点 人群 的 预 防 和筛查 , 术 前 低分 子
肝素 抗凝 预 防治 疗能有 效 降低 D V T发 生 , 但应 结合 出血 风 险 , 制定 合理 预 防干预 方法 。
【 关 键词 】 髋 臼骨 折 ; 骨 盆骨折 ; 术前 ; 深 静脉 血栓 ; 危 险 因素 【 中 图分 类 号】R 6 8 3 ; R 6 5 4 . 3 [ 文 献标 识码】A [ 文 章编 号]1 6 7 3 — 9 7 0 1 ( 2 0 1 4 ) 0 5 — 0 0 0 4 — 0 4
2 . 北京 积水 潭 医院 创伤 骨科. 北京 1 0 0 0 3 5
【 摘要】目的 探 讨影 响髋 臼及骨 盆 骨折 患者 术 前深 静 脉血 栓 ( D V T ) 形 成 的危 险 因素 。方 法 回顾 性分 析 2 8 7 例 髋
臼及 骨 盆骨 折患 者 临床 资料及 术前 D V T检 查结果 , 采用 多 因素非 条件 L o g i s t i c回归 分析 进行 术前 D V T危 险 因素
L IXi s h e n g WANG Yi n h o n g HE Ya pi n gXI A0 J i e l Z H UGE J u n l WEIXu me n s  ̄ WU Xi n b a o 2
1 . D e p a r t me n t o f O t r h o p e d i c s ,J i a n d e F i r s t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 ( Z h e j i a n g S e c o n d H o s p i t a l Me d i c a l J i a n d e B r a n c h o f S c h o o l o f Me d i c i n e o f Z h e j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i n 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 J i a n d e 3 1 1 6 0 0, C h i n a ; 2 . D e p a t r me n t o f O t r h o p a e d i c s a n d T r a u ma t o l o g y , B e i j i n g J i s h u i t a n Ho s p i t a l , B e i j i n g 1 0 0 0 3 5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a c e t a b u l a r a n d p e l v i c f r a c t u r e s p r e o p e r a t i v e d e e p v e i n t h r o mb o s i s r i s k
骨盆、髋臼骨折课件

e
H
ea mo
e 18
A
Ban 51
n
体
W3
asm
D
w
provtio no
【思考题
θ1.骨盆骨折的Tile分类。
θ2.骨盆骨折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θ3.骨盆骨折的急救处理。
θ4.髋臼骨折的分类、治疗。
Type Ⅱ
Vertica Shear
Combined Mechanism
TypeI Anterolateral Force
Type lI Anterovertical Force
Type II
Type Ⅲ
Type Ⅲ
【 临床表现
病史:高能量损伤;复合伤、休克多见。
体征
1.会阴部瘀斑 2.肢体不等长
慰骨禁置
berculum
puoicum
铺孔
obtratum
外面现 External aspect
窝
数藏上
Fossa
itiaca
Spins iiaca anterior superior.
愿前下 Spina liaca anterior interior
路耻
起
Eminentia ilopubica
、闭 孔 沟
内而观 Internal aspec hip bone
整热 月 Tubwroitas a
修后上 Soins iiact postenior superiar
耳共 面 Facies auicdm
后下林 Soina ilsca posterior
inferior 坐骨大切连 Incsura ischiadica major
【解 剖】a terminalis
36例骨科创伤诱发血栓症的治疗论文

浅谈36例骨科创伤诱发血栓症的治疗【摘要】目的:就36例骨科创伤诱发血栓症的治疗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思考其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发病原因与病死率的早期治疗和预防。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36例骨科创伤患者,其中有血栓栓塞患者36人,女14例,男22例,平均年龄58岁,全面统计这些血栓病例,开展研究。
结果:血栓栓塞患者36人全部死亡。
而死亡的36例患者中出现肺栓塞疾病的患者4人,占36例死亡患者中的11.11%。
结论:对于骨科中那些下肢创伤患者,特别是具备肥胖、高龄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该有效地防止这些患者形成肺栓塞和血栓栓塞,而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有效手段始终都是预防为主的方针。
【关键词】骨科;创伤;治疗;血栓症【中图分类号】r5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432-02血栓栓塞是一种因为血管壁高凝与损伤状态、血流滞缓等原因而造成患者管腔出现血栓堵塞的状况。
而肺动脉栓塞是由于不溶性异物阻塞了肺动脉及其分枝而形成的。
肺栓塞是骨科创伤中极易出现突发致死的因素,目前来说国内外对于这种疾病的愈后显得十分无力,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几乎都在发病的半个小时之内全部死亡,无一幸免。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36例骨科创伤患者,其中有血栓栓塞患者36人,女14例,男22例,平均年龄58岁,年龄范围分布在43岁至81岁左右,全部死亡。
而死亡的36例患者中出现肺栓塞疾病的患者4人,占36例死亡患者中的11.11%。
4例肺栓塞患者的平均年龄64岁,年龄最小的51岁,年龄最大的81岁。
在血栓栓塞的36例患者中,有腰椎外伤史的有2例、有骨盆骨折并髋臼骨折的有4例,有股骨干并髁间骨折的10例,有股骨干单纯骨折的14例,有胫腓骨骨折的4例,有右胫骨平台骨折的2例。
在4例血栓栓塞患者中,其中2例患者为腰1椎体骨折术后;有1例患者为右股骨干骨折术后;有1例患者为骨盆并髋臼骨折。
髋臼骨折(2)解析

a)侧卧位
b)切口如图
c)可以显露髂骨 的外侧面与双 柱
d)暴露前柱不及 髂腹股沟途径
e)扩大髂股途径 适用于较陈旧 骨折。
4. 外侧直切口
a)侧卧位
b)可以显露后柱 髋臼顶髂翼一 半,少量的前 柱。
c)切口从髂嵴最 高点,经股骨 大粗隆作直切 口。
d)切开阔筋膜与 髂胫束
e)切断梨状肌, 闭孔内肌与股 方肌
髋臼骨折的分类
1. Judet-Letournel分类:按骨盆解剖学和骨折 的生物力学提出的一个有效的分类方法。每 个柱都有5种类型的骨折,这5个类型还可互 相混合。这种分类目前十分通用。
Judet-Letournel分类
1. 后壁骨折
a)髋臼后缘骨折,系 髋臼的坐骨部分骨 折。
b)常合并有股骨头后 脱位。
c)髋臼后壁骨折块大 小的意义:当超过 整个后壁40%时将 严重影响髋关节的 稳定性。
2. 后柱骨折
a)从坐骨大切迹开 始,经髋臼至坐骨 结节或坐骨枝。
b)有中心性脱位。
c)正位片髂坐线中 断;闭孔位片闭孔 环与后唇线中断。 髂骨斜位片见坐骨 大切迹骨折。
d)CT片上骨折线在 冠状面。
3. 前壁骨折 a)髋臼前缘即耻
a)为4+1/2分型骨 折,即前柱骨 折+髋臼后半部 横形骨折。
b)正位片与闭孔 位片有前柱骨 折特征,髂骨 斜位片有后柱 骨折线。
c)与双柱骨折,T 形骨折混淆不 清。
10. 双柱骨折
a)前后柱均存在 骨折。
b)正位片示髂耻 线、闭孔环中 断,还可见髂 前上棘处骨折 线。还有髂坐 线,坐骨大切 迹中断。
2. 髂腹股沟途径 (I-I)
骨盆骨折并发肺动脉栓塞死亡患者分析及护理对策

骨盆骨折并发肺动脉栓塞死亡患者分析及护理对策何玉珍(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永康321300)[关键词] 骨盆骨折;肺动脉栓塞;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R683.3;R54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07)07-0975-02 肺动脉栓塞是指血栓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血栓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
国外学者认为,DV T是骨科患者的常见问题,尤其在髋部及膝部手术后多见,而骨盆骨折后发生肺动脉栓塞少见。
2002年1月—2004年10月,我院收治了3例因骨盆骨折非手术治疗出现肺动脉栓塞而死亡患者,为更好地做好预防护理工作,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例1:男,39岁,诊断:右髋臼骨折,右髋关节后脱位。
入院当日行手法复位加股骨髁上钢针牵引术。
住院第20天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数秒钟后意识丧失,继而呼吸、心跳停止,心肺复苏抢救无效死亡。
例2:男,28岁,诊断:骨盆骨折,左胫腓骨闭合骨折。
入院后行左小腿石膏外固定。
住院20d后出院,出院10d后在家中死亡。
例3:男,29岁,诊断:右耻骨下支骨折。
采取非手术治疗,9d后出院,出院1周后在家中死亡。
3例均经过尸体解剖证实为肺动脉栓塞,均为外伤后骨盆骨折,采取非手术治疗,例1及例2有肢体制动。
3例都曾经使用过止血药,例1与例3使用氨甲苯酸加酚磺乙胺共3d,例2使用氨甲苯酸加酚磺乙胺1d,使用血凝酶3d。
3例患者均没有明显的DV T的典型临床表现如肢体肿胀、疼痛、压痛,也无胸痛及呼吸困难的表现。
没有一般认为的高风险因素存在(血栓史、肥胖、下肢静脉曲张、糖尿病、慢性静脉炎及心血管疾病)。
2 DV T形成原因分析①患肢治疗需要制动,且疼痛使肢体活动度减少,造成下肢静脉回流缓慢。
腿部肌肉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存在许多静脉窦,这些静脉内的血液几乎只有依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向心回流,仰卧时这种情况更加突出,因此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四肢及骨盆骨折患者DVT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四肢及骨盆骨折患者DVT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冯振中;廖有乔;王维【摘要】目的分析四肢及骨盆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6月十堰市太和医院收治266例四肢及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64例,女性102例;年龄12~83岁,平均54.0岁.记录患者术后1年DVT的总体发生率,并对DVT形成的可能因素如基本状况、骨折类型、骨折部位、致伤原因及手术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本组DVT发生率为12.0%(32/266),合并肺栓塞2例,无死亡病例.男性、体质量指数(BMI)≥25kg/m2、年龄≥60岁及吸烟史者DVT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女性、BMI<25kg/m2、年龄<60岁以及无吸烟史的患者(均P<0.05);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的患者DVT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的患者(均P<0.05).不同骨折类型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骨折部位患者DVT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致伤原因患者DVT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受伤至手术时间、固定类型、手术类型的患者DVT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身麻醉、手术时间≥1h及术中输血者DVT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全身麻醉、手术时间<1h及术中无输血的患者(χ2=4.434、13.741、7.253,均P<0.05).结论四肢及骨盆骨折患者DVT形成存在一定的发生率,并且其发生率与患者性别、BMI、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骨折部位、致伤原因、全身麻醉、手术时间及术中输血等因素均密切相关,在临床中应引起充分重视,应采取相关措施以预防或降低其发生率.【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21)009【总页数】4页(P683-686)【关键词】四肢骨折;骨盆骨折;深静脉血栓;预防【作者】冯振中;廖有乔;王维【作者单位】442000 湖北十堰,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442000 湖北十堰,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骨科;442000 湖北十堰,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在深静脉管腔内,血液异常凝结而导致深静脉管腔阻塞,进而阻碍静脉网回流,使得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异常[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栓栓塞
一、血栓栓塞的严重性
血栓栓塞是骨科围手术期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血栓栓塞致死机理静脉血栓(VTE),深静脉血栓(DVT)
血栓栓塞于不同的部位,可有不同的症状和后果:
PE-肺栓塞(猝死)静脉栓塞(肢体肿胀)动脉栓塞(肢体坏死)但约有80% 血栓栓塞是临床无症状的,70%的致死性肺栓塞死后
二、骨折后血栓栓塞发生率
547例鲜四肢骨折血栓发生率 多种骨折均可导致血栓栓塞发生率升高
三、血栓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
图表 1任何引起静脉损伤、静脉血流淤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都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图表 2创伤(特别是重大创伤或下肢损伤)、手术、活动受限、制动和下肢瘫痪是主要危险因素。
30.60%15.80%10.80%
42.80%
四、骨折围手术期患者抗血小板/抗凝用药指导
❑术前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如确有必要术前继续进行抗凝治疗,可考虑改选其他半衰期较短的药物,如肝素、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等。
❑阿司匹林:可继续使用,若存在高危出血风险者可停用,术前7天停用,改为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等。
❑氯吡格雷:术前停用至少5天,最好10天。
❑华法林:术前停用4-5天,改为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等,待INR降至1.5以下后再行手术较为安全。
❑低分子肝素:最后一次剂量减半,术前24小时停用。
❑利伐沙班:术前24h停药。
❑术后:术后抗凝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需要结合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评估,必要时请多学科会诊。
❑
五、血栓形成前及形成后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
1、积极配合用药治疗及检查。
2、按照医师及护士的指导进行功能锻炼,特别是双踝关节的屈伸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