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5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29

完成整首歌曲的歌词创编,上传 到学乐云,互相交流。
快来吧 快来吧 快来吧 快来吧 再不买 就卖完了
叫卖歌
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有的 只有一句或半句旋律,有的甚至没有旋律 ,只是吆喝以招来顾客。
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同时叫卖也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一 种方式。
表现歌曲
美 食
张立群 词
龙虾 螃 蟹 扇贝 和花 甲 (龙虾)味 美个大 味儿 鲜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 《第五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赤道上的翡翠
千岛之国
水果王国
(印尼)
这首歌曲的速度怎样? 情绪怎样?
歌曲的速度:中速稍快
歌曲的情绪:欢快的
A
恰恰恰 恰恰恰
恰恰恰 恰恰恰
A
p
1 强 弱次强弱
2 34
弱起小节: 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 节)。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 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
烤鸭 猪 肉 鱼儿和羊 肉 聚餐 时 吃 一盆都不 够
每一 这是
天 都 摆在 店里 卖 潜 江 有名 的招 牌
每个 人 都 争着 来选 购 这是 每 人 必须 吃的
大 螃 蟹 有 鱼 儿 有 花 甲 有 羊 肉 有 扇 贝 还 有 烤 鸭鸭
龙虾
1-0 菜。
小组合作,任选一个乐段创编歌词 并唱一唱。
请同学们自学歌曲第三乐段(A'部分)
A'
情绪热情,面带微笑,声音有弹性。
B
1 I 6 4 5 6 7 6 I 5 3 4 5 6 5 I 4 2 3 4 3 4I 5 -0 1I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教案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教案一. 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歌曲,选自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五课。
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木瓜成熟的景象,歌词中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富有感染力,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歌曲难度适中,旋律简单,节奏明显,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他们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能够识谱,能够跟随音乐进行合唱和演奏。
但是,部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恰恰恰的节奏感把握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木瓜恰恰恰》,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节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恰恰恰节奏的把握。
2.歌曲的高音部分演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的魅力。
4.小组合作法:分组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木瓜恰恰恰》音频、视频资料,相关民族音乐资料。
2.教学乐器:打击乐器,如木鱼、拍手鼓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木瓜恰恰恰》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民族音乐的看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讲解歌曲中的恰恰恰节奏,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对恰恰恰节奏的把握,以及对高音部分的演唱。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拓宽视野。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教案一. 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五课。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展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让学生在欣赏和演唱中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歌曲中的“恰恰恰”节奏独特,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模仿和创造。
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距离感,认为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民族音乐《木瓜恰恰恰》,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2.学会歌曲《木瓜恰恰恰》,掌握“恰恰恰”的节奏。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木瓜恰恰恰》,掌握“恰恰恰”的节奏。
2.教学难点:理解并感受民族音乐的特色,积极参与歌表演活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歌表演教学法:让学生在演唱歌曲的同时,进行身体动作的展示,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木瓜恰恰恰》的音频、视频,以及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学乐器:打击乐器,如木鱼、铃鼓等。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歌表演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木瓜恰恰恰》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
同时,展示歌曲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恰恰恰”节奏。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介绍歌曲《木瓜恰恰恰》,包括歌曲的背景、特点以及民族风情。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歌词,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重点教授“恰恰恰”的节奏。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5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木瓜恰恰恰》
教学年级:四年级
教材版本:人音版教材第八册四单元第一课《木瓜恰恰恰》。
一、教材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一首以叫卖为题材的印度尼亚的民歌。
歌曲节奏轻快、旋律活泼,形象地塑造了印度尼西亚农民在兜售自产水果的忙碌场面。
歌曲中的“恰恰恰”生动地表现了印尼劳动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热情的声音演绎歌曲并能随着音乐律动身体。
2、正确演唱弱起小节及切分节奏。
可以用乐器给音乐较好的伴奏。
3、初步了解印度音乐,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力。
三、教学重难点:
能用欢快活泼、热情的声音演绎歌曲并能随音乐律动身体。
正确演唱弱起小节及切分节奏。
四、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相关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同学们听听这首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钢琴弹奏《木瓜恰恰恰》的旋律或放伴奏。
)
生:欢快活泼、热闹、热情洋溢的。
师:恩,你们的感受呀,真贴切。
师:请同学们看图片,请看这幅图片带给你的感受和刚才的你们所听到的音乐一样吗?(热闹、快乐、商贩热情)它们都是怎样的?
生:欢快、热闹、每个人脸上都是热情洋溢的。
师:哇,你们真棒。
这是一在水果市场,水果商贩们吆喝卖水果时的场景。
他们是多么的欢乐呀!今天,老师将要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愉悦的水果世界,感受水。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湖南土家族民歌,歌曲节奏感强,旋律简洁明快,易于学生学唱。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5课选取这首歌作为歌表演的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湖南土家族的音乐文化,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歌有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木瓜恰恰恰》这首歌时,他们会对歌曲中的方言、节奏、旋律等特点产生兴趣,但在唱腔和表演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歌曲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旋律和歌词,能够流畅地演唱。
2.培养学生对湖南土家族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传承意识。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和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方言发音和唱腔。
2.歌曲的节奏感和韵律。
3.歌表演的协调性和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土家族的音乐文化。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唱腔和表演技巧。
4.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教材和伴奏。
2.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歌曲视频、图片等。
3.准备教学场地,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湖南土家族的民俗风情,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土家族的音乐文化。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歌曲《木瓜恰恰恰》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范唱歌曲《木瓜恰恰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随后,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掌握方言发音和唱腔。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教案一. 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富有童趣和民族特色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旋律,描述了一个发生在农村的有趣故事。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善于模仿和表演,对于富有童趣和生动形象的的歌曲更容易产生共鸣。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在音乐节奏和唱腔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节奏的把握。
2.唱腔的掌握。
3.歌曲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或学生代表示范演唱,引导其他学生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和表演,增强合作意识。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旋律、歌词和图片。
2.教学乐器:吉他、打击乐器等。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演唱和表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歌曲《木瓜恰恰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所描述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首先,老师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其次,老师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帮助学生把握节奏。
最后,老师教授歌曲的唱腔,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和表演。
老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
在此过程中,老师可运用打击乐器为学生伴奏,增加演唱的趣味性。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5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一首五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歌曲以生动形象的方式描绘了木瓜成熟的场景,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明快,富有童趣。
歌曲的节奏感强,适合学生进行歌表演。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能够进行歌曲表演,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浓厚,善于模仿和表现。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于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把握不够准确,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木瓜恰恰恰》。
2.能够理解歌曲的歌词含义,体会歌曲的童趣。
3.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的把握。
2.歌曲表演的协调性和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
4.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歌词、图片等。
2.教学乐器:木鱼、铃鼓等。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歌曲表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木瓜成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木瓜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歌曲《木瓜恰恰恰》。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木瓜恰恰恰》,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对于唱得不够准确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组进行歌曲表演,检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歌曲创编,如改变歌曲的节奏、增加音高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木瓜恰恰恰》的歌词和旋律,以及学生的表现。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歌表演)木瓜恰恰恰》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2、简介印尼,了解一些相关文化以及“叫卖”的艺术形式。
3、能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学情分析
提高学生演唱歌曲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充分全面的分析歌曲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储备 ,设计多种形式的教法和学法,组织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活动。
3重点难点
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正确的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音。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木瓜恰恰恰》
一、导入新课
师:前几天老师收到了一封来自印度尼西亚朋友的来信,他说想请老师去他们家乡做客,你们想跟着老师一起去吗?
生:想
师: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吧!播放印度尼西亚风景图片,边播放边介绍:印度尼西亚是由非常多的小岛组成的,所以被称为“千岛之国”。
那里风景优美,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印尼非常著名的旅游胜地——巴厘岛。
印度尼西亚还是一个水果王国,种类特别繁多。
那里的人民热情,好客,你们听,他们正播放着欢快的歌曲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师:你们知道刚刚老师拍手的地方在哪吗?
生:恰恰恰
师:观察的太仔细了。
那你们也能一起来试一试吗? 生:跟着音乐在“恰恰恰”处拍手。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8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1、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喜悦的心情,热情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学生能了解印度尼西亚一些相关的文化及“叫卖歌”的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正确的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1.播放印尼风光视频,教师介绍印度尼西亚不仅风景秀美,
并且特产也相当多,尤其是盛产各种各样的水果,可真是琳琅满目,市场上到处都有叫卖水果的吆喝声。
大家看到这些水果了吗?印尼的人民在收获了水果之后,都是放到大集市上去卖的,他们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就开始大声介绍自己的水果有多么棒,希望大家都去买。
你们来看看你认识哪些水果?今天我们就来走进印度尼西亚,学习那个国家的一首叫卖歌曲<<木瓜恰恰恰>>.
2. 现在,让我们来听听那些人是怎么样叫卖这些好看又美
味的水果的.(第一遍听全曲)、完整的感受《木瓜恰恰恰》,随乐在XX X处模仿老师拍手。
3.下面我们模仿他们来向大家介绍这些美味的水果好吗?
三、教唱新歌
1、(节奏练习) X X X .X X X X X X - 木瓜、芒果、香蕉、番石榴(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我们先来看这是几拍子的节奏?第一小节完整么?那么叫什么节奏? 师:让我们用同样的节奏来介绍第2句歌词里的水果:菠萝、榴莲、都古和橘子每个学生单独。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8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
教学重点
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
1、正确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音。
2、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聆听《卖汤圆》体验叫卖调。
二、感受歌曲,体验模仿
1、初步感受音乐
师: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感受?哪里最有特点?(引出恰恰恰)
2、随乐律动
师: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在乐句末尾“恰恰恰”处做扭胯动作。
3、揭示课题
师:我们一起轻巧地念歌名《木瓜恰恰恰》,注意在高位置上。
4、师生合作,再次体验歌曲
师:那我们一起来合作一下,也来体会下是不是有这种高兴的心情?我来唱木瓜,你们来唱“恰恰恰”。
三、学习歌曲
(一)学唱A段
1、师范唱水果旋律,请生分出乐句,并找出相同与不同。
(节奏相同,旋律不同。
)
2、生跟琴模唱旋律。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6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2、简介印尼,了解一些相关文化以及“叫卖”的艺术形式。
3、能用课拍手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
正确的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音。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柯尔文手势进行热身
师:欢迎大家走进愉快的音乐课堂,老师今天想带同学们去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看看,看看那里的人们在做什么,那里属于热带盛产水果,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水果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初听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内容是什么样的?生:回答老师的提问
师:唱的最多的是那种水果?生:木瓜
师:歌曲的名字就叫《木瓜恰恰恰》
3.复听音乐,请为歌曲划旋律线
4.再次聆听音乐师生共同划一下旋律线
5.再一次聆听音乐边听歌曲、边划旋律线歌曲分为几个乐段?生:三个
二、分段学唱歌曲。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9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喜欢投入到音乐活动中,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2.能够准确的掌握弱起小节,切分节奏,辨别歌曲的情绪。
3.了解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等特点,加深学生对印度尼西亚音乐的印象。
二、教学重点
积极投入到音乐活动中,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表现整首歌曲。
三、教学难点
1、能够准确的掌握弱起小节,切分节奏。
2、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
四、课前热身活动
1.学生进入教室(放背景音乐)
2.律动:蹦踏踏蹦踏(最后的耶跳起来)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的节拍快乐的动起来吧!)
五、练声
(师:好开心啊孩子们!让我们调整一下呼吸,开始练声咯!)
1、C大调(柯尔文手势)
2、“啊”
3、跳音“呀哈哈”
六、师生问好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边放课件师边介绍印尼。
(加入背景音乐)
师:欢迎孩子们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今天我们要去到一个美丽的国度----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因此被称为“千岛之国”。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7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课题
《木瓜恰恰恰》
课型唱歌
学习目标
1.在卖水果的情境中,学生能把握歌曲的风格并演唱。
2.在聆听、对比、模唱的过程中简单分析歌曲节奏特点,表现印尼歌曲欢快、热情的风格特点。
3.认识切分节奏,并能正确演唱切分节奏。
重点
感受印尼音乐的风格,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难点
正确的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音。
核心问题
唱出4/4拍弱起小节与切分节奏的强弱感觉。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板书设计
《木瓜恰恰恰》
1.卖水果的时间地点(城市、赶集)。
2.叫卖的现场。
3.木瓜的特点。
(皮儿薄、个大、味儿鲜、物美价廉)
环节
学习任务
学法指导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39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2.能尝试为歌曲典型节奏型编创歌词并进行歌曲表演,了解、体验叫卖歌的艺术形式。
3.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能跟着音乐简单律动。
教学重点: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正确的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以及切分音节奏,并创编歌词。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课激发兴趣
1.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课堂,今天老师想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乘着音乐的翅膀,来一次有趣的旅行。
你们想参加吗? 生:想
师:你们一定很好奇,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哪呢?
1、播放飞机动画师:我们的目的地是哪儿?生:印尼
二、了解印尼
师: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由近18000个岛屿组成,被称为千岛之国。
由于这些岛屿横穿赤道,岛上全年又是青山绿水,所以有赤道上的翡翠这个美称。
海洋性气候带来充沛的雨量,使印尼成为世界上土地最肥沃的地带之一,盛产热带水果,也被称为水果王国。
来,我们去逛逛印尼的水果市场你就知道了。
听!市场里传出美妙的歌声?听听看,歌曲唱了什么内容? 生:歌曲好像是在恰恰恰。
师:你的耳朵可真灵。
三、新课教学,解决难点
1、感受律动(拍手、乐器伴奏、拉丁舞)
(1)恰恰恰是这首歌曲里面表达开心情绪的衬词。
请同学们用声势动作在恰恰恰的地方准确敲击节奏。
(拍手)。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41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木瓜恰恰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木瓜恰恰恰》。
2、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用叫卖的演唱形式表达歌曲,为歌曲创编律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正确的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趣的音乐,听,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感受?老师随乐舞动。
2、生答(欢快、活泼等)师根据学生答相机改动流程。
对啊,真是一段让人舞动起来的音乐,来,让我们为这段音乐配上喜欢又合适的动作吧!
3、老师启发跳出好看舞步并固定动作。
4、这段音乐还有什么特点?
沙沙沙或恰恰恰。
5、这个声音是轻快的还是笨重的?出现在哪呢?
6、仔细听,老师在什么地方加上恰恰恰,加了几次?
7、发沙锤,轻快的展示出来。
8、恩,真聪明,咱们分组再来一次,两边同学用沙锤伴奏,中间同学把你们美丽的舞姿展示出来吧!
(二)学习歌曲
(1)整体感受音乐
1、刚才咱们又唱又跳,真高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水果博览会开到了韶山,。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7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木瓜恰恰恰》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感受独特印尼风情的叫卖歌《木瓜恰恰恰》;
3.了解“叫卖歌”的艺术形式
教学重难点:
1.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
2.师:你们在火车上听到过什么有意思的话语吗?
3.师:你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
来,脚让一下!”
4.师:没错,这是火车上列车售货员的叫卖声。
叫卖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会听到,那你们有听过叫卖歌吗?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叫卖歌吗?(卖报歌)
5.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叫卖歌,请你们听一听,找出你觉得最特别的地方。
(“恰恰恰”)
播放歌曲范唱,完整聆听。
6.师:你们听到什么特别的声音?(“恰恰恰”)
老师也觉得这个地方最特别最有意思。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叫做《木瓜恰恰恰》。
PPT出示歌名
二.新课教学
1.随乐律动。
播放第一段音乐。
PPT出示第一段歌谱。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1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
正确的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播放歌曲《卖报歌》学生聆听,初步感受叫卖情境。
二、导入:环球采风——走进印度尼西亚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环球采风了解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你们对印度尼西亚有哪些了解。
让我们一同欣赏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些印尼概况。
简介印尼概况:印度尼西亚,意为“水中岛国”,是一个由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又称为“千岛之国”。
由于火山活跃,又被称为“火山之国”。
地跨赤道,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湿度大。
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是热带国家,盛产很多水果。
介绍水果,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些水果:有木瓜、芒果、香蕉、番石榴、菠萝、榴莲、苹果、桔子。
并用节奏读出水果。
设计意图:挖掘学生已有经验,增加课堂信息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歌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节奏“×·×”是本课的新知,我把它融入果农叫卖水果的生活场景中来教学,生动、形象、易学。
三、聆听感受
(1)教师播放《木瓜恰恰恰》,学生用连续的切分节奏模仿叫卖,练习掌握切分。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3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
它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
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舞的节奏,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生活情趣。
歌词非常生活化,表现了卖瓜人挑着瓜担去城里卖瓜的过程。
有介绍瓜的品种和吆喝声,富有情趣,特别是衬词“恰恰恰”的运用是这首歌曲最富有情趣的亮点,同时也表现了卖瓜人喜悦的心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情感与态度:
1.了解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热带水果,加深学生对印度尼西亚音乐的印象。
2. 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辛苦,同时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
能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
正确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节奏。
【教学准备】沙锤、课件、钢琴
【教学策略】
1.自主探究,体验学习
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按照主动、探究、合作的教学思想,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
”在设计本课前,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根据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充当一名卖水果的商贩,尝试着去进行介绍和推销水果,吆喝招揽生意的表演,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环境和空间,让学生自主。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4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充满印尼风情的叫卖题材民歌,表现人们围坐在水果摊边,叫卖、选购、品尝、夸赞水果的场面。
歌曲为三段体,大调式。
第一乐段以弱起小节和固定节奏型贯穿,加上“恰恰恰”的衬词使音乐显得活泼、风趣。
第二乐段重复切分音节奏型,突出了叫卖的独特风格。
第三乐段采用了合唱的形式,二声部再现了第二乐段,一声部通过节奏变换突出了招呼远方顾客的叫卖特点,也与第二声部招呼近处顾客的节奏型有所区分。
学情分析:
五年级属于高段年级,孩子们经过四年的学习对音乐知识和音准掌控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教学曲目上适当加入合唱教学可以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部分孩子进入了变声期,在教学中要求孩子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发声方法唱歌,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让他们学会合唱的歌曲表现形式。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2、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合唱部分。
3、能加入打击乐器或其他方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
1、连续切分音节奏的学习。
2、用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合唱部分。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钢琴、节奏卡片、水果卡片、打击乐器、水果篮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上册《(歌表演)木瓜恰恰恰》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音乐课
《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1、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喜悦的心情,热情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学生能了解印度尼西亚一些相关的文化及“叫卖歌”的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
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
正确的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教师在教室中卖报纸,(你们思考,我用什么形式来卖会更吸引人呢?)唱歌,那么你所知道的卖东西的歌曲还有哪些?卖汤圆***,对,这是在我们国家的商贩们的叫卖歌,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一种歌曲体裁──叫卖歌,这三首歌都属于叫卖歌。
叫卖歌曲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也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一种方式。
有的沿街叫卖,有的摆摊坐卖,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听到。
有谁能模仿一下各种各样的叫卖声呢?例如:卖汤圆,冰糖葫芦,磨剪子来,锵菜刀;)我们来听听,各种各样的叫卖声.那么你知道国外的商贩是怎样叫卖的么?今天我们就来走进印度尼西亚,学习那个国家的一首叫卖歌曲<<木瓜恰恰恰>>。
2.介绍:印度尼西亚不仅风景秀美,并且特产也相当多,尤其是盛产各种各样的水果,可真是琳琅满目,市场上到处都有叫卖水果的吆喝声。
大家看到这些水果了吗?印尼的人民在收获了水果之后,都是放到大集市上去卖的,他们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就开始大声介绍自己的水果有多么棒,希望大家都去买。
你们来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