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小布偶》教案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6课小布偶》人教版

教学设计《第16课小布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布偶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学会用废旧布料进行布偶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保、珍惜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布偶的起源和发展2. 布偶的种类和特点3. 布偶的制作方法4. 废旧布料的选择与处理5. 布偶创作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布偶的制作方法和创作实践活动。
2. 难点:布偶造型的创意设计和废旧布料的合理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布偶实物、制作工具、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废旧布料、针线、填充物、剪刀、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布偶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布偶的特点和美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布偶的起源、发展、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布偶的制作方法。
3.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布偶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掌握制作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布偶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第16课小布偶》2. 课题:布偶的制作3. 内容:布偶的起源、发展、种类、特点、制作方法、创作实践活动等。
4. 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与学具、教学过程等。
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布偶作品,要求造型独特,色彩搭配和谐。
2. 写一篇关于布偶制作过程的日记,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
3. 收集更多关于布偶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实践、评价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布偶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和解答他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珍惜资源、热爱生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关于布偶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布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拓宽他们的视野。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布偶制作比赛,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提高布偶制作水平。
《小布偶》教学设计

《小布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小布偶》。
本文讲述了一个小布偶在表演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困难,但在演员们的帮助下,最终克服了困难,重新找回自信的故事。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自信的重要性,以及面对困难时,要勇敢面对,寻求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中所传递的自信、勇敢、团结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所传递的价值观。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课文中的道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录音机、课文朗读光盘。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光盘,让学生初步感受小布偶的故事。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查阅字典,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课文中的道理。
4. 互动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巡回指导。
5. 实例分析: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及时反馈。
8.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编写一篇关于自信、勇敢、团结的小故事。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布偶》2. 主要内容:小布偶的经历、困难、解决问题、找回自信3. 价值观:自信、勇敢、团结七、作业设计1. 题目:编写一篇关于自信、勇敢、团结的小故事。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小布偶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自信、勇敢、团结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联系实际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小布偶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小布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布偶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掌握捏面团制作小布偶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小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颜色的搭配和细节的处理。
教学难点1.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否则可能制作不成功。
2.学生对于颜色的把握和细节的处理需要有一定的素养和经验。
三、教学准备1.笔记本电脑和投影仪。
2.用于揉面团的面粉和水。
3.用于制作小布偶的毛线和塑料球。
4.可以用于擦拭的手纸和湿巾。
5.学生用来做实验的桌子和椅子。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讲解小布偶的历史背景,并介绍小布偶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制作小布偶的任务。
教学主体(25分钟)1. 准备工作1.要准备面粉和水,并搅拌均匀制作面团。
2.毛线和塑料球可以按照学生的需求自行选择。
3.打一些小样,以便学生提前尝试制作。
2. 制作小布偶1.将做好的面团揉成圆球状,大小为50毫米左右,作为小布偶的头部。
2.按照相同的方法,将面团揉成长条形,大小为200毫米左右,作为小布偶的身体。
3.将长条形的面团捏成合适的形状,形成小布偶的身体。
4.用毛线制作小布偶的手臂和腿,如果需要可以添加塑料球等材料做肢体部分的填充。
5.等到小布偶的身体、手臂和腿都已经完成,将所有部件缝合在一起,并且注意缝合的牢固和美观。
6.最后为小布偶制作头发和面部表情。
3. 美化小布偶1.为小布偶选择不同的颜色,为小布偶添上色彩。
2.添加细节,为小布偶添加饰品等等。
课堂练习(10分钟)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制作属于自己的小布偶,并且将小布偶的样品放在桌面上,用于展示。
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下节课内容安排。
五、教学方案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制作小布偶的情况,以及小布偶的制作成果,来评估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小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以及颜色的搭配和细节的处理。
《小布偶》教学设计

《小布偶》教学设计《小布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和情境。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讲述、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和情境。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讲解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讨论故事中的情感和情境,帮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表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和情境。
表演故事中的情节,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小布偶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喜欢小布偶,为什么喜欢小布偶。
1. ◦ ◦ ◦2. ◦ ◦ ◦3. ◦ ◦ 1. ◦ ◦ 2. ◦ ◦ 1. ◦ ◦ 2. ◦ ◦ 3. ◦ ◦ 1. ◦ ◦讲授新课讲述故事《小布偶》,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讲解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提问学生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讨论故事中的情感和情境,帮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分享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和情境。
表演故事中的情节,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五年级美术下册《小布偶》教案、教学设计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以下方面:
-我们在制作布偶的过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
-我们的作品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如何改进?
2.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布偶制作的关键技巧和注意事项。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手工制作能力,并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珍惜自己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培养感恩、尊重他人的品质。
5.提高环保意识,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美术学科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对美术创作充满热情,有着较强的表现欲望和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小布偶》的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如下:
5.学会欣赏和评价布偶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经历以下环节:
1.导入: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布偶的种类和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讲解:介绍布偶的制作工艺和步骤,示范制作技巧,让学生对布偶制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按照设计稿进行布偶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4.团队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相互交流、讨论,但分工合作、协调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5.情感态度:学生对美术创作保持积极的态度,对布偶制作充满兴趣,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布偶的制作工艺、设计方法及创意发挥。
难点:布偶的缝合技巧、针法运用和填充方法。
2.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知识储备:学生对布偶的概念和种类有一定了解,但对其制作工艺和技巧掌握不足,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小布偶(教学设计)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6课小布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小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掌握布偶的选材、设计和制作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不同材料和创意制作出有趣、独特的小布偶。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学生能够体验制作小布偶的过程,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意表现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布艺在生活中的美妙之处。
通过制作小布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掌握小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创意制作出有趣、独特的小布偶。
三、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创意设计出有趣、独特的小布偶,以及如何解决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布偶示例、制作材料、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布料、填充物、线、剪刀、针等制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小布偶的示例,如玩偶、靠垫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制作方法和特点。
提问学生:“这些小布偶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它们有哪些独特之处?”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介绍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布偶。
通过学习,你们将能够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小布偶。
”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2、探索新知(10分钟)(1)教师介绍小布偶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背景,强调小布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
引导学生理解小布偶的特点和美妙之处,为后续的制作打下基础。
(2)教师讲解如何设计和制作小布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选择材料、设计造型、缝制等。
同时,教师展示一些小布偶的样品或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小布偶的形态和特点。
通过讲解和展示,让学生掌握设计和制作小布偶的技巧和方法。
(3)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比如:“你最喜欢哪种类型的小布偶?你有什么创意和想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和制作。
《小布偶》教学设计

《小布偶》教学设计《小布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小布偶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学生能够掌握小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学生能够学会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小布偶。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小布偶的制作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小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体验到制作小布偶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小布偶的艺术价值。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让学生学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小布偶。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小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小布偶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小布偶的头部和身体的连接方法。
小布偶的表情和动作的设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小布偶的制作材料、工具、方法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小布偶的制作过程。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小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演示法通过演示小布偶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小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在演示过程中,注意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小布偶的制作。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小布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小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1. ◦ ◦ ◦2. ◦ ◦ ◦3. ◦ ◦ ◦ 1. ◦ ◦ 2. ◦ ◦ 1. ◦ ◦ 2. ◦ ◦ 3.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小布偶的制作。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制作经验和心得体会。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小布偶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学生是否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布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讲授新课介绍小布偶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如布料、棉花、针线、剪刀等。
讲解小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裁剪布料、缝制头部和身体、填充棉花、装饰小布偶等。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小布偶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小布偶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理解小布偶的概念和特征。
2.通过学习小布偶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让学生对布偶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学重点
1.学习小布偶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2.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1.学生对小布偶的制作过程进行理解和掌握。
2.学生对小布偶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征进行理解和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教师出示一些小布偶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了解小布偶的外观和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简单描述小布偶的形象和特征。
学习制作小布偶(35分钟)
1.教师用板书讲解小布偶的制作过程,并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制作小布偶。
2.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参考,动手制作小布偶。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小布偶的颜色和装饰(20分钟)
1.教师出示一些小布偶的样本,让学生分析小布偶的颜色和装饰形式。
2.学生就小布偶的颜色和装饰进行艺术创作,表现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布偶和艺术创作作品。
2.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
1.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比较合理,能够让学生在动手制作小布偶的过程中提高艺术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2.学生能够在这堂课中对小布偶的制作和表现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艺术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3.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对小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以免学生出现操作上的问题。
《小布偶》教学设计

《小布偶》教学设计《小布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小布偶的制作过程,掌握小布偶的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制作一个小布偶。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视频、教师示范、学生实践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布偶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小布偶的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小布偶的头部和身体的连接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布偶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2. 演示法:教师示范小布偶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3.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小布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小布偶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小布偶的种类和特点。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小布偶吗?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小布偶?”2. 讲授新课讲解小布偶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包括:准备材料:布料、棉花、线、针、剪刀等。
制作头部:将布料剪成圆形,用针线缝合,然后填充棉花,制作出小布偶的头部。
制作身体:将布料剪成椭圆形,用针线缝合,然后填充棉花,制作出小布偶的身体。
连接头部和身体:将头部和身体用针线缝合在一起,注意要缝合牢固。
制作四肢:将布料剪成条状,用针线缝合,然后填充棉花,制作出小布偶的四肢。
装饰小布偶:可以用布料、珠子、丝带等材料装饰小布偶,让小布偶更加漂亮。
3. 教师示范教师示范小布偶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缝合时要注意线的长度和针的大小,填充棉花时要注意棉花的量和均匀度等。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制作小布偶,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与众不同的小布偶。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布偶,介绍自己的制作思路和方法。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下册 小布偶(教案)

《小布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小布偶》是一节“设计·应用”课,本课是以小布偶为题材,通过应用废旧布料进行组合、搭配、装饰,学会制作一件小布偶,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环保意识。
在本课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形式的小布偶的造型,通过欣赏和制作小布偶,体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想像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小布偶的艺术特征,学习布偶制作方法步骤,设计缝制一个小布偶。
2.运用观察与比较、探究与体验、欣赏发现、自主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3.感受亲手制作的小布偶的质感与拙朴,体验布艺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制作小布偶方法过,用旧布制作一个小布偶。
2.教学难点:针法的学习与运用,布偶造型设计、废旧布料色彩、图案合理搭配。
四、教学过程。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6课《小布偶》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2套

人教版美术课教案授课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课《》授课班级:指导教师:授课教师:学校:第16课《小布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小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游戏中发展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小布偶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材料的恰当运用以及小布偶的形象设计。
教学策略用玩偶做游戏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事,拿自己亲手制作的玩偶做游戏,更让他们感到自豪与愉悦。
本课以儿童喜欢的玩偶为制作的表现内容,让儿童在尽兴地“做”和“玩”的学习活动中充分体验美术创造的无穷乐趣。
我国木偶戏历史悠久,其中布袋木偶小巧玲珑,演员将食指伸进木偶的头颈,其他的手指分别伸进木偶的衣袖,灵活地操纵,进行有趣地表演。
本课活动一的学习内容就是源于这种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传统工艺。
把纸片卷一卷,折一折,使之能不紧不松地套在指头上,然后根据基本形体展开联想,使用多种材料,运用手工的基本方法,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手指偶。
本课的活动,趣味性和愉悦性强,教学牵引贯穿其中,具有行动突出的特点,适合中年级学生学习的愿望与要求。
在教材内容的组编方面,考虑了难易程度的梯次排列,教师亦可根据情况做出合适的调整。
这课的教学,我主要采取教师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让学生“自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要求。
教学准备:布头、袜子、纽扣、各色彩线、水彩笔、剪刀、棉花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通过看手指偶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玩偶大本营”,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活动一的学习。
接着采用自学的方式进入创作玩偶的构思阶段,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玩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供学生做玩偶时参考。
二、探索发现1.请学生上台来拆开玩偶,问:这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他的装饰物怎样构成的?2.课件出示制作步骤图,学生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尝试制作。
3.反馈自学成果,师:刚才在制作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吗?老师将学生不太懂的步骤进行示范。
五年级美术上册《小布偶》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了解不同材料的质地和特性,并能够运用到创作中。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元素(如形状、线条、颜色等)表达个性和情感的能力,提高其审美观念和美术素养。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掌握布偶制作的技巧,培养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学生互动:小组成员积极讨论,互相交流想法,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开始动手制作布偶。
教学语言引导:“现在请同学们开始制作自己的布偶,记住要运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注意安全哦!”
2.学生互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和互助中,共同完成布偶的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布偶的制作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导入:通过展示各种可爱的布偶,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解:讲解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材料选择和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布偶制作的要点。
3.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布偶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提示: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5.反思性作业:请同学们在本节课结束后,撰写一篇反思日记,总结自己在布偶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及对今后学习的期望。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6课小布偶》人教版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对于布偶的文化背景介绍还不够深入,学生可能无法充分理解布偶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增加这方面的内容,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此外,我注意到在总结回顾环节,部分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还不够扎实。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吸收,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知识点。
4.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尝试新方法,突破传统,创作独特布偶作品。
5.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了解布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跨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布偶设计的基本原理:布偶的形象、比例、结构等设计要素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布偶设计的基本原则,以便在创作过程中能独立设计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布偶形象。
5.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小布偶。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16课小布偶》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通过设计并制作布偶,展现个性和创意。
2.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学会观察、分析布偶的特点和美感。
3.加强学生的审美判断力,运用色彩、图案搭配,提高布偶的审美价值。
-制作技巧的掌握:包括裁剪、缝纫、填充等基本制作步骤,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相关工具。这些技能是完成布偶制作的关键,需教师在教学中重点讲解和示范。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6小布偶∣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6 小布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布偶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掌握布偶的设计与制作技巧,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创新精神,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教学内容1. 布偶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布偶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应用。
2. 布偶的分类与特点:讲解布偶的种类、造型特点以及寓意。
3. 布偶的制作方法:学习布偶的设计、剪裁、缝制等基本制作技巧。
4. 布偶的创新与环保:鼓励学生在制作布偶时注重环保,运用废旧材料进行创意设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布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布偶的创新设计与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布偶制作视频、示范作品等。
2. 学具:布料、针线、填充物、剪刀、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各种布偶,引导学生关注布偶的特点和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布偶的起源、发展、分类及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布偶的基本知识。
3. 演示:示范布偶的制作过程,强调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掌握制作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布偶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鼓励创新。
六、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6 小布偶2. 课题:布偶设计与制作3. 教学目标4. 教学内容5. 教学重点与难点6. 教学过程7. 作业设计七、作业设计1. 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布偶。
2. 写一篇关于布偶制作过程的日记,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浓厚,作品呈现丰富多样,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2.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小布偶》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小布偶》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布偶的形态特点和颜色特点,能够真实地描绘小布偶的形态特征和特殊的颜色。
2.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元素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绘制小布偶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石墨棒的使用技巧和色彩涂抹方法。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小布偶的形态特点和颜色特点。
2.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元素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能力。
3.学习掌握石墨棒的使用技巧和色彩涂抹方法。
教学难点1.让学生真实地描绘小布偶的形态特征和特殊颜色。
2.学生能够掌握石墨棒的使用技巧和色彩涂抹方法。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小布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小布偶的可爱和形态特征,引发学生对小布偶的好奇心和兴趣。
2.观察分析小布偶的形态特点和颜色特点。
教师通过展示小布偶的图片或实物,并结合学生的互动讨论,让学生逐步了解小布偶的形态特点和颜色特点。
3.研究绘画技法和色彩运用方法。
教师通过展示石墨棒的使用技巧和色彩涂抹方法的图示或视频,并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绘画技法和色彩运用方法。
4.实际操作绘制小布偶。
教师先让学生绘制小布偶的形态轮廓,再根据小布偶的颜色特点进行涂抹和着色。
5.小结教师通过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过程和注意事项,梳理出本节课的关键内容,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思考题1.小布偶除了肚子是白色的,还有哪些颜色呢?2.你觉得小布偶身上的颜色选得好不好?为什么?教学评估1.学生的绘画作品评分。
2.学生的表现和参与情况。
3.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注意事项1.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学生在绘画时要注意保护双手、衣物和桌面,避免髒污和损坏。
3.考虑到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和课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提高课程效率。
参考资料1.《美术新教材(小学通用)》(人民教育出版社)2.网络资源:小布偶绘画教程视频。
人教版美术五下第16课《小布偶》教案

人教版美术五下第16课《小布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手指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游戏中发展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手指偶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材料的恰当运用以及手指偶的形象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手指偶范例、剪刀、彩纸等示范用品。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指偶剧院”看表演,好不好?(课件出示表演视频) 师:有趣吗?喜欢他们的表演吗?生:(略)师:刚才同学们看演出看得那么认真,小指偶们可高兴了,他们最喜欢喜欢他们表演的小朋友们了,瞧,他们悄悄地跟着咱们来到了教室呢(出示手指偶)指偶一(小娃娃):大家好,我是妙妙,大家喜欢我吗?指偶二(妈妈):大家好,我是妙妙妈妈,我漂亮吗?指偶三(爷爷):咳咳···我是爷爷,大家好;指偶四(公鸡):还有我,我是大公鸡,喔喔喔——大家欢迎我们吗?师:有趣吗?大家看这些玩偶套在什么地方呢?生:手指上。
师:对,我们把这些套在手指的玩偶称为手指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手指偶。
(出示课题:玩偶大本营——手指偶)(通过让学生看手指偶表演,把学生带入“玩偶大本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主动地进入“活动一”的学习。
)二、互动学习,探索体验1.探索体验师:哪位同学愿意来把这些手指偶拆开?(一生拆手指偶)师:这个手指偶是什么形状的纸做出来的?生:长方形。
师:这个手指偶是由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叠后,再剪一些装饰物,打扮成人物的形象。
(让学生在拆手指偶的过程中,感受折手指偶的纸的形状。
)2.自主学习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9面,按书上的步骤图,自己尝试制作。
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学生个人或合作尝试折叠。
)师:很好,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一种或几种手指偶的制作方法。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手指偶(出示)请同学们看看。
漂亮吗?这些手指偶又是怎样制作的呢?(让学生观看、分析,探究怎样制作。
第16课 小布偶-人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6课小布偶-人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布偶的形象特征;
2.通过绘画,锻炼学生的手工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生对小布偶形象特征的了解;
2.学生对色彩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
1.学生手工能力的锻炼;
2.学生表现小布偶情感的展现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教师示范
教师先向学生展示小布偶的形象特征,并通过示范,教给学生如何在画布上勾勒小布偶的轮廓。
2. 学生练习
学生们按照教师的要求,用铅笔勾勒出小布偶的轮廓,并在彩色纸上,用颜料填充小布偶的颜色。
3. 欣赏作品
教师将学生的作品挂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聚一堂,共同欣赏作品并互相评价。
4. 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带领学生总结出小布偶形象特征和色彩运用等方面的要点。
五、作业布置
将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挂在教室里作为装饰,同时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绘画,从而提高学生的手工能力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作品欣赏,能够看出学生掌握了小布偶的形象特征和色彩运用等方面的要点,同时也表现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在色彩运用方面需要再进一步的加强。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 小布偶∣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 小布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布偶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培养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布偶的起源和发展2. 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3. 布偶的装饰和美化4. 布偶的展示和欣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布偶的装饰和美化。
2. 教学难点:布偶的制作技巧,布偶的创意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布偶制作教程视频,布偶制作图例,布偶制作工具。
2. 学具:布料,针线,填充物,装饰材料,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布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布偶的起源、发展、制作方法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布偶的制作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的布偶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布偶的装饰和美化技巧。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布偶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布偶,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 小布偶2. 课题:布偶的制作3. 教学内容:布偶的起源、发展、制作方法和步骤,布偶的装饰和美化4. 教学重点: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布偶的装饰和美化5. 教学难点:布偶的制作技巧,布偶的创意设计七、作业设计1. 制作一个布偶,要求造型独特,装饰美观。
2. 写一篇关于布偶制作的日记,记录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掌握了布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的布偶。
3.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堂管理是否到位,是否能够保证学生的安全。
第16课 小布偶-人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6课小布偶-人教2011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布偶的形象、特点和表现方法。
2.熟悉黏土的搓塑技巧。
3.通过制作黏土小布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绘画艺术——小布偶的形象和特点。
2.工艺美术——使用黏土制作小布偶。
三、教学重点1.了解小布偶的形象、特点和表现方法。
2.掌握黏土的搓塑技巧。
四、教学难点1.小布偶的表情与形象的表现。
2.黏土的搓塑技巧实践。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把小布偶的图片展示给学生,或者让学生自己搜集小布偶的图片进行欣赏。
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语言、情感,描述对小布偶的认识和印象。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造自己的表达方式,从而引导学生的表达和思考。
2.讲解教师讲解小布偶的形象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小布偶通常是由棉花和绸布或毛绒制成的。
小布偶的形象多样,表现丰富,可以有欢快、可爱、安静、悲伤等不同的情感。
学生在讲解过程中跟随老师一起欣赏小布偶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小布偶丰富的情感和形象的表现方法。
3.实践首先,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的小布偶形象。
学生可以在小板块上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
然后让学生用黏土将小布偶制作出来。
教师可以在制作过程中讲解黏土的搓塑技巧,比如需要用到的手法、黏土的软硬度等。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操作安全,以及维护教室的整洁和卫生。
4.展示让学生将自己制作完成的小布偶进行展示。
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发挥,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小布偶的特点和情感表现,以及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收获。
让学生学会欣赏和理解别人的创作,从而获得思维上的启示和认知上的提升。
六、评价1.能够熟练操作黏土,掌握基本的搓塑技巧。
2.能够通过制作展示出自己的小布偶形象和美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审美和创作能力。
3.能够理解小布偶的形象、特点和情感表达,以及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和环境卫生问题。
七、课后拓展学生可以在家继续进行小布偶制作的练习。
小布偶教案设计

3.欣赏拓展课件出示师老师这儿有段同学自编的手指偶的小故事清晨玩偶大本营里传来大公鸡嘹亮的打鸣声。
不一会草地上聚集了很多的小玩偶它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大家玩的真高兴各种动物形象的欣赏有利于学生的制作与构思。
师同学们你的玩偶来了赶快来用你们的巧手把你的手指偶表现出来吧。
(学生在尝试折叠的过程中发现了折手指偶纸的规则在反复体验的过程中掌握了手指偶的折叠步骤学生在感受——尝试——体验的过程中找到了折手指偶方法通过自学的方式进入创作手指偶的构思阶段。
)三、奇思妙想巧手表现 (学生制做手指偶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 课件出示制作要求1做一个或多个手指偶2根据自己的想像进行设计可以夸张可以变形3注意制作精致、色彩搭配和谐4注意卫生把剪掉的纸放在口袋里5制作完成后可以做游戏、讲故事。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进行创作根据自己的构思经过夸张、变形展开不同的联想设计了不同的形象激发了创造精神。
)五、表演展示评价反思师同学们的手指偶都制作完了现在把你们的小偶人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学生把自己制作的手指偶戴在于指上高举。
)师大家制作了这么多有趣漂亮的手指偶现在小组一起玩玩、讲一讲关于手指偶的故事吧。
(学生根据自己制做的手指偶的形象创编了许多有趣、明理的故事丰富了视觉及审美能力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了积极的评价使他们体验到手工制作的快乐。
)六、课后拓展总结下课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常不错大家也都开动了自己的脑筋。
你们今天学得开心吗?老师希望你们带着今天所学的知识走出课堂,制作出更多更美更有趣的东西来丰富和美化我们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布偶》教案
课程特点:
布偶是以布料、纱线、棉花、皮革等材料为主制作而成的立体作品,要求手工缝制。
这个课程的特点是通过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来健全其灵敏的心智。
教育目标:
保护优秀传统技艺,开创新一代潮州人对手工美术工艺的认识和创新创作;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动手能力,以“手巧”来促进“心灵”;营造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环境,建设新时期潮人关爱、互助、和谐、进取的精神家园。
材料准备:
在手工布偶的教学中,材料的准备和选取很重要。
必须有足够的材料和时间,不可仓促,要精挑细选,不要用有弹性的布(因为这种布不容易缝制),建议选择大块简单的布料,比如将牛仔裤改造成背包或者把彩图印在大块的白布上再剪下来;先用铁丝或纸筒做个支架,再把布料穿上去或绕上去。
此法可以减少缝制的麻烦。
教学重点: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争取家长的支持。
要跟家长讲明白,心灵则手巧,反过来,手巧能促进心灵。
要强调开设这个课程的意义。
要用优秀的范作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男生。
对男生和女生要做不同的指导。
老师要充分备课,拿出好的范作来展示。
老师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想象,才能吸引学生来跟你学。
对学生在选材方面要有个性化指导,这样才能减少对材料和时间的浪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专注精神,让他们明白:活在当下,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始终要十分注意安全。
教育学生不让针掉到地上,不让针扎伤了自己和别人的手。
使用剪刀更要仔细。
要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比如在剪布料的时候,一人拉,一人剪,这样就比较容易。
如何克服教学难点
1、传授布艺常用针法:平针、回针、藏针、卷针、缩针。
基本功要扎实练好。
2、如何穿针引线,这是第一步,也是学生不容易学好的一步。
手势要好,才不会掉了绣花针,要先剪掉纱头,才容易穿,因为纱头经常开叉。
怎么打结,这也是难点,要多练。
3、要先画图案,再做布偶。
好比要先设计好图纸,再建筑施工一样。
可用粉笔在布料
上打稿,如果画错的话,可用指甲抠掉。
4、缝线时要缝得密,装棉时要装得饱满。
缝制时,要注意:针与针、线与线之间的距离要均匀。
5、引导学生根据材料来设计手工布偶的模型,大件和小件分开来做。
有些课件可以布置成作业回家去做,甚至可以动员亲子共做。
6、手工布偶是一门需要较长时间去训练的课程。
让学生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这始终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对于男生。
所以,老师要把课程任务分解成若干步骤,分阶段去培训,在学生做出一定的成绩时,就要多加鼓励,提振其信心,使之有兴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