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运动的描述学案(无答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2_2 运动的描述学案(无答案)(新版)教科版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1、知道描写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2、能用事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学习重难点:重点:会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难点: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把叫做机械运动二.自主导学(一)参照物1、小组讨论:书23页送站的场景,讨论时要明确问题中研究的对象,是以哪个物体做参照的标准。
2、分组实验:课本图2-2-5实验(1)、相对于桌面,钢笔的位置是否变化?(2)、相对于书钢笔的位置是否变化?(3)、关于钢笔是运动还是静止,提出你的看法。
3、自学课本23-24页“参照物”部分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1)、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
如果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则这个物体是的,没有发生变化,则这个物体是的。
注意: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而静止是相对的。
(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自学课本24-25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内容,小组合作,学会以下问题:(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
(2)再图2-2-6中,汽车相对于是静止的;相对于是运动的。
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而言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性。
(3)再图2-2-7中,都是相对静止的例子,两物体相对的位置发生变化。
请你再举例。
三.合作探究讨论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时练习1]例、“滚滚长江东逝水”是以为参照物,认为水是向东运动的;如果我们坐在顺水向东漂流的船上,以河岸为参照物我们自己是,若以船为参照物我们是。
1、行驶的汽车里坐着不动的乘客,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地向后退,参照物为()A. 树木B. 地面C.天上的白云D. 乘客乘坐的汽车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马路边的电线杆总是静止的B. 运动的物体不能作参照物C.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结论总是一样的D. 站台相对于行驶的火车是运动的3. 人在地球上看到月亮从云中穿出,这种情况下的参照物是()A. 地球B. 人C. 月亮D. 云4 小船在河里逆流而上,船上坐着一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B. 以船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C. 以人为参照物,河岸上的树是静止的D. 以河水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5、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运动的描述》集体备课教学案

集备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备课组物理备课时间年月日第周主备人参加人
课题 2.2 运动的描述课
型
新授课
教
学目标1.知道描述运动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2.能用事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重点难点1.重点:用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
2.难点: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书、钢笔、等常用学习工具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记录
创设情景播放火车行驶的视频
提问:到底是谁在运动呢?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会明
白的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
一、参照物
1.参照物
请同学们判断一下甲图中的车从左到右
动了没有呢?
教师适当补充
继续提问,乙图中的车动了吗?点名提问,并让学生解释原因
让学生总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依据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得出结论:没法判断学生回答
学生总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运动的描述(第2课时)教案 教科版(2021年整理)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临西镇八年级物理上册2.2 运动的描述(第2课时)教案(新版)教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临西镇八年级物理上册2.2 运动的描述(第2课时)教案(新版)教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临西镇八年级物理上册2.2 运动的描述(第2课时)教案(新版)教科版的全部内容。
2.2运动的描述课题 2.2运动的描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速度的定义、公式.2.知道速度的单位“米/秒”和“千米/秒”及换算关系.3.速度的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知道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明确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教学难点:知道速度单位的组成和由来,会对不同速度单位进行换算。
会用速度公式求速度,能对不同单位的速度比较大小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引入1、学生重温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2、比较乌龟和兔子在不同阶段的快慢(1)1龟兔赛跑开始阶段谁快?判断依据是什么?(2)最后谁快?判断依据是什么?小结:一、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相同路程比较时间;2、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如果路程不同时间也不相同,那又怎么比?例:运动员用10s跑了100m,汽车在2h内行驶了72km,那运动员和汽车哪个快呢?(学生讨论并比较,从而引出速度)师:对,比速度(转化为相同时间比路程).二、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速度的意义:4、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单位:路程时间速度米(m)秒(s)米每秒(m/s)千米每时(km/h)单位换算:引导学生得出 1 m/s=3。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运动的描述》学案 教科版-教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

《运动的描述》课题: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2) 设计人:审核人:教学(学习)目标2.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会用速度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认真阅读明确目标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物体是静止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物体是运动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物体的运动不仅有动静之分,还有快慢之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快与慢1.日常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认真看图)方法一:如图甲,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abc三人通过的,由图可知,运动的最快。
方法二:如图乙,让abc三人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他们所用的,由图可知,运动的最快。
2.讨论:如果时间、路程均不相同,怎么比较运动的快慢?你的方法是。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6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3.在物理学中,用与的比即速度(velocity)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路程用符号s表示,时间用符号t表示,速度用符号v表示,则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s的单位是,t的单位是,则v的单位是。
常用的单位还有km/h,1m/s=km/h。
4.速度公式的两个变形公式:①,用来计算路程;②,用来计算时间。
[及时练习]1、一物体在10s内行驶了200m的路程,则该物体的速度为;该物体1h可行驶的路程为;若行驶2000m需要的时间为。
2、5m/s=km/h 10km/h=m/s要求:1、先独立思考2、组内交流讨论,补充完善3、三分钟后小组展示。
同学们完成后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质疑,老师完善,评价激励课题: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1)设计人:李广山合作人:樊秋莲吕玲艳审核人:装订线课题: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2)设计人:李广山合作人:樊秋莲吕玲艳审核人:学习预设问题与活动规则与评价教学(学习)目标2.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会用速度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认真阅读明确目标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八年级物理上册2.1 2.2认识运动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2.1 2.2认识运动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1-2.2认识运动、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理解运动和描述运动单元名称2.1-2认识运动、运动的描述课时2课型讨论交流课标考试内容:参考文献,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运动的分类,物质的组成,微观世界的运动。
命题角度:经常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背景材料。
问题类型:选择题和填空题。
目标引用导知识与技能①能说出机械运动的含义;②会区别宏观物体的运动和微观世界的运动;③知道原子核式结构模型;④理解参照物的概念;⑤ 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生活现象体会到世界是运动的;②通过观察与实践感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科学家对机械运动的理解,并从诗人、画家、音乐家和物理学家描述体育的不同方式中发现体育世界的美。
方法引导观察法讨论交流法实验探究法每段时间预设时段名称时间学习指导5首次学习自学5互动探究20拨号解释10培训内化25诊断反思15辅导改进课后教学设计过程七段说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设计学习指南1。
视频:日出日落,月亮盈亏,恒星变化,宇宙一直在移动。
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起潮落。
我们生活在一个体育的世界里。
2.展示目标3.学习方法的介绍:观察法、讨论交流法、实验探究法。
了解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先学自研1.检查先学自研的学习情况(三维学习本)2.分小组展示学生自学成果(自主学习)3.收集并呈现学生提出的问题1.学生自学本课时教学内容;摘录重要知识要点,尝试回答课文中的问题;提出不能解决或感兴趣的问题。
2.展示自学成果互动探究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什么是机械运动?小明为什么说汽车跑得这么快?什么是运动和静止?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
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骑自行车上街。
自行车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移动的汽车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车里的座位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什么是推荐信?参考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你能证明分子在运动吗?原子内部存在哪两个种不同的运动?沟通和讨论点拨讲解1.点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2.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2.2运动的描述

第二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课前回顾】1.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
2.物质是由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运动。
【学习目标】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能够运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自主学习】一、引入新课:先讲述“手抓子弹”的故事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二、探究新知(一)参照物的概念1.学生动手实验:阅读课本23页最后一段并实验回答下面问题:相对于桌面,笔的位置变化,笔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相对于书,笔的位置变化,笔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结论: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如何运动,首先要选择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
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
2.师生交流,总结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
①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②看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那么研究对象就是的;如果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研究对象就是的。
3.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绝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来确定。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择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参照物,黑板是静止的;以参照物,黑板是运动的;可见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不取决于自己而是取决于所选的。
(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应用:结合课本24页风洞,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相对静止:当两个物体同同运动时,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是的。
观察24页四幅图片,体会相对静止的应用。
三、讨论交流:“手抓子弹”的奥秘。
解开课前的谜题!【反馈练习】1.关于参照物,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B.一切物体都可以被选做参照物C.参照物就是绝对不动的物体D.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2.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同步地球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 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 D、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3.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4.“空姐”热情为旅客服务,为了描述“空姐”的运动情况,应选下列哪个物体作参照物.()A.飞机场B.沿航线的山川与树木C.飞机D.空中的云彩5.小船在河水中逆流而上,船上坐着乘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2.2 运动的描述 教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2 运动的描述教案教科版物理八年级
上册
【教学目标】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理解速度的含义,会计算速度。
4、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
5、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6、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学习比值定义法。
7、认识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参照物的概念、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及速度的概念、公式
【教学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 2.2《运动的描述》教案 教科版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根据物体运动路线把运动进行分类。
知道描写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参照物。
能用事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教科书中的图片,来认识机械运动及其分类。
通过讨论交流知道选定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知道探寻物质世界的奥秘,要从研究物质的运动开始,而研究运动,要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开始学习。
形成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重点与难点用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这一节的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设计及实施(一)情景创设、提出问题播放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的MTV,并将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定格在画面中。
设疑:“小小竹排江中游”我们是看见过的,那“巍巍青山”怎么会两岸走呢?此问题不用学生回答,只用此引入课题。
(二)过程实施(1)运动的分类教师讲解:我们日常所见到的物体运动大都是机械运动,运动的特点都是物体位置随时间不断的发生改变,从一处到另一处,并经过一定的路线。
请同学看课本23页图2-2-5,a、b 两幅图中运动路线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
总结:根据运动路线的情况,可把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参照物复习:什么是机械运动?学生回答: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教师讲解:根据机械运动的定义,物理学上首先用物体位置的变化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播放列车开动的视频。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一列火车在动,实际上不是这列火车在动,是另一列火车开动了。
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设疑: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此题不用学生回答。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做课本24页的实验探究:动与静。
并回答实验中所提的问题。
总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教师讲解: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河北省承德县第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2.2 运动的描述》学案2(无答案) 教科版

换算关系:_________________
(4)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1.2m/s,含义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25页图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阅读26页相应内容,完成这些知识。
注意解题的方法和规范性。
快速回顾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并记住它。
学习目标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
3、会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难点
公式的应用
知识点
导学达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法指导
一、快与慢
二、速度
讨论交流: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方法:
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_____和_________。
2.2 运动的描述(2)
知识点
导学达标
学法指导
知识小结
例题:
下板城出租车司机在大牛处看到了下面两个交通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条件下,他至少需要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承德?
同步练习:
1、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在30s内通过的路程是120m,那么,它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
2、一列长200 m的列车,以v=5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铁桥共用2min,求这座桥的长度?
理解图2-2-8的限速标志牌的含义是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思考讨论: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同怎么办?
1、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1)概念:把物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定义为物体运动的速度。
教科版初二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学案

教科版初二物理上册2课题:&2.2 运动的描述主备:鹿时魁初二物理组☆学习目标☆明白描述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依照具体情形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能用事例说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学会速度的运算公式以及公式变换。
☆学习过程☆一、参照物物理学上,描述物体的运动第一要确定的变化。
1、观看课本“小明乘火车回家”图,想想看:当列车慢慢地开动时,小明坐在窗边,确看到同学们慢慢向后退,请问到底谁在动呢?相对同学们,小明的位置变化,小明是的;相对火车,同学们的位置变化,同学们是的。
2、参照课本第24页“实验探究”做实验,并摸索回答问题。
(1)相对桌面,钢笔的位置变化,钢笔是的;(2)相对书,钢笔的位置变化,钢笔是的。
(3)钢笔到底是运动的依旧静止的?3、阅读课本第24页前三段内容,然后摸索回答下列问题:(1)判定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第一要选一个,那个叫参照物。
(2)如何样判定物体是运动依旧静止的?先确定研究物体;再选定参照物;最后看研究物体相关于参照物之间有无位置的变化。
假如物体相关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那个物体;假如物体相关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称那个物体是的。
(3)参照物的选择应依照和来确定。
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通常把或作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形下,参照物能够略去不提。
【即时检测1】“月亮在云里穿行”,这句话中,月亮是______,云是_ _____.(选填“研究对象”或“参照物”).【即时检测2】一辆汽车在水平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_________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__________ ___的。
二、动与静1、阅读课本第24页“动与静”部分,摸索并完成下列问题。
判定一个物体是运动依旧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形如何,取决于所选的。
这确实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观看课本24页图2-2-5航空航天中的相对静止,回答下列问题。
(1)空中加油机正在给两架歼击机加油,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差不多上的;以歼击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的。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 运动的描述 学案

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1.知道描述物体运动需要参照物,能用事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能用事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深刻理解速度的概念,提高应用速度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快慢的能力。
4.通过合作探究,大胆质疑,学会用速度公式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5.会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学习重难点】1.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相对静止。
2.会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学时安排】2学时【第一学时】【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改变)叫做___________。
2.物质是由_______构成的,分子是由_______构成的,原子是由__________和核外_______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构成物质的这些微粒也在运动。
二、自主学习1.认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1)每一段文字,每一个图片及对图片的介绍解说,都要求认真阅读。
(2)用笔标记重要概念、重点公式,及相关的重点解析。
2.对照课本,完成下列练习:(1)从上节可知,机械运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做了__________。
如:草原上奔跑的马群、都市里滚滚的车流,它们的位置时刻在发生变化,所以,它们在做__________。
(2)物理学上,描述运动首先要确定__________。
(3)为了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_。
(4)仔细观察课本图2-2-3,以桌子为参照物,笔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_____,则笔相对桌子而言是_______的;若以书本为参照物,笔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____,则笔相对书本而言是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5)上题中的笔究竟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运动的描述学案(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运动的描述学案(新版)教科版2、2 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1、知道物理上用速度来表示运动的快与慢。
2、初步知道速度的计算公式。
学习重点: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和速度的概念,速度的运算公式。
学习难点: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在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计算。
教材导读:学生阅读P25、,图2-2-6 百米比赛讨论:甲同学:我认为跑在前面的跑得快。
乙同学:裁判认为先到终点的跑得快。
你认为谁说法正确呢?归纳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在相同的时间内,谁运动的路程越多,谁越。
运动相同的路程,谁用的时间越多,谁越。
一、运动的速度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和两个因素。
学生看书P25 图2-2-7,如果两个物体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呢?例如:某运动员60米短跑成绩是6、65秒,100米短跑成绩是10、23秒,那次快些呢?解:60米6、65秒= 在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
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物体运动的。
一般地,用S表示物体所经过的路程,t表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用v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则速度公式是: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单位是时间单位是速度单位是。
在交通运输中速度单位是千米/小时(km/h)单位换算:36km/h= m/s5m/s= km/h二、运动的平均速度1、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表示物体在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叫做。
计算公式:例题示范:3、从哈尔滨东站开往北京的K18次列车,夕发朝至,全程运行1288km,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哈尔滨东哈尔滨沈阳北北京K18到站时间20:1402:2309:30发车时间20:0020:3202:31由此可知,K18次列车全程运行时间是多少?列车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解:已知:时间t= 路程S= 求:速度V V=S/t= = 答:训练与提高:1、在抗震救灾中,为了将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及时地运到灾区,使用了多种运输工具。
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运动的描述导学案(无答案)教科版

【课题】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1、认识描述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参照物;2、体验用实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3、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会利用速度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掌握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会利用速度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参照物来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
【预习导学】试一试一、参照物1、当你坐在行驶的汽车上,透过车窗看路旁的树和电线杆,感觉到它们在怎样运动?2、你也许有这样的体验: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观望,一时间,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尾部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去了。
回忆类似场景,想一想:“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呢?”3、总结以上两个问题的现象,你会发现: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总要先选择另一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_,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_________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__________的。
4、下列词语或情景中,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什么?(1)水涨船高:_________ (2)月亮在云中穿行:___________(3)太阳落山:_________ (4)刻舟求剑:___________5、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和方便来确定,一般来说,研究地面上的物体时通常选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
二、动与静6、仔细观察以下图片可以发现:坐在教室里学习的同学,若以同桌为参照物是___________的,若以教室外行走的同学为参照物则是___________的;若以骑双人车的女生为参照物,男生是_______的。
【自主学习材料】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
推荐八年级物理上册2、2运动的描述学案(无答案)(新版)教科版

2.2运动的描述【教师寄语】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1知道描写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2.能用事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能用速度描述运动的快慢。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建立参照物概念和速度概念是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目标一、参照物1.认真观察右图,你认为路边的小朋友和司机谁说的对?,他们的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
2.自己动手试一试:把书放在桌子上,书上放一支笔,用手缓慢地推动书,使它带着笔沿桌面向前缓慢移动。
相对桌面,笔的位置有没用变化?;相对书,笔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关于笔是运动还是静止你的看法是。
3.看来,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则称这个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的。
在题1中,司机之所以说乘客没有动,是因为司机选择的参照物是;路边的小朋友说他们跑得快,是因为他们是以作为参照物的。
目标二、动与静4.由目标一可知,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它的运动状况如何,关键在于我们所选择的。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5.认真看图2-2-5,在(a)图中,如果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则歼击机是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歼击机是的;在(c)图中,如果以参照物,则同步卫星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同步卫星是的。
6.概括与小结:①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__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性。
②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一般步骤:首先选取,然后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是否改变。
③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通常选择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略去不提。
目标三、快与慢7.日常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认真看图)方法一:如图甲,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abc三人通过的,由图可知,运动的最快。
2.2运动的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

A.菲菲正确 B.翔翔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
2.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逼真场面是这样拍摄的:将站在平台上摆成飞行姿势的演 员、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一齐摄入镜头.这时感到演员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 是( )
A.演员
B.急速飘动的白云
C.平台
D.摄像机
3.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1/5
二、易错分析
1.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标准物,无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物体都可以被选作为参照物.若研究 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则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 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2.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这就是运动的绝对性.说某一物体 处于静止状态,是该物体相对于某个参照物的位置不变而处于静止状态,该物体的静止是相对于这 个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静止的相对性.
9.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右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 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 参赛者 甲 乙 丙
了在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成绩/s 13.6 13.8 13.7
10.作 2015 年 9 月 3 日的阅兵式,步伐整齐的三军仪仗队中的任
5/5
2.2 运动的描述
一、知识梳理 (一)参照物 1.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_________,这个_________叫做参照物. 2.参照物选取原则: (1)参照物的选取是_______的,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可以选为参照物; (2)参照物一旦被选定,就假定该物体是_______的; (3)不能选取所研究的_________做参照物; (4)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择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二)动与静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______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两个物体同向同速运动时,两者以对方为参照物,位置都没有发生变化,这种状态叫做__________ . (三)快与慢 5.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3)时间和路程均不相同时,计算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 7.公式:_________;变形公式:s=_______;t=______. 8.速度的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 9.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1m/s=3.6km/h
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运动的描述(第1课时)教案 教科版(2021年整理)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临西镇八年级物理上册2.2 运动的描述(第1课时)教案(新版)教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临西镇八年级物理上册2.2 运动的描述(第1课时)教案(新版)教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临西镇八年级物理上册2.2 运动的描述(第1课时)教案(新版)教科版的全部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
2.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难点:相对静止教学过程:一、参照物(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万马奔腾图》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歌词来表现节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那么物理学中,我们怎么来描述运动呢?分组探究:“动与静”自学讨论: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A)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B)把事先选定的另一个物体,也就是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经历三个过程:(1)选择参照物(2)确定被研究的物体(3)判断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是否改变。
例 (1)汽车在公路上行使。
(2)月亮升起来了。
(3)月亮在云层里穿行.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标准物体)-—位置发生变化汽车公路上的树飞快的行使月亮地球升起来了月亮云层思考:为什么行人说乘客运动得“真快",而司机却说乘客“没动”乘客到底是运动的还是禁止的?研究的物体标准物体位置是否改变动或静乘客地面、树改变动乘客司机、汽车没改变静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运动的描述
【教师寄语】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知道描写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参照物。
2.能用事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能用速度描述运动的快慢。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
建立参照物概念和速度概念是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
目标一、参照物
1.认真观察右图,你认为路边的
小朋友和司机谁说的
对?,他们的差别
为什么如此之
大?。
2.自己动手试一试:把书放在桌子上,书上放一支笔,用手缓慢地推动书,使它带着
笔沿桌面向前缓慢移动。
相对桌面,笔的位置有没用变化?;相对书,笔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关于笔是运动还是静止你的看法
是。
3.看来,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
做。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则称这个物体静止;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的。
在题1中,司机之所以说乘客没有动,是因为司机选择的参照物是;路边的小朋友说他们跑得快,是因为他们是以作为参照物的。
目标二、动与静
4.由目标一可知,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及它的运动状况如何,关键在于我
们所选择的。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5.认真看图2-2-5,在(a)图中,如果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则歼击机是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歼击机是的;在(c)图中,如果以参照物,则同步卫星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同步卫星是的。
6.概括与小结:
①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__
____,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性。
②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一般步骤:首先选取,然后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是否改变。
③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通常选择__________作为参照物,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略去不提。
目标三、快与慢
7.日常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认真看图)
方法一:如图甲,在相同的
时间内,比较abc三人通过
的,由图可知,
运动的最快。
方法二:如图乙,让abc三人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他们所用的,
由图可知,运动的最快。
8.如果时间、路程均不相同,怎么比较运动的快慢?你的方法
是。
9.在物理学中,用与的比即速度(velocity)来表示物体运动
的快慢。
路程用符号s表示,时间用符号t表示,速度用符号v表示,则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s的单位是,t的单位是,则v的单位是。
常用的单位还有Km/h,1m/s= Km/h。
10.速度公式的两个变形公式:①,用来计算路程;②,用来计
算时间。
11.一物体在10s内行驶了200m的路程,则该物体的速度为;该物体1h可行
驶的路程为……………………;若行驶2000m需要的时间为……………………。
【巩固提升】试试我的身手,我最行!
1.说彩云追月,是以_____为参照物;说月上柳梢头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2. 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帆船、河岸
B、河岸、帆船
C、青山、太阳
D、青山、划船的人
3.根据下图屋顶上小旗的摆动方向,分析判断甲乙两只小船的运动情况:是静止还是向左运动或向右运动。
(注意小船上小旗的摆动方向)。
乙船
【学后记】记下今天的收获,累计明天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