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精品】

合集下载

(教科版)初二上物理知识点

(教科版)初二上物理知识点

初二(上)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教科版)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观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2、实验器材:测时间的工具(秒表、钟、手表);测长度的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测质量的工具(实验室用天平、生活中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测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测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测体积的工具(量筒、量杯)。

3、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4、测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长度国际制单位:米(m)长度其他单位:千米(Km)1000 米(m)10 分米(dm)10 毫米(mm)1000 微米(μm)1000 纳米(n m)10 埃(A)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um=109nm时间测量测时间的工具:秒表国际制单位:秒(S)时间其他单位:小时(h)60 分(min)60 秒(s)1000毫秒(ms)1000微秒(us)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us5、正确使用刻度尺方法:(1)使用刻度尺前三观察(观察量程、分度值、0刻度线是否磨损)(2)刻度尺要放正、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4)正确记录结果(数字和单位)或(准确值、估读值、单位)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是无法避免的,可以减小误差;错误是可以避免的7、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选用更精确的仪器测量(3)选用更科学的方法测量。

8、长度测量的其他方法:累积法、平移法、替代法9、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10、控制变量法: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

11、不同的仪器有不同的量程和分度值,这是选择仪器的依据。

(完整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完整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要点第一章走进实验室长度测量:1. 长度的国际主单位:m 1000 10 10 10 1000 1000Km-------- m------- dm------- cm------- mm------- um------ nm2. 换算:换算数字乘以进率,再带上换算后的单位3. 使用刻度尺前要弄清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数字包括准确值和估计值4. 误差:测得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只能减少不能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要先去掉错误数据,平均值不能认为除尽的数值最准确,也不能认为小数点后面位数越多越好,所取位数要和测量位数相同)5. 特殊的测量方法:(1)累积法:测纸张厚度,测钢丝直径(2)平移法:测硬币直径,球的直径,圆锥高度(3)替代法:测地图上铁路长(4)滚轮法:曲线长度等于轮子的周长乘以转过的圈数6、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测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

7、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时间的测量工具是停表、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

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8、实验探究的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于假设、设计实验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一、运动1、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

3、. 运动按运动尺度分为宏观运动(机械运动)、微观运动(分子运动);按运动的路线分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4.二、参照物1. 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择成标准的物体2. 参照物的选取:任意性;特殊性(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隐含性3. 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①选取参照物②判断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有位置变化说明它运动,如没有位置变化,该物体静止4、同一物体运动情况不同是因为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教科版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物理复习纲要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换算: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nm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3、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6、特殊方法测量(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二、简单的运动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走进实验室一、有关物理学:1) 物理学就是认识世界、改变世界、蕴含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学科。

2) 观察与实验就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 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就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二、科学探究工具及用途1) 测量长度工具:刻度尺(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等)。

2) 测量时间:停表。

注意分针与秒针的配合。

3) 其它工具:测量质量(天平)、测量体积(量筒、量杯)、测量温度(温度计)、测量电流(电流表)、测量电压(电压表)、测量力(弹簧测力计、圆盘测力计)。

三、物体长度及测量1) 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就是米m,其它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单位换算: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2) 估测人的高度、纸张的厚度、发丝直径、课桌及教室相关长度,知道教材长度与宽度3)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六个字:认、放、瞧、读、记、算。

①“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与分度值。

②“放”: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表面、整刻度线对齐被测起点。

③“瞧”:读数瞧尺视线要与尺面要垂直。

④“读”: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记录测量结果带单位。

⑥“算”:对同一被测长度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 误差:就是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与错误:错误就是不遵守规则就是可以避免的,误差只能减小而不可避免。

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5) 特殊的测量方法:①累积法(微小量);②曲直互化法;③平移法——等量替代法;④公式法。

6) 体积单位:国际单位就是立方米(m3),其它有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升(L)、毫升(mL)等。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1. 角度的概念:角度是用来描述两条射线之间的开合程度的物理量。

2. 角的度量单位:角的度量单位有两种,一种是角度,用小圆圈“°”表示;另一种是弧度,用“rad”表示。

3. 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是描述角度与三角形边长之间关
系的函数。

4.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
比值;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5. 速度的合成与分解:若一个物体同时具有两个速度,可以通过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公
式计算出合成速度和分解速度。

6.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描述了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的状态。

7.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8.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力的相互作用。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对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9. 动能与动能定理: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动能定理计算出物
体的动能。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所受合外力沿着运动方向所做的功。

10. 力的合成与分解:若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可以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计算出合外力和合内力。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的部分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内容,建议参考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教材。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

一、物理量
1、时间。

物理学的一种基本量,它一般以秒(s)为单位。

2、距离。

物理学的另一种基本量,它一般以米(m)计算。

3、加速度。

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速率,一般以米/秒的平方(m/s2)计算。

4、功率。

机械能量单位时间变换的速率,一般以瓦(W)计算。

5、速度。

物体运动的速率,一般以米/秒计算。

二、力学
1、力的效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三定律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它的加速度。

3、物理学中的摩擦力摩擦力是一种抗力,它能够减缓物体的运动和停止物体的运动。

4、压力压力是每平方米收到的压力,一般以帕斯卡(Pa)计算。

三、电学
1、电容电容是一种电介质,它可以储存电能。

2、电压电压是电动势,它可以用伏特(V)来表示。

3、电流电流是电荷流动的量,可以用安培(A)表示。

4、导电性导电性是指电荷能够在物体表面得以发挥作用。

5、电阻电阻是抗电流作用的量,可以用欧姆(Ω)来表示。

四、声学
1、振动振动是物体处于有序或无序运动状态的一种态度。

2、声音声音是一种由振动产生的有音调的波,可以用分贝(dB)表示。

3、声压声压是振动产生的压力,它可以使物体的一些部位振动。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学问点总结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的测量1、⑴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 )。

⑵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⑶换算关系: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106μm ;1m=109nm2、刻度尺的运用规则:A 、“选”:依据实际须要选择刻度尺。

B 、“观”:运用刻度尺前要视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 、“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场)D 、“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 、“读”:在准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 、“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3、长度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数值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二、时间的测量1、时间测量的工具是停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 )。

2、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3、换算关系是:1h=60min 1min=60s三、误差:1、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减小方法:屡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细的仪器,改良测量方法四、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更叫做机械运动,为探讨物体运动状态时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推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更,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能不同。

故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五、速度1、比拟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一样路程比拟时间;一样时间比拟路程。

2、速度的分类:(依据运动路途)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⑴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⑵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⑶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⑷计算公式:v=s/t 变形 ⑸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八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基础复习《运动的世界》 运动:物理学中把 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动与静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事先选择作为 的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们说的运动和静止具有 性,相对于 来说的。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定义:物体在 的路程。

速度 公式:v = ,导出公式:S = ;t = 。

单位:①国际单位: ;②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

快与慢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经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测平均速度:原理:用 测出距离S ,用 测出时间t ;利用公式 可以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单 位:①国际单位: ;②常用单位: ; 时间和长 时间 测量工具: 。

度的测量 单 位:①国际单位: ;②常用单位: ; 长度 测量工具: ; 使用方法:◆看:① ;② ;③ 。

◆放:① ;② ; ◆读:①估读到分度值的 ;②视线与刻度线 。

◆记:记录的结果应包括 和 。

(1)定义: 和 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① ;②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 而不能的,是能够避免的。

练习:☆09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上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

☆09验科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你读出 图中四种测量仪的读数:⑴a 图中物体重力是________,⑵b 图中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____,⑶c 图中温度计是示数为,⑷d 图中量筒中所盛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

声音的产生:物体 , 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在不同介质 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v 固 v 液 v 气(v 空气=340m/s ) 声音以 的形式向外传播。

运 动的 世界误差 4 6 8 10 2 4 6 8 10 甲 乙 3 b c d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响度声音的强弱用(符号是)表示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乐音的特征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和。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初二)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初二)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要点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 长度的国际主单位:m 1000 10 10 10 1000 1000Km-------- m------- dm------- cm------- mm------- um------ nm2. 换算:换算数字乘以进率,再带上换算后的单位3. 使用刻度尺前要弄清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数字包括准确值和估计值4.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要先去掉错误数据,平均值不能认为除尽的数值最准确,也不能认为小数点后面位数越多越好,所取位数要和测量位数相同5. 特殊的测量方法:(1)累积法:测纸张厚度,测钢丝直径(2)平移法:测硬币直径,球的直径,圆锥高度(3)替代法:测地图上铁路长(4)滚轮法:曲线长度等于轮子的周长乘以转过的圈数6.科学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7.科学探究就是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和规律。

观察室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8.物理实验的显著特点,是在一定的条件,物理现象可以有规律重复出现9.测量同一物理量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规格、不同的精度和不同的使用方法,根据实验要求合力选择10.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许多测量仪器的示数都是以长度的示数为基础的。

11.使用测量仪器前一般先要调整指针到零刻度,这个过程叫做调零,若不调零要记录初始读数进行修正12.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一、运动1. 物质世界的两种基本运动是宏观运动(机械运动)、微观运动(分子运动);按运动的路线分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2.3.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1. 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择成标准的物体2. 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和方便确定。

3. 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如果参照物的位置改变,所研究的物体是远动的,如果参照物的位置不变,所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4、动与静的判断,参照的选定,假定是不动的,一般情况是以地面和相对静止的为参照物5、 相对静止的条件:物体与参照物速度相等,方向相同 三、速度1.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裁判计时);相同时间比路程(观众看谁在先)2. 速度的定义: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3. 速度的公式:v=s/t 推导公式:s=vt t=s/v4.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1 m/s =3.6 km/h; 1 km/h=(5/18)m/s 四、能量1、能量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2、不同的运动形态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形式3、能量可以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还可以互相转化物质分子原子核外电子(负电) 原子核(正电)质子(正电) 中子(不带电)【课1】正在驶离站台的列车,车厢里的乘客相对是运动的,相对于是静止的.乘客在车厢里看到站台上送行的亲友远离他而去,这时他是以作参照物的.【课2】坐在直升飞机上的人,看见一栋栋楼房在上升,这是以为参照物来描述的;若以高楼为参照物,则直升飞机向运动.【课3】今年“五·一”,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参观“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平故居”时,看见公路两旁的树木向车后退去,由此可知他们所选的参照物是()A.他们乘坐的车B.房屋C.路面D.路旁的电线杆【课4】甲.乙.丙三人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步行速度是3km/h,乙在1min内走了63m,丙行进的速度是1m/s,比较三人的速度大小,则()A.v v v>>乙甲丙 B.v v v>>乙甲丙C.v v v>>乙甲丙D.v v v>>乙丙甲【课5】火车和汽车分别以90km/h和30m/s的速度运动.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车的速度大B.汽车的速度大C.它们速度一样大D.不能确定【课6】运动会上百米赛跑中,我们是以什么方式来判断谁跑的快呢?【课7】小张做测自己的步行速度的实验,他从10点23min8s开始计时,当他走完30m,时钟正好指着10点23min32s.由上述数据可以得出他的步行速度为()A.1m/s B.1.25m/s C.1.5m/s D.1.75m/s【课8】两个物体运动时速度保持不变,甲的速度是2m/s,乙的速度是3m/s.它们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为()A.1:1B.2:3C.3:2D.1:6【课9】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s,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甲在乙前0.6m处B.甲在乙前1.2m处C.乙在甲前0.6m处D.乙在甲前1.2m 处【课10】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观察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计时开始时,即0t=时,甲的速度是m/s,乙的速度是m/s.(2)当3s时,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是(3)甲.乙两物体是不是都做匀速运动?(4)在3s的时间内,哪个物体运动的路程长些?(5)图中甲.乙两图线是相交的,相交的那一点是不是表示两物体相遇?543210012345【课11】小张和小李两人多次进行百米赛跑,同时出发,每次小张都比小李提前10m 到达终点,如果两人都以原来的速度跑,但改用下列两种方式再进行比赛.(1)仍在同一起跑线,小李提前先跑出10m 小张再起跑,结果是( )(2)让小张的起跑线后移10m ,小李仍在原起跑线,两人再同时起跑,结果是( ) A .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B .小张先到达 C .小李先到达 D .无法确定谁先到达终点 【课12】汽车在公路上做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 .B 两地.如果要求汽车从A 地到B 地所用的时间,则除了要知道A .B 之间的距离外,还应知道( ) A .汽车在A 地的速度 B .汽车到达B 地的速度 C .A .B 两地中的速度 D .A .B 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第三章 声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声音的产生:(1)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2. 传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声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 物理学的基本知识:物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基本概念。

2. 物体的运动: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速度与时间图、加速度与时间图等概念。

3. 动力学:力的概念、合力、分解力、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衡与不平衡、力的作用点等。

4. 弹簧与牛顿运动定律:包括胡克定律、牛顿第一、第二、第三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5. 能量与机械能:能量的概念、机械能的定义、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6. 电和磁:电荷、静电力、电场、磁场、电流、电阻、电路、电功和电功率等。

7. 传热:热的传递方式、传热的规律、导热、辐射、对流、传热方式的应用等。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的一些重点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教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要点

教科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要点
6.人耳的听声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___声__波, 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_超__声___波_,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
7.声音能传递 能量和信息 .
(2).乐音的三大特征
有规律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叫乐音
1、悦_耳_的__声__音_叫做乐音,乐音的三个特征是指:音__调_、_响__度_、 __音__色__。
约为 340m/s。
v固>v液>v气
4.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做 声速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 _
_介__质_的种类___和 温度 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里传播的速
度是_3_4_0_m_/_s__
5.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频__率__,单位是___赫__兹_,简称 __赫__,符号是_H_z___
一.速度知识点
四.速度计算步骤:
一、比较快慢的三种方法 1、相同的时间, 比较 运动的路程 . 2、相同的 路程 ,比较所用的时间 3、速度:物体通过的 路程 与 时间 的比值
二、速度 1、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运动快慢 程度。
v = S .............①依据 t
= 18m ...........②代值 3s
2、乐音的__高__低__叫做音调,由声源的_频__率__决定,声源振
动快,频率高,音调就_高____。不同声源因_长__短__、_粗__细_、 __材__料______等因素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
3、响度是指: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_大__小_,也叫做_音__量__。
响度与声源的___振__幅___有关,__振__幅__越大,响度就越大。响
③由v = SBiblioteka 知,图线越靠近S轴,t
二.(1)声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教科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基础复习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第二章运动与能量一、动与静1. 运动:物理学中把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2.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事先选择作为的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们说的运动和静止具有性,相对于来说的。

3.速度: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定义:物体在的路程。

公式:v=,导出公式:S=;t=。

单位:①国际单位:;②常用单位:;换算关系:1m/s= km/h。

二、快与慢1.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经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3.测平均速度:利用公式可以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1.时间:测量工具:。

单位:①国际单位:;②常用单位:;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h= min; 1min= s;2.长度:测量工具:;长度的单位有、、、、、、七个(从大到小写出来)。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长度单位的换算:0.06m= dm= mm;500um= cm;3.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⑴会认:使用刻度尺前应该观察它的__ __、__ _ 和 _;⑵会放:刻度尺要,如果尺子较厚,要将有刻度的一侧紧贴,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如果零刻线磨损,可用一整刻度对准被测物体一端;⑶会看:视线应与刻度尺面;⑷会读:认准分度值,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___;⑸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和。

3.误差:和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②用更精密的仪器。

误差只能而不能,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练习:1.如下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 cm.2如上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①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__cm.②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A长度为_____mm,合 cm.第三章 声 声音的产生:物体 , 停止,发声也停止。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观众观点);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裁判观点);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2) 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3) 速度:物理学中,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4) 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5) 速度公式:v=s/t,v速度:米/秒(m/s)、s路程:米(m)、t时间:秒(s)6) 速度单位:米/秒(m/s),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小时(km/h),换算关系:1 m/s=3.6 km/h7)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的测量:测得总路程和总时间两个物理量,带入速度公式即可。

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8)关于计算:先明确条件信息,然后原始公式-导出公式-带入数据-得出结果。

后两步加单位。

四、各种形式的能量1) 自然界各种形式的物质运动对应不同形式的能量。

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

2) 机械运动→机械能;分子运动→内能;电子运动→电能、化学能、光能;核运动→核能。

3) 光能:由太阳、蜡烛等发光物体所释放出的一种能量形式,光能是一种可再生性能源。

4) 机械能:表示物体运动状态与高度的物理量(即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5) 内能:物体内一切微粒(如分子做热运动)的一切运动形式所具有的能量总和。

6) 电能:指电以各种形式做功的能力,泛指与电相联系的所有能量。

7) 化学能:物体发生化学反应时所释放的能量,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

像石油和煤的燃烧,炸药爆炸以及人吃的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时所放出的能量。

8) 核能:当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者聚变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五、典型例题:限速标志、列车时刻表、分段运动、鹰追兔、电能来源第三章声一、声音的产生:1) 能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初中物理知识梳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第一节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1.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内容,物理实验的结果都需要测量才能得到。

2.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测量仪器有:测量长度的仪器(刻度尺)、测量质量的仪器(天平)、测量时间的仪器(机械停表)、测量体积的仪器(量筒)、测量力的仪器(弹簧测力计)等。

3.科学探究一般经历以下几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单位换算:1m=10dm=100cm=103mm=106=109nm。

2.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2)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测量时,要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使它的刻度线紧靠被测量的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时,既要记录数据,又要记录单位。

(3)长度的特殊测量①积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积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以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②化曲为直法(替代法):有些物体的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就可以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③平移法:测量乒乓球的直径、硬币的直径、圆锥的高度都采用了平移法。

④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3.时间及其测量(1)时间:国际单位是秒,符号是s。

时间单位的换算1h=60min1min=60s注意: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2)用停表测时间:观察右上图,停表的量程是0~15min,大盘的分度值是0.1s,小盘的分度值是30s。

4.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②选用较精密的测量工具。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各章课堂笔记知识点汇总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各章课堂笔记知识点汇总

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各章课堂笔记知识点汇总第一章走进实验室课堂笔记一、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制定计划(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5)分析论证(6)评估(7)交流合作二、测量的初步知识1.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2)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换算关系:1千米=103米1分米=10-1米1厘米=10-2米1毫米=10-3米1微米=10-6米1纳米=10-9米注:中学生的平均身高1.60m左右;一层楼的高约为3m;课桌高约为80cm;一张纸的厚度约为几十μm。

(光年是长度的单位)3.正确使用刻度尺: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五点:(1)会看: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的位置,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二是观察它的量程;三是观察它的最小刻度值(分度值).(2)会放:①贴: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边尽可能贴近被测物体.②平:刻度尺应与被测长度相平行(或重合),不许歪斜.③齐:应使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被测长度的起点)对齐;若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刻度尺上的某一整刻线作起点.(3)会读:①视: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②估:既要读出准确值,又要读出估计值.应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③补:无估读值,应在估读数字处补“零”。

(4)会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记录测量结果时,一定不要忘记写单位。

(5)会选:会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4.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1)累积法(测多算少法)(2)化曲为直法(3)平移法5.误差(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①选用准确度更高的测量仪器。

②改进实验方法。

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初二上期物理基础知识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1、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

2、科学探究的工具:长度:刻度尺、千分尺、游标卡尺。

质量:托盘天平和砝码。

时间:秒表 温度:温度计。

电:电流表和电压表 力:弹簧测力计。

体积:量筒和量杯。

3、科学探究的环节: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4、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 )长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um )、纳米(nm )。

1Km =103m 。

1m = 101dm = 102cm =103mm =106um =109nm5、使用刻度尺的规则:"认" 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放" 尺要平行所测长度,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读"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 测量值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的单位是分度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

6、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避免的,环境的影响、测量工具不准、人为估读不同等都会造成误差。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的小数位数和测量值的位数必须相同。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7、 控制变量法:当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和多个因素有关时,研究一个因素对该物理量的影响,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在应用中,要研究某个因素对问题的影响,那么这个因素就不同,其它因素相同。

8、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a 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100页纸的厚度,再除以5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了b 化曲为直:用无弹性的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重合,再拉直,就能测量两地的距离了c 平移法:三角板和直尺等可以测量圆的直径d:滚轮法:先测出一个圆的周长,再乘以转过的圈数,就能得到这段长度的大小。

9、当一个问题受到多个因素(变量)影响时,为探究一个因素(变量)对某个问题的影响,通常保持其他因素(变量)不变,这种方法称为控制变量法。

这里的“变量”指的是影响问题的因素。

例A 、B 、C 都影响D ,我们研究B 对D 的影响,就保持A 和C 不变。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机械运动:物体间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静止是相对的。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观众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②裁判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③综合法:时间、路程都不同,比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5、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义: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6、公式:V=t S (S=Vt t=V S ) (S--m t--s v--m/s) 国际单位:m/s(米每秒)。

如v = 10m/s 表示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

7、在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度单位:km/ h(千米每小时)8、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始终相等(速度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9、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 平=总总t S =2121t t S S ++;路程相等速度不等:V平=21212V V V V + 1m /s =3.6km /h 1km /h=6.31m /s10、注意:过桥过洞、相遇问题、追及问题、超错车时间、水流问题、平均速度、比值问题。

11、能量形式:太阳能、化学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光能等。

(注意能量之间的转化)12、运动的分为宏观物体运动和微观世界运动。

(三种运动:分子运动、机械运动、天体运动)✓a宏观:○1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位置的变化, ○2天体运动,。

✓b微观:○1分子热运动:(先看课本认识下物体微观结构,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不能有外力作用,例:花的香味,炒菜会变咸;○2原子运动:例:原子弹和氢弹爆炸,核电站以及核武器的使用;○3电磁运动:就指电磁波,例:宽带上网,光纤,使用手机,红外遥控,无线电通信等等。

1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被选作标准并假定不动的物体。

注意:○1一旦选定后就假定其静止不动;○2有任意性,但不能选呗研究的物体为参照物;○3参照物选择不同则研究结果可能不同;一般选自己、地面或者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14、宇宙中任何物体都是运动的,故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1相对静止的条件:两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同○2相对静止的应用:同步卫星、空中加油机、太空维修等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就是相对运动,如没有位置变化,就是相对静止15、物质世界是运动的,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由于物质具有多种运动形式,能量也具有相应的多种形式:如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高处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正在发光的物体具有光能,电具有电能,能够燃烧的物体具有化学能,温度高的物体具有内能,原子内部具有核能。

常见的能量有六种: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电能、光能(太阳能)内能、化学能、核能等,其中地球上的一切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16、能量的转移和转化:能量只会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

第三章声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可以继续向外传播,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一般情况,温度一定时:V固>V液>V气。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声效果和速度都不相同。

传声效果:固>液>气速度:固>液>气空气=340m/s (15℃)一般讲,温度越高,传播越快4、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波→鼓膜→听觉神经→大脑听觉中枢5、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6、响度(又叫音量)指声音的大小(强弱);是由振幅的大小和距离声源的远近决定的。

振幅越小,距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小。

例:轻轻敲鼓和用力敲鼓振幅不同,响度不同。

7、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f(振动的快慢)决定的,物体振动的越快,f越高,音调越高。

例:女生一般比男生音调高,小孩比大人音调高。

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厚薄影响音调。

8、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声音特有的品质,取决于发声体本身,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依据。

例:我们能区别出张三、李四或者各种乐器的声音,都是靠音色实现的。

9、噪声定义: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危害: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

10、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1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将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我们听见就成了回声。

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S>17m)。

发生共鸣的条件:一个物体已经振动,另一物体与振动物体固有频率相同且距离较近。

a 听出原声和回声的条件:t ≦0.1s 或者离反射物的距离S ≧17m ,否则使原声加强。

b 回声重要应用:测距离:S=1/2 声t ,其中t 为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间隔,声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这个公式只能用在静止声源上18.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1小于20Hz 的叫次声波,如地震、海啸、台风、大象、水母。

特点: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很小,因此a 能传播很远距离;b 穿透能力极强,破坏力极大○2高于20000Hz 的叫超声波,如海豚、蝙蝠。

特点:有良好的定向传播性,如声呐测距离;有较强的能量,如医学碎结石;有较强的穿透力12、超声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音称为超声 . 超声特点:方向性好;穿透力强;能量很大且非常密集。

超声波可传递信息,也可传递能量。

应用:B 超、回声定位、超声波报警器(信息)、清洗机械零件、去结石(能量)等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1、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天然光源:太阳、发光的萤火虫、发光的水母等人造光源:点燃的火把、使用中的电灯、使用的手电筒等。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形成、激光准直、排队列、射击时的三点一线等都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2、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实像。

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形状一样,和小孔的形状无关。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m/s = 3×10的5 Km/s4、光年是长度单位,是指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路程。

1光年 = 9.46×1015 m = 9.46×1012 Km5、光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简称: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6、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

不管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常见的反射现象:倒影、平面镜成像等。

8、平面镜成像特点:○1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4像和物左右相反○5像是虚像注意:○1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选两只大小一样蜡烛的原因: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9、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平面镜所成的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10、平面镜的作用:①成像;②改变光路。

11、平面镜成像的两种作图方法: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

w w w.xk b 1 . c om1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不等(空气中的角最大)。

13、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0度。

光反射和折射时光路均可逆。

14、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