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2)通过分析课文,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朗读和默读,提高口语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2)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为理想奋斗。
(3)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大江保卫战》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通过人物描写表达的情感。
(3)学会朗读和默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理解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成长过程。
(3)将课文中的情感态度与自身经历相结合,进行情感教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中的疑问。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成长过程。
4.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2)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课堂展示。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学会关爱他人。
(2)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为理想奋斗。
6. 课堂小结:(2)强调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 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课文情感态度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江保卫战》的背景和内容,了解大江文学运动的重要性;2.掌握《大江保卫战》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3.启发学生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一份《大江保卫战》的文本材料;2.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步:背景介绍(10分钟)1.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大江文学运动的视频,为学生介绍1979年-1981年的大江文学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步:文本分析(30分钟)1.分发《大江保卫战》的文本材料给学生,让学生大致浏览一遍,并提醒学生注意关键词汇;2.针对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老师可以逐一解释,并请学生记录在笔记中;3.引导学生观察文本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夸张等,分析这些手法为何能够突出表达的内容。
第三步:小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话进行讨论和分析;2.鼓励学生就文本中提出的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将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
第四步:个人思考(15分钟)1.老师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就《大江保卫战》中所提出的社会问题进行个人思考;2.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结果,可以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
四、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大江文学作品,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分析;2.学生可以用Markdown格式写一个读书笔记,记录对《大江保卫战》的理解和思考;3.学生可以组织一个辩论活动,讨论《大江保卫战》中的社会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的程度;2.作业评价:评价学生对《大江保卫战》的理解和思考的深度,以及用Markdown格式写的读书笔记的质量;3.辩论评价:参与辩论的学生的辩论能力和表现。
以上是《大江保卫战》教案的大致内容和步骤,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掌握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和情节发展。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
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和寓意。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和小组讨论法。
利用多媒体材料辅助教学。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
第二章: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2.1 故事梗概简要介绍《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和情节发展。
突出故事中的主要事件和冲突。
2.2 人物介绍介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分析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章:冲突和解决方式的分析和讨论3.1 冲突的类型分析故事中出现的不同类型的冲突。
引导学生理解冲突的重要性和作用。
3.2 解决方式的分析探讨故事中人物冲突的解决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作品中的主题和寓意4.1 主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分析和表达故事中的主题。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读作品。
4.2 寓意的理解解释故事中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和反思。
强调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的理解。
5.2 拓展活动设计相关的阅读拓展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第六章:教学评估与反馈6.1 评估方法采用课堂讨论、小组分享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估。
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6.2 反馈机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7.1 教材和辅助材料推荐适合的教材和辅助材料,如相关的小说、评论和研究文章。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和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
7.2 教学资源的使用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会他们如何查找和使用相关资源。
第八章:教学计划调整与反思8.1 教学计划的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
灵活应对教学中的突发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9篇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感悟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3、学习抓关键词、读句子、想画面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阅读品味中,体会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对联引入:(1)课前准备读古诗。
由此引入师:听到了大家这悦耳的的读书声,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明朝顾宪成这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出示)一起来读读。
(2)、引出文中的对联。
课文中也有一幅对联(出示)指名读,再齐读。
师:仅仅改了几个字,但是在我们的耳边响起的还是琅琅的读书声吗?(不是)而是——?2、观看洪灾片段:师;是呀,风声雨声涛声又把我们带到了1998年的夏天,此时的长江早已失去了它往日的面目,大家看——(放录像洪灾片段)3、交流观后感受。
4、预想决堤后果。
师:是呀,长江洪水泛滥。
而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密集,是我国工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整个平原区地面高度又普遍低于高洪水位数米至10余米,完全依靠两岸的江堤来抵挡洪水。
万一大江决堤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5、感情渲染,个性化读课题师:此时此刻,与洪水抢时间,保卫大堤,就是最迫在眉睫的任务。
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来了,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读题:大江保卫战);他们将与洪魔进行殊死的搏斗,进行了一场的惊心动魄(读题:大江保卫战)。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12篇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12篇《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1一、复习分角色朗渎课文。
二、指导造句1.找出艰苦燃眉之急这两个词所在的句子2.讨论:艰苦可以与哪些词语搭配?(岁月,环境)你觉得什么情况才可以称为燃眉之急?你碰到过燃眉之急的时候吗?3.同座讨论造句。
4.指名造句、评价。
三、总结课文:在这篇课文中你学到什么?四、实践活动:讲述有关彭德怀的小故事。
五、作业:1、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
2、小练笔: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22、大江保卫战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5节。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时间:两教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
3、能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意,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解决课文中字词。
2、能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意,了解主要内容。
预习提纲:1、自学课文。
(1)读文,简单旁注感受、质疑;(2)组词、抄词,解词。
(3)试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2、收集有关1998年人民子弟兵抗洪的资料。
教学流程:导入、揭题,了解学情读文,检查字词自学情况读文,理清课文脉络小结作业,教学步骤:一、导入、揭题,了解学情1、又对解放军的认识谈起。
2、揭题。
读,说说读题后想到了些什么?读文后知道了些什么?3、教师口头渲染大江保卫战的过程。
二、读文,检查字词自学情况1、指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注意停顿。
听得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他(她)读的怎样?(教师伺机正音,同学评议。
)2、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五年级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

五年级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五年级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五年级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课文《大江保卫战》教案 1【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外延伸作业,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2、情感目标: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灾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大江保卫战》,请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请你回忆一下,每个部分在写什么?师小结并板书:告急;决战;铭记,让我们打开文本118页,通过字里行间再次走近1998年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去经历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去感受人民子弟兵与洪水决战的动人情景!分析:课堂伊始,教师激情而又简练的语言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师生共同走入文本,进行情感交流。
师感情诵读:1998年的夏天。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眼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师:文本开篇短短的三句话拉开了大江保卫战的序幕。
指名读。
师:这是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生: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奔腾不息的长江比作了一条暴怒的巨龙。
你能读读这个句子吗?师: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谁能读出长江水的肆虐。
师评价读:你读出了长江水的肆无忌惮,通过你的读让我感受到了危险就在眼前。
齐读这个句子。
师:捍卫家园的“千里江堤”如果塌陷了,城市、工厂、田野,我们辛辛苦苦经营的幸福家园都会毁于一旦,所以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电脑出示句子,指导读好三个感叹句(读时语速要快,声调要高)省略号表示什么?生死抉择,危急的关头,读出紧张的气氛。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共五则)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共五则)第一篇: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大江保卫战》文章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赞扬了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表达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大江保卫战》是苏教版第12册的课文,这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热情赞扬了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深情。
本文遣词造句生动形象,叙事后适时的议论抒情,使全篇情思飞扬。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1、2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日夜兼程”、“鏖战”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准备歌曲《为了谁》的录音带、解放军官兵抢险的录像教学过程一、揭题(上课前播放《为了谁》,声音渐低)1、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歌名是《为了谁》,这首歌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许多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歌中唱道:“你是谁?为了谁?”你们听懂了吗?2、是呀,1998年夏天,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大江保卫战(出示课题)3、通过预习,你知道这是怎样的大江保卫战?(气壮山河、惊心动魄、震撼人心、扣人心弦……)让我们一起读好课题。
4、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沿江各地特别是长江中游一带险情不断。
大家一起看!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播放(大江滚滚)的录象谁能说说你看到的情景。
看着这波涛滚滚的洪水,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惊涛拍岸、排山倒海、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精炼、深刻的成语如颗颗珍珠熠熠闪光。
学生多读、多记、多说,对他们的语言发展大有好处。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
(2)通过分析课文,掌握描写人物、环境的写作手法。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特点。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进行创意写作。
(3)培养阅读兴趣,学会主动寻找并阅读类似优秀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培养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2)领悟课文中所传递的勇敢、团结、拼搏的精神。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大江保卫战》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描写人物、环境的方法。
3.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感悟课文中所传递的勇敢、团结、拼搏的精神。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进行创意写作。
3.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大江保卫战》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人物、事件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大江保卫战》的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读课文:(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感悟,交流对人物的看法。
3. 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
(2)学生合作讨论,总结课文写作手法。
4. 品味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品味课文的精彩片段。
(2)学生分享品味感悟,体会课文中所传递的精神。
5. 拓展延伸:(1)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分享创作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6. 总结反馈:(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强调所学知识和技能。
(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7. 作业布置:(1)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023年大江保卫战教案合集六篇

2023年大江保卫战教案合集六篇大江保卫战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2、通过对语言材料的阅读感悟,体会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英勇无畏,舍生忘死,而又乐观向上的精神。
3、了解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学会在学习实际中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江保卫战》。
(生:齐读课题)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中,战士们主要做了哪两个方面的事情?板书:大堤抢险、勇救群众二、学习2—4自然段1、在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中,涌现了无数感人肺腑的场面,我们先来看一看九江赛城湖大堤上惊心动魄的抢险场面。
(板书)2、认真默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看看哪些句子让你惊心动魄,用笔画下来。
写下你的感受,体会。
(生默读、批注,师巡视。
)3、交流,相机出示( 1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闻讯”“顿时”体会子弟兵不畏凶险,救援行动的神速。
“一条长龙”表现齐心协力。
(2)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穿梭”形容跑得速度很快。
“嶙峋”嶙峋的片石像锋利的小刀一样插在泥水中,而战士们却在泥水中来回奔跑,任片石把自己的脚趾割得鲜血淋漓,他们却全然不顾。
“全然不顾”他们不顾的是什么?(疼痛,生命危险)顾的又是什么呢?(保卫大堤)课文中就给我们具体介绍了一位为保住大堤全然不顾的铮铮铁汉.★插入朗读感悟黄晓文连长的事迹。
用心默读这一自然段,想想黄晓文的哪些举动令你特别感动呢?交流:①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②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
大江保卫战教案(优秀5篇)

大江保卫战教案(优秀5篇)《大江保卫战》篇一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吗?我国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袭击着荆襄大地。
平日里温顺柔美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一旦长江大堤被冲毁,后果将不堪设想,怎么办?怎么办?瞧!解放军官兵来了,他们与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板书课题:大江保卫战)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进行简单标注,学习作读书笔记。
)2、提自读要求: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②、画出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词)典,理解本课词语;③、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反复多读几遍。
思考:它为什么让你感动?3、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①、指名逐段读。
②、教师相机正音,正句。
③、引导学生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简单说说让自己感动的原因。
三、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1、请同学们再次默读文章,细细品味让你心头为之一震的句子,批注原因或感受。
2、交流:①、文中哪些句子或段落让你感动呢?(指名说)第二自然段。
评价:你读得比较流畅,能说说它让你感动的原因吗?生答:这段话让我看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让我犹如身临现场。
②、你能说说“惊心动魄”的意思吗?(板书:惊心动魄)惊心动魄就是让人心灵震撼,完全使人心神撼动的意思。
(评价)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令你惊心动魄的词或句。
指名交流。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我是从“顿时”“一条长龙”感受到解放军官兵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竟然来了那么多!可见解放军官兵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兄弟啊!指名说“官兵们肩扛着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大堤,保住大堤!”谈感受。
师:是啊,他们肩扛在泥水中来回穿梭脚趾被割破了却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什么念头?)生答:保住大堤!指名读这句话,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情节发展和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中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大江保卫战》课文,掌握故事情节。
2. 故事梗概:总结课文内容,概括故事主题。
3.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4. 词语解释:解释课文中遇到的生僻词语,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掌握生僻词语。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课文中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分析人物形象。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选取课文中的具体情节,让学生分析人物行为和心理。
4. 情感教育法: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大江保卫战》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3. 故事梗概:总结课文内容,概括故事主题。
4.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5. 词语解释:解释课文中遇到的生僻词语,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课文中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复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并书写读后感。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倾听他人意见和综合分析能力。
《大江保卫战》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社会意义。
1.2 教学内容故事梗概:《大江保卫战》是一部以我国长江流域抗洪救灾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们在洪水来临时,英勇奋斗、保卫家园的故事。
主要人物:主人公李向东,一位有着丰富抗洪经验的共产党员;女青年小芳,积极参与抗洪救灾工作的志愿者。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故事背景、人物特点和作品主题。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思考道德观念和社会意义。
2.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故事梗概、人物关系图等。
纸质教材:分发《大江保卫战》原著节选篇章。
网络资源:分享与作品相关的视频、新闻报道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导入新课播放长江抗洪救灾的纪录片,引发学生对《大江保卫战》的兴趣。
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3.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大江保卫战》节选篇章,了解故事情节。
学生填写人物关系表格,巩固对主要人物的认识。
3.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对作品的阅读感受,讨论作品中的道德观念和社会意义。
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4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具体情节,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的掌握程度。
学生回答,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4.2 小组评价各小组互相评价,给出对本组成员在讨论中的表现评分。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4.3 课后作业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延伸5.1 观看电影《大江保卫战》安排课后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大江保卫战》,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5.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抗洪救灾纪念馆,了解真实的抗洪救灾历程,增强爱国情怀。
《大江保卫战》教案13篇

《大江保卫战》教案13篇
《大江保卫战》教案13篇
《大江保卫战》教案1 教学要求:
1、才能目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外延伸作业,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才能。
2、情感目的:通过对详细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入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
命财产平安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民子弟兵战洪水斗恶浪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具准备:
投影、录相、录音机、歌曲《为了谁》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相,引入新课
播放洪水肆虐录相,师诵读:1998年的夏天,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似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在
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与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板书:大江保卫战〕
二、自主合作,小组探究
1、在这场剧烈的战斗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文中着重描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有准确而简炼
的语言概括出来。
〔A、大堤抢险 B、铁汉本色 C、勇救群众〕
2、合作学习。
各小组根据组员的爱好选择学习任务,组长做好分工学习,然后互相交流,充分发表意见。
〔出示投影片〕学习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令你最感动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2〕通过讨论交流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大江保卫战》的教案设计

《大江保卫战》的教案设计有关《大江保卫战》的教案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有关《大江保卫战》的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三个典型事迹,从侧面体会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激发对子弟兵的敬仰。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句子的训练,感受长江遇特大洪水的旋急形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各种手段,通过激励、点拨、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深刻体会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三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叙议结合,以情动人,从三个不同侧面体会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本色。
体会课文中有关句子的思想感情。
难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激发对子弟兵的敬仰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感情朗读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5分)1、出示长江风景图,师述: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江,她哺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
长江风景秀丽,气势磅礴。
可是一向温顺的它却在1998年的夏天出事了。
而且在这件事情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们还特别谱写了一首歌颂这些英雄的赞歌,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同学们想听一听吗?(播放录音“为了谁”)2、师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赞扬谁的吗?生齐答。
(人民解放军)那为什么要赞扬他们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10分)1、板书课题(22.大江保卫战),生齐读课题提问:“大江”指的就是?生:长江2、生自读课文,要求在读的时候咬准字音,把句子读顺。
3、检查自读效果:(1)按课文分段请6个学生分别读,在读中相机正音。
标出几个容易读错的音:崩(bēng)塌一绺(liǔ)电杆(gān)血(xuè)肉之躯(2)质疑:读了课文之后,同学们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那哪些自然段写的是抢险护堤,(2-4)哪些自然段写的是救人呢(5)?(3)那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子弟兵抢险的这些部分,就让我们走进这场“大江保卫战”。
大江保卫战教案八篇

大江保卫战教案八篇大江保卫战教案八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江保卫战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江保卫战教案篇1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概述全文的内容。
2、学会用“惊心动魄”、和“闪烁”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复习1、听写词语。
快捷肆虐汹涌惊心动魄危急嶙峋闪烁日夜兼程2、有感情地背诵第5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段1、齐读。
2、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全文,点明中心)三、回顾全文1、概述全文的内容。
2、课文中哪些句段令你感动,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说话训练1以“当长江大堤遇险时”领起说一段话。
2、1998年洪涝灾害后,许多人失去了家园。
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五、作业1、造句。
(1)惊心动魄(2)闪烁2、写一读后感。
3、收集抗洪救灾中的故事,在班会上讲听。
六、板书设计:大堤抢险(面)英勇8大江保卫战铁汉本色(点)勇救群众(面)铭记教学反思:大江保卫战教案篇2教学要求:一、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二、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阅读赏析,理解和感悟含义较为深刻的字、词、句。
三、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准备:幻灯片、纪录片《挥师三江》的剪辑带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音乐导入,巧引疑问1、播放歌曲《为了谁》,引出课题,简介背景。
2、板书课题,将“战”字写大些,引导学生围绕“战”字提出问题。
二、由疑促读,整体感知1、小结学生的问题,引导自读课文。
①按“为什么战――怎样战――战的结果”将课文分为三段。
②读准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
2、交流沟通。
3、指名分自然朗读,正音。
三、学习第一段1、范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2、根据学生的回答,联系文中的句子,引导朗读感悟表现形势危急和子弟兵英勇气慨的词句。
大江保卫战教案4篇

大江保卫战教案4篇大江保卫战教案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地6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地词语。
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地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人民子弟兵的伟大,激发学生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宏伟志向。
【教学准备】投影【拟定课时】 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是一个团结的民族,尤其在各种困难面前,更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还记得1998年的夏天,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长堤。
就在万分危急的时刻,长江堤上出现了一幕幕感人的画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画面,亲自去看一看。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大江保卫战。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看到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为什么叫战?战斗的经过怎样?)2、带着问题读课文。
要求:⑴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
⑵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⑶标出难读的地方。
三、学习本课生字1、根据课后生字表的注音,学生自学生字读音。
投影出示:日夜兼程肩膀肆虐闪烁摇摇欲坠嶙峋铁钉2、指名读,随读随纠。
注意:虐n< 嶙l n3、学生自由练习,同位互相检查。
4、再指名读。
5、全班齐读。
四、指导朗读1、自由朗读。
2、生提出难读的地方,师指导朗读,学生反复练读。
A、暴雨,大暴雨,一场接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大江保卫战》教案

《大江保卫战》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情节发展和主要人物。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故事主题和人物性格。
(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欣赏作品中的优美词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采用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运用写作、绘画等手法,让学生发挥创造力,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3)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无私奉献、英勇斗争的精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介绍:《大江保卫战》发生在我国某地,讲述了在洪水来临之时,村民们团结一心,英勇抗击洪水,保卫家园的故事。
2. 故事情节概括:洪水来临之前,村民们安享平静的生活;洪水来临,村庄陷入危机;村民们勇敢抗击洪水,互相帮助;最终,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成功保卫家园。
3. 主要人物介绍:(1)村长:有责任心,英勇果断,善于带领村民抗击洪水。
(2)小明:聪明勇敢,积极参与抗洪救灾,与同学们互相帮助。
(3)奶奶:关爱他人,为了照顾邻居家的孩子,舍己救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大江保卫战》的故事背景、情节发展和主要人物。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故事主题和人物性格。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学习主人公无私奉献、英勇斗争的精神。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人物内心世界。
(2)培养学生运用写作、绘画等手法,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了解情节发展,体会人物情感。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感人情节,分享心得体会。
3. 写作、绘画:让学生运用写作、绘画等手法,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大江保卫战》教案13篇

《大江保卫战》教案13篇《大江保卫战》教案1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江保卫战》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江保卫战》教案1《大江保卫战》是一篇通讯,背景广阔,人物众多,充满战斗气息,课文浓墨重彩地描述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的场面、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迹,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同心协力、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借助媒体感知灾情同学们,2008年的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牵动了亿万人的心。
这是我国遇到的一场大灾难。
但在灾难面前,我们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是顽强的精神、坚强的意志以及众志成城抗震的决心。
但你们知道吗?在1998年的夏天,我们也曾遭遇相类似的灾难。
媒体播放《惊涛骇浪》电影片断,感知98洪灾。
看着这波涛滚滚的洪水,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惊涛拍岸、排山倒海、万马奔腾、浊浪排空……)同学们,长江中下游地区低出高洪水位几米,甚至十几米。
如果决堤了,人民的生命和国家的财产将受到很大的损失。
你能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灾情的危急吗?试一试指名读、评价(紧张吗?再紧张些!)(情况万分危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
此时此刻,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胜利!所以,几十万解放军官兵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一场气壮山河的[读题目:大江保卫战],他们将与洪魔进行殊死博斗,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读题目:大江保卫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日夜兼程”、“鏖战”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准备:歌曲《为了谁》、解放军官兵抢险的录像等。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1、(课前播放《为了谁》)这首歌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许多人为之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歌中唱道:“你是谁?为了谁?”你们听懂了吗?2、是呀,1998年夏天,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大江保卫战(出示课题)3、这是一场怎样的保卫战,课文中又是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的?请大家默读全文。
圈出相关词语(气壮山河、惊心动魄)让我们把词语加到课中读一读。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沿江各地特别是长江中游一带险情不断。
大家一起看!(播放洪灾录像)2、看着这滚滚的洪水,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惊涛骇浪、惊涛拍岸、排山倒海、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文中是怎样写洪水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画出相关的语句。
3、(出示)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
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1)这段话虽然简短,但是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标点里都能让我们读出更多的意思。
请你仔细读读,然后讲讲自己的收获。
(2)你能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灾情的危急吗?试一试指名读、评价(紧张吗?再紧张些!)(3)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紧张的气氛来)4、引读:(1)是呀,灾情就是(命令)。
灾区就是(战场)出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2)从哪里可以看出解放军官兵急人民所急。
日夜兼程(谦、廉、歉)、挺进。
(3)能读出这种急人民所急的心情吗?(齐读: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大江保卫战)(4)过渡:在这场保卫战中发生了许多动人事迹,请大家读读2—5自然段。
三、学习第2自然段1、让我们先回到九江赛城湖的大堤,请大家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你最感动的句子,多读一读体会一下2、交流自读体会。
这一是群()的人民子弟兵。
(英勇、乐观、救援神速)(1)理解“全然不顾”。
他们不顾()不顾()不顾()不顾()……(2)理解“鏖战”、“伤痕累累”(出示课外资料)3、学到这儿,我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
(出示)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了解这副对联的由来。
(顾宪成,东林书院)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就是讲的“暴雨,大暴雨……撕咬着千里江堤”(引导学生回到上文齐读)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子弟兵们为了保住大堤,流汗流血,不顾个人的安危。
因为他们是一群()的人民子弟兵。
(英勇、乐观、救援神速)4、那么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对子弟兵的敬佩之情吧!(齐读)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江保卫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能围绕课题来谈谈吗?理解课题:“大江”指长江,“战”是战斗的意思,“大江保卫战”就是指为了保卫长江的安全而进行的战斗。
既然是战斗,就有敌我双方,我知道我方是人民群众和人名子弟兵,敌方是肆虐的洪水。
战斗的起因是:1998年的夏天,长江流域出现了特大洪水,滔滔洪水肆无忌惮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对洪魔的挑战,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大江保卫战.战斗的结果是:保住了长江大堤,我们的人名子弟兵和人民群众取得了胜利。
3、同学们谈得真好!那么,这是一场()的大江保卫战呢?【出示填空:这真是一场()的大江保卫战!】这节课我们就将围绕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新课:1、学习画面之一:大堤抢险(1)首先让我们跟随作者的镜头来到赛城湖的大堤上,请你读一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心去触摸语言文字,用“——”画出感动自己的语句,圈出重点词语,可以简单地写写自己的理解、体会。
(2)交流。
A“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官兵们救援行动的神速。
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闻讯赶到、顿时、出现、“上!”)这么快是为了什么?官兵们心里想着什么?(板书:保住大堤)你能将这快的感觉读出来吗?B“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穿梭”说明了?(官兵们行动迅速)是的,行动如此迅速,对于官兵们来说是十分不易的,因为他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行走啊!这句话中,还有令你感动的地方吗?“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子弟兵们全然不顾的是,全然不顾的是,全然不顾的是,顾的是。
(练习说话)C“狂风卷着巨浪,疯狂地撕扯着堤岸,……筑起了一道人墙。
”战士们勇敢(奋然跳入水中、血肉之躯、人墙);乐观(狂风、暴雨、巨浪都为战士们抢险带来了困难,但是战士们却看作是对他们有利的、有帮助的)读到这里,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敬佩之情)好的,就让我们也来当一次这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创设情景:看,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看,洪水肆虐,眼看大堤就要保不住了,战士们怎么办?好,前两排的子弟兵,请你们站起来,手挽手筑起人墙,让我们一起抵挡洪水。
洪水更猛了,这样的人墙够坚固了吗?来,后面的战士加入到抗洪的队伍中来。
战士们,狂风呼啸怕不怕?那是在为我们——呐喊!暴雨倾盆怕不怕?那是在为我们——助威!巨浪滔天怕不怕?那是在为我们——加油!对,英勇的战士们,让我们一起高喊:[出课件:‘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D过渡(语调弱):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此时的官兵们怎么样?(伤痕累累)(音乐起)同学们,我这里有一组血染的数据,由于当时的温度高达五六十度,供水紧缺,不少官兵中暑,受伤。
这组数据就记录了大江保卫战中仅几天时间一个团的人中——7人烂掉了指甲28人脚和手受伤89人因流汗过多缺少盐份全身浮肿292人双脚溃烂374人皮肤生了红斑420人口腔、嘴唇干裂、溃烂。
1200多人手上起了血泡,磨破了手指此时,你想对这些铮铮铁汉说什么?老百姓对人民子弟兵也充满了无比的敬意:[点课件:出示对联]一起读。
指导:这是老百姓对人民子弟兵的爱呀,师范读。
(读得再深情些)齐读。
(3)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情跟你们完全一样,感动并崇敬着,让我们用朗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让这次战斗响彻云霄,回荡天地之间。
(指名读,想读的同学,可以和他一起读)2、学习画面之二:铁汉本色(1)过渡: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让我们把目光由“英雄群像”转向“英雄个体”——黄晓文。
(出示:解放军某部……黄晓文大声说……又爬上了大堤……)(指名)你来读一读黄晓文的事迹。
请你边听边思考,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黄晓文,你会用什么词语?交流(板书:铮铮铁汉)默读课文,从哪些词语中体现出了这种铁汉本色,圈画下来。
(2)交流:“来不及了!”什么来不及了?是真的来不及了吗?说明了什么?“一咬牙、猛地、一拔、随即、三下两下、捆、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又爬上”英勇无畏小结:人物的语言描写能突出人物形象,动作刻画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3)从黄晓文身上,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这场战斗的感人肺腑,像黄晓文这样的战士仅仅是一个吗?课文怎么说?——“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你们还记住了哪些抗洪英雄?(学生简单介绍)(4)是啊这样的事迹太多了,我们不禁要赞叹:女生读“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看到这些子弟兵都是铮铮铁汉,我们不得不肃然起敬,所以我们要赞叹。
男生读就因为有无数多的感人事迹,我们的战斗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才会引以为自豪,所以我们要赞叹:全班一起读。
(5)同样是写抢险,同样是塑造人物形象,第2、第4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像这样既有群体的描写又有个体的特写就是点面结合的写法,能全面具体而又生动形象地再现子弟兵的英雄气概,在我们习作中可以借鉴。
)3、学习画面之三:勇救群众(1)过渡:大堤终于保住了,战士们又投入了救护受灾群众的战斗中去。
在这里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板书:救护群众)自读课文第5节,仔细发现这一节在句式、修辞手法上有什么特点?(2)交流:多用排比句、分句以抒发强烈的感情。
(3)作者强烈的感情你体会到了吗?如何以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细心发现、大胆探索,自己尝试感情朗读。
(4)集体交流、朗读:“劈波斩浪”、三个“飞向”表现了战士们心系人民。
借代的修辞手法。
“军旗飘扬、军徽闪烁、红五星、迷彩服”都指人民子弟兵(5)如此感情真挚的句子,你记住了哪些?(音乐起、自己起立背诵)6、师总结过渡:哪里有洪水,战士们就飞向哪里,我们的军队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不愧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钢铁长城,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人民的心声,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
齐读最后一小节。
7、补充完整句子:这真是一场()的大江保卫战!三、拓展1、此时此刻,你们面对可敬可爱的解放军战士,想说些什么?(请按下列句式完成)敬爱的解放军战士啊!面对危急的灾情,你们()。
可亲的人民子弟兵啊!面对肆虐的洪水,你们()。
狂风中,你们(),暴雨下,你们(),巨浪前,你们()。
你们的心中只有(),你们的心中只有()。
你们是(),你们是()。
2、学生写后交流。
3、诵读自己的“写话”四、总结:1、同学们,为了歌颂在这场气壮山河的保卫战中涌现的许多无名英雄,有人满怀激情谱写了这样一首歌,请听——(播放VCD:歌曲《为了谁》)2、现在,你知道子弟兵到底是为了谁吗?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朗读:大江保卫战3、作业:课后练习附板书:22、大江保卫战救援神速危急乐观向上铭记英勇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