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糖水平对ICU危重症患者预后及感染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血糖水平对ICU危重症患者预后及
感染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不同血糖水平对于重症监护危重患者预后及感染的
影响。

方法选择我科264例重症监护患者,将其分为三组,A组患者每日血糖平
均值≤7.8mmol/L。

B组患者每日血糖平均值为7.8~10.0 mmol/L。

C组患者每日
血糖平均值>10.0 mmol/L,统计对比3组患者预后及感染情况。

结果B组、C组
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危重患者感染率与A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与B组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感染率高于B
组。

结论为了减少危重患者的感染率,就应该避免低血糖及应激性高血糖对患者
造成的危害,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7.8~10.0 mmol/L。

【关键词】:重症监护;血糖水平;预后;感染
应激性的高血糖是重症监护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由于高血糖会造成患者生
理代谢的一系列紊乱,使患者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加上外来侵袭性操作的介入以
及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导致重症监护患者预后情况较差,患者病情日趋严重,患
者还会并发其他感染[1]。

目前大量研究显示,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以降低患者
真菌感染率,但是确切的血糖水平对于重症患者恢复的研究目前尚少,为探讨研
究不同血糖水平对于重症监护为重患者预后及感染的影响,该研究选取我科265
例重症监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科收治的265例重症监护
患者,其中男145例,女120例,年龄在54~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65.17±6.25)岁。

其中有4例患者在入院时出现早期昏迷,伴有烦躁、谵语、
肢紧等。

按照血糖水平分成A、B、C3组,3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营养状况、
身体素质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研究方法:根据患者在进入重症监护室后第1个24h的晨空腹血糖平均值对
患者进行分组。

入住ICU小于48 h或年龄小于14岁不纳入分析。

A组血糖<7.8 mmol/L;B组血糖在7.8~10.0mmol/L:C组血糖>10.0mmol/L。

所有纳入分析
的病例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胰岛素的用量、胰岛素使用的方式(皮下注射、静
脉注射、静脉滴注)接受治疗后患者每日晨空腹血糖水平。

患者预后考量指标主
要包括:患者院内感染率、重症患者住院天数、病死率、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综
合征发生率[2]。

1.3统计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数值变量以均数±标准差( ±8)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

2结果
血糖控制良好的A组与血糖控制欠佳的C组比较,A组患者的住院日比c组短,院内感染发生率及MODS发生率均比C组的低,且有统计学意义。

A组的主要
转归死亡率较C组稍低,但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

A组与B组结果比较,A
组的ICU住院日比B组的缩短,P值有统计学差异。

院内感染发生率及MODS发生
率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

A组的死亡率及低血糖发生率比B组高,且有统计学差异。

如表1。

表1 3组患者预后指标比较[n(%)]
组别例数住院天数d 院内感染发生率% MODS发
生% 病死率%
A
组 60 6.9±3.7 25.9
17.2 27.6
B
组 155 8.8±3.3* 28.4△ 15.
5△ 13.5*
C
组 50 12.3±4.1* 60.9* 34.
8* 30.4△
注:与A组比较, *P<0.05,△P>0.05
3讨论
应激性高血糖是患者在严重感染或者创伤等应激原的推动下,神经内分泌系
统被激活,导致儿茶酚胺、皮质醇等应激激素的分泌异常,造成肌酐原和肝糖原
分解明显增多,使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从而造成胰岛素抵抗[3]。

在早期,短暂的高血糖对患者自身保护比较有利,但是随着血糖的持续升高,患者会产生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等并发症[4],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由于心理上会产生压迫感和紧张感,不利于手术后的恢复,增
加感染的风险,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会导致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
情绪的产生,因而需要加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并加强对患者的监护[5]。

4结论
研究显示,B组、C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危重患者感染率与A组的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
组患者感染率高于B组。

总之.对危重症患者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积极管理血糖
对减少并发症是有利的。

但过于严格的血糖控制目标,容易造成低血糖,尤其是
老年的危重症患者.建议目标血糖控制在7.8~10.0 mmol/L为宜.胰岛素使
用以微泵持续静脉滴注,每l~ 2 h监测指尖血糖.频繁调整胰岛素用量最为安全[6]。

参考文献
[1]赵辉,吴慧娟,陈清清,郑贞苍.危重症患者相对性低血糖临床分析及对预后的影响[J].浙江医学,2022,42(05):441-444+449.
[2]万鑫. 周期性与连续性肠内营养输注方式对危重症患者血糖变异性和预后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22.
[3]陈海燕,邢红叶,方芳,范蓓蓉,陈培服.应激性高血糖对ICU危重症患者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1,28(16):2481-2485.
[4] 黄镇河,卢君强,黎丽萍,陈立波. 血糖水平对ICU危重症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04
[5]刘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ICU危重症患者中应用的准确性及安全性[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07):106-108.
[6]苏真娇,黄瑞君,曾萍.动态血糖管理模式在危重症患者血糖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21,17(06):2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