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 第五章

合集下载

基础工程(第二版)第五章习题解答

基础工程(第二版)第五章习题解答

习 题【5-1】某桥墩矩形沉井基础如图5-19示。

已知作用在基底中心的荷载N =21000kN ,H =150kN ,M =2400kN-m ,H 、M 均由活载产生。

沉井平面尺寸:a =10m ,b =5m 。

沉井入土深度h =12m 。

试问:(1)若已知基底粘土层的容许承载力[f h ]=450kPa ,试按浅基础及深基础两种方法分别验算其强度是否满足。

(2)如果已知沉井侧面粉质粘土的粘聚力c =15kPa ,ϕ=20︒,γ=18kN/m 3,地下水位高出地面,试验算地基的横向抗力是否满足。

图5-19 习题5-1图解:1.基底应力验算考虑井壁侧面土的弹性抗力,则按浅基础计算由式(5-10),基底应力计算为: βσA Hd A N 30minmax ±= 式中 竖向荷载 N =21000kN水平力 H = 150 kN基础底面积 A 0 = ab =10×5= 50m 2计算宽度 m a a a b 1111010.1110.11=+=+=⨯⨯⎪⎭⎫ ⎝⎛+⨯= 沉井基础如土深度 m h 12=水平向与竖向地基系数的比值0.10===mhmh C C h β ()mh h m C m h ==>-001094,注,根据表基础截面矩 32267.41510616m ab W =⨯⨯== 作用高度 m H M 161502400===λ()233109.316)12163(0.1267.41518120.1113218m h dW h b A =-⨯⨯⨯⨯⨯+⨯⨯=-+=λββ[]kPa f kPa kPa A Hd A N h 45088.41212.42712.74200.109.31651503502100030min max =<⎩⎨⎧=±=⨯⨯⨯±=±=βσ 如果不考虑井壁侧土的弹性抗力作用, 则按浅基础计算为 ⎩⎨⎧=>=±=±=±=kPakPa f kpa W M A N h 40.362450][60.47760.5742067.41240050210000min max σ 可以看出,考虑井壁侧土的弹性抗力作用,基底应力满足强度要求;但不考虑井壁侧土的弹性抗力作用,基底应力则不满足强度要求。

基础工程课后题答案

基础工程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1.浅基础和深基础的区别?浅基础埋入地层深度较浅,施工一般采用敞开挖基坑修筑基础的方法,浅基础在设计计算时可以忽略基础侧面土体对基础的影响,基础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也较简单;深基础埋入地层较深,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较浅基础复杂,在设计计算时需考虑基础侧面土体的影响。

2.何谓刚性基础,刚性基础有什么特点?当基础圬工具有足够的截面使材料的容许应力大于由基础反力产生的弯曲拉应力和剪应力时,断面不会出现裂缝,基础内部不需配置受力钢筋,这种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刚性基础的特点是稳定性好,施工简便,能承受较大的荷载,所以只要地基强度能满足要求,他是桥梁和涵洞等结构物首先考虑的基础形式。

3.确定基础埋深应考虑哪些因素?基础埋深对地基承载力,沉降有什么影响?1地基的地质条件,2河流的冲刷深度,3当地的冻结深度,4上部结构形式,5当地的地形条件,6保证持力层稳定所需的最小埋置深度。

基础如果埋置在强度比较差的持力层上,使得地基承载力不够,直接导致地基土层下沉,沉降量增加,从而影响整个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4何谓刚性角,它与什么因素有关?自墩台身边缘处的垂线与基底边缘的联线间的最大夹角称为刚性角。

它与基础圬工的材料强度有关。

5刚性扩大基础为什么要验算基底合力偏心距?目的是尽可能使基底应力分布比较均匀,以免基底两侧应力相差过大,使基础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墩台发生倾斜,影响正常使用。

6地基(基础)沉降计算包括哪些步骤?在什么情况下应验算桥梁基础的沉降?(1)确定地基变形的计算深度;(2)确定分层厚度;(3)确定各层土的压缩模量;(4)求基础地面处的附加压应力;(5)计算地基沉降;(6)确定沉降计算经验系数;(7)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1)修建在地质情况复杂、地层分布不均或强度较小的软黏土地基及湿陷性黄土上的基础;(2)修建在非岩石地基上的拱桥、连续梁桥等超静定结构的基础;(3)当相邻基础下地基土强度有显著不同货相邻跨度相差悬殊二必须考虑其沉降差时;(4)对于跨线桥、跨线渡槽要保证桥或槽下净空高度时。

基础工程施工规定

基础工程施工规定

基础工程施工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基础工程施工行为,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基础工程施工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土建工程中的基础工程施工活动。

第三条基础工程施工应遵循“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科学施工、文明施工”的原则。

第四条基础工程施工需要取得相应的资质和证书,且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的标准进行施工。

第五条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调和沟通,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六条基础工程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岗位,负责监督和管理施工中的安全事项。

第七条基础工程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措施。

第八条基础工程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全员的施工素质。

第九条基础工程施工单位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第十条基础工程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整改,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第二章基础工程施工准备工作第十一条基础工程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勘察和测量,确保工程设计合理可行。

第十二条基础工程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并报相关部门审批。

第十三条基础工程施工前,应购置所需的施工设备、材料和工具,并进行检查验收。

第十四条基础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他们具备相关能力和知识。

第十五条基础工程施工前,应制定应急预案和安全措施,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第十六条基础工程施工前,应与相关单位协商好施工期限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第十七条基础工程施工前,应开展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十八条基础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九条基础工程施工前,应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质量控制计划,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三章基础工程施工过程第二十条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

第二十一条基础工程施工中,应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基础工程施工教材

基础工程施工教材

基础工程施工教材第一章:基础工程概述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基础工程的施工过程包括地基处理、地基垫层、基础墙、柱、梁等构件的施工工艺流程。

土木工程中的基础工程是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基础部分,用于传递荷载到地基或其他地层中。

基础工程包括浅基础和深基础两种,浅基础是指埋深相对浅,较为简单的基础形式,主要有承台基础、连续基础、板基础、桩基础等。

深基础是指埋深较深,通过加固措施使承载能力增强的基础形式,主要有钻孔灌注桩、螺旋桩、钢管桩、半圆形钢桩等。

基础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勘察设计,确定地基土质及承载能力,设计合适的基础形式和尺寸。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技术标准、施工质量,确保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第二章:基础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勘察设计:通过勘察确定地基土质、地下水位、承载能力等参数,设计合适的基础形式和尺寸。

2. 施工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工艺流程、安全措施等。

3. 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人员、设备、材料和作业区域,协调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

4. 施工图纸:按照设计要求制作基础工程施工图纸,标明尺寸、结构和材料要求。

第三章:基础工程施工过程1. 地基处理:根据勘察结果和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处理,包括挖土、压实、加固等。

2. 地基垫层:在地基表面铺设垫层,起到承载、隔离和防水的作用。

3. 基础墙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搭建基础墙模板,浇筑混凝土。

4. 柱、梁施工: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保证构件的质量和准确度。

5. 基础工程验收:验收地基、基础墙、柱、梁等构件,检查质量和合格性。

第四章: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控制: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保证质量和安全性。

2. 施工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保证每个工序的质量。

3. 检测控制:进行质量检测,检查地基、基础墙、柱、梁等构件的质量和强度。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五章 土的压缩性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五章 土的压缩性

Cu pc 0.11 0.0037 I p
C 式中, u -土的不排水剪 抗剪强度,kpa, I p-塑性指数

第三节 地基最终变形计算
一 单向分层总和法
1.基本假设

地基是均质、各向同性的半无限线性 变形体,可按弹性理论计算土中应力。 为了弥补假定 在压力作用下,地基土不产生侧向变 所引起误差,取 形,可采用侧限条件下的压缩性指标。 基底中心点下的
a12 / MPa
1
0.5 高压缩性
中压缩性
(2)土的压缩指数
e1 e2 Cc e / log( p2 / p1 ) log p2 log p1
(3)土的压缩模量
e1 e2 推导:H H1 1 e1
e ap
ap H H1 1 e1
Es p 1 e1 H / H 1 a
pc p0
pc p0
OCR<1:欠固结
相同 p0 时,一般OCR越大,土越密实,压缩性越小
e
e
e
p
p
p0 pc p c p0
p
z z p0 pc OCR 1
正常固结状态
pc p0 OCR 1
pc p0 OCR 1
超固结状态
欠固结状态
先期固结压力 pc 的确定
dt时段内:
孔隙体积的变化=流出的水量
q q qdxdydz q dz dxdydz dxdydzdt z z Vv e 1 e dxdydz dt dxdydzdt t t 1 e 1 e t
系数)
k0

1
( 土的泊松比)

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基础工程施工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基础工程施工活动,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保障施工人员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基础工程施工应遵循“科学规划、精心设计、严格施工、精细管理”的原则。

第三条基础工程施工应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和技术要求进行,禁止擅自变更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

第四条工程监理单位应在基础工程施工现场设立监理站,并配备专职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监督。

第五条基础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要求,设立质量管理部门,并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工程质量管理。

第六条基础工程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遵守安全规范,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基础工程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设备和机具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施工设备正常运转。

第八条基础工程施工单位应配备足够的劳动力,保证施工进度。

第九条基础工程施工单位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

第十条基础工程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章基础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第十一条基础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和地下情况,制定施工方案。

第十二条基础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经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

第十三条基础工程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

第十四条基础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验收,保证施工设备完好,安全可靠。

第十五条基础工程施工前,应对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施工材料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第十六条基础工程施工前,应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质量控制计划,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第十七条基础工程施工前,应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十八条基础工程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标志设置,确保施工现场秩序井然。

第三章基础工程施工过程管理第十九条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施工,禁止擅自变更工程设计和施工工艺。

基础建设工程施工操作规程

基础建设工程施工操作规程

基础建设工程施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为了确保基础建设工程的安全、高效和质量,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章施工前准备工作第一节施工前的准备1. 按照相关文件,制定详细施工计划和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

2. 组织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3. 获取施工现场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

4. 安排施工队伍,并进行分工和任务下达。

第二节施工材料和设备准备1. 根据施工计划,编制材料设备清单,并进行采购准备。

2. 对所采购的材料设备进行检验和质量把关。

3. 确定合理的材料设备存放地点,并注意防火防潮。

第三节施工场地准备1. 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无障碍物和安全隐患。

2. 搭建必要的临时设施和安全防护措施。

第三章施工工序及操作要求第一节地基处理施工工序1. 地面平整:清除杂物、石块等,确保地面平整牢固。

2. 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土方开挖,注意斜坡稳定和坑壁支护。

3. 土方回填:进行适当的土方回填,并进行夯实处理。

4. 地基处理: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如灌注桩等。

第二节混凝土工程施工工序1. 基础模板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基础模板,注意模板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2. 钢筋预埋: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筋预埋在基础中,并做好保护工作。

3. 混凝土浇筑:进行混凝土浇筑前,要进行浇筑前的湿润处理,并采用合适的浇筑方法。

4. 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处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第三节钢结构施工工序1. 钢构件运输:合理安排运输计划,注意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2. 钢构件安装: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安装方法,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3. 钢构件连接:采用可靠的连接方法进行钢构件的连接,保证其稳定性。

第四节电气工程施工工序1. 电缆敷设: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电缆的敷设和布线,注意绝缘和保护工作。

2. 电气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接线,注意接地和绝缘工作。

地基与基础工程操作规程

地基与基础工程操作规程

地基与基础工程操作规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操作,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类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操作,包括桩基工程、基础坑工程等。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本操作规程,做好施工准备工作,科学合理组织施工,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第四条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操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施工准备第七条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组织开展必要的勘察工作,了解施工地的地质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勘察,查看地基与基础的情况。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对现场进行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确定合理的施工工期,并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配。

第三章施工操作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方案,按照规定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操作。

第十三条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以确保施工质量。

第十四条施工人员应佩戴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确保施工安全。

第十五条在进行基坑开挖时,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施工步骤进行施工。

第十六条在进行桩基施工时,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第十七条在进行地基加固时,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第四章施工质量第十八条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和评估,保证施工质量的达标。

第十九条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第二十条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质量的要求,挑选合适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施工。

第五章安全保障第二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划定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识。

第二十二条施工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安全网、警示灯等。

工程制图基础第五章组合体视图

工程制图基础第五章组合体视图
便于理解组合体的结构
在选择左视图方向时,应考虑便于理解组合体的结构,以便于设计和分析。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之间应遵循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以确保组合体的形状和尺寸在三视图 中一致。
投影方向一致性
在三视图中,各视图之间的投影方向应保持一致性,以便于理解和分析组合体的结构。
选择合适的视图
根据组合体的复杂程度和 特点,选择主视图和其他 必要的视图。
准备绘图工具
确保有齐全的绘图工具, 如尺子、圆规、铅笔、橡 皮等。
绘制步骤与方法
绘制基准线
在图纸上绘制出组合体的基准线,以便于后 续的绘图。
标注尺寸
根据组合体的实际尺寸,在各个视图中进行 标注。
绘制各个视图
按照选择好的视图,逐一绘制出主视图和其 他视图。
组合体的分类
01
02
03
叠加类组合体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 几何体按叠加的方式组合 而成。
切割类组合体
由一个或多个基本几何体 经过切割、穿孔等方式组 合而成。
综合类组合体
由叠加和切割两种方式组 合而成的复杂形体。
组合体的绘制方法
形体分析法
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几何体, 分别画出它们的视图,再根据各基本 几何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综合出组合 体的整体视图。
晰。
检查与修正
对标注好的尺寸进行检查,确 保无误,如有需要可进行修正

04 组合体的读图方法
读图的基本步骤
分析图形
首先对组合体的视图进行整体 观察,了解其大致形状和结构

识别特征
找出组合体上的明显特征,如 孔、槽、凸台等,并确定它们 的位置和方向。

第5章 筏形基础

第5章 筏形基础
2
< f a = 90kN / m 2
符合要求; 基底最大反力
p max
y’
ex=0.44m y ey=0.10m
0.25m 500kN 450kN 1200kN 7m 7m ey O 1200kN 350kN 7m 0.25m 8m 8m 0.25m x’
∑N +G + M =
A
x
Ix
y max +
1. 简化计算法的条件
¾ 简化计算法的条件(规范规定)
(1)当地基土比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梁板式筏 基梁的高跨比或平板式筏基的厚跨比不小于1/6,且相邻 柱荷载及柱间距变化不超过20%,筏基可仅考虑局部弯 曲作用。筏基的内力可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进行计算; 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刚度足够大,基底反力直线分布; 荷载均匀、地基土均匀,偏心较小; 仅考虑基础局部弯曲,整体弯曲以构造考虑。 (2)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筏基内力按弹性地基梁计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筏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第三节 筏形基础的设计计算
一、梁板式筏形基础设计主要内容 二、基础底面积的确定 三、简化计算法
1. 简化计算法的条件 2. 静定梁法 3. 倒楼盖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筏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第三节 筏形基础的设计计算
一、梁板式筏形基础设计主要内容 二、基础底面积的确定 三、简化计算法
2 4 2
2 4 2
1
B
ly
ly
A
1
lx
1
lx
2 3 4
B
3
¾ 底板尺寸
Ó 底板厚度应满足抗冲切及斜截面抗剪要求; Ó 筏板厚度:
梁板式:多层建筑,厚度可按每一层楼50mm初步确 定,但五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其厚度大于或等 于250mm;6层民用建筑厚度取大于或等于 300mm; 平板式:高层建筑不宜小于400mm,厚度一般0.5~ 1.5m,可采用厚筏,厚度可取1~3m。

基础工程(第二版)沉井

基础工程(第二版)沉井
如果预计沉井下沉困难,应采取措施尽量降低井壁侧 面摩阻力,方法有:将沉井井壁设计成阶梯形;在井壁 内埋设高压射水管组,利用高压水流冲松井壁附近的土, 且水流沿井壁上升而润滑井壁,使沉井摩阻力减小;也 可采用壁外喷射高压空气或触变泥浆,这也需要在井壁 中预埋管道。
11.08.2021
.
19
11.08.2021
式中:W为基底的截面模量。
11.08.2021
.
25
求得z0、tgω,代入式(5-3)和式(5-4),进而求得
zx6AHhz(z0 z)
d
2
3dH
A
当有竖向荷载N及水平力H同时作用时,则基底边缘
处的压应力为
m ax m in
N A0
3AHd
式中A0——基础底面积。
离地面或最大冲刷线以下z深度处基础截面上的弯矩
地基经检验及处理合乎要求后,应立即进行封底。如 封底是在不排水情况下进行,则可用导管法浇注水下混凝 土,待混凝土达设计强度后,再抽干井孔中的水。
11.08.2021
.
17
11.08.2021
.
18
三、水上沉井的施工
水上施工沉井有两种方法,如果水的流速不大,水 深在3或4m以内,可用水中筑岛的方法;如果水深较大, 筑岛法很不经济,且施工也困难,可改用浮运法施工, 沉井在岸边做成,利用在岸边铺成的滑道滑入水中,然 后用绳索引到设计墩位。
.
30Leabharlann 由朗金土压力理论可知 zxco4s(ztgc) 式中 为土的重度,和c分别为内摩擦角和粘聚力。
桥梁结构中,根据试验可知出现最大的横向抗力大 致在深度 z=h/3和z=h处h 3x,即12c4os3htgc
hx12c4oshtgc 式中hx/3 ——相应于z=h/3深度处的土横向抗力;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教材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教材

一、教材概述《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教材》是一本针对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编写的实用教材。

本书以《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基坑支护规程》JGJ120—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现行国家标准、行业规范为依据,详细阐述了地基基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施工技术。

二、教材内容本书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基础知识本章介绍了地基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作用以及地基基础工程的重要性,使读者对地基基础工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第二章:地基处理本章详细介绍了地基处理的基本原理、方法、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包括换填、压实、预压、注浆、振冲等处理方法。

第三章:桩基础工程本章介绍了桩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包括预制桩、灌注桩、沉管桩、旋挖桩等,并对桩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说明。

第四章:土方工程本章介绍了土方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包括土方开挖、运输、填筑、压实等环节。

第五章:基坑工程本章详细介绍了基坑工程的施工技术,包括基坑支护、降水、排水、监测等环节,并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教材特点1. 实用性强:本书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结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规范,使读者能够快速掌握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实用技术。

2. 通俗易懂: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相关知识,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3. 内容全面:本书涵盖了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基础知识、地基处理、桩基础工程、土方工程、基坑工程等,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4. 便于查阅:本书采用章节式编排,方便读者根据需要查阅相关内容。

四、适用对象《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教材》适用于以下人员:1.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2. 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3. 建筑工程领域的从业人员。

基础工程第5章地基处理

基础工程第5章地基处理

适用于处理浅层
软土地基、湿陷性 黄土地基、膨胀土 地基、素填土和杂 填土地基等。
性,防止土的冻涨作用,以及
改善土的抗液化性能。
• 垫层材料
5.2 垫层法 换土垫层、排水垫层和 加筋土垫层
卵石、碎石、砾石、粗砂、中砂 素土、 灰土:灰土比 2:8 或 3:7
例题5-1
工业废料:粉煤灰,矿渣
• 垫层厚度
三种方案都可以,要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承载力
变形
5.1 概述
• 地基处理的目的
(1)提高土的强度 --- 提高地基承载力 (2)增加土的刚度 --- 减少地基沉降量 (3)改善地基土的水力特性 --- 防渗 (4)改善抗震性能 --- 防液化
地基处理的对象
• 软弱地基
淤 泥 土 e>1.5,>L (IL>1.0) 淤泥质土 e=1.0~1.5,>L (IL>1.0) 泥炭土 ,泥炭质土 冲填土 人工填土,杂填土
(1) 沉管、柱锤冲扩法 (2) 材料:砂桩、碎石桩和灰土桩 (3)适用于填土,松砂,湿陷性黄土,一般粘性土
Sr<60%. 饱和度较高的粘性土不宜。
砂桩 管嘴
进料口 套管 管嘴
第6章
土工合成材料
加筋法
(一)土工合成材料技术发展 (二)土工合成材料功能 •防渗, 不透水膜 •反滤, 防止渗透破坏,水土流失 (护坡) •加筋:格栅,土工布,条带,纤维加筋 •隔离 •排水,塑料排水板,如清华草地
(一) 振冲密实
振冲桩 (起源于德国,我国于 70年代引入)
(1)设备,振冲器 d=270~420mm,l=2~3m, G=8~20KN
(2)原理:振:偏心轮旋转,振动 加密,使颗粒移动 冲:高压水从中间穿过,土 颗粒振浮液化固结

化学工程基础第5章 课后答案【khdaw_lxywyl】

化学工程基础第5章  课后答案【khdaw_lxywyl】

L = 3.5q n ,D = 3.5 × 27.78
h

q n ,V = 97.23 + 27.78

ww
w. kh d
=125.01 [ Kmol ] h ∴ q n ,D = 201.4 ∴ [ Kmol ] h qn,F = qn,D + qn,W
3、有一个甲醇精馏塔,采用连续精馏,常压操作;进料的组成为 84%(摩尔百分数,


= 125.01[ Kmol ]
h
.c o

q n ,V = q n ,L + q n ,D
m
= 97.23 Kmol
4、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甲醇-水溶液。已知进料的泡点温度为 75.3 C,操作条件 下甲醇和水的气化潜热分别为 1055kj/kg 和 2320Kj/kg, 甲醇和水的比定压热容分别为 2.68kj/(kg ⋅ K)和 4.19KJ/(kg ⋅ K)。若原料液组成为 0.4(甲醇的摩尔分数) ,温度为 30 ° C , 试求进料热状态参数。 解: I − I f 将1kmol进料变为饱和蒸气所需 要的热量 ∵ δ= v = Iv − I l 原料液的kmol气化潜热
⎧F = D + W ⎨ ⎩Fx f = Dx d + Wx W

1172 = 2.644 52.4 + 224.4
=
1279.4 = 2.904 440.6
q n ,F = q n ,D + q n ,D q n ,F x f = q n ,D x d + q n , W x W

q n ,D =

∴ δ=
79.556 × (75.3 − 30) +1 38560

基础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科技大学

基础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科技大学

基础工程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第一章测试1.基础设计应当满足()A:强度要求 B:上部结构的其他要求 C:变形要求 D:防水要求答案:强度要求;上部结构的其他要求;变形要求2.开挖基坑后可直接修筑基础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

()A:错 B:对答案:对3.埋置深度不大的基础称为浅基础。

()A:错 B:对答案:对4.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必须考虑土层原有状态的变化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A:错 B:对答案:对5.地基与基础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说法。

()A:对 B:错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对于p~s曲线上存在明显初始直线段的载荷试验,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一定是大于比例界限值 B:其他说法都不对C:一定是等于比例界限值D:一定是小于比例界限值答案:其他说法都不对2.从下列论述中,指出表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方法的正确概念()A: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宽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B: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埋置深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C:对于软土,深度和宽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都可以忽略D:深宽修正时,对于土的重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答案: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埋置深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对于软土,深度和宽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都可以忽略;深宽修正时,对于土的重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3.为解决新建建筑物与已有的相邻建筑物距离过近,且基础埋深又深于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的问题,可以采取下列哪项措施()A:在基坑开挖时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 B:增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C:增大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D:采用无埋式筏板基础答案:在基坑开挖时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增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采用无埋式筏板基础4.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选取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系数时,指出那些因素能影响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系数的取值():A:土的类别 B:土的孔隙比 C:土的液性指数D:土的重度答案:土的类别;土的孔隙比;土的液性指数5.甲乙丙级基础都必须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基础工程第五章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基础工程第五章沉井基础及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的定义
地下连续墙是一种用于抵抗地下水和土壤侧压力的结构,同时也可以用于土质较差的地区进行土质改良。
地下连续墙的用途
1 防止地下水渗漏
地下连续墙可以有效地抵抗地下水的渗漏,保持地下空间的干燥。
2 增加土壤稳定性
地下连续墙可以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减少土壤的下陷和移动。
3 土质改良
通过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可以进行土质改良,增强地基的承载力。
双筒沉井基础
适用于需要提供较大承载力和刚度的工程。沉井基础的施工方法 Nhomakorabea1
安装排水和支撑系统
2
为了控制地下水位和支撑基坑,需要安
装排水和支撑系统。
3
施工完成
4
经过一系列施工步骤,沉井基础建设完 成。
开挖坑底
用挖机或手工挖掘机等设备将基坑挖至 设计要求的深度。
注入混凝土
将混凝土注入到基坑中,填埋沉井基础, 并确保其牢固和稳定。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步骤
1
开挖基坑
2
使用挖机或其他设备开挖地下连续墙的
基坑。
3
灌注混凝土
4
将混凝土灌注到基坑中,形成地下连续 墙的结构。
确定施工区域
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情况,确定地下连 续墙的施工区域。
安装钢筋和预制板
在基坑中安装钢筋和预制板,用于增强 地下连续墙的承载力。
地下连续墙的质量控制
施工人员培训
基础工程第五章沉井基础 及地下连续墙
本章将介绍沉井基础的定义、分类和施工方法,以及地下连续墙的定义、用 途、施工步骤和质量控制。
沉井基础的定义
沉井基础是一种用于深基坑工程的地下承载结构,通常用于支撑大型建筑物 或基础工程。
沉井基础的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5.沉井基础
a)
b) c) d)
图5.12 除 土 下 沉 示 意
21
接高沉井
第一节沉井顶面下沉至距地面还剩1m~2m时,应停止 挖土,接筑第二节沉井。接筑前应使第一节沉井位臵正直, 凿毛顶面,然后立模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设计要求 后,再拆模继续挖土下沉。
筑井顶围墙
如沉井顶面低于地面或水面,应在沉井上接筑围堰,围 堰的平面尺寸略小于沉井,其下端与井顶上预埋锚杆相连。 围堰是临时性的,待墩台身出水后可拆除。
0.5~1.0m
图5.6 隔墙构造示意
11
5.沉井基础
5.1.3
沉井基础的构造
井孔:挖土排土的工作场所和通道
位臵:取土井的平面布 臵应与中轴线对称,以利 于沉井均匀下沉 大小:由取土方法而定, 采用挖土斗取土时,应能 使挖土斗自由升降,பைடு நூலகம்般 宽度≥3m,对称布臵 处理:以素混凝土、片 石混凝土或砌片填充。
37
5.沉井基础
下沉系数K1、抗浮稳定系数K2
• 下沉系数: 确定沉井的外形尺寸和壁厚时,应保证沉井在各 种施工阶段能克服四壁摩阻力R1而顺利下沉,即要求K1:
K1 G 1.10 ~ 1.25 Rt
G—各种施工阶段沉井的自重; Rt—沉井井壁土的摩阻力。
• 抗浮稳定系数:当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砼封底并做好钢筋 砼顶板、抽除井内积水后,而内部结构及设备尚未安装,井 外地下水位达最高时,应考虑沉井的抗浮稳定,即要求K2:
H
有围堰防护土岛 围堰筑岛 图5.13 水中筑岛下沉沉井
b)
c)
<2~3m
最高施工
30
5.沉井基础
5.2.2 水中沉井施工
浮运沉井 水深筑岛困难时采用,岸边制作,滑入水中,井 壁为空体浮于水面,就位后灌注砼下沉至河床。
图5.14 浮运沉井施工示意图
31
5.沉井基础
浮式沉井:双壁钢壳
直径21.4米 净高13.6米
5
5.沉井基础
5.1.2 沉井的分类

下沉方式:就地制造下沉沉井(一般沉井)、浮运沉井 制作材料:砼沉井,钢筋砼沉井,竹筋沉井(南昌赣 江大桥、白沙沱长江大桥),钢~,砖石~,木~ 外观形状:

平面: 力求简单对称, 利于受力,便于施工,有圆 形、矩形和圆端形等 剖面:柱形(下沉过程不 易倾斜、井壁接长简单,模 板反复利用)、阶梯形(下沉 阻力小)、锥形(下沉阻力小)

沉井的施工
旱地沉井施工:平整场地,制造第一节沉井、拆 模及抽垫、挖土下沉、接高沉井、井顶围堰、地 基检验和处理、封底、充填井孔、浇筑顶盖。 水上筑岛:水流速不大,水深≤3~4m时采用, 砂岛应高出施工最高水位0.5m以上,在岛上浇筑 沉井。 浮运沉井:水深筑岛困难时采用,岸边制作,滑 入水中,井壁为空体可浮于水面,就位后灌注砼 下沉至河床。
5. 沉井基础
5.沉井基础
内容提要
沉井基础的分类、构造及施工 沉井作为整体深基础的计算 沉井施工过程的结构强度计算 地下连续墙简介
2
5.沉井基础
5.1


沉井:带刃脚的井筒状构造物, 用人工或机械方法清除井内土石, 主要借自重克服井壁与土层摩阻, 逐节下沉至基底设计标高的基础。
5.沉井基础
5.2.1 旱地沉井施工
清理场地 制造第一节沉井


铺垫木 立模板绑钢筋 注混凝土、养生 拆模及抽垫 土内模制造沉井刃脚
图5.10 制造第一节沉井实例
18
5.沉井基础
拆模及抽垫
拆模顺序:井孔模板、外侧模板、隔墙支撑及模板、
刃脚面支撑及模板 抽垫顺序:内壁、短边及长边下对称同步。长边下隔 1根撤1根,最后以定位桩为中心由远而近对称撤除
封底、充填井孔及浇筑顶盖
地基经检验及处理合乎要求后,应立即进行封底。如封 底是在不排水情况下进行,则可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见 钻孔灌注桩施工),若灌注面积大,可用多根导管,以先周围 后中间,先低后高的次序进行灌注。待混凝土达设计强度后, 再抽干井孔中的水,填筑井内圬土。如井孔中不填料或仅填 以砾石,则井顶面应浇筑钢筋混凝土顶盖,以支承墩台,然 后砌筑墩身,墩身出土(或水面)后可拆除临时性的井顶围堰。
式中:
F—作用于沉井顶面处荷载 G—沉井自重
Rf—井侧总摩阻力 Rj—沉井底部地基土的总反力 Rj=faA(fa为基底土承载力特征值)
39
5.沉井基础
5.3.1 沉井作为整体深基础的计算
井侧总摩阻力Rf:可假定井侧总摩阻力Rf沿深度成 梯形分布,距地面5m范围内按三角形分布,5m以下为 常数,故总摩阻力为 Rf =U(h-2.5)q 式中:
图5.11 沉井垫木 (a)圆形沉井垫木;(b)矩形沉井垫木
19
5.沉井基础
除土下沉
沉井下沉施工可分为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 排水下沉:当沉井穿过的土层较稳定,不会因排水而产生大 量流砂时,可采用排水下沉。土的挖除可采用人工挖土或机械除 土,排水下沉常用人工挖土,它适用于土层渗水量不大且排水时 不会产生涌土或流砂的情况;人工挖土可使沉井均匀下沉和清除 井下障碍物,但应采取措施,确实保证施工安全。排水下沉时, 有时也用机械除土。 不排水下沉:一般都采用机械除土,挖土工具可以是抓土斗 或水力吸泥机,如土质较硬,水力吸泥机需配以水枪射水将土冲 松。由于吸泥机是将水和土一起吸出井外,故需经常向井内加水 维持井内水位高出井外水位1~2m,以免发生涌土或流砂现象。
K2
G R
P
t
1.05
∑G—沉井结构的自重; P—水对沉井的浮力,等于地下水位以下沉井排开同体积的水重
38
5.沉井基础
5.3.1 沉井作为整体深基础的计算
沉井作为天然地基基础计算 地基强度:沉井作为深基础时,一般要求下沉 至坚实土层或岩层上,且地基强度须满足: F + G ≤ Rj + Rf
9
5.沉井基础
5.1.3 沉井基础的构造
刃脚:井壁下端 楔状部分,利于切 入土中加速下沉
一般底面(踏面)厚 100~200 mm,以型钢 加强,高1m以上,砼强 度等级≥C20

图5.5 刃脚构造示意
10
5.沉井基础
5.1.3
沉井基础的构造
隔墙:加强沉井整体刚度
内隔墙的间距一般 不大于5~6m,厚 度一般为0.5~1.0m 一般要求隔墙底高 出刃脚底面
井壁:沉井主要部分,下沉过程起挡土、挡水及压重 作用,为深基础的护壁和建筑物的基础。
图5.4 沉井立面形状 a) 柱形; b) 阶梯形; c) 阶梯形; d) 锥形
一般:厚0.8~1.5m,每节高≤5m,砼强度等级≥C15。
• 例:湘江大桥(一桥)8#墩,上节厚2.6m,下节3.0m,
22×12×5m,下沉12.6m
5.沉井基础
5.3 沉井的设计与计算
主要内容:
拟定外形尺寸、高度、壁厚
视为天然地基上深基础的地基强度及变形验算 施工阶段刃脚、井壁的强度计算 使用阶段井壁及顶板、底板强度计算
36
5.沉井基础
5.3.1 沉井作为整体深基础的计算
沉井尺寸设计
沉井高度
• 沉井底面标高,主要根据上部荷载、水文地质条件 及各土层的承载力等确定。 • 沉井作为基础,其顶面应埋入地面0.2m或地下水位 以下0.5m。 沉井平面形状和尺寸 • 沉井平面形状应根据上部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决定。 • 为防止下沉过程中少许偏斜对建筑物影响,要求留 襟边,其宽度≮下沉总深度的2%,且不得小于20cm。
图5.1 沉井基础示意
3
沉井
5.沉井基础
5.1.1 沉井的作用及适用条件
特点 下基深,hmax=220m,适用于深水,整体性强, 稳定性好,承载力大 造价高,施工期长,不排水施工时难于克服刃脚 下孤石、沉船、树干等障碍物,易发生流砂现象
适用条件 上部荷载较大 在山区河流中冲刷大 河水较深,采用扩大基础施工围堰有困难
地基检验和处理
沉井沉至设计标高后,应进行基底检验。检验内容是 地基土质是否和设计相符,是否平整,并对地基进行必要 的处理。如果是排水下沉的沉井,可以直接进行检查,不 排水下沉的沉井由潜水工进行检查或钻取土样鉴定。地基 为砂土或粘性土,可在其上铺一层砾石或碎石至刃脚底面 以上200mm。地基为风化岩石,应将风化岩层凿掉,岩层倾 斜时,应凿成阶梯形。若岩层与刃脚间局部有不大的孔洞, 由潜水工清除软层并用水泥砂浆封堵,待砂将有一定强度 后再抽水清基。不排水情况下,可由潜水工清基或用水枪 及吸泥机清基。总之要保证井底地基尽量平整,浮土及软 土清除干净,以保证封底混凝土、沉井及地基紧密连接。
U—沉井周长 q—单位面积摩阻力 加权平均值,可按 表5-1取值。
H G h0 Rt
f
a
F
f f f f h 2h2 3h3 4h4
1 1
Rj
图5.15 井壁摩阻力分布假设
40
h-2.5m h
5m
5.沉井基础
5.3.1 沉井作为整体深基础的计算
考虑土体弹性抗力的沉井设计与计算
16




5.2.1 旱地沉井施工
桥梁墩台位于旱地时,沉井可就地制造、挖土 下沉、封底、充填井孔以及浇筑顶板,参见下图。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较容易施工。
沉井施工顺序图
a)制造第一节沉井;b)抽垫木、挖土下沉;c)沉井接高下沉;d)封底
1-井壁;2-凹槽;3-刃脚;4-承垫木;5-素混凝土封底
33
沉井偏斜
沉井下沉困难
主要由于沉井自身重力克服不了井壁摩阻力,或刃脚下遇 到大的障碍物所致。方法:增加沉井自重和减小井壁摩阻力。 (1) 增加沉井自重。可提前浇筑上一节沉井,以增加沉井 自重,或在沉井顶上压重物(如钢轨、铁块或砂袋等)迫使沉井 下沉。对不排水下沉的沉井,可以抽出井内的水以增加沉井自 重,用这种方法要保证土不会产生流砂现象。 (2) 减小沉井外壁的摩阻力。可以将沉井设计成阶梯形、钟 形,或在施工中尽量使外壁光滑;亦可在井壁内埋设高压射水 管组,利用高压水流冲松井壁附近的土,且水流沿井壁上升而 润滑井壁,使沉井摩阻力减小; 近年来,对下沉较深的沉井;为了减少井壁摩阻力常采用 泥浆润滑套或壁后压气沉井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