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A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 本科 山大20年考试题库及答案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 本科 山大20年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465a7c6294dd88d1d26b28.png)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
一、多选题(54分)
1、唐传奇的创作特点主要是(ABCD)。
A.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B、故事倩节曲折,引弘入胜
C、语言凝练传神、华实相扶
D、题材丰富多彩
2、被魏晋时期玄学家称为“三玄”的典籍是(BCD)。
A《墨子》
B、《老子》
C、《周易》
D、《庄子》
3、章回体小说的文体特征有(ACD)。
A.情节连贯,故事完整B、矛盾复杂,结构交错
C、形式上韵、散结合
D、叙述时注意听、讲关系与讲说痕迹
4、《聊斋志异》中由鬼幻化为人的作品是(AD)。
A、《聂小倩》
B、《连琐》
C、《青凤》
D、《红玉》
5、唐代传奇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ABC)。
A.善于描写人物性格
B、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C、语言华实相扶,凝练传神
D、讲唱结合
6、下列传奇小说中以侠客为题材的作品是(BD)。
A《柳毅传》
B、《谢小娥传》
C、《裴航》
D、《聂隐娘》
7.下列《红楼梦》中的人物组合中,人物性格具有对比关系的有(ABC)。
A.林黛玉和薛宝钗
B、迎春和探春
C、王熙凤和李纨D.贾母和贾宝玉。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6e9e1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6.png)
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所谓文学景观,指的是具有文学属性和文学功能的自然或人文景观。
自然和人文景观历来备受欢迎,而文学景观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当代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学界既有学者从宏观层面探讨文学景观的理论建构,也有不少学者从微观层面具体分析一地一城的文学景观或者一个朝代一种文体中出现的文学景观,而文学景观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关系则鲜有论及。
文学景观的生成离不开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赋予文学景观生命与内涵。
从形成因素考察,一个文学景观的生成既可以是依托一两篇著名的文学作品而名闻天下,比如南昌的滕王阁因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而人尽皆知,苏州的寒山寺因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而名垂千古;也可以是因为著名文学家的名气而声中外,比如绍兴的沈园因陆游与唐婉的爱情而代代相传,惠州西湖因苏轼贬惠州之后才盛传其名。
当然,文学景观在生成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又不断被后人题咏,最终形成了闻名遐途的文学景观。
比如黄鹤楼在唐代诗人崔登楼所题《黄鹤楼》诗之后,再经李白、岳飞、毛泽东等人的歌咏,其内涵会不断丰富,影响越来越大。
岳阳楼的名气也是在不断累积和提升的,先由唐代诗人李白赋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后定名,继之为杜甫的《登岳阳楼》,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明代袁中道的《游岳阳楼记》等,岳阳楼的大名历久弥新。
由此可见,古典文学作品的流传催生了文学景观的形成与文学景观内涵的不断丰富。
文学景观推动古典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文人通过自己的书写将景观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在后人的追慕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文学作品,再现了景观的面貌和发展、演变。
这些文学作品因文学景观的存在而代代相传,并逐渐凝固为一座城市或一个地方的集体记忆,而这一集体记忆又唤醒了对该城该地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故文学作品不断得以传播,在古今读者和游人中形成广泛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5c3e01cff00bed5b9f31d1b.png)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中国传统文化介绍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传统文化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
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与硬化。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象《圣经》文化和《古兰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
现在最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贯彻,而这种贯彻是民主的、自由的,人们自觉自愿的接受的,不愿接受马上就可以反对,而不是象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圣经》文化,和现在《古兰经》文,是强迫的。
用现代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使人们真正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并不是我有什么能耐,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包涵的本质。
再者,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的产物,因为大家都有文化了,语言也表述能力也加强了;第三、科学已经很发达了,我可以借助科学上的发现和科学语言,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细致地表述,这样就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传统文化答案
![传统文化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9c8af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e.png)
绪章:中国传统文化漫谈1.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BA. 崇德重义B. 以人为本C. 载道化成2.“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A. 周易.贲B. 周易.震C. 周易.艮3.“文”不包括DA. 人文B. 地文C. 天文D. 物文4.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A. “易”、“道”B. 儒、释、道三家并列C. 儒道互补5.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BA. 中庸之道B. 中和为美C. 阴阳五行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 以人为尊B. 以仁为本C. 以民为贵2.礼教的核心是:ABCDEA. 长幼有序B. 朋友有信C. 夫妇有别D. 君臣有义E. 父子有亲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A.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B.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C.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D.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4.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AA. 天人合一B. 辩证逻辑C. 天人感应D. 形式逻辑第二章: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DA. 义B. 礼C. 知D. 仁2.颜渊问仁,子曰:DA.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B. 仁者爱人C. 仁者其言也讱D. 克己复礼为仁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BA. 博学B. 自我修养C. 审问D. 明辨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B中寻找A. 个性B. 共性5.天的涵义包括:CA. 道德义B. 自然义C.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D. 神性义6.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AA. 董仲舒B. 孟子C. 孔子D. 老子7.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A. 人与自然的和谐B. 人与社会的和谐C. 人的身心和谐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8.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DA. 慎独B. 穷理C. 尽心D. 仁礼的统一9.荀子提出过:AA. 制天命而用之B. 天人交相胜C. 尽心、知性、知天D. 不以人灭天第三章:老子与中国传统文化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DA. 礼官B. 司马C. 祭司D. 史官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BA. 恭宽敏惠B. 清虚卑弱C. 和静清寂D. 仁义礼智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BA. 祭神如神在B. 无神论C. 怀疑论D. 未知生,焉知死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CA. 善利万物而不争B. 处众人之所恶C. 推己及人D. 居善地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BA. 圣人无常心B. 治人事天莫若啬C. 上善若水D. 物壮则老6.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B.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C.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D. 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7.在道德经中, 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BCDA. 道法自然B. 祸福相依C. 反向思维D. 相反相成8.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ABCA. 不多为B. 有所不为C. 不妄为D. 不作为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BDA.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C. “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D.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0.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BCA. 天道酬勤B. 弱者,道之用C. 天之道,利而不害D. 忠恕之道第四章:庄子1.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BA. 万物之一类B. 大道或身怀大道之人C. 辁才讽说之徒D. 任公子2.“鲲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DA. 老子B. 惠子C. 庄子D. 孔子3.逍遥游中将“鲲鹏寓言”讲述了几遍DA. 四遍B. 二遍C. 一遍D. 三遍4.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DA. 孰知正味B. 孰知正色C. 孰知正处D. 孰知正见5.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綦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CA. 天籁B. 地籁C. 道籁D. 人籁6.地籁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AA. 百围之木B. 水面C. 天空D. 大地7.“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AA. 以自为是B. 神人无功C. 圣人无名D. 之人无己8.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BA. 养形为主B. 养性为主C. 养情为主D. 养气为主9.“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CA. 厨师B. 尸祝C. 治国者D. 屠户10.下面四者中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AA. 悬解B. 帝之悬C. 遁天背情D. 遁天之刑第五章:佛教文化1.“佛”意思是什么DA. 传说中的人物B. 庙里的塑像C. 神仙D. 智者、觉者2.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AA. 古印度B. 中国C. 泰国D. 尼泊尔3.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DA. 公元前6世纪B. 三国时期C. 秦代D. 西汉末、东汉初4.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AA. 白马寺B. 普救寺C. 少林寺D. 南华寺5.“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是哪位高僧所言DA. 不空B. 迦叶摩腾C. 玄奘D. 鸠摩罗什6.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DA. 神光B. 迦叶摩腾C. 法兰D. 梁武帝7.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CA. 瑜伽师地论B. 大乘起信论C. 大唐西域记D. 大菩提藏经8.“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谁的言论DA. 弘忍B. 慧远C. 释迦牟尼D. 慧能9.“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谁的诗句DA. 王维B. 慧远C. 慧能D. 陶渊明10.佛祖“灵山拈花微笑”,确立了什么样的说法方式AA.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B. 当头棒喝,单刀直入C. 语语机锋,步步莲花D. 禅宗公案,佛教故事第六章:古典文学1.根据音乐的不同,“风”是诗经中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下列不属于“风”的是CA. 东山B. 硕鼠C. 生民D. 七月2.诗经中运用最多的一种艺术手法是AA. 赋B. 兴C. 比3.中国戏剧臻于成熟的标志是BA. 梆子B. 元杂剧C. 秦腔D. 京剧4.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高峰是A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水浒传D. 西厢记5.红楼梦中被称为“混世魔王”的人物是A;A. 贾宝玉B. 贾珍C. 薛蟠D. 贾琏6.“元曲四大家”是ABDE;A. 郑光祖B. 白朴C. 王实甫D. 关汉卿E. 马致远7.诗经中“颂”分为ABD;A. 周颂B. 商颂C. 秦颂D. 鲁颂8.元杂剧四大悲剧是ACDE;A. 窦娥冤B. 倩女离魂C. 汉宫秋D. 梧桐雨E. 赵氏孤儿9.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是ABCD;B. 王C. 贾D. 薛E. 林10.林黛玉的别名有ABC;A. 颦颦B. 颦儿C. 潇湘妃子D. 蘅芜君第七章:中国传统音乐之美1.下面哪些不属于中国民族调式中的五声;CA. 徵B. 角C. 清角D. 商2.知音的故事中,伯牙弹奏的是哪首琴曲CA. 梅花三弄B. 广陵散C. 高山流水D. 阳春白雪3.古琴又称BB. 瑶琴C. 柳琴D. 五弦琴4.春江花月夜用的是哪种曲式结构DA. 循环曲式B. 单三部曲式C. 回旋曲式D. 自由变奏曲式5.伯牙的知音是AA. 钟子期B. 阮籍C. 师涓D. 师旷6.古曲阳关三叠的原诗是王维的DA. 鸟鸣涧B. 陇西行C. 山居秋暝D. 送元二使安西第八章:再现中国传统绘画之精髓1.最具有代表性的唐代人物绘画的主要题材是:AA. 仕女画B. 历史故事画C. 宗教题材的人物画2.白描技法是哪位画家最先使用的:CA. 阎立本B. 周昉C. 吴道子3.吴道子创造了哪种佛教绘画样式: CA. 周家样B. 曹家样C. 吴家样4.绮罗人物画的艺术特色是: BA. 空间性、表现性、装饰性B. 趣味性、表现性、装饰性5.西方文化主要体现的是BA. 人文主义文化B. 科学主义文化6.中国的艺术观主要是: AA. 表意的B. 写实的7.中国绘画中特有的透视方法是: BA. 焦点式透视B. 散点式透视8.西方绘画主要强调的是: BA. 用线条作为造型手段B. 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第九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书法1.书法的三要素是ABDA. 笔法B. 章法C. 意境D. 结字2.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的ACA. 阴阳对立统一观念B. 忠孝节义观念C. 易和变的观念D. 礼义廉耻观念3.祭侄文稿表现了颜真卿AC的情绪;A. 悲愤B. 平静C. 沉痛D. 欢快4.构成书写节奏感的元素有ABCDA. 结字的疏密B. 笔画的轻重C. 字形的大小D. 书写的快慢5.书法的章法要BCDA. 整齐划一B. 气息贯通C. 有秩序感D. 有节奏感6.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要ABDA. 穿插避就B. 纵收得体C. 左右均等D. 主次分明7.以下关于书法用笔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CA. 用笔要方圆兼备B. 用笔要笔笔藏锋C. 用笔要藏露互现D. 用笔要笔笔中锋8.中国的汉字ABCA. 具有造型美B. 是书法的载体C. 是意象字D. 是象形字9.书法的艺术性体现在BCDA. 书法是描摹物象的艺术B. 书法是美化汉字的艺术C. 书法是抒情的艺术D. 书法是美化生活的艺术10.毛笔的特性是ABCDA. 健B. 齐C. 尖D. 圆第十章:中国传统史学文化概论1.能概括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地位的观点是BA. “国亡史存”B. “六经皆史”C. “在史言史”2.“二十四史”采用史学编撰体例是CA. 典志体B. 编年体C. 纪传体D. 国别体3.以下史学着作属于通史体例的是BA. 宋元学案B. 资治通鉴C. 三国志D. 元和郡县图志4.乾隆帝在“国史”修撰中创设“贰臣传”体现出中国传统史学的特点是CA. 史官崇高的地位B. 秉笔直书的精神C. 强烈的道德教化意识D. 官修史书的传统5.制度完备的“史馆”出现在哪个朝代BA. 隋B. 唐C. 汉D. 北魏6.刘知几将史家素养概括为“史家三长”,章学诚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CA. 史识B. 史学C. 史德D. 史才7.朱彝尊提出:“国史,天下之至公,不得以一毫私意梗避其间者也;”表达了中国传统史学所蕴含的理念是AA. 秉笔直书B. 道德教化C. 通古今之变D. 殷鉴不远8.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被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与反映中国传统社会具有B的意识;A. “史官所任者,万世之事”B.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C. “以任故国之史报故国”D. “在史言史,不识忌讳”9.万斯同“布衣修史”反映出中国传统史学的文化理念是DA. “借史言事”B. “通古今之变”C. “誓不食周粟”D. “国亡史存”。
中华传统文化集萃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四川音乐学院
![中华传统文化集萃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四川音乐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47e36fa5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3.png)
第一章测试1.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哪正式成立?()A:英国伦敦B:日本东京C:韩国首尔D:中国北京答案:C2.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上要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把握和处理好的两个关系是()A:“史与论”B:“思与证”C:“求同和存异”D:“继承和吸收”答案:AD3.在强调吸收西方文化时,要防止全盘西化和民族虚无主义。
()A:错B:对答案:B4.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A:旨归B:根基C:前提D:基础答案:D5.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乎涵盖了哪些的内容?()A:化学B:哲学C:历史D:文学答案:BCD6.以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特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日新B:征服C:贵和D:重义答案:B7.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期,中国形成了三大派别交融的以人为本的哲学,它们分别是()A:中国化的佛教哲学B:以孔孟哲学为标志的儒家哲学C:以老庄哲学为标志的道家哲学D:融合西方宗教的中国哲学答案:ABC8.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特征?()A:灿烂辉煌B:源远流长C:形式多样D:整体性强E:包容并蓄答案:ABCDE9.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所在,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与精髓,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都带有根本性、基因性意义,体现着中华文明的高度和深度。
()A:对B:错答案:A10.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道、佛三家组成,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孕育中华文化的两大河流为()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长江流域D:嘉陵江流域答案:AC2.黄河流域孕育的古代文化主要有()A:龙山文化B:仰韶文化C:青莲岗文化D:大汶口文化答案:ABCD3.长城的修建延续传承了近2000年。
()A:错B:对答案:B4.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栽培茶树的时间约为()A:2000年前B:3000年前C:4000年前D:1000年前答案:B5.茶马古道经过了以下哪几个省/地区:()A:西藏B:云南C:四川D:贵州答案:ABC6.《陆羽烹茶图》是()代画家赵元所绘。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专题综合练习题3汇总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专题综合练习题3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1a2e4c25022aaea998f0f35.png)
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专题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 1949年至 P12. 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 (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P23. 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P34. 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中引入了“两条道路” 斗争的观念, 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
P35. 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 、“荷花淀派” 和“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P56. “山药蛋派”又称“ 派”和“火花派”。
P57. 1962年 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 P108. 《三里湾》从马有翼、范灵芝和新人结婚作为结束。
P89. 《铁木前传》从第 6章开始,一个叫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P1510. 在“十七年时期”也是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的,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
P1611. 《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
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 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P1712. 《创业史》的最大成就, 不是塑造了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 而是最突出地表现在落后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塑造上。
P2313. “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等。
P214. “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九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九年级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a2a615a45177232e60a203.png)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九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一代代文学巨匠ǒu心lì血写就的都是其生命体验的结晶,是其一生yuè作品,历和灵感níng聚而成的精华。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中央电视台“今天是你的生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国产影片特别推介”推荐了《我和我的祖国》《红星照耀中国》《决胜时刻》《攀登者》《中国机长》等优秀国产电影。
B.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C.“你选好体育中考项目了吗?体能类你选择的是引体向上呢,还是掷实心球呢?”体育中考报名前,小华关心地问同桌。
D.改了民族,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中国不差钱,只要能激活民间资本让银行资本难以望其项背....的灵活动作方式与潜能,“钱荒”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B.近来一些消费者向记者感慨:鱼龙混杂....的进口红酒市场,已经乱到让他们真假难辨。
C.传统的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D.在离地球三百公里的太空课堂上,航天员一边做实验,一边娓娓而谈....,为6000万中小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①,思而不学则殆。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
③,濯清涟而不妖。
④江山如此多娇,。
⑤主旨句是高度概括文章主要思想的关键句子。
刘禹锡的《陋室铭》中,作者设喻类比引出文章的主旨句:“,”,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开篇就提出文章中心:“,。
”5.名著阅读。
(6分)(1)请你根据施耐庵的《水浒传》情节内容及示例,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人物名称性格特征相关情节①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武松(行者)②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吴用(智多星)学识渊博,妙计连连③①②③(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3分,选对一项得1分,选对两项得3分)A.《西游记》是吴承恩的一部神魔小说,歌颂了取经人百折不挠的精神。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39e26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d.png)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统一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任何有意味的现代都不可能离开传统凭空而生,传统是现代无法挣脱的基因。
正如詹姆斯·乔伊斯的现代主义经典之作《尤利西斯》采取了与古希腊史诗《奧德赛》情节相平行的结构那样,京派小说家也是借中国文学艺术传统,向着现代性屈而求伸地开展“对话”。
他们的现代意识之所以独特,正是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转活。
京派小说家的现代意识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上,这与他们的家学渊源和身世经历有着深刻的联系。
他们在审美上更契合传统文化中的“情志合一”的观念。
京派小说中的许多段落,总让人联想起我国传统的水墨写意画,颇能使人体味出幽邃清远的境界以及作家的蕴藉风流。
如废名《桃园》中的这段描写:城垛子,直排,立刻可以伸起来,故意缩着那么矮,而又使劲的白,是衙门的墙;簇簇的瓦,成了乌云,黑不了青天。
这简直就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联结手法,又是一幅淡抹的水墨画。
京派小说家对宗族社会下的田园生活进行追怀,虽然离开了时代汹涌澎湃的主潮,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逸诗风相衔接,体现了一种不同于宏大叙事的诗意风格。
与“五四”先贤不同,京派小说家对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成分在当代生活中的意义有着清醒的估计。
在追求自由、感悟生命与直视焦虑上,他们进行了长足的探讨与试验,力图沟通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从而在新的维度和向度上再现自己的现代意识。
超然客公众号从古至今,人们对自由的呼唤从未停止过。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及答案参考(一)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及答案参考(一)](https://img.taocdn.com/s3/m/3807991b67ec102de2bd898f.png)
A、 直接宣扬佛道教义 B、将佛道观念作为表现手段 的辅助手段
C、将佛道观念作为教化
D、将佛道哲理作为创作的主旨 E、将佛道观念作为批判传统思想的武器
4、被魏晋时期玄学家称为“三玄”的典籍是(
B 《老子》)(D 《庄子》 )
( E 《周易》)
A、《墨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庄子》E、《周易》
5、民间信仰与宗教的不同特性是 (A 功利性 )(B 自发性) D(神秘性 ) E (散
2/ 6
漫性)
A、 功利性 B、自发性 C、组织性 D、神秘性 E、散漫性
6、下列文化范畴属于精神文化的有( A 宗教信仰 )( B 审美意识 )( D 文学
艺术)
A、宗教信仰 B、审美意识 C、社会组织 D、文学艺术 E、法律形式
所形成的思维惯性定式。其本质是连接思维对象、思维工具和思维主体之间关系的
定型化结构
3、《四游记》:指杨致和的《西游记传》 、吴元泰的《东游记》、余象斗的《南游 志传》及《北游记》 。《四游记》全部取材于在民间流传甚广的几位佛道中人及其传
说。清代中叶,书商遂合四书为《四游记》 。 4、世情小说 :指以现实生活为描写的素材,展示种种事态人情的小说。
传奇闻异事。它的特征是“作意好奇” 、“有意为小说”以及注重辞采。唐传奇以愉 悦性情为旨归,关注个体生命和个体情感,全方位地展示纷纭复杂的人世生活,让 诸色人等在作品中跃动,借以寄寓个人的志趣爱好和理想追求。它具有不拘囿于现 实生活记录,而善于借虚构来营造真切感人之情境的特点。
12、“二拍” : 明代凌朦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各四 十卷,人称“二拍” 。在明末清初众多的拟话本作品中, “二拍”属于那种既有广泛 影响又有严重缺陷的一类。其中以男女情爱、性爱为题材的作品约占三分之一,这 些作品瑕瑜互见,既在一定程度上大胆肯定了男女情爱的合理性,又有露骨的色情 描写及维护封建礼教的污点和局限。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1-4 测验答案汇总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1-4 测验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d2b8e2d102de2bd960588e5.png)
【形成性考核一测验答案】【题目】1题干:以下属于史评体著作的是()The correct answers are:《史通》, 《文史通义》, 《十七史商榷》【题目】2题干: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包括、山神崇拜、和日月星辰诸神崇拜。
正确答案是:地神崇拜山神崇拜【题目】3题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名言总结的一条中国古代教学原则是()The correct answers are:因材施教, 启发引导, 学思结合, 教学相长【题目】4题干: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代表作是()正确答案是:《清明上河图》【题目】5题干:中国史书中的“正史”的史书体例是()正确答案是:纪传体【题目】6题干: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The correct answers are: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形成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宗法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专制性社会结构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题目】7题干:中国古代的建筑类型包括()The correct answers are:宫殿, 陵墓, 园林, 寺庙【题目】8题干:在文学领域,第一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是,先后被译成德文、法文、英文、广泛流传,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还曾将其改编。
( ),正确答案是:《赵氏孤儿》【题目】9题干:“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攻”等所体现的是()正确答案是:墨家的思想核心【题目】10题干: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主要思想渊源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The correct answers are: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 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 秦汉时期的黄老道, 道家哲学与阴阳家思想【题目】11题干:中国古代的“十恶之罪”指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The correct answers are:谋反、谋大逆、谋叛, 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 不睦、不义、内乱【题目】12题干:从结构层次上看,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物质文化层面、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8ae51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3.png)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籍今译,是把古籍翻译为现代书面语言,是古籍整理的重要形式。
有人追溯其历史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尧典》等上古文献的改写,看作当时的古籍今译,这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在言文分离的时代,对前代典籍的字词改写与替换,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今译"并不相同。
真正的古籍今译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大规模展开则是在20 世纪80年代以后,大批古籍今译的成果先后面世。
今译是赓续中华文脉的有效途径。
大量的古籍文献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古籍今译者的历史使命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译是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桥梁。
赓续中华文脉的核心,还在于社会大众对古籍的熟悉与亲近。
今译的读者群体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非专业的传统文化学习者和爱好者。
让广大读者了解古籍、热爱古籍,从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今译无疑是最好的门径,这就要求译者要有自觉的读者意识,不可“曲高和寡”,使得呈现的今译受众面窄。
今译是古代文化信息的现代阐释。
随着历史进步与时代发展,古籍承载的很多文化信息与现代社会有很大差异,不能很好地为现代读者所了解和掌握,需要将其作现代的阐释,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
今译就是要实现古籍内容在现代语境中的重新“呈现”,力求古籍内容完整、准确地再现,更要求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接受。
人们常用严复所说的“信、达、雅"作为古籍今译的标准,其实,这更可看作是对今译"现代闭释"性质的说明:"信"是求真,强调译文要忠实于古籍文本:"达"是求通,强调译文要全面准确反映古籍的文化信息:“雅”是求美,强调译文文辞的文雅优美,这更是说今译文本的现代形态。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9ca28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e.png)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始终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持续推出了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
以近来备受关注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为例。
《只此青绿》以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为背景,跟随一位现代故宫研究员的视角,进入千年前少年画家王希孟的内心世界,以画中主色调“青绿”为视觉线索,深入探查画作形成的篆、绢、颜料、笔、墨等工艺的产生,古往今来的工匠精神与中国式的古典美学交相辉映,传达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者、传承者的崇高敬意。
作品在题材选择上别出心裁,从画作的成型工艺入手,将其演绎为一幅国之工匠的人文画卷。
剧中描绘的主体是中华民族历代勤勤恳恳的工匠形象,灿烂优秀的历史文化正是由这些平凡劳动者创造的。
舞剧为他们画像,用他们的故事唤醒沉睡的文物、唤起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记忆与执着信念,将舞台艺术与非遗工艺相结合,为时代背景下的文旅融合赋予更丰富深刻的内涵。
在创作手法上,《只此青绿》向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寻根溯源,通过诗性表达和舞台呈现的平衡,引发当今创作者对于戏剧本体的思考。
作品打破舞台上常规的线性叙事手法选择淡化戏剧情节与冲突,强调人物超越古今的内心情感,也更突出“舞蹈诗剧”的诗化色彩。
在舞蹈编排上,作品较多运用“颗粒状”的动作连成舞蹈句子,形成与众不同的质感、风格、韵味和舞蹈语汇。
在审美风格上,作品传达了《千里江山图》中表现的宋代清雅的审美志趣,服饰和道具突出淡雅、简约的“理性之美”。
舞台画面通过“出画入画”、客体与主体观感的链接,从不同角度引领观众感受传统绘画之美。
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充分发挥了艺术作品“润物细无声”的特性和方式。
山西省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西省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9b7c9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a.png)
山西省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
中华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国一切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创造活动中。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
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由、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
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材料二:如果说中国当代文学前30年的传统性主要体现为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民性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大众性、通俗性或民间性文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与此同时忽视了对苏联以外的西方文化和文学传统的接受与转化;那么到了新时期文学30年中,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中国作家在格外注重借鉴和转化近现代西方文化与文学传统资源的同时,也开始逐步继承和转化中国古代以儒道释为主的文化传统和有别于民间文学的文学传统。
虽然在新时期文学30年中出现过很多带有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潮流,许多中国作家也曾以“中国的卡夫卡”“中国的福克纳”“中国的马尔克斯”“中国的博尔赫斯”“中国的普鲁斯特”等相标榜,但随着阅历的增长和时代的变迁,众多以西化相标榜的中国作家后来绝大多数都已改弦易辙,在不同程度上向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学传统回归。
明清小说概述
![明清小说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86feba5af45b307e8719789.png)
明清小说概述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
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
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
本讲以明清小说的题材开拓和艺术探索为视点,试图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描画出明清小说的梗概面貌。
一、明清小说与传统文化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衍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1、史传色彩--世俗文学的历史依傍中国的史官文化异常发达,源出于“纪实”的传统小说,与史官文化有着血肉相连、密不可分的密切关系,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史传的烙印,史传性是中国传统小说最重要的民族特征。
尽管明清小说带有浓厚的市民文化色彩,但无论从衍说故事之形式还是从讽寓教化之动机出发,都深深地受到了史传文化的决定性影响。
题材的史传性观念的史传性小说艺术的史传性2、惩劝教化--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古典小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长久深远,而将这种影响合理化、具体化者,则是小说理论中的“惩劝教化”说。
几乎可以说,“惩劝教化”模式笼罩了整个封建时代的小说创作。
重视小说的教化作用惩劝模式牢笼创作3、神妖仙道--佛道思想的濡染佛教自东汉末传入中国后,一直在文化形态上深刻地影响着文学创作。
而道教是唯一在中国本土上产生发展成长的宗教,它与古代小说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尤其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对古代小说影响深刻。
佛道所创造的神仙境界,仙、道、妖、鬼等意象,奇谲变幻的仙道法术,因果业报的结构,以及由此孕育的小说母题,无疑为小说世界带来了奇观异彩。
小说描写空间的拓展小说人物画廊的丰富小说情节的奇谲变幻二、明清小说的内容拓展就题材而言,明清小说可谓是包罗万象,空前丰富。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 A_2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 A_2](https://img.taocdn.com/s3/m/9fab48340029bd64793e2c0a.png)
- 1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凌蒙初影响最大的拟话本小说是()。
A.“二拍” B.《醉醒石》C.“三言”D.《欢喜冤家》2.《封神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
A.甄传 B.许仲琳C.熊大木D.冯梦龙3.代表明清两代小说理论最高成就的是()。
A.金圣叹 B.李卓吾C.冯梦龙D.胡应麟4.确定冯梦龙作为文学史上大家地位的,是他编纂整理了拟话本小说()。
A.《石点头》B.“三言”C.“二拍”D.《西湖二集》5.《荡寇志》的题材类型是()。
A.历史演义小说B.公案小说C.讽刺小说D.英雄传奇小说6.《金瓶梅词话》本是()。
A.万历刻本B.崇祯刻本C.张竹坡评本D.说散本7.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
A.玩世主义说B.游戏说C.诛奸尚贤说D.滑稽说8.下列作品中采用寓言形式的是()。
A.《宋清传》B.《毛颖传》C.《柳毅传》D.《南柯太守传》9.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中《金瓶梅》属于()。
A.历史演义小说 B.世情小说 C.英雄传奇小说D.神魔小说10.章回小说的起源是()。
A.“小说” B.“说经”C.“讲史”D.“说铁骑儿”11.被鲁迅誉为“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的是()。
A.李商隐的爱情诗 B.晚唐五代词 C.唐传奇D.晚唐讽刺小品文二、多选题)1.《聊斋志异》中由鬼幻化为人的作品是()。
A.《聂小倩》 B.《连琐》C.《青凤》D.《红玉》2.关于《醒世姻缘传》中前世今生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计氏-薛素姐 B.仙狐-童寄姐 C.珍哥-珍珠D.晁源-狄希陈3.小说《水浒传》中人物从类型化走向性格化的重要特征包括()。
A.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 B.惊奇与逼真的结合C.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D.稳定与变化的结合4.章回体小说的文体特征有()。
A.情节连贯,故事完整B.矛盾复杂,结构交错C.形式上韵、散结合D.叙述时注意听、讲关系与讲说痕迹5.下列《红楼梦》中的人物组合中,人物性格具有对比关系的有()。
浅析《千江有水千江月》中的传统文化与古典恋情
![浅析《千江有水千江月》中的传统文化与古典恋情](https://img.taocdn.com/s3/m/0544a017a417866fb84a8ec9.png)
20浅析《千江有水千江月》中的传统文化与古典恋情江梓晨 扬州大学文学院摘要:《千江有水千江月》是台湾著名女作家萧丽红的作品,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台湾嘉义的布袋镇,这是一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海港小村,也是作者萧丽红自小成长的故乡。
作者用温情脉脉的笔调描绘了这个充满了人情味和风俗美的小镇,细腻生动地抒写了台湾民间的传统文化与人情礼义,以及男女主角之间古典含蓄的恋情,为读者展现了一幅世俗生活和人伦社会的精美画卷。
关键词:《千江有水千江月》;台湾;文化传统;古典恋情一、传统文化(一)家族氛围与传统美德小说的女主角贞观生活在一个大家族里,贞观的外公有一二十个孙子孙女,依靠在鱼塭捕鱼过着传统朴素的生活,彼此之间互相亲爱、互相敬重。
这种家族氛围的形成,其实是由于族人受到了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深深浸染。
小说的开头写到,贞观喜爱在外公家念《妇女家训》、《千字文》、《三字经》,反复咀嚼其中的道理和思想,觉得“身与心都在这浅显易解的文字里,一次又一次地被涤荡、洗洁。
”[1]便从侧面说明了他们家族的文化传统。
贞观的外公还教导她念书不可争头抢前,失却了做姑娘的本分,又认为“德妇才生得贵子”,女儿负有生女教子的重任,要端庄稳重、谨守本分,方能使家族兴盛、子孙和睦。
因而贞观家族的妇人都举止端庄、谦卑有礼,做事井井有条、一丝不苟,“连剪一张纸,折一领衣,都要方圆有致,都要端正舒坦”。
贞观的阿嬷,虽然年事已高,依旧每天一丝不苟地梳妆打扮,体现了对传统女德的尊奉;贞观的大妗宽容地接待了断绝音讯多年的丈夫所带回来的妻子,并诚挚地侍奉阿嬷直到她去世;贞观的二妗则在丈夫不幸离世后终身未嫁,以纪念曾经与他的感情。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女性并非受到压迫的对象,而是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主动做出了这种选择,体现出了作者对传统女性美德的认同与赞美。
“小说通过对这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塑造,剥去女性所承担的反封建的符号化意义,回归了她们的本来面目,找回了自然纯洁的人性。
《经典常谈》选择题优选40题
![《经典常谈》选择题优选40题](https://img.taocdn.com/s3/m/dc0bf11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1.png)
《经典常谈》选择题优选40题1.请你阅读《经典常谈》的前四章,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A.《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
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
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
《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
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A.有误。
《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字书,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许慎。
故选A。
2.下列关于《经典常谈》的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两项是()()A.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和《周礼》。
《礼古经》已亡《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
B.朱熹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部经典被称为“四书”。
C.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古史,我们所谓的战国时代,便是《战国策》记录这一段时期。
D.《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形式;《汉书》“断代述史”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后世正史写作。
E.唐代出现了“话本”。
“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后世白话小说是由“话本”发展过来的。
【答案】BE【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不含《春秋》;E.结合《经典常谈》原文“宋代的‘话本’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可知,E错误;故选BE。
3.下列选择有误..()()..的两项A.《经典常谈》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资治通鉴》等经典著作,讲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B.《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涉及范围广,需要要选择理性的、目的强的选择性阅读法进行阅读。
C.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先发展的,《尚书》记言,《春秋》记事。
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化的对接
![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化的对接](https://img.taocdn.com/s3/m/ad1048f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2.png)
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化的对接一、古代文学概述1.1 古代文学的定义:古代文学是指从先秦到近代(通常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学作品。
1.2 古代文学的主要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1.3 古代文学的重要时期: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等。
1.4 古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屈原、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曹雪芹等。
二、当代文化概述2.1 当代文化的定义:当代文化是指19世纪末至今的我国文化现象。
2.2 当代文化的主要特点:多元化、开放性、创新性、现代性等。
2.3 当代文化的重要领域:文学、艺术、影视、网络、流行音乐等。
3.1 对接的含义: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化的对接,指的是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传承、创新、改编和弘扬,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
3.2 对接的形式:3.2.1 文学作品的改编:如将古典小说、戏剧改编为电影、电视剧、网络剧等。
3.2.2 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解读:如以现代视角重新诠释古代文学作品,发表新的见解。
3.2.3 古代文学元素的融入当代文化:如在流行音乐、时尚、游戏等领域融入古代诗词、故事等元素。
3.2.4 跨文化对话:如将古代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与国际文化进行交流。
四、对接的意义4.1 提高古代文学作品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对接,使古代文学作品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提高其社会影响力。
4.2 丰富当代文化内涵:对接使当代文化更加多元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4.3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接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古代文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4.4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对接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创作素材和市场空间,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对接的案例5.1 《红楼梦》电视剧:将古典名著《红楼梦》改编为电视剧,深受观众喜爱。
5.2 《三国演义》游戏:将古代小说《三国演义》改编为游戏,吸引了大量玩家。
5.3 古代诗词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如将杜甫、苏轼等诗人的诗词融入流行音乐创作,受到年轻人喜爱。
2021年上海市兰生复旦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上海市兰生复旦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d4653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2.png)
2021年上海市兰生复旦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稻草爷宗晴稻草爷种了两亩稻田。
秋收时,有外地的收割机开进村,稻草爷却肩扛搭斗到田间,采取原始的手工方式打谷。
村民们不解。
两亩田,收割机来回溜几圈就完事,只需把一袋一袋的稻谷运回院坝晾晒就行了,多快呀。
有人替稻草爷算了笔细账:若请人打谷,除去人工费、生活费、烟酒钱,还有稻草爷种地的活路钱、肥料款,那粮食跟直接掏钱买还有啥区别?谁知稻草爷打谷不请人,他自己割自己打。
人们懂了,稻草爷是算过细账来的,不会轻易把钱拿出去。
庄稼人秋收抢时间,以前还没收割机的时候,天不亮就出门割谷了。
稻草爷打谷,与众不同。
他要等到太阳出来,把露水照干了,才挑着箩筐慢悠悠地来到田间,抽出镰刀,弯腰刷刷地割一气谷,见密匝匝地摆了一大片了,把镰刀往泥土上一插,捧起稻把子来到搭斗边,双手向上高高一扬,使劲甩下,随着咚的一声闷响,稻穗碰在打谷架上,谷粒脱落,簌簌地掉进搭斗。
稻草爷将稻草竖靠在搭斗耳朵边,凑齐五把,用几根稻草捆绑,绾一个套,轻轻一拉,噗地抛出去,一个稻草人便直挺挺地站在稻田里了。
秋阳高照,天空像一只倒扣着的铁锅,烧得发烫。
田间暑气弥漫,稻草爷如置身蒸笼中,挥汗如雨。
搭斗渐渐有些沉了,稻草爷拉起来吃力,用撮箕将稻谷装入箩筐,接着又躬身割谷。
如此停停歇歇,一天下来,稻草爷的稻田只露出一个小小的窟窿。
村里人都知道,稻草爷不缺吃穿,儿女们有出息,把他接到城里一住就是好多年,村民们差点都快把他忘掉了。
但不知何故,今年开春后,稻草爷独自一人留在了老家,还种了两亩稻田。
稻草爷说,叶落归根,乡下空气好,自己种点绿色食物不施药,吃着放心。
短短几天,一望无际的稻田里留下稻茬,收割机绞碎的稻草乱七八糟地躺在稻田里,烈日一照,显得干燥枯黄。
村民们打燃打火机,秋风中,随着咝咝的声响,火势蔓延,稻草顷刻化为灰烬。
稻草爷望着被烧掉的稻草,叹了一口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小说与传统文化心理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规范文化是人类的( C )
A、生存基础
B、自我完善方式
C、生存样式
D、生存条件
2、构成文化核心的是( D )
A、结构形态
B、文化模式
C、文化范畴
D、价值系统
3、《搜神记》的作者是( B )
A、刘义庆
B、干宝
C、郭宪
D、张华
4、明清时期小说作者的地域分布主要在( C )
A、陕西河南一带
B、河北山东一带
C、江浙一带
D、湖南广东一带
5、中国第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C )
A、《红楼梦》
B、《醒世姻缘传》
C、《金瓶梅》
D、《歧路灯》
二、名词解释题:
1、文化转型期:指离异作用占主导地位的时期,这时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剧的重组与更新。
2、思维模式:指一定的社会人群在接收、反映、思考、加工外界信息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惯性定势。
三、简答题:
1、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一是儒学为主,佛道为辅的结构特征;二是重视现实人生和伦理道德的价值观念;
三是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思维模式。
2、儒学价值观对古代小说有何影响?
答:儒学肯定人生,重视人伦,推崇道德。
受此影响,古代小说有着鲜明的人文主义特征,重视人物道德性格的刻画,强调小说伦理教化的功能。
3、《儒林外史》是如何对文化进行反思与整合的?
答: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紧紧抓住政治型文化与道德型文化的本质特征,对传统文化体系进行重新整理组合,试图恢复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型文化与道德型文化,并使二者由分裂状态恢复到本来的统一状态。
具体借人物王冕之口攻击八股取士制度,以“文行出处”与八股取士相对。
将儒家倡导的名教与魏晋的超脱加以整理组合,塑造了几位“真儒”形象。
既向往正统儒家的礼乐思想,又欣赏魏晋名士洒脱不拘的人格。
四、论述题:
1、唐传奇与六朝志怪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与六朝志怪相比,唐传奇在以下方面都发生了明显转变:
A、借佛道中人表现人生现实,如《温京兆》,
B、人与神怪交往,目的在于写人世,如《任氏传》,
C、从不可理喻的神仙变为游侠,如《虬髯客传》,
D、运用佛道观念写人生的感悟,如《枕中记》,
E、将佛道观念化为艺术想象的手段,《离魂记》,
F、直接叙写人世,较少佛道观念,如《李娃传》。
2、试析宋江悲剧性格的文化原因。
答:宋江的悲剧取决于他所受的社会教化。
第一,他所受的初级社会教化培养了对自己身份的认同,造就了他的人格,使其掌握了一定的文才武略,这一切使宋江上梁山的过程非常曲折。
第二,他所受的再社会教化使他坚决打击地主武装,与官军进行多次斗争,诚心对待每一个弟兄,爱护百姓,敌我分明。
第三,由于两种社会教化性质截然不同,使其人格发生了严重分裂,从而造成了他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