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吸引范围
铁路选线工程设计全部知识概念汇总100条(工程科技专业资料)
铁路选线工程设计全部知识概念汇总100条1、直通吸引范围: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按等距离的原则来划定吸引范围,即在直通吸引范围内的运量,通过设计线要比其他路径运程短。
2、地方吸引范围:在设计线的经行地区内,客货运量要由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可按运量由设计线运送运价最低的原则来确定。
3、货运量:设计线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
4、货物周转量:是设计线一年内完成的货物工作量,可由单方向一年内各种货运量与相应的运输距离乘积求得。
5、货运密度:设计线每km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6、货流比:设计线上、下行方向的货运量不均衡时,应区分为轻车方向和重车方向。
货流比是轻车方向货运量与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
7、货运波动系数: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和全年月平均货运量的比值。
8、零担列车:运送地方零散货物的列车。
9、摘挂列车:运送地方整车货物的列车。
10、机车牵引力(机车轮周牵引力):钢轨作用于动轮轮周上的切向外力之和。
11、机车车钩牵引力:指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
12、粘着牵引力限制:机车的轮周牵引力不能大于机车所能产生的粘着牵引力。
13、列车(运行)阻力:作用在列车上的阻止列车运行且不能由司机控制的外力。
14、曲线附加阻力: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比在直线上运行的阻力大,增大的部分为曲线附加阻力。
15、隧道空气附加阻力: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由于空气受隧道约束,不能向四周扩散,前面空气压力增大,尾部空气稀薄,空气与列车表面及隧道表面产生摩擦,作用于列车上的空气阻力远比空旷地段大,增加的空气阻力称为隧道空气阻力。
16、曲线、隧道附加阻力换算坡度:将曲线附加阻力和隧道空气附加阻力分别视为由坡度i和j产生的阻力,我们把i、j分别称为曲线、隧道附加阻力换算坡度,或称曲线、隧道当量坡度。
17、合力图:表示机车各种工况下作用在列车上的单位合力与速度关系的坐标图。
18、均衡速度法:假定列车在每一个坡段上运行时,不论坡段长短,也不论进入坡段时的初速高低,都按该坡道的均衡速度(或限制速度)做等速运行考虑。
上半年辽宁省城市规划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方式考试题
1、居住区道路规划的基本要求中,出入口的设置应考虑车行、人行的主要交通流向,车行出入口不应设置在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以及道路交叉口m 范围内. A:60B :70C:80D:50E:综合管理2、促成为了资本、人力、资源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上的高度组合,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并进而启动了城镇化进程的是。
A:农业剩余贡献B:工业化推进C:市场机制导向D:城乡规划调控E:综合管理3、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 自行车净空中的净高要求为。
A:2 .0 mB:2 .2 mC :2 .4 mD:2 .6 mE:经济政策4、既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项规划之一,也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必要组成部份的是。
A:城市生产系统专项规划B:城市防护系统专项规划C: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D:城市附属系统专项规划E:综合管理5、城市经济区组织原则中的强调了经济区范围与中心城市吸引范围的一致性,也是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城市经济区组织的主要依据.A:联系方向原则B:兼顾行政区单元完整性的原则C:过渡带原则D:腹地原则E:经济政策6、电力负荷预测中,采用,预测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的远期控制性标准。
A:符合密度法B:综合建造面积负荷密度法C:单位建造面积负荷密度法D:综合用电水平指标法E:经济政策7、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全球城市”或者“世界城市”的基本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国家的中心城市,对全球资本的运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B:作为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或者区域性)总部的集中地,是全球或者区域经济的管理/控制中心C: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因此,这些城市是知识创新的基地和市场D: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如房地产、法律、信息、广告和技术咨询等),以满足跨国公司的商务需求E:综合管理8、居住区绿地普通面积不大,应处理好绿化和各种设施的尺度关系,按照行为心理规律,塑造宜人的场所,也可增加文化元素,烘托居住区文化氛围,这说明绿地的规划设计应具有。
城市吸引范围潜力模型
城市吸引范围潜力模型一、背景介绍城市吸引范围潜力模型是一种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领域的研究方法,旨在评估城市的吸引力和潜力。
该模型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和决策者了解城市的竞争地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从而制定有效的政策和计划。
二、城市吸引范围潜力模型的构成城市吸引范围潜力模型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对于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潜力至关重要。
2.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一个城市吸引力和潜力的重要因素,包括人口数量、年龄结构、教育水平等。
3.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一个城市吸引力和潜力的核心因素,包括产业结构、就业机会、税收政策等。
4. 社会文化:社会文化也是一个城市吸引力和潜力的重要因素,包括文化活动、娱乐设施、教育机会等。
5.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一个城市吸引力和潜力的重要因素,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音污染等。
三、城市吸引范围潜力模型的应用城市吸引范围潜力模型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规划:通过评估城市的吸引力和潜力,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例如,在制定新的城市规划时,可以根据该模型评估不同地区的发展潜力,从而确定最佳的土地利用方案。
2. 经济发展:通过评估城市的产业结构、就业机会等经济因素,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例如,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可以根据该模型评估不同产业的发展前景,从而确定最佳的政策措施。
3. 投资决策:通过评估城市的投资环境和潜力,可以为投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例如,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可以根据该模型评估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投资风险和回报率,从而确定最佳的投资方案。
4. 城市竞争力评估:通过评估城市的吸引力和潜力,可以为城市竞争力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例如,在进行城市竞争力排名时,可以根据该模型评估不同城市在基础设施、人口结构、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表现,从而确定最终排名。
四、城市吸引范围潜力模型的优缺点城市吸引范围潜力模型具有以下优点:1. 综合性:该模型考虑了多个因素对城市吸引力和潜力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和全面性。
城市吸引范围潜力模型
城市吸引范围潜力模型
城市吸引范围潜力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估城市吸引力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在不同方面的吸引力,从而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
首先,城市吸引范围潜力模型可以考虑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
一个城市的交通、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发展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吸引力。
通过评估这些方面的潜力,我们可以了解到城市在吸引人才、企业和投资等方面的优势与短板。
其次,城市吸引范围潜力模型还可以考虑城市的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
一个具有良好经济环境和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城市,往往更具吸引力。
通过评估城市的经济增长潜力、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的多样性,我们可以了解到城市在吸引企业和投资方面的潜力。
此外,城市吸引范围潜力模型还可以考虑城市的文化和生活品质。
城市的文化氛围、公共空间和生活便利性等方面,也是吸引人才和企业的重要因素。
通过评估城市的文化资源、城市规划和公共设施的发展程度,我们可以了解到城市在这些方面的吸引力。
最后,城市吸引范围潜力模型可以结合数据分析和定量评估方法,从而得出城市在吸引范围潜力方面的综合评分。
这样的评分可以为城市
规划和发展提供指导,帮助决策者了解城市的优势和潜力,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城市的吸引力。
总之,城市吸引范围潜力模型是一种综合评估工具,通过考虑城市的基础设施、经济环境、文化和生活品质等方面的潜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的吸引力,并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指导。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城市的辐射功能................................................................................................ - 1 - 第二节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 7 -第一节城市的辐射功能一、教学目标1.掌握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2.以纽约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
二、教学重难点以纽约为例,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视角出发,说明大都市辐射功能。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放眼中国省会城市的发展史,石家庄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它既不沿江也不靠海,完全是一个靠火车拉起来的新兴城市。
1907年,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交汇在一个仅有几百人的小村庄,靠着火车的拉动,这个小村庄迅速壮大,于1968年升格为河北省会,仅比深圳成立经济特区早12年。
今天的石家庄,人口规模超过千万、GDP接近6000亿元,虽然没有取得深圳那样巨大的成就,但作为中国最年轻的两个省会之一(另一个是海口),能从一个小村庄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也是非常不简单的。
【引发思考】为什么铁路的修建、繁忙的运输能促进郑州的快速发展?[新课教学]: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讲解】城市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周围地区提供工业产品和各种服务。
区域则通过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土地资源等而成为城市发展的依托。
【讨论】区域与城市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
【拓展知识】关于城市的起源,学术界有三种说法:一是防御说,即建城郭的目的是为了不受外敌侵犯;二是集市说,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手里有了多余的农产品、畜产品,需要有个集市进行交换。
城市地理学知识点二
城市地理学知识点二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1.城市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区域基础是什么?答:①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首先作为生存环境,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
②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
2.评述地理位置对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并以实例说明。
答: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有利的结合即有利的地理位置则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和规模的特殊性。
城市地理位置主要有以下三类:①大中小位置(不同空间尺度)大位置—是城市对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系。
小位置—是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
有时可以从大小位置之间区分出一种中位置。
如上海:大位置的特点是其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口处。
中位置的特点是其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
小位置是黄浦江和苏州河相汇处。
②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城市及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A、中心位置——城市处在区域的中心。
便于与区域发生联系,通达性好,总交通流最小。
如:我国四川省的省会成都位于四川省地域内的中心。
B、重心位置——城市偏于区域的一方。
在重心位置形成的城市也具有总联系距离最短的效果。
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均不在各省的中心位置,却都接近于省域的重心位置。
C、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偏于在吸引范围的某一侧。
如渔港接近渔场;矿业城市邻接矿区;耗能工业接近廉价电源地等。
攀枝花市就是在矿业发展中上形成起来的。
D、门户位置或出入口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河口港是最典型的门户位置。
历年城市规划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原理一、名词解释(必答,每题5分):1。
低度城市化2。
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3。
邻里单位4。
带眷系数法5。
都市连绵区6。
港口岸线分配规则7。
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8。
城市公共设施(概念与分类)㈡、必答题(每题15分):1.我国城市化水平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根据我国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论述城市规划为什么不是单纯的物质实体规划?三、选择回答题(在以下4题中任选2题,每题15分):1.试论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一般特征。
2.分别阐述在以下气候条件下:(1)全年有两个风向相反的盛行风向;(2)以静风为园林家园主;(3)盛行风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城市工业如何布置才能有效减轻对居住区的污染?3.你认为当前对我国城市安全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规划应采取什么防治措施4.目前长江沿岸有不下30个设市城市,请你从上游到下游写出其中15个沿长江干流分布的城市名。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原理一、说明以下名词的基本内涵:(5 X 8 = 40)1。
邻里单位2。
容积率3。
建成区4。
城市用地选择5。
切块设市6。
过度城市化7。
B/N比8。
World City㈡、问答题(每题20分,任选3题,多选无效)1。
在确定城市性质和人口规模时,为什么"不能就城市论城市"?(10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用劳动平衡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难点是什么?当前如何解决城市人园林家园口预测问题?(10分)2。
在实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后,我国的城市内部结构发生了那些变化?为什么?3.航空港(大型机场)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10分)你对利用空港周围地区进行产业开发有何看法?(10分)4.请你评述我国现行的城市发展方针。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试题作者:未知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1 更新时间:2005-6-12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原理园林家园一、说明以下名词的基本内涵:(5 X 8 = 40)1。
选线设计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3.客运密度答:平均每公里铁路每年运送的旅客人数称为客运密度。
4.货运密度答:平均每公里铁路每年运送的货物吨数称为货运密度;5.运输密度答:平均每公里铁路每年完成的换算吨数称为运输密度。
运输密度是衡量铁路运输效能最重要的指标。
设计线的吸引范围答:设计线的吸引范围是设计线吸引客货运量的区域界限1.设计线的直通吸引范围答:直通吸引范围是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2.地方吸引范围答;地方吸引范围是在设计线经行地区内,客货运量要由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运量包括运出、运入和在本线装卸的货物。
3.货运量答:货运量是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应按设计线(或区段)分上、下行分别计算。
6.货流比答:货流比是轻车方向货运量与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
√7.货运波动系数答:货运波动系数是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和全年月平均货运量的比值。
8.零担列车答:零担列车是运送地方零散货物的列车,在中间站办理零担货物的装卸,一般运行于一个区段内。
9.摘挂列车答:摘挂列车是运送地方整车货物的列车,在中间站办理货车甩挂和到货场取送车作业,一般运行于一个区段内。
18.平行运行图周期在平行运行图上,任何一个区间内的列车运行线,总是以同样的铺画方式周期性地一组一组地反复排列着。
这组列车占用区间的总时间,称为该种运行图的周期。
设计线交付运营后,设计线能力与增长后的客货运量相适应的年度,称为设计年度;铁路设计年度一般分为近、远两期。
10.机车牵引力答:机车牵引力是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并可由司机根据需要调节的外力。
√11.机车轮周牵引力答:由钢轨作用于动轮轮周上的切向外力之和,即为机车轮周牵引力,简称机车牵引力。
12.机车车钩牵引力答:机车车钩牵引力是指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
粘着牵引力限制机车的轮周牵引力不能大于机车所产生的粘着牵引力,称为粘着牵引力限制。
13.列车运行阻力答:列车运行时,作用在列车上的阻止列车运行且不能由司机控制的外力。
第八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2)潜力模式
根据引力模式,我们能计算一对城市间预 期的相互作用量。如果我们计算一个城市 与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内所有城市(包括它 自身)的相互作用量时,那么,只需要应 用引力模式分别求出这个城市与其它每一 城市的相互作用量,然后再求和,就可以 得到。
四、空间扩散
空间扩散是空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采取空间扩散方式的流是在特定的时间和 空间中从源生地产生,经过若干时间后扩 散到接受者中。
2)中心地理论的出现标志了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 成。
以假设条件为基础,通过逻辑演绎建立的中心地 理论是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及运用方法上的重大 突破,它不仅导致“空间分析学派”的建立,而 且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和人文地理学中理论研究和 数学方法应用的热潮。
瑞典的城市规划(中心地理论的应用)
50年代,美、英等国学者对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的中心地体系作了大量的验证。60年 代起,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中
K值
固定(K=3,4,7) 非固定、K=3、4、7、9……
二、市场网 在需求圆锥体的基础上,廖士进一步阐述了市场
去由圆形转为六边形的过程。
廖什的市场区组织的发展过程 六边形具有最接近于圆的优点,也具有比三角形和正 方形等其他多边型运送距离最短的特点,因此需求可
达到最大化。
廖士体系比起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体系更
为一般的中心地体系。廖士的体系中克里 斯泰勒的3种形式(K=3、4、7)仅是其中 的特例。廖士通过不断改变六边形的方向 和大小,得到不同规模的市场区(K=3、4、 7、9、12、13、16、19… …)。
空间扩散理论是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于1953 年提出的。空间扩散研究被益为本世纪人 文地理学研究中两项最重大的贡献之一。
1、传染扩散:现象从一个元生点向外作空 间扩散,如果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我 们叫做传染扩散。
城市规模和城市区域分布
二、城市分布体系与中心地带理论
城市的各级中心在空间上的分布遵循三个原则:即市场 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三原则在一个区域常会交 叉发生作用,但各有侧重。
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市场原则最占优势;在自 给自足和偏僻地区,行政原则居首位;在新开发地区, 移民拓荒沿交通线推进,交通原则会占上风。
在世界城市网络联接度方面,中国香港、北京、上海和台 北四个城市已跻身世界城市前列,成为世界城市网络的重 要节点。其中,香港和北京跻身全球624个城市中的前十, 是世界城市网络中的次级节点,属于三级世界城市中的 Beta级,成为亚太地区的中心城市;上海、台北分别居 19和22位,是世界城市网络中的重 要中转节点,属于 Gamma级。广州、成都、天津、南京等在世界城市网络 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中国多数城市的整体联结度 与欧美城市差距巨大。《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如沪宁地区城镇体系,在沿长江400多公里长的流 域内,分布着南京、镇江、扬州、常州、无锡、苏 州、上海等特大和大中城市。
31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体系
扬州
镇江 南京
常州
南通
无锡 苏州
上海
湖州 杭州
宁波
城市人口50万-20万 城市人口100万-50万 城市人口400万-100万 (市辖区非农业人口) 城市人口400万以上
15
一、城市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 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
原因: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 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 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城市规模经济:把城市作为一个生产单位。 资本效率、规模收益(规模报酬递增)是城
市规模经济的基本机制。
黑龙江省地级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
黑龙江省地级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侯凤波刘秀霞(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摘要本文立足于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依据康弗斯的断裂点模型,对黑龙江省地级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做了初步研究.井简要分析了黑龙江省地级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与行政区域之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总结了黑龙江省地级中心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黑龙江省地级中心城市断裂点引力范围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地,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极核”。
城市规模不同,其对周围腹地的辐射和吸引范围也有很大差异。
正确认识不I列城市的吸引范围,对于搞好城市规划。
强化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1黑龙江省简介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Iki.立陲,土地总面积是4.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7%.居全国第6位。
山地和丘陵约占全省的60.5%,平原面积约占全省的37%。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
丰富的资源,以及良好的重工业基础,使国民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极大地促进了全省的城市化进程。
截止到2IxH年底全省城镇人E12014.5万人,占全省总人u的52.78%。
初步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以儿个地级市为次中心的城市体系。
根据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德中心地理沦。
在“孤立国”状况下,城市的吸引范围应该是一些规则的正六边形,而实际上城市在起其发展过程中币仅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而且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等制约,因而实际上城市的腹地范围在形态上呈不规则多边形.2城市引力范围划分方法本文主要应用了两个数学模型.一是城市规模模型。
在黑龙江省境内,因各个地级市所处的内外条件不|玎J,从而也就形成不IJ的城市规模。
本文分别采用了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非农业人u,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四个指标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参数。
计算公式为:V=(x。
x4。
x广①其二是康弗斯的断裂点模型。
计算公式为:Dki=Dij/(1+sqr(VjNi))⑦式中Dki为断裂点k.至lJi市的距离;Dij为i市岛市之问的距离;Vi和Vj分别表示i干Ⅱj市的规模。
昆明中心城市吸引范围分析
昆明中心城市吸引范围分析昆明是古滇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古地质遗存和文化遗存丰富,风景名胜独特,有着多民族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昆明城濒临浩瀚的滇池,四周青山环抱,形成美丽的山水城市特点,从唐代建城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自元代设立行省以来,一直是云南省的政治文化中心。
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个。
城市格局和民居"一颗印"建筑体现了中原文化与云南文化的结合,并体现了云南多民族和睦相处、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
境内磷矿资源丰富,是云南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其中磷化工业、冶金、机床制造、食品、药品和卷烟生产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
昆明也是全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国家级风景区3个,旅游业十分发达,目前正按"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商贸旅游城"目标建设发展。
昆明过去存在的缺点是:1.城乡覆盖面窄2.建设缺乏指导3.城中村发展无序,基础设施落后4.公共空间,公共绿地缺乏总体规划:一、昆明市的定位(概括)昆明主要有中央商务区、金融次中心、主城副中心……昆明主城区各区域的功能将得到明确,昆明由主城、呈贡新城、空港经济区组成核心区域,城市拓展空间以东南、东北两个方向为主。
其中首次明确未来昆明将主要依托米轨线的改造,组成服务主城和呈贡及市域重要城镇的线网。
总体规划勾勒城市全貌二、昆明区域功能昆明是东南亚门户开放的枢纽,是国家级的历史名城,是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是西南部中心城市集中西山、昆明滇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城市生态控制带;集中轿子雪山风景区、寻甸红色旅游风景区、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阳宗海旅游度假区等昆明市重点的风景区为城市生态景观控制区。
三、昆明市区域范围,城市形成五轴一核心的局势。
1)、昆明中心城区范围含昆明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的全部行政辖区;西山区的主城二环路内以内地区的福海、前卫、马街、碧鸡四镇;呈贡县的洛羊、龙城、斗南、吴家营、大渔、马金铺六乡镇。
第8章空间网络结构
第八章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1.不同职能,不同规模的城市要发生交互作用,城市与区域之间也要发生交互作用,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区域中城镇体系的点(城市与城市)、线(城市与联系通道)、面(城市与区域,吸引范围)三要素在空间的组合关系。
2.中心地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826年《孤立国-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年《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克里斯泰勒、廖什的城市区位论(1933年《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40年《经济的空间分布》)“没有中心地理论,就没有城市地理学”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是把城镇作为零售中心和服务中心,来探讨城镇体系的聚落规模、职能和分布的规律性的理论。
3.中心地理论的若干概念1)中心职能或中心地职能:聚落遍在的为外部服务的作用,这种职能一般要集中在区域的中心。
有这种职能的聚落叫中心地(Roadside路店;Hamlet小村,闾市;Village村庄,村市;Town 镇,镇市;City城,城市)2)职能: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作用(如加油站,停车场,银行,食品店)企业单位:提供职能的单位(Establishment)职能单元:一个企业单位提供一种职能叫一个职能单元,一个企业单位提供两个职能或两个企业单位各提供一个职能叫两个职能单元,。
3)门槛值和服务范围:维持一个职能单元存在所需的最起码的人口数或购买力服务范围有门槛范围、最大范围、实际范围不同职能的门槛值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职能的企业数与中心地的人口规模之间存在指数曲线关系P = a * b n当店数等于1时,P 就是该职能的门槛值4)服务职能的等级:将不同职能按门槛值排队(按入门次序分),就有低阶职能和高阶职能之分。
不同国家或地区服务职能的入门次序可能是不同的。
(见表69)5)中心地的等级:按中心地执行的职能的数量和职能的等级,可以把中心地分成不同的等级。
规律性:中心地等级越高,中心职能越多,中心地人口越多(中心地的等级与中心职能数和中心地规模成正相关);高级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这些交高级的职能有较高的门槛和较大的服务范围;高级别中心地数量少,间距大,服务范围大6)中心性:对中心地的等级的度量克里斯泰勒用电话指数来度量中心性(用中心地的实际电话数减中心地的预期电话数为中心性指数,分成9级)4.理论假设无边的大平原;均质的肥力和水分;初始人口均匀分布;均匀的陆路联系;决定因素是距离;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理智的行为。
规划原理历年简述真题及相关知识整合
2003年1.城市用地规划管理内容答:(1)控制土地利用性质。
土地利用性质控制是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核心。
为保证各类建筑工程都能遵循土地利用性质及相容性的原则安排,应按照批准的详细规划控制土地利用性质。
(2)核发土地开发强度。
包括容积率核定和建筑密度核定,其中容积率是核心指标。
(3)核定其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要求。
(4)确定建设用地范围。
一般通过审核建设工程总平面设计方案来确定建设用地范围。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主要是审核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和总平面布置是否符合规划设计和相关要求,据此确定用地范围。
(5)城乡用地调整。
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对一些矛盾突出、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的用地惊醒调整,不仅可以优化用地布局,而且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2.城市总体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答:(1)现状人口规模和历年变化情况。
(2)年龄结构。
分析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分析育龄妇女人口数量,是预测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依据。
(3)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
(4)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及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5)结合当地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容量。
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内容。
答:(1)土地使用控制。
用地面积、用地边界、用地性质、土地使用兼容性(作用、概念、确定原则、划分原则)(2)环境容量控制。
容积率(容积率奖励、计算、当前存在的问题、地下空间)、建筑密度、绿地率(3)建筑建造控制。
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建筑间距(4)行为活动控制。
交通活动{交通运行组织,出入口方位、数量,公共交通组织,配建停车位(基本交通数据),其他设施}(5)建筑高度、体量、形式与色彩控制(6)其他(建筑空间组合、小品、居住人口密度、环境保护规定(7)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控制(8)市政设施配套控制4.谈谈目前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作为城市规划实践过程的要素之一,主要是制定有关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土地利用规划政策。
城市地理学(整理)
第一章1.城市:城市-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科技、文教、信息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现代城市是一级行政单元,是按国家设市标准设立的,这样的市称狭义的城市(City)。
广义的城市是代表城镇居民点的合称(urban) 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建制镇。
2.居民点系列:中外各国大体都有小村hamlet—村庄village—镇town(集镇、建制镇)—城市city、—大都市metropolis-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大都市带megalopolis。
这样一套居民点的系列。
3.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研究的重点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宏观的)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微观的)。
4.城市地理学研究内容:1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因素研究2区域中的城市空间组织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4城市问题研究5新方法新技术新领域5.城市地理学研究任务:1.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科学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2.我国城市地理学面临许多重大的实践问题。
比如,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城镇化水平的调控,区域城镇体系的形成,农业劳动力转移,城市职能的更替和空间重组等问题。
3.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
6.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1)区别:①在学科性质的区别: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
而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
②研究方向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城市中的区域),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区域中的城市),理论性较强。
城镇体系规划部分
一、城乡体系概况
(一)概念及内涵
城乡体系(Urban System)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 统,--指旳是在一种相对完整旳区域或国家中, 以中心城市为关键,由一系列不同职能分工,不同 等级规模,联络亲密,相互依存旳城乡所构成旳有 机整体。
内涵:
1、它以一种相对完整旳区域(经济上相对完整旳经济区、 经济带如京津唐、辽中南等;自然上相对完整如一种流域; 行政上相对完整。不是任意拼接或任意支解旳。)内旳城 乡群体(由一定数量旳城乡构成旳而不是把一座城市看成 一种区域系统来研究)为研究对象。
4.一般地级市市域城乡体系旳区位图主要农示这个市域在全省及周围 地域旳位置及联络,并附上市域在全国旳位置示意图;县(县级市)域城 乡体系旳区位图主要表达这个县域在所在地域及相邻地域旳位置及联络, 并附上县域在全省及至更大范围旳位置示意图。
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二)水资源 (三)矿产和森林资源 (四)旅游资源 (五)自然资源条件分析评价图旳编绘
四、人口与社会经济条件
(一)人口和劳动力
分析区域和主要城乡人口数量近23年来旳变动,人口年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情况,人口密度、人口旳城乡分布,人口旳素质(学历年限);劳动力数量及占 总人口旳比重,近23年劳动力就业构造变动(主要是农村劳动力)。
(二)发展水平与产业构造
农业方面要分析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商品率,主 要农产品旳基地数量、分布、类型等;工业方面要分析主要工业企业、 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产业主要了解商贸。
3、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乡化水平,拟定各城乡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 间布局和建设原则
4、提出要点城乡旳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5、拟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拟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 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主要社会服务设施,危险品生产 储存设施旳布局
铁路旅客运输计划和日常工作计划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铁路旅客运输计划和日常工作计划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为什么要编制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答:实行计划运输是铁路运输业为满足人民旅行需要,提高旅客服务质量,有效利用客运技术设备的有效保证。
旅客运输计划是确定旅客列车对数和客运机车车辆需要数的基础,也是确定客运设备、客运机车车辆修造计划及客运运营支出计划的重要依据。
2.直接吸引范围与间接吸引范围的含义?如何确定?答:(1)直接吸引范围直接吸引范围是指车站所在地及其附近地区被车站直接吸引的城市和居民地点的总区域而言,这个区域可用垂直平分线划出它的大致范围。
用垂直平分线划出的吸引范围,还须考虑地形、地貌等条件,对旅客由各经济点、工业点、居民地至D站的距离、旅费、在途时间、方便程度等因素要进行具体分析,经过修正后,最后确定吸引区的边界。
(2)间接吸引范围间接吸引范围是指车站直接吸引范围以外,由其他交通工具的联系而被间接吸引的较远地区的城市和居民点的总体区域而言。
如位于机场、港口附近的客运站,即有经由航空和海运各航线来的客流,需要继续乘坐火车,亦属间接吸引范围的客流。
3.编制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1)客流调查资料:客流调查是编制旅客运输计划的基础。
根据客流调查资料,可以掌握客运量的变化和发展情况。
对于大批团体客流和节假日、双休日客流,可通过专门的客流调查直接确定流量和流向,从而为制定计划客流提供可靠的资料。
(2)旅客运输统计报告资料:旅客运输统计报告资料是掌握旅客运输变化规律的重要资料。
根据统计资料,可以分析历年来实际客流的流量、流向及其变化规律和客流增长率,可以查明旅客运输的季节性波动情况。
通过分析各方向各次列车乘车人数的统计资料,可以确定各区段各次列车的利用情况。
旅客运输统计报告资料主要有以下内容:旅客运输部门掌握的日常统计分析资料;由统计部门编制的客流统计资料。
4.影响客流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国民经济稳步上升,文化教育事业的日益普及提高。
城市规模和城市域区分布
在世界城市网E络va联l接ua度t方io面n,o中n国ly香. 港、北京、上海和台 ted with As北要p四节os个点e城。.S市其l已 中id跻,e身香s世港fo界和r城北.市京N前跻E列身T,全3成球.5为62世C4个界lie城城n市市t中网P的络r前o的f十重ile, 5.2
6
一、城市规模
二、以主建成区面积和建筑体量来衡量城市 的规模大小(不主要考虑人口和经济发展水
平)。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1.s超po大s城e市.S:li大d于es40f0o平r 方.N公E里T 3.5 Client Profile 5.2
C2o.p特y大ri城gh市t(2省0会04城-市20)1:12A00s~po4s00e平P方t公y 里Ltd.
Co方大p公杭y里州ri;连g片h区t 2域0(0含4萧-2山0机1场1、A绍s兴p等o)s:e8P34t平y方L公td里.
苏州: 主建成区:222平方公里
青岛: 主城区:180平方公里 含即墨不含黄岛的主体连片区:540平方公里
10
一、城市规模
三、信息流和世界城市网络决定的城市规模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12
一、城市规模
Evaluation only. 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
城市的空间相互作用研究和分析
城市的空间相互作用研究和分析汪明月(湖北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湖北,黄石)摘要:地表上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单独孤立的存在,为了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
研究城市的空间相互作用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形成,优化城乡格局,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关键字:空间分布;相互作用;城市1什么是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地表上的任何一个城市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spatial interaction)。
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才把空间彼此分离的城市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2空间相互作用的分类:[英]海格特1972年借用物理学中热传导的三种方式,将空间作用的形式分为:对流、传导、辐射三种类型。
第一类:对流。
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特征。
如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运输。
第二类:传导。
指各种交易过程。
其特点不是通过具体的物质流来完成,而是通过簿记程序来完成,表现为货币流。
如,财政金融上的往来等,通过记帐形式来完成。
第三类:辐射。
指信息的流动和创新的扩散。
3相互作用产生的媒介:交通通信设施。
物质和人的移动依靠交通网络(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信息的转换和流动依靠通讯网络(电话、电报、卫星通话)。
如果把相互作用赖以进行的各种网络和城市一起考虑,那么城市就位于网络之中的节点(node)。
交织在城市中的网络愈多,说明城市的易达性愈好,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也愈重要。
4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美]厄尔曼认为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有三个:互补性、中介机会和可运输性。
互补性:即一区域所供的物质而另一区域的所求,构成了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互补性越大,两地间的流量越大。
中介机会:改变原有空间相互作用格局的因素,导致地点上的置换,减少了长时间的相互作用。
城市经济影响区名词解释
城市经济影响区名词解释
城市经济影响区是在区域中的投影,是中心城市在其经济运行中,通过各种“流”(人口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与周边地区发生的相互经济关系形成的城市功能空间。
城市经济影响区域又称城市吸引区域。
指因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导致对城市周围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强大的吸引作用,其地域范围并不完全相同,而各主要因素吸引范围的重叠部分可视为城市综合性的影响区域。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区域产生城市,城市反作用于区域。
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存在着一个历史上形成的、与若干中心城市和广大农村紧密相连的城市吸引区域。
城市吸引区的地域结构类型有3:①与行政区域相一致的城市吸
引区。
如多数省、市一级的行政中心;②超出行政管辖范围的城市吸引区。
如中国江苏省徐州市,其吸引范围已跨越省界,包括苏北、皖北、豫东及鲁南地区;③两个或两个以上毗邻的中心城市,其吸引范围犬牙交错,互相渗透,在其边缘地区又互相重叠。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城市吸引范围的确定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涉及的领域很多,但在实践中最 常遇到、也是最具综合性的问题,就是城市吸引范围的确 定。
各种区域有两类:均质区、枢纽(节点)区。
均质区是研究对象相对均匀发生的一种地域单元,至少是均 匀程度在某种可以接受的标准以上。例如土壤类型区、植物 类型区、地形区、作物分布区、人口密度分布区等。
➢ 1)确定同级别的中心城市
参考行政等级,人口规模,经济实力;最好是城市中心性 的指标。
➢ 如需划分一个中心城市的实际吸引范围,只需根据城市的行 政等级、人口规模、经济实力等指标,参考交通网络,主要 用定性的方法就不难从这个中心城市周围的所有城市中,挑 选出离它最近的一圈同级城市
原因:在中国,中心城市的职能强度与它的行政地 位、规模、经济实力有很高的相关性。
所谓中心城市,指的是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商业服务、 交通运输、金融信息等方面都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的有一 定规模的综合性城市。它们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步 形成的,一般都有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
3、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常常作为中心城市的职能强度比同 级规模城市要弱,但专业化城市的专业化职能的影响范围较同 级城市的大。
4、中心城市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具有吸引力和辐 射力的城市,是综合性职能的城市。
5、中心城市与它的吸引范围的关系有两大类:一是中心区位城 市在吸引范围的中部;另一类是门户区位城市在它吸引范围的 口部。
➢ 城市A和B的影响力衰减曲线在O相交, AO地域以城市A的影响为主,属于A城的吸引范围;BO以B 城的影响为主,是B城的吸引范围
二、城市吸引范围的特点
1、城市对外影响力的大小随距离而衰减 2、两个同等级城市之间一定存在一个相互作用力相等的地方 3、一个城市的影响范围可以很大;一个地域可以接受很多城 市影响 4、不同等级的城市有不同的职能,有不同等级的吸引范围。 当我们划分城市的吸引范围时,实际上就是寻找一城市与周围 同级城市之间的吸引范围的界限。
–2)线上的调查:通过调查交通线上各点的车流资料, 从总车流中减去通过车流,得到净运流。两个城市之间 净运流的最小点,即两城市之间运输流的直接吸引范围 的界线。
–3)面上的调查:通过访问消费者,了解居民购买或出 行行为的指向来确定城市的吸引范围。
➢ 格林(H.L.Green)用7个指标划分纽约和波士顿两大城 市之间吸引范围的界线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工作
为了把城市的吸引范围和城市的绝对影响范围区别开来,把城市的吸引范围叫 做城市的直接吸收范围或直接腹地。
C
A
O
B
D
➢ 城市对外影响力的大小一般随距离而衰减。因为随着距离的增加,实现这种联系所付出的时间或 费用也增加了。当考虑两个等级相当的城市的交互作用时,在两城市之间必然存在着一条界线,在 此界线一侧的地域,以向这一侧城市的联系为主;在此线的另一侧,联系的主要方向是另一个城市
6、城市的吸引范围具有:边界的模糊性、动态性、内部联系 强度的不均匀性,相互之间的等级层次性,不受行政界限的限 制。但具体划界要求保持和某级行政边界保持一致。
三、城市吸引范围的一般规律
1、城市等级越高,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吸引范围也越大。
2、经济发达地区,同级城市稠密,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较小, 但联系强度较大;
德国、韩国、日本等8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
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是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城市周围地区 的社会经济联系起着主导作用的一个地域。强调主导作用,即意味着 这一地域并不是不受其它城市的影响,只是按影响力而论,以该地域 内的中心城市为最大而已。城市直接吸引范围的形成是区域内同级城 市空间交互作用力量平衡的结果。
《城市环境分析》讲义
不同职能,不同规模的城市要发生交互作用,城 市与区域之间也要发生交互作用,形成各自的势 力范围。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区域 中城镇体系的点(城市与城市)、线(城市与联 系通道)、面(城市与区域,吸引范围)三要素 在空间的组合关系。
第七章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5、从理论上讲,人们通过各种分析可以找到这些平衡点,然 后在地图上圈画出每个城市吸引范围的界线。而实际上,把城 市吸引范围的边界看作是一条线,完全是人为的。它掩盖了吸 引范围内各部分与中心城市联系强度的变化。两城市之间直接 吸引范围的界限是一条中性带,具有过渡性。一个城市与其吸 引范围内的联系强度是不均匀的,可以分成集中作用区,一般 作用区和边缘作用区。
四、划分城市吸引范围的方法
一类是经验的方法,即通过大量的实际调查加 以确定的方法
一类是理论的方法,即通过若干理论模式进行 推算的方法
1、经验的方法
在国外,经常以下面调查来研究城市的吸引范围:
–1)点上的调查:通过调查城市的商业、服务业等各种 企业单位的顾客来源确定吸引范围。常用的如银行帐户 的分布,医院病人的地址,医院婴儿的出生记录,日报 和周报的发行范围等。
➢ 7个指标是:
➢ 铁路通勤的方向; 日报的发行范围;
电话联系数;
➢ 银行客户;
卡车的货运流;
➢ 度假者来源;
大工业企业董事的办公地点。
➢ 他分别确定了7条分界线,最后归并成一条综合界线
一般说来,城市单指标的吸引范围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两个城市之 间多指标的吸引范围的界线也不难确定的。
但要寻找一个中心城市和周围若干个同级城市之间的综合性吸引范 围,或者要分别划分出若干个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这一工作就比 较复杂。这时的关键是:
枢纽区由一个或多个中心(或焦点、结节点)以及与中心有 动态联系的外围空间共同组成,根据动态联系的范围来确定 区域的边界。例如综合经济区、产销区。
一、城市吸引范围的概念
城市的绝对影响范围:城市联系所及的范围可称之为城市的绝 对影响范围。
任何一个城市都和外界发生着各种联系,用地理学的术语讲,即存在着空间交 互作用(spatial interaction)。这种联系可通过人口、物资、货币、信息等 的流动来实现。一个城市联系所及的范围可以无限广阔,譬如它的某一种产品 可能行销全国和出口海外;来自国内外的客人可能光临这个城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