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本科生课-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验报告
西安邮电大学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验报告学号:XXX姓名:XX班级:微电子XX日期:20XX目录实验一、反相器电路的版图验证1)反相器电路2)反相器电路前仿真3)反相器电路版图说明4)反相器电路版图DRC验证5)反相器电路版图LVS验证6)反相器电路版图提取寄生参数7)反相器电路版图后仿真8)小结实验二、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版图验证9)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10)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前仿真11)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版图说明12)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版图DRC验证13)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版图LVS验证14)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版图提取寄生参数15)电阻负载共源放大器电路版图后仿真16)小结实验一、反相器电路的版图验证1、反相器电路反相器电路由一个PMOS、NPOS管,输入输出端、地、电源端和SUB 端构成,其中VDD接PMOS管源端和衬底,地接NMOS管的漏端,输入端接两MOS管栅极,输出端接两MOS管漏端,SUB端单独引出,搭建好的反相器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反相器原理图2、反相器电路前仿真通过工具栏的Design-Create Cellview-From Cellview将反相器电路转化为symbol,和schemetic保存在相同的cell中。
然后重新创建一个cell,插入之前创建好的反相器symbol,插入电感、电容、信号源、地等搭建一个前仿真电路,此处最好在输入输出网络上打上text,以便显示波形时方便观察,如图2所示。
图2 前仿真电路图反相器的输入端设置为方波信号,设置合适的高低电平、脉冲周期、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将频率设置为参数变量F,选择瞬态分析,设置变量值为100KHZ,仿真时间为20u,然后进行仿真,如果仿真结果很密集而不清晰可以右键框选图形放大,如图3所示。
图3 前仿真结果3、反相器电路版图说明打开之前搭建好的反相器电路,通过Tools-Design Synthesis-Laout XL新建一个同cell目录下的Laout文件,在原理图上选中两个MOS管后在Laout中选择Create-Pick From Schematic从原理图中调入两个器件的版图模型。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础第7章:匹配
需要匹配的器件彼此靠近 注意周围器件 保持匹配器件方向一致
遵守这 3条基本原则, 就可以很好的实现匹配.
school of phye
basics of ic layout design
12
匹配方法 之一:根器件方法 root device method 之一:
根部件,在这里指这样一个电阻,可以根据这一个电阻设计出所 有其他的电阻. 我们经常在选择根器件的时侯, 用最小的电阻作为根器件,这样的 选择当然也可以实现我们需要的匹配, 但同时我们却忽略了另外 一个问题,那就是像 2 K 这样的电阻如果用 2 5 0 做根器件, 那么就需要 8个根器件串联起来实现, 这就导致了这 8个电阻之 间接触电阻也同时加大了,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采用根部件的最好方法是找出一个中间值,例如用 1 K 的电阻 作为值将电阻串联和并联起来.这种方法节省了接触电阻的总数 接触电阻的总数 使其所占的比例减少 面积 减少, 减少,因为电阻之间的间隙数 减少 面积也许会减少 减少 薄层电阻,而非接触 少了,现在占主导地位 主导地位的是电阻器件本身的薄层电阻 而非接触 主导地位 薄层电阻 电阻. 电阻 利用根部件时, 如果所有的电阻尺寸一样, 形状一样, 方向一致而 且相互靠近, 那么就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匹配.
2
匹配规则
之一:把匹配器件相互靠近放置. 把匹配器件相互靠近放置.
place matched devices close to each other.
之二:使器件保持同一方向. 使器件保持同一方向.
keep devices in the same orientation.
之三:选择一个中间值作为根部件. 选择一个中间值作为根部件. choose a middle value for a root component.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02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础
CHAPTER
电路设计基础
01
模拟电路设计
02
运算放大器
03
比较器
04
触发器
电路设计基础
01
数字电路设计
02
组合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
03
04
可编程逻辑电 路
版图设计基础
版图编辑软件 ICEDrawer
版图设计基础
01
Laker
02
P甩 Pro
版图设计规则
03
版图设计基础
管的形状和尺寸等。
案例二:低功耗模拟电路版图设计
总结词
通过优化模拟电路的版图设计,实现低功耗的目的, 以满足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物联网等领域的需求。
详细描述
低功耗模拟电路版图设计需要考虑模拟电路的性能和 功耗等方面,同时还需要考虑噪声和失真等方面的因 素。为了实现低功耗的设计,需要采用优化的版图设 计方法,如使用低阻抗的走线、优化晶体管的形状和 尺寸等。
3
antenna effect simulation
物理验证基础 01
P/R/O/L/C分析
热学参数分析(T)
03
02
电学参数分析(P/R/O)
电磁兼容性分析(EMC)
04
03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技术
CHAPTER
逻辑电路版图设计
逻辑电路
逻辑电路是实现逻辑运算和逻辑控制的电路,分为组合逻 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在版图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电路 的复杂性、功耗、速度等因素。
提高芯片的可测试性。
可制造性版图设计实践
符合制造规范
遵循制造规范和流程,确保版图设计具有良好的可制 造性。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代码:英文名称:IC Layout Design课程性质:专业课学分/学时:3/54开课学期:春季适用专业: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先修课程:后续课程:开课单位:课程负责人:大纲执笔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课程性质:简单介绍课程,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下面给出一个例子供参考。
课程性质: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是微电子学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原理、方法并进行实践。
教学目标:说明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课程教学应达到的目标,下面给出一个例子供参考。
教学目标:本课程讲授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涉及的流程、设计方法和优化方法,并基于CMOS 工艺讲授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集成电路设计流程,掌握版图设计流程;2、掌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和优化方法;3、能利用Cadence仿真软件,基于CMOS工艺,完成集成电路的版图设计;4、能利用Cadence仿真软件,基于CMOS工艺,完成集成电路的版图优化;5、正确认识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重要意义、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明确本课程知识与能力重点符合标准哪几条毕业要求指标点)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1、课程介绍和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导论(3课时)(支撑课程目标1、5)1.1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和考核等1.2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重要性★1.3集成电路设计流程1.4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流程★1.5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2、Cadence Virtuoso 应用(3课时)(支撑课程目标3、4)2.1环境配置与启动方式2.2 界面介绍2.3基本操作介绍3、集成电路原理图设计(6课时)(支撑课程目标2、3、4)3.1 原理图设计基本操作介绍3.2 电路器件调用与修改参数3.3 电路连线与端口设计3.4 电路设计模块化4、集成电路前仿真(12课时)(支撑课程目标3、4)4.1仿真环境搭建4.2 直流仿真4.3 瞬态仿真4.4 电路设计与调试★∆5、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础(9课时)(支撑课程目标2、3、4)5.1 版图设计基本操作介绍5.2 版图器件调用与参数设置5.3 版图连线与端口设计6、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规则检查DRC(3课时)(支撑课程目标3、4)6.1 版图DRC环境配置6.2 DRC结果报告阅读与理解6.3 DRC错误修改★7、集成电路版图与原理图对比LVS(12课时)(支撑课程目标3、4)7.1版图LVS环境配置7.2 LVS结果报告阅读与理解7.3 LVS错误修改★8、集成电路版图优化(6课时)(支撑课程目标2、3、4)8.1 版图布板布局优化★8.2 版图连线优化8.3 版图局部优化四、教学方法1、教学方式:讲解与实验相结合;2、教师以多媒体课件讲授为主线,学生复习课件内容,并自学教学参考书相关内容;3、安排27课时设计实践,辅以设计实例的讲解,学生完成上机设计和设计报告。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内实验学院:信息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集成电路版图是电路系统与集成电路工艺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一个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集成电路的版图设计,可以将立体的电路系统变为一个二维的平面图形,再经过工艺加工还原于基于硅材料的立体结构。
因此,版图设计是一个上承的电路系统,下接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中间桥梁,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是,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是一个令设计者感到困惑的一个环节,我们常常感到版图设计似乎没有什么规矩,设计的经验性往往掩盖了设计的科学性,即使是许多多年版设计经验的人有时候也说不清楚为何要这样或者那样设计。
在此,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是一门技术,它需要设计者具有电路系统原理与工艺制造方面的基础知识。
但它更需要设计者的创造性,空间想象力和耐性,需要设计者长期工作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需要设计者对日异月新的集成电路发展密切关注和探索。
一个优秀的版图设计者对于开发超性能的集成电路是极其关键的。
在版图的设计和学习中,我们一直会面临匹配技术降低寄生参数技术熟悉电路作用(功能,频率)电流密度的计算(大电流和小电流的电流路径以及电流流向)等这些基本,它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版图的设计,从半导体制造工艺,到最后的后模拟过程都是非常关键的,里面所涉及的规则有1500——2000条,一些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设计的调理化都将在下面提及。
模拟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流程:阅读研究报告理解电路原理图了解电路的作用熟悉电流路径晶大小知道匹配器件明白电路中寄生,匹配,噪声的产生及解决方案对版图模块进行平面布局对整个版图进行平面布局熟练运用cadence软件进行版图绘制Esd的保护设计进行drc与lvs检查整理整个过程中的信息时刻做记录注意在设计过程中的交流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双极工艺:Cmos(p阱)工艺:版图设计经验总结:1 查看捕捉点设置是否正确.08工艺为0.1,06工艺为0.05,05工艺为0.025.2 Cell名称不能以数字开头.否则无法做DRACULA检查.3 布局前考虑好出PIN的方向和位置4 布局前分析电路,完成同一功能的MOS管画在一起5 对两层金属走向预先订好。
集成电路CAD版图设计PPT课件
• 在两维空间中,两点,之间的距离通常用两点间距离的 欧几里德距离公式表示 ,而在集成电路的连线通常是 横线和竖线而不采用斜线,因此求距离不能用欧几 里德距离公式,而用曼哈顿距离表示。
• 反映了一个线网的所有节点的结构图被称为树,树 也是线网中各节点间距离的体现形式之一。
d(x1x2)2(y1y2)2
d},A={a,b}; (4)选b,∵Con(Ai,a)=0; (5)检查,若满足条件,有Ai={c,d , b },A={a}; (6)选a并检查,测定满足条件,则Ai={c,d , b, a},A=ɸ; (7)输出划分结果Ai={c,d , b, a}。
15
16
• I/O和电源规划 • 时钟规划
5
布图的分级
• Top down的布图设计一般都是分级设计, 布图规划是是一个软件的划分过程,主 要针对软模块(网表);而布局是针对 全部硬模块,并且是Bottom up的布图设 计,它可以是分级设计,也可以不是分 级设计。
6
• 在分级设计中,芯片由各级模块组成。芯片为 最高一级模块,高一级模块由若干个低一级模 块组成。最低一级的是基本单元。
Am,满足条件:
A im i1 A iA j A s即 iA 1 j A i2 , j 1 ,2,A 3m ,m A S
10
• 一个划分出的子电路 A i ,有对应的面 积 S(Ai ) 及端子数 E(Ai ) 。每一个划分有一 定的约束条件,即每个子电路的最大面 积 S max 和最大端子数 E max ,所有划分要 符合:
集成电路版图第7章:匹配
source and drain are not equivalent
10
简单匹配 - asymmetry due to fabrication
就CMOS晶体管而言,对其特性影响最大的参数是栅长和栅宽。 在工艺中采用的某些刻蚀方法常常在一个方向上刻蚀得快些。这 样发生在一个晶体管宽度上的刻蚀误差将出现在另一个晶体管的 长度上。 20X2 19.8X2.5 画版图时匹配 制造时不匹配 20X2 20.5X1.8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IC layout design
第六章 寄生参数
匹配规则 简单匹配 匹配方法
2
匹配规则
之一:把匹配器件相互靠近放臵。 place matched devices close to each other. 之二:使器件保持同一方向。 keep devices in the same orientation. 之三:选择一个中间值作为根部件。 choose a middle value for a root component.
20 19.8 20 20.5
2 1.8
2 2.5
11
匹配方法
当集成电路产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制造工业仍然相对 落后。即使你将两个需要匹配的器件放的很近,我们 也仍然无法保证它们的一致性。 现在虽然制造工艺越 来越精确,但是匹配问题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相反地,匹配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 匹配分为横向匹配、 纵向匹配和中心匹配。实现匹配 有三个要点需要考虑:
需要匹配的器件彼此靠近 注意周围器件 保持匹配器件方向一致
遵守这 3条基本原则,就可以很好的实现匹配。
12
匹配方法 之一:根器件方法 root device method 根部件,在这里指这样一个电阻,可以根据这 一个电阻设计出所有其他的电阻。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件
了解各种元器件的工作原理是进行版图设计的基础,如晶 体管的工作原理涉及到载流子的运动和电荷的积累等。
元器件版图设计规则
在进行元器件版图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规则,如 电阻的阻值计算、电容的容量计算等,以确保设计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集成电路工艺
01 02
集成电路工艺流程
集成电路的制造需要经过多个工艺步骤,包括薄膜制备、光刻、刻蚀、 掺杂等,这些工艺步骤的参数和条件对集成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 要影响。
学生需要按照指导要求,完成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践任务,并
提交实践报告。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践图设计
案例四
某混合信号集成电 路版图设计
案例一
某数字集成电路版 图设计
案例三
某射频集成电路版 图设计
案例五
某可编程逻辑集成 电路版图设计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践经验总结
实践经验总结的重要性
特点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具有高精度、 高复杂度、高一致性的特点,需 要综合考虑电路功能、性能、可 靠性以及制造工艺等多个方面。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重要性
01
02
03
实现电路功能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是将电 路设计转化为实际产品的 关键环节,是实现电路功 能的重要保障。
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合理的版图设计可以提高 集成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确保产品在长期使用中 保持稳定。
DRC/LVS检查
进行设计规则检查和版图验证 ,确保版图设计的正确性和可 制造性。
布图输出
将版图数据输出到制造环节, 进行硅片的制作。
02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础知识
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材料分类
半导体材料分为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两大类,元素半导体包括硅和锗,化合物半导 体包括三五族化合物(如砷化镓、磷化镓等)和二六族化合物(如硫化镉、硒化镉等)。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第二章)PPT课件
方式二:选择Attach
基于Cadence系统的 全定制版图设计基础
基于Cadence系统的 全定制版图设计基础
三、显示文件准备
LSW窗口:
✓ nwell是N 阱,PMOS管做在N阱中; ✓ ndiff是N型扩散区,也叫N型有源区(active),用来做NMOS管; ✓ pdiff是P型扩散区,也叫P型有源区,用来做PMOS管; ✓ nimp是N型扩散区注入层; ✓ pimp是P型扩散区注入层; ✓ poly是多晶层,主要用来做管子的栅极; ✓ cont是接触孔contact; ✓ metal1是一铝层; ✓ via1是一铝层和二铝层之间的连接孔,称为通孔; ✓ metal2是二铝层; ✓ pad是压焊点所在的层; ✓ 其它还包括一些特殊器件上的标识层等等
3、单元的宽长比设 置原则——最常见 宽长比的设置
逻辑图中每一 个管子宽长比 的设置
基于Cadence系统的 全定制版图设计基础
3、单元的宽长 比设置原则— —最常见宽长 比的设置(续)
单元符号的建立和 Label的设置
基于Cadence系统的 全定制版图设计基础
3、单元的宽长比 设置原则——其它 宽长比的设置
基于Cadence系统的 全定制版图设计基础
第一部分、D508项目逻辑图的准备
一、逻辑图输入工具启动
二、一个传输门逻辑图及符 号的输入流程
三、D508项目单元逻辑图的准备 四、D508项目总体逻辑图的准备
第二部分、D508项目版图输入准备
一、设计规则准备 二、工艺文件准备 三、显示文件准备
第三部分、版图设计步骤及操作
三、显示文件准备(续)
基于Cadence系统的 全定制版图设计基础
Display Resource Editor 窗口: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是指将电子元器件(如晶体管、电阻、电容等)根据电路图的要求进行布局和连线的过程,实现电路功能并将其制作成一张版图以供电路的制造和生产。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电路分析:根据电路的功能及要求,进行电路分析,确定电路的基本结构和模块。
2. 元件选择:根据电路的功能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元件进行布局。
不同的元件具有不同的特性,如低噪声、快速开关、高频率等,需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选择。
3. 布局设计:根据电路的结构和模块,将元件进行合理的布局。
布局的目的是使得电路平衡,减少干扰和噪声,并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连线设计:根据电路的功能要求,将各个元件进行连线,形成完整的电路。
连线的设计需要合理安排电路信号的传输路径,避免信号干扰和交叉干扰。
5. 优化设计:对布局和连线进行优化,以提高电路的性能。
例如,优化连线的长度和宽度,减少信号延迟和功耗。
6. 输出版图:将优化后的电路设计转化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格式,并输出成版图文件。
版图文件可以用于电路的制造和生产。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目的是在满足电路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电路布局和连线达到最佳性能。
对于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设计,还需要考虑功耗、热量和信号完整性等因素,以实现高集成度和高性能的电路设计。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也在不断演进,从传统的手工设计发展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自动化设计(EDA),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件
布局原则
在布局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模块化、层次化、信号流向清晰等,以提高 布局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优化方法
可以采用一些优化方法来提高布局的效率和可读性,如使用自动布局算法、手动 调整布局、考虑布线约束等。
布线优化
布线原则
在布线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 避免交叉、减少绕线、保持线宽一致 等,以提高布线的可靠性和效率。
04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技巧与优化
布图策略与技巧
布图策略
根据电路功能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布图策略,如层次化、模块化、对称性 等,以提高布图的效率和可维护性。
技巧
在布图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技巧来提高布图的效率和可读性,如使用标准单 元、宏单元等模块化设计,以及合理利用布局空间、避免布线拥堵等。
布局优化
用于实现电路中的电阻功能,调节电流和电 压。
电感器
用于实现电路中的电感功能,用于产生磁场 和感应电流。
版图设计规则
几何规则
规定了各种几何元素的使用方法和尺寸 ,以确保版图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器件规则
规定了各种器件的尺寸、形状和排列 方式,以确保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连线规则
规定了各种连线元素的宽度、间距和 连接方式,以确保电路的可靠性和稳 定性。
直线
用于连接集成电路中的不同部 分,实现电路的导通。
弧线
用于表示不同层之间的过渡, 以平滑电路。
折线
用于表示复杂电路中的分支或 连接点。
点
用于表示电路中的节点或连接 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器件元素
晶体管
用于实现电路中的逻辑功能,是集成电路中 的基本元件。
电容器
用于实现电路中的电容功能,用于存储电荷 和过滤信号。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习题答案第二章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习题答案第2章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习题答案】1.硅片制备主要包括(直拉法)、(磁控直拉法)和(悬浮区熔法)等三种方法。
2.简述外延工艺的用途。
答:外延工艺的应用很多。
外延硅片可以用来制作双极型晶体管,衬底为重掺杂的硅单晶(n +),在衬底上外延十几个微米的低掺杂的外延层(n ),双极型晶体管(NPN )制作在外延层上,其中b 为基极,e 为发射极,c 为集电极。
在外延硅片上制作双极型晶体管具有高的集电结电压,低的集电极串联电阻,性能优良。
使用外延硅片可以解决增大功率和提高频率对集电区电阻要求上的矛盾。
图 外延硅片上的双极型晶体管集成电路制造中,各元件之间必须进行电学隔离。
利用外延技术的PN 结隔离是早期双极型集成电路常采用的电隔离方法。
利用外延硅片制备CMOS 集成电路芯片可以避免闩锁效应,避免硅表面氧化物的淀积,而且硅片表面更光滑,损伤小,芯片成品率高。
外延工艺已经成为超大规模CMOS 集成电路中的标准工艺。
3.简述二氧化硅薄膜在集成电路中的用途。
答:二氧化硅是集成电路工艺中使用最多的介质薄膜,其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二氧化硅薄膜的作用包括:器件的组成部分、离子注入掩蔽膜、金属互连层之间的绝缘介质、隔离工艺中的绝缘介质、钝化保护膜。
4.为什么氧化工艺通常采用干氧、湿氧相结合的方式?答:干氧氧化就是将干燥纯净的氧气直接通入到高温反应炉内,氧气与硅表面的原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硅。
其特点:二氧化硅结构致密、均匀性和重复性好、针孔密度小、掩蔽能力强、与光刻胶粘附良好不易脱胶;生长速率慢、易龟裂不宜生长厚的二氧化硅。
湿氧氧化就是使氧气先通过加热的高纯去离子水(95℃),氧气中携带一定量的水汽,使氧化气氛既含有氧,又含有水汽。
因此湿氧氧化兼有干氧氧化和en +SiO 2n -Si 外延层 n +Si 衬底水汽氧化的作用,氧化速率和二氧化硅质量介于二者之间。
实际热氧化工艺通常采用干、湿氧交替的方式进行。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2023-11-04CATALOGUE目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概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基本要素•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技巧和方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工具与平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应用案例01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概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是指将电子器件及其连接关系以几何图形的方式在集成电路芯片上分布并按照一定规则布局的技术方案。
定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具有高度复杂性、精密性和集成性,要求设计者具备深厚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使用技能和专业知识。
特点定义与特点物理设计根据逻辑电路设计,进行布局布线、信号完整性分析等物理设计,生成可制造的版图文件。
设计输入明确设计需求,提供功能描述和性能参数等设计输入信息。
逻辑设计将功能描述转化为逻辑电路,进行功能仿真和调试。
版图验证对版图文件进行功能和性能验证,确保设计与制造的一致性。
制造与测试将版图文件交由半导体制造厂进行芯片制造,并进行测试与验证。
合理的布图设计可以优化芯片的性能、速度和功耗等方面的表现。
提高芯片性能降低制造成本推动产业发展通过优化布图设计,可以提高芯片的可制造性和良品率,降低制造成本。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是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3020102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基本要素确定芯片的功能和性能参数,进行逻辑门级设计,实现功能描述到逻辑电路的转换。
逻辑设计进行芯片的物理布局和布线设计,包括信号完整性、电源完整性、时序等。
物理设计通过仿真工具对设计的电路进行功能和性能验证,确保设计的正确性。
仿真验证将电路设计转换为版图设计,需要考虑工艺、制程等因素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抽象层次使用版图编辑工具进行版图的绘制和编辑,实现电路到版图的转换。
版图编辑对版图进行质量检查和验证,确保版图的正确性和可制造性。
版图验证检查版图设计是否符合制造工艺的要求,确保版图的可制造性。
设计规则检查(DRC)分析版图布局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以及各种寄生效应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技巧分析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技巧分析摘要:集成电路产品只有拥有更小的尺寸和更好的良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就要求版图设计人员拥有更加专业的水平和更高的技能。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技巧。
关键词: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布局;技巧1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概述在集成电路设计的过程中,版图设计是最后一个设计环节,起到一个收尾的作用,是在前面系统设计、逻辑设计及电路设计的基础上所开展的。
集成电路的版图设计包括很多方面,是将电路拓扑为电芯片的必要手段。
因为之前的集成电路设计都是在图纸上完成的,要想将这些设计应用在实际的集成电路芯片上,就必须要对其进行线路布局和版图设计。
2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流程分析2.1与电路设计者进行有效沟通在版图设计开始之前,版图设计师需要跟电路设计师取得良好的沟通。
需要了解他对于工作进度的安排以及对版图面积的要求。
知道哪些功能模块在电路中特别重要,哪些器件需要进行高度的匹配以及哪些模块之间可以就近摆放或者需要进行相应的隔离处理。
还包括要了解电路中哪些是大电流的部分,需要多大的线宽等等一系列版图设计的细节。
版图设计师只有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尽可能多的了解和熟悉版图设计中的要点和值得注意的事项,才能在整个芯片设计过程中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
2.2全局规划设计全局规划设计环节决定着相关元件所处的位置和分布方式,一般来讲这一布局设计与已经成型的电路图很相像,只需要按照每个模块的面积作出相应调整,使其以最紧凑的合理方式结合在一起。
另外,在全局设计中还要注意合理设计焊盘的分布,焊盘的布局原则是在满足电路内部信号连接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使用面积和芯片成本。
2.3分层设计分层设计是在全局规划的基础上,按照从大模块到小模块的设计顺序,将各种功能模块的电路划分为一个个单元,然后合理的设计这些单元内部的子模块和器件。
通过先完成底层子模块级别的版图设计,再一层一层逐步往上,进一步整合完成最上层的整个集成电路的版图设计。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础电阻电容匹配ppt课件
匹配电阻的功耗会产生热梯度,精确匹配电阻,功 耗大于1—2uW/um2,窄电阻上的大电流会速度饱和 和非线性
43
电阻匹配规则
精选ppt课件2021
17.优先采用多晶硅电阻
多晶硅电阻比扩散电阻窄很多,较小的宽度失配不会 增加
18.淀积电阻放在场氧之上
淀积电阻包括多晶穿过场氧阶梯时,变化增加,不应 穿过氧化层阶梯或表面不连续处
如2kΩ/■的HSR电阻 第一层金属可产生 0.1%V的电导调制,
33
精选ppt课件2021
电导调制的因素 (1)导线和下面电阻的电压差 (2)氧化层厚度和交叠面积
34
静电屏蔽
精选ppt课件2021
屏蔽层插在金属和电阻之间 屏蔽层接地,屏蔽层的衰减作用随频率增高而
降低,
35
静电屏蔽作用于电阻
19.考虑采用场板和静电屏蔽
精确匹配电阻可在其上面放上静电屏蔽层
44
二 电容匹配规则
精选ppt课件2021
结电容精度低,氧化层电容精度高
1.匹配电容图形相同
保持相同尺寸,如果两电容尺寸不同,由小的单位电 容并联而成,单位电容不能串联,
2.精确匹配电容应采用正方形
周长面积比越小越好,最好取正方形
22
精选ppt课件2021
各个电阻分成相同的段
Two in series Two in parallel Four in parallel
23
共质心版图规则
精选ppt课件2021
一致性: 匹配器件的质心尽量一致 对称性 阵列的排布应关于X轴Y轴对称 分散性: 阵列应具有最大可能的分散性,器件的各
14精确匹配电阻沿芯片对称轴摆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沟道长 金属布 (μm) 线层数
多晶 硅布 线层 数
电源 电压
(V)
W/L
阀值电压 (V)
NMOS PMOS
31级环 行振荡 器频率
(MHz)
0.35
3
0.6/0.40 0.54 -0.77
2 3.3
196.17
3.6/0.40 0.58 -0.76
MOSIS为TSMC 0.35mCMOS工艺定义的全部工艺层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第七章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华南理工大学 电子与信息学院 广州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殷瑞祥 教授
版图设计概述
• 版图(Layout)是集成电路设计者将设计并模拟优化后的电路转 化成的一系列几何图形,包含了集成电路尺寸大小、各层拓扑 定义等有关器件的所有物理信息。
• 集成电路制造厂家根据 版图 来制造掩膜。版图的设计有特定的 规则,这些规则是集成电路制造厂家根据自己的工艺特点而制 定的。不同的工艺,有不同的设计规则。
以台湾半导体制造公司(TSMC)的0.35μm CMOS工艺为例 ,我们给出从工艺文件出发到设计出版图的途径。
TSMC的0.35μm CMOS工艺是MOSIS 1998年以来提供服 务的深亚微米工艺,以下简要介绍利用该工艺的技术文件进行 芯片设计的流程。
金属布线层及其性能参数
TSMC的0.35m沟道尺寸和对应的电源电压、电路布局图 中金属布线层及其性能参数见表。
10
第7章 版图设计
7.1 工艺流程定义 7.2 版图几何设计规则 7.3 图元 7.4 电学设计规则 7.5 布线规则 7.6 版图设计 7.7 版图检查 7.8 版图数据提交
11
7.2 版图几何设计规则
• 集成电路的制造必然受到工艺技术水平的限制,受到器件 物理参数的制约,为了保证器件正确工作和提高芯片的成 品率,要求设计者在版图设计时遵循一定的设计规则,这 些设计规则直接由流片厂家提供。
电气规则检查ERC Electrical Rule Check
版图与线路图比较程 序Layout Versus Schematic(LVS)
版图寄生参数提取 LPE Layout Parameter Extraction
寄生电阻提取PRE Parasitic Resistance Extraction
最小宽度(minWidth) 单位:lambda=0.2m
12 2 2 3 2*2(固定尺寸) 3 2*2(固定尺寸) 3 3 2*2(固定尺寸) 5
2. 最小间距(minSep)
间距指各几何图形外边界之间的距离
TSMC_0.35m CMOS工艺版图各层图形之间的最小间隔
Metal3 Via2
Electrode Metal2 Via1 Metal1 Contact
0.8u 3.0u 0.2u 1.1u 1.1u 0.35u
0.4u 0.6u 0.35u 0.45u 0.2u 0.45u 0.6u 0.4×0.4u 0.4u 0.15u 0.15u 0.3u 0.15u 0.45u 0.45u 0.5u 0.5u
4. 设计规则举例
图 多晶硅层相关设计规则的图形关系
层名 Contact N_well Active P_plus_select N_plus_select Poly Electrode Metal1 Via1 Metal2 Via2 Metal3 Glass
层号(GDSII) 25 42 43 44 45 46 56 49 50 51 61 62 52
7.1 工艺流程定义
设计规则是以晶圆厂实际制造过程为基准,经过实际验证 过的一整套参数,是进行版图设计必须遵守的规则,版图设计 是否符合设计规则是流片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每一家公司的 Design Rules并不相同,同一公司不同Process其Design Rules 也会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公司同一Process,其Design Rules也 会Upgrade。
第7章 版图设计
7.1 工艺流程定义 7.2 版图几何设计规则 7.3 图元 7.4 电学设计规则 7.5 布线规则 7.6 版图设计 7.7 版图检查 7.8 版图数据提交
4
选择工艺流程需要考虑的因素
选择某一家公司的某一工艺来实现我们所设计的IC,除了 Design Rules外尚会包含下列资料。
Ohm/sq, 133 Ohm/sq) n M1-M5 (78 mOhm/sq) Thick-
top-metal (18 mOhm/sq)
Passivation PESiN
MMeetatal-l6
HDP oxide
WW
WW
IMD-5
MeMtaelt-a5l_5
WW MMeteatla--l44
IMD-4 WW
1. NMOS和PMOS
• 多晶硅(Poly)形成MOS管的栅极。N+扩散和有源区(Active) 共同形成N型有源区 ( NMOS ) , P+扩散和有源区共同形 成P型有源区 ( PMOS ) 。有源区分别在栅极两侧构成源区 (S)和漏区(D)。源区和漏区又分别通过接触孔(Contact)与第 一层金属(Metal1)连接构成源极和漏极。
• 仅根据设计规则来设计版图,难以入手。 • 对版图设计者来讲,工艺能够制造的有源和无源元件的版
图应该作为工艺元件库事先从工艺厂家得到。 • 必要时,设计者需要自己建立相应的元件库。
• 以下给出根据MOSIS提供的TSMC 0.35m CMOS工艺文件 设计的几种关键元件,图中几何尺寸的单位都是lambda, 对于0.35μm工艺,λ=0.2m。
Electrode
22
Via2
Metal3
15 15
3
32Leabharlann 3433
2
3
15
15
3
3. 最小交叠(min Overlap)
交迭有两种形式: a)一几何图形内边界到另一图形的内边界长度(overlap) b)一几何图形外边界到另一图形的内边界长度(extension)
Y X
(a)
(b)
TSMC_0.35m CMOS工艺版图各层图形之间最小交叠
WW IMD-3
MMetaelt-a-2l2
IMD-2
WW
MMeetatal -l1 WW
A-Si
PSD
VTP PAPT Nwell
IMD-1
ILD
PSD
PSD
WW
WW
WW
WW
WW
NSD
NSD
NAPT
Pwell
WW
WW
MMeetatal-l3 WW
WW WW
Poly
NSD
Trench oxide
P Substrate
5.b
6.a
金属2(metal2)
6.b
n阱的最小宽度 阱与阱之间的最小间距 ndiff到nwell的最小间距(inside) (outside) pdiff到nwell的最小间距(inside) (outside) p mos 器件必须在nwell内 有源区的最小宽度 有源区之间的最小间距 多晶硅的最小宽度 多晶硅间的最小间距 多晶硅与有源区的最小间距 多晶硅栅在场区上的最小露头 源、漏与栅的最小间距 引线孔的最大最小宽度 引线孔间的最小间距 多晶硅覆盖引线孔的最小间距 metal1覆盖引线孔的最小间距 引线孔到gate间距 diff覆盖引线孔的最小间距 金属1的最小宽度 金属1间的最小间距 金属2的最小宽度 金属2间的最小间距
在利用DRC(设计规则检查)对版图进行几何规则检查时, 对于宽度低于规则中指定的最小宽度的几何图形,计算 机将给出错误提示。
TSMC_0.35m CMOS工艺中各版图层的线条最小宽度
层 (layer) N阱(N_well) 扩散层(P_plus_select/N_plus_select) 多晶硅(Poly) 有源层(Active) 接触孔(Contact) 第一层金属(Metal1) 接触孔(Via1) 第二层金属(Metal2) 第二层多晶硅(Electrode) 接触孔(Via2) 第三层金属(Metal3)
6
2
2
1.5
1.5
1
1
1
1
2
2
1
1 6
新加坡Chartered 0.35mCMOS工艺设计规则
1.a
n阱(well)
1.b
1.c
1.d
1.e
2.a
有源区(active)
2.b
3.a
多晶硅(poly)
3.b
3.c
3.d
3.e
4.a
引线孔(contact)
4.b
4.c
4.d
4.e
4.f
5.a
金属1(metal1)
• 设计者只有得到了厂家提供的规则以后,才能开始设计。 • 版图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检查,避免错误的积累而导
致难以修改。 • 很多集成电路的设计软件都有设计版图的功能,Cadence 的
Virtuoso的版图设计软件帮助设计者在图形方式下绘制版图。
版图设计流程
设计规则检查DRC Design Rule Check
0.18m 制程结构
00..1188 uummpprroocceessssSStrtruucctuturree
n Feature size L=0.18um n VDD 1.8V/2.5V n Deep NWELL to reduce
substrate noise n MIM capacitor(1fF/um^2) n Thick-top-metal for inductor n 6 Metal 1 Poly n Polycide resistor(7.5 Ohm/sq) n High N/P implant resistor(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