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文)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国务院关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主体功能区的范围、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区域政策的任务,按照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分层次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要求,现就做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意义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缩小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有利于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人口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粮食生产规划、交通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在空间开发和布局的基本依据。

同时,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以上述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为支撑,并在政策、法规和实施管理等方面做好衔接工作。

二、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在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基础上,前瞻性、全局性地谋划好未来全国人口和经济的基本格局,引导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发改委详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录)

发改委详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录)

发改委详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录)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思路和开发模式的重大转变,是国家区域调控理念和调控方式的重大创新,对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财经》综合报道】 6月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宪平、秘书长杨伟民和发展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情况,并答记者问。

下为发布会实录: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主持人陈文俊: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给大家介绍《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关情况,今天请来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宪平先生,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杨伟民先生和发展规划司司长李守信先生。

首先请徐宪平主任介绍情况。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宪平: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很高兴就《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关情况,向新闻界的朋友们作一介绍。

2010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

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思路和开发模式的重大转变,是国家区域调控理念和调控方式的重大创新,对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简要介绍三方面情况。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和过程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构想,“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新要求。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为编制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下发了指导规划编制工作的两个文件,并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了部署。

发改委详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录)

发改委详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录)

发改委详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录)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思路和开发模式的重大转变,是国家区域调控理念和调控方式的重大创新,对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财经》综合报道】 6月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宪平、秘书长杨伟民和发展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情况,并答记者问。

下为发布会实录: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主持人陈文俊: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给大家介绍《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关情况,今天请来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宪平先生,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杨伟民先生和发展规划司司长李守信先生。

首先请徐宪平主任介绍情况。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宪平: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很高兴就《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关情况,向新闻界的朋友们作一介绍。

2010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

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思路和开发模式的重大转变,是国家区域调控理念和调控方式的重大创新,对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简要介绍三方面情况。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和过程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构想,“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新要求。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为编制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下发了指导规划编制工作的两个文件,并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了部署。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文、附件、附图)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文、附件、附图)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附件、附图)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效、协调、可持续的国⼟空间开发格局⽬录序⾔第⼀篇规划背景第⼀章规划背景第⼀节⾃然状况第⼆节综合评价第三节突出问题第四节⾯临趋势第⼆篇指导思想与规划⽬标第⼆章指导思想第⼀节开发理念第⼆节主体功能区划分第三节重⼤关系第三章开发原则第⼀节优化结构第⼆节保护⾃然第三节集约开发第四节协调开发第五节陆海统筹第四章战略⽬标第⼀节主要⽬标第⼆节战略任务第三节未来展望第三篇国家层⾯主体功能区第五章优化开发区域第⼀节功能定位和发展⽅向第⼆节国家层⾯的优化开发区域第六章重点开发区域第⼀节功能定位和发展⽅向第⼆节国家层⾯的重点开发区域第七章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第⼀节功能定位和发展⽅向第⼆节发展重点第三节其他农业地区第⼋章限制开发区域(重点⽣态功能区)第⼀节功能定位和类型第⼆节规划⽬标第三节发展⽅向第四节开发管制原则第九章禁⽌开发区域第⼀节功能定位第⼆节管制原则第三节近期任务第四篇能源与资源第⼗章能源与资源第⼀节主要原则第⼆节能源开发布局第三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第四节⽔资源开发利⽤第五篇保障措施第⼗⼀章区域政策第⼀节财政政策第⼆节投资政策第三节产业政策第四节⼟地政策第五节农业政策第六节⼈⼝政策第七节民族政策第⼋节环境政策第九节应对⽓候变化政策第⼗⼆章绩效考核评价第⼀节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第⼆节强化考核结果运⽤第六篇规划实施第⼗三章规划实施第⼀节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职责第⼆节省级⼈民政府的职责第三节监测评估附件1:国家重点⽣态功能区名录附件2:国家禁⽌开发区域名录表1 国家级⾃然保护区表2 世界⽂化⾃然遗产表3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表4 国家森林公园表5 国家地质公园附件3:附图图1 中国地形图图2 ⼈均可利⽤⼟地资源评价图图3 ⼈均可利⽤⽔资源评价图图4 ⽣态脆弱性评价图图5 ⾃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图图6 ⽬前开发强度⽰意图图7 开发区分布图图8 城市化战略格局⽰意图图9 农业战略格局⽰意图图10 ⽣态安全战略格局⽰意图图11 国家重点⽣态功能区⽰意图图12 国家禁⽌开发区域⽰意图图13 ⽔资源开发利⽤率评价图图14 多年平均降⽔量分布图图15 ⼆氧化硫排放分布图图16 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布图图17 ⽣态重要性评价图图18 ⼈⼝集聚度评价图图19 地均地区⽣产总值分布图图20 交通优势度评价图序⾔国⼟空间(1)是宝贵资源,是我们赖以⽣存和发展的家园。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第二篇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第二篇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第二篇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目录序言第一篇规划背景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自然状况第二节综合评价第三节突出问题第四节面临趋势第二篇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一节开发理念第二节主体功能区划分第三节重大关系第三章开发原则第一节优化结构第二节保护自然第三节集约开发第四节协调开发第五节陆海统筹第四章战略目标第二节战略任务第三节未来展望第三篇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第五章优化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二节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第六章重点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二节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第七章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二节发展重点第三节其他农业地区第八章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第一节功能定位和类型第二节规划目标第三节发展方向第四节开发管制原则第九章禁止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第二节管制原则第三节近期任务第四篇能源与资源第十章能源与资源第二节能源开发布局第三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第四节水资源开发利用第五篇保障措施第十一章区域政策第一节财政政策第二节投资政策第三节产业政策第四节土地政策第五节农业政策第六节人口政策第七节民族政策第八节环境政策第九节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第十二章绩效考核评价第一节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第二节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第六篇规划实施第十三章规划实施第一节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职责第二节省级人民政府的职责第三节监测评估附件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附件2: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表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表2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表3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表4 国家森林公园表5 国家地质公园附件3:附图图1 中国地形图图2 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图图3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图图4 生态脆弱性评价图图5 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图图6 目前开发强度示意图图7 开发区分布图图8 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图9 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图10 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图11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图12 国家禁止开发区域示意图图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评价图图14 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15 二氧化硫排放分布图图16 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布图图17 生态重要性评价图图18 人口集聚度评价图图19 地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布图图20 交通优势度评价图序言国土空间(1)是宝贵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第一篇规划背景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第一篇规划背景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第一篇规划背景——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目录序言第一篇规划背景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自然状况第二节综合评价第三节突出问题第四节面临趋势第二篇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一节开发理念第二节主体功能区划分第三节重大关系第三章开发原则第一节优化结构第二节保护自然第三节集约开发第四节协调开发第五节陆海统筹第四章战略目标第二节战略任务第三节未来展望第三篇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第五章优化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二节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第六章重点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二节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第七章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二节发展重点第三节其他农业地区第八章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第一节功能定位和类型第二节规划目标第三节发展方向第四节开发管制原则第九章禁止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第二节管制原则第三节近期任务第四篇能源与资源第十章能源与资源第二节能源开发布局第三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第四节水资源开发利用第五篇保障措施第十一章区域政策第一节财政政策第二节投资政策第三节产业政策第四节土地政策第五节农业政策第六节人口政策第七节民族政策第八节环境政策第九节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第十二章绩效考核评价第一节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第二节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第六篇规划实施第十三章规划实施第一节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职责第二节省级人民政府的职责第三节监测评估附件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附件2: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表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表2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表3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表4 国家森林公园表5 国家地质公园附件3:附图图1 中国地形图图2 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图图3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图图4 生态脆弱性评价图图5 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图图6 目前开发强度示意图图7 开发区分布图图8 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图9 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图10 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图11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图12 国家禁止开发区域示意图图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评价图图14 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15 二氧化硫排放分布图图16 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布图图17 生态重要性评价图图18 人口集聚度评价图图19 地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布图图20 交通优势度评价图序言国土空间(1)是宝贵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完整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

(完整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
以下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希望对大家做规划设计时有帮助。

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图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图
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图
目前开发强度示意图
开发区分布图
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
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
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国家禁止开发区域示意图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评价图
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二氧化硫排放分布图
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布图
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人口集聚度评价图
地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布图
交通优势度评价图。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时间:2011-08-29 22:46来源:中国经济网点击: 213次 2010年底,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

我国过去在国土资源规划中存在哪些问题?新规划将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如何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许正中教授为我们深入讲解2010年底,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

《规划》明确我国将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在优化提升东部沿海城市群的基础上,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好的区域,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城市群。

科技部国家区域经济规划委托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我国过去在国土资源规划中存在哪些问题?新规划将如何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将如何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空间单元过大,发展不应齐头并进几千年来,我国的国土开发都是以农业为主,即使近代工业化有了较大发展,但实际全国发展并不平衡。

按照以往的规划,从政策上将全国划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四个经济板块。

但是按照这样的空间划分,在制定并实施政策的时候,“空间单元”太大,而且不具有差异性。

比如西部12个省,四川的条件和西藏的条件是完全不同的,又比如内蒙古,东西幅度几千公里,条件几乎不完全一样,要给予这些地区同样的政策是不合适的,这是空间单元的问题。

另外,全国各地的发展也是齐头并进,区域缺乏核心,齐头并进就等于什么也没有抓,没有差异化、没有特色。

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大约60%多的人生活在离海岸线一百公里以内,而这样的大城市群支撑着一半以上的GDP。

虽然我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极使一些地区的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是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还没有发挥。

目前,我国以省为单位进行规划,各省、市、乡、县都发展经济,齐头并进,却无法实现良好的效果。

张红霞-区域经济学课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张红霞-区域经济学课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张红霞-区域经济学课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全国国土空间最新布局办法。

根据这一布局,全国国土空间将被统一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

《意见》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的基本依据。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2011年6月初,《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

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意义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缩小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有利于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和改善区域调控。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人口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粮食生产规划、交通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在空间开发和布局的基本依据。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指在统一的国家空间规划框架内,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确定不同地区的主体功能,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该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于推动地区协调发展和优化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主体功能区是指以特定功能为主导的区域,包括经济功能区、生态功能区和人口功能区。

经济功能区是指以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目标,重点发展产业、推动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区域。

生态功能区是指以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为目标,主要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区域。

人口功能区是指以人口发展和人口资源利用为目标,主要集中人口资源,提供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的发展的区域。

其次,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需求和资源条件进行合理布局。

在经济功能区方面,要充分利用各地资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生态功能区方面,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在人口功能区方面,要合理统筹人口资源,实现人口分布的合理化,提高人口的素质和福利水平。

此外,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还要注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化空间布局。

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形成合理的区域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结构,促进各地区的互补和协同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遏制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最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方式。

通过合理布局和科学规划,可以有效控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同时,还可以提高各地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综上所述,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通过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区和协调发展各地区,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1. 简介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一项重大战略规划,旨在优化各地区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该规划针对全国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明确了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支撑。

2. 规划目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目标如下:•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合理规划,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区域竞争力:将区域优势转化为经济竞争力,增强地方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间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均衡布局。

3. 规划原则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规划制定需基于充分调研和科学分析,确保规划合理、科学和可行。

•综合性原则:规划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需求和影响,确保规划结果综合协调。

•区域性原则:规划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特点和需求,确保规划贴近实际、符合地方实际情况。

•可持续性原则: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规划目标的长期实现。

•可行性原则:规划要考虑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规划能够在实践中得以有效实施。

4. 规划内容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1 功能定位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确定各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包括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等。

4.2 产业发展规划中将对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进行调整和优化,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促进各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

4.3 资源整合规划中将对各地区的资源进行整合和配置,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地方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发展。

4.4 生态保护规划中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4.5 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中将推动各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间的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均衡发展。

我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

我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

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形成什么?What?Fra bibliotek战略目标
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
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形成什么?

一、为什么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Why?
科学开发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需要
顺应未来发展趋势的需要
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
增强区域调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需要
一、为什么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一)科学开发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需要
Why?
我国国土辽阔,是世界第三大国。但 是,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真正可供开发利 用、适宜人们生活生产和居住的空间十分有 限
一、为什么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发达国家虽然城市化已经发展到较高的程度, 但整体上开发强度并不高。而我国的一些地区,开 发强度已经达到或超过了这些国家的水平。
Why?
一、为什么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Why?
(三)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
科学开发我们十分宝贵的国土空间,必 须要明确哪些区域要重点开发,哪些区域不 应开发,以及各类区域的开发强度,使集聚 经济的地区集聚相应规模的人口,引导经济 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从而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促 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
Why?
2000年与1884年相比,日本人口增长了约3.4倍,而三 大都市圈人口增长约6倍,太平洋带状地带人口增长约5倍
日本三大都市圈和太平洋带状地带的人口比率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1884 1893 1903 1913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中国区域经济热点问题透视”结课论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内容解析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区是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主要支撑。

一、优化开发区域即优化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是:优化空间结构、优化城镇布局、优化人口分布、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优化基础设施布局、优化生态系统格局。

(一)环渤海地区京津冀地区是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的基地,北方的经济中心。

辽中南地区是全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型原材料基地,重要的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

山东半岛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蓝色经济区。

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不难看出,算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区域之一,其中作为中心城市的北京、天津、辽宁、大连、青岛等区域无不与周边区域优势互补,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链,发展的重心也不再是单纯的追求GDP,而是走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环渤海地区的居民大多生活水平较高,生活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医疗等基本保障也相对完善。

然而环渤海地区的发展也并非没有劣势,京津冀等地区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将经济增长建立在环境破坏之上,虽然近几年开始了治理整顿有所恢复,但沙尘暴等天气依旧频繁,北京在今年夏季遭遇了暴雨的侵袭,天津也因早期的重工业发展所以城市规划方面有些欠缺,这方面山东半岛地区具备优势,在发展的同时追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黄河三角洲更是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达成了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国际化大城市,被人们称为“魔都”已注定了上海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无论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还是服务业都媲美国际化大都市,许多外国人认识现代化的中国也是通过上海,经过2010世博会后上海在国际上的地位无疑又上升到一个层次,真正成为中国对外的名片。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十六,完)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十六,完)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六,完)(1)国⼟空间,是指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利管辖下的地域空间,是国民⽣存的场所和环境,包括陆地、陆上⽔域、内⽔、领海、领空等。

(2)党的⼗七⼤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

国家“⼗⼀五”规划纲要要求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主体功能区的范围、功能定位、发展⽅向和区域政策。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对编制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

(3)战略性,指本规划是从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度,对未来国⼟空间开发作出的总体部署。

基础性,指本规划是在对国⼟空间各基本要素综合评价基础上编制的,是编制其他各类空间规划的基本依据,是制定区域政策的基本平台。

约束性,指本规划明确的主体功能区范围、定位、开发原则等,对各类开发活动具有约束⼒。

(4)我国陆地国⼟空间中,⼭地约占33%,⾼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平原约占12%,丘陵约占10%。

(5)这⾥的⾃然灾害主要指洪涝、⼲旱灾害,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象灾害,⽕⼭、地震灾害,⼭体崩塌、滑坡、泥⽯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灾和重⼤⽣物灾害等。

(6)据2005年全国⽔⼒资源理论蕴藏量复查,64.7%的⽔⼒资源集中在四川、云南和西藏。

(7)化⽯能源主要指煤炭、⽯油、天然⽓、煤层⽓、油砂油、页岩油等。

(8)2008年全国查明矿产资源储量中,77%的煤炭资源集中在⼭西、内蒙古、陕西和新疆,75.9%的铁矿资源集中在辽宁、四川、河北、安徽、⼭西、云南、⼭东和内蒙古,62.4%的铜矿资源集中在江西、西藏、云南、内蒙古和⼭西。

(9)经济发展和⼯业化城镇化,必然要落到具体的国⼟空间。

从国⼟空间的⾓度观察,⼯业化城镇化就是农业空间和⽣态空间转化为城市化空间的过程。

(10)⽣态系统是指在⼀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物之间以及⽣物群落与其⽆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作⽤的⼀个统⼀整体。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_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_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_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重整河山?2021年07月16日13:22 南风窗主体功能区规划:重整河山?文_本刊记者许圣如发自广州广袤丰饶的中国西部迎来了最好的时代,7月5日,高规格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无疑是最强的冲锋号,而在这之前的6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则是猛烈的催化剂,生态补偿机制、优先财政转移支付等配套政策会从制度上为西部开发“准备充足的钱粮”。

“这是国家在空间开发方面提出的一个新战略,是中国的一个独创。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表示,规划既指引中国发展模式转变的方向,又设定了一个保护国土及生态环境的底线,而这条底线是直接划定到行政边界的硬性规定,不给地方政府太多的模糊空间。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牛凤瑞研究员认为,《规划》选在“十二五”规划编制期通过,意味着《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即将发挥重要作用,“弥补传统国土管治模式的缺点、制约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非理性政绩观,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新的整体规划,为未来数十年内中国各区域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全国主体功能区将分层次推进,分为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

国家层面将选取30%左右的国土,分为国家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

其余的全部国土由省级划定主体功能区。

“这是对目前地方政绩考评体系的一个有力纠正。

”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分析,中国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在政绩考评上基本上是一个标准,没能充分考虑各个地区不同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发展的特殊省情、市情、县情。

比如有些地区过度开发,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

不过,竹立家特别注意到一些地方,把“限制开发”类改为“生态发展类”。

“这样的一个改动,事实上意味着政策的松动,仍在强调发展,这是很危险的,多米诺骨牌一路松动下去,最后很可能回到不顾生态,经济发展至上的老路上来。

”重构经济新地图?其实,在《规划》制订过程中,就充斥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甚至中央部门之间的博弈。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文)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文)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文)第二篇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空间结构急剧变动的时期,坚持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导向极为重要(13)。

为有效解决国土空间开发中的突出问题,应对未来诸多挑战,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立足我国国土空间的自然状况,明确国土空间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二章指导思想——开发我们家园的新理念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4),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新的开发理念,调整开发内容,创新开发方式,规范开发秩序,提高开发效率,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设中华民族美好家园。

第一节开发理念本规划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中的“开发”(15),特指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限制开发,特指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并不是限制所有的开发活动。

对农产品主产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仍要鼓励农业开发;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仍允许一定程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

将一些区域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并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类区域的农业生产力和生态产品生产力,实现科学发展。

——根据自然条件适宜性开发的理念。

不同的国土空间,自然状况不同。

海拔很高、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以及其他生态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的区域,并不适宜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有的区域甚至不适宜高强度的农牧业开发。

否则,将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对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造成损害。

因此,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根据不同国土空间的自然属性确定不同的开发内容。

——区分主体功能的理念。

一定的国土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但必有一种主体功能。

从提供产品的角度划分,或者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或者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或者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

在关系全局生态安全的区域,应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主体功能,把提供农产品和服务产品及工业品作为从属功能,否则,就可能损害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6月完整版)之欧阳道创编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6月完整版)之欧阳道创编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新网6月9日电国务院于2010年底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

日前,中国政府网公布了通知全文。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

编制实施《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局出发,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规划》明确的原则和要求,尽快组织完成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并认真实施。

各部门要根据《规划》明确的任务分工和要求,调整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环境等相关规划和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全面做好《规划》实施的各项工作。

国务院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目录序言第一篇规划背景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自然状况第二节综合评价第三节突出问题第四节面临趋势第二篇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一节开发理念第二节主体功能区划分第三节重大关系第三章开发原则第一节优化结构第二节保护自然第三节集约开发第四节协调开发第五节陆海统筹第四章战略目标第一节主要目标第二节战略任务第三节未来展望第三篇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第五章优化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二节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第六章重点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二节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第七章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二节发展重点第三节其他农业地区第八章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第一节功能定位和类型第二节规划目标第三节发展方向第四节开发管制原则第九章禁止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第二节管制原则第三节近期任务第四篇能源与资源第十章能源与资源第一节主要原则第二节能源开发布局第三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第四节水资源开发利用第五篇保障措施第十一章区域政策第一节财政政策第二节投资政策第三节产业政策第四节土地政策第五节农业政策第六节人口政策第七节民族政策第八节环境政策第九节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第十二章绩效考核评价第一节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第二节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第六篇规划实施第十三章规划实施第一节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职责第二节省级人民政府的职责第三节监测评估附件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附件2: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表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表2世界文化自然遗产表3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表4国家森林公园表5国家地质公园附件3:附图图1中国地形图图2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图图3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图图4生态脆弱性评价图图5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图图6目前开发强度示意图图7开发区分布图图8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图9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图10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图1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图12国家禁止开发区域示意图图1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评价图图14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15二氧化硫排放分布图图16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布图图17生态重要性评价图图18人口集聚度评价图图19地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布图图20交通优势度评价图序言国土空间(1)是宝贵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20200611144631)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20200611144631)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
以下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希望对大家做规划设计时有帮助。

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图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图
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图
目前开发强度示意图
开发区分布图
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
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
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示意图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国家禁止开发区域示意图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评价图
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二氧化硫排放分布图
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布图
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人口集聚度评价图
地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布图
交通优势度评价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文)第二篇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空间结构急剧变动的时期,坚持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导向极为重要(13)。

为有效解决国土空间开发中的突出问题,应对未来诸多挑战,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立足我国国土空间的自然状况,明确国土空间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二章指导思想——开发我们家园的新理念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4),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新的开发理念,调整开发内容,创新开发方式,规范开发秩序,提高开发效率,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设中华民族美好家园。

第一节开发理念本规划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中的“开发”(15),特指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限制开发,特指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并不是限制所有的开发活动。

对农产品主产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仍要鼓励农业开发;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仍允许一定程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

将一些区域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并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类区域的农业生产力和生态产品生产力,实现科学发展。

——根据自然条件适宜性开发的理念。

不同的国土空间,自然状况不同。

海拔很高、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以及其他生态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的区域,并不适宜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有的区域甚至不适宜高强度的农牧业开发。

否则,将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对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造成损害。

因此,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根据不同国土空间的自然属性确定不同的开发内容。

——区分主体功能的理念。

一定的国土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但必有一种主体功能。

从提供产品的角度划分,或者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或者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或者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

在关系全局生态安全的区域,应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主体功能,把提供农产品和服务产品及工业品作为从属功能,否则,就可能损害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

比如,草原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若超载过牧,就会造成草原退化沙化。

在农业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应把提供农产品作为主体功能,否则,大量占用耕地就可能损害农产品的生产能力。

因此,必须区分不同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根据主体功能定位确定开发的主体内容和发展的主要任务(16)。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的理念。

不同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不同,因而集聚人口和经济的规模不同。

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由于不适宜或不应该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因而难以承载较多消费人口(17)。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人口主动转移到就业机会多的城市化地区。

同时,人口和经济的过度集聚以及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也会给资源环境、交通等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

因此,必须根据资源环境中的“短板”因素确定可承载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以及适宜的产业结构(18)。

——控制开发强度(19)的理念。

我国不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国土空间占很大比重。

平原及其他自然条件较好的国土空间尽管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这类国土空间更加适宜发展农业,为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不能过度占用耕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

由此决定了我国可用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国土空间并不宽裕。

即使是城市化地区,也要保持必要的耕地和绿色生态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地人口对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需求。

因此,各类主体功能区都要有节制地开发,保持适当的开发强度。

(图6目前开发强度示意图)——调整空间结构(20)的理念。

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等不同类型空间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的反映,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空间载体。

空间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及资源配置效率。

从总量上看,目前我国的城市建成区、建制镇建成区、独立工矿区、农村居民点和各类开发区的总面积已经相当大,但空间结构不合理,空间利用效率不高。

因此,必须把调整空间结构纳入经济结构调整的内涵中,把国土空间开发的着力点从占用土地为主转到调整和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上来。

——提供生态产品(21)的理念。

人类需求既包括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的需求,也包括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等生态产品的需求。

从需求角度,这些自然要素在某种意义上也具有产品的性质。

保护和扩大自然界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活动也是发展。

总体上看,我国提供工业品的能力迅速增强,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却在减弱,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强。

因此,必须把提供生态产品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任务。

第二节主体功能区划分根据以上开发定义和开发理念,本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分为以下主体功能区: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22);按开发内容,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按层级,分为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

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以是否适宜或如何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基准划分的。

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以提供主体产品的类型为基准划分的。

城市化地区是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也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农产品主产区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也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和部分工业品;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也提供一定的农产品、服务产品和工业品。

优化开发区域是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密集、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从而应该优化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

重点开发区域是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的条件较好,从而应该重点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

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都属于城市化地区,开发内容总体上相同,开发强度和开发方式不同。

限制开发区域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即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尽管也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但从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必须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即生态系统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必须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从而应该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地区。

禁止开发区域是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以及其他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国家层面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

省级层面的禁止开发区域,包括省级及以下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域、重要水源地以及其他省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域。

各类主体功能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主体功能不同,开发方式不同,保护内容不同,发展首要任务不同,国家支持重点不同。

对城市化地区主要支持其集聚人口和经济,对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支持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支持其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第三节重大关系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应处理好以下重大关系:——主体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

主体功能不等于唯一功能。

明确一定区域的主体功能及其开发的主体内容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并不排斥该区域发挥其他功能。

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作为城市化地区,主体功能是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集聚人口和经济,但也必须保护好区域内的基本农田等农业空间,保护好森林、草原、水面、湿地等生态空间,也要提供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和生态产品。

限制开发区域作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但也允许适度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允许发展那些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当地资源环境可承载的产业,允许进行必要的城镇建设。

对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

政府从履行职能的角度,对各类主体功能区都要提供公共服务和加强社会管理。

——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把农产品主产区作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区域,是为了切实保护这类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区域的耕地,使之能集中各种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同时,也可以使国家强农惠农的政策更集中地落实到这类区域,确保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村面貌不断改善。

此外,通过集中布局、点状开发,在县城适度发展非农产业,可以避免过度分散发展工业带来的对耕地过度占用等问题。

——主体功能区与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关系。

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往往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或生态功能比较重要,并不适宜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往往只是“点”的开发,主体功能区中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更多地是“片”的开发。

将一些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的区域确定为限制开发区域,并不是要限制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而是应该按照该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点上开发、面上保护”。

——主体功能区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关系。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为了落实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细化区域政策,更有力地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把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确定为优化开发区域,就是要促进这类人口密集、开发强度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区域,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移,从而也可以为中西部地区腾出更多发展空间。

把中西部地区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确定为重点开发区域,是为了引导生产要素向这类区域集中,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经济发展。

把西部地区一些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条件的区域确定为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类区域的生态产品生产力,使国家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民生的政策能更集中地落实到这类区域,尽快改善当地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条件。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政府对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设计和总体谋划,体现了国家战略意图,是确保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是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在各地区各部门充分沟通协调基础上确定的。

促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发挥政府的科学引导作用,更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政府在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中的主要职责是,明确主体功能定位并据此配置公共资源,完善法律法规和区域政策,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市场主体根据相关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有序进行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