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有限公司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记录
资料整理人:
审核批准人:
存档部门:安全部
时间:2015年5月1日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一、识别依据
首先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分为3大类: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主要有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煤尘、石棉尘、水泥尘、金属尘、有机粉尘等)。
物理因素主要有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气压(高、低气压等)、噪声与振动(如机械性噪声与振动、电磁性噪声与振动、流动性噪声与振动等)、电离辐射(α、β、γ、X射线、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
生物因素主要有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有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劳动过度心里和生理紧张;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良体位和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劳动工具。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在炎热季节受到长时间的太阳辐射导致中毒等;以及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采光照明不足,通风不良,有毒与无毒、高毒与低毒作业安排在同一车间内等;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的生产环境污染。
4.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二、引用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因素分类管理目录》
3、《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年版)
三、组织机构
组长:副组长:
成员:
四、识别方法
小组成员依据各车间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及其布局,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产品等基本情况,对职业病有害因素进行识别。通过识别全面辨识出作业场所、工艺流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确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记录
以上是职业病危害识别,由于各生产装置均属于密闭生产,同时,通过公司加强管理,加强员工职业知识培训、加大安全防护用品投入,可以杜绝职业危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