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历史分类汇总必修Ⅱ经济史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一、经济史的概述经济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制度变迁。

高中历史必修二中的经济史主要围绕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展开讲解,涵盖了从古代社会的氏族经济到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变迁,从而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轨迹和变革规律。

二、氏族经济与封建社会经济的转变1. 氏族经济的特点氏族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初形态,其特点是以家族为单位,劳动力分工明确,生产活动以自给自足为主。

氏族经济是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经阶段,家族内部通过劳动分工完成生产活动,不同家族之间通过交换和联姻等方式进行联系交往。

2. 封建社会经济的形成封建社会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奴隶主通过掠夺和剥削奴隶从事生产活动;二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奴隶主逐渐通过土地赐予和赋税制度来剥削农民。

三、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1. 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

在封建社会经济中,农业生产是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农民是社会经济的基本生产者。

封建主通过土地赐予和赋税制度来剥削农民,确保了封建统治的稳定性。

2. 城市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经济的另一个特征是城市经济的发展。

封建社会的城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商业活动得到了发展。

商人通过商品流通来获取利益,城市成为了商品交换的中心。

3. 社会分工的加深封建社会经济还表现为社会分工的加深。

在封建社会中,社会分工按照封建等级进行划分,封建主通过分配农田、官职和税收等方式来控制社会分工。

不同的阶级和阶层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积累方式。

四、封建社会经济的矛盾和变革1. 农民起义的兴起封建社会经济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上。

农民作为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者,遭受农地兼并和赋税的压迫,引发了一系列农民起义。

著名的农民起义有黄巢起义、王莽改革和白莲教起义等。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二 专题2【含解析】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二 专题2【含解析】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1.<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14题)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DraLf5hRmt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通过数据变化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表中的数据变化加以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关税在清政府年收入中所占百分比逐年增加,从侧面说明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而田赋、厘金所占比例的下降,更是说明了商品经济发展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的重要性。

D项正确。

DraLf5hRmt2.<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31题)《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DraLf5hRmt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答案】C【点拨】理解材料的意思是关键,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三十年间,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筹建海防,建立新式海军,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

虽然马尾海战中国也是惨败,但是只是福建水师覆没,三支海军尚余大半,与题中“总归虚牝掷金黄”不吻合,故选C。

DraLf5hRmt3.<2009年高考天津文综6题)右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

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DraLf5hRmt<创建于1932年的天津某企业商标)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答案】D【点拨】A项是天津固有的自然优势,图片信息提示该企业创办于1932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应该是南京国民政府。

DraLf5hRmt4.<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7题)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先于中国资产阶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DraLf5hRmt A.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早期资本输出 B.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C. 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中国资本阶级D.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答案】A【点拨】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产生于外商企业中,显然这与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资本输出有关。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学生版 新人教版必修2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学生版 新人教版必修2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分课汇编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学生版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2012年题组1、(2012高考文综某某卷18)表2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某某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

该表反映出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 城镇4.5%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2、(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9)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这表明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3、(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

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2011年题组4.(2011·某某文综·20)据图5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某某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图5 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5.(2011·某某文综·20)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6.(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34)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

2011年高考历史考点分析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

2011年高考历史考点分析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

2011年高考历史考点分析必修二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考点57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①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石器助耕;②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①春秋时期出现贵族个体占有土地的现象,私田大量开垦;②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加速了土地国有向私有的转变;③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3)小农经济的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为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①经济形态上: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②耕作方式上:铁犁牛耕为,实行精耕细作。

③土地制度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

④经营方式上:小农个体经营为主。

考点58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官府垄断生产;工艺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大;产品仅供贵族和官府使用;产品主要是武器等军需品和奢侈品。

(2)纺织、冶金、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略(见课本)(3)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①建立在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②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③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④生产技术不断进步;⑤生产规模扩大,在明清出现手工工场;⑥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呈相应的变化;⑦长期领先于世界。

考点59商业(1)“市”的形成发展市的发展特点由有时间和区域的限制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注意汉至唐前期、唐后期、北宋。

(2)主要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①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②唐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成都)、广州③宋代:开封、杭州④元代:大都(北京)、杭州、泉州⑤明清时期:晋商和徽商(3)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①建立在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存在;②宋元时期空前繁荣;③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国际贸易全面发展;④长期处于封建政府的压制和控制之下发展;⑤在发展中出现了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纸币也较早出现。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二 专题2

07-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必修二 专题2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二专题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1.(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14题)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答案】D【点拨】本题考查通过数据变化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表中的数据变化加以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关税在清政府年收入中所占百分比逐年增加,从侧面说明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而田赋、厘金所占比例的下降,更是说明了商品经济发展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的重要性。

D项正确。

2.(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31题)《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答案】C【点拨】理解材料的意思是关键,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三十年间,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筹建海防,建立新式海军,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

虽然马尾海战中国也是惨败,但是只是福建水师覆没,三支海军尚余大半,与题中“总归虚牝掷金黄”不吻合,故选C。

3.(2009年高考天津文综6题)右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

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创建于1932年的天津某企业商标)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答案】D【点拨】A项是天津固有的自然优势,图片信息提示该企业创办于1932年,当时的中国政府应该是南京国民政府。

4.(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7题)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先于中国资产阶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早期资本输出B.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C. 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中国资本阶级D. 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答案】A【点拨】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产生于外商企业中,显然这与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资本输出有关。

历史必修二·经济史.doc

历史必修二·经济史.doc

历史必修二•经济史无锡市辅仁高中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点默写必修二•经济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中国古代主要农耕方式的演变:[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封建社会最基本的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什么时候基本定型[汉朝]2、我国农业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小农经济],主要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落后性)3、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制;夏商周——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4、井田制瓦解的标志是[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这是中国最早征收粮食税的标志。

井由制废除后,秦通过[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5、指出下列情况出现的时间或朝代:翻车[曹魏(魏晋南北朝)]、出现铁器[西周晚期]、曲辕犁[隋唐]、灌钢法[南北朝]、烧制青瓷[东汉]、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周]、出现花楼机[明朝]、水排[东汉(鼓风冶铁的工具)]、楼车[西汉(播种工具)]、青花瓷[元朝(明宣德年间走向鼎盛)]、丝织艺术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宋代]6、列举商周青铜铸造代表作品:[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二星堆青铜礼器],列举明清时期丝织业成就:[政府在苏州、杭州设立织造局;明朝出现花楼机;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7、宋朝城市商业发展表现:[打破坊和市的界限(打破地点限制);打破经营时间限制,有早市和夜市;官府不再直接监管]8、哪个朝代出现“扬一益二”的现象[唐朝],明清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两大商帮:[徽商和晋商]9、明清时期,苏州的丝织业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说明当时出现了怎样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实质是什么?[雇佣关系]10、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的经济制度:[“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根本原因:[保证封建小农经济的需要]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11、“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提出的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防止倭寇之患危及统治、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抗清斗争]“闭关锁国”的危害:[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中国与世界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近代中国历史上主要的几种资本形态:[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官僚资本],最早出现的是[外国资本]。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必修二经济史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必修二经济史

经济史1.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原始阶段采用“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形成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到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增。

出现播种工具耧车、耦犁、一牛挽犁。

(4)唐代出现曲辕犁,可控制耕土的深浅。

附:铁犁牛耕方式推广的影响:提高农产品亩产量,是农业动力的革命,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飞跃性提高。

促进一家一户的小农个体经济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产生、发展。

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1)商周:井田制,名为国家公有,实为国王所有。

(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3)战国以后: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土地较少(4)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附一:战国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土地制度:①国家土地所有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④君主土地私有制附二:土地兼并问题(1)产生原因:①官僚地主依靠特权,把公田据为己有②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③农民因天灾人祸被迫卖地逃亡④国家不抑兼并的政策⑤(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可以买卖(2)危害:①地权和劳动者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②使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③使国家赋税减少和劳役征发困难,国力削弱④社会资金流向土地和农民的贫困又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3)解决方案:①开明政治家:改革田制,缓和兼并②民众暴动:提出均田口号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战国以后):(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

(2)以鉄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3)主导的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所有制(4)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

4.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1)主要经营方式:①家庭手工业特点:与小农业紧密结合,是小农个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大部分产品和原料自给自足 P10②田庄手工业特点:在汉代豪强地主的田庄中进行,也是自然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P10③官营手工业特点:盐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官办,政府垄断;皇家工场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物品;制作工艺水平高,但生产不计成本,使国家财政支出大等 P11④私营手工业特点:民间富人创办,面向市场生产民用产品,属于商品经济性质,后期出现雇工经营的手工工场即资本主义萌芽。

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必修2

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必修2

2011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模块分课时整理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1.(2011年山东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考点】古代中国农业【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与图片识读能力。

从关键词“汉代”,可以排除A项,因为春秋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汉代随着犁壁的发明,已经开始推广使用牛耕,排除C;雇佣关系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

故选B项。

【答案】B2.(2011年福建文综,14)图4 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

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图4①在汉代就已出现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结合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发展的史实和题干信息“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以及图片信息可以判断①③④正确。

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组合型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根据所学春秋时期孙叔敖主持兴建的期思雩娄灌区(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称安丰塘),排除②,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C。

【答案】C3.(2011年四川卷,12)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A B C D【考点】古代中国农业(水利工程)【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与识图能力。

经分析A项涉及到今天的广西地区。

相关史实则为秦始皇为统一岭南而修建的灵渠。

故选择A项。

【答案】A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2011年浙江文综,14)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

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识图能力,体现史地学科知识的渗透。

高考常考点汇总必修二 经济史部分

高考常考点汇总必修二  经济史部分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
三、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1.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 (1)成就:“一五”计划建设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 工业化体系;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 改造的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1956年中共八 大召开,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高考调研
2.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工业革命的展开,使国际贸易日益重要,需要建立一 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2)资产阶级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使世界贸易 范围规模迅速扩大。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
(3)交通运输条件和通讯手段的改革,使各地联系更加紧 密,交往更加便捷。 (4)19世纪中后期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 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起来。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
5.戈尔巴乔夫一开始的经济改革未达到预期效果,转而 进行政治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 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地 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
七、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增强,成 为世界唯一的经济强国。 (2)内容特点: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②政治方面:首先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的商业 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传统的贵族和封建主受到了削弱。 ③思想文化方面:动摇了教会的权威,加快了世界文明 的交流、冲突和融合。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
(2)西欧殖民扩张的影响: ①对世界市场而言: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 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②对欧洲殖民国家而言: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转 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 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历史必修二 经济史 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二 经济史 知识点总结

经济史
第一节中国古代经济一、农业
二、手工业
三、商业
第二节中国近代经济一、洋务运动
二、“民族资本主义”三次浪潮
三、民族工业萎缩
第三节中国现代经济一、恢复时期(1945-1952)
二、三大改造
三、十年探索时期
四、改革开放
第四节苏联的经济建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三、“斯大林模式”
四、赫鲁晓夫改革——没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体质
五、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重工业
六、戈尔巴乔夫改革
1.经济改革失败
2.政治改革,苏联解体
第五节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新航路的开辟
二、早期殖民扩张
三、工业革命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
五、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六、战后经济(1945-)。

历史: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Ⅱ)

历史: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1·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Ⅱ)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必修Ⅱ)1·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1.(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8题)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几三十载”。

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2.(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2题)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的干预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3.(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15题)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

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4.(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7题)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5.(2011年江苏高考题1题)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

顾低昂轻重之权,在入主操之尔。

”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6.(2008年广东高考4题)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之巧。

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

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

近十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分类汇总(经济史部分)

近十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分类汇总(经济史部分)

近十年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分类汇总(经济史部分)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经济史教材目录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一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二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三“蒸汽”的力量四走向整体的世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自由放任”的美国二罗斯福新政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二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11.大纲全国卷.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答案】D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答案】D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必修二经济史相关考点和知识梳理[原创精品]

必修二经济史相关考点和知识梳理[原创精品]

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经济史)编辑者:刘伟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高考考点】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官营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3、“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重农抑商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近年高考考点分布】年份考点分布2010年商业发展2题、经济政策4题、对外贸易1题,宋代经济发展(大题)2011年工商业及城市发展8题、对外贸易2题、经济政策3题,经济重心变化2题、唐代经济发展(大题)、关中地区在秦汉隋唐间变化(大题)2012年农业发展1题、工商业发展8题、经济重心变化1题、对外贸易1题,海禁和闭关锁国(大题)2013年农业发展5题。

手工业发展6题、商业发展8题、经济政策3题、江南经济发展(大题)、对外贸易(大题)。

农业和商品经济发展(大题)【复习重点】1、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2、土地制度的演变;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明清的“海禁”与“闭关锁国3、①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②耕作技术、生产工具的改进③小农经济的成因及特点④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4、①手工业的地位及成就②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③古代手工业的世界地位④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考点落实】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一)古代农业的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国家。

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

(二)古代农业的发展: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耕作方法刀耕火种砍树草—焚烧——播种,其优势是庄稼长势好,缺点是地力下降。

春秋战国的垄作法→西汉赵过的代田法→魏晋时期的耕耙耱技术生产工具耒耜,石器(石器锄耕)青铜农具较少,耒耜、石锄和石铲铁犁牛耕:我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1)春秋战国出现(2)西汉——两牛三人耦犁(赵过,东汉传到珠江流域);犁壁(3)东汉——二牛一人犁耕法(4)隋唐——曲辕犁(唐朝江东地区,用犁评调节深度)播种工具:西汉的耧车灌溉工具:曹魏的翻车;唐朝的筒车;宋朝的高转筒车;明朝的风力水车主要作物及耕作制度最早培植水稻和粟(距今七八千年)西周:粟稻黍稷麦桑麻;西周时期后世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⑴两汉一年一熟;⑵宋代江南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制;⑶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2011届高考历史专题汇总及解析

2011届高考历史专题汇总及解析

2011届高考历史专题汇总及解析: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湖州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13)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③社会秩序的稳定④田庄经济的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 [本文由免费提供]【解析】“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选自《淮南子》大意是:一个人用耒耕地(手握着耒,脚踩着耒下端横绑的短木,把耒尖插入土中,翻动土层)不超过十亩。

“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选自《汉书》记述魏国政治家李悝所说,大意是:现在一个带着五口人的户主,种地百亩,一年的收成是一亩一石半,打成粟是一百五十石。

材料反映了农业生产力得到较大提高,根据选项可以分析出原因是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第③项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当时社会现实不符;第④项田庄经济的发展出现在汉代。

2.(宁波市2010年高三模拟考试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本文由免费提供]材料二: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

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

《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

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注:铁搭:农具名。

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太湖地区农业史》材料三:新设备(注:广告图片。

19世纪末。

农业设备在变化。

从美国传入第一批收割机、蒸汽脱粒机、割草机。

机械化减轻了农民的劳动,然而取代了大量劳力。

)材料四:在18、19世纪,农业飞速发展:更合理的轮作制,粮食产量提高,用了新机器,以及对牲畜品种与农业技术的改革。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经济史综合复习
精品PPT
农业 夏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汉
魏晋南 北朝 隋唐

明清
手工业 商业
政策
精品PPT
世界
中国
16世纪 新航路开辟 原始积累
高产作物 商品化 土地私有制、租佃
价格革命、商业革命 私营手工业
物种交流
资本主义萌芽
世界市场、全球化
白银货币 市镇 商帮
早期殖民扩张(西葡) 一条鞭法 隆庆开海
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官僚资本
斯大林模式
1945年前 二战
抗战,民族工业萧条萎缩
二战后-- 第三次科技革命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70年代 国家干预、福利国家
过渡时期、一化三
凯恩斯主义
改、中共八大、三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面红旗、八字方针。
马歇尔计划。苏联精改品P革PT
文革
世界
中国
20世纪 滞胀、新自由主义、 改革开放、责任制、国企
17世纪 荷兰殖民 英荷战争
工场手工业
同上 清初海禁、康熙开海
18世纪
18世纪 下半叶
英国殖民、三角贸易 英法战争
工业革命、工厂制精度品PPT
康乾盛世、摊丁入亩
人口危机(人地矛盾) 乾隆海禁、一口通商
世界
中国
19世纪 工业革命 工厂制度 嘉道衰世
初--60 交通运输
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年代 商品输出
瓜分世界 世界市场 列强在华设厂、瓜分狂潮
帝国主义战争 精品PPT(路权、矿权)
世界
中国
1910-- 一战、十月革命 1920 战时共产主义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20世纪 资本主义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历史分类汇总必修Ⅱ经济史四川省南充市嘉陵一中胡佳伟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发展一.选择题(2011年新课标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D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2011年全国卷文综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2011年北京市文综12)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

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A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③诸侯国之间有商业贸易往来频繁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11年福建省文综14)图4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

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C①在汉代就已出现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11年福建省文综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宝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这表明 D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2011年广东省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地地的分界)始。

……经界既正,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C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2011年山东省基本能力22)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2011年山东省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B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

”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CA.汉朝的丝绸之路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2011年四川省文综12)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 A(2011年四川省文综14)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大变化。

下列赋役制度适应了这一变化的是 DA.相地而衰征B.租庸调制C.方田均税法D.一条鞭法(2011年天津市文综历史2)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

……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计中反映了宋代 A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2011年浙江省文综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

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D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图8(2011年浙江省文综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B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2011年浙江省文综15)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2011年重庆市文综16)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

下列选项中,反映明代丝织业状况的是 AA.使用新式“纱绸机”B.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C.开始培育八辈之蚕D.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2011年上海市文综8)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同学们围绕“博物馆与记忆”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图片(见下图)。

并制作了如下标签:①商代兽面乳灯纹鼎;②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③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石斧;④战国曾侯乙编钟。

上述标签与下组图片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 BA.②①④③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

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

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上下相反,好恶乖迕”。

这表明汉初 A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3)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C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

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

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5)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

这说明当时 D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明朝张翰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

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

”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CA.农业仅赖百工B.百工亦为本业C.农工比重适当D.农工任其消长二.非选择题(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6)(1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唐中期,杜佑感叹秦朝“以区区关中灭六强国”,而唐朝同样定都于关中,版图广阔,“竭万方之财,上奉京师”,国势却日益衰落。

他分析说,“商鞅佐秦,以为地利不尽”,扩大每亩的面积,以此增加农夫耕种数量;招纳秦国以外的人前来耕种,“优其田宅,复及子孙”;“非农与战不得入官。

大率百人以五十人为农,五十人习战,故兵强国富。

”“其后仕宦途多,末业日滋。

今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

又秦汉郑渠(郑国渠)溉田四万顷,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顷,永徽(唐高宗年号,650~655年)中,两渠灌浸不过万顷,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初减至六千亩。

亩朘(削减)一斛,岁少四五百万斛。

地利耗,人力散,欲求强富,不可得也。

”——据《新唐书》(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代关中社会经济状况与秦相比有何变化。

(4分)(2)杜佑所批评的“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简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6分)答案要点:(1)水利工程衰败;农业收获量减少;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商业等活动,农业劳动力剧减。

(4分)(2)原因:农业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以人力投入保证农业收入的状况得以改变。

(3分)影响:工商业获得发展的基础,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加,商业活动趋于繁荣。

(3分)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一.选择题(2011年广东省文综15)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车臣曾国藩公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才,信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创举”反映了 BA.资本主义的萌芽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爵位制度的创设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2011年山东省文综11)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

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DA.2 B.31 C.73 D.193(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5)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

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该新政府是C A.南京临时政府B.北洋政府C.南京国民政府D.重庆政府(2011年四川省文综15)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l820年中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殴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l.8%和3%。

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D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5)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B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9)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

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

”这反映了 D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二.非选择题(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2)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

如果忠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