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合集下载

煤矿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煤矿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省对我矿安全设施及条件验收,提出需将井下18KG轨道更换为22KG轨道,现报施工安全措施。

二、施工负责人:黄延安
三、安全负责人:李文贵
四、安全技术措施:
1、轨道工入井时,必须穿戴整齐(安全帽、水鞋),带矿灯、自救器。

2、严禁穿化纤衣服或带烟火和点火物品下井。

3、班组长必须佩带便携式瓦检仪。

4、施工前由现场施工负责人与矿调度联系,停止施工巷道提升运输。

5、工作人员进入斜坡行走时,必须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

6、铺轨道时,轨道工必须由班组长统一指挥,站稳立牢,步调一致。

7、轨道工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机具的使用。

8、检查并带好工具材料,排除施工巷道内不安全隐患,方可进入施工地点。

9、拆除混凝土道床或用垛斧铲螺丝时,掌钎人要戴防护手套,打锤人不准戴手套,不准和掌钎人站在同一条线上,同时注意周围环境。

10、捣固道床或卧底时,前后间距不。

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轨道使用原巷道内15kg/m的轨道,轨枕使用150×150×1400mm的枕木。

临时轨道铺设质量要求:
1、轨道铺设以巷道中心线向小帮1000mm为轨道中心线,轨道要目视平直。

2、轨道坡度必须与巷道施工坡度保持一致。

3、轨距:900mm,误差-2~5mm;轨枕间距:1000mm,误差-50~50mm。

4、接头要求:接头采用悬接,间隙不大于5mm,高低差不大于5mm,内错差不大于2mm。

5、轨枕铺设要求:轨枕一端必须拉线摆放整齐、垂直轨道,不得吊斜,轨枕槽必须挖够深,道碴埋设轨枕至少达到2/3,轨枕对齐的一端距轨道200mm。

6、轨道铺设不得出现阴阳道,不悬空,道岔行程不超过规定。

7、轨距拉杆:一根标准道使用3根轨距拉杆,两端头1m处各一根,中间一根。

8、道夹板、螺栓(一正一反),弹簧垫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螺栓一正一反上紧。

9、轨道必须用锯床锯,用钻床打眼,轨枕腐朽、损坏、折裂不准使用。

10、每根轨枕上钉4根道钉,道钉帽必须与轨道压牢。

本措施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规定执行。

巷道轨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巷道轨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隆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巷道铺设轨道安全技术措施编制:机电科2010.8.巷道铺设轨道安全技术措施由于我矿井基建的逐步完善,巷道需要进行轨道铺设。

同时为了确保安全,特制定铺设轨道安全技术措施。

一、轨道铺设技术参数:铺设道轨选用30kg/m钢轨,轨道内轨距为600mm,道轨铺设长度为600米;枕木选用水泥枕木,枕木设计间距为800mm;道卡棍设计间距为2m。

.二、技术要求:1、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轨道接头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与左右差错不得大于2mm。

2、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

3、轨枕(水泥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必须符合标准要求,距离偏差不得超过50mm,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与枕木。

4、轨距:直线段及曲线段加宽后偏差-2mm~+5mm5、水平:直线段二股钢轨应水平误差不大于5mm6、接头平整度:轨面及内侧错差不大于2mm7、方向:弯道半径符合要求,并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8、道钉:规格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2mm,混凝土轨枕螺栓、压板齐全,浮离不大于2mm。

9、一般轨道,其道渣厚度应保持100~150mm,大于10°的倾斜巷道,铺设前应挖枕木沟,其深度约为枕木的2/3,道渣厚度不小于50mm。

10、枕木间距离要求700mm,其偏差不超过±100mm,两端伸缩长度误差不超过30mm,高低差不超过10mm。

11、连接件、道钉的安设位置要成“八字形”或对称的“三角形”钉枕木,鱼尾板螺栓不得有松动现象,道渣应捣固,无浮枕现象。

12、轨道接头应采用对接方式、枕木宽200mm,厚150mm,600轨距长1.2m,900轨距长1.6m.轨道接头也可采用悬接方法连接。

13、变坡点使用的拱弯道、底弯道要圆滑过渡,禁止采用截道搭接,过渡段二端留有500mm以上的直道,以保证与直轨的可靠连接。

拱弯道、底弯道的曲率半径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不得小于9m.14、施工维修中的材料、配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铺轨标准及安全技术措施

铺轨标准及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AQ-JS-09425(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铺轨标准及安全技术措施Track laying standards and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铺轨标准及安全技术措施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铺设轨道的质量标准1、轨道铺设必须按照永久轨道的标准进行铺设。

2、铺设轨道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轨道中心线铺设。

3、轨道采用不小于24kg/m钢轨,轨道扣件齐全、牢固并与轨道相符。

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不应有硬弯。

轨道间距:600mm,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偏差为-2mm~+5mm.4、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

轨道枕木间距:800mm,轨枕间距偏差:-50mm~+50mm,轨枕埋入底板深度为枕厚的2/3。

枕木必须与轨道固定牢靠,且垂直于轨道。

5、道木必须垫平、捣实,严禁出现枕木悬空的轨道。

6、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不得有杂拌道。

道岔的钢轨型号,不得低于线路的钢轨型号。

7、轨道铺设平整、牢固,石子垫实。

8、轨道上平面距巷道顶板最低处不低于2500mm.二、铺设轨道的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将施工地点的杂物、浮煤、淤泥和积水清理干净。

2、铺设轨道时,将巷道高度低于设计高度的地段或距离短、起伏大的小坡起底找平,然后方可铺道。

3、在各转载摘挂钩地点前后10米范围内及110404回风巷错车场段铺道时,必须将巷道底板找平,将此段巷道轨道铺平,确保停车平稳。

煤矿铺设轨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铺设轨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铺设轨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时要求先将施工所需的工具及材料准备到施工地点并摆放整齐,严禁乱丢乱放。

2、运料时要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制度。

3、需要两人以上多人搬运物料时,要同步协调、同起同落,由带班长在现场统一指挥。

4、运料时,必须认真检查提升绞车的各种保护装置、制动装置、信号和巷道内的各种阻车装置是否齐全有效,钢丝绳及护绳是否存在隐患,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5、人力推车时一次只准推1辆车。

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者等于5‰时,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m。

6、严禁放飞车和在巷道坡度大于7‰时人力推车。

7、不得在能自动滑行的坡道上停放车辆,确需停放时必须用可靠的制动器或者阻车器将车辆停稳。

8、轨道铺设要求“齐道双枕”,即:轨道接头要对齐,距轨道接头左右各240mm处安装一根轨枕。

9、铺设轨道时要同步协调,轨道铺设平直,现场由带班长统一指挥。

10、铺设轨道时要注意观察周围支护情况,及时处理活矸活石,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在安全的前提下施工。

11、在车辆换钩处安装一套气动阻车器,根据机电科制定位置进行安装“一坡三挡”装置。

12、轨道铺设完成后经机电部门验收后再投入使用。

13、电缆吊挂必须符合机电科制定的《电缆吊挂标准》。

14、其他未尽事宜严格安装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上级部门制定的相关制度执行。

煤矿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合理:轨道铺设时应根据矿井情况、车辆载荷和运行速度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材料选择:轨道的材料应选择高强度、耐磨损和耐腐蚀的材料,以延长轨道使用寿命,并减少维护工作和事故风险。

3. 安装规范:轨道的安装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轨道的平整度和连接牢固性。

4. 固定稳固:轨道的固定点、固定方式和间隔应符合安全要求,确保轨道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或松动。

1
5. 排水良好:轨道铺设区域应进行排水处理,确保轨道周围无积水,避免影响轨道的稳定性和车辆的行驶安全。

6. 定期检查:轨道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
轨道的磨损、变形等问题,确保轨道的安全运行。

7. 防护设施:在轨道周围设置防护设施,防止车辆偏离轨道造成事故,并提供紧急停车装置,以应对突发情况。

8. 培训和管理:对轨道铺设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
技能水平,加强对轨道铺设工作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综上所述,煤矿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能够保障轨道的安全
运行,减少轨道相关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运输的安全和高效。

2。

铺设轨道的安全技术措施

铺设轨道的安全技术措施

铺设轨道的安全技术措施范本一:铺设轨道的安全技术措施引言:铺设轨道是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为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顺畅,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措施。

本详细介绍了铺设轨道的各项具体内容和要求,以便相关人员在实践中可据此进行操作。

一、施工前期准备1. 安全方案编制:详细描述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和应急措施。

2. 材料检验:严格按照像关标准对所使用的轨道材料进行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3. 设备准备:检查和保养相关施工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二、铺设轨道的操作步骤1. 清理场地:清除施工区域内的垃圾和杂物,并保持干净整洁。

2. 基床处理:按照设计要求对基床进行处理,包括平整、加固等。

3. 安装轨枕和轨道:精确安装轨枕和轨道,并确保其坚固可靠。

4. 连接轨道:采用合适的连接器将轨道连接在一起,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调整。

5. 安装道岔: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和调试道岔,确保其操作灵便准确。

6. 钢轨固定:采用适当的固定方法对铺设好的轨道进行固定,以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

7. 轨道调试:对铺设好的轨道进行调试,确保其平整度和几何精度满足要求。

三、施工中的安全措施1. 周边区域封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设立封锁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 安全警示标识: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的视觉警示。

3. 安全防护措施:施工人员应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4. 紧急救援预案:制定相关的紧急救援预案,确保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 安全方案编制模板2. 轨道材料检验表3. 施工设备检查记录表4. 紧急救援预案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 铁路法:指规范铁路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法律法规。

2. 施工安全管理条例:针对施工行业,明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求和责任。

范本二:铺设轨道的安全技术措施引言:铺设轨道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本详细介绍了铺设轨道的安全技术措施,并提供了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实施。

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轨道铺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说明为了60101高档普采运输方便,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对60101回风顺槽进行轨道铺设,工程量为350m,为顺利完成矿井联合试运转和竣工投产验收,在轨道铺设过程中保证安全和工程质量,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前准备㈠施工前,由技术人员(编写人员)负责贯彻批准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贯彻后方可下井作业。

㈡轨道采用轨长为8m 、22kg/m轨道,轨距600mm,轨道整体铺设在巷道前进方向的中间,轨道靠左、右帮距离为1450mm,铺设轨枕规格为:长×宽×高=1200×160×140 mm的优质木材,轨枕间距800mm;具体施工按轨道铺设安装图施工(附图)。

㈢施工前由矿地测科提供腰线,测绘人员沿井巷直线段,每隔30m设一组腰线,曲线段每隔10m 设一组腰线。

在施工中,曲线的起止点、直线段的变坡点、岔交点等都必须设腰线标明,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无腰线严禁施工。

㈣施工工具:风镐、弯道器、起道器、夯道镐、爪形撬棍、专用量具、轨道尺、水平尺、曲度规、刚尺等准备到位。

㈤材料选择:铺轨前对钢轨型号、材质、鱼尾板、垫板、轨枕等材料进行检查、保证、符合设计要求。

㈥接风水管路、动力电源接至施工地点,将施工设备配备齐全,并运送到施工地点。

三、铺轨工艺㈠轨枕铺设要求1.轨枕必须对齐放平整,利用中腰线核实。

两轨枕中心距为800㎜。

2.钢轨接头下的轨枕必须选择规格标准、材质优良的轨枕。

3.严禁砼轨枕、木轨枕混合使用。

㈡轨道铺设要求两条轨道的接头,直线段取相对式,曲线段取错开式,但错距不宜大于3m ,使用的短轨不得小于2m。

㈢轨头接缝接头的高低内测错距不大于2㎜。

直线段钢轨的联接应用悬接法,曲线段为悬错接法。

㈣定道施工中每铺设一根钢轨,要放正接头,插入轨缝铁片,安装鱼尾板,每个接头扣件要牢固、齐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599-18 轨道铺设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工程说明
为了60101高档普采运输方便,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对60101回风顺槽进行轨道铺设,工程量为350m,为顺利完成矿井联合试运转和竣工投产验收,在轨道铺设过程中保证安全和工程质量,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前准备
㈠施工前,由技术人员(编写人员)负责贯彻批准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贯彻后方可下井作业。

㈡轨道采用轨长为8m 、22kg/m轨道,轨距600mm,轨道整体铺设在巷道前进方向的中间,轨道靠左、右帮距离为1450mm,铺设轨枕规格为:长×宽×高=1200×160×140 mm的优质木材,轨枕间距800mm;具体施工按轨道铺设安装图施工(附图)。

㈢施工前由矿地测科提供腰线,测绘人员沿井巷直线段,每隔30m设一组腰线,曲线段每隔10m 设一组腰线。

在施工中,曲线的起止点、直线段的变坡点、岔交点等都必须设腰线标明,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无腰线严禁施工。

㈣施工工具:
风镐、弯道器、起道器、夯道镐、爪形撬棍、专用量具、轨道尺、水平尺、曲度规、刚尺等准备到位。

㈤材料选择:
铺轨前对钢轨型号、材质、鱼尾板、垫板、轨枕等材料进行检查、保证、符合设计要求。

㈥接风水管路、动力电源接至施工地点,将施工设备配备齐全,并运送到施工地点。

三、铺轨工艺
㈠轨枕铺设要求
1.轨枕必须对齐放平整,利用中腰线核实。

两轨枕中心距为800㎜。

2.钢轨接头下的轨枕必须选择规格标准、材质优
良的轨枕。

3.严禁砼轨枕、木轨枕混合使用。

㈡轨道铺设要求
两条轨道的接头,直线段取相对式,曲线段取错开式,但错距不宜大于3m ,使用的短轨不得小于2m。

㈢轨头接缝
接头的高低内测错距不大于2㎜。

直线段钢轨的联接应用悬接法,曲线段为悬错接法。

㈣定道
施工中每铺设一根钢轨,要放正接头,插入轨缝铁片,安装鱼尾板,每个接头扣件要牢固、齐全。

在轨道接头处应悬空。

螺栓应涂润滑油,保证安装后与钢轨密贴。

㈤轨枕
施工中,按照轨枕的间距使用板尺、粉笔将轨枕位置画在钢轨上,然后将轨枕放在所画的位置上。

㈥道钉
使用道钉固定轨距,先目视然后瞄正方向,放正
轨距尺调整钢轨,再钉道钉,紧接着补齐鱼尾板螺栓。

㈦矫正轨道
按照中心线校正轨道,轨道中心线最大误差不得超过±50㎜。

轨枕间距为800㎜,可利用专业工具拨正轨枕间距。

㈧道岔铺设
1.道岔铺设前必须先在地面进行预组装,并检查道岔零件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将道岔轨枕按道铺设顺序编号,并拆解道岔,连同轨枕一同运至现场。

铺道岔时,采用木道木。

2.道岔铺设顺序:
先铺辙岔,再铺茬本轨,然后铺设导曲轨、尖轨和护轮轨,最后安设转向装置。

3.钉道钉:
先钉外股钢轨,再依据轨距钉内股轨道,每个岔枕木先钉两个道钉,待全面检查合格后再补钉其他道钉。

㈨道床
道床选用坚硬不易风化的碎石做道碴,粒度为20~30㎜,并不准掺有碎末等杂物,使其具有适当的孔隙率,以利于排水和良好的弹性。

四、质量保证
㈠质量目标:优㈡施工队组建立施工日志。

㈢严格按《作业规程》、《煤矿井下铺轨验收规范》进行验收,对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必须当班返工。

㈣验收员要认真把关,不循私情,严格验收。

㈤队长、技术员下井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㈥工作面设立材料存放点,所有材料必须分类堆放整齐,工作面必须备有一定数量的材料。

㈦认真落实班组核算制度,由材料员建立材料领用台帐,实行材料领用登记制度,班组长及验收员必须加强班组的材料管理,严格控制材料消耗。

㈧质量标准化保证措施:
1.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

2.对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必须返工,上道工序不合
格,下道工序不准施工。

3.铺轨工作必须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施工,不得偷工减料。

必须实行挂线施工。

4.实行质量管理责任制,质量好坏与考核挂勾,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人员及相关责任人实行经济处罚,对工程质量好的队伍及人员进行奖励。

5.全队职工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循“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各工种岗位作业规程》、《质量标准化标准》及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6.井下严禁拆卸矿灯,严禁带电检修电气设备。

合理配置电气设备,加强防爆管理,防止过热、防止电气火灾。

7.其它未涉及部分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

五、施工技术要求
㈠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

轨道接头
的间隙不得大于5㎜,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

㈡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

㈢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下偏差为-2㎜。

㈣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每隔5米设一组。

㈤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

道碴的粒度及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轨枕下应捣实。

㈥清理浮碴,挖出轨枕基础,将轨枕放好。

㈦按中腰线铺设轨道,道轨铺设标准要求执行“钉道质量标准”。

㈧检查道轨铺设质量时,用卡轨、钢尺检查道轨高低、偏差、内错差、轨枕间距,不符合标准规定的必须进行整道处理。

㈨整轨时严禁使用有裂缝的撬棍,以防断棍伤人,扛钢轨行走时要时刻观察前后左右情况,严禁碰人及
撞击风水管、电缆和风筒等设施。

㈩插入和抽出起道器时,不要把手和脚伸入轨道下面,防止压伤到手脚。

(十一)抬扛钢轨时,两人操作,应同起同放,严禁掇人,防止出现砸腿脚等事故的发生。

(十二)使用道锤时,要注意锤头和锤把发生脱节,掉落伤人。

(十三)运输钢轨时,要捆扎结实,降低重心,杜绝超载,以防掉道,翻车事故。

(十四)使用活扳手紧螺丝时,要使用配套口径的扳手,用力均匀,防止滑落伤人。

(十五)起道、抬道轨、砸道钉时要脚站稳,防止歪倒,打伤脚、腿部。

六、通风管理及安全措施
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管理,风门必须闭锁,严禁两道风门同时打开,通风部门加强日常维护管理。

工作面两顺槽由通风部门指派专职测风员进行定时测风,并记入测风记录牌板,风量要满足生产要求,否则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