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后题及 答案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43cb69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b.png)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搭石》一文中出现的词语是()A. 间隔B. 拦截C. 挽裤D. 平衡2. 《将相和》一文中,蔺相如被任命为()A. 廷尉B. 宰相C. 上卿D. 大将军3. 下列诗句中,出自《静夜思》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床前明月光,照在窗台上。
D. 窗前明月光,照在床前地上。
4. 《语文园地二》中,下列哪个字属于形声字?()A. 桃B. 梨C. 杏D. 李5. 《古诗三首》中,《山行》的作者是()A. 杜甫B. 白居易C. 王维D. 杜牧6. 在《语文园地二》中,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手法?()A. 雨过天晴,太阳露出了笑脸。
B. 雨过天晴,太阳升起来了。
C. 雨过天晴,太阳照耀着大地。
D. 雨过天晴,太阳温暖了人心。
7. 《搭石》一文中,描述了搭石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关系。
A. 竞争B. 合作C. 互助D. 友爱8. 《将相和》一文中,廉颇负荆请罪的原因是()A. 打败仗B. 丢失阵地C. 知错就改D. 背叛国家9. 下列词语中,与“ABB”式词语结构相同的是()A. 碧绿碧绿B. 火红火红C. 雪白雪白D. 金黄金黄10. 《语文园地二》中,下列哪个句子是反问句?()A. 这件事难道不是你做的吗?B. 这件事是你做的。
C. 你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吗?D. 这件事是谁做的?二、判断题:1. 《搭石》一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家乡的人们搭石过河的故事。
()2. 《将相和》一文中,廉颇和蔺相如一开始就是好朋友。
()3.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绝句。
()4. 《语文园地二》中,学习了ABB、AABB、ABAB式的词语结构。
()5. 《山行》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间行走时的所见所感。
()6. 《搭石》一文中,作者通过搭石这件事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7. 《将相和》一文中,蔺相如因为胆小怕事而不敢与廉颇正面冲突。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01d8f34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9.png)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在下列分数中,与1/2相等的是()。
A. 2/4B. 3/6C. 4/8D. A和B2. 一个分数,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3,这个分数的大小()。
A. 扩大3倍B. 缩小3倍C. 不变D. 无法确定3. 下列分数中,与3/5相等的分数是()。
A. 6/10B. 9/12C. 12/15D. A、B和C4. 0.25、25%、1/4这三个数中,()最大。
A. 0.25B. 25%C. 1/4D. 一样大5. 下列分数中,不是最简分数的是()。
A. 2/3B. 3/4C. 4/6D. 5/76. 一个分数,分子大于分母,这个分数()。
A. 真分数B. 假分数C. 等于1D. 无法确定7. 1/2与1/3的和是()。
A. 1/5B. 2/5C. 3/5D. 4/58. 1/4、1/5、1/6这三个分数中,()最大。
A. 1/4B. 1/5C. 1/6D. 一样大9. 下列分数中,能与1/2组成互质数的是()。
A. 3/4B. 2/3C. 4/7D. 5/610. 两个分数相加,若分母相同,则它们的和是()。
A. 分母扩大B. 分母缩小C. 分子相加D. 分子相减二、判断题:1. 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其值一定等于1。
()2. 分数的大小与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有关。
()3.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 两个真分数相加,其和一定小于2。
()5. 两个假分数相加,其和一定大于2。
()6. 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7. 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8. 两个分数相加,若分母不同,则不能直接相加。
()9. 两个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10. 两个分数相乘,其积一定小于这两个分数中的任意一个。
()三、计算题:1. 计算 4/5 + 1/4。
2. 计算 3/8 1/2。
3. 计算5/6 × 2/3。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后分层作业3.4循环小数(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后分层作业3.4循环小数(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d4f24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9.png)
34.98÷0.53=661.35×0.28=0.378
验算:
13.1
【详解】 ,(40-1)÷6=6……3,循环节中第3个数字为1,所以第40位上的数字是1.
14.2;4496
【分析】根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用循环小数表示出结果,循环节就是一个周期,确定周期后,用总量除以周期,如果正好是整数个周期,结果为周期的最后一个;如果比整数个周期多n个,也就是余数是n,那么结果为下一个周期里的第n个;如果不是从第一个开始循环,可以从总量里减掉不是循环的个数后,再继续计算。
二、判断题
5.3.69696969的循环节是69。( )
6.循环小数3.0146146…的小数部分第11位上的数是4。( )
7. 的小数部分第100位上的数字是5。( )
三、选择题
8.循环小数3.643643643…的小数部分第45位上的数字是()。
A.6B.4C.3
9.下列各数中是循环小数的有()个。
18.(1)54千克
(2)16个
【分析】(1)用每桶油的质量乘桶数即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答;
(2)用油的总质量除以每桶油的质量即可。
【详解】(1)4.5×12=54(千克)
答:12桶油重54千克。
(2)70÷4.5= ≈16(个)
答:至少应准备16个这样的油桶。
【点睛】(2)中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
3.4循环小数(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7÷11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表示是( ),小数点后面第2023位上的数字是( )。
2.9.59797…是( )小数,循环节是( ),简便写法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6db00b33687e21af45a96b.png)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课《白鹭》一、朗读课文。
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答:白鹭美,美得像一首诗。
(1)白鹭的外形美,美得自然,美得恰到好处。
正如文中所说的“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减之一分则嫌,素之一忽则嫌,黛之一忽则嫌。
”白鹭的颜色和谐,身段匀称,这是一种自然朴实的静态美。
(2)白鹭的美还体现在与水田的和谐美,白鹭装饰了水田,水田包容了白鹭,正如文中所说的“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一种和谐、悠然的美。
(3)白鹭的美还是一种“澄清的美”,为乡村生活增添了具有生命的清澄。
正如文中所说的“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二、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第6自然段:清田独钓图。
第7自然段:清晨放哨图。
第8自然段:黄昏低飞图。
第二课《落花生》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答: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议)花生等内容。
二、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父亲的话提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三、小练笔。
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他们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地作着贡献,用一段话写写你身边这样的人。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73a1f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d.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天鹅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yán)美,与它那种温和的天性正好相称: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
凡是它所到之处,它都成了这地方的点缀品,使这地方美化;人人喜欢它,人人欢迎它,人人欣赏它。
我们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那么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羽族里第一名善航者,并且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典型。
可不是吗,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就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向前航行。
天鹅在一切方面都高于家鹅一等。
家鹅只以野草和谷物为生,天鹅却会找到一种比较精美的、不平凡的食料。
它不断地用妙计捕捉鱼类。
它做出无数的不同姿态以求捕捉的成功,并尽量利用它的灵巧与气力。
它会避开或抵抗它的敌人:一只老天鹅在水里,连一只最强大的狗也不怕,它用翅膀一击,连人腿都能打断,其迅疾、猛烈可想而知。
(有删改)1.这篇短文的作者也是《松鼠》一文的作者——法国作家________。
这篇短文选自他的代表巨作《______》。
2.短文介绍了天鹅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3.短文第二自然段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了天鹅的体形非常便于它在水上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____”画出一个作比较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一个举例子的句子,并选择其中一句说说该说明方法的作用。
《道德与法治》全册同步课后练习(五年级上册)人教版(含答案)
![《道德与法治》全册同步课后练习(五年级上册)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7d8c0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13.png)
《道德与法治》全册同步课后练习(五年级上册)⼈教版(含答案)第⼀课⾃主选择课余⽣活⼀、填空:1、合理规划课余⽣活,要做到(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相结合、(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互补,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余⽣活)的关系。
2、⾃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成长过程中需要发展的(能⼒)。
3、在⾃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母)的意见,也要从⾃⼰的(实际 )出发,选择⼀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4、学校开展的跳绳、拔河等活动,是我们( 校内 )课余⽣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家⼈⼀起购物、游玩等是我们( 校外 )课余⽣活的丰富内容。
⼆、判断题(请在题⽬后的括号中画“√”或画“×”)(×)1、课余⽣活的选择上,我喜欢什么就选什么,家长⽼师管不了。
(×)2、和同学⼀起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我们校内课余⽣活的主要内容。
(√)3、放学后,我会先做完功课,再安排⾃⼰喜欢的活动。
(×)4、⼩明说只要感兴趣的课余⽣活他都积极参加。
(×)5、⽆论什么课余⽣活,我们都可以参加。
(√)6、在课余⽣活中,我们的⾔谈举⽌也要符合⼩学⽣的⾏为规范。
(√)7、安排课余⽣活要合理规划,注意先后、主次和时间安排等。
(√)8、⾃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成长过程中需要发展的能⼒。
(√)9、⾯对丰富多彩的课余⽣活,我们需要合理选择。
(√)10、帮助⽗母做家务,可以让我们体会亲情的温暖。
(×)11、⼩辉放假后尽情地玩⼿机、看电视,⽆⼼做假期作业。
(√)12、⼩明暑假旅游时,在名胜古迹上写“到此⼀游”。
三、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到题后的括号⾥,每⼩题只有⼀个答案是正确的。
)1、假期到了,不⽤上课,我们会(A)。
A.按课余⽣活计划实⾏B. 玩⼿机、看电视C.胡乱写完作业就去玩D. 晚上晚睡,早上睡懒觉2、丰富课余⽣活,有助于(C)①开阔视野,提⾼动⼿能⼒②培养创新意识③学会合作和待⼈接物④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3、下列做法中你赞同的是( A )A、⼩红想利⽤周末的时间学习书法B、⼩芳暑假不知道做什么,完全是⽗母说了算C、刘丽的⽗母不让她出去旅游,她就不吃饭4、下列关于课余⽣活说法错误的是( C )A、我爱摄影,可以⽤镜头发现⾝边的美好事物B、我们可以⾃主选择课余⽣活C.我们的课余⽣活是相同的5、下列⾏为中不正确的是( B )A、在图书室,不⼤声喧哗B、外出旅游时没⼈监督时乱扔垃圾C、不去⽔深的地⽅玩⼉四、实践题:1、把⾃⼰参加过的课余⽣活列举出来,并加以分类。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6e21230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00.png)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搭石》一文中出现的词语是()A. 间隔B. 拦截C. 挽裤D. 平衡2. 《将相和》一文中,蔺相如被任命为()A. 廷尉B. 宰相C. 上卿D. 大将军3. 下列诗句中,出自《静夜思》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床前明月光,照在窗纱上。
D. 窗前明月光,照在窗纱上。
4. 《语文园地二》中,关于“设问”和“反问”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B.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C. 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D. 设问的答案在问题之后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语文园地二》中“词句段运用”的是()A. 词语搭配B. 修改病句C. 仿写句子D. 诗句默写6. 《搭石》一文中,描述了搭石的目的是为了()A. 美化环境B. 方便行人C. 储存粮食D. 防止水土流失7. 《将相和》一文中,廉颇负荆请罪的原因是()A. 战败B. 犯错C. 知错能改D. 想要和好8. 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是()A. 弯弯的月亮像小小的船。
B.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C. 他的脸红得像个苹果。
D. 小明在操场上跑步。
9. 《语文园地二》中,关于“缩句”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B. 保持句子的主要意思不变C. 可以改变句子的结构D. 可以去掉句子中的主干10. 下列诗句中,出自《山居秋暝》的是()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二、判断题:1. 《搭石》一文中的“搭石”是指用石头搭建的桥梁。
()2. 《将相和》一文中,蔺相如和廉颇成为了好朋友。
()3. 《语文园地二》中的“词句段运用”只包括词语搭配。
()4.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
()5. 《山居秋暝》一诗描绘了山中的美景和宁静的生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后问题完整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后问题完整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a9ae4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b.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后问题完整答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后题完整解答1窃读记XXX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一说作者在什么地方读书,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
答:作者在紧邻饭店的一家书店里读书。
在那儿读书的不便之处有:饥肠辘辘的劳苦,腿酸脚麻的煎熬,担忧惧怕的痛苦。
2、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了“我如饥似渴”地读书,抄写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答:(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体会: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写出“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体会:“跨、踮、挤”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写出书店顾客很多,表现“我”想读书的急切心情。
)(3)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体会:写出我虽然饿得饥肠辘辘,但是读书让“我”得到了精神的满足、充实,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3、“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动,找出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答:(1)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适合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分,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
(体会:进书店看书时,书籍给我带来智慧、知识,我很快乐,但又惧怕被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2)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体会:通过“我”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进行对比描写,写出“我”为雨天能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更表现“我”对读书的热爱。
)4、联系课文和生活理论,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念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答:“吃饭长大”指的是身材的物资需求,“念书长大”指的是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材,而册本哺育的是灵魂,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的成长的人。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父爱之舟》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父爱之舟》课后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6d467414791711cc7917e7.png)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父爱之舟》课后作业及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zhǔ fàn() qǐ dí() zhì xiè()táng guǒ()péi jià() bì yè()bào kǎo() xīn téng()二、用“√”给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yuān miǎn)枉钱也不肯花的,更别说花钱住客栈.(zhàn zàn)了。
2. 班干部要以身作则,为同学们树立爱学习、守纪律的榜.(bǎng páng)样。
3. 恍恍惚.(hū hú)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看踩高跷.(qiāo qiào)走路。
4. 新农村建设使我的家乡不再偏僻.(pì bǐ)、荒凉。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辛酸心酸1. 成功带给我们的是欣慰和满足,然而成功的背后却是无尽的()和汗水。
2. 我看着父亲瘦弱的背影,不由得一阵()。
启迪启示启事3. 快乐的音符可以()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
4. 部电影给了观众深刻的()。
5. 这则寻找走失儿童的()牵挂着很多人的心。
这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我”心酸地哭是因为,“我”品尝到的人生的新滋味有哪些?2.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儿钱换个较好的房间。
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
父亲平时节省到极点,可是却对加钱换个较好的房间动心了是因为,这表现了父亲对“我”的。
3. 我背着书包()在他背上,双手()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
他()紧裤脚,()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起扎在腰里。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1《圆明园的毁灭》课后习题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1《圆明园的毁灭》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49284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d.png)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1《圆明园的毁灭》课后习题答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小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欢迎阅读!《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
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二十一课《圆明园的毁灭》1、读句子,说说从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可估量”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写出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甚至世界的损失是无法计算的。
(2)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 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 破坏、毁掉。
“凡是”“统统”说明侵略者已经把圆明园洗劫一空。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后分层作业6.4组合图形的面积(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后分层作业6.4组合图形的面积(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41e47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c.png)
6.4组合图形的面积(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如图,AC长10厘米,BD长6厘米,且AC垂直BD,那么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2.如下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ABC中,AB=6厘米,BC=8厘米,AC=10厘米,正方形BFGE的边长为1厘米,则GD=( )厘米。
3.图是一个长方形,长为10厘米,宽为6厘米,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平方厘米.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长BC为10厘米,直角三角形BCE的直角边EC为8厘米,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4.8平方厘米,则CF的长是( ) 厘米.5.街心花园有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四周有一条宽1.5米的甬道(如图),如果甬道的面积是27平方米,那么中间的花坛面积是( )平方米.二、判断题6.用正八边形可以密铺。
( )7.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也要用到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
( )8.估算一片树叶的面积,可以先在方格纸上描出叶子的轮廓,再根据叶子轮廓的形状转化成近似的规则平面图形进行计算。
( )9.如图,阴影甲的面积大于阴影乙的面积.( )三、选择题10.如下图所示,每个小正方形面积是1cm²,阴影部分的面积是()cm².A.5.5B.7.5C.8D.8.511.比较下图中甲、乙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是( ).A.甲>乙B.甲<乙C.甲=乙D.不确定12.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表示1平方厘米,芳芳2岁时脚印(阴影部分)的面积可能是()平方厘米。
A.20~25B.35~38C.40~45D.50~5513.如图所示,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大约是()平方厘米。
A.5B.8C.6D.20四、解答题14.如图,梯形的下底为8厘米,高为4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5.两个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图)摆放后,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多少?16.李叔叔准备在这块地里种郁金香(如图),每棵郁金香占地0.25平方米,这块地大约可种多少棵郁金香?17.下图是房屋的一面墙。
(部编新教材)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新教材)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cc37d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c.png)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课《白鹭》一、朗读课文。
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答: 白鹭美, 美得像一首诗。
(1)白鹭的外形美, 美得自然, 美得恰到好处。
正如文中所说的“色素的配合, 身段的大小, 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 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那铁色的长喙, 那青色的脚, 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白鹭的颜色和谐, 身段匀称, 这是一种自然朴实的静态美。
(2)白鹭的美还体现在与水田的和谐美, 白鹭装饰了水田, 水田包容了白鹭, 正如文中所说的“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 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在小树的绝顶, 看来像是不安稳, 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一种和谐、悠然的美。
(3)白鹭的美还是一种“澄清的美”, 为乡村生活增添了具有生命的清澄。
正如文中所说的“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 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 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二、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 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第6自然段: 清田独钓图。
第7自然段: 清晨放哨图。
第8自然段: 黄昏低飞图。
第二课《落花生》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答: 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议)花生等内容。
二、从课文中的对话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 父亲说: “花生的好处很多, 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 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 等到成熟了, 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父亲的话提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特点。
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b4d12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5d.png)
……
匣子里的长城砖,听着人们热烈的赞美,由惊讶而沉思:“啊——我们往往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才妄自菲薄;只因为不知自尊,才失去尊严啊!”
2.结合上下文,第③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时,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指定内容,联系前后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1)读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这个细节让你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故乡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她本来没有名字,只因为那里种着很多桃树,春天一到,漫山遍野都是红的桃花,所以大家都叫她“桃花沟”。虽然故乡名不见经传,鲜为人知,但我喜欢她;真的,打心眼儿里喜欢。
在我的心中,故乡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恬静而美丽。
且不说那淙淙流淌的、似乎凝聚着山的灵气的清亮的小溪,光溜溜的、五彩斑斓的鹅卵石,活乱跳的小鱼小虾;也不说那软绵绵的、像铺着一张大绿毯似的桃花坡,红尾巴的小靖蜓,绿油油的大妈蚱,单是山腰里的那一片桃林,就有说不完的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理解。
________
李逵归心似箭,迈开脚步,大步走去。走着走着,只见前面闪出一片松林,烟笼雾锁,十分险恶。李逵是个胆大粗豪之人,根本不觉害怕,直走进去。突然,一个大汉从树上跳下,暴喝一声:“黑旋风李逵在此!识相的留下买路钱,免得伤了性命!”
哦!故乡,那片难忘的桃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后分层作业4.2掷一掷(附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后分层作业4.2掷一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d06da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c.png)
14.11种可能的结果是2、3、4、5、6、7、8、9、10、11、12.
【详解】1+1=2,1+2=3,1+3=4,1+4=5,1+5=6,1+6=7;
2+6=8;3+6=9;4+6=10;5+6=11;6+6=12
根据题意,列表得出朝上的两个面点数的和的结果,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任意掷一枚骰子,朝上面的点数有6种可能。
同时掷两颗骰子,朝上的两个面的点数的和的结果如下:
1点
2点
3点
4点
5点
6点
1点
2
3
4
5
6
7
2点
3
4
5
6
7
8
3点
4
5
6
7
8
9
4点
5
6
7
8
9
10
5点
6
7
8
9
10
11
6点
7
8
9
10
11
答:有11种可能,这些可能的结果是2、3、4、5、6、7、8、9、10、11、12.
15.摸一个球,然后放回,按照这种方式摸两个球,加起来大于3的一方赢,和为3的重新摸球直到摸到和不为3的球(答案不唯一)
【分析】要做到游戏公平,则应使得输赢的可能性一致。设置游戏规则时,遵循此点即可。
【详解】摸出的2个球有3种可能,分别是2个黄球,2个红球,1个红球和1个黄球,其中,摸出2个黄球和2个红球的可能性一致,且这3种可能对应的分数分别是2分、4分和3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窃读记》作者是林海音,代表作品:《城南旧事》1、说说作者在什么地方读书,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作者在私人开的书店读书,在那儿读书不但经受饥饿和腿酸脚麻的煎熬,而且经历心里的担忧和惧怕。
)2、找出课文中写“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
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写出“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2)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动作词“跨、踮、挤”写出书店顾客很多,表现“我”想读书的急切心情,读书的如饥似渴。
)(3)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写出我虽然饿得饥肠辘辘,但是读书让“我”得到了精神的满足、充实,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3、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的窃读滋味心理活动的句子。
(1)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窃”指的是只读不买。
快乐是因为书籍给我带来智慧、知识,惧怕是因为怕被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2)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通过“我”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进行对比描写,写出“我”为雨天能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更表现“我”对读书的热爱。
)4、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
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指的是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的成长的人。
)《走遍天下书为侣》 “侣”指伴侣,可以换成“伴”。
1、说说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因为作者把书当做朋友,当做家园,每读一遍,总能发现新东西,总有新感受。
)2、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作者反复读同一本书的不同方法有:①思考内容,揣摩写作目的;②续编故事,品读片段;③再读其它,寻找新知;④列出单子,积累所得;⑤想象作者。
这种读书方法启示我们要从多角度反复读书,要多读多想多思考,才能有自己真正的读书体会。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故地”指书已经读了很多遍,很熟悉了。
写出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
)仿写: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一种最好的精神粮食。
4、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作者将书比喻为朋友和家,充分表达出对书的喜爱。
朋友间次次相见,家天天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感觉,新的收获,巧妙地说明了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②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作者在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方式方法后的由衷感叹。
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
这句话也与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
)③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指读者因阅历、体验不同而感受不同。
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读书方式、方法,收获也是独特的。
以自己的方式阅读,对书有独到的见解,才能使书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古诗词三首》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字,形象鲜活,春意盎然。
)(意思: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到家乡呢。
感情: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欲:想。
意万重: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意思:洛阳城里秋风乍起,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可要说的话太多了,不知从何说起。
感情:表达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聒:声音嘈杂。
(意思:又刮风,又下雨,将士们的睡梦被打断,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再也睡不着了。
感情:表达将士深切的思乡之情。
)《梅花魂》1、课文通过那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五件事:①教“我”读唐宋诗词,读到思乡诗词时落泪;②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③因为年龄大不能回国时哭了;④离别前送“我”墨梅图,教导我;⑤临别时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
)2、“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在文中是指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3、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
三次落泪,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从三次落泪我们可以感受到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眷恋。
4、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这段是外祖父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也是外祖父对“我“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他自己心灵的表白。
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
“秉性”本义是指本性。
在这里梅花的秉性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有:岳飞,苏武、文天祥、朱自清。
)《鲸》常识性说明文1、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
(课文从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四个方面来介绍鲸的。
)2、课文介绍鲸的时候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
)3、读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作用。
(1)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主要” 说明须鲸除了虾和小鱼外,还吃其他的食物。
)(2)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必须”说明鲸每隔一定的时间就要进行呼吸的必要性)(3)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
(“总是”说明鲸喜欢群居的特性。
)4、鲸是哺乳动物的原因有:(1)鲸用肺呼吸;(2)鲸是胎生的。
5、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作者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由象“很大”到鲸“比象大得多”,以此来说明鲸的庞大。
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②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作者先列举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体重,用重量说明鲸大。
又以我国发现的一头鲸为例,从它的体重、身长、舌头及口腔的宽大等四方面具体生动地说明鲸的确非常大。
这段话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清楚的说明鲸是体形庞大的海洋动物。
)③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作者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鲸呼气时喷出来的气比喻成“花园里的喷泉”。
这种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说明的事物形象具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新型玻璃》新型玻璃名称特点作用夹丝网防盗玻璃自动报警防盗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安全可靠,高层建筑物使用变色玻璃能对阳光起反射作用,改变颜色自动调节室内光线吸热玻璃吸热、阻挡冷空气使室内冬暖夏凉吃音玻璃消除噪音隔音2、作者在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3、把你想发明得玻璃用喜欢的方式写出来。
(如:我想发明的一种玻璃是净化空气玻璃,它的特点是能吸进废气,释放新鲜空气,作用是净化空气,保护人体健康。
)4、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安然无恙”是形容平安,没有受到一点儿伤害。
本课指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不会伤人。
“藕断丝连”原是比喻表面上好像已经断了,实际上仍有牵连。
本文是指玻璃虽然碎了,但玻璃片仍粘在一起,不会四处飞溅伤人。
这两个词语生动而又准确地描述出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
)《钓鱼的启示》1、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因为“我”好不容易才钓到鲈鱼,鲈鱼又大又漂亮,而且没有其他人看见,所以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
父亲坚持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因为父亲想让“我”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做一个遵守道德的人。
)2、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话自己的理解。
(是:对;非:错。
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这是错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对的。
这么简单的道理作者知道,但要真正来这样做到很难。
实践道德需要放弃个人利益。
我想到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道德抉择,考试时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是告诉老师,还是不告诉老师;路上捡到钱,没人看见,是交,还是不交。
)4、“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诱惑人的“鱼”是指吸引人的事或物,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考试时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是告诉老师,还是不告诉老师?路上捡到钱,没人看见,是交,还是不交?)5、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从“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可以体会到:父亲也很喜爱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也舍不得放掉它,“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是因为父亲也在经历道德的考验:放,还是不放? “得”:一定、必须,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体会到父亲的坚决,父亲是理解孩子的心情的,但实践道德必须从小严格要求,这是作为一位真正爱孩子的父亲必须做的。
)《落花生》作者许地山,笔名落华生。
课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
1、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讲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2、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花生最可贵的是:虽然外在不美丽,不漂亮,却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3、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1)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不好看”指花生外在不美丽,“很有用”写出花生很实用。
揭示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父亲希望“我们”学习花生的这种品质。
)(2)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人要做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人,不要做只讲外表美而对社会和他人没有益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