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浪淘沙全文课件1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25张PPT)

明诗意
一直;径直
大意:如今我要直向它的 源头——银河冲去,和传 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天上的 牛郎织女家。
这两句诗让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画面?
浪大、浪高。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谁能讲讲牛 郎织女的故事?
在天上,让 人感觉静谧美好、 温馨甜蜜。
你从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豪情?
逆流而上,直 冲九霄的豪迈 气势。
一、比一比,再组词
沙( 泥沙 ) 砂( 砂锅 )
簸( 簸箕 ) 菠( 菠萝 )
淘( 淘气 ) 掏( 掏出 )
崖( 山崖 ) 涯( 天涯 )
二、诗的后两句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 河的
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 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得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解诗题
意思是大浪淘洗泥 沙。刘禹锡创作的 一组诗,共九首, 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明诗意
形容黄河弯曲 折曲的样子
风浪滚动
大意:九曲黄河夹带着绵 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 天边蜿蜒奔腾而来。
天边
精读古诗
黄河弯曲折曲
波涛汹涌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长、沙很多
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你好像 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 称,晚年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代 表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石 头城》等。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qū
多音字
曲 簸
qū 曲折 qǔ 歌曲 bǒ(用作动词时) 颠簸 bò (用作名词时)簸箕
重难点字书写指点
yá
要注意右半部分 “丿”的穿插,“厂” 里是两个“土”,注 意不要写成“士”。
通过用典(借用典故)的方法,由风景 联想起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又联系到自 身进行想象,表现诗人出逆流而上、直冲九 霄的豪迈气势。
部编版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浪淘沙(其一)刘禹锡 》课件

• 浪的特点是汹涌,气势大,一浪接一浪,这 里指的是困难的来势很快,对人的打击很大, 而且是三番两次的;沙的特点是沉重,多,流 动的。说明了人一生遇到的困难很多,很沉重。 但句前的“莫”,表达了作者对待挫折的乐观 态度和勇敢面对,这两句话也是他对自己的自 勉。金指的是成功。这里写出作者认为困难就 是一种磨练,磨练过后总有一天能获得成功。
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 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 相通。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 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 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 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 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浪淘沙
【唐】刘禹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
知诗人,解诗题
作者简介
唐朝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他的诗风颇具独特性。极富艺术张力和 雄直气势。他是柳宗元(唐代大文学家 )的好朋友,人称“刘柳”,性格豪迈 ,决不向恶势力低头。刘禹锡的诗写的 很有豪气,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代表作《陋室铭》、《乌衣巷》。他作 《浪淘沙》九首,本课是第一首。
刘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禹 2《望洞庭》
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的 诗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诗歌特点:
1、取境优美。 2、精炼含蓄。 3、韵律自然。 4、豪迈的气概,奋发有为的精
②天涯: 天边。 译文: 弯弯曲曲的黄河从遥远的地方奔腾而来,一路夹裹 着万里黄沙。
部编版 语文 六年级上册第17课《浪淘沙(其一)刘禹锡》课件

③自天涯: 从天边而来 。 译文: 弯弯曲曲的万里黄河,挟带着泥沙,一路波涛滚滚, 从遥远的天边奔涌而来。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些什么呢?
❖ 弯弯曲曲的万里黄 河,挟带着泥沙, 一路波涛滚滚,从 遥远的天边奔涌而 来。真想沿着黄河 直上到银河,一起 去寻访牛郎织女的 家。
拓诗篇,感诗魂
浪淘沙(其八)
唐·刘禹锡
•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急浪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一样深得使人无法脱身, 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 沙一样永远下沉。淘金千 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
成功
露出闪亮的黄金。
这里写出作者认为困难就是一种磨练,磨练过后总
浪淘沙
刘禹锡
qū
bǒ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注释: ①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 河流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九,表示多数。
②万里沙:写出了黄河水泥沙滚滚、浩 荡奔腾的样子。
③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 的样子。 簸:掀翻。
诗人情感、精神。
作业
❖ 积累更多刘禹锡的诗歌。 ❖ 用“鉴赏诗歌五步径”的方法预习《江雪》
浪的特点是汹涌,气势大,一 浪接一浪,这里指的是困难 的来势很快,对人的打击很 大,而且是三番两次的
沙的特点是沉重,多,流动的。 说明了人一生遇到的困难很多, 很沉重。
❖
——(唐)王之涣《凉州词》
❖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唐)李白《 将进酒》
4、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人想直上银河去做些什么呢?
❖ 弯弯曲曲的万里黄 河,挟带着泥沙, 一路波涛滚滚,从 遥远的天边奔涌而 来。真想沿着黄河 直上到银河,一起 去寻访牛郎织女的 家。
拓诗篇,感诗魂
浪淘沙(其八)
唐·刘禹锡
•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急浪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一样深得使人无法脱身, 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 沙一样永远下沉。淘金千 遍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但只有淘尽了泥沙,才会
成功
露出闪亮的黄金。
这里写出作者认为困难就是一种磨练,磨练过后总
浪淘沙
刘禹锡
qū
bǒ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注释: ①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 河流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九,表示多数。
②万里沙:写出了黄河水泥沙滚滚、浩 荡奔腾的样子。
③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 的样子。 簸:掀翻。
诗人情感、精神。
作业
❖ 积累更多刘禹锡的诗歌。 ❖ 用“鉴赏诗歌五步径”的方法预习《江雪》
浪的特点是汹涌,气势大,一 浪接一浪,这里指的是困难 的来势很快,对人的打击很 大,而且是三番两次的
沙的特点是沉重,多,流动的。 说明了人一生遇到的困难很多, 很沉重。
❖
——(唐)王之涣《凉州词》
❖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唐)李白《 将进酒》
4、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13张PPT)

默读诗歌,说说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 的磅礴气势。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看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到 浪淘风簸自天涯。
想 如今直上银河去, 象 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旧说天河与海通。晚世有人居海者者,见 年之八月浮搓茶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 阁于搓上,多备粮,乘搓而去。十余日中,犹 观星月日晨,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蚤夜。去 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这 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者次饮之。牵 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 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访严君平则知之 夕。……因还如期。后至蜀访严君平。曰‘某 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 到天河时也。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忆画面,背诗歌
18 古诗三首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其一》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浪淘沙(其一)
唐代曲名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qū
九曲/黄河/万里沙,
bǒ
曲
qǔ:歌曲、歌谱 qū:曲折(的地方)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学习任务1:
自读诗歌,结合注释、插图,说说每句 诗的意思,不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看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到 浪淘风簸自天涯。
想 如今直上银河去, 象 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旧说天河与海通。晚世有人居海者者,见 年之八月浮搓茶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 阁于搓上,多备粮,乘搓而去。十余日中,犹 观星月日晨,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蚤夜。去 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这 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者次饮之。牵 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 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访严君平则知之 夕。……因还如期。后至蜀访严君平。曰‘某 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 到天河时也。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忆画面,背诗歌
18 古诗三首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其一》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浪淘沙(其一)
唐代曲名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qū
九曲/黄河/万里沙,
bǒ
曲
qǔ:歌曲、歌谱 qū:曲折(的地方)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学习任务1:
自读诗歌,结合注释、插图,说说每句 诗的意思,不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课件(共16张PPT)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二)
唐 刘禹锡
洛水桥边春日斜, 碧流清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 惊起鸳鸯出浪花。
浪淘沙(其七)
唐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创作背景
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 陵,再贬朗州司马。-度奉回诏后,他又因 《答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 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溺,而是以积极乐 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诗人的经历可以用 诗中的哪个词表示?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语文
浪淘沙(其一)
自读古诗要求:
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读准字音:
九曲黄河 天涯
浪淘风簸 牛郎织女
曲 1.qū: 跟“直”相对 2. qǔ:与音乐有关
簸 1. bǒ:颠簸,摇ຫໍສະໝຸດ 2. bò:扬糠除秽、清算垃圾的器具
涯
温馨提示:“涯” 字右边的“竖撇”要穿 插,“厂”里面是两个 “土”,四个横间距要 均等。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引用典故:
相传,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张骞奉命沿 黄河西行数月,在黄河源头附近见到了织女,织女十分热情地恭 迎并接待了这位汉朝使者。之后,张骞返回时织女赠其一机石, 张骞持机石返回长安向汉武帝复命,将机石献给汉武帝。并将寻 找黄河源头、到银河、遇织女、赠机石和经过一一禀报汉武帝。 自此,有黄河源头与天上银河相通的传说,张骞也由此有了“寻 源使”的美称。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二)
唐 刘禹锡
洛水桥边春日斜, 碧流清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 惊起鸳鸯出浪花。
浪淘沙(其七)
唐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创作背景
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 陵,再贬朗州司马。-度奉回诏后,他又因 《答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 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溺,而是以积极乐 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诗人的经历可以用 诗中的哪个词表示?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语文
浪淘沙(其一)
自读古诗要求:
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读准字音:
九曲黄河 天涯
浪淘风簸 牛郎织女
曲 1.qū: 跟“直”相对 2. qǔ:与音乐有关
簸 1. bǒ:颠簸,摇ຫໍສະໝຸດ 2. bò:扬糠除秽、清算垃圾的器具
涯
温馨提示:“涯” 字右边的“竖撇”要穿 插,“厂”里面是两个 “土”,四个横间距要 均等。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引用典故:
相传,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张骞奉命沿 黄河西行数月,在黄河源头附近见到了织女,织女十分热情地恭 迎并接待了这位汉朝使者。之后,张骞返回时织女赠其一机石, 张骞持机石返回长安向汉武帝复命,将机石献给汉武帝。并将寻 找黄河源头、到银河、遇织女、赠机石和经过一一禀报汉武帝。 自此,有黄河源头与天上银河相通的传说,张骞也由此有了“寻 源使”的美称。
【人教部编版】浪淘沙教学课件1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 这是诗人自勉,不要 被眼前的苦难吓到, 要抱着乐观的心态对 待苦难,把困苦当做 一种磨练,总有一天 会成功的。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 1.积极进步的"致君及物"的政治 思想; 2.凝炼含蓄,意在言外,词近旨远 的文笔风格; 3.自然邃美,兼收民歌的创作手法.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刘禹锡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急浪一样深得 使人无法脱身,不要说被贬谪的人 好像泥沙一样永远下沉。淘金千遍 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 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 作者在诗的前两句已明明白 白地表露了自己的坚强意志, 接着又以沙里淘金这一具体 事理联系到正义之身,历尽 千辛万苦终归会经受住磨难 而显出英雄本色,为天下人 认可。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 这是诗人自勉,不要 被眼前的苦难吓到, 要抱着乐观的心态对 待苦难,把困苦当做 一种磨练,总有一天 会成功的。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 1.积极进步的"致君及物"的政治 思想; 2.凝炼含蓄,意在言外,词近旨远 的文笔风格; 3.自然邃美,兼收民歌的创作手法.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刘禹锡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急浪一样深得 使人无法脱身,不要说被贬谪的人 好像泥沙一样永远下沉。淘金千遍 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 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 作者在诗的前两句已明明白 白地表露了自己的坚强意志, 接着又以沙里淘金这一具体 事理联系到正义之身,历尽 千辛万苦终归会经受住磨难 而显出英雄本色,为天下人 认可。
部编人教版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PPT课件

13
黄河
黄河:
全长约5464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呈“几” 字形。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哪些 词语体会到黄河的雄伟壮观?
九曲黄河
浪淘风簸
16
九曲黄河
九曲是指九道弯吗? 那是说明了什么?
指弯很多,曲曲折折。
九曲黄河:
后两句作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 沙,逆流而上,直到牛郎织女家,侧面表现了黄河的雄伟。
(课后第二题)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40
视频(幻灯片下播放)
点击下一页
同学们,这首诗歌还被谱成了好 听的歌呢,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吧!
创作背景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 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而被贬 为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虽回 京,不久又被贬为连州刺史,历任和 州刺史,被贬生活长达二十余年。本 诗大概作于821—824年间,正是刘禹 锡被贬时期。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写
bǒ
簸 ⺮+其+皮
yá
涯 天涯 悬崖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读懂诗歌,理 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交流质疑。
5
作者介绍
刘禹锡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性 格刚毅,有豪猛之气。其诗无论短章长篇,大 都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 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 势,白居易称他为 “诗豪” 。晚年与白居易 并称“刘白”。今存诗八百余首,内容非常丰 富。其代表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蜀 先主庙》《西塞山怀古》。
自古以来黄河相传有九曲十八弯的说法。数千年来生活在这里 的大多是少数民族,其中主要是藏族人民。他们根据黄河上游的地 形、景观等,将上游诸河段取了更有特色的名称,如卡日曲、约古 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玛曲、析(赐)支、河曲、九曲、逢留等 (藏语中,称“河”为“曲”)。所谓“九曲十八弯”只是一种概 数的说法,用来形容河套平原上黄河的曲折蜿蜒。
黄河
黄河:
全长约5464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呈“几” 字形。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哪些 词语体会到黄河的雄伟壮观?
九曲黄河
浪淘风簸
16
九曲黄河
九曲是指九道弯吗? 那是说明了什么?
指弯很多,曲曲折折。
九曲黄河:
后两句作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 沙,逆流而上,直到牛郎织女家,侧面表现了黄河的雄伟。
(课后第二题)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40
视频(幻灯片下播放)
点击下一页
同学们,这首诗歌还被谱成了好 听的歌呢,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吧!
创作背景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 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而被贬 为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虽回 京,不久又被贬为连州刺史,历任和 州刺史,被贬生活长达二十余年。本 诗大概作于821—824年间,正是刘禹 锡被贬时期。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写
bǒ
簸 ⺮+其+皮
yá
涯 天涯 悬崖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读懂诗歌,理 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交流质疑。
5
作者介绍
刘禹锡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性 格刚毅,有豪猛之气。其诗无论短章长篇,大 都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 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 势,白居易称他为 “诗豪” 。晚年与白居易 并称“刘白”。今存诗八百余首,内容非常丰 富。其代表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蜀 先主庙》《西塞山怀古》。
自古以来黄河相传有九曲十八弯的说法。数千年来生活在这里 的大多是少数民族,其中主要是藏族人民。他们根据黄河上游的地 形、景观等,将上游诸河段取了更有特色的名称,如卡日曲、约古 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玛曲、析(赐)支、河曲、九曲、逢留等 (藏语中,称“河”为“曲”)。所谓“九曲十八弯”只是一种概 数的说法,用来形容河套平原上黄河的曲折蜿蜒。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7课《浪淘沙(其一)刘禹锡 》 课件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介绍: 黄河,中国母亲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 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由 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 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注释: ①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②天涯: 天边。 译文: 弯弯曲曲的黄河从遥远的地方奔腾而来,一路夹裹 着万里黄沙。
刘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禹 2《望洞庭》
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的 诗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诗歌特点:
1、取境优美。 2、精炼含蓄。 3、韵律自然。 4、豪迈的气概,奋发有为的精
浪淘沙
刘禹锡
qū
bǒ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拓诗篇,感诗魂
浪淘沙(其八)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急浪一样深得 使人无法脱身,不要说被贬谪的人 好像泥沙一样永远下沉。淘金千遍 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 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
知诗人,解诗题
浪淘沙
浪淘:波浪淘洗。
“浪淘沙”本来是民间在黄河边歌咏淘金人 劳动情景的民歌,后变为士大夫咏怀托志的 心声。再后来,“浪淘沙”成为词牌名。
读诗文,正诗音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qū
bǒ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人教(部编版)浪淘沙教学课件1

2020/8/31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浪淘沙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浪淘沙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2020/8/31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浪淘沙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同到牵牛织女家。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浪淘沙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2020/8/31
刘禹锡
唐朝晚期著名诗人,文 学家,哲学家。
他的诗风颇具独特性。 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代表作《陋室铭》、 《乌衣巷》。他作《浪淘 沙》九首,本课是第一首。
2020/8/31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浪淘沙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2020/8/31
•
——(唐)王之涣《凉州词》
•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唐)李白《 将进酒》
4、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020/8/31
——(唐) 陆游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浪淘沙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浪淘沙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自学指导(一):(5分钟)
• 听读这首诗,思考: • 1、前两句描写了黄河什么特点?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你是通过诗中哪些字词想象到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 2、后两句引入牛郎织女的故事,写出了黄河什么特点?有什
么作用?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憧憬? • 要求: • 1、先读,、默写这首诗。 • 3、积累刘禹锡的诗。
2020/8/31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浪淘沙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浪淘沙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浪淘沙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2020/8/31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浪淘沙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同到牵牛织女家。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浪淘沙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2020/8/31
刘禹锡
唐朝晚期著名诗人,文 学家,哲学家。
他的诗风颇具独特性。 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代表作《陋室铭》、 《乌衣巷》。他作《浪淘 沙》九首,本课是第一首。
2020/8/31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浪淘沙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2020/8/31
•
——(唐)王之涣《凉州词》
•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唐)李白《 将进酒》
4、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020/8/31
——(唐) 陆游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浪淘沙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浪淘沙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自学指导(一):(5分钟)
• 听读这首诗,思考: • 1、前两句描写了黄河什么特点?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你是通过诗中哪些字词想象到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 2、后两句引入牛郎织女的故事,写出了黄河什么特点?有什
么作用?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憧憬? • 要求: • 1、先读,、默写这首诗。 • 3、积累刘禹锡的诗。
2020/8/31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古诗三首 浪淘沙 人教部编版(共26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课件(共16张PPT)

18 古诗三首
浪淘沙(其一)
浪:波浪 淘:淘洗 沙:黄沙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唐 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后来浪淘沙成为了词牌名。
走进诗人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河南 洛阳人,唐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 “诗豪”之称。刘禹锡性情坚毅,饶有 豪猛之气,其诗风也颇具特殊性,大都 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极富艺术张力和 雄直气势。代表作品有《陋室铭》《竹 枝词》《乌衣巷》《西塞山怀古》等。
想象 奇特
(浪大、浪高)
(静谧美好)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人想要迎风破浪,逆流而上,直到银河的豪迈气势。
朗读感悟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人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前两句通过直接描写,写折曲的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
大风掀浪 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
而来。
指点书写
yá
涯
书写时注意右边“丿” 穿插,“厂”里面是两个 “土”,不要写成“士”。
崖
“涯”指水边、边际; “崖”指山石或高地陡壁的侧面。
整体感知
假如此刻你就站在黄河边,请你用一些词或句子来赞美黄河。
黄河啊!黄河!你是如此______________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后两句由现实之景展开联想,运用了夸张、想 象的手法,借用典故表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诗人想要迎风破浪,逆流而上,直到银河的豪迈气势。
课后作业
1.背诵《浪淘沙》(其一),并默写。 2.搜集《浪淘沙》的其他诗歌读一读。
站在如此气势磅礴的黄河旁边, 诗人又想到什么呢?
浪淘沙(其一)
浪:波浪 淘:淘洗 沙:黄沙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唐 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后来浪淘沙成为了词牌名。
走进诗人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河南 洛阳人,唐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 “诗豪”之称。刘禹锡性情坚毅,饶有 豪猛之气,其诗风也颇具特殊性,大都 简捷明快,风情俊爽,极富艺术张力和 雄直气势。代表作品有《陋室铭》《竹 枝词》《乌衣巷》《西塞山怀古》等。
想象 奇特
(浪大、浪高)
(静谧美好)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人想要迎风破浪,逆流而上,直到银河的豪迈气势。
朗读感悟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人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前两句通过直接描写,写折曲的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
大风掀浪 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
而来。
指点书写
yá
涯
书写时注意右边“丿” 穿插,“厂”里面是两个 “土”,不要写成“士”。
崖
“涯”指水边、边际; “崖”指山石或高地陡壁的侧面。
整体感知
假如此刻你就站在黄河边,请你用一些词或句子来赞美黄河。
黄河啊!黄河!你是如此______________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后两句由现实之景展开联想,运用了夸张、想 象的手法,借用典故表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诗人想要迎风破浪,逆流而上,直到银河的豪迈气势。
课后作业
1.背诵《浪淘沙》(其一),并默写。 2.搜集《浪淘沙》的其他诗歌读一读。
站在如此气势磅礴的黄河旁边, 诗人又想到什么呢?
(六上)六年级上册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PPT精品课件 部编版

• 回答:意象:浪、沙,金。
• 浪的特点是汹涌,气势大,一浪接一浪,这 里指的是困难的来势很快,对人的打击很大, 而且是三番两次的;沙的特点是沉重,多,流 动的。说明了人一生遇到的困难很多,很沉重。 但句前的“莫”,表达了作者对待挫折的乐观 态度和勇敢面对,这两句话也是他对自己的自 勉。金指的是成功。这里写出作者认为困难就 是一种磨练,磨练过后总有一天能获得成功。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这两 句诗的字面意思看起来是在写淘金的人要经过 “千淘万漉”,滤尽泥沙,最后才能得到到金 子,写的是淘金人的艰辛。但是在这首诗中, 诗人是在皆以表明自己的心志,尽管谗言诽谤, 小人诬陷,以至于使那些清白正直的忠贞之士 蒙受不白之冤,被罢官降职,逐出朝廷,贬谪 他乡,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沉沦于现实的泥 沙之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历经艰辛和 磨难之后,终究还是要洗清冤屈,还以清白, 就像淘金一样,尽管“千淘万漉”,历尽辛苦, 但是终究总会“吹进狂沙”,是金子迟早是要 发光的。
——刘禹锡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 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 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 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 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 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 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 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六上)六年级上册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六上)六年级上册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 浪的特点是汹涌,气势大,一浪接一浪,这 里指的是困难的来势很快,对人的打击很大, 而且是三番两次的;沙的特点是沉重,多,流 动的。说明了人一生遇到的困难很多,很沉重。 但句前的“莫”,表达了作者对待挫折的乐观 态度和勇敢面对,这两句话也是他对自己的自 勉。金指的是成功。这里写出作者认为困难就 是一种磨练,磨练过后总有一天能获得成功。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这两 句诗的字面意思看起来是在写淘金的人要经过 “千淘万漉”,滤尽泥沙,最后才能得到到金 子,写的是淘金人的艰辛。但是在这首诗中, 诗人是在皆以表明自己的心志,尽管谗言诽谤, 小人诬陷,以至于使那些清白正直的忠贞之士 蒙受不白之冤,被罢官降职,逐出朝廷,贬谪 他乡,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沉沦于现实的泥 沙之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历经艰辛和 磨难之后,终究还是要洗清冤屈,还以清白, 就像淘金一样,尽管“千淘万漉”,历尽辛苦, 但是终究总会“吹进狂沙”,是金子迟早是要 发光的。
——刘禹锡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 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 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 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 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 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 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 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六上)六年级上册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六上)六年级上册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24张PPT)

巩固练习
1.多种情势朗读这首诗,抒发你学习本 诗的感受。 2.全班交流,比一比谁读的有感情。 3.谈一谈你学习本诗的感受
总结梳理
这首诗作者借黄河雄浑美丽的景象, 抒发自己豪迈的气势和奋发的精神。同时 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河山的美丽,让我们热 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收集描写黄河的诗词,向全班 展示
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想象一下牛郎织女的家是什么样子。表 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 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 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走。直上银河,同 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XXX的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浑厚无 华直白的美。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
第六单元主题 我们是大地 的一部分,大地 也是我们的一部 分。
解释诗题,了解作者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
其
同到牵牛织女家。
一
生字生词
yá
基本释义: 水边,泛指边际。
悬崖 天涯海角
生字生词
yīng
形近字 鹭 lù 白鹭 鸯 yāng 鸳鸯
夜莺 黄莺
全诗意思:
弯曲折曲的黄河河流漫长,夹带 着大量的黄沙,黄河波涛汹涌,奔腾 澎湃,来自天边。现在我要迎着风浪 直上银河,走到牛郎、织女的家门口。
细细品读,感悟诗境
1.想一想,这首诗前两句描画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
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画了来 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表现了黄 河的雄伟壮丽。
谢谢观看
《浪淘沙》ppt优质课件人教部编版语文1

雄使面
《亡”
古国的
今之软
词君禁
话成生
》为涯
语千中
)词,
, 正 是 “ 国 家 不 幸 诗 家 幸
坛的“南面王”(清沈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
“将堪 花他回 间毒首 ”死月 习。明 气前中 。期” 国词之 亡作词 后风, 在格命 “绮人 日丽在 夕柔宴 只靡会 以,上 眼泪洗还不脱 下牵机药
是进袒月宋
他四 陇西出降
“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 “莫”一作“暮”。“莫凭 栏”是说不要凭栏,因为凭 栏而望故国江山,会引起无 限伤感,令人无以面对; “暮凭栏”意谓暮色苍茫中 凭栏远眺,想起江山易主, 无限往事,“暮”也暗指词 人人生之暮。两说都可通。
“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 已逝的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 人间。”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 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 “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 和沧桑。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 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 不可及。“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 然不同的人生际遇。一说“天上人间” 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 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
1.在即将到来的超级触屏时代,触屏 手机将 极大地 丰富人 们的触 觉体验 ,使人 们对虚 拟事物 的操作 跟操作 真实物 体毫无 差别。
❖
2.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 理开发 的具有 虚拟质 地感的 触屏, 它的虚 拟质地 感让人 感觉还 不太自 然,有 待进一 步完善 。
❖
3.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 尾鳍高 高举出 水面, 正对着 大风, 以便像 船帆似 的,让 大风推 着它们 ,得意 洋洋地 “驶” 向海岸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浪淘沙(其一)课件(共29张PPT)

的精神。
九曲、万里
写实
浪淘沙
浪淘风簸
(其一) 想象
直上银河
到牵牛织女家
乘风破浪 气势雄浑
古诗三首
涯莺
生涯
黄莺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首古诗进行了详细的讲 授,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 以下问题。
诗人描画出了黄河的哪些特点?
诗人描画出了黄河的哪些特点?
蜿蜒曲折、声势浩大、 河沙量大、源远流长。
《浪淘沙》(其一)描写了黄河源远流长 、波涛汹涌的雄伟气势,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 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奋发向上 积、极进取
诗意: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沙砾, 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 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诗意: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 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 上,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自由读诗文,思考: 诗中哪两句是在描写黄 河?黄河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 势和奋发精神,同时表明了作者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看 谁说的最好。
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沙砾,它们随同黄河 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 天涯一直来到这里。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 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 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朝
(朝着)
多少楼台烟雨中。
同学们朝 的明天前进。
气蓬勃地朝
着美好Biblioteka 注意红色 字的读音《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 “诗豪”之称。
九曲、万里
写实
浪淘沙
浪淘风簸
(其一) 想象
直上银河
到牵牛织女家
乘风破浪 气势雄浑
古诗三首
涯莺
生涯
黄莺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首古诗进行了详细的讲 授,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 以下问题。
诗人描画出了黄河的哪些特点?
诗人描画出了黄河的哪些特点?
蜿蜒曲折、声势浩大、 河沙量大、源远流长。
《浪淘沙》(其一)描写了黄河源远流长 、波涛汹涌的雄伟气势,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 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奋发向上 积、极进取
诗意: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沙砾, 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 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诗意: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 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 上,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自由读诗文,思考: 诗中哪两句是在描写黄 河?黄河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 势和奋发精神,同时表明了作者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看 谁说的最好。
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沙砾,它们随同黄河 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 天涯一直来到这里。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 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 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朝
(朝着)
多少楼台烟雨中。
同学们朝 的明天前进。
气蓬勃地朝
着美好Biblioteka 注意红色 字的读音《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 “诗豪”之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之一《浪淘沙》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六单元 第18课
授课老师:XXX
[唐]刘禹锡
目录
01 字词学习 03 新知课文
02 解读古诗 04 拓展延伸
01
字词学习
唐代曲名
qū
曲
qǔ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板书设计
九曲黄河 万里沙
浪 淘
写实 浪淘风簸
自天涯
壮观
沙
(
其 一
上 九天银河去
) 想象
奇特
到 牵牛织女家
气势非凡 愿望美好
主题概括
《浪淘沙》(其一) 描绘了诗人站在黄河边, 眺望滚滚波涛的情景,表 达了诗人逆流而上、直冲 九霄的豪迈气概。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授课老师:XXX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银河 黄河
联想
牛郎织女
传说
体现了黄河之水好像 从天而来的雄伟气势。
再读诗句,读出气势。
03
新知课文
朗读诗歌,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黄河的 气势雄伟的?与同桌讨论交流。
• 前两句直接描写,通过“九曲”“万里”“浪淘风 簸”等关键词,写出了黄河的长度、弯曲、大浪淘 沙,表现了黄河奔腾汹涌的姿态;
• 后两句引用相关典故,“直上银河”写出了黄河之 水天上来的雄伟气势。
与黄河有关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04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授课老师:XXX
[唐]刘禹锡
目录
01 字词学习 03 新知课文
02 解读古诗 04 拓展延伸
01
字词学习
唐代曲名
qū
曲
qǔ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板书设计
九曲黄河 万里沙
浪 淘
写实 浪淘风簸
自天涯
壮观
沙
(
其 一
上 九天银河去
) 想象
奇特
到 牵牛织女家
气势非凡 愿望美好
主题概括
《浪淘沙》(其一) 描绘了诗人站在黄河边, 眺望滚滚波涛的情景,表 达了诗人逆流而上、直冲 九霄的豪迈气概。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授课老师:XXX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银河 黄河
联想
牛郎织女
传说
体现了黄河之水好像 从天而来的雄伟气势。
再读诗句,读出气势。
03
新知课文
朗读诗歌,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黄河的 气势雄伟的?与同桌讨论交流。
• 前两句直接描写,通过“九曲”“万里”“浪淘风 簸”等关键词,写出了黄河的长度、弯曲、大浪淘 沙,表现了黄河奔腾汹涌的姿态;
• 后两句引用相关典故,“直上银河”写出了黄河之 水天上来的雄伟气势。
与黄河有关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04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71浪淘沙》课件(共21张PPT)

2
0
2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3
六
浪
年 级 语 文
浪淘沙
淘 沙
上
册
教学课件
2
0 2
一黄
3 六 年 级 语
片河
浪 淘
孤远
沙
文 上
城上
册
万白
——
仞云
王 之
山间
涣 。,
2
0 2
奔黄
3 六 年 级
流河
浪 淘
到之
沙
语
文
海水
上
册
不天
——
复上
李 回来 白 。,
2
生字学习
0
2
3
六
浪
年 级
淘 táo 淘气
涯 yá 天涯
2
0
2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3
六
浪
年 级 语 文
感谢收看
淘 沙
上
册
教学课件
课后小结
《古诗三首》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其中包括《浪淘沙(其一)》等三首古诗。
0
2
1
在《浪淘沙(其一)》中,诗人通过描绘黄河的雄伟景象,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感。
3
诗中描绘了黄河波涛汹涌、泥沙滚滚的场景,但在诗人的眼中,这些泥沙却是“九曲黄河万里沙
六年级语文上册《浪淘沙》课件
浪 淘 沙
册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9日
此为PPT课件母版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2
0 2
六年级语文上册
3
六 年 级
《浪淘沙》
0
2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3
六
浪
年 级 语 文
浪淘沙
淘 沙
上
册
教学课件
2
0 2
一黄
3 六 年 级 语
片河
浪 淘
孤远
沙
文 上
城上
册
万白
——
仞云
王 之
山间
涣 。,
2
0 2
奔黄
3 六 年 级
流河
浪 淘
到之
沙
语
文
海水
上
册
不天
——
复上
李 回来 白 。,
2
生字学习
0
2
3
六
浪
年 级
淘 táo 淘气
涯 yá 天涯
2
0
2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3
六
浪
年 级 语 文
感谢收看
淘 沙
上
册
教学课件
课后小结
《古诗三首》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其中包括《浪淘沙(其一)》等三首古诗。
0
2
1
在《浪淘沙(其一)》中,诗人通过描绘黄河的雄伟景象,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豪感。
3
诗中描绘了黄河波涛汹涌、泥沙滚滚的场景,但在诗人的眼中,这些泥沙却是“九曲黄河万里沙
六年级语文上册《浪淘沙》课件
浪 淘 沙
册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9日
此为PPT课件母版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2
0 2
六年级语文上册
3
六 年 级
《浪淘沙》
部编教材《浪淘沙》完美PPT1

传说:
• 大禹治理黄河 •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到黄河不死心 • 不见黄河心不干
歌曲:
《黄河大合唱》
•
1.消 费 反 作 用 于生 产。消 费可以 拉动经 济增长 ,促进 生产发 展,推 动生产 的调整 和升级 。
•
2.促 进 消 费 存度。
•
9.只 要 看 一 下 当代 许多法 国作家 的事例 便可以 知道, 普通人 当中这 种天赋 是多么 缺乏啊
táo bǒ yá 淘 簸涯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面对困难绝不低头,坚信经过努力,美 好的生活终将到来。)
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诗句、传说、谚 语、歌曲
诗句、谚语: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 九曲黄河十八湾。
•
3.优 秀 的 诗 文 作品 清新自 然,不 落言筌 ,用朴 实的语 言、平 常的事 物创造 出似浅 而实深 的意境 ,使读 者在平 淡的语 句中体 味作者 的深意 。
•
4.引 导 社 会 力 量办 教育是 普通百 姓难以 作壁上 观的事 ,它不 仅关系 到教育 资源多 元化的 配置, 也有利 于办好 人民满 意的教 育。
•
5语 言 在 他 们 手里被 赋予新 的生命 ,而不 仅仅是 将它修 修补补 ,使之 有力一 点,用 法多样 一些而 已.
•
6.他 们 审 慎 的 态度 和巧妙 的手法 使语言 具备了 不寻常 的气势
•
7.经 过 大 家 的 运用 和驾驭 ,语言 的价值 大为提 高
•
8.真 正 的 大 家 并不 着意去 创造新 词,而 是想方 设法使 自己所 用的词 语丰富 起来, 使其含 义和用 法更加 深刻, 更有分 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么作用?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憧憬? • 要求: • 1、先读,再圈点勾画,思考、交流后
2020/10/8
2020/10/8
九曲黄河万里沙
2020/10/8
浪淘/风簸/自天涯
2020/10/8
浪淘/风簸/自天涯
2020/10/8 浪淘/风簸/自天涯
2020/10/8
浪淘风簸自天涯
牵牛织女: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
•
4.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 最深刻 的文化 转型就 是现代 化进程 中的文 化转型 ,即传 统农业 文明条 件下自 在自发 的经验 型的文 化模式 被工业 文明条 件下的 自由自 觉的理 性文化 模式所 取代。 这即是 人们通 常所说 的文化 的现代 化或人 自身的 现代化 。
•
5.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例如, 我们生 活世界 中的具 体的文 化要素 、文化 特质、 文化形 式即使 在文化 模式的 常规期 或稳定 期也会 或快或 慢地变 化,一 些习惯 、惯例 、文艺 形式、 仪式等 等甚至 在总体 文化模 式没有 发生根 本性变 化时, 也会自 己经历 生灭的 变化。
•
•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唐)王之涣《凉州词》
•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唐)李白《 将进酒》
4、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020/10/8
——(唐) 陆游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诗歌特点: • 1、取境优美。 • 2、精炼含蓄。 • 3、韵律自然。 • 4、豪迈的气概,奋发有为的精神。
2020/10/8
当堂检测:
• 1、背诵这首诗。 • 2、默写这首诗。 • 3、积累刘禹锡的诗。
2020/10/8
•
1.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 起深刻 的文化 转型。 所谓文 化转型 ,是指 特定时 代、特 定民族 或群体 赖以生 存的主 导性文 化模式 为另一 种新的 主导性 文化模 式所取 代。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学习目标:
1、读诗知大意; 2、释诗懂诗意; 3、品诗展想象; 4、背诗悟诗情。
2020/10/8
浪淘沙
浪淘:波浪淘洗。
“浪淘沙”本来是民间在黄河边歌咏淘金人劳动情 景的民歌,后变为士大夫咏怀托志的心声。再后来, “浪淘沙”成为词牌名。
2020/10/8
刘禹锡
唐朝晚期著名诗人,文 学家,哲学家。
他的诗风颇具独特性。 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代表作《陋室铭》、 《乌衣巷》。他作《浪淘 沙》九首,本课是第一首。
2020/10/8
2020/10/8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民族的摇篮,灿烂文化的发源地,古往今来 多少诗人为它吟诵。
2020/10/8
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重音,读出韵味。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2020/10/8
自学指导(一):(5分钟)
• 听读这首诗,思考: • 1、前两句描写了黄河什么特点?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你是通过诗中哪些字词想象到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 2、后两句引入牛郎织女的故事,写出了黄河什么特点?有什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2020/10/8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qū 九曲黄河万里沙,
bǒ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2020/10/8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2020/10/8
浪淘沙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 弯 弯曲曲的地方很多。万里沙:形容沙很 多。
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
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迈气概。
2020/10/8
刘 禹 锡 的 诗
2020/10/8
1《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2《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3《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你是通过诗中哪些字词想象到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 2、后两句引入牛郎织女的故事,写出了黄河什么特点?有什
么作用?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憧憬? • 要求: • 1、先读,再圈点勾画,思考、交流后
2020/10/8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2020/10/8
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来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 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的 夜晚相会一次。
2020/10/8
2020/10/8
同到牵牛织女家。
自学指导(一):(5分钟)
• 听读这首诗,思考: • 1、前两句描写了黄河什么特点?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同到牵牛织女家。
• 此首诗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诗歌的前 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
的壮丽图景。“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 曲曲折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突写
得了神入化,与李白的《将进酒》中的“黄河
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有异曲同工 之妙。后两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
•
2.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 机一样 ,并不 是经常 发生的 社会历 史现象 ,无论 是个体 的文化 习惯的 改变、 价值信 念或信 仰的改 变,还 是特定 群体或 特定社 会某些 文化特 质或文 化理念 的一般 意义上 自觉的 或不自 觉的更 新,都 不能算 作文化 转型.
•
3.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 导性文 化观念 、文化 理念、 价值体 系、文 化习惯 的总体 性的、 根本性 的转变 ,才是 我们所 说的文 化转型 。
簸:上下颠动。本诗中指掀翻,形容浪大。 天涯:天边。如今:现在。
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 相通。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 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 初七相会一次。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 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 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 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 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2020/10/8
2020/10/8
九曲黄河万里沙
2020/10/8
浪淘/风簸/自天涯
2020/10/8
浪淘/风簸/自天涯
2020/10/8 浪淘/风簸/自天涯
2020/10/8
浪淘风簸自天涯
牵牛织女: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
•
4.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 最深刻 的文化 转型就 是现代 化进程 中的文 化转型 ,即传 统农业 文明条 件下自 在自发 的经验 型的文 化模式 被工业 文明条 件下的 自由自 觉的理 性文化 模式所 取代。 这即是 人们通 常所说 的文化 的现代 化或人 自身的 现代化 。
•
5.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例如, 我们生 活世界 中的具 体的文 化要素 、文化 特质、 文化形 式即使 在文化 模式的 常规期 或稳定 期也会 或快或 慢地变 化,一 些习惯 、惯例 、文艺 形式、 仪式等 等甚至 在总体 文化模 式没有 发生根 本性变 化时, 也会自 己经历 生灭的 变化。
•
•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唐)王之涣《凉州词》
•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唐)李白《 将进酒》
4、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020/10/8
——(唐) 陆游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诗歌特点: • 1、取境优美。 • 2、精炼含蓄。 • 3、韵律自然。 • 4、豪迈的气概,奋发有为的精神。
2020/10/8
当堂检测:
• 1、背诵这首诗。 • 2、默写这首诗。 • 3、积累刘禹锡的诗。
2020/10/8
•
1.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 起深刻 的文化 转型。 所谓文 化转型 ,是指 特定时 代、特 定民族 或群体 赖以生 存的主 导性文 化模式 为另一 种新的 主导性 文化模 式所取 代。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学习目标:
1、读诗知大意; 2、释诗懂诗意; 3、品诗展想象; 4、背诗悟诗情。
2020/10/8
浪淘沙
浪淘:波浪淘洗。
“浪淘沙”本来是民间在黄河边歌咏淘金人劳动情 景的民歌,后变为士大夫咏怀托志的心声。再后来, “浪淘沙”成为词牌名。
2020/10/8
刘禹锡
唐朝晚期著名诗人,文 学家,哲学家。
他的诗风颇具独特性。 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白居易称他为“诗豪”。
代表作《陋室铭》、 《乌衣巷》。他作《浪淘 沙》九首,本课是第一首。
2020/10/8
2020/10/8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民族的摇篮,灿烂文化的发源地,古往今来 多少诗人为它吟诵。
2020/10/8
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重音,读出韵味。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2020/10/8
自学指导(一):(5分钟)
• 听读这首诗,思考: • 1、前两句描写了黄河什么特点?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你是通过诗中哪些字词想象到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 2、后两句引入牛郎织女的故事,写出了黄河什么特点?有什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2020/10/8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qū 九曲黄河万里沙,
bǒ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2020/10/8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2020/10/8
浪淘沙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 弯 弯曲曲的地方很多。万里沙:形容沙很 多。
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
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迈气概。
2020/10/8
刘 禹 锡 的 诗
2020/10/8
1《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2《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3《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你是通过诗中哪些字词想象到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 2、后两句引入牛郎织女的故事,写出了黄河什么特点?有什
么作用?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憧憬? • 要求: • 1、先读,再圈点勾画,思考、交流后
2020/10/8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2020/10/8
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来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 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的 夜晚相会一次。
2020/10/8
2020/10/8
同到牵牛织女家。
自学指导(一):(5分钟)
• 听读这首诗,思考: • 1、前两句描写了黄河什么特点?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同到牵牛织女家。
• 此首诗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诗歌的前 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
的壮丽图景。“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 曲曲折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突写
得了神入化,与李白的《将进酒》中的“黄河
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有异曲同工 之妙。后两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
•
2.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 机一样 ,并不 是经常 发生的 社会历 史现象 ,无论 是个体 的文化 习惯的 改变、 价值信 念或信 仰的改 变,还 是特定 群体或 特定社 会某些 文化特 质或文 化理念 的一般 意义上 自觉的 或不自 觉的更 新,都 不能算 作文化 转型.
•
3.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 导性文 化观念 、文化 理念、 价值体 系、文 化习惯 的总体 性的、 根本性 的转变 ,才是 我们所 说的文 化转型 。
簸:上下颠动。本诗中指掀翻,形容浪大。 天涯:天边。如今:现在。
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 相通。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 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 初七相会一次。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 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 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 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 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