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合集下载

班级管理中孤独症学生行为 及情绪问题的个案研究

班级管理中孤独症学生行为 及情绪问题的个案研究

班级管理中孤独症学生行为及情绪问题的个案研究发表时间:2020-09-25T14:19:38.4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作者:张芳芳[导读] 科科,男,10岁半。

曾经在普校上过一段时间张芳芳淄博市淄川区特殊教育中心一、个案基本情况科科,男,10岁半。

曾经在普校上过一段时间。

认字写字及机械记忆能力较强。

与家人有简单的语言交流,在学校能回答简单的问题。

进入教室后习惯一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有需求或需求不被理解时不能运用恰当的行为方式表达,通常表现为反复的自言自语或者情绪急躁,刻板行为比较严重,吃饭比较挑食。

二、问题描述行为刻板,较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影响其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对科科的情绪和行为都有较大的影响,会导致他大发脾气,在教室里乱走、大叫,身体剧烈摇摆、晃动。

这种非常容易波动的情绪状态,使得他原本较强的认知能力得不到足够的发展,甚至还影响了同班其他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三、原因分析(一)生理人的一切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全都是大脑及神经调控的,当大脑某部位受损,相应的功能便会受到一定的损伤。

(二)认知虽然相对来说,科科的认知方面发展较好。

但对客观世界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他的情绪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难忍受比较嘈杂的环境,缺乏足够的安全感。

四、处理方法(一)药物控制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服用精神控制药物。

这类药物直接控制大脑垂体等相关器官激素的分泌,服药以后,他的情绪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像未服药之前一样易怒、烦躁了。

药物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的不良情绪和行为。

虽然他的情绪爆发仍然较难预料和控制,但给教育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二)创造更适合的环境尽量控制诱发科科情绪烦躁因素的出现,例如:管理好学生,让班内环境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非常有序的状况下,尽量减少环境和活动顺序等的变化,并随时提醒他下一步要干的事情....(三)认知疗法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Eli)指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

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干预的个案研究

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干预的个案研究

收稿日期:2018-08-09作者简介:修云辉(1985-),女,辽宁朝阳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

基金项目:贵州省重点学科“特殊教育学”建设(黔学位合字ZDXK[2015]19号)成果;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研究(2015XT007)成果。

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干预的个案研究摘要:自闭症儿童在认知、社会交往等方面大多存在情绪和行为问题,这严重阻碍了其社会性的发展。

因此,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采用延迟满足方法,对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进行干预。

研究表明,延迟满足方法可有效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问题,从而有利于尖叫行为、自伤行为、随意走动行为和哭闹行为的改善。

提出优化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时间;改变教学方法;转变家庭教养方式等教育建议,促进自闭症儿童社会化发展。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干预;延迟满足中图分类号:G7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9)01-0072-04(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贵州毕节551700)修云辉自闭症儿童的情感障碍严重影响了自身发展,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能恰当地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更没有办法从情感交流中获得乐趣[1]。

自闭症儿童发生情绪问题主要是由于他们不具备处理自身情绪的能力、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和应对他人情绪的能力[2]。

另外,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认知及沟通与交往障碍,导致别人不明白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时他们就会大喊大叫、哭闹、随意走动、自伤及攻击他人等[3]。

这些行为不仅干扰学校的教育教学,也给其他学生的身心带来了伤害。

因此,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

刘某,男,9岁,3岁时被诊断患为自闭倾向。

进入普通学校后,在课堂上经常无缘无故大喊大叫、坐不住、不听管教;经常伤害其他同学,严重影响了班级的正常教学,后来被学校劝退。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引言孤独症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神经发育障碍,常常表现为社交交流困难、重复行为和兴趣以及受限的行为模式。

在过去,孤独症儿童通常被送往专门的机构接受教育和治疗。

随着融合教育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被纳入普通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

本文旨在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探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和心理特点,提出相关的教育和支持措施。

一、案例概述小明(化名),7岁,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

小明在社交交流上存在明显的困难,常常无法与同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

他对特定的兴趣和活动表现出过于强烈的热情,同时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

在学校,小明通常与其他同学保持疏离,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和游戏。

二、融合教育环境下的教育方案小明所在的学校实施了融合教育方案,为孤独症儿童提供了专门的教育和支持。

学校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根据小明的特点和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学校配备了专门的辅导老师,为小明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辅导老师在课堂上协助小明完成学习任务,并指导他进行社交交流训练和情绪管理。

学校鼓励其他同学与小明进行互动,促进他与同龄人的交流和合作。

三、心理特点的分析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小明的心理特点得到了更好的理解和支持。

小明在教育环境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业成绩和自我管理能力。

他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和活动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热情和专注度,常常表现出出色的学习成绩。

小明在社交交流方面的困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在学校的支持下,小明开始逐渐参与集体活动和与同学互动,他与一些同学建立了友好的关系,逐渐融入了学校的大集体。

四、教育和支持措施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关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障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支持。

学校和教师应增强对孤独症儿童的关爱和理解,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支持方案,为他们提供专门的教育和辅导。

自闭症儿童实践教学个案(3篇)

自闭症儿童实践教学个案(3篇)

第1篇一、个案背景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行为和兴趣模式刻板重复以及感觉异常。

在我国,自闭症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更好地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本案例以某市特殊教育学校一名自闭症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教学,探讨如何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个案描述(一)基本情况该自闭症儿童,男,8岁,就读于某市特殊教育学校。

自幼被诊断为自闭症,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与人交往困难,兴趣单一,生活自理能力较低。

(二)诊断情况经过专业评估,该自闭症儿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社交交往障碍:与人交往时,缺乏眼神交流,表情单一,不会主动与同伴互动。

2. 语言交流障碍:词汇量有限,语言表达不完整,难以理解他人的语言。

3. 行为和兴趣模式刻板重复:对某些事物过度关注,难以改变自己的兴趣模式。

4. 感觉异常:对某些声音、光线等刺激敏感,难以适应。

三、实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2. 培养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社交交往能力培养:通过角色扮演、互动游戏、集体活动等方式,提高自闭症儿童与人交往的能力。

2. 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教会自闭症儿童穿衣、洗脸、刷牙等基本生活技能。

3. 情绪管理能力培养:通过情绪故事、绘画、音乐等方式,帮助自闭症儿童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调整情绪。

(三)教学方法1. 个别化教学:根据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2. 游戏化教学: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学习兴趣。

3. 家庭参与式教学: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促进自闭症儿童的发展。

四、实践教学过程(一)第一阶段:建立信任关系1. 与自闭症儿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其兴趣爱好、行为特点等。

2. 通过简单的互动游戏,如握手、拥抱等,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安全感。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引言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交往困难、语言沟通障碍、刻板重复行为等特点。

孤独症儿童在传统教育环境下常常会面临较大的困难,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有机会接受更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和辅导,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某融合教育机构中一位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探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特点、教育方式以及相关挑战和对策。

一、个案描述小明(化名)是一位6岁的孤独症儿童,在学校中表现出明显的语言交流障碍、情绪控制困难、以及刻板重复行为。

他在传统教育环境下表现得非常被动,无法适应常规的课堂教学和社交活动。

他的家长决定将他转入融合教育环境中,希望他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二、融合教育环境下的特点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能够接受更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

这种教育环境强调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困难。

对于孤独症儿童而言,融合教育环境中的小班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对安静、稳定的需求,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和支持,促进他们的社交交往和情感管理能力。

三、教育方式在融合教育环境中,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别化教学:针对孤独症儿童的个别化发展需求,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个别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方案,帮助他们克服语言交流障碍、情绪控制困难等问题。

2. 社交技能培训:通过特别设计的社交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孤独症儿童提升社交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

3. 情感管理训练:通过情感管理训练课程,帮助孤独症儿童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感,避免情绪爆发和自闭。

4. 合作学习:鼓励孤独症儿童参与团体活动和合作学习,促进他们的社交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相关挑战和对策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面临着一些特殊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教育环境:1.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需要更多地了解孤独症,学习相关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个案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孤独症儿童的发展需求。

小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自闭

小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自闭

小学生心理个案分析——自闭一、基本情况几年前,我带的这个班还是二年级的时候,我班上转来一个女生,很乖巧、很文雅的一个女孩,没几天,我发现她不怎么跟同学说话,上课时神情很紧张,特别是老师抽问时更加如此,跟她说话如果稍微大声一点,她眼睛里多半就会有泪水,很委屈的模样。

平时测验成绩也不是很理想。

二、原因探究1、个人因素通过观察,我发现她胆子比较小,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同学交流,很少自愿参加班级活动,在班上有点类似隐性人。

2、家庭因素针对该生的个性特点,我专门进行了家访。

通过和孩子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接触,了解到余敏是个早产儿,从小体弱多病,性格胆怯,怕见生人。

加上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忙长期不在家,爷爷奶奶怜惜她身子弱,什么都顺着她,怕她受欺负,很少让她和同龄的小朋友玩。

造成了她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而变得孤僻甚至有些自闭。

3、学校因素听她奶奶讲她在原来的学校时,有一次,上数学课她在书上偷偷地描图被老师发现,当场老师便当着全班同学撕了她的图并狠狠批评了她。

此后她就害怕老师,逐渐发展成不想学习,最后甚至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上学,不说话,谁都不理,完全封闭自己。

她的父母发现情况严重后,让她休学一学期,并带她到成都进行了心理治疗。

就这样,转学到我校时,她还要求到只有女老师教的班级。

通过分析我可以判断她是个心理非常脆弱,性格内向,自卑,甚至有自闭症的孩子。

三、辅导策略自闭症儿童,性格都非常内向,不善与人交往,严重缺乏自信,遇到外界刺激就会自我封闭,选择逃避。

那么,如何引导自闭儿童敞开心理,增强自信呢?1、重视家庭教育我与家长沟通,详细地分析了余敏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

父母要尽量抽时间多陪孩子,和她谈一些知心话,听她的心声。

在家里多给她表现的机会,如有客人到家,要让她给客人端茶、拿糖果、也可以让她陪客人聊聊天,并且适当的表扬她;鼓励她到外面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耍。

辅读学校轻度自闭症儿童个案研究(5篇模版)

辅读学校轻度自闭症儿童个案研究(5篇模版)

辅读学校轻度自闭症儿童个案研究(5篇模版)第一篇:辅读学校轻度自闭症儿童个案研究辅读学校轻度自闭症儿童个案研究【摘要】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法,通过观察记录、访谈记录、教育建议与结果资料分析探讨轻度自闭症儿童教育经验,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家长、特殊学校教师提供适当的建议。

研究内容包括: 辅读学校自闭症儿童与其他特殊儿童之间的互动情况、轻度自闭症与教师互动情况以及特殊教育教师对轻度自闭症儿童教育的认识和需求。

提出几条建议:个别化教育,专业人员训练以及家庭成员提供支持辅助。

【关键字】轻度自闭症个别教育支持与训练自闭症是一种发展性障碍,对言语性和非言语性的交流以及社会性相互作用都带来了显著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坚持早发现、早治疗、早训练的原则,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采用适当的训练方法进行教育与干预,使他们的障碍程度得以控制,达到回归社会的目的一、研究目的和内容(一)研究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闭症儿童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国际上大多数的专家会同意,自闭症的发生率保守的说大约为万分之五到万分之十左右。

而以这个标准和我国的总人口数量来估计,我国今天至少有五十万到一百万左右的自闭症系列病患者,其中包括典型意义上或严重的和非典型意义上的或轻度的自闭症患者。

然而遗憾的是,我国自闭症的研究存在着研究范围局限、文献内容老旧、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许多自闭症儿童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期。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有责任为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奉献一份力量。

因此,谨通过此文介绍我在辅导轻度自闭症儿童Wawey时,所积累的资料和经验,望与大家共同分享、探讨,希望能够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在对自闭症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矫正训练方面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二)研究内容(1)分析自闭症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方面表现及特点(2)了解其在学校里适应情况和教育需要(3)探讨对该类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矫正的可能性和方法。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访谈法、资料分析法等方法,对一例自闭症个案进行研究。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缺陷,以及行为和兴趣的狭窄和刻板化。

本文将以一个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为例,详细分析其背景、特点、挑战和干预策略。

在特殊孩子自闭症案例中,该孩子名为小明,现年8岁。

小明在社交互动方面存在明显的困难,他很少与他人眼神交流,不懂得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关怀,也缺乏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此外,小明的语言发展也明显滞后,他只能简单地表达一些基本需求和欲望,但无法进行复杂的对话和抽象思维。

行为上,小明经常重复一些简单的动作和缺乏变化的兴趣和强迫性行为,同时容易受到环境的改变和噪音的干扰。

面对小明的自闭症特征,家庭和教育机构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小明的家人需要理解并接受他的自闭症特殊需求,并学习如何支持和照顾他。

他们可能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如儿童精神科医生、特殊教育教师和行为分析师等,以制定个性化的照顾和干预计划。

其次,教育机构需要提供适应小明特殊需求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策略。

比如,他们可以为小明提供辅助技术设备,如视听教具、图示和社交故事等,以帮助他理解和表达信息。

此外,他们还可以与小明的家人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并定期评估和调整计划的效果。

针对小明的自闭症特点,有几个干预策略可以尝试。

首先,注重小明的社交技能培养。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仿游戏和社交训练等活动,帮助小明学习眼神交流、合作、分享和关怀等基本社交技能。

同时,需要给予小明正反馈和积极鼓励,增强其对于社交互动的兴趣和动机。

其次,注重小明的语言和沟通发展。

可以通过图示学习、手势和口头提示等方式,帮助小明逐步扩展其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进行对话时,可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并将信息分解为简单的步骤,以便小明能够理解和回应。

此外,提供社交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机会,也有助于小明学习如何理解他人情绪和解决社交冲突。

最后,注重小明的行为管理和应对技能培养。

可以通过建立规则和制定日常例行事项,帮助小明建立结构和可预测性。

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个案论文

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个案论文

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一、个案的基本情况1.学生基本资料李××,男,汉族,出生于1997年4月15日,现年12周岁,有癫痫史,一直在服用药物,同时在服用其他药物调剂身体。

对牛肉、羊肉、巧克力、辛辣食品过敏。

父亲喝酒,但不吸烟。

母亲不吸烟,不喝酒。

母亲在受孕、怀孕期间基本正常,该生出生基本正常,在一周岁前几天发烧38.2度,出现惊厥,医生诊断为高热惊厥。

而后经常出现惊厥,医生诊断为癫痫。

1999年经相关科研究所诊断智力重度残疾。

2.家庭资料(含父母学历、职业、家人关系、家居环境、家庭生活等)母亲:宋×× 38岁大学现就职于××有限公司父亲:李×× 40岁大学不详(已离异)该生是独子,父母离异,与母亲、姥姥共同生活,主要由姥姥抚养。

母亲与姥姥关系和睦,现居住于上海市××区××街××小区,该生现在我校就读,经济条件一般。

家人对待孩子教育比较重视,对该生的整个成长过程均有记录资料。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主动意识加强,希望在生活上能够自理,社交能力加强,听指令和安全的意识加强,平衡能力加强。

3.表现情况安全感较弱,容易毁坏物品,缺乏安全意识,上课的时候喜欢躺在地上,不听从指令,有回忆的语言出现,喜欢舔东西,对零食的欲望比较强烈。

有尿裤子的现象出现,注意力的保持时间较短,到陌生的环境时容易出现紧张,对某些声音表现出恐惧,对不常吃的主食表现出不愿意接受的情绪。

二、分析原因、确立目标、方式和方法存在毁坏物品的表现的原因:1.心理年龄发展较小;2.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探索的欲望;3.在对物品的推拉过程中寻求声音刺激;4.发泄内心的不满来达到内心的平衡;确立目标:1.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该生认知水平;2.通过适当的方式来满足该生的探索欲;3.减少该生对声音的敏感度;4.让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如通过语言;5.提高该生的沟通能力;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并与iep相结合,针对以上的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的方法:(1)消退:在该生出现毁坏物品的行为时,对其提出的要求不给予满足,对此时该生出现的反应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幼儿园教育论文资料】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幼儿园教育论文资料】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韦芳燕一、问题的提出儿童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大学的心理医生雷奥·凯纳(Leo Ke er)首次将孤独症作为一种诊断分类提出。

他报告了11个患有此症的儿童,其共同表现为:从婴儿期开始很少与人交往,极端孤僻,语言发展迟滞,缺乏交际语言,重复简单活动,要求环境中的刺激保持原样,行为刻板,缺乏想象。

Ka er将这类患儿命名为婴儿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

我国开始对儿童孤独症的研究,特别是对弱视群体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及重视。

而在家长们中,有些家长对孩子是孤独症的问题并没有正确的看待,也不知道如何去治疗矫正孤独症幼儿,另一方面,如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个别教育,这对教师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研究目标作为一线幼儿教师,了解儿童孤独症的特征,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积极的教育和训练,使孤独症儿童在语言方面的障碍及交流、交往方面的障碍得到较大的改善,对我们更好地研究儿童的认识和情感活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也为我们了解认识儿童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可探索的途径。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1、文献资料查阅法。

用文献资料查阅法掌握整理有关儿童孤独症的理论和实践资料。

2、观察法。

观察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具体表现。

3、访谈法。

通过访谈,和家长、教师交流,如实的记录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情况以及家庭学校对幼儿的矫正教育情况。

1四、研究的时间、对象研究时间:10个月(2004.9---2005.7)研究对象:小班的一名特殊幼儿五、研究实施阶段(一)搜集资料,建立档案1.个人情况姓名:郑XX,性别:女,出生年月:2001年3月,入学时间:2004年9月2.家庭情况父亲:郑XX,私营商人,文化程度:大专。

母亲:朱某某,无业。

文化程度:中专。

因工作繁忙,父亲很少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精力较少!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是较传统的家庭主妇。

浅谈自闭症学生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浅谈自闭症学生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浅谈自闭症学生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摘要:自闭症儿童的情感发展缓慢,因此有必要通过绘画来表达和发泄自闭症儿童的情感,以鼓励他们积极地获得这种情感表达。

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绘画与手工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绘画与手工艺课程是培养智能化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手段完成作品的制作,旨在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视觉、观察、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最终促进学生适应生活,融入社会。

通过分析自闭症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儿童绘画阶段特点,探讨艺术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有益影响。

关键词:创意绘画自闭症儿童情绪干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普通学校美术义务教育课程作为文化基础课程之一,学校还开设了“绘画与手工艺”课程,让自闭症儿童可以参与大量的日常绘画创作活动,从而掌握一些简单的绘画创作技巧,具体应用和效果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和研究实例,选取创造性绘画在孤独症儿童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根据创造性绘画的特点,分析创造性绘画对孤独症儿童情绪干预的效果,孤独症儿童情绪干预的应用进展,为今后的情绪干预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一、创意绘画对自闭症儿童情绪干预的意义创造性绘画是一种审美活动,它通过心灵的分析、联系和整合,结合自身的观察和情感体验,最终呈现出相应的画面,即审美表现的审美认知。

创造性绘画要求画家画出自己的想法,可以从构图中,形式要求画家跳出现有的束缚,创造和发现新的东西,表现个性。

[1]因此,创造性绘画是用来促进儿童成长的,展示教学已成为一种艺术训练方法。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和发育程度的儿童,以创意绘画活动为载体,学生可以参与创作中的绘画操作,通过训练视觉和触觉感官来体验点、线、面绘画独特的美感所带来的各种图形和物体。

在对绘画的相关要求的特殊教育中,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提出了创造性绘画培养学习的期望,以独特的活动和自主的创造性思维丰富了学生的世界想象力,为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奠定了基础。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个案分析 儿童心理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个案分析 儿童心理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个案分析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展障碍,它影响了儿童的社交交往、沟通能力和兴趣。

在幼儿园中,自闭症儿童可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而幼儿园教师需要了解他们的特点并给予相应的支持。

本文将通过个案分析的,探讨幼儿园中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及其心理需求。

一、个案概况小明(化名)是一名6岁的自闭症儿童,他在幼儿园中表现出明显的自闭症特点。

他很少与其他儿童互动,更愿意独自一人玩耍。

他对沟通表达能力有限,很少使用语言或者肢体语言来与他人交流。

小明对于环境变化和新事物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经常出现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

二、自闭症儿童的特点1. 社交交往障碍自闭症儿童在幼儿园中往往表现出社交交往的障碍。

他们缺乏对他人的兴趣,不善于与其他儿童进行互动。

在小明的个案中,他经常选择独自一人玩耍,对于其他儿童的邀请很少做出积极的回应。

2. 沟通困难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能力通常较弱,他们很少使用语言或者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需求。

在小明的个案中,他偏好用简单的动作或者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愿,而且往往唤醒他的需求和情感。

3. 强烈的抵触情绪自闭症儿童通常对于环境的变化和新事物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他们很难接受新的环境或者新的活动。

在小明的个案中,他经常在面对新的环境或者新的任务时表现出紧张不安,甚至出现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

三、自闭症儿童的心理需求1. 温暖的环境自闭症儿童需要一个温暖、安全的环境来保持稳定的情绪。

在幼儿园中,教师需要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温馨的氛围,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

2. 个性化的支持每个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各不相同,因此需要个性化的支持。

对于小明这样的自闭症儿童,教师需要结合他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支持和关注。

3. 社交技能的培养虽然自闭症儿童在社交交往方面存在障碍,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来帮助他们融入集体生活。

在幼儿园中可以设置小组活动,让自闭症儿童与其他儿童一起进行合作,逐渐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对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对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对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一、导言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异常引起的儿童发展障碍性疾病。

孤独症儿童的社交交往、沟通和利用想象力能力缺陷严重,常表现出自闭、社交退缩、兴趣单调、刻意重复、情感平淡等特征。

因此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表现有着极大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但还缺乏详细的个案研究说明。

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特定个案的观察,更深刻地了解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特点。

二、个案资料1. 个案基本情况该研究的个案是一名6岁的男孩,目前正在接受一定的心理治疗和训练。

研究开始前,个案被初步评估为轻度孤独症,主要存在社交交往和语言障碍,以及情感表达和共情能力缺乏。

2. 个案观察在个案观察过程中,主要关注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情绪行为:愤怒、焦虑、自闭和迟缓。

具体结果如下。

1.愤怒个案表现出了急躁、冲动和攻击行为,尤其在面对限制和压力时更为明显。

例如,当他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或者在与他人互动时遭受挫折,就会出现情绪失控,大喊大叫,甚至会攻击他人或自己。

2.焦虑个案的焦虑主要表现出来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和过度担心。

例如,他对世界和人类的理解很有限,不能很好地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情,这导致他对新事物和变化的反应非常强烈。

一旦遇到类似情况,他就会感到紧张、焦虑和不安。

同样,社交和人际联系也是令他极度焦虑的领域。

3.自闭个案对周围环境不太感兴趣,喜欢独自玩耍。

在完成一个任务之前,他经常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和适应。

他不容易在别人的引导下参加活动和交友,更愿意在自己的世界中沉浸。

同时,个案比较顺从,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4.迟缓个案的情绪表达反应比一般儿童慢,需要时间才能适应新事物和环境。

他用语言表达时,表述量较少,语调单调,缺乏引人注意力的动作和语言模式。

他也很少主动去交往,一般需引导和鼓励才能与别人交流。

三、讨论和建议在个案的情绪表现观察中,主要存在愤怒、焦虑、自闭和迟缓四个方面。

针对个案不同的情绪特点提出以下建议。

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留守教育15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邱婷相关研究认为在自闭症中,自我伤害、敌意、刻板行为、破坏行为是最为常见的问题行为。

这些问题行为如果不及时干预,不但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困难,而且还会妨碍正常的班级教学秩序。

因此,关于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进行有效、及时地干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将运用功能分析法、集体游戏、感觉统合训练、强化疗法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探讨综合疗法对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干预的效果。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台湾有关学者将其界定为“因精神和心理功能问题而显现出沟通、社会互动、行为及兴趣表现上有严重问题,造成在学习和生活适应上有显著困难,而需要特殊教育服务的一种病症。

”一、研究对象张XX,男,14岁,顺德某启智学校四年级学生。

单亲家庭,父母离异,两母子生活,本地没有亲戚。

读幼儿园一直到7岁,记忆力、学习能力比较强,认识很多字,会写字,在幼儿园上课经常走动,不合群,没有跟同学玩。

能有一定的语言表达,答非所问,说话大声、语速快,缺乏情感交流,少眼神交流。

特别喜欢男老师,比较听男老师的话。

二、研究方法与流程1、研究方法与工具 (1)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对象,搜集分析事物资料的一种方法。

(2)结构化访谈法由于顺德某启智学校为寄宿制学校,因而本次访谈的对象为张xx 的副班主任。

访谈时间:2014年1月7日下午访谈的内容主要分为:(1)对张xx 的基本情况的了解 (2)张xx 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3)张xx 问题行为的表现 (3)研究工具综合运用自闭症儿童社会行为评量表和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调查表并对量表作必要的修改。

量表内容包括:随便拿别人东西、课堂干扰行为、情境的转变产生不当行为、分享意识薄弱、不遵守活动游戏规则等9大项。

2、研究流程 (1)确立目标行为根据观察分析与从罗老师处的访谈得知,其主要存在如下的问题行为:.随便拿别人东西 .课堂干扰的行为.环境的转变产生的不当行为 .不遵守游戏活动规则 .情绪表达独特 .分享意识薄弱 .协商与合作技能欠缺 .不礼貌行为 .刻板行为严重(2)制定并实施矫正方案本研究采用综合治疗方法:个别训练。

幼儿园科学教育孤独症儿童个案分析

幼儿园科学教育孤独症儿童个案分析

幼儿园科学教育孤独症儿童个案分析一、引言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孤独症儿童而言更是需要特别的关注和教育。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科学教育孤独症儿童展开深入讨论,通过个案分析的方式,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科学教育,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二、个案描述小明,4岁,被诊断为孤独症。

在幼儿园中,他常常表现出对人群的回避和交流困难,喜欢独自玩耍,对外界声音和光线过于敏感,常常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

在课堂上,小明很难集中精力,对老师的指导和教学内容理解有限。

由于这些问题,家长和老师都十分担心,希望能够找到科学的教育方法。

三、教育策略1. 个性化关怀针对孤独症儿童,个性化的关怀和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在幼儿园中,老师和家长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2. 利用视觉辅助教具孤独症儿童常常对外界各种刺激过敏,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视觉辅助教具,比如图片卡片、动画故事等,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3.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中,需要把握好光线、声音、空间等因素,在保证安静舒适的前提下,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鼓励孤独症儿童参与到团体活动中去,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

四、个案分析通过对小明的个案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中,孤独症儿童往往面临着多方面的障碍,因此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支持,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帮助和服务。

五、结语通过对幼儿园科学教育孤独症儿童个案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在幼儿园中,孤独症儿童需要得到个性化、专业化的关怀和教育,同时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面支持。

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孤独症儿童教育的重视,他们的成长环境会越来越好,他们的未来也会更加灿烂。

六、个性化关怀的重要性针对孤独症儿童,个性化的关怀和帮助是至关重要的。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

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分析。

首先介绍了融合教育概念及意义,然后分析了孤独症儿童的特点和教育需求,接着探讨了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所面临的挑战。

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显示融合教育对其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总结了对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启示,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对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理解,为相关教育政策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融合教育环境、孤独症儿童、个案研究、教育需求、挑战、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融合教育的理念下,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融入到普通教育系统中接受教育。

这种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需求。

孤独症儿童是一群在社交交往、沟通能力和行为表现等方面存在发展障碍的特殊群体,他们需要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来满足其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力。

了解孤独症儿童在融合教育环境下的表现、教育需求以及相关挑战,对于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案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研究,深入探讨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分析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措施。

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能够更加具体地了解孤独症儿童在融合教育环境中的特点和需求,为未来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究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个案表现和特点,以及他们在学校中面对的挑战。

通过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教育需求和困境,我们希望能够提出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支持措施,帮助他们在学校中获得更好的教育和生活体验。

本研究还旨在探索个案研究方法在研究孤独症儿童的有效性,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和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信息和建议,促进这一群体的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

2. 正文2.1 融合教育的概念和意义融合教育是指将不同能力、不同特点的学生融入同一个教育环境中,通过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合作共赢的方式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浅谈自闭症学生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浅谈自闭症学生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浅谈自闭症学生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一、引言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症状包括社交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以及兴趣狭窄等。

在自闭症学生的教育和发展过程中,情绪行为问题常常是困扰教师和家长的重要挑战。

本文通过对一名自闭症学生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其情绪行为的表现、原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策略,以期为自闭症学生的教育和康复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个案背景(一)基本信息_____,男,年龄岁,被诊断为自闭症。

(二)家庭背景_____生活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工作繁忙,与孩子相处时间较少。

(三)学校表现在学校里,_____难以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课堂上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等问题。

三、情绪行为表现(一)焦虑和恐惧_____在面对新环境或陌生人时,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恐惧,例如身体颤抖、哭闹等。

(二)情绪爆发当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遇到挫折时,容易情绪爆发,大声尖叫、摔东西。

(三)自我刺激行为经常出现重复性的自我刺激行为,如拍手、摇晃身体等。

四、原因分析(一)生理因素自闭症学生的大脑结构和神经递质可能存在异常,导致他们对情绪的调节能力较弱。

(二)环境因素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学校中的压力以及不适应的教学方法等都可能引发其情绪行为问题。

(三)沟通障碍由于社交沟通能力有限,_____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从而导致情绪积累和爆发。

五、干预策略(一)个性化教育计划根据_____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包括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二)情绪调节训练教导他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通过深呼吸、放松练习等方法来调节情绪。

(三)社交技能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方式,帮助_____提高社交技能,增强与他人的互动和沟通能力。

(四)环境调整优化学校和家庭环境,减少可能导致他情绪波动的因素,如提供安静、有序的学习空间。

(五)家庭支持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和康复过程,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与学校保持密切合作。

幼儿园成长足迹:孤独症儿童行为疏导案例分析

幼儿园成长足迹:孤独症儿童行为疏导案例分析

幼儿园成长足迹:孤独症儿童行为疏导案例分析孤独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展障碍,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能力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在幼儿园这样一个重要的成长环境中,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疏导尤为重要。

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孤独症儿童在幼儿园的行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小明是一位3岁的孤独症儿童,在幼儿园中经常出现以下行为:不愿意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经常独自坐在角落里,不表达自己的需求,与老师和其他孩子缺乏眼神接触,对周围的环境和活动缺乏兴趣,对美术、音乐等课程没有兴趣,容易沮丧和焦虑。

行为疏导分析与解决方案:1. 理解孤独症的特点与需求孤独症儿童通常对社交活动和情感交流有困难,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耐心理解和支持。

在幼儿园中,教师应该了解孤独症儿童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教育。

2. 创设安全舒适的环境对于孤独症儿童,幼儿园需要创设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减少噪音和混乱,提供清晰的日常活动和规则,为孩子提供安静的休息地方,避免过度刺激。

3. 个性化的行为引导针对小明的行为问题,可以采取个性化的行为引导方案。

鼓励小明逐步参与小组活动,给予与其他孩子互动的机会,逐渐建立社交技能,同时在他感到沮丧时给予安慰和支持。

4. 家园合作与小明父母合作对于行为疏导尤为重要。

通过家访或通信方式沟通,了解小明在家的表现和需求,向家长传递幼儿园对小明采取的支持和措施,争取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5. 职业辅导在幼儿园中,为小明提供职业辅导也是很重要的。

辅导员可以通过个别辅导、行为模仿训练、情绪管理训练等方式,帮助小明克服一些行为问题,提高他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结语: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疏导需要多方合作,包括学校、教师、家长和专业辅导员。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体验,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为每一位孤独症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关爱,让他们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茁壮成长。

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特点是社会交往,沟通,创意游戏和兴趣等多方面缺陷。

关于自闭症儿童稳定不良情绪的个案研究

关于自闭症儿童稳定不良情绪的个案研究

关于自闭症儿童稳定不良情绪的个案研究发表时间:2019-07-23T11:17:47.233Z 来源:《成功》2019年第6期作者:刘小娟[导读]鄂尔多斯市特殊教育学校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一、案例背景羽羽,男,2009年10月25日出生,典型自闭症。

自身发展状况:自理能力中等,可以自己穿衣服、吃饭、独立上厕所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都发展良好;空间认知能力较好,喜欢拼拼图;语言能力较差,气流薄弱,难以说出超过8字以上的句子;认知能力中等,情绪问题异常,激动、看到不喜欢的物品或等待时间长时会大喊大叫、跺脚、挥手、摇头;对于完成有困难的任务时,无法用语言表达求助,会拉着对方的手以示帮助;过分依赖他人,对于母亲有强烈的依赖感,常以轻吻他人以示友好。

家庭教养情况:长时间由母亲进行陪读,而母亲由于过分宠爱导致很多事情都是由母亲包办,母亲未给孩子建立一种正常的相处模式,母亲生气后会出现惩罚不当。

受教育情况:羽羽以前在一些康复机构进行训练,三年前来我校开始接受正常的教育,目前情绪异常发泄模式不当,某些行为习惯亟待改变。

二、案例描述(一)语言交流方式异常羽羽是一个比较温和的自闭症孩子,对于喜欢的事物喜欢闻一闻味道,几乎没有语言,这一方面是因为母亲急于替孩子表达孩子的想法,切除了孩子与他人交流的渠道;另一方面是由于孩子本身呼吸气流薄弱,说话气流不足,难以完成正常的表达。

(二)情绪难以正常的表达羽羽一般在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会大喊大叫、跳来跳去,无法建立正常的表达模式,只有熟悉的人能知道他所处的状况,其余人对于他的情绪异常只能以打压的方式对待。

(三)亲近行为异常羽羽由于长时间与母亲在一起,导致这个孩子常会做出一些过分亲昵的举动,例如摸一摸他人的脸、亲一亲等等表现,这就导致很多人不明白他的意图或者使他人反感等表现。

三、案例分析羽羽的情绪不稳定,常以跳、吼叫、撞墙、撞桌子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

而发脾气行为是指儿童为了一些小事或莫名其妙地做出大声哭闹,甚至在地上打滚或以头撞地、桌子等过火的行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的个案研究
韦芳燕
一、问题的提出
儿童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194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大学的心理医生雷奥·凯纳(Leo Ke er)首次将孤独症作为一种诊断分类提出。

他报告了11个患有此症的儿童,其共同表现为:从婴儿期开始很少与人交往,极端孤僻,语言发展迟滞,缺乏交际语言,重复简单活动,要求环境中的刺激保持原样,行为刻板,缺乏想象。

Ka er将这类患儿命名为婴儿孤独症(infantile autism)。

我国开始对儿童孤独症的研究,特别是对弱视群体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及重视。

而在家长们中,有些家长对孩子是孤独症的问题并没有正确的看待,也不知道如何去治疗矫正孤独症幼儿,另一方面,如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个别教育,这对教师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研究目标
作为一线幼儿教师,了解儿童孤独症的特征,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积极的教育和训练,使孤独症儿童在语言方面的障碍及交流、交往方面的障碍得到较大的改善,对我们更好地研究儿童的认识和情感活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也为我们了解认识儿童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可探索的途径。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
1、文献资料查阅法。

用文献资料查阅法掌握整理有关儿童孤独症的理论和实践资料。

2、观察法。

观察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具体表现。

3、访谈法。

通过访谈,和家长、教师交流,如实的记录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情况以及家庭学校对幼儿的矫正教育情况。

四、研究的时间、对象
研究时间:10个月(2004.9---2005.7)
研究对象:小班的一名特殊幼儿
五、研究实施阶段
(一)搜集资料,建立档案1.个人情况姓名:郑XX,性别:女,出生年月:2001年3月,入学时间:2004年9月
2.家庭情况父亲:郑XX,私营商人,文化程度:大专。

母亲:朱某某,无业。

文化程度:中专。

因工作繁忙,父亲很少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精力较少!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是较传统的家庭主妇。

两个人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与治疗,注重孩子的发展。

3.表现情况。

郑XX小朋友表现情况
能力项目表现情况交往平时沉默寡言,从不主动与他人交往,不和别人目光对视,从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不参加集体活动。

玩具不感兴趣。

固执要求得到某样东西。

语言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

以尖叫的方式对大人提出要求。

情绪长时间发呆,或经常性莫名其妙地咬牙切齿,歇斯底里地尖声喊叫,固执。

爱好咬袜子、脱裤子,有时甚至会喝自己的尿液;尿盆、对小大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趁大人不注意玩起这些东西。

习惯睡觉时只盖从小到大盖的一床被子,如得不到满足则尖叫、哭闹,并无法入睡。

上幼儿园或出行旅游都要带上小被子。

(二)分析原因,确立目标
郑XX小朋友存在着以上的表现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认识理解障碍。

郑XX小朋友,理解别人的语言十分困难。

当大人向对她提出要求时,她只会做简单的回应,却很少能做出正确的应答。

她无法用常人的语言同我们进行沟通,当她想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感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当别人不理解她所说的话时,她便会歇斯底里地尖叫、发脾气,以此束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2.交往障碍。

郑XX小朋友同许多孤独症儿童一样,缺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她对许多人的态度是冷漠的,见到父母也是面无表情。

因为她没有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当她和别人接触时,时常会感到束手无策,久而久之便失去了与人交往的意愿。

也许只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才不会感到紧张和压抑。

3.语言沟通障碍。

郑XX由于言语障碍不能象正常人那样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只
能通过触觉、嗅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及真实感受,她用手指戳人、用鼻子闻衣物都是想亲近别人的表现。

4.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

郑XX睡觉时只盖从小到大盖的一床被子,如得不到满足则尖叫、哭闹,并无法入睡。

上幼儿园或出行旅游都要带上小被子。

她手里只有拿了小棉被才愿意出门,上幼儿园。

这说明她强烈的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郑XX小朋友刚入园的一些表现引起带班老师的注意,但家长矢口否认孩子的怪异行为,不愿和老师多谈幼儿在家的表现情况。

经过老师耐心的多次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这才引起家长的重视,并带幼儿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但目前广西区内没有较正规的<BR><P></P>儿童孤独症医疗检验手段,但根据郑XX的临床特征表现,可确定为儿童孤独症。

(四)制定方案,提出解决策略
1.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导致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

教师家长确认幼儿是孤独症后,平时就仔细观察儿童情绪行为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对周围环境及对儿童本身的影响并做好详细记录,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其原因和目的,以便及时处理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变教育训练方法。

如果是身体不舒服,老师及时请医生检查治疗;如果是因为固执刻板行为受到限制而引起,教师则适当调整处理固执刻、板行为的方法;根据具体的原因,家长和教师对郑XX小朋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

2.感觉统合训练法。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导者根据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动作发展的状况,以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做符合他们需要的游戏活动,并在儿童感到困难时,用“我们一起做”、“试试看”、“你能行”等语言或行动鼓励儿童,逐步克服平常教育训练中的因儿童能力不足、训练形式枯燥等等原因而带给儿童的困难,能逐步培养起儿童的兴趣,让儿童感到快乐,进一步有效地化解儿童因做不到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并逐步协助儿童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和自然的情绪。

在平时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常常挤一部分时间和郑XX一起做感觉统合训练。

但感觉统合训练之初对情绪行为等会有急速的、显著的改善效果,在后来的训练中效果逐渐缓慢。

因此,还需要配合使用其它的方法,以进一步矫正和稳定情绪。

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着眼点在于信念、知觉等内部思想的改变上。

它试图通过帮助儿童摆脱消极的观念,转而接受更积极的思想,从而保持身心健康、改变行为。

它仍然遵循教育和学习的原理,吸收了行为矫正技术,对儿童进行指导训练。

它强调改正不适当的认知形态及想法是矫正情绪困扰或心理疾病的关键。

它是行为矫正的深入发展。

在和郑XX的交谈过程中,对她喜欢玩大小便的行为,我们反复的给予她教育指正,让她理解这种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让她有纠正的意识,从而达到改正的目的。

4.抓住契机法。

据观察发现,孤独症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个智力活跃期,表现出对某种事物和活动的特殊兴趣和爱好,这是对其进行语言训练的最佳时期。

例如:郑XX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荷各种颜色鲜艳的夹子。

拿到夹子她总喜欢翻来覆去的观察,爱不释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班抓住时机,利用夹子与她沟通交流,促进她的语言发展。

我教她边指边说出夹子的颜色,个数,她很乐意学而且轻松地学会了,又如:郑XX小朋友喜欢唱歌,并对老师教的歌曲比别的小朋友学得快,每当听完她的演唱时我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使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趁她高兴时请他说出歌曲名字,她都能对答如流。

可见,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下,孤独症儿童也有交流的兴致,善于发现并抓住这样的时机随机地选择语言内容对其进行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孤独症儿童交往的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结论
通过上述方法,经过一年的个别指导,郑XX的情绪得到了基本的稳定。

她和带班以及班上的几位同学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她现在能够主动地在大人的提示下同别人打招呼,跟大家进行简单地交流,学会了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前那种歇斯底里的尖叫声也日渐减少。

看到郑在这一年里所取得的进步,作为老师,我感到十分欣慰,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对这群特殊的弱势群体,家长要正视孩子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主动的去矫正,教师要多一双慧眼,多一份关爱,多一点求知的态度,为孩子的教育指出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慧聆、周耿《孤独症儿童教育与训练文集》,北京出版社,1997
2、汤盛钦《特殊教育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吕静主编《儿童行为矫正手册》浙江出版社1992年第1版
4、张澄编《自闭儿保育手册》世茂出版社1989年十一月第1版
5、《中国一体化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陈云英新华出版社(作者:韦芳燕广西区直机关第三幼儿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