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美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美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一门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人文学科。
通过学习和探讨审美活动的起源、美感心理、审美活动的构造、审美活动的形态、审美活动的形式和符号表现及艺术创造等主要内容,学生会提高哲学视野和理论素养,学会用哲学的眼光来看待文学和艺术,并因此理解人类生活的价值追求和艺术创造;提高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理解日常生活的各种审美现象,从而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充分悟知人的意义。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美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不仅懂得感受美、追求美,而且培养学生创造美、思索美的能力,从而在理性层面上去认识美,提高美的鉴赏力,以更加理智和虔诚的心,去创造美的生活和美的世界。
具体的教学任务是:一、弄清美与美学产生的由来、范畴、历史以及美学史上关于美论的发展历程;二、关于美学的基本理论;三、关于美的类型形态学相关的理论及相关应用;四、关于美的接受理论和分析;五、美育。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反映出来的重点、难点、疑点作适当的面授辅导,使学生能系统地从理论上把握美学的必备的理论知识并在现实生活中用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来分析美的现象。
在教学中,本课程强调实践环节,教师要在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注意防止学生死记硬背,脱离实际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用相关的具体的美学现象来深入浅出地诠释美学的原理。
四、课程教学设计本课程应强调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及课堂交流结合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材:《美学概论》董学文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依据。
辅导材料为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文化艺术系自编《美学概论》平时练习题和综合练习题,供学生自测和平时练习之用。
美学概论 教学大纲
美学概论教学大纲美学概论教学大纲引言: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的哲学学科,它探讨了美的本质、美的价值以及美的体验。
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美学在人类文化和艺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美学概论的教学大纲,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一、美学的起源与发展1. 古希腊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对美的研究与思考-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美的理解2.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思潮- 文艺复兴对美学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与美学家3. 现代美学的兴起与发展- 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对美的理论贡献- 现代美学派别的形成与发展二、美的本质与美的价值1. 客观美与主观美的辨析- 客观美的观点与主观美的观点- 客观美与主观美的关系与互动2. 美的本质的探讨- 美的定义与解释- 美的属性与特征3. 美的价值与意义- 美对个体与社会的影响- 美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三、美的体验与审美情感1. 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感知、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 美的体验与审美情感的关系2. 美的体验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的角色与作用- 客体的特征与表达3. 美的体验的多样性与变化-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的体验- 美的体验的历史演变与发展四、美学理论与艺术创作1. 艺术创作的美学基础- 艺术与美的关系- 艺术创作中的美学原则与规律2. 美学理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不同美学理论对艺术创作的指导 - 艺术家如何运用美学理论进行创作3. 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与批判- 审美评价的标准与方法- 不同审美观点对艺术作品的评判结语:美学概论的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通过学习美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同时,美学的研究也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艺术创作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学习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探索美的奥秘,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贡献。
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主讲人:吴兴明
说明:本课程为大学本科中文等文科专业美学的基础课,要求掌握美学学科的基本知识、概念、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美学思辨能力。
内容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美学学科概述(1——3周)
第一讲美学学科形态的历史(前学科形态、独立分化)
第二讲美学学科形态的历史(玄学形态、科学美学、20世纪美学状况)
第三讲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第二部分美学本体论(4——8周)
第四讲美的本质论、美的字源学含义与学科性含义
第五讲美的本质论考察(客观论、主观论)
第六讲美的本质论考察(主客统一论、实践派美学观)
第七讲人的存在与美的追求(存在论视野与人的存在结构分析)
第八讲美的追求与存在裂缝的弥合
第三部分美学范畴论(9——12周)
第九讲美学范畴概说与悲剧作为美学范畴的界定
第十讲伦理悲剧观(亚里士多德、黑格尔)
第十一讲社会悲剧观(马克思)
第十二讲本体悲剧观(叔本华、萨特等)
第四部分美感论(13——15周)
第十三讲康德对审美判断的分析
第十四讲审美态度与人生
第十五章审美态度理论
第五部分美学与社会理论(16——18周)
第十六讲批判理论与审美主义(批判理论的价值论设)
第十七讲美学批判分析
第十七讲美学视野的解体与审美现代性。
《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美学概论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美学概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段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属于统服课程。
本课程教学各环节均由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负责。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美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的产生与发展,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美育),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美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但较之相关的文学概论,它更多一些心理学和哲学的内容,关注的对象涵盖了文学艺术、自然、社会中的美;较之于艺术欣赏、作品分析,它又多了一些理论性。
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它是相对独立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针对学员实际,考虑到实际应用的需要,本课程重在简述美学的一般基础理论。
它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历程揭示美和美感的产生与发展,而与一般的文学艺术发展史相区别;它的研究对象涵盖了文学艺术、自然、社会中的美,而与一般具体的文学、艺术、社会学相区别;它注重研究美和美感的本质特征的研究,具有相当的理论性,而与一般的文艺赏析相区别;它强调实践的观点,强调文学艺术实践,又与哲学、心理学有区别。
三、教材与教辅资料本课程教材采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学概论》(董学文主编)。
省电大教学处责任教师将编写本课程的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下发。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讲授要简明而有系统,重在联系实际理解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对美学理论问题的理论思维能力。
2.美、美感的本质特征,艺术美以及美的分类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
要突出适用性,明确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领会其不同特点的同时启发学员的思维,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研究审美中的具体问题,并随时代发展在实践中开拓创新的能力。
《美学概论》教学大纲
《美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本门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增进对美的认识,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辨和批判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美的本质和价值,并且能够在实践生活中更好地实践美学原则。
二、课程内容和安排1.第一周:美学概论的介绍与基本概念-美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美的基本概念:审美、审美经验、审美意识2.第二周:美的本质和特征-美的主观和客观特征-美的标准与判断-美与真善美的关系3.第三周:审美经验与审美心理学-审美经验的构成和心理过程-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在审美经验中的作用-美学情感的表达与理解4.第四周:美的表现形式与艺术-审美对象的分类与特点-艺术的定义与分类-艺术创作与欣赏的过程5.第五周:美的哲学思考-美学和哲学的关系-美学的主要派别和理论-美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6.第六周:美学与社会文化-美学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美学的历史和地域差异-非西方美学的发展与影响7.第七周:美学与自然环境-自然景观与自然美的体验-生态美学的概念与实践-美学对环境保护的影响8.第八周:美学与生活实践-美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美学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美学教育的价值和方法三、教学方法本门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授课讲解:教师对美学概念、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的阐述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提升学生的思辨和批判能力,加深对美学问题的理解。
3.个案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具体的美学案例,让学生理解美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美学实践活动,如参观艺术展览、欣赏文学作品等,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
四、评估方式1.课堂参与和讨论:20%2.个案研究报告:30%3.期末论文或项目:40%4.平时作业和考勤:10%五、参考教材1.《美学概论》,著者:XX,出版社:XX2.《美学导论》,著者:XX,出版社:XX3.《美学基础》,著者:XX,出版社:X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概论》
一、考核要求
1、在“学习考核”栏目中列出的8个板块参考题目中任选10道问题进行论述
2、10道问题至少应涉及4个板块,须在问题开始部分注明具体板块名称
3、总字数不少于5000字,每道题字数不少于200字
4、必须是自己整理抄写,凡打印或复印的读书报告一律视为不合格
二、“学习考核”参考题
(一)艺术之美
1、简述艺术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批评”
2、简述艺术中所谓的“透视观念”
3、简要阐述“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微笑的神秘性
4、简要分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人物特点
5、根据加德纳所分析的艺术家突破的两个阶段来看,请简要阐述成功的艺术家应具
备哪些特殊素质
6、关于“艺术”众说纷纭,请就个人观点,谈一谈你所理解的的艺术
7、王国维先生曾这样概括席勒的美育思想:“谓人日与美相接,则其感情日益高,而
暴漫鄙俗之心日益远。
”请根据王国维先生的概括探究席勒的美育思想
(二)音乐之美
1、简述中国音乐节的成立背景
2、简述十二平均律在中国和德国分别被创建的社会背景和内在关联
3、简析印象派代表人物德彪西的作品《大海》表达的思想感情
4、简析歌曲之王舒伯特的代表歌曲《魔王》和《圣母颂》的创作背景和内在关联
5、简述在古典主义时期,威尼斯乐派在交响曲中运用力度对比对表现音乐有哪些作用
6、根据创作背景分析,请你简要谈谈三大神剧之一的《弥赛亚》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
7、简要阐述莫扎特交响乐手稿上记载的第二十二号交响乐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美术之美
1、简析中外画家的风格总的区别
2、简述如何抓住雕塑作品的“神”
3、简述赏析一件绘画作品将从几个角度出发
4、简述工艺美术品的共同特点
5、简要谈谈优秀的摄影师需要具备哪些特点,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是好作品
6、简要谈谈你是否喜欢苏州园林并请详述
7、简述什么是人体艺术,谈谈你对人体艺术的看法
(四)舞蹈之美
1、简述舞蹈美的内涵和特点
2、简述生活舞蹈与艺术舞蹈的风格特点及区别
3、请谈谈你喜欢的舞蹈表现形式及代表作
4、欣赏舞蹈《雀之灵》,试分析它的独特之处
5、详述舞蹈欣赏这一过程对于学习生活是否有益处
6、简述芭蕾的四大审美原则
7、请你结合舞蹈《小城雨巷》谈谈你对当代舞蹈诗性回归的看法
(五)戏剧之美
1、简述西方戏剧艺术中“残酷戏剧”和“质朴戏剧”的内涵
2、简述如何塑造与呈现戏剧性格(灵魂)
3、以郭沫若的《屈原》这一作品浅析历史剧的基本内涵
4、简述中国话剧的发展
5、请你谈谈《罗密欧与朱丽叶》最令人感动的片段
6、简述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征
7、俗话说:“人生如戏”,请简述个人对戏剧的理解
(六)影视之美
1、简述为何电视剧是一种大众文化形态
2、简述日本动漫的优势,哪些因素成就了日本动漫业的成功
3、简述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必须具备哪些因素
4、详述你最喜爱的一部影视作品
5、谈谈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非诚勿扰》迅速走红的社会背景
6、简析艾森坦斯在电影《战舰波将金号》中是如何运用杂耍蒙太奇
7、请结合《泰坦尼克号》,谈谈你对“当代电影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的理解
(七)书法之美
1、简述书法的涵义、书法的发展
2、详述你最喜欢的书法作品的特点及其与众不同的地方
3、简析古汉字的基本构造特征“象形”
4、选取一位名家名作并简要赏析
5、简要谈谈怎样鉴赏书法作品
6、简要谈谈对颜体书法特点的理解
7、请详述学习书法后的感想
(八)戏曲之美
1、请结合京剧的特点简要赏析梅兰芳的《贵妃醉酒》
2、简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艺术特点
3、简述元曲四大家及其相关著作
4、列举你所知道的江苏戏曲种类及其经典曲目
5、了解汤显祖的“四梦”并谈谈《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6、简述中国十大古典锡剧
7、通过对戏曲的学习,谈谈你对普及戏曲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