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公民意识”
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
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2018年全国卷Ⅰ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及备考启示2018年高考政治试题在总体上延续了往年的考查特点,重视考察学生对政治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制度规范的理解和运用,注重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
试题设计符合高考政治科目的命题体裁,注重针对性和灵活性。
下面根据试卷整体情况对具体试题进行分析总结,为学生的复习备考提供指导。
一、试卷的命题特点(一)文字题和图表题相结合。
试卷的25个小题中,有21个为文字题,分为5道2选1题和16个单选题。
4个图表题为极简单图,针对具体问题,考查对数字信息和图表统计的分析和运用。
(二)知识的梳理与综合。
试卷涉及到政治教材的各个章节,但没有出现超纲内容,重在考查对单个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能力。
(三)针对性强。
试卷按照教材的个别章节分别考查,基本按照章节的顺序推进。
(四)熟悉情境的综合应用。
试卷对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制度规范进行了汇总和挑选,并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把单个概念和规范融入到具体的背景和现实问题中,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独立推理和判断。
二、试卷各题的分析(一)第1题“维护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文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单海青曾表示,面对东海和南海,中国在领土问题上既不服输,又不寻求战争。
我国对领土的维护态度包括“两个坚决维护”,即坚决维护领土安全,坚决维护领土完整。
从这一角度看,中国的领土问题如何影响到外交政策呢?A.强国与强权共存的休戚相关B.不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之所在C.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战略D.会导致与邻国的冲突和对抗【答案及分析】A。
本题根据D单中的“在领土问题上既不服输,又不寻求战争”可以得出答案A。
(二)第6题“我国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造就90后……”——科教兴国要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依靠发展科技,创新科技成果B.以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为中心C.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重点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科学文化教育发展【答案及分析】C。
[必刷题]2024八年级政治上册公民意识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八年级政治上册公民意识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0道1. 下列哪项是公民意识的体现?()A. 遵守交通规则B. 逃税漏税C. 随地乱扔垃圾D. 盗窃他人财物2. 我国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以下哪种情况是不允许的?()A. 公开批评政府的工作B. 侮辱他人人格C. 发表自己的观点D. 参与政治讨论3. 以下哪个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A. 强迫他人捐款B. 非法集会C. 通过合法途径举报腐败现象D. 散布网络谣言4.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是?()A. 享有选举权B. 遵守法律法规C. 拥有政治见解D. 具备一定文化程度5. 以下哪种行为属于履行公民义务?()A. 参加义务劳动B. 拒绝服兵役C. 侵犯他人财产D. 破坏公共设施6. 下列哪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 被选举权B. 服兵役C. 缴纳税款D. 接受义务教育7. 在我国,以下哪个是公民的政治权利?()A. 获得劳动报酬B. 信仰宗教C. 参与选举D. 享有受教育权8. 以下哪种行为是损害公民权利的?()A. 依法纳税B. 侵犯他人隐私C. 参加公益活动D. 遵守交通规则9.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当遵循以下哪个原则?()A. 损人利己B. 自由主义C. 尊重他人权利D. 恣意妄为10. 以下哪个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A. 勤奋学习B. 诚实守信C. 损人利己D. 懒惰无为二、判断题:5道1.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2.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可以随意侵犯他人权益。
()3.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提高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
()4. 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依法纳税、服兵役等。
()5. 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相互对立的,不可兼得。
()三、填空题:20道1. 我国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当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试题解析(附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小地面震动影响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2. 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A. 防渗水B. 防噪声C. 防坍塌D. 防地震3. 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A. 增强保密程度B. 保证产品品质C. 满足战备需要D. 集约利用土地【答案】1. C 2. D 3. B【解析】1. 精密机械设备的生产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且对精密度要求较高。
在高端机床设备生产过程中,细微的变形可能就会造成构件和设备不匹配,影响设备的精度。
厂房设在地下就是以节能环保的方式恒温恒湿,确保设备的精密制造。
除此之外,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周边路上重型卡车经过也不会造成颤动,更好地保证了车间的稳定性,保障了设备的精度,①④正确;建地下工厂会使生产成本上升,③错误;储存原材料和产品不是主要目的,②错误。
(全国I卷)18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课时2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意义
提醒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组织。
2.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1)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包括: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
举。 (2)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有:①信 访制度;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舆论监督制度;此外,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都是近年
有什么好处?
提示:有利于促使当选代表更加重视肩负的责任和选民的重托; 有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更好地行使选举权。
1.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
(1)我国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2)我国的选举方式:①从选民的角度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 选举。②从候选人角度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③直接选 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不能笼统地说哪种方 式更好,各有优缺点。
①
② ③
解析
要抓住注意事项中的关键词“依法公示”“一定的广泛
性”“设记者席”,理由中说出公示的作用、协调各方面利益、
舆论监督的作用。
答案 ①通过公示,保障公民知情权,保证听证会程序正当、
有序进行。②通过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和表达权,反映民意、集 中民智,保证听证会能发现拟定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协调各方 利益。③通过舆论监督,保证听证会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1.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农村村民自治 自治机构 性质 村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自治 居民委员会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内容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选举、决策、管理、监督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 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 家作主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2018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根据我国宪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我国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民主形式B.为追查刑事犯罪,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可依法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C.我国在普通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建立了相应的地方制度D.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负有实施宪法和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2、依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伪造货币罪不再处以死刑B.对代替他人参加高考的行为应作出行政处罚C.组织群众在医院闹事、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是犯罪行为D.编造虚假险情在微信中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犯罪行为3、关于中国外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B.“另起炉灶”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的外交方针C.周恩来和陈毅都曾担任过外交部长D.委内瑞拉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拉丁美洲国家4、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客户存款属于:A.资产B.权益C.资金D.负债5、关于我国著名园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枫桥夜泊》涉及的城市是留园所在地B.十二兽首曾是颐和园的镇园之宝C.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D.苏州拙政园整体呈现均衡对称的格局6、我国古代用“金”“石”“丝”“竹”指代不同材质、类别的乐器。
下列诗词涉及“竹”的是:A.珠帘夕殿闻钟磬,白日秋天忆鼓鼙B.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C.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D.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7、柏拉图认为处于变化之中的事物不是真正的存在,持这种理念的人会认为以下哪项最真实?A.一棵树B.勾股定理C.人的照片D.关于马的概念8、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①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②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
③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2018版高考政治(全国I卷)大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二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课时2
(完全依托大数据高考分析软件原创甄选而成)A组1.下面漫画反映了()①直接选举优于间接选举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③选举方式的选择要顺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④村民直选村委会成员是村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表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①说法太绝对,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各有优缺点,不选;④错误,村民直选村委会成员是村民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表现;②③是对漫画信息的正确认识,应入选,故选C。
答案 C2.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制定的《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的规定,北京市发改委召开公交票制票价听证会,听证会参会人员由消费者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经营企业、政府部门等25人组成。
据悉,本次听证会的10名消费者代表均为首次参加听证会。
这说明()①获取民意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②国家充分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和表达权③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管理④依法行使表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③表述错误,社会听证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而不是民主管理;④表述错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答案 A3.为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节约利用,北京市政府拟于近期调整水价,并公布两套阶梯水价调整方案,征求社会意见。
作为北京市民,你认为下列参与方式恰当的有()①行使表达权,登录市政府网站表明自己对水价调整的态度②行使决策权,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③行使监督权,对水价调整方案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批评建议④参与民主管理,要求召开居民会议讨论阶梯水价调整事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②“行使决策权”的说法错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但并不享有决策权;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和市民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因此④不符合题意;①③符合题意;答案选A。
答案 A4.湖北省荆门市推出市民QQ议政活动,市民可通过互联网QQ聊天系统,就加快荆门崛起出谋划策,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2024年高考政治重要考点强化卷公民含解析
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③公民义务是建立在权利之上的
④公民的权利由旅游法和经营者授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2018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中共中心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云南就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开展立法调研时强调,要进一步加快推动民生领域立法,用完备的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民生领域立法表明
①环境卫生协会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②该村的环境卫生协会是规范村干部行为的有效途径
③制定《环境卫生整治村规民约》是坚持民主管理的体现
④该村成立村环境卫生协会是该村创新民主管理方式的体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国家在为公民行使监督权供应多种渠道的同时,也要求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
④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实施一年来,在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体现出人民民主具有
A.时代性
B.广泛性
C.真实性
D.全民性
7.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相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这就要求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新兴媒体,因为它
D.任免干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17.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公民都同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
B.公民必需同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C.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爱护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既指法律实施上的同等,也指立法同等
18.来自沈阳的40名中学生参与了“小人大代表学问培训班”。他们中有5人列席参与旁听人代会,这
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妥协智慧”
11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政治妥协”一、“政治妥协”的概念分析1、妥协的定义在汉语中,妥协是中性词。
《说文解字》:“妥,安也。
从爪、女。
妥与安同义。
”《说文解字》:“妥、安、坐、止四字互训”,有适当、安坐、落下之意。
“妥协”,即是用让步的方法解决争端,避免激烈冲突。
政治妥协:是指国家、民族、阶级、政党和政治利益集团之间在利益冲突时,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或默契,互相做出让步,以缓和矛盾的一种行为。
它是以社会共同体为念,以相互宽容为怀,根据共同认可的规则,通过彼此间利益的让渡来解决政治冲突的一种社会调节机制。
2、中外历史中的政治妥协例1:英国光荣革命发动光荣革命的七位政变者中有四位是辉格党领袖,代表了新贵族利益。
剩下的三位,有托利党创始人,顽固守旧的男爵,还有伦敦主教,他们则是典型的旧贵族的代表。
七位新旧贵族联合发动政变,表明了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之间的联合妥协。
责任内阁制、首相制、两党制的发展与完善;三次议会改革;二战后英国率先实行社会福利制度都是智慧妥协的结果!例2:美国宪政确立第一,从宪法的产生过程来看,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第二,从制宪代表的组成来看,55名代表全是沿海地区的有产者,其中11人从事航运业和制造业,6人是金融家,9人是种植园主,4人是医生,4人是政府官员,15人是奴隶主,40人拥有政府债券。
虽然这些代表们都属于有产阶级,但他们内部又分成众多的利益集团,如制造业、商业、航运、金融、公债、农业(种植园主和奴隶主)等利益集团。
虽然代表们都同意加强联邦政府,但对于应授予其多大力却有着很大分歧,形成了联邦派和州权派的激烈对抗,前者要求大大加强联邦政府,扩大其权力,后者力求尽量保留州的权力,而不同意大幅增加联邦政府的权力。
第三,从宪政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关键性的、重大的问题往往是通过政治妥协缓解并进而一步步解决的。
一是大州和小州的矛盾。
在当时既有弗吉尼亚、宾夕法尼亚这些人口众多、面积广大的大州,又有特拉华、佐治亚这种人口稀少、面积狭小的小州。
12真题研究:2018 届高三历史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以礼入法”
12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以礼入法”一、“以礼入法”的概念分析陈洁在《“以礼入法”法律文化微探》)一文中指出,所谓“以礼入法”,本质上是指宗法制与官僚制的结合,家族伦理原则与君主专制原则的结合,是道德教化与法律强制的结合,贤人政治与以刑法治国的结合。
“以礼入法”,即法律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法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儒家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权威。
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
(1)儒家法律指导思想确立。
“以礼入法”,始于战国末期,形成于秦汉之际,确立于汉武帝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完备于宋明时期,一直延续到近代,经历了上千年曲折渐进的发展过程,最终积淀成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形态。
(2)确立了法律的一些基本原则。
一些儒家思想的精义注入法律中升华为封建法律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八议”制度、“官当”制度,准五服以制罪以及“重罪十条”等。
“八议”制度,是八类权贵人物犯罪以后,“大罪必议,小罪必赦”,享受特殊优待,司法机关不得擅做处理的制度。
“八议”为:一议亲,二议故,三议贤,四议能,五议功,六议贵,七议勤,八议宾。
《周礼》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是说在统治阶级内用“礼”,统治人民之道用“刑”。
对统治阶级用礼,对平民阶层用法,说明礼法并未一视同仁。
“官当”制度是允许官吏以官爵折抵罪刑的一种特权制度,最初始于西晋。
《晋律》在沿用“八议”制度的同时规定,有官职的人犯罪,可以“除名”或“免官”的处分折抵三年有期徒刑。
“五服”指的是五种丧服,在中国古代社会,以丧服来表示亲属之间血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尊卑关系。
五服制罪原文是“准五服以制罪”,就是按照五服所表示的亲属关系远近及尊卑,来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
(3)还创制了上请原则、恤刑原则等刑罚适用原则(刑罚适用原则的儒家化)。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一、“市民阶层”概念分析在史学界,所谓的“市民阶层”主要是指平民等级中的商人与手工业者。
与其他等级相比,“市民阶层”在经济基础与政治地位上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在宋清之际其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明中叶以后, 由于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以商贾和百工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市民阶层所要求的商业社会的原则和封建传统体系产生冲突,既有经济基础的矛盾,又表现在上层建筑方面,从而影响到晚明社会的整体风貌。
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研究的一般情况:第一,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的研究主要是对工商业者阶层的研究;第二,对市民阶层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等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如认为1. 中国古代的市民阶层只是集权专制体系中被统治的对象;2. 在政治上处于边缘地位;3. 专制政府只允许工商业者在有限的范围内发展;4. 工商业者的力量在宋元特别是明清以后有所发展并努力寻求主流社会地位等等。
二、高考命题分析: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世俗文化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社会风尚、知识结构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近年来的全国卷命题情况如下:1.(2017·全国Ⅰ卷高考·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2.(2012·全国卷高考·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3.(2013·全国Ⅱ卷高考·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1 第8讲 地中海沿岸的文明——古代希腊、罗马
第8讲地中海沿岸的文明——古代希腊、罗马【时空定位】【线索提炼】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6世纪,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时期,这一时期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成果对近代西方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政治上: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在专制主义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法治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经济上: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奴隶制工商业获得长足发展,对外贸易繁荣。
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崛起,为奴隶主民主政治和法治文明奠定了基础。
思想文化上:古代希腊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本身,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是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源头。
阶段一古希腊文明(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末)一、古代雅典民主政治1.形成条件(1)地理因素:相对隔绝的谷地和海岛地形,易于形成相对隔绝的城邦政治。
(2)经济因素:形成了以商品生产、海外贸易为主的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经济结构。
(3)政治因素:城邦制度的确立、贵族制取代君主制。
(4)思想因素:海洋文明中形成的集体、平等、相对独立和自由的意识。
(5)个人因素:古希腊思想家、政治家的鼓动和改革。
(6)推动因素:形成一定数量的平民阶层,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成为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原因。
2.民主进程(1)梭伦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3.基本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
4.评价(1)积极作用: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其民主氛围使其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2)消极影响:雅典民主基础狭窄,直接民主过于泛滥,造成雅典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二、经济文明的发展雅典等希腊城邦,良港众多,航海和海外贸易条件优越,奴隶制工商业经济发达,为古希腊文明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2018政治真题(新课标ⅱ)(含答案解析版)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图所示。
这表明()①甲与乙是互补品②甲与乙是替代品③甲与丙是替代品④甲与丙是互补品⑤乙与丙是替代品⑥乙与丙是互补品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⑥2.(4分)某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
2018年3月该国决定将进口锅铁关税大幅度提高至25%.不考虑其他因素,短期内上调关税对该国钢铁制成品消费的影响路径是()①钢铁进口成本上升②国家关税收入增加③锅铁制成品价格上涨④锅铁企业利润增加⑤消费者的利益受损⑥消费者的利益增加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D.②→③→④3.(4分)近三年来,某国财政赤字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如表所示。
年份指标2015年2016年2017年财政赤字率3% 4.2% 6.7%通货膨胀率5%7.5%13%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该国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是()①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②央行在市场上出售债券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④压缩政府开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4分)2018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12大举措,包括取消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等。
扩大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意味着()①金融市场结构将发生变化,系统性金融风险降低②金融产品将更加丰富,市场主体有更多选择③金融机构的成本将降低,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提高④将形成新的竞争格局,促进中国金融业改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4分)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2018年四川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练习题(知满天教育)
2018年四川下半年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练习题(知满天教育)1:民众作为城市的主人和管理服务的对象,对公共政策制定应该享有重要的发言权,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部门往往不尊重甚至忽视、削弱这样的发言权。
因为事前征求民意、听取民意不够,所以公众对一些城市管理决策不知情,更谈不上什么理解与支持。
也因为事前被忽略的声音没有被及时“打捞”,被压制的意见表达不畅,一旦决策执行过程出现问题,公众的质疑与批评便喷涌而出。
这段文字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单项选择题A、公共事务决策忽视民意B、民众对公共政策制定没有发言权C、民众对城市管理决策不知情D、城市管理政策遭到公众质疑与批评2:我国将着手研究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以避免异地参保者无法拿到养老金而选择退保问题的出现;将继续推进城镇医保、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实现地市级统筹,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省级统筹或省级调剂制度。
以上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单项选择题A、我国将进一步保障弱势群体的经济利益B、我国将推进职工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C、我国将研究养老金保险的全国统筹方案D、我国将推进各类国民基本保险的统筹分配3:法律本身不是万能的,社会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问题,最终的解决不能依靠法律,至少不能单纯指望法律。
在许多情况下,社会矛盾的本身及其解决的关键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实在层面。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A、社会矛盾没解决是因为有法不依B、人类社会除法律外还需要文化建设C、社会矛盾的存在往往有其复杂的原因D、社会生活层面有许多用法律解决不了的问题4: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我们对太空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这说明()。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③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单项选择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近年来相继发生了“毒奶粉”、“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
2018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 国家与公民 Word版含解析2016-2018三年真题 精品
专题五公民的政治生活2018年高考题1(2018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16)某市司法局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建设,整合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专职人民调解员等力量参与窗口接待,提供相关法律服务。
上述做法①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②维护了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公共法律服务的权益③提高了城乡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④推进了司法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司法行政效率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2(2018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政治16)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这一条款的确立旨在①保护公民合法权益②实现公民政治权利③维护社会秩序④促进司法公正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公民的权利和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①③正确;材料未涉及公民的政治权利,②与材料无关;促进司法公正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加大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目的,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2018年高考全国3卷文综政治16)国歌与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象征。
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明确国歌使用的禁止行为,对违反规定情节恶劣的予以处罚。
国歌法的颁布实施,旨在①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②提高国歌的政治地位③维护公民的文化活动权④规范国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B4(2018年高考北京卷文综政治33)“群众家门口的事群众说了算”,北京某街道办事处开发了一款手机小程序,居民有什么意见建议,都可以在上面畅所欲言,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大数据对居民意见实时查看和归类,为街道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英语试题中的主题与语篇意识分析
饪 省 钱 而 食 物 又 美 味 的 新 闻 报 道 ,倡 导 节 约 ,都 属 年 高 考 英 语 全 国 卷 I阅 读 理 解 中 的 部 分 试 题 为 例 :
于 人 与 自我 主 题 。 C篇 是 关 于 世 界 语 言 种 类 随 着 人
24. W hat do w e know about Susanna R eid?
提 出 了 “人 与 自 我 、 人 与 社 会 和 人 与 自 然 ” 这 三 大 基 础 上 ,挖 掘 篇 章 的 深 层 含 义 ,读 懂 篇 章 背 后 的 寓
主 题 语 境 , 2018年 高 考 英 语 全 国 卷 I阅 读 理 解 、 完 意 和 文 化 背 景 。
形 填 空 、 短 文 填 词 部 分 的 选 材 正 是 基 于 此 理 念 ,选
内 容 , 因 为 它 直 接 影 响 学 生 对 语 篇 理 解 的 程 度 、 思 填 空 这 两 类 试 题 充 分 凸 显 了语 篇 意 识 ,设 题 将 语 言
维 发 展 的 水 平 和 语 言 学 习 的 成 效 。 课 标 2017年 版 学 习 与 意 义 探 究 结 合 起 来 ,鼓 励 学 生 在 整 合 知 识 的
的过 程 中 ,运 用 语 言 技 能 获 取 、 梳 理 、 整 合 语 言 知 识 和 文 化 知 识 ,深 化 对 语 言 的 理 解 , 重 视 对 语 篇 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 主 题 意 义 的 探 究 应 是 学 生 学 习 语 言 的 最 重 要 赏 析 。 2018年 高 考 英 语 全 国 卷 I的 阅 读 理 解 与 完 形
试 卷 对 学 生 篇 章 概 括 、 总 结 、 推 断 能 力 的 考 查
18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公民意识”
18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公民意识”一、“公民意识”的概念分析郑杭生在《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一文中,提出公民意识主要指公民对其国家主人身份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减宏在《公民意识的蕴涵及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中则分别从民主与法治制度、自由与平等权利、公平与正义价值三个角度出发,指出公民意识教育应是作为国家主人的主体意识教育、宪法意识与权利义务相统一意识的教育以及公共意识与规则意识的教育。
张宜海在《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培养思路及途径》一文中指出:“公民意识包括四个最基本的方面:公民身份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公民义务意识和公民参与意识”。
综上,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其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
主要体现在:1、参与意识。
公民的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公共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实质上也是一种践行权利的意识,在参与中,公民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理性的参与意识。
2、监督意识。
公民的监督意识正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国家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所在。
3、责任意识。
公民责任是指公民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公民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而克服个别自我或本集团的利益与人际关系。
(纳税)4.法律意识——规则意识。
由于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意志,所以在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公民还必须有规则意识,即依据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而不是由某个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决定"这些规则都是公民共同合意的结果,或是通过国家予以确认,或者是通过习俗加以强化。
古希腊最早提出实施公民教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人尽管对于公民教育的看法各有侧重,但是都表达了古典共和主义公民教育的内涵:公民个体德性的成全与成就只有在城邦事务之中才能得以实现。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18讲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_对公民相关知识点的考查角度及解
解题策略
• 角度一 对我国公民政治权利与义务的分析与判断
• 此知识点常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具体活动或国家保护 背景材料,以体现说明类或原因意义类题型来考查我国 与义务的知识。解题时要明确三项政治权利各自的含义 义务是法定的。
• 角度二 对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的考查
•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此知识点时,通常以国家处理“落马 弱势群体、“同票同权”“同命同价”和公民的政治参 景材料,考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解题时要 基本原则。
• 角度四 对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的认识
• 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对公民相关知识的总结与升华。 考法是列举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具体事例,从体现说明 类角度命题,考查公民应如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此 重的是政治有序参与的理念和自觉性的考查。一般的考 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把此处知识作为选项中的一点 总结,如表述为“公民应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应自觉 等。
• 答案 ①志愿者可以通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直接行使民 协助居委会做好社区社会治理工作;②可以通过社情民
把自己发现的治安信息及时反映给有关政府职能部门,
决策;③要敢于同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的违法犯罪
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④要严格
律,处理好公民与政府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 公民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的权限。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来自•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
• 为了确保金砖领导入厦门会晤的安全,公安、消防、交 开展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工作。与这些“正规军”协同 一支平安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他们 管理和社会治理,为做好会晤的外围保障贡献着自己的
• 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志愿者在参与社区 理中应如何正确发挥作用。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公民意识”5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公民意识”一、“公民意识”的概念分析郑杭生在《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一文中,提出公民意识主要指公民对其国家主人身份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减宏在《公民意识的蕴涵及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中则分别从民主与法治制度、自由与平等权利、公平与正义价值三个角度出发,指出公民意识教育应是作为国家主人的主体意识教育、宪法意识与权利义务相统一意识的教育以及公共意识与规则意识的教育。
张宜海在《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培养思路及途径》一文中指出:“公民意识包括四个最基本的方面:公民身份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公民义务意识和公民参与意识”。
综上,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其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
主要体现在:1、参与意识。
公民的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公共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实质上也是一种践行权利的意识,在参与中,公民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理性的参与意识。
2、监督意识。
公民的监督意识正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国家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所在。
3、责任意识。
公民责任是指公民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公民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而克服个别自我或本集团的利益与人际关系。
(纳税)4.法律意识——规则意识。
由于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意志,所以在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公民还必须有规则意识,即依据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决定"这些规则都是公民共同合意的结果,或是通过国家予以确认,或者是通过习俗加以强化"古希腊最早提出实施公民教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人尽管对于公民教育的看法各有侧重,但是都表达了古典共和主义公民教育的内涵:公民个体德性的成全与成就只有在城邦事务之中才能得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公民意识”一、“公民意识”的概念分析郑杭生在《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一文中,提出公民意识主要指公民对其国家主人身份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减宏在《公民意识的蕴涵及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中则分别从民主与法治制度、自由与平等权利、公平与正义价值三个角度出发,指出公民意识教育应是作为国家主人的主体意识教育、宪法意识与权利义务相统一意识的教育以及公共意识与规则意识的教育。
张宜海在《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培养思路及途径》一文中指出:“公民意识包括四个最基本的方面:公民身份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公民义务意识和公民参与意识”。
综上,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其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
主要体现在:1、参与意识。
公民的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公共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实质上也是一种践行权利的意识,在参与中,公民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理性的参与意识。
2、监督意识。
公民的监督意识正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国家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所在。
3、责任意识。
公民责任是指公民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公民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而克服个别自我或本集团的利益与人际关系。
(纳税)4.法律意识——规则意识。
由于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意志,所以在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公民还必须有规则意识,即依据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而不是由某个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决定"这些规则都是公民共同合意的结果,或是通过国家予以确认,或者是通过习俗加以强化"古希腊最早提出实施公民教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人尽管对于公民教育的看法各有侧重,但是都表达了古典共和主义公民教育的内涵:公民个体德性的成全与成就只有在城邦事务之中才能得以实现。
公民教育就是要促使公民个体积极参与公共生活,使公民促成、维护“共同善”,成为城邦的主人。
中世纪时期,臣民取代公民,公民教育自然无从说起。
18世纪末,公民教育迎来崛起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强调民主、平等、自由,并鼓励个性化成长,目的是使每个人学习社会规则,适应共同生活,以此更好地发展个性,更好地享受权利和自由。
而就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而言,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未来公民社会的基本单位,即具有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自主意识、程序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纳税人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科学理性精神、具有与时代共同进步能力的现代公民。
二、高考命题分析1.(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2)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这些宣誓旨在()A.限制权力滥用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D.增强责任意识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
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3.(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
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4.(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5.(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
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A.三权分立B.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法律至上6.(2013·海南单科·9)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
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
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7.(2012·海南单科·9)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
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该法的制定()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8.(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32)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
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A.直接民主导致派系林立B.公民意识在法律上得到肯定C.将道德凌驾于自由之上 D.立法的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答案解析】1.【考点】雅典民主政治——宣誓仪式与责任意识的培养【解析】材料提及官员宣誓、陪审员宣誓、青年男子成人宣誓,这些宣誓都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履行本职工作,对工作负责,并不是为了限制权力滥用,况且光宣誓也不能真正限制权力滥用,故A项错误;“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并非都是官员,因此不能说明这些宣誓旨在防止官员腐败,故B项错误;材料不仅在强调公民享有权利,还强调公民在履行权利的同时要遵守义务,故C项错误;官员、陪审员、青年男子都要履行责任,可见这些宣誓旨在增强责任意识,故D项正确。
【答案】D2.【考点】雅典民主政治——公民的参政义务【解析】在古代希腊,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从未流于形式,故A是错项。
公民大会就是民众会议,多数民众保持政治热情,故B项是错项。
政府特别是公民大会都由民众组成,民众不可能自己不信任自己,故D项是错项。
驱赶少数民众前去参加公民大会体现了那时参政议政不仅是公民的权利,而且是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故C项是正确项。
该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程度,并弥补教材的不足。
【答案】C3.【考点】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解析】自梭伦改革后,雅典建立了定期选举执政官的共和民主制度,但有时也有人通过暴力或其他违反正当程序的手段夺取政权上台执政,这些人虽然出身贵族,但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基础,一般都比较重视占人口多数的平民的利益,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他们的权力来源的不合法性,故而在希腊人心目中,他们都是僭取政权的僭主。
这一现象说明,贵族阶层在法律上并没有垄断国家政权,否则僭主们就无须采用非正当手段了,故而A项可以排除。
僭主现象在当时虽非个案,但毕竟是少数,并非普遍存在,这说明通过法定程序民主选举执政官已是雅典政治生活的正常方式,故而B项是错误项。
梭伦改革后,平民获得了选举国家官员和参与政府决策的政治权利,而且,僭主们能够攫取执政权都是通过争取平民的支持而实现的,这恰恰说明了平民享有了基本政治权利的历史事实,故而C项也是错误项。
但凡权力来源不合法,则被普遍视为僭主,并给予流放等形式的相应惩罚,而不存在古代中国那种成王败寇的现象与理念,这说明在那时的雅典,选举产生执政者的民主政治已经是人心所向,故而D项是唯一的正确项。
【答案】D4.【解析】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
故选B项。
【答案】B5.【考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793年宪法【解析】根据国民公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正式选举会议”、“是权威机关”、“是法庭”可知国民公会掌握了国家的立法、司法等国家大权,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故A项错误;法国1793年颁布共和国宪法,建立了共和国,实行激烈的民主政治,不是君主立宪,故B项错误;根据“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又是平民大众”可知国民公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同时也是民意的代表,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雨果小说对国民公会的描述,没有提到法律的地位和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C6.【考点】雅典民主政治【解析】材料讲山区、平原、海滨不同地区的的人有不同的政治主张,经济生活对政治生活有影响,故选C;材料强调不同地区的不同政治主张,没有强调对立和不可调和,排除A;主张最激进的不是工商业者,排除B;各个地区的人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张,排除D。
【答案】C7.【考点】罗马法——《十二铜表法》的意义。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典,其制定说明罗马法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因此,D项正确;A项中的“社会各阶级”的说法错误;B项错误于“立法主导权”;C 项说法错误,此应是在习惯法时期,《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是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答案】D8.【考点】雅典民主政治【解析】“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不能证明党派林立,故A 项错误;这种规定就是要强调公民必须有参政意识,即公民意识,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道德范畴,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证明立法的主观性,故D项错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