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神科医师培训细则
精神卫生专业医师训练方案
![精神卫生专业医师训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54f24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a9.png)
精神卫生专业医师训练方案一、前言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提高我国精神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素质和技能的精神卫生专业医师,特制定本训练方案。
本训练方案旨在为精神卫生专业医师提供系统的、全面的专业培训,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临床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为我国精神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二、培训对象1. 临床医学、心理学、护理学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2. 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人员;3. 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
三、培训目标1. 掌握精神卫生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具备独立进行精神卫生临床工作的能力;3. 具备开展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预防和控制精神疾病的能力;4.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5. 具备不断和发展的能力,以适应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
四、培训内容1. 理论培训:精神卫生基本理论、精神疾病诊疗技术、精神卫生政策法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2. 临床技能培训:精神疾病诊断、治疗、康复和护理技能,心理评估和干预技能,急诊和精神危机干预技能等;3. 实践培训:临床实、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流行病学调查和预防控制等;4. 职业道德培训: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技巧、心理健康教育等。
五、培训方式1. 面授课程: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授课,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2. 网络课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学员可随时随地;3. 实践操作:安排学员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行实,提高临床操作能力;4. 学术交流:组织学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促进学术成果分享和合作。
六、培训时间培训时间为两年,包括一年理论和一年实践操作。
七、考核与评价1. 理论考核:包括期末考试和日常考核,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2. 实践考核:通过临床实、社区服务等活动,评价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3. 综合评价:结合学员的成绩、实践表现、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技能考试大纲(精神科202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技能考试大纲(精神科2021)](https://img.taocdn.com/s3/m/d6fa6c3e6f1aff00bfd51ec8.png)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标准方案(2021版)(精神科)一、考核形式及考站设置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采用国际通行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方式。
共设4个独立考站和1个通用考站(即4+1),4个独立考站分别为:临床技能站、临床思维站、临床沟通站、神经系统检查站;1个通用考站是心肺复苏考站。
具体考站设置如下:二、各考站设置具体要求(一)第1考站:临床技能考站1.考核内容。
精神检查、病史采集、必要的躯体检查。
2.考核形式。
精神检查用合作的真实病人,病史采集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主管医生扮演家属。
3.考核试题。
病种主要为精神分裂症及妄想性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按照5:3:2的比例并结合当次参加考核的总人数进行充分准备。
按考生数的1.2倍以上准备病人,予以编号,考前以抽签形式决定住院医师的待考病人编号,并做好病人的知情同意工作。
4.考核时长。
45分钟。
精神检查不少于25分钟,病史采集不多于15分钟,由考生自己决定二者的先后次序,在无提示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临床晤谈。
允许精神检查借用病史采集时间,也允许考生只和病人谈话(即精神检查和采集病史的对象都是病人本人)。
考生自己决定是否做躯体检查(0-3分钟),时间包含在本站总时间45分钟之内,到时即终止该站考核。
5.考核人员。
每组考官2-3人,专人接送和看护病人,病人的主管医生陪同。
6.场地设备。
足够考核用的诊室、配桌椅听诊器、血压计、叩诊锤、计时器各1个,足够的评分表、备用纸和笔,如用电子评分系统,则考官提前试用。
7.考核评分。
由考官根据评分细则独立进行现场评分,由专人计算初分和占比分。
评分表及评分细则见附件1。
8.合格标准。
满分100分,70分合格。
(二)第2考站:临床思维考站1.考核内容。
病例分析、回答问题、病历总结。
5项主要内容为症状及综合征分析、诊断分析、诊断结论及诊断标准、风险评估与处理措施、治疗计划。
神经内科分层培训计划
![神经内科分层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f4173c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8.png)
神经内科分层培训计划一、背景介绍神经内科是专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学科,涉及神经科学、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等多个领域。
由于神经内科专业知识广泛且深奥,对医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要求较高,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分层培训计划对于神经内科医生的培养至关重要。
二、分层培训计划目标1.提高医生对神经内科的整体认识和专业素养。
2.增强医生对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能力。
3.培养具备较高学术造诣和医疗技能的专业神经内科医师。
三、分层培训内容1. 初级阶段•要求参与者具备基本医学知识和医师执业资格。
•学习神经内科常见病例分析和诊断流程。
•掌握神经内科基本技能,如神经系统检查和常见病理表现辨识。
2. 中级阶段•在初级阶段的基础上,深化对神经内科疾病的了解和诊断能力。
•学习神经内科常见病症的综合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法。
•参与临床实践,提高应对各种复杂病例的能力。
3. 高级阶段•要求参与者具备丰富的神经内科临床经验和学术积累。
•深入研究神经内科学术前沿和专业领域。
•参与神经内科学术交流和研究项目,提升综合实力和学术影响力。
四、培训方式•线上课程学习:提供在线视频教学和网络直播课程,方便医生随时随地学习。
•临床实践:安排医生到神经内科医院或科室进行实地实习,亲身参与病例诊断和治疗。
•学术交流:组织参加国内外神经内科专业会议和研讨会,拓展医生学术视野。
五、考核评估•制定科学的学习考核计划,定期对医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估。
•通过临床实践考核、学术成果评审等多方位评估,确保医生培训质量和效果。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神经内科分层培训计划,有助于提高神经内科医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为提升神经内科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未来,应根据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和调整培训计划,促进神经内科医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
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模式探讨
![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模式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b0fb37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3.png)
医院管理论坛 | 2021年3月 第38卷 第3期 |81人力资源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模式探讨Discussion on Standardized Training Mode and Content for Psychiatric Specialists□ 张莹 ZHANG Ying 唐妮 TANG NiAbstract2016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将精神科纳入第二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专业。
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是取得高质量培训效果的关键。
本文介绍试点医院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提出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为构建可推广的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提供借鉴,推动精神科人才队伍建设和专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Psychiatry was included into the second batch of pilot specialties of specialists standardized training by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Center in 2016.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mode and content of psychiatric specialists standardized training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high-quality of training.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mode and content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psychiatric specialists in the pilot hospital, and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based on the real situ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nstructing a standardized training system for psychiatric specialists for wide applic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psychiatric talent team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rofessionalservice.关键词 Key words:精神科 Psychiatry ;专科医师 Specialists ;规范化培训 Standardized training ; 培训模式 Training mode ;培训内容 Training content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六医院Peking University Sixth HospitalEmail:138****************基金项目: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成果,编号:2017YB31中图分类号:R197.5;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9069.2021.03.0222020年10月,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精神专科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强精神科专业人才建设及精神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细则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3deee7ff242336c1fb95e07.png)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二级医学学科。
精神病学与神经病学有着传统的紧密联系,而且与其他临床学科如心血管科、急诊医学科等,也有广泛的联系。
精神科医师的培养还涉及心理学、人文医学、伦理和法律等有关知识。
一、培训目标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精神科临床工作基础。
以培养普通精神科临床诊治能力为首要任务,并具备一定的处理与精神疾病关系密切的其他疾病的能力。
住院医师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正确地对精神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
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采取在精神科和相关科室轮转的方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临床技能量化指标和指定的自学内容。
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精神科临床教学工作。
相关轮转科室主要包括:心血管内科、急诊科或ICU、神经内科等。
精神科轮转包括:重症病房(以重性精神病性障碍为主、轻症病房或临床心理科(神经症性障碍为主)、其他精神科病房(社区/康复科,老年科,儿童科等)、精神科门诊或急诊等。
总轮转时间为33个月。
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如下:阶段轮转科室时间(月)第1阶段(共9个月)神经内科(有条件可包括神经内科重症监护) 4 急诊科和(或)重症监护病房 3 心血管内科 2第2~3阶段(共24个月)精神科重症病房12 精神科轻症病房或临床心理科 6 其他(社区/康复科,老年科,儿科等) 3 精神科门(急)诊 3合计33三、培训内容与要求(一)神经内科(病房3个月、门诊/急诊/NICU等1个月,共计4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神经系统查体;腰椎穿刺的基本技能;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脑血管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神经内科门急诊以及NICU常见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完整版)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完整版)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0101332bfd0a79563d1e7256.png)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二级医学学科。
精神病学与神经病学有着传统的紧密联系,而且与其他临床学科如心血管科、急诊医学科等,也有广泛的联系。
精神科医师的培养还涉及心理学、人文医学、伦理和法律等有关知识。
一、培训目标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精神科临床工作基础。
以培养普通精神科临床诊治能力为首要任务,并具备一定的处理与精神疾病关系密切的其他疾病的能力。
住院医师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正确地对精神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
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采取在精神科和相关科室轮转的方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临床技能量化指标和指定的自学内容。
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精神科临床教学工作。
相关轮转科室主要包括:心血管内科、急诊科或ICU、神经内科等。
精神科轮转包括:重症病房(以重性精神病性障碍为主、轻症病房或临床心理科(神经症性障碍为主)、其他精神科病房(社区/康复科,老年科,儿童科等)、精神科门诊或急诊等。
总轮转时间为33个月。
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如下:阶段轮转科室时间(月)第1阶段(共9个月)神经内科(有条件可包括神经内科重症监护) 4 急诊科和(或)重症监护病房 3 心血管内科 2第2~3阶段(共24个月)精神科重症病房12 精神科轻症病房或临床心理科 6 其他(社区/康复科,老年科,儿科等) 3 精神科门(急)诊 3合计33三、培训内容与要求(一)神经内科(病房3个月、门诊/急诊/NICU等1个月,共计4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神经系统查体;腰椎穿刺的基本技能;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脑血管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神经内科门急诊以及NICU常见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神经科岗前培训实施方案
![神经科岗前培训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20622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3.png)
神经科岗前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1. 使新入职员工了解和熟悉神经科的基本工作内容、流程及规范。
2. 提高新入职员工的专业技能,包括神经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护理。
3. 培养新入职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其沟通协调能力。
二、培训对象
新入职的神经科医护人员。
三、培训时间
培训时长为两周,具体培训时间安排见附件。
四、培训内容
1. 神经科基本工作内容、流程及规范。
2. 神经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
3. 神经科相关检查、设备及操作。
4. 服务意识、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
五、培训方式
1. 理论培训:通过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
2. 实践培训:在神经科实地操作,跟随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学习。
3.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患者就诊、急诊等情况,提高新入职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培训师资
由神经科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担任培训讲师。
七、培训效果评估
1. 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考核。
2. 培训结束后,进行实践操作考核。
3. 培训结束后,对新入职员工进行服务意识、沟通协调能力的评估。
八、培训费用
培训费用由医院承担。
九、培训组织及协调
1. 培训组织:神经科负责人负责整个培训的组织工作。
2. 培训协调:神经科医护人员负责培训期间的协调工作。
十、附件
1. 培训时间表
2. 培训讲义
3. 培训考核标准
{content}。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实践技能考核指导标准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实践技能考核指导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1b581d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c.png)
合计
——
——
130 100
1、考站设计,考核内容等可根据基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总时间 130 分钟,总分 100 分。及格标准:总分≥70 分,同时未达标站点不得超过 1 个。
5
点和考官(即实际上按 2 个分站设置)。考生在进入本 站前抽签决定考核内容。神经系统检查站建议由神经科 医师担任考官。临床沟通考题为 300 字以内的情况摘要,
15
10
意、保护性约束的告知和解释等住院 应事先培训 SP,也可由经过培训的考官担任 SP。考生有
医师阶段必须掌握的沟通主题
2-3 分钟阅读考题和思考准备的时间,计入考试时间
人机对话或投影仪大屏幕播放。30 每遍 15 分钟,每道题播放 30 秒
道题,循环播放
2
遍,
30
30
成比例按上述科室平均分配
精神检查用真实病人,基本合作的。检查时间不少于 25
精神检查+病史采集+必要的躯体检 分钟。病史采集对象为患者家属或主管医生,主管医生
第二站:临床技能
查,病种为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 神经症性障碍。考试时按考生数的 1.5
提供病史者必须经过培训以转换角色。病史采集时间不 超过 15 分钟。上述两项共 40 分钟,允许考生根据具体 情况延长精神检查时间 5 分钟(即借用病史采集 5 分
45
30
倍准备病人,按以上三个病种以 5:3:2 钟)。精神检查和病史采集的考核顺序,参考性建议先
配比
考精神检查。躯体检查依据病史信息所体现的必要性而
定。口头汇报所发现的精神症状和综合征 3 分钟
笔试+口试:针对第二站的病例,用 10 分钟时间完成病
第三站:临床思维 病历小结书写+病例分析+回答问题
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cf226933d4b14e84246806.png)
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试行)为加强精神卫生人才培养, 贯彻落实 《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 (2015- 2020 年)》(国办发 [2015]44 号)(以下简称《工作规划》 )关于加强精神卫生人才队伍建 设的总体要求,做好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卫生计生人员能力建设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 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工作目标通过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 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级医疗机构的精神科医 师培养, 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提高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
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精神 卫生人才培养模式, 有效缓解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紧缺状况,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卫 生服务需求。
二、工作内容一) 培训计划。
各地要结合当地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和专业人才紧缺的现状,兼顾,整合资源,制订转岗培训项目计划及实施细则。
二) 培训对象。
热爱精神卫生事业, 拟在医疗机构精神科从业但执业范围为非精级综合医院(或中医院)的医师参加培训。
三)培训内容。
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及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学、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 胜任精神科医师岗位的基本要求。
四)培训方式。
原则上采取集中理论授课、临床实习和社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重点加强培训对象的临床诊疗能力。
各地可根据实际探索导师负责、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 增强培训效果。
统筹神卫生专业的临床医师。
在开展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 确定培训对象和名额, 优先安排县重点掌握精神病 熟悉精神卫生工作服务模式, 达到五)培训时间。
原则上为1 年,其中理论学习1 个月,临床实习10 个月,社区实践1 个月。
各地可根据实际适当调整。
六)培训机构。
理论培训应当由具有高等医学院校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教学资质的机构或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承担。
临床实习由三级及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有精神科病房的三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或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承担。
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试行)
![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0fb415960740be1e640e9a4c.png)
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试行)为加强精神卫生人才培养,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 - 2020年)》(国办发 [2015]44 号)(以下简称《工作规划》)关于加强精神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做好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卫生计生人员能力建设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项目,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级医疗机构的精神科医师培养,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
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精神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缓解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紧缺状况,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二、工作内容(一)培训计划。
各地要结合当地精神卫生服务需求和专业人才紧缺的现状,统筹兼顾,整合资源,制订转岗培训项目计划及实施细则。
(二)培训对象。
热爱精神卫生事业,拟在医疗机构精神科从业但执业范围为非精神卫生专业的临床医师。
在开展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培训对象和名额,优先安排县级综合医院(或中医院)的医师参加培训。
(三)培训内容。
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及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重点掌握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熟悉精神卫生工作服务模式,达到胜任精神科医师岗位的基本要求。
(四)培训方式。
原则上采取集中理论授课、临床实习和社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培训对象的临床诊疗能力。
各地可根据实际探索导师负责、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效果。
(五)培训时间。
原则上为 1 年,其中理论学习 1 个月,临床实习10 个月,社区实践1个月。
各地可根据实际适当调整。
(六)培训机构。
理论培训应当由具有高等医学院校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教学资质的机构或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承担。
临床实习由三级及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有精神科病房的三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或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承担。
社区实践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承担。
医生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医生教育培训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b69417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4.png)
医生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医生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培训机构1. 医生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拥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完善的教学设备和场地、规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计划。
2. 培训机构应当定期对教师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3. 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培训档案管理制度,保障培训记录的完整、准确和可查。
4. 培训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医疗伦理,加强对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操守的培训和教育。
三、培训内容1. 培训内容应当围绕医生的专业知识、临床技能、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展开,全面提升医生的综合素质。
2. 培训内容应当结合医生的实际工作需要和患者需求,设置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
3. 培训内容应当定期更新,跟踪医疗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最新进展,确保医生掌握最新的医疗知识和技能。
四、培训方式1. 培训方式可以采取面对面授课、远程教育、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培训方式。
2. 培训方式应当注重互动和实践,鼓励医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提升学习效果。
3. 培训方式应当注意培养医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医生的终身学习习惯。
五、培训管理1. 培训计划应当经过机构内部评审和审核,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时间安排和培训目标。
2. 培训计划应当根据医生的不同岗位和专业特长设置相应的培训课程和教学内容,确保医生接受到个性化的培训服务。
3. 培训计划应当与医院或临床单位的工作安排和需求相结合,保证医生能够有序参与培训并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4. 培训计划应当在培训结束后进行总结和评估,根据医生的学习情况和培训效果调整和改进培训计划。
六、培训考核1. 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生教育培训考核制度,对医生的学习情况和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
2. 培训考核应当综合考虑医生的学习成绩、实际操作能力、临床表现等因素,全面评价医生的培训效果。
2023年新招精神科护士训练方案
![2023年新招精神科护士训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cfcd4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b.png)
2023年新招精神科护士训练方案一、培训目标1. 掌握精神科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 熟悉精神科护理工作流程和规范。
3.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协作能力。
4. 能够独立胜任精神科护理工作。
二、培训时间为期三个月。
三、培训内容1. 理论培训:精神科基本理论、病情观察、护理评估、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评价等。
2. 技能培训:基础护理操作、精神科特殊护理操作、紧急情况处理等。
3. 心理培训:心理素质培养、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等。
四、培训方式1. 授课: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精神科医生、护士进行授课。
2. 实践:在精神科病房进行实地操作练习。
3. 考核:定期进行理论、技能、心理素质考核。
五、培训安排1. 第一周:精神科基本理论培训。
2. 第二周:病情观察、护理评估培训。
3. 第三周: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培训。
4. 第四周:基础护理操作培训。
5. 第五周:精神科特殊护理操作培训。
6. 第六周:紧急情况处理培训。
7. 第七周至第九周:心理培训、沟通技巧、团队协作培训。
8. 第十周至第十两周:实地操作练习。
9. 第十四周至第十六周:考核及总结。
六、培训师资1. 精神科医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精神科医生。
2. 精神科护士:具有五年以上精神科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
3. 心理专家: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心理专家。
七、培训效果评估1. 理论考核:评估学员对精神科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2. 技能考核:评估学员对精神科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
3. 心理素质考核:评估学员的心理素质和沟通协作能力。
4. 患者满意度:评估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患者满意度。
八、培训成果完成培训的学员将具备以下能力:1. 独立进行精神科护理工作。
2. 熟练掌握精神科护理操作技能。
3.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协作能力。
4. 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九、培训费用1. 学费:人民币XXX元。
2. 教材费:人民币XXX元。
3. 实践费用:人民币XXX元。
精神科医师培训内容
![精神科医师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855b32a6c175f0e7dd13716.png)
---------------------------------------------------------------最新资料推荐------------------------------------------------------精神科医师培训内容精神科医师培训内容精神科医师培训细则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处理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治疗、预防与康复问题,并涉及精神卫生服务与研究的各个方面。
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神经病学的关系密切,与其他临床学科也有广泛联系,如精神因素影响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防的各个环节,综合医院的精神障碍十分常见。
本学科包括老年精神病学、儿童精神病学、成瘾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精神药理、生物精神病学、联络会诊精神病学等亚专业。
精神科普通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 3 年。
一、培训目标通过 3 年的基础培养,使被培养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获得临床执业医师所必需的临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精神医学与生物医学相统一的整体医学意识,达到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要求。
二、培训方法精神科普通专科医师培养为期 3 年,以培养通科和普通精神科临床工作能力为首要任务,培养方式主要为内科各科(包括神经内科)、急诊科、普通精神科病房轮转,完成规定三、培训内容与要求(一)神经内科病房 3 个月,门诊 1 个月。
1. 轮转目的掌握 : 神经系统查体、腰椎穿刺的基本技1/ 9能,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癫痫的表现、诊断、治疗。
熟悉 : 其他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 ; 大脑疾病的影像学检查与诊断的理论知识与技能。
2. 基本要求( 2 )基本技能要求 : 管理床位不少于 4 张,新收病人不少于 10 例 ; 当日完成住院病历 ; 书写规范大住院病历 3 份。
管病人总人次至少 20 人次,达到质量要求并完成基本训练。
门诊学习期间,看病人日均不少于 25 人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神经内科专业基地细则与入轮转科室教育指南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神经内科专业基地细则与入轮转科室教育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f55d89e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f.png)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神经内科专业基地细则一、基本条件(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L设有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总床位不少于Iooo张。
2.三级脑科专科医院,须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作为协同单位。
(二)神经内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1 .科室规模(1)总床位不少于60张,床位使用率不低于85%,床位周转率不低于15%o门诊诊室不少于4间。
(2)年收治住院患者不少于IOoO人次。
(3)年门诊量不少于IOOOO人次。
(4)年急诊量不少于1500人次。
2 .诊疗疾病范围(1)疾病种类及例数:神经内科专业基地收治病种及数量包括神经内科各领域常见疾病,能够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 ---------------- 神经内科培训细则》的要求,见表1。
规定的病种、诊断技术均为神经内科专业基地必须具备内容。
表1疾病种类与例数要求疾病种类最低年诊疗例数脑梗死3□D 脑出血1∞蛛网膜下腔出血15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3颅内感染性疾病20偏头痛含门诊病例)1∞癫痫含门诊病例)18吉≡S雷<GLK⅞≡^ιθ府合征1O单发或多发性周围神经病1O重症肌无力1O帕金森病含门诊病例)20多发性硬化20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O周期性瘫痪5阿尔茨海默含门诊病例)1O病多系统萎缩3线粒体脑或肌病5多发性肌炎5进行性肌营养不良5代谢性脑病5副肿瘤综合征5遗传性共济失调5自身免疫性脑炎5运动神经元病5(2)基本技能种类和例数见表2。
表2基本技能种类和例数要求操作种类最低年完成例数腰椎穿刺术10。
----------------------------------------------------------------------- 3-----------1医疗设备(1)专业基地专有设备,见表3。
表3神经内科专业基地专有设备要求脑电图仪肌电图仪诱发电位仪经颅超声多普勒仪(2)专业基地所在医院应配备设备见表4。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640132369dc5022abea0048.png)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细则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二级医学学科。
精神病学与神经病学有着传统的紧密联系,而且与其他临床学科如心血管科、急诊医学科等,也有广泛的联系。
精神科医师的培养还涉及心理学、人文医学、伦理和法律等有关知识。
一、培训目标通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使住院医师打下扎实的精神科临床工作基础。
以培养普通精神科临床诊治能力为首要任务,并具备一定的处理与精神疾病关系密切的其他疾病的能力。
住院医师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熟悉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正确地对精神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
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二、培训方法采取在精神科和相关科室轮转的方式进行,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临床技能量化指标和指定的自学内容。
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精神科临床教学工作。
相关轮转科室主要包括:心血管内科、急诊科或ICU、神经内科等。
精神科轮转包括:重症病房(以重性精神病性障碍为主、轻症病房或临床心理科(神经症性障碍为主)、其他精神科病房(社区/康复科,老年科,儿童科等)、精神科门诊或急诊等。
总轮转时间为33个月。
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如下:阶段轮转科室时间(月)第1阶段(共9个月)神经内科(有条件可包括神经内科重症监护) 4 急诊科和(或)重症监护病房 3 心血管内科 2第2~3阶段(共24个月)精神科重症病房12 精神科轻症病房或临床心理科 6 其他(社区/康复科,老年科,儿科等) 3 精神科门(急)诊 3合计33三、培训内容与要求(一)神经内科(病房3个月、门诊/急诊/NICU等1个月,共计4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神经系统查体;腰椎穿刺的基本技能;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脑血管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神经内科门急诊以及NICU常见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2021年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2021年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f8e205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4.png)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2021年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2.20•【字号】•【施行日期】2021.0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医政医管其他规定正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2021年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的通知各区卫生健康委:为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和《北京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加强我市精神卫生队伍建设,我委将组织开展2021年北京市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工作。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培训对象热爱精神卫生事业,拟在本市医疗机构精神科从业但执业范围为非精神卫生专业的在职临床医师(含临床类别和中医类别医师)。
人员名单见附件。
二、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及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技术等三部分。
重点掌握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熟悉精神卫生工作服务模式,达到胜任精神科医师岗位的基本要求。
具体内容见《北京市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实施细则》(京卫科教字﹝2016﹞33号)。
三、培训方式和时间采取集中理论培训、临床实习和社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公布的精神科转岗培训基地进行。
培训时间12个月,其中理论培训1个月(2021年4月),内容包括精神科专业课程、基本技能及岗前培训等(上课地点与形式视疫情待定);临床实习轮转10个月(2021年5月-2022年3月底),主要在相关专业临床科室轮转。
培训基地可根据实际采取导师负责、小组学习、综合考评(临床和技能)等多种形式。
社区实践1个月,在社区基地带教老师指导下,参加社区精神卫生工作。
四、培训基地理论培训、临床培训、社区实践分别在精神科医师转岗理论培训基地、临床培训基地、社区实践基地进行。
理论培训基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培训基地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等7家基地,社区实践基地为北京市昌平区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9家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住院病历不少
于24份。病历书写要求甲级病历合格率95%以上。
不允许出现丙级病历了解改良电抽
搐治疗的操作流程。。
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例次(耳
系统的精神检查
30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
10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
10
TESS量表检杳
10
(三)心血管内科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心血管疾病的体检;心电图检查。
熟悉: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常见心脏疾病的影 像学检查。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例数(马
高血压病
5
冠心病
3
心肌炎与心肌病
2
心功能衰竭
3
心律失常
3
(2)基本技能要求:应管病床数不少于4张,新收治病人至少4人。书写规范大病历2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10人次;心电图检查操作并阅读所查患者的心电图不少于20例;心脏疾病的影像学检查阅片不少于10例。
12个月。
1.轮转目的
此阶段侧重于精神科普通病房日常工作。 通过培训达到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所必 需的基本职业要求:独立准确地收集病史,进行精神检查,提出治疗方案;具备独立 正确地处理精神科临床常见问题的能力。
掌握:精神病学基本理论知识;临床晤谈和沟通技能,采集病史和精神检查的技 能,资料分析和总结技能,病历书写技能;常见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精 神科主要药物治疗、一般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技能;精神病科急症常见问题的处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
支气管扩张或呼吸道感染
哮喘
(2)基本技能要求:应管病床数不少于3张,新收治病人至少3人。书写规范大病历2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10人次;阅读X线胸片不少于10例。
3、参考书刊
《内科学》;《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
(五)消化内科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 则。
(十)精神科轻症(或临床心理科、心身科)病房
6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神经症与应激相关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心理生理障碍等临床表现、诊断 与治疗。
熟悉:其他临床心理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常用心理 测验与心理治疗的方法,以及危机干预的策略。
2.基本要求
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 种
焦虑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 其他
(十二)会诊联络精神医学
3个月。
1.轮转目的
通过参与综合性医院和其他专科医院中的精神科会诊工作, 初步具备正确处理躯 体疾病患者的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问题的能力。
掌握:会诊联络精神医学工作的基本原则;综合性医院中常见精神障碍的识别与 处理原则;对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精神检查的特点。
熟悉:综合性医院中常见心理卫生问题的识别与处理;综合性医院中精神药物的
一、培训目标
通过3年的基础培养,使被培养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获得临床执业医师所 必需的临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精神医学与生物医学相统一的整体医学意识, 达到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要求。
二、培训方法
精神科专科医师培养为期3年,以培养通科和普通精神科临床工作能力为首要任 务,培养方式主要为内科各科(包括神经内科)、急诊科、普通精神科病房轮转,完 成规定的临床技能培养量化指标和指定的自学内容等。
(2)基本技能要求:管理床位不少于4张,新收病人不少于10例;书写规范大住院 病历6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20人次,达到质量要求并完成基本训练。
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
系统的精神(心理)检查
人格测验
智力测验
其他心理评估量表
心理治疗与咨询(包括个别与集体)
(3)外语要求:学习并掌握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基本专业词汇,能够阅读和正确理 解本专业的文献。
病 种例数(耳
急性发热5
休克3
心脏病发作
急性中毒
呼吸困难及窒息
腹痛
其他
(2)基本技能要求:急诊值班(含夜班)至少4次。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技术(参 与实际操作》2例)、心电监护(参与实际操作》5例),参与洗胃术实际操作及掌握昏 迷的鉴别诊断等。参与抢救各种急诊病例。了解常用抢救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注意惊 恐发作、自杀及中毒患者的处理。
脑血管疾病5
脑变性疾病3
中枢系统感染2
周围神经疾病3
脑肿瘤(颅内高压)3
脊髓炎2
其他2
(2)基本技能要求:管理床位不少于4张,新收病人不少于10例;书写规范大住院 病历3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20人次,达到质量要求并完成基本训练。
临床操作技术要求:
操作技术名称例次(弓
系统的神经系统查体20
阅读头颅CT或MRI或EEG
表现和处理原则。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例数(马
糖尿病
4
甲状腺功能亢进
3
其他
3
(2)基本技能要求:应管病床数不少于4张,新收治病人至少4人。书写规范大 病历2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10人次;掌握内分泌功能试验及测定的标本留取要求。
3•参考书刊
《内科学》,《中华内分泌杂志》等。
(九)精神科普通病房
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
年度
轮转科室名称个月
急诊科
1个月
心血管内科
1个月
呼吸内科
1个月
消化内科
1个月
内分泌科
1个月
血液内科或肾脏内科
1个月
普通精神科病房
12个月
精神科轻症病房或临床心理科
6个月
精神科康复病房或会诊联络精神医学
3个月
老年精神科病房或儿少精神科病房
3个月
精神科门急诊
3个月
其他1
(2)基本技能要求:应管病床数不少于4张,新收治病人至少4人。书写规范大 病历2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10人次。
3.参考书刊
《内科学》,《中华肾脏内科杂志》等。
(八)内分泌科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糖尿病及常见慢性合并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 原则,各项指标的判断等。
熟悉: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相关疾病等其他临床常见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临床
熟悉:其他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原则;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的化验检查、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判别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例数(耳
胃十二指肠溃疡
3
肝癌
2
肝硬化或腹腔积液
3
急性胰腺炎
1
其他
1
(2)基本技能要求
应管病床数不少于4张,新收治病人至少4人。书写规范大病历2份。管病人总 人次至少10人次;阅读腹部影像摄片不少于10例。
(3)外语要求: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外语,学习并掌握神经科基本专业词汇,能够 阅读和正确理解神经科专业文献。
3.参考书刊
《神经病学》《实用内科学》;《中华神经科杂志》等。
(二)急诊科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技术。
熟悉:急诊医学的概念与诊治处理流程;常用的急诊抢救药物的使用。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了解 :国内外社区精神卫生的发展概况。
2.基本要求: ⑴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精神分裂症海例
⑵基本技能要求:
管理床位不少于4张;收新病人不少于2例,书写规范康复病史不少于2例;掌握康 复治疗技术(音乐、工娱、社交技能训练等)1-2种;掌握1-2种相关评估工具的使 用
3.参考书刊:
《实用康复精神医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等。
3•参考书刊
《内科学》,《中华消化科杂志》等。
(六)血液科
1个月。
1.轮转目的
掌握:白血病、紫癜、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熟悉:其他临床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例数(弓
白血病
3
2
贫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
骨髓瘤1
其他
1
(2)基本技能要求:应管病床数不少于4张,新收治病人至少4人。书写规范大 病历1份。管病人总人次至少10人次;骨髓穿刺及涂片不少于1例。
熟悉:精神科疑难病例的诊治。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例数(耳
器质性精神障碍
3
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
50
心境障碍
20
其他
10
精神科急诊
3
(2)基本技能要求:应每周参加精神科门诊不少于3天,每月参加门急诊值班至 少1次。平均每周参与接诊人次不少于60人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首次就诊患者的门 诊病历不少于20份。
使用原则。
2.基本要求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
病种
例数(马
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0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0
心身疾病
5
与治疗有关的精神科问题
2
其他
5
(2)基本技能要求:跟随会诊医师参加院内及院外会诊, 参与会诊不少于20次, 其中急会诊不少于5次。书写会诊记录不少于20份。参加会诊联络小组的会诊讨论。
精神科医师培训细则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处理精神障碍 的临床诊断、治疗、预防与康复问题,并涉及精神卫生服务与研究的各个方面。精神 病学与临床心理学、神经病学的关系密切, 与其他临床学科也有广泛联系,如精神因 素影响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防的各个环节,综合医院的精神障碍十分常见。 本学科包括老年精神病学、儿童精神病学、成瘾精神病学、司法精神病学、精神药理、 生物精神病学、联络会诊精神病学等亚专业。精神科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