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住院医师培训内容

合集下载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年修订版)全科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年修订版)全科培训细则
科室轮转期间,每月应安排不少于 2 天 时 间 参 与 基 层 实 践 基 地 全 科 医 学 科 实 践。 每 周 应 安 排 不 少 于 4 学 时 学 习 相 关 学 科 知 识 ,学 习 形 式 包 括 教 学 查 房 、小讲课、病例点评、案例讨论、专题讲座、相关学术会议、自 —2—
全科培训细则
儿科轮转时间为 2 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 1 个月,管理床位数 2~3 张; 病房轮转期间可同时穿插安排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参与接诊。
神经内科轮转时间为 2 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 1 个月,管理床位数 2~3 张;病房轮转期间可同时穿插安排专家门诊及普通门诊参与接诊。
其他科室轮转安排在门诊完成。同时,应保证全科住院医师在门诊轮转 期间一定的接诊量(建议平均每个工作日接诊不少于 5 人次)。
二、培训时间和方式
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全科医疗实践和其他临床科室轮 转培训。
(一)全科医疗实践 全科医疗实践(以下简称“全科实践”)总计培训时间为 10 个月。轮转
—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 年修订版)
地点包括临床基地的全科医学科和基层实践基地。培训建议由基层实践基地 全科医学科开始,最后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全部培训。
门诊
2
全科实践 临床基地
全科医学科
门诊或病房
1
基层实践基地 全科医学科
门诊为主
3
预防保健科
门诊
2
选修科室 临床基地或基 临床科室、影像科或基层 门诊或病房
3
层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
合计
36
注:1. 各基地可根据本标准适当调整轮转顺序。 2. 临床基地为综合医院,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月至少安排 2 天基层实践基地培训(建议固 定在同一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门诊)。 3. 基层实践基地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4. 轮转建议由基层实践基地开始,第 3 年在基层实践基地结束。 5. 基层实践基地部分培训内容不达标的,可弹性安排临床基地完成。原则上同一基地轮转计 划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6. 选修科室重点考虑当地疾病谱发病情况与住院医师实际需求。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一、规范培训内容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口腔全科基础知识:包括牙齿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

培训期间应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口腔全科诊断与治疗:包括口腔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疾病的分类与治疗方案、常见口腔手术的操作技巧等。

培训期间应注重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3.口腔全科医学研究:培训期间应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包括科研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的选择,科研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科研结果的表述与结论等。

4.人文医学与医学伦理:培训期间应注重对患者的沟通技巧与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教育医师遵循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保护患者的权益。

5.病例讨论与学术交流:培训期间应组织口腔全科病例讨论会,鼓励医师参与学术交流,提高医师的临床思维和学术水平。

二、规范培训标准根据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以下标准:1.培训时间:培训周期为3年。

2.培训安排:每个培训期间应有固定的科室轮转计划,包括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等,确保医师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病例,丰富其临床经验。

3.培训指导与评估:每个培训期间应有一名主管医师担任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和评估医师的学习成果和临床能力。

4.培训考核:每个培训期末应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和临床实习考核等。

5.培训证书:医师完成规范化培训后,经过培训医疗机构评审合格后,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以证明其具备口腔全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经历和临床能力。

通过以上规范化培训方案和标准,可提高口腔全科住院医师的临床水平和医学素养,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口腔全科医疗服务。

(2021年整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1---全科医学及

(2021年整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1---全科医学及

(完整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1---全科医学及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1---全科医学及)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1---全科医学及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1--—全科医学及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1——-全科医学及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1——-全科医学及>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全科医生是经过全科医学专业培训合格后,能够胜任*A.全面掌握临床各科专业技能的临床医生B。

提供“六位一体" 全部服务内容的基层医生C。

专门为社区群众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基层医生D.在社区提供基本医疗和初级保健的临床医生E。

专门为社区群众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的基层医生全科医疗团队是指*A。

政府应为每一个病人配备一个提供全面医疗照顾的团队B. 全科医生带领团队共同为患者健康问题的需要提供医疗照顾C。

病人和家庭的任何健康问题均需要一个医疗团队来进行照顾D. 全科医生为每一位病人建立一个固定的照顾团队E. 由全科医生和预防保健科医生组成的照顾团队全科医学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项*A.以门诊为主体的服务B。

2022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与细则(全科)

2022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与细则(全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全科培训细则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㊁预防医学㊁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医学二级专业学科;其范围涵盖不同年龄和性别㊁各个器官与系统㊁各类疾病及健康问题㊂一、培训目标为基层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㊁良好职业素养和大健康理念,掌握全科医学专业知识㊁基本技能及沟通合作技巧,能够在基层独立开展全科医疗工作,以人为中心㊁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㊁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㊁协调性㊁连续性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能够承担基层防控职责,具备六大核心胜任力的合格全科医师㊂把全科住院医师培养成强临床㊁懂公卫㊁识中医㊁能教学㊁晓研究㊁善管理㊁具备在城乡基层条件下独立行医及健康管理能力的全科医师㊂以独立承担全科工作为主线,开展分层递进的培养模式㊂第1年,全科专业住院医师通过跟随指导医师门诊㊁管理病床㊁出诊等方式,系统学习全科医学核心问题的诊疗技能,重点掌握常见病㊁多发病诊治,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特点如服务内容㊁服务方式㊁沟通方法等㊂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不断提高全科临床诊疗能力;参与指导医师在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工作㊂第2年,采取指导医师监督指导方式,使全科专业住院医师掌握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模式和接诊技巧等,横向拓展相关专业临床技能,奠定扎实的临床医疗工作基础;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完成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工作㊂第3年,通过重点问题㊁疑难问题向指导医师请示㊁参与科研及低年资住院医师教学等方式,使全科专业住院医师掌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内容,具备全科48医生的独立接诊能力㊁团队服务与协调管理能力㊁基本教学与终身学习能力㊁科研素养和健康素养等;独立完成基层实践基地的全科健康管理工作㊂二、培训方法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法包括理论学习㊁全科医疗实践及其他临床科室轮转培训㊂(一)理论学习理论学习以临床实际需要为重点,时间安排可集中或分散在3年培训过程中完成,培训方法可采用集中面授㊁远程教学㊁系列讲座㊁专题讲座㊁临床案例讨论㊁读书报告会等多种形式进行㊂(二)全科医疗实践全科医疗实践(以下简称全科实践)总计培训时间为10个月㊂由临床基地全科和基层实践基地共同完成相关培训工作㊂每周应安排不少于4学时全科相关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学习形式包括接诊示范㊁全科教学查房㊁教学门诊㊁小讲课㊁病例点评㊁案例讨论㊁专题讲座㊁社区卫生调查及自学读书笔记等㊂轮转安排建议由基层实践基地全科开始,第1㊁2年采取临床基地的科室轮转与基层实践基地全科实践相互穿插进行,第3年在基层实践基地连续实践完成全部培训㊂临床基地全科轮转时间为3个月(可分散或集中安排)㊂安排临床基地全科病房或全科门诊;病房轮转期间管理床位3~5张,同时参与临床基地全科门诊工作㊂基层实践基地轮转时间为7个月,其中全科(含中医㊁康复)5个月,预防保健科2个月,以门诊学习为主㊂基层实践基地因培训条件㊁师资及患者数量达不到培训要求时,可弹性安排在临床基地相应科室或由其他相关专业机构共同完成,但基层实践基地总轮转时间不得少于4个月,其中预防保健科不得少于1个月㊂(三)其他临床科室轮转其他临床科室轮转(以下简称 科室轮转 )培训时间总计为23个月㊂轮转地点为临床基地各相关科室㊂主要参加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㊂其他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应不少于4学时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学习形式包括教学查房㊁教学门诊㊁小讲课㊁病例点评㊁案例讨论㊁专题讲座㊁相关学术会议㊁自学读书笔记等㊂少见病种㊁地方病㊁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㊁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㊂内科轮转时间总计为10个月,病房轮转安排在心内科㊁内分泌科㊁呼吸内科㊁消化内科等科室,病房轮转时间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2~3张;其余时间可选58 全科培训细则择内科其他科室,以门诊为主;病房轮转期间可穿插安排跟随指导医师的专家门诊或普通门诊㊂儿科轮转时间为2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2~3张;病房轮转期间可穿插安排跟随指导医师的专家门诊或普通门诊㊂神经内科轮转时间为2个月,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2~3张;病房轮转期间可穿插安排跟随指导医师专家门诊或普通门诊㊂传染科(含发热门诊)轮转时间为1个月,安排门诊或病房,病房轮转期间管理床位2~3张;病房轮转期间可安排跟随指导医师的专家门诊或普通门诊㊂其他科室轮转安排在门诊完成㊂同时应确保全科专业住院医师在门诊轮转期间每个工作日接诊不少于5人次㊂(四)其他各基地可根据本标准建议适当调整轮转顺序㊂原则上同一基地轮转计划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㊂培训第3年应安排3个月时间的选修㊂可根据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的学习情况㊁基层工作的实际需求(如心电图㊁医学影像等)㊁当地疾病谱(如肿瘤㊁地方病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选择临床基地的相关科室(如传染科等)或基层实践基地轮转㊂轮转安排建议时间,见表1㊂表1 轮转安排建议表年度培训内容培训基地轮转科室培训地点时间分配(月)第1年全科实践基层实践基地全科门诊为主1临床基地全科病房或门诊1科室轮转临床基地内科(心血管内科㊁呼吸内科㊁消化内科㊁内分泌科)主要在病房㊁门诊补充8神经内科主要在病房㊁门诊补充2第2年全科实践基层实践基地中医科㊁康复科门诊1临床基地全科病房或门诊168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续 表)年度培训内容培训基地轮转科室培训地点时间分配(月)科室轮转临床基地内科(肾内科㊁血液科㊁风湿内科㊁肿瘤科等)门诊或病房2儿科主要在病房㊁门诊 补充2外科(普外科㊁泌尿外科㊁骨科)门诊2妇产科门诊1皮肤科门诊1五官科(眼科㊁耳鼻喉科)门诊1精神科门诊1第3年科室轮转临床基地传染科门诊1急诊内㊁外科门诊2全科实践临床基地全科病房或门诊1基层实践基地全科门诊为主3预防保健科门诊2选修科室临床基地或基层实践基地临床科室㊁影像科或基层实践基地门诊或病房3合计36三、培训内容和要求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学习㊁临床技能训练和基层医疗卫生实践㊂理论学习以临床实际需要为重点,主要包括:①医德医风㊁思想政治㊁医学人文;②医学伦理与医患沟通;③有关法律㊁法规(具体见相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推荐目录);④临床科研设计与方法;⑤临床专业相关理论及相关医学英语知识;⑥全科医学㊁社区卫生服务㊁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相关理论㊂78 全科培训细则第一部分 全科医疗实践通过在临床基地全科和基层实践基地参加基本医疗卫生服务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居民健康管理实践,树立以人为中心㊁家庭为单位㊁社区为基础的观念,培训为个体与群体提供连续性㊁综合性㊁协调性㊁人性化服务的能力,增强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居民常见健康问题的能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不断提升发现问题㊁解决问题及开展科研教学工作的能力㊂(一)临床基地全科(3个月)1.轮转目的通过全科培训,系统学习全科医学基本理论㊁培养全科临床思维,并应用于基层常见病与多发病处理中㊂掌握病史采集㊁体格检查㊁病历书写㊁诊断与鉴别诊断㊁疾病治疗㊁随访管理等临床技能㊂2.基本要求(1)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理论①全科/家庭医学的主要概念与原则掌握:医学模式转变与健康观的理论,全科医学㊁全科医疗㊁全科医生概念;全科医学对个人㊁家庭和社区进行综合性㊁连续性㊁协调性一体化照顾的理论㊂熟悉:全科医生的角色与素质要求,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㊂②全科医生临床思维与工作方式掌握:以人为中心㊁家庭为单位㊁社区为基础㊁预防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原则和内容㊂熟悉:生命周期各阶段主要健康问题的社区照顾㊂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㊁分类与分级㊁报告及处理原则㊂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与预警㊂(2)症状学掌握:常见症状如发热㊁乏力㊁消瘦㊁肥胖㊁淋巴结肿大㊁头痛㊁头晕㊁眩晕㊁发绀㊁结膜充血㊁视力障碍㊁耳鸣㊁耳聋㊁口腔溃疡㊁牙痛㊁咽痛㊁咳嗽㊁嗅觉改变㊁胸闷㊁胸痛㊁胸腔积液㊁心悸㊁吞咽困难㊁呕吐㊁腹痛㊁黄疸㊁腹水㊁腹泻㊁便秘㊁血尿㊁蛋白尿㊁关节痛㊁水肿㊁贫血㊁腰腿痛等的病因分析㊁诊断与鉴别诊断㊁处理原则㊁生活方式指导;常见急危重症状如晕厥㊁意识障碍㊁咯血㊁呼吸困难㊁鼻出血㊁呕血与便血㊁尿潴留的紧急处理与急救措施㊁病因分析㊁诊断与鉴别诊断㊁进一步处理原则㊁生活方式指导㊂88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熟悉:其他症状的判别㊁初步处理与转诊;常见症状在特殊人群中的特点㊂(3)主要疾病①疾病早期与健康问题掌握:常见疾病的早期临床表现㊁诊断与鉴别诊断㊁处理原则㊁生活方式指导;常见健康问题的识别与干预㊂熟悉:生命周期各阶段常见健康问题与周期性健康体检建议㊂②基层常见病与多发病掌握:基层常见病与多发病诊断与鉴别诊断㊁处理原则㊁生活方式指导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全科医疗管理技能,包括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及评价㊁筛检方法㊁防治原则㊁健康管理㊂熟悉:疑难病例的临床诊断思维模式,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与会诊的内容与方式㊂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工作内容㊂③合并多种疾病的临床情况掌握:合并多种疾病特别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的综合治疗㊂熟悉:多病共患时主要处理原则㊂了解:与各临床科室分工协作方式㊂临床基地全科轮转期间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见表2㊂表2 全科学习内容及例数要求学习内容最低例数常见症状30疾病早期与健康问题20基层常见病与多发病20合并多种疾病的临床情况20(4)基本技能要求,见表3㊂98 全科培训细则表3 全科基本技能要求基本技能名称最低例数掌握全科接诊流程训练20 多病共患案例分析20熟悉周期性健康体检(二)基层实践基地(7个月)1.全科医疗服务技能(5个月,含中医及康复1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①全科临床思维特点,逐步将服务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服务内容从疾病管理转变为健康管理㊂全科医疗接诊方式的特点,通过良好的沟通与居民建立和谐信任关系的技巧,逐步培养独立接诊能力㊁处理出诊时常见健康问题㊂②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㊂急危重症的识别与转诊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规范化管理,包括高血压㊁冠心病㊁脑血管病㊁糖尿病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㊁慢性肾疾病㊁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一㊁二㊁三级预防措施及基层管理方法;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各10例㊂根据常态化传染病疫情防控需要,基于互联网服务模式开展全科诊疗工作的方法㊂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疾病筛查㊁诊断与鉴别诊断㊁初步处理原则,转诊的流程与注意事项,随访管理内容与方法㊂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家庭访视与家庭病床管理技能㊂培训期间每位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至少与10个家庭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该家庭中至少应包括老人㊁儿童㊁残疾人㊁妇女㊁慢性病人等中的两类人,对家庭进行评估并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及长期健康管理,对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家庭访视;协助管理家庭病床2张㊂⑤健康档案(S O A P )的书写与使用㊂培训期间每人至少完成10份个人健康档案(S O A P ),其中应包含基层常见健康问题如高血压㊁糖尿病㊁冠心病㊁脑血管病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㊁慢性肾疾病㊁肿瘤㊁骨关节病与骨质疏松症等,并能实行动态管理㊂家庭健康档案10份,并进行连续性管理㊂⑥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㊂肺结核的临床表现㊁检查方法㊁治疗原则和基本治疗药物,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肺结核患者转诊指征;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0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生服务规范“规范管理肺结核患者2例,包括服药督导㊁随访评估㊁分类干预㊁结案评估㊂⑦健康教育技能(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培训结合)㊂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健康教育常用方法及其特点;基于互联网服务开展健康知识传播的方法和技能㊂培训期间参与至少5个健康问题(可含网络健康教育课)的健康教育方案设计㊁实施㊁咨询㊁评价等活动,其中独立完成健康教育课ȡ2次,时间不少于20分钟㊁听众不少于15人㊂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用法㊁用量㊁常见的不良反应㊁药物的相互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㊂合理用药原则㊂常用中成药的适应证㊁常见不良反应和使用注意事项㊂熟悉:①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脑血管病所致功能障碍㊁骨关节病及各种常见损伤等疾病的康复评定㊁康复的最佳时间㊁康复指征㊁转诊指征㊂②肿瘤㊁帕金森病㊁老年期痴呆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的临床特点㊁治疗原则㊁预防措施及基层管理㊂③常用中医适宜技术;中医的饮食㊁养生常识㊂了解:①中医全科医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实践的运用,中医诊断思维和治疗的基本规律及技巧,临床常见症候的辨证施治方法㊂②常用物理因子治疗㊁作业治疗㊁言语治疗的方法和康复注意事项㊂(2)基本要求:基层实践基地全科医疗服务主要技能要求,见表4㊂表4 基层实践基地全科医疗服务主要技能要求主要技能名称最低例数接诊平均每日ȡ10人出诊平均每周ȡ2次健康档案的书写与使用10家庭访视10规范管理高血压10规范管理糖尿病10规范管理肺结核2健康教育课(可含网络课)5(独立健康教育课ȡ2次)管理家庭病床219 全科培训细则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2个月)(1)轮转目的掌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主要内容㊂具体要求如下㊂①预防接种的对象与流程㊂疑似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㊂②新生儿访视的内容和技巧;儿童体格检查操作技术(测量身高㊁体重㊁头围㊁胸围等),并能针对体检结果进行评价和指导㊂婴儿喂养指导和儿童营养咨询技术,辅助食品添加的顺序及原则㊂有关视力及听力筛查㊁牙防工作流程和口腔问题的健康教育㊂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和其他疫苗预防接种方法㊁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处理㊂儿童系统管理方法㊂完成新生儿访视及儿童智力发育测量㊁跟随指导医师完成儿童预防接种工作㊂③法定传染病的报告和处理方法㊁传播途径及预防原则㊂④与全科医疗服务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的内容和方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㊂⑤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㊁治疗原则和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转诊指征㊂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程序㊁防疫原则㊂个人与群体防控措施㊁属地化管理联防联控机制等㊂熟悉:①疫苗管理与冷链管理㊂②各年龄儿童保健原则㊁具体措施及小儿保健组织机构㊂③妇女保健经期卫生及劳动保护;婚前检查及生育指导;孕期饮食㊁营养㊁起居环境㊁性生活㊁胎动自我监测和乳房护理;产褥期的产后访视㊁产褥期卫生㊁乳房护理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产后抑郁症筛检;孕产妇常见问题的指导;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预防与诊治㊁激素替代疗法的适应证;妇女常见疾病(宫颈癌㊁乳腺癌)普查的意义和方法㊂④不同传播途径典型传染病的筛查原则㊁常见传染病的检测方法和基层用药原则,传染病病人基层随访管理方法㊂流行病学调查方法㊂⑤影响老年人功能减退的因素及其预防措施;运动锻炼的积极作用与方式;老年家庭安全问题与老年营养的要求;生命质量的概念㊁内涵㊁测定方法㊂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内容,包括随访评估㊁分类干预㊁监护人管理㊁社区及家庭康复的原则及方法㊂⑦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有关政策,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流程及特点,社区康复的实施与转介㊂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措施㊁处理原则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2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分级及相应的防控措施㊂⑨‘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的内容㊂了解:①学校卫生㊁安全教育㊁性教育内容㊂②健康预期寿命的内涵和表达方法;老年人常见负性情绪及其表现特点;老年人心理问题及处理;老年口腔问题的健康教育;老年人分级护理的概念及护理需求的评估;临终关怀的概念,镇痛,心理与社会等方面的照顾原则㊂③残疾人心理特点及其需求㊁咨询与康复指导㊂④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相关统计学知识㊂(2)基本要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技能要求,见表5㊂表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技能要求主要技能名称最低例数儿童预防接种10新生儿访视5儿童智力发育测查5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5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技能了解以下内容㊂①本地区和本机构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内容及管理程序㊂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团队合作的服务模式(尤其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团队建设的意义和方法㊂③人际沟通技巧,包括与患者㊁团队成员㊁基层管理者及社会工作者沟通技巧㊂④参与社区卫生诊断,建立合理利用社区资源的意识㊂(三)外语㊁教学与科研要求全科医疗实践期间(临床基地全科或基层实践基地),熟悉本专业主要外语词汇;有条件的可以协助临床教学工作(理论课㊁病例讨论等)2次,参与相关科研工作1次㊂39 全科培训细则第二部分 其他临床科室轮转培训(一)内科(10个月)1.轮转目的(1)通过内科培训,系统学习内科常见病㊁多发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病史采集㊁体格检查㊁病历书写等临床技能及心电图检查等必要的诊疗技术;培养缜密的临床思维;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㊁治疗,急危重症的处理原则及转诊指征,专科治疗后的社区照顾与随访;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培养独立接诊及处理健康问题的能力㊂(2)内科学习结束时,全科专业住院医师应具有正确评估及处理内科常见疾病的能力,及时识别急危重症并给予正确的急救与转诊㊂2.基本要求(1)症状学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㊁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发热㊁头痛㊁头晕㊁眩晕㊁晕厥㊁意识障碍㊁咳嗽㊁咯血㊁呼吸困难㊁胸腔积液㊁胸痛㊁心悸㊁吞咽困难㊁腹痛㊁腹胀㊁黄疸㊁呕吐㊁腹水㊁腹泻㊁便秘㊁呕血与便血㊁腹部肿块㊁血尿㊁蛋白尿㊁水肿㊁贫血㊁关节痛㊁淋巴结肿大㊁消瘦㊁肥胖㊂(2)主要疾病①心血管系统疾病a .高血压掌握:正常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㊁分型,高血压的分级及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高血压的急㊁慢性并发症,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高血压一㊁二㊁三级预防原则,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㊂熟悉:高血压诊断及治疗进展㊂了解:高血压流行趋势及发病机制㊂b .冠心病掌握:冠心病的诊断,心绞痛的临床分型㊁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㊁稳定期的治疗㊁急性期的处理及转诊指征,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㊁心电图特征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㊁处理原则与院前急救处理㊁转诊指征及注意事项,介入治疗后基层照顾与随访,冠心病一㊁二㊁三级预防原则及康复措施㊂熟悉:心肌梗死的康复治疗㊂了解: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分型;冠心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的方法和适4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应证㊂c .心力衰竭掌握:心力衰竭的定义㊁分型㊁临床表现㊁诊断与鉴别诊断㊁心功能分级,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转诊,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㊁适应证㊁禁忌证,药物过量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心力衰竭的预防原则,慢性心力衰竭的基层管理与康复㊂熟悉: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㊁诱发因素㊂d .心律失常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㊁心电图诊断及处理原则,高危心律失常的识别㊁急诊处理及转诊㊁介入治疗后基层照顾与随访㊂熟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㊁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㊂了解:常见心律失常的病因㊁血流动力学改变,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适应证及术后注意事项,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㊂②呼吸系统疾病a .上呼吸道感染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㊁诊断及处理原则,抗生素合理使用原则㊂熟悉:上呼吸道症状的鉴别诊断㊂了解: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㊂b .支气管哮喘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㊁诊断与鉴别诊断㊁治疗原则,重症哮喘的诱因及临床表现㊁急救原则,缓解期基层防治与康复措施㊂熟悉:支气管哮喘的病因㊁流行病学特点㊂了解: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峰流速仪和呼吸机的使用㊂c .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掌握: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㊁临床表现㊁分型㊁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一㊁二㊁三级预防原则与康复措施㊂熟悉:肺功能测定方法及结果判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氧疗方法㊂了解: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㊁流行病学特点㊂d .肺炎掌握:肺炎的病因㊁临床表现与诊断,常见肺炎的鉴别和治疗原则,抗生素合理使用原则㊂熟悉:肺炎急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㊂e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掌握: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㊁分型㊁常见病因㊁临床表现及并发症㊂59 全科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教学查房规范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教学查房规范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教学查房规范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全科住培”)全科教学查房是在全科临床指导医师组织下,以全科专业住院医师为主体,采取师生互动形式,以真实的临床住院病例为教学内容,以临床诊治能力和全科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要求既要符合临床教学查房基本程序,又须按照全科住培内容与要求,运用多种灵活教学形式有的放矢开展。

通过规范的全科教学查房,有效提升全科专业住院医师的临床诊疗能力,培养医防结合高质量的全科医学人才。

一、教学查房目的(一)培养全科专业住院医师的全科诊疗思维、医学人文素养及全科职业精神。

(二)帮助全科专业住院医师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等相关疾病的规范诊断、系统治疗和管理能力。

(三)指导医师结合案例,通过教学查房规范全科专业住院医师的系统性诊疗思维和临床操作技能,同时提高全科教学水平和全科临床工作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四)通过全科教学查房与来自基层实践基地全科师资上下互动,规范和创新全科住培基地的全科教学工作。

二、教学查房组织安排(一)全科住培基地应根据培训标准要求,制定全科教学查房计划,并组织督导与管理。

全科教学查房至少每两周一次,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及教案评估。

(二)严格执行全科专业住院医师参加全科教学查房的管理制度,及时准确记录全科专业住院医师的参与度以及全科理念、临床能力、医学人文素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过程,并作为其出科考核重要指标之一。

(三)全科教研室应对全科教学查房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分析和改进,保障全科教学查房质量的持续提升。

三、教学查房指导医师要求(一)热爱全科医学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态度认真、仪表端庄;无重大投诉或医疗纠纷。

(二)主治医师职称3 年及以上,执业范围包括全科,全科临床工作3 年及以上掌握《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19 年修订版)》。

(三)参加国家级或省级全科师资培训(不少于56 学时),并获得相应的教学资质及全科师资培训合格证书。

住院医师培训计划书

住院医师培训计划书

住院医师培训计划书一、培训目标1. 培养具备医疗临床技术、诊疗能力和科研能力的住院医师;2. 培养具备医学伦理、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住院医师;3. 培养具备适应未来医疗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住院医师。

二、培训内容1. 住院医师基本技能培训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升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基本医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 临床实习培训住院医师通过临床实习培训,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掌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技术,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3. 科研能力培养住院医师需要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住院医师的科研素养,使其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科研能力。

4. 医学伦理和职业素养培养住院医师需要具备医学伦理和职业素养,培养住院医师的医德医风,使其做到临床实践中遵守医学伦理,尊重患者,为患者负责,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5.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住院医师需要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住院医师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其在医疗团队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培训方法1. 课堂教学采用专家讲座、学科讲座、病例讨论等形式,进行临床医学知识的教学。

2. 临床实践住院医师通过在临床一线的实践操作,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掌握临床技能。

住院医师通过科研项目的培训和实践操作,提高科研水平,培养科研能力。

4. 网络学习通过在线学习、远程教育等形式,使住院医师学习更加便捷、高效,提高学习效果。

5. 导师指导住院医师有专业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使其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有效帮助。

四、培训评估1. 考核评价通过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等方式,对住院医师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2. 实习评价通过临床实习阶段实习指导老师的评价,对住院医师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价。

3. 培训总结住院医师和导师共同总结培训过程,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评价。

五、培训组织1. 学制安排本次住院医师培训计划为期3年,分为基础培训阶段、临床实习阶段、科研实习阶段和毕业实习阶段。

中医全科住院医师培训目标及内容要求

中医全科住院医师培训目标及内容要求

中医全科住院医师培训目标及内容要求中医全科住院医师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全科医生,能够在临床工作中熟练运用中医学诊疗原则和方法,处理各类常见病、多发病,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技术,并具有医疗管理和科研能力。

一、中医理论知识:包括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经络理论、脏腑经络理论、八纲辨证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和中医治疗学的基本原则。

二、临床实践技能:掌握中医常用的四诊合参的方法,能够运用中医四诊融会贯通,利用望、闻、问、切四诊资料全面分析患者病情,判断病位、病因、病性,最终作出准确的中医诊断。

同时,具备常用中医治疗技能,包括草药制剂的应用、针灸、推拿、放血及其他常用治疗方法的掌握。

三、疾病诊治能力:掌握中医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深入了解中医对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病、呼吸系统病、泌尿系统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等的诊治方法。

四、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掌握中医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技术,包括中医药的急救知识、中医针灸的急救技术、中医推拿的急救技术等。

五、医疗管理和卫生法规:了解医院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和卫生法规,能够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掌握医患沟通技巧以及医学伦理和法律法规。

六、科研能力:具备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够撰写科研计划、设计实验方案,掌握常用科研方法和技术,能够提供合理且经济的医疗服务。

七、职业素养: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强调医生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提倡医疗服务团队合作,注重医患沟通和患者心理健康。

以上是中医全科住院医师培训的目标及内容要求。

通过培训,全科住院医师能够全面掌握中医理论和技术,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中医医疗服务。

同时,还能够提升科研和管理能力,为医疗服务的提高和医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小讲课教案模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小讲课教案模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小讲课教案模版一、前言1. 目的:通过全科小讲课,使住院医师掌握规范化培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2. 适用对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

3. 教学方式: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临床实践。

二、教案结构1. 章节名称:全科小讲课教案模版2. 教学目标:a. 掌握全科医疗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b. 了解全科医疗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c. 提高临床诊疗能力,具备全科医疗的基本素养。

3. 教学内容:a. 全科医疗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b. 全科医疗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c. 全科医疗的临床诊疗技能。

d. 全科医疗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4. 教学过程:a. 理论讲解:讲解全科医疗的基本概念、原则、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b.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讨论全科医疗的临床诊疗技能。

c. 互动讨论:讨论全科医疗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d. 临床实践: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 教学评价:a.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员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

b. 案例分析:评估学员对典型病例的分析能力。

c. 临床实践:评估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采用PPT、教材、学术论文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传授知识。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和探讨。

3. 互动讨论: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发表观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临床实践:安排实地操作,让学员亲身体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全科医学相关教材、案例集。

2. 课件:PPT、图片、视频等。

3. 病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病例。

4. 临床实践基地:提供实际操作的环境和设备。

五、教学时间安排1. 课时:每课时约为45分钟。

2. 教学周期:根据培训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3. 教学安排:按照教案结构,有序地进行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和临床实践。

六、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部分:全科医疗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课时:2课时)a. 全科医疗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全科医疗的特点和优势c. 全科医疗的原则和目标2. 第二部分:全科医疗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课时:3课时)a. 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b. 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c. 患者心理分析和沟通技巧3. 第三部分:全科医疗的临床诊疗技能(课时:3课时)a.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b. 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c. 临床操作技能和急救处理4. 第四部分:全科医疗的伦理和法律问题(课时:2课时)a. 医疗伦理原则和职业道德b. 医疗纠纷和法律风险c. 患者权益保护和医疗法规七、教学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通过观察学员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互动情况,评估其参与度。

住培科室培训计划内容

住培科室培训计划内容

住培科室培训计划内容一、介绍住培(resident training)是医院内住院医师的专业培训,是医学院教育和临床部门的合作项目。

其目的是使医学毕业生在医院获得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住培科室培训计划是为住培医生制定的培训计划,其内容包括日常临床工作、教育课程、科研活动等。

本计划旨在帮助住培医生培养专业技能、扩展临床经验、提高学术水平,以便日后成为优秀的临床医生。

二、培训目标1. 帮助住培医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达到国际水平。

2. 提高住培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3. 培养住培医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4. 促进住培医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的提高。

三、培训内容1. 临床技能培训a. 临床技能训练包括但不限于:注射、静脉置管、动脉穿刺、呼吸道管理、危重病人监护等。

b. 骨科住培医生需接受骨折固定术、骨科手术、关节置换术等专业技能的培训。

c. 内科住培医生需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2. 临床轮转a. 住培医生需在不同科室进行轮转,了解不同科室的临床特点及工作模式。

b. 轮转科室包括但不限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等。

3. 学术讲座a. 每周安排学科专题讲座,由临床专家或教授进行讲解。

b. 涵盖各类疾病的最新诊疗进展、临床案例讨论等。

4. 科研项目a. 住培医生需参与医院科研项目,积极开展临床研究,撰写相关论文。

b. 培养住培医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学术写作能力。

5. 临床实习a. 安排住培医生在门诊、急诊等临床岗位进行实习,熟悉临床工作流程。

b. 参与临床诊疗,提高独立诊断和治疗能力。

6. 学术会议a. 鼓励住培医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了解最新医学进展。

b. 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住培医生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项目。

四、培训方法1. 导师制a. 每位住培医生配备专业导师,负责指导其临床工作、科研项目等。

b. 导师需定期与住培医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和困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哪些内容?长期以来,我国无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后,未经二级学科培养,就直接分配到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之后的能力和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医院的条件,严重影响了医疗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地方都恢复了住院医师培训的试点工作。

经十余年的实践,一套较为完整的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的制度和模式得到了确定和完善。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

培训方向分为全科和专科两部分。

1993年,原卫生部印发《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

由于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4年8月25日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因此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趋于完善。

(1)培训对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为:①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医学类相应专业(指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②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③其他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根据我国国情和卫生工作发展状况,我国的高等院校设有本科、专科等不同层次的医学专业教育,其培养目标、模式、年限、知识结构等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目前,我国实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其培训对象主要为医学本科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的住院医师,培训目标是经过规范化培训,达到主治医师的水平。

(2)培训基地。

培训基地是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疗卫生机构。

培训基地应具有职业道德高尚、临床经验丰富、具有带教能力和经验的临床医师作为带教师资,有一定的教学基本条件和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要求的病种和相关培训内容。

为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中国医师协会制定并颁发了《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19年修订版)》。

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师规培

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师规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全科培训细则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是整合目前的生物医学、心理学及社会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合格的全科医师应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医疗保健提供者、保健方案决策者、健康知识传播者、社区健康倡导者及健康资源管理者。

一、培训目标主要为基层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医师.二、培训年限和方式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年限为3年(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培训,具体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见表1。

表1轮转科室及时间注:各培训基地根据本标准要求制订轮转计划。

随着基层实践基地的健全,根据实际情况,有关地区可逐步探索适当延长基层实践培训的时间.(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培训对象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总计培训时间为27个月。

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

医,学.全在.线搜集。

整理 www.med126。

com内科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轮转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轮转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对于轮转时间较长的内科等科室,可结合实际情况分段进行安排,以促进学员的消化和理解。

(二)基层实践培训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接受全科医疗服务、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等技能训练。

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师规培

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全科医师规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全科培训细则全科医学又称家庭医学,是整合目前的生物医学、心理学及社会学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合格的全科医师应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医疗保健提供者、保健方案决策者、健康知识传播者、社区健康倡导者及健康资源管理者。

一、培训目标主要为基层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开展工作,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合格全科医师。

二、培训年限和方式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年限为3年(实际培训时间不少于33个月)。

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的各相关临床科室和基层实践基地进行培训,具体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见表1。

表1轮转科室及时间注:各培训基地根据本标准要求制订轮转计划。

随着基层实践基地的健全,根据实际情况,有关地区可逐步探索适当延长基层实践培训的时间。

(一)临床科室轮转培训培训对象参加临床培训基地中主要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接受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总计培训时间为27个月。

轮转期间,内科和神经内科病种及其例数的要求主要在病房完成,不足部分在门诊补充。

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内科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8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5张;神经内科安排病房时间不少于1个月,管理床位数不少于3张;儿科轮转可安排在门诊或病房完成;其他科室轮转可安排在门诊完成;部分科室(如康复科、中医科)轮转可在基层实践基地完成;少见病种、地方病、传染病及季节性较强的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

临床科室轮转期间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时间学习相关学科知识。

对于轮转时间较长的内科等科室,可结合实际情况分段进行安排,以促进学员的消化和理解。

(二)基层实践培训主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完成,接受全科医疗服务、预防保健与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管理等技能训练。

医院全科医师培训计划

医院全科医师培训计划

医院全科医师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医院全科医师是医疗团队的核心成员,责任重大,需要具备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症,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因此,本培训计划的目标为提高全科医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增强其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使其成为国际化的全科医生。

二、培训内容1. 基础知识培训:包括内科、外科、儿科、妇科、急诊科等全科医师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知识。

2. 临床技能培训:包括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症的处理技能,如心肺复苏、病情评估、呼吸道管理等。

3. 科研能力培训:包括如何进行医学文献检索、科研论文写作、学术交流等。

4. 团队合作能力培训:包括急救团队协作、多学科团队合作等。

5. 专业发展规划:包括职业规划、继续教育计划等。

三、培训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专家讲座、学术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全科医师的基础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训练、临床实习等形式,提高全科医师的临床技能。

3. 网络教学:通过学习平台、网络直播等形式,提高全科医师的科研能力。

4. 合作培训:与其他医疗机构、学术机构合作,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全科医师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培训标准1. 指导教材:依据国家医学教育标准,选用权威的医学教材。

2. 教学环境: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设施,确保培训效果。

3. 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全科医师的知识、技能、态度进行全面评估。

4. 教学管理: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机制,确保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

五、培训评估1. 考试评估:进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对全科医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

2. 案例分析:评估全科医师对于各类病例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能力。

3. 临床实习评估:对全科医师在临床实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4. 学术论文:要求全科医师提交一定数量的科研论文,经过评审后确定是否合格。

六、培训效果1. 提高了全科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6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义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义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于提高医生的临床技能和医疗质量、推动医学教育和研究的进步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其主要意义
提高医生临床技能和医疗质量:通过规范化培训,医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对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同时,培训过程中 严格的临床实践要求,使得医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诊疗流程和规范,从而提 高医疗质量
3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能够与患者和同事有效沟通
4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更新医 学知识和技能
培训目标和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临床医学知识: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 学、预防医学等方面的知识 临床技能训练:包括诊断、治疗、手术 、急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 医院管理知识: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医 疗纠纷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医患沟通技巧:包括如何与患者和家属 沟通、如何做好医疗告知等方面的技巧
4
培训证书和职业发展
培训证书和职业发展
持有该证书的医师可以参加各 类医学考试,如主治医师、副
主任医师等职称考试
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经 过考核合格后,可获得国家颁 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 同时,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 训的医师在职业发展方面具有 更多的机会和优势,如进入医 院工作、参加学术会议、进行 科研活动等
3
培训模式和时间安排
培训模式和时间安排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采用分段式教学模式,包括理论学习、临床轮转和医院实习三个阶段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理论学习阶段:一般为1-2年,主要学习临床医学知 识和技能
临床轮转阶段:一般为2-3年,分别在不同的科室轮 转,了解和掌握各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流程和规范

住院医师培训计划

住院医师培训计划

住院医师培训计划一、背景介绍住院医师是医院中承担临床医疗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才能胜任复杂的临床工作。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二、培训目标1.帮助住院医师掌握扎实的临床理论知识;2.提升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3.培养住院医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塑造住院医师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医德医风。

三、培训内容1.理论课程: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德医风等方面的课程;2.临床实操:由有经验的医师指导开展临床实习,包括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实践;3.病例讨论:组织病例讨论会,让住院医师学习临床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多学科团队合作:安排医师团队合作实践,培养住院医师的团队协作意识;5.学术会议参与:鼓励住院医师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不断学习医学新知识。

四、培训方法1.导师制度:为每位住院医师配备一位导师,定期进行学术指导和个人成长辅导;2.考核评估:制定严格的考核评估机制,对住院医师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进行定期评估;3.轮转培训:安排住院医师进行不同科室的轮转培训,丰富经验,提升能力;4.学习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电子图书、网络课程等,让住院医师随时随地进行学习;5.定期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定期学术讲座,增加住院医师的学术知识储备。

五、培训成果经过科学系统的培训,住院医师将具备以下成果: 1. 扎实的临床理论知识和技能; 2. 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较强的自学和自我提升能力; 4. 规范的工作作风和职业操守。

六、总结展望住院医师是医院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培训工作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生素养。

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将能够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住院医师,提高医疗水平,更好地服务患者,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以上是关于住院医师培训计划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医院管理者和医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中医全科住院医师培训目标及内容要求

中医全科住院医师培训目标及内容要求

中医全科住院医师培训目标及内容要求(一)培训目标中医全科医学培训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医疗模式的合格中医全科医师。

通过加强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综合诊疗技能训练、中医适宜技术学习及理论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并通过医师直接参加社区全科医疗诊疗实践和病人管理活动,使其树立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观念,培养为个体与群体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的能力;培养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意识;训练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开展科研的基本素质。

(二)培训方法培训时间为12个月。

培训内容分三个部分,即中医临床综合诊疗技能训练、社区相关科室轮转、全科相关理论学习。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中医临床综合诊疗技能训练(6个月)本部分培训内容主要在中医综合治疗特色浓厚的中医病房或门诊、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完成,包括中医四诊辨证思维、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及中医经典在临床中的应用等中医临床综合诊疗技能训练。

时间安排详见下表。

1.培训内容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通过强化中医四诊技能、中医经典及中医适宜技术的学习,着重培养医师正确的中医思维方法、临证思维模式和中医特色诊疗技能,逐步养成临证时善用中医经典理论,以中医经典理论为依据思考问题、辨证论治,形成正确的中医诊治思路,掌握中医适宜技术,切实提高中医全科医师中医临床综合诊疗技能的水平。

根据地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开展全科医疗、健康管理、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全科服务。

掌握:掌握中医望、闻、问、切诸诊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方法;掌握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理论和方法;掌握中医疾病诊断,命名与分类;掌握中医医案的基本写作方法与技巧,能正确表达中医在治病过程中的思维方法、观点判断及为何取用这个治法方药;除了掌握中药汤剂和针剂等常用治法,还要掌握针灸、推拿中医特色治疗手段,积极实践中医适宜技术。

全科住院医师培训内容

全科住院医师培训内容

中山医院全科基地住院医师培训内容一、培训目标通过全科住院医师教育,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能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并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

二、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分三个部分,即全科医学相关理论、临床科室轮转、社区实习。

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时间为3个月;采取集中授课和自学的方式进行。

临床科室轮转时间为26个月。

在轮转期间,学员参加临床培训基地的主要临床三级科室和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相关管理制度依照临床实习管理制度要求执行。

此外,在医院轮转期间,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的集中学习,以小讲课、教学研讨会与案例讨论等方式,学习全科医学相关问题与相关学科新进展。

第1年的学员每月安排1~2天到社区基地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和安排的教学活动。

社区培训基地实习时间为7个月。

要求学员在社区培训基地工作,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社区培训基地安排经过师资培训合格的医师,实行一对一带教。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养的内容及时间分配内容时间(月)具体课程时间分配第1年:理论课学习 2 全科医学概论88学时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24学时康复医学40学时临床心理咨询24学时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16学时社区卫生服务管理40学时临床科室轮转10内科10个月第2年:理论课学习 1 实用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社区预防保健52学时54学时临床科室轮转11急诊科2个月内科儿科2个月3个月外科2个月妇产科1个月传染科1个月第3年:临床科室轮转 4 皮肤科精神科1个月1个月康复科1个月五官科0.5个月眼科0.5个月临床科室选修 1 可选修科室包括:影象科、中医科,或自选的其它科室每科室选修时间在不低于0.5个月,最多为1个月社区培训基地实习(含早期接触社区计划)7 完成细则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在第1年内分散安排进社区7个月18~24天第1年内每月1.5~2天注:每个月按22天计算;理论课学时按每天6学时计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实践培训计划轮转科室轮转时间全科门诊中心康复及中医站点14周8 2 4慢性病管理传染病管理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家庭病床2周1周1周1周4周全科病房(老年护理院)2周儿童保健1周计划免疫1周妇幼保健1周合计28周注:以上安排可根据本学科的情况进行微调三、培训指定教材《全科医生临床实践》(卫生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祝墡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年5月四、培训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理论课学习(3个月)本部分学习内容包括全科医生综合素质培养相关课程(详见总则)和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第 1 年:理论课学习
临床科室轮转 第 2 年:理论课学习
临床科室轮转
第 3 年:临床科室轮转
时间(月) 2
10 1 11
4
具体课程 全科医学概论 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 康复医学 临床心理咨询 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内科 实用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原理 与方法 社区预防保健
急诊科 内科 儿科 外科 妇产科 传染科
轮 转科室
轮转时 间
全科门诊 中心 康复及中医 站点
慢性病管理 传染病管理 健康教育 健康管理 家庭病床 全科病房(老年护理院) 儿童保健
14 周 8 2 4 2周 1周 1周 1周 4周 2周 1周
计划免疫
1周
妇幼保健
1周
合计
28 周
注:以上安排可根据本学科的情况进行微调
三、培 祝墡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13 年 5 月
精神科 急诊科 传染科 外科
时 间(月)
科室
12(包括老年病、 EKG )
妇产科
3(包括儿保门诊、 儿内科门诊及内内科病房、 儿 皮肤科
科传染病门诊及病房)
1
眼科
2
耳鼻咽喉科
1
康复科
2
选修
时 间(月) 1 1
0.5 0.5 1 1
注意:要求能说出临床轮转各科室的主要学习内容、目的、要求、管理病种、操作技能、
中山医院全科基地住院医师培训内容
一、培训目标 通过全科住院医师教育, 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 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能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 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合格全科医生,并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骨干。
二、培训方法 培训内容分三个部分,即全科医学相关理论、临床科室轮转、社区实习。 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时间为 3 个月;采取集中授课和自学的方式进行。 临床科室轮转时间为 26 个月。在轮转期间,学员参加临床培训基地的主要临床三级科 室和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 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相关管理 制度依照临床实习管理制度要求执行。 此外, 在医院轮转期间, 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的集中学习,以小讲课、 教学研讨会与案 例讨论等方式, 学习全科医学相关问题与相关学科新进展。 第 1 年的学员每月安排 1~2 天到 社区基地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和安排的教学活动。 社区培训基地实习时间为 7 个月。 要求学员在社区培训基地工作, 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 下开展全科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社区培训基地安排经过师资培训合格的医师, 实行一 对一带教。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养的内容及时间分配
序号 1 2
课程 全科医学概论 医患关系与医学伦理学
时间(学时) 88 24
3
康复医学
40
4
临床心理咨询
24
5
社区预防保健
54
6
实用卫生统计与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52
7
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
16
8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40
合计
338
注意:要求能说出 9 门理论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目的、要求、授课形式、考核方法,反 馈 9 门理论课程学习的意义。 (具体内容参照《规培细则》 )
0.5 个月 每科室选修时间 在不低于 0.5 个 月,最多为 1 个 月
社区培训基地实习
7
(含早期接触社区计划)
完成细则要求 完成毕业论文 在第 1 年内分散安排进社区
7 个月 18~24 天 第 1 年内每月 1.5~2 天
注:每个月按 22 天计算;理论课学时按每天 6 学时计算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社区实践培训计划
3、理论课的授课师资是如何产生的? 理论课的授课教师包括:复旦大学医学院与公共卫生学院的专职教师(即高校教师) 大学附属各家教学医院的资深教师(有医院院长、全科基地主任、各专科主任等) 学基地的资深教师。
、复旦 、社区教
第二部分 医院科室轮转( 26 个月) 全科住院医师轮转临床科室及时间安排
科室 内科 儿科
问与答:
1、理论课学习阶段如何评价学员的表现?如何给予学员反馈? 主要根据出勤情况、 平时表现与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出勤情况由基地教学管理教师专人 负责、平时表现和考核成绩由每门课程的授课教师负责。 基地教学管理教师与授课教师保持密切联系,沟通学员情况,并共同给予学员反馈信息。
2、理论课学习阶段如何监督学员的劳动纪律? 学员有严格的出勤管理制度, 请假流程是首先与基地教学管理教师请假, 同意后再报告基地 主任、教育与人事部门。如果违反程序,基地教学管理教师与其沟通,如果反复违反,则由 基地内部讨论后上报医院教育与人事部门处理。
皮肤科 精神科
时间分配 88 学时 24 学时 40 学时 24 学时 16 学时 40 学时 10 个月 52 学时
54 学时 2 个月 2 个月 3 个月 2 个月 1 个月 1 个月 1 个月 1 个月
康复科 五官科
1 个月 0.5 个月
临床科室选修
1
眼科 可选修科室包括 :影象科、中医 科,或自选的其它科室
四、培训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 理论课学习( 3 个月)
本部分学习内容包括全科医生综合素质培养相关课程
(详见总则) 和全科医学相关理论
学习。 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的主要课程及学时分配本详见下表。
职业病防治、 医学法规等
其他 5 门公共科目的具体要求见卫生局通知,上课时间和考核方法待医学会决定。
全科医学相关理论课程及学时分配
轮转形式、出科考核方法,反馈各科室轮转学习的意义。
(具体内容参照《规培细则》 )
问与答:
1、临床轮转阶段如何评价学员的表现?如何给予学员反馈? 主要根据出勤情况、 平时表现与出科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出勤情况由临床教师、 主治医
师负责,基地教学管理教师不定期抽查;平时表现和考核成绩由临床教师、主治医师负责。
反馈: ①临床教师、 主治医师通过学员平时表现及时反馈信息, 通过出科考核情况综合反馈
学员临床学习能力; ②基地教学管理教师与临床教师保持密切联系,
沟通学员情况, 并共同
给予学员反馈信息;③学员的“一对一”导师每月定期与其进行面谈,反馈学习进度、困难
与收获。
2、临床轮转阶段如何监督学员的劳动纪律? 学员有严格的出勤管理制度, 请假流程是首先与临床教师、 主治医师、 总值班及轮转科室主 任请假, 同意后再报告基地教学管理教师与基地主任, 最后需经教育与人事部门同意。 如果 违反程序, 基地教学管理教师与其沟通, 如果反复违反, 则由基地内部讨论后上报医院教育 与人事部门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