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使用脱机拔管的观察要点

合集下载

呼吸机撤离和拔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呼吸机撤离和拔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撤机中常见问题

仅根据临床经验撤机往往不及时,导致


机械通气时间不必要的延长
并发症增多 住院费用增加
成功撤机取决于

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 临床治疗是否有效


正确的撤机技术
为撤机创造条件

有效治疗引起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


促进患者呼吸泵功能恢复:
撤机前患者有良好睡眠


避免使用镇静、肌松剂 纠正代碱和电解质紊乱
为撤机创造条件


纠正呼吸肌肌力下降和疲劳的因素 营养不良 防呼吸肌废用性萎缩 肺气肿和肺动态过度充气将压迫膈肌下移,需 扩张支气管,减小PEEP 神经-肌肉病变者,需病情显著恢复后再考虑 撤机
为撤机创造条件


减小呼吸负荷和呼吸功耗 减小气道阻力:清除分泌物,支扩剂解除痉挛 减小人工气道及呼吸机气路阻力:避免气管导 管太细、呼吸机管道过细或过长增加气流阻力; 触发敏感设置不当增加呼吸功耗 改善肺和胸廓顺应性:治疗肺炎和肺水肿,引 流大量胸腔积液、积气
当,拔管后压力解除,水肿更明显有关

分声门上和声门下水肿,婴幼儿声门下水肿多, 后果严重
声带溃疡(Vocal cord ulceration)

气管插管留置时各种机械原因损伤所致


若拔管后声嘶持续一周以上,应考虑
若持续时间更长,意味着溃疡愈合后声带肉芽 肿或息肉形成

表现为:声嘶、喘鸣、吞咽困难等
呼吸机撤离和拔管中
应注意的问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钱素云
撤机

上机是为了撤机
机械通气一旦开始,

就应创造条件撤机

呼吸机脱机与气管导管的拔除

呼吸机脱机与气管导管的拔除

呼吸机脱机与气管导管的拔除湘雅医院RICU 潘频华机械通气通常是临床医师为创造治疗导致呼吸衰竭的基础病因的时间而采取的暂时性措施。

一旦呼吸衰竭的病因去除或缓解,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到适当的水平,就应及时撤离呼吸机。

撤离通气支持和拔除人工气道是两个概念,有些患者虽然可以撤离呼吸机,但不一定能拔除人工气道。

撤机操作既要积极,又要谨慎,延迟撤机将增加医疗费用和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过早撤机又可导致撤机失败,增加再插管率和病死率。

一切以病人的生命安危为主。

一.撤机前的准备与评估:1 、积极地为撤机创造条件一旦病人上机,除了有效纠正引起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外,还应从保持呼吸中枢驱动力,改善外周呼吸肌肌力和耐力,降低呼吸前、后负荷等多个环节创造条件,积极地为撤机创造条件。

(1)有效地纠正引起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是撤离机械通气的首要条件。

只有在这一条件具备后,才可以考虑撤机问题。

(2)促进、改善患者呼吸泵的功能。

a、保持患者呼吸中枢适宜的神经驱动力。

撤机前应使患者有良好的睡眠,尽量避免使用镇静剂;纠正代谢性碱中毒,以免反射性地引起肺泡通气量下降;纠正感染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原因所致脑病。

b、纠正引起呼吸肌肌力下降或呼吸肌疲劳的因素。

①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使呼吸肌能量供应不足,肌力下降并会导致呼吸肌萎缩,使呼吸肌难于适应撤机时的负荷增加。

在机械通气中积极、适量地补充营养,将对保持呼吸肌功能有极大帮助。

②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亦常合并呼吸肌的废用性萎缩。

在病情允许并注意避免呼吸肌疲劳的前提下,及早改用部分通气支持,加一部分呼吸负荷于患者呼吸肌,有助于防止呼吸肌的废用性萎缩。

③低钾、低镁、低磷、低钙血症会影响呼吸肌的收缩功能,需积极纠正。

④维持良好的循环功能和氧输送能力是撤机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般认为撤机前患者的血压、心率、心输出量宜基本在正常范围并保持稳定,无心律失常,外周灌注良好,血红蛋白含量不宜低于100g/L。

呼吸机撤机与拔管

呼吸机撤机与拔管

呼吸机撤机和气道拔除机械通气的撤离是一个过程,不仅仅是将患者和呼吸机脱离,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判断,包括对是否进入撤机程序的判断和对实验性撤机是否成功的判断。

一、撤机具备的条件1、呼吸衰竭的诱因和机械通气的原因已经解决或显著改善。

2、停用镇静药物。

3、停用神经肌肉阻滞剂。

4、神志恢复到正常状态。

5、无脓毒血或显著发热。

6、稳定的心血管状态。

7、电解质紊乱已纠正。

8、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已纠正。

9、预计期没有需要全麻的外科手术。

10、适当的气体交换,血气分析:吸氧浓度小于40%和PEEP小于5厘M水柱,氧分压大于60厘M汞柱,血样饱和度大于90%,PAO/FIO2>200,11、适当的呼吸泵能力。

12、适当的睡眠。

二、机械通气的撤离(一)撤机流程图(二)撤机前的初步判断:撤机前判断的目的是初步筛查,意义在于为临床医师建立早期撤机的概念,在撤机时对患者反应性判断。

每日对病人进行每日筛查,筛查工程如下1、主观指标: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发病得到控制;临床医师认为存在撤机的可能性;咳嗽功能良好。

2、客观指标:氧合状况稳定(PaO2/Fio2>150-200、PEEP≤5-8cmh2o、FiO2≤0、4—0、5);循环状况稳定(无心肌缺血表现、无明显低血压、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5微克/KG.、min);无明显呼吸性酸中毒(PH≥7、25)。

当患者满足要求时,即可开始实验性撤机,对患者的判断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三)撤机方法撤机涉及患者和呼吸机的互动,目的在于降低呼吸机给予的支持水平,让患者承担更多的呼吸肌作功,直至完全脱离机械通气支持。

目前撤机方法有SBT(自主呼吸实验)PSV(压力支持通气)SIMV(同步间歇指令)1、SBT在短时间内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根据患者的反应预测其完全脱离机械通气支持的可能性。

SBT的方法包括:T管、低水平的CPAP和低水平PSV。

目前指南推荐的SBT时间为30-60分钟。

对于SBT失败的患者,判断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

呼吸机撤机和拔管(精编文档).doc

呼吸机撤机和拔管(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呼吸机撤机和气道拔除机械通气的撤离是一个过程,不仅仅是将患者和呼吸机脱离,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判断,包括对是否进入撤机程序的判断和对试验性撤机是否成功的判断。

一、撤机具备的条件1、呼吸衰竭的诱因和机械通气的原因已经解决或显著改善。

2、停用镇静药物。

3、停用神经肌肉阻滞剂。

4、神志恢复到正常状态。

5、无脓毒血或显著发热。

6、稳定的心血管状态。

7、电解质紊乱已纠正。

8、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已纠正。

9、预计期没有需要全麻的外科手术。

10、适当的气体交换,血气分析:吸氧浓度小于40%和PEEP 小于5厘米水柱,氧分压大于60厘米汞柱,血样饱和度大于90%,PAO/FIO2>200,11、适当的呼吸泵能力。

12、适当的睡眠。

二、机械通气的撤离(一)撤机流程图(二)撤机前的初步判断:撤机前判断的目的是初步筛查,意义在于为临床医师建立早期撤机的概念,在撤机时对患者反应性判断。

每日对病人进行每日筛查,筛查项目如下1、主观指标: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发病得到控制;临床医师认为存在撤机的可能性;咳嗽功能良好。

2、客观指标:氧合状况稳定(PaO2/Fio2>150-200、PEEP≤5-8cmh2o、FiO2≤0、4—0、5);循环状况稳定(无心肌缺血表现、无明显低血压、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5微克/KG.、min);无明显呼吸性酸中毒(PH≥7、25)。

当患者满足要求时,即可开始试验性撤机,对患者的判断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三)撤机方法撤机涉及患者和呼吸机的互动,目的在于降低呼吸机给予的支持水平,让患者承担更多的呼吸肌作功,直至完全脱离机械通气支持。

目前撤机方法有SBT(自主呼吸试验)PSV(压力支持通气)SIMV(同步间歇指令)1、SBT在短时间内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根据患者的反应预测其完全脱离机械通气支持的可能性。

SBT的方法包括:T 管、低水平的CPAP和低水平PSV。

目前指南推荐的SBT时间为30-60分钟。

气管插管拔管时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

气管插管拔管时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

气管插管拔管时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作为呼吸科医生对于气管插管的患者并不陌生,在症状消失,符合拔管指征时就要考虑拔管,那么在拔管时的注意事项都有那些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作者:李鸿政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机械通气患者,一旦原发病得到控制,就开始着手脱机,但脱离呼吸机与拔除气管插管是两回事,这点必须强调,因为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脱离呼吸机,但咳痰能力不好,仍需要气管插管,便于气道管理。

所以,撤离呼吸机分两步走:先脱机,再拔管。

脱机的注意事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现在来谈一谈拔出气管插管前后应该注意呢?一、拔管的指征拔管的指征通俗讲就是气管插管的指征已经不存在了,就可考虑拔管了。

如引起上呼吸道梗阻的因素已经去除、气道保护性反射恢复、具有呼吸道清洁能力、已经撤离了呼吸机等。

更确切的说,当改变通气模式或间断脱机若干时间后,患者能维持满意的通气合氧合状况,即可考虑拔除气管插管。

特别要注意的是拔管前要保证患者能成功脱机,否则可能需要重新插管。

二、拔管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对于有拔除气管插管指征的患者,一旦决定拔管,那么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拔管前物品准备及患者的合作。

准备吸氧装置、口腔护理物品、纸巾、雾化装置等,必要时准备无创通气;拔管前对患者进行宣教,使其了解拔管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消除患者心理恐惧感,以保证患者的充分合作。

2、彻底、充分吸引气道分泌物。

清除口咽部及鼻咽部分泌物,如果是声门下引流的导管,应充分冲洗抽吸声门下引流管;如是普通导管,可在气囊放气的同时,通过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囊,经人工气道给予较大的潮气量,以期在塌陷的气囊周围形成正压,将潴留的分泌物“冲”到口咽部,再给予吸出,从而避免误吸。

这一点是拔管前的常规动作,如果没有把这些分泌物清理干净,一不小心误吸入肺部、窒息就麻烦了。

3、适当吸入氧浓度,增加体内氧储备。

可常规先吸入纯氧几分钟,再进行拔管。

4、将新的吸痰管置于气管插管远端开口以远1-2 cm,边抽吸,边气囊放气,并快速拔出气管插管。

临床机械通气后脱机要点及拔管时机操作步骤

临床机械通气后脱机要点及拔管时机操作步骤

临床机械通气后脱机要点及拔管时机操作步骤有创机械通气是抢救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统一公认的撤机策略,对于采用何种方式更有利于撤机,更有利于疾病恢复有着不同的观点。

脱机拔管最佳时机/方式仍难以准确把握,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

适时撤机原因机械通气是一种生命支持手段,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因而一旦导致机械通气的潜在病因得已改善,应及时评估患者自主呼吸能力,考虑能否撤机。

如评估不恰当导致过早撤机,引起撤机失败,使得患者再次气管插管,增加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甚至增加死亡率。

但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相对于过早撤机,更容易出现延迟撤机。

机械通气时由于机械性损伤促使肺泡、气管上皮细胞及巨噬细胞活化,释放炎症因子,此时如出现延迟撤机炎症因子将进一步释放,导致机体出现严重炎症反应加重病情。

此外,较长时间的机械通气亦可导致多脏器进行性损害,出现多器官衰竭。

当需要机械通气的病因得到充分改善时应全面评估病情,适时撤机。

能否撤机判断当机械通气超过 24 小时后,应每日对患者进行撤机前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具有以下临床表现:足够的咳嗽反射/能力、无过多气道分泌物、导致气管插管的原发病已改善。

2.具有稳定的循环状态:HR<140 次/min、收缩压90-160 mmHg、无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或仅使用低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5-10μg/Kg/min)。

3.具有稳定的氧合状态:FiO2≤0.4、SaO2 >90% 或氧合指数≥150 mmHg、PEEP≤8cmH2O。

4.具有稳定的肺功能状态:呼吸频率≤35 次/min、MIP≤-20~-25 cmH2O、VT>5mL/kg、RSBI≤ 105 次/(L·min)。

5.具有稳定的意识状态:未用或应用镇静剂情况下,有适当的意识水平或神经系统功能稳定。

6.具有稳定的代谢状态:没有明显的呼吸性酸中毒(血气pH7.35~7.45)。

呼吸机撤机和拔管

呼吸机撤机和拔管

呼吸机撤机和气道拔除机械通气的撤离是一个过程,不仅仅是将患者和呼吸机脱离,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判断,包括对是否进入撤机程序的判断和对试验性撤机是否成功的判断。

一、撤机具备的条件1、呼吸衰竭的诱因和机械通气的原因已经解决或显著改善。

2、停用镇静药物。

3、停用神经肌肉阻滞剂。

4、神志恢复到正常状态。

5、无脓毒血或显著发热。

6、稳定的心血管状态。

7、电解质紊乱已纠正。

8、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已纠正。

9、预计期没有需要全麻的外科手术。

10、适当的气体交换,血气分析:吸氧浓度小于40%和PEEP小于5厘米水柱,氧分压大于60厘米汞柱,血样饱和度大于90%,PAO/FIO2>200,11、适当的呼吸泵能力。

12、适当的睡眠。

二、机械通气的撤离(一)撤机流程图(二)撤机前的初步判断:撤机前判断的目的是初步筛查,意义在于为临床医师建立早期撤机的概念,在撤机时对患者反应性判断。

每日对病人进行每日筛查,筛查项目如下1、主观指标: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发病得到控制;临床医师认为存在撤机的可能性;咳嗽功能良好。

2、客观指标:氧合状况稳定(PaO2/Fio2>150-200、PEEP≤5-8cmh2o、FiO2≤0、4—0、5);循环状况稳定(无心肌缺血表现、无明显低血压、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5微克/KG.、min);无明显呼吸性酸中毒(PH≥7、25)。

当患者满足要求时,即可开始试验性撤机,对患者的判断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三)撤机方法撤机涉及患者和呼吸机的互动,目的在于降低呼吸机给予的支持水平,让患者承担更多的呼吸肌作功,直至完全脱离机械通气支持。

目前撤机方法有SBT(自主呼吸试验)PSV(压力支持通气)SIMV(同步间歇指令)1、SBT在短时间内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根据患者的反应预测其完全脱离机械通气目前指南推荐的SBT时间为30-60分钟。

对于SBT失败的患者,判断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

给与患者充分的机械通气支持,使呼吸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降低呼吸肌疲劳的发生率。

危重病人呼吸机脱机要点

危重病人呼吸机脱机要点

危重病人呼吸机脱机要点呼吸机脱机是指将危重病人从人工通气转为自主呼吸的过程,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正确的呼吸机脱机操作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自主呼吸,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危重病人呼吸机脱机的要点。

1. 评估患者脱机条件在考虑脱机之前,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脱机条件。

评估的要点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气道情况、呼吸负荷、肺功能、血氧饱和度等。

只有在患者满足脱机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呼吸机脱机。

2. 设定适当的脱机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脱机方案。

常用的脱机方案包括:T管试验、PSV试验、CPAP试验等。

选择合适的脱机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气道情况、呼吸力量、呼吸频率等因素。

3. 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在脱机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

关注的要点有:呼吸频率、潮气量、吸呼比、呼吸力量等。

通过监测呼吸参数,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 观察胸肺运动和皮下气胸呼吸机脱机时,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胸肺运动情况。

正常的胸肺运动应该均匀有力,无明显的受力肌肉参与。

另外,还需要留意皮下气胸的出现,当出现皮下气胸时需要及时处理。

5. 调整脱机参数在呼吸机脱机的过程中,可能需要逐步调整脱机参数。

对于患者的气道情况和呼吸力量的改变,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脱机的顺利进行。

6. 评估脱机是否成功在脱机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评估是否脱机成功。

评估的要点包括: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吸呼比、血氧饱和度、呼吸窘迫指数等。

只有在评估结果达到预期目标时,才能判定脱机成功。

7. 处理脱机失败的情况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呼吸机脱机失败的情况。

脱机失败可能是由于患者气道功能障碍、肺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的。

对于脱机失败的患者,需要及时重新连接呼吸机,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调整。

总结:呼吸机脱机对于危重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但脱机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系列要点。

评估患者脱机条件、设定适当的脱机方案、监测呼吸参数、观察胸肺运动和皮下气胸、调整脱机参数、评估脱机是否成功以及处理脱机失败等方面都需要谨慎操作。

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儿撤机后至拔管前的护理

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儿撤机后至拔管前的护理

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儿撤机后至拔管前的护理关键词呼吸机辅助呼吸小儿拔管前的护理针对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儿,撤机后至气管插管拔除前的护理问题,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

为了使呼吸困难患儿早日康复,经过细心地观察,精心的护理,总结经验,取得满意的效果。

收治患儿23例,其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21例,呼吸肌无力2例,除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外,其余均导管拔除成功,顺利康复出院。

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2008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患儿21例,呼吸肌无力2例,除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外,其余均导管拔除成功。

护理措施撤机后的护理:①控制口腔感染,保持气道通畅:收住ICU减少人流量,防止交叉感染。

由于插管的刺激以及脱水剂,利尿剂的使用,易造成痰液黏稠,导致气道分泌物使气道内径缩小,将成倍增大气道的阻力,从而增加呼吸频率,造成呼吸困难。

所以气管插管时,尽可能选用大口径的导管,以方便患儿通气和分泌物排出。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1次吸痰时间90%,氧气吸入应低流量间断吸氧。

②保持气道湿化:用0.9%生理盐水和1.25%的苏达交替气管内滴药,0.5小时1次,以湿化气管和预防肺部感染。

③营养的调节:呼吸肌较一般骨骼肌需要更多的能量供应。

故营养不良更易累及呼吸肌,导致或加重呼吸肌疲劳,所以必须采用肠内和肠外营养相结合的方法。

根据患儿的年龄、饮食习惯和嗜好,做到个体化营养,肠内营养增加食物中的热量和蛋白质的比例,方便吞咽,易消化,限制高碳水化合物,尽量使患儿不增加进食次数的同时摄入更多的营养素,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

肠外营养严格按照医嘱;注意营养液的配伍及输入速度,使其充分吸收。

如脂肪乳与复方氨基酸同步以足夠的热量保证复方氨基酸能充分发挥合成蛋白质的作用,且输入脂肪的速度不宜太快,防止发生高乳糜微粒血症。

导管拔除前的护理:①心理护理:患儿由自导管关颈口的自主呼吸到拔除导管用鼻腔的自主呼吸是一个不容易跨越的过程,因为患儿已适应了张口呼吸,所以我们的护理工作必须随着患儿自主呼吸的平稳,借助图片和电教向患儿及家长讲述气管插管的必要性,气管拔除的必行性,向他们介绍我院的医疗技术及护理水平,介绍科室类似的患儿成功的经验和资料,介绍给予床旁监护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呼吸机使用脱机拔管的观察要点

呼吸机使用脱机拔管的观察要点

使用时呼吸机观察要点
1.病情观察:意识状况、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变化,有无喘息、憋气,有无出现呕吐,误吸,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同步。

2.机参数观察:观察呼吸机各管路衔接是否牢固,呼吸模式有无变更,潮气量、呼吸频率、气道压力动态变化等.出现潮气量降低、呼吸频率增快、气道压力增高〉20cmH2O时,可能提示气道内分泌物增多,有痰液潴留发生,须立即进行吸痰。

吸痰前后要给予100%纯氧吸入2min,以缓解低氧血症。

3.人工气道湿化与排痰:及时开启呼吸机湿化罐开关,观察湿化用水量,及时加入无菌蒸馏水,调整湿化罐合适温度,及时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痰堵。

4.人工气道的保护: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固定牢固,调整好呼吸机管道。

操作时避免触及呼吸机管道,避免拖拉造成人工气道脱出、移位或扭曲,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为病人翻身时先脱开呼吸机,调整好管道的正确位置再接机,接机后须观察呼吸机运转是否正常。

5.电源突然中断处理:立即脱开呼吸机,给予吸氧,不能脱机者立即应用简易人工呼吸器,同时迅速排除故障或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检查.
脱机观察要点
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有无鼻翼扇动及紫绀的表现,撤机后30分种检查血气分析.若心率较基础快20-30次/分,收缩压升高大于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升高大于10毫米汞柱,呼吸次数小于10次/分或大于30次/分,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应考虑重新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拔管观察要点
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鼻翼扇动,呼吸增快、费力,三凹征、发绀、烦躁不安等缺氧现象,拔管后30min复查动脉血气;
2 拔管后有无声音嘶哑、喉头水肿等.。

呼吸机脱机与气管导管的拔除

呼吸机脱机与气管导管的拔除

呼吸机脱机与气管导管的拔除湘雅医院RICU 潘频华机械通气通常是临床医师为创造治疗导致呼吸衰竭的基础病因的时间而采取的暂时性措施。

一旦呼吸衰竭的病因去除或缓解,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到适当的水平,就应及时撤离呼吸机。

撤离通气支持和拔除人工气道是两个概念,有些患者虽然可以撤离呼吸机,但不一定能拔除人工气道。

撤机操作既要积极,又要谨慎,延迟撤机将增加医疗费用和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过早撤机又可导致撤机失败,增加再插管率和病死率。

一切以病人的生命安危为主。

一.撤机前的准备与评估:1 、积极地为撤机创造条件一旦病人上机,除了有效纠正引起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外,还应从保持呼吸中枢驱动力,改善外周呼吸肌肌力和耐力,降低呼吸前、后负荷等多个环节创造条件,积极地为撤机创造条件。

(1)有效地纠正引起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是撤离机械通气的首要条件。

只有在这一条件具备后,才可以考虑撤机问题。

(2)促进、改善患者呼吸泵的功能。

a、保持患者呼吸中枢适宜的神经驱动力。

撤机前应使患者有良好的睡眠,尽量避免使用镇静剂;纠正代谢性碱中毒,以免反射性地引起肺泡通气量下降;纠正感染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原因所致脑病。

b、纠正引起呼吸肌肌力下降或呼吸肌疲劳的因素。

①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使呼吸肌能量供应不足,肌力下降并会导致呼吸肌萎缩,使呼吸肌难于适应撤机时的负荷增加。

在机械通气中积极、适量地补充营养,将对保持呼吸肌功能有极大帮助。

②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亦常合并呼吸肌的废用性萎缩。

在病情允许并注意避免呼吸肌疲劳的前提下,及早改用部分通气支持,加一部分呼吸负荷于患者呼吸肌,有助于防止呼吸肌的废用性萎缩。

③低钾、低镁、低磷、低钙血症会影响呼吸肌的收缩功能,需积极纠正。

④维持良好的循环功能和氧输送能力是撤机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般认为撤机前患者的血压、心率、心输出量宜基本在正常范围并保持稳定,无心律失常,外周灌注良好,血红蛋白含量不宜低于100g/L。

呼吸机撤离和拔管中应注意的问题PPT课件

呼吸机撤离和拔管中应注意的问题PPT课件
18
撤机的技术方法
间断脱机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 压力支持通气(PSV)
19
间断脱机
交替MV和完全自主呼吸的撤机手段, 逐渐增加自主呼吸时间
对器械要求低,病人缺乏过渡 儿科可接人工鼻间断脱机
20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属自主通气方式 撤机中可交替使用CPAP和控制/辅助通气方
29
拔管前的判断(一)
喉部梗阻是否解除 自主呼吸是否有力 上呼吸道的气管保护机制是否已经恢复 气管内吸痰是否不再必要
30
拔管前的判断(二)
若插管的原因是喉部梗阻: 拔管前的判断更大程度只是临床经
验,必须作好再插管的准备
31
拔管前的判断(三)
若因咽、喉及气管的保护性反射障碍: 重点判断反射的恢复。因咽部反射最先
14
自主呼吸能力测试(SBT)
最大吸气负压(MIP):>20-30cmH2O(成人) 潮气量(Vt):>3.5-5ml/kg 呼吸频率(RR):<25-30次/分 浅快呼吸指数:RR/VT ✓ <80:易于撤机 ✓ 80-105:需谨慎撤机 ✓ >105:需延缓撤机
15
注意:
呼吸频率和呼吸形式是撤机前、中、后均需密 切观察的指标
式,逐渐增加CPAP时间 当CPAP减到5cmH2O以下,2小时以上时提示撤
机基本成功
21
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
最常用 不限制患者自主呼吸,间断接受预定潮气量
的呼吸机正压送气来强化通气,使患者兼有 自主呼吸和机械通气成分 逐渐减少IMV频率,达5-10次/分,维持2小 时平稳可撤机 新生儿和小婴儿呼吸快,SIMV 时同步效果 差,若脱机过程长,易造成呼吸肌疲劳,撤 机失败

呼吸机撤离和脱管

呼吸机撤离和脱管

呼吸机撤离和脱管概述呼吸机撤离和脱管是指在合适的时间和条件下,将患者从呼吸机上脱离,并使其能够自主呼吸。

这是重症监护中的一项重要操作,需要谨慎进行。

呼吸机撤离呼吸机撤离是指从呼吸机上脱离的过程,以使患者能够独立呼吸。

撤离的步骤和方法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来确定。

撤离标准撤离的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的气道稳定且通畅;2. 无呼吸道分泌物或分泌物可被有效清除;3. 肺功能良好,患者能够维持自主通气;4. 患者意识清晰,合作度良好。

撤离步骤通常,呼吸机的撤离步骤如下:1. 根据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设定合适的撤离模式;2. 逐渐减少呼吸机的支持水平,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情况;3. 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包括血气分析、胸部X射线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撤离;4. 如患者能够维持稳定的自主呼吸,即可脱离呼吸机。

脱管脱管是指将已经脱离呼吸机的患者,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上进行拔除的过程。

脱管需要谨慎操作,以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

脱管时机脱管时机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呼吸状况来确定。

以下情况可能适合进行脱管:1. 患者能够独立维持稳定的自主呼吸;2. 患者的气道通畅,无明显分泌物和阻塞;3. 患者经过适当的评估和观察,呼吸状况良好。

脱管步骤一般而言,脱管的步骤如下:1. 确保患者的气道清洁,并进行吸痰等必要操作;2. 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注意操作细节,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3. 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状况是否稳定。

结论呼吸机的撤离和脱管是重症监护中的重要操作,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行谨慎判断和操作。

合适的时机和方法能够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和稳定。

脱机拔管操作

脱机拔管操作

成功率:衡量脱 机拔管操作成功
的重要指标
影响因素:患者 病情、操作技巧、
护理水平等
提高成功率的方 法:加强患者管 理、提高操作技 能、加强护理等
评估方法:临床 观察、影像学检 查、实验室检查

患者预后
01
脱机拔管后,患者呼 吸功能恢复情况
03
脱机拔管后,患者并 发症的发生率
02
脱机拔管后,患者生 命体征的稳定性
C
吸机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提高
患者的舒适度和自主呼吸能力。
脱机拔管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
D
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
的安全。
脱机拔管的适应症
01
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严 重受损,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0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呼吸功能严重受损,需要机 械通气支持
05
严重创伤:患者呼吸功能严 重受损,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6
拔管后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反应等信息。
并发症预防
01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道阻塞,防止窒息
02
预防感染:保持无菌操作,避免细菌感染
03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
04
预防出血:避免拔管过程中损伤血管,导致出血
4
脱机拔管的效果 评估
拔管成功率
脱机拔管操作
目录
01. 脱机拔管概述 02. 脱机拔管的操作流程 03. 脱机拔管的注意事项 04. 脱机拔管的效果评估
1
脱机拔管概述
脱机拔管的定义
脱机拔管是指在患者脱离呼吸
A
机后,将气管插管从气道中拔
出的操作。
脱机拔管是呼吸机治疗的重要
B
步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icu呼吸机拔管流程

icu呼吸机拔管流程

icu呼吸机拔管流程ICU呼吸机拔管流程是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对患者拔除呼吸机管道的过程。

拔管是指从患者的气道中移除呼吸机管道,使患者能够自主呼吸。

拔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以下是ICU呼吸机拔管的一般流程:1.拔管前准备:在拔管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首先,确定患者是否具备拔管的条件,包括患者的呼吸机指标、意识状态和呼吸功能等。

其次,准备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如缝线、防护面罩、吸痰器等,并确保其正常运作。

2.术前评估:在拔管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评估的项目包括:患者的病情稳定性、呼吸机指标的变化、氧饱和度、呼吸音的清晰度等。

此外,还要了解患者的拔管愿望和家属的意见。

3.疼痛管理:在拔管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疼痛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会进行镇痛药物的调整,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防护措施:在进行ICU呼吸机拔管的过程中,医生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医生需要正确佩戴防护面罩、手套和隔离衣,并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洁净。

5.拔管过程:在进行ICU呼吸机拔管时,医生需要先行将患者的口腔和气道清洁。

然后,医生会使用气囊,将患者的气道压迫至正常水平。

接下来,医生会用力拽出呼吸机管道。

一般来说,医生会在拔管前进行即时的吸痰操作,以保持气道通畅。

6.拔管后观察:拔管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以及时发现任何并发症的征兆。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氧饱和度、胸部的可听呼吸音、声音嘶哑的情况等。

此外,医护人员还会对患者的呼吸功率等进行全面的评估。

7.患者康复:在拔管后,医生会给予患者适当的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早适应自主呼吸。

此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总结:ICU呼吸机拔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操作过程,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在拔管前,需要充分准备、评估患者情况,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t管拔管后观察要点

t管拔管后观察要点

t管拔管后观察要点
一、呼吸情况
1. 患者的呼吸频率及深度: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如果呼吸频率增加或呼吸变得急促,应该立即通知医生进行评估。

2. 呼吸音:管拔后应该仔细听取患者的呼吸音,如出现啰音或者减弱,应及时通知医生。

3. 咳嗽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有咳嗽,如果患者出现频繁咳嗽、咳出大量痰或咳嗽声音异常
应该及时评估。

二、氧饱和度
1. 测量氧饱和度:管拔后应该及时测量患者的氧饱和度,如出现氧饱和度低于正常范围应
及时通知医生。

2. 辅助氧气:如果患者的氧饱和度较低,应及时给予氧气辅助。

三、意识状态
1. 观察意识状态:管拔后应该时刻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如出现意识模糊、精神萎靡等情
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2. 保持安静:观察患者时应该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

四、疼痛情况
1. 观察疼痛表现:如患者出现疼痛表现,应及时记录及通知医生,必要时给予镇痛处理。

五、咳痰情况
1. 观察咳痰情况:如患者出现咳痰,应及时记录痰的性状、颜色等情况,必要时通知医生。

六、饮食及营养情况
1. 观察饮食情况:管拔后应及时评估患者的饮食营养情况,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七、心理状况
1. 观察心理状况:如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及安慰。

总之,管拔后观察要点包括呼吸情况、氧饱和度、意识状态、疼痛情况、咳痰情况、饮食
及营养情况、心理状况等。

医护人员应该及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
保患者的安全。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技术之拔除气管插管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技术之拔除气管插管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技术之拔除气管插管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血氧饱和度和合作程度。

2.评估拔管指征:撤离呼吸机成功,患者咳嗽和吞咽反射恢复,可自行有效排痰,上呼吸道通畅,无喉头水肿、喉痉挛等气道狭窄表现。

3.评估呼吸功能、操作环境、用物准备情况。

(二)操作要点
1.拔管前给予充分吸氧,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2.吸净气道、口鼻内及气囊上的分泌物。

3.2人配合,1人解除固定,1人将吸痰管置入气管插管腔内,另1人用注射器将气管导管气囊内气体缓慢抽出,然后边拔除气管导管边吸引气道内痰液。

4.拔管后立即给予吸氧,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气道是否通畅等。

5.协助患者排痰,必要时继续吸引口鼻内分泌物。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拔除气管导管的目的、方法,以取得配合。

2.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咳痰。

(四)注意事项
1.拔管前吸净口鼻内分泌物。

2.拔管后若发生喉痉挛或呼吸不畅,可用简易呼吸器加
压给氧,必要时再行气管插管。

拔除气管插管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时呼吸机观察要点
1病情观察:意识状况、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变化,有无喘息、憋气,有无出现呕吐,误吸,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同步。

2 •机参数观察:观察呼吸机各管路衔接是否牢固,呼吸模式有无变更,潮气量、呼吸频率、
气道压力动态变化等。

出现潮气量降低、呼吸频率增快、气道压力增高>20cmH2O时,可能提示气道内分泌物增多,有痰液潴留发生,须立即进行吸痰。

吸痰前后要给予100%纯氧吸入2min,以缓解低氧血症。

3 •人工气道湿化与排痰:及时开启呼吸机湿化罐开关,观察湿化用水量,及时加入无菌蒸馏水,调整湿化罐合适温度,及时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痰堵。

4•人工气道的保护: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固定牢固,调整好呼吸机管道。

操作时避免触及呼吸机管道,避免拖拉造成人工气道脱出、移位或扭曲,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为病人翻身时
先脱开呼吸机,调整好管道的正确位置再接机,接机后须观察呼吸机运转是否正常。

5 •电源突然中断处理:立即脱开呼吸机,给予吸氧,不能脱机者立即应用简易人工呼吸器,
同时迅速排除故障或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检查。

脱机观察要点
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有无鼻翼扇动及紫绀的表现,撤机后30分种检查血气分析•若心率较基础快20-30次/分,收缩压升高大于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升高大于10毫米汞柱,呼吸次数小于10次/分或大于30次/分,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应考虑重新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拔管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鼻翼扇动,呼吸增快、费力,三凹征、发绀、烦躁不安等缺氧现象,拔管后30min复查动脉血气;
2拔管后有无声音嘶哑、喉头水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