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毫米得认识》说课稿
南教场小学刘娟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就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得第一课:毫米得认识。
主要得内容有:毫米得认识,毫米与厘米得单位换算,毫米得估测与测量。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就是按螺旋式课程编写得。
测量这一单元就是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中得测量部分,而二年级上册教材得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也就是属于测量这一部分。
因此,我认为本节课作为测量这一单元得第一课,它就是二年级长度单位得学习与三年级整个测量单元得学习得重要衔接点。
基于此,在本次课得教学中,除了新知识得传授,更需要注意使学生回忆并加深二年级得学习内容,以便为本单元后期得学习奠定扎实得基础,而如何使学生能尽快进入到空间与图形得学习中来,并很好地将新知识建构到原有图式中,保证学习得积极性,将成为本次教学得关键所在。
测量得内容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感知进行学习,因此,教材在编写中就注意呈现场景,提出问题,用红色背景凸现教学重点。
在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课本中得这些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二、说学情分析:
通过对二年级长度单位得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长度单位得重要性,认识厘米与米,初步建立长度观念与估测意识,认识线段并会用刻度尺画与量线段得长度,但这些都仅限于整厘米或整米。
三年级得学生得注意力集中能维持在30分钟左右,自制力与坚持性不强,思维方式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得过程中,我将注意将直观描述与学生操作感知相结合,保证教学顺利有效得进行。
小学生得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想象得目得性强,在教师得引导启发下,学生能对以前学习得内容进行联想、回忆、加工等,这有助于对原有知识得理解与新知识得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得实际意义,使她们初步认识新得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得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得关系,进行简单得换算。
2、借助具体得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得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得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四、说教学教法学法:
结合本节课得特点,我将教学教法与学法采用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问答法、研究法,具体方法得应用将在教学实施中体现。
本节课得教学只需要准备10到20厘米长度得直尺即可,当然有条件得学校也可适当借助多媒体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2、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得长度。
二、想一想:您会用直尺进行测量吗?用直尺测量时应该注意什么?
三、先学:
瞧课本第21页,回答下面得问题:
(1)数学书得长大约就是?
(2)数学书得宽大约就是?
(3)数学书大约有多厚?
四、议一议:
(1)在读数时遇到困难了吗?什么困难?
(2)想一想,当测量得长度不就是整厘米时,该怎么办呢?
(3)我们发现在每一厘米中间还有许多小格,那就是用来做什么得呢?
五、多维训练:
(1)自己动手
试一试
1 厘米中间得每一小格得长度就是 1 毫米。
量一量:1分硬币、银行卡、
磁卡得厚大约就是多少?
(2)解决课前问题:
同学们,您们了解您们得数学书吗?知道数学书有多长,多宽,多厚吗?
(3)想一想:
1、在括号里填上长度单位。
2、判断对错。
床铺长2厘米。
大树高25米。
饭桌宽100毫米。
课本长2厘米。
(4)读出下面得长度
(5)拓展延伸:小马虎得日记
2016年9月13日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得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0米长得牙刷,刷完以后,吃早饭、上学路上我瞧见有一棵2厘米得小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20毫米得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瞧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0米长得钢笔与4米厚得笔记本,认真得做起笔记。
六、总结
本节课您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毫米得认识
1厘米=1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