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词语常用方法例谈
小学语文理解重点词的方法
小学语文理解重点词的方法重点词语是文章主旨的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灵活、生动地使用词语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抓住重点词语,更好地学习文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理解重点词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小学语文理解重点词的方法一、表象、直观解释字词法对于六种造字法,我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不必去阐明其深刻的造字原理,只能在形象化的教学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如,在教“撼”这个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提手旁的字大多跟手有关。
“撼”是摇动,用什么来摇,当然是手。
再如,“川”是河流,那么“川流不息”,即像河水一样不停止,形容人马、车辆等往来不止。
再比如,“三点水”跟水相关,“足字旁”和脚有联系。
诸如此类可以让学生先从字形上来理解字词的表意,再进一步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也许这样比单纯让老师来反复讲解字词的含义要生动一些。
表示事物名称,有学生不熟悉的重点词,可以用实物、标本、幻灯片等,使学生观察事物的形象,得到清晰地认识。
二、反义释词法汉字从形式到内容有丰富的内涵,真让人有望洋兴叹的感觉,所以不可能给每一个字词来一个准确的定义,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更不可能生搬硬套地解释重点词,对于有些重点词的意思好像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其相反的意思。
如果学生能说出其反义词来,证明他对该重点词已理解,无须再给这些重点词准确的定义。
三、运用造句法来解释词义同样的道理,有些重点词词义比较抽象,特别是一些成语,我过去常用的方法是让学生去背一些重点词的意思,认为这样就是让学生掌握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遇到词义相近的重点词学生就容易混淆。
最好的解释方法是让学生用这个重点词说一句话,如果学生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个重点词来说一句话,说明已理解了这个重点词。
这样就不必让学生去背重点词准确的定义了。
四、结合课文理解词义法汉语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有的词有两三种意思,有的词甚至有七八种意思。
文言文词语释义窍门
文言文词语释义窍门文言文词语释义窍门【开窍障碍】1、以今律古依照现代汉语的语言结构、表达习惯来理解文言词语,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对语言的古今演变规律缺乏深入的了解,同时又被古今语言表面相似的字形和结构所迷惑,从而将古今意义等同起来,混为一谈。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扩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产生了变化,有的名称说法已经改变。
因此,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不可以今义当古义。
如: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
(《西门豹治邺》)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这样的翻译就错了。
(“好”属于词义扩大。
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又如:(全国高考题)“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中的“南面”,《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南边”,即表示方位的“南面”,在这个意义上古人单说“南”而不说“南面”;二是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做“南面为王”、“南面称孤”等。
句中的“南面”是指乐毅想谋反后为君,用的是古代的意义。
在这一点上,文句中的“南面”与现代汉语是不相同的。
2、望文生义这是孤立的处理词义的错误方法,缺少联系,缺少依据,胡乱猜想,其结果往往与正确的释义相去甚远。
如96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第1题中“或遂寝而不行”提供的义项是“止息”,而有些考生便臆断为错项。
因为他撇开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孤立地理解这个词、这句话,觉得“寝”肯定是“睡觉”之意,并且以上文中有“必条利病反复”有“病”这个字眼,于是似乎是顺理成章理解成:旧病复发,有时就在家睡觉而不出行。
3、胶柱鼓瑟如,2010年高考文言文第2题中对“辄货市粟麦”一句中“货”、“市”词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答案是D(货:卖出;市:买入)。
而有些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只知“货”有“买”的意思,其实这个词在文言文中既可当“买”讲(《记王忠肃公翱事》:“所货西洋珠于侍臣”),又可当“卖”讲(《狼》:“有屠人货肉归”)。
词语常识
词语常识1、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可把词语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带有赞美、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语叫做褒义词,如坚定、顽强等。
带有贬斥、厌恶、不定、轻蔑等感情色彩的词语叫贬义词,如毒辣、折磨等。
不带褒贬感情色彩,既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这类词是中性词。
如结果、影响等。
词的感情色彩有时取决于一定的语言环境,褒义词可带上贬义,贬义词也能带上褒义。
如狡猾、标致等。
2、词语解释常用的方法:(1)描述式解释:从词语反映出的状态、用途、作用等方面来描述词语的意义。
(2)用熟悉的同义词解释。
如:“少顷”就是“一会儿”;“徒手”就是“空手”。
(3)先分解后综合(即拆注法),就是先分别解释构成词语的较难的部分,最后综合概括。
(4)语源解释法:就是既指出词语的来源(出处),词语的本义,又说明了引申义。
活用成语情趣多成语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熟语。
平时在使用时,除了按照它原有的固定意义使用外,有时为了表达和修辞的需要,还可以活用成语,这包括成语的借用、成语语素的易位和改换、成语的扩展等。
这样使用起来,不仅可以让语言幽默、谐趣,增强气氛,还可以使文句表达得更具体、更明确,也更能让人充分理解。
为此,本文从下面几方面来谈成语的活用。
一、成语的借用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时不按成语原有的意义使用,而暂时借用它的另一意义。
诸如,借用其字面“义”,或是望文生义。
请看下面文句:日本新剧先驱者小山内薰(1881-1928)先生,亲友帮他整理藏书时,发现好多书本里都夹有钞票,那是小山内薰先生为逃避夫人耳目而藏匿的私房钱,可能是藏后日久遗忘的。
为此,他的亲友只好一本书一本书一页一页翻阅,以免疏漏。
等所有藏书都仔细检查搜出许多钞票之后,才将小山内薰先生的藏书卖给旧书店。
古人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真的没有骗我们。
(《读者》1994年第9期)这段引文中“开卷有益”语出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六:“(宋)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词语释义例谈
词语释义例谈作者:刘天虹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0年第03期词语释义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准确地解词析义,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和培养综合能力的需要。
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词语释义的做法。
一.通过汉字的造字方法来解析词语的意义汉字是表意文字,应引导学生把握词语的古今渊源关系,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汉语中的许多词语可以通过其造字方法来解析意义,在确定词语本义的基础上逐步了解其它意义。
例如“向”是一个象形字,其本义为“朝北的窗户”,了解其本义之后,便能逐步了解其“朝着、对着、方向、趋向”等由本义派生出来的其它意义。
对于形声字,要了解它的意符。
例如“月”从“肉”,从“月”的字“肺、脏、肝、腋、肘、腹、股”都是与肉体有关的字;“页”从“首”,从“页”的字“颁、颇、顿、顾、项、颈、颜”都是与头部有关的字,依照其形旁能够更准确地解词析义。
二.从词语的并列结构中推知和解释词义汉语中有不少并列结构的成语,这些成语中并列的语素一般是同义或反义。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成语的并列结构中推知和解释词义。
使用这种方法时要先确定成语是并列结构,然后根据已知的语素来推断未知的语素,便能对整个成语进行全面的理解。
例如“寻根究底”这个成语,“根”和“底”很明显是同义语素,据此可以推知“寻”和“究”也可能是同义,在确定“寻”是“寻求”的意思后,便可推知“究”是“推求”的意思。
再如“穷形尽相”这个成语,解释它应从“形”和“相”入手,“形”和“相”都是动词“描绘、描画”的意思,同理,可以推知“穷”和“尽”也应是同义,是“尽、全”的意思。
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刻画得淋漓尽致”。
有些并列结构的成语是由反义语素构成的,根据这个方法也可以推断出来,如“舍本逐末”,由于“本”和“末”是反义,可以推知“舍”和“逐”也是反义,分别为“放弃”和“追求”的意思。
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词语的意义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较常见,有些词孤立地看很难准确地判断其意义,如果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就容易判断了。
解释词语常用方法例谈
理解词语的方法一、查工具书:对于课文中的名词术语,可以通过查工具书来理解。
二、组词法:解释单个字的意思时,只要把这个字组成一个词语,就能将词义解释出来。
如“教室里充满了同学们的欢笑声”中的“满”,可以组成词语“充满”,这样,整个词语的意思就表达出来了。
解释两个字的词语也是一样,如“柔美”,柔──柔软;美──美好。
因此,”柔美”的词义一般可解释为“柔软、美好”。
三、分合法:即先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或词拆开,分别注解,然后再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语的意义。
如“勘测”,勘──勘探,测──测量,“勘探”的意思就是“勘探和测量”。
四、近义词替换法:即找出与所要解释的词语相应又比较常见的同义词来代替。
如:不畏──不怕;一瞬间──一刹那。
五、反义否定法:即用反义词加“不”或“没有”的否定形式来解释词义。
如:模糊──不清楚;崎岖──不平坦。
六、抓关键词:一个词语中,常常有一、两个关键性的或疑难的字,只要理解好这一两个字的意思,整个词语就不难理解了。
例如:“热泪盈眶”,较难理解的是“盈”字,从字典上查出“盈”是“充满”的意思,就可以知道“热泪盈眶”的意思是“激动得泪水充满了眼眶”。
七、定义法:即用简明的语言,对该词所反映概念的本质特征做确切的解释。
如: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八、描绘法:即对所要解释的词语加以具体的描绘。
如: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很慢、摇摆的样子。
九、比喻法:即用具体、形象的比喻说法来解释词语。
如:车水马龙──车子像流水,马好像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连续不断,非常热闹。
十、语境联系法:有些词语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要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来解释词义,即它们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如:“地下”一词人们都知道它的含义,但在“地下革命党”中,“地下”则指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不被敌人发觉。
再如:“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春风拂面”原指春风从脸上轻轻擦过,但这里用来形容叶老先生的批改使我感到非常愉快、舒服。
初中语文词语解释技巧指南方法实践(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词语解释技巧指南方法实践第一篇范文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词语解释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它不仅要求学生对词语的基本含义有所了解,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词语造句,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内涵和外延。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词语解释的技巧和方法。
1. 词语解释的基本原则在解释词语时,教师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准确性:词语解释要求准确无误,避免出现歧义。
教师在解释词语时,要确保词语的含义、用法和出处等方面均正确无误。
(2)简洁性:词语解释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
教师在解释词语时,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出词语的含义,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3)针对性:词语解释要针对具体语境,避免泛泛而谈。
教师在解释词语时,要结合词语所在的具体句子或段落,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2. 词语解释的技巧和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技巧和方法来解释词语:(1)同义词解释法:通过解释与词语意义相近的其他词语,帮助学生理解目标词语的含义。
例如,解释“懒惰”时,可以先解释“懒散”、“怠惰”等词语,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懒惰”的意思。
(2)反义词解释法:通过解释与词语意义相反的其他词语,帮助学生理解目标词语的含义。
例如,解释“伟大”时,可以先解释“渺小”、“平庸”等词语,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伟大”的意思。
(3)词根词缀解释法:通过分析词语的词根和词缀,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例如,解释“欣喜”时,可以先解释“喜”的意思,再解释“欣”的意思,最后结合两者解释“欣喜”的含义。
(4)举例说明法:通过列举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
例如,解释“谦虚”时,可以列举一些谦虚的例子,如“爱因斯坦谦虚地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学生在语境中感受“谦虚”的含义。
(5)词性分析法:通过分析词语的词性,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用法。
例如,解释“况且”时,可以先分析“况且”的词性,即副词,再解释副词的用法,最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况且”的意思。
词语释义的七种解题技巧
词语释义的七大解题技巧一篇文章是由一连串的词语组成的,对词的意义和用法含含糊糊、解释不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就会失之肤浅,甚至造成误解;写起文章来也容易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以致不能正确的表情达意。
要准确、鲜明、生动的使用词语,除了靠平时的学、说、用外,掌握一点解释词语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导入既然要解释文中某个词语,首先就要学生在文中找到该词语,找到词语后,还要将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找到,然后反复的读。
当然,有时仅读一句话可能还不够,这就需要去读更多的话,这样才能找到这个词语的意思。
方法一:替代法有时,一些词语的意思很难判定,反复读它所在的句子也难判定,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替代法”来解决,这一方法对形容词尤其管用。
替代法是指当一个词语很难说出它的意思时,我们可以先不看这个词语,而是根据全文,用另外的语言(一句话或词语等)去替代它,只要与全文表达的意思不矛盾、把它与“词语”所在的句子连起来读的通顺,那么,这句话就是这个词语在本文的意思。
当然,这需要在正确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
这也正说明“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对理解全文有重要的作用。
案例一:有一篇描写漓江的短文,第一句话是:“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漓江”,然后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讲漓江的美。
文章最后:漓江的景色美不胜收……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美不胜收”的意思。
对于这道题,可以采用“替代法”,按下面步骤进行:(1)先暂不看这个词语,则该词语所在的句子就只剩下:漓江的景色()(2)本文主要描写漓江的景色,我们就该自问:“漓江的景色到底怎样呢?”(3)从文章一开始就知道漓江美丽,学生读了全文后也很容易知道漓江景色美,这时,我们把“美”放到括号中去,就变成“漓江的景色(美)”,与全文不矛盾,因此,就能判定“美不胜收”的意思与“美”相关。
(4)如果只写一个“美”字,显得不够理想,我们只需加一些修饰词:“非常,特别”,该词语的意思就是:“非常美,特别美”。
(5)强调其在文中的意思:本文指“漓江的景色非常非常的美,特别的美”。
六年级期末语文复习词语解释与成语运用
六年级期末语文复习词语解释与成语运用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语文作为学习语言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六年级期末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对于学生来说,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的词语和成语非常重要。
本文将重点围绕六年级语文课程中的词语解释和成语运用展开讨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
一、词语解释1. 词语解释的重要性在语文学科中,学习词语解释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
通过对词语的解释,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含义、用法和理解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
掌握了词语的解释,学生就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如何解释词语解释词语需要注意准确、简明、通俗易懂。
在解释词语时,可以从词义、造词方式、用法、例子等方面进行解释。
同时,可以借助图片、实物或者生动的比喻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语。
3. 词语解释的练习方法词语的解释不仅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还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
老师可以设计课堂小游戏、词语解释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多次的解释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成语运用1. 成语的意义和背景故事成语是汉语中的重要特色之一,它既丰富了语言表达的形式,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于学生来说,了解成语的意义和背景故事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成语的运用技巧在语文学科中,正确运用成语是考察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了解成语的常用搭配、用法和语境,并能够在适当的场合正确使用成语。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老师可以设计成语句子填空、成语故事编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
3. 成语的积累和记忆成语的积累和记忆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
学生可以利用成语课堂活动,例如成语接龙、成语绕口令等,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成语的含义。
此外,学生还可以编写成语故事,通过编写和讲述故事的方式,巩固成语的运用。
总结:通过对词语解释和成语运用的复习,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巩固和拓展自己的语文知识,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从字面解词语
从字面解词语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词语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其中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包括单音节单纯词和多音节单纯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包括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
从字面解词语就是根据词语的字面意思来解释词语的含义。
例如,“口红”这个词语,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红色的唇膏”;“电脑”这个词语,从字面上解释就是“用电的脑子”。
但是,有些词语的字面意思和实际意思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相反。
例如,“推敲”这个词语,从字面上解释就是“推和敲”,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比喻,表示斟酌字句,反复琢磨;“近视”这个词语,从字面上解释就是“近处的视力”,但实际上它是指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清楚,而看远处的物体模糊的一种视力缺陷。
因此,从字面解词语虽然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但并不是完全准确的。
要理解一个词语的真正含义,还需要考虑它的语境、用法、引申义等因素。
小学词语教学方法例谈
小学词语教学方法例谈小学词语教学方法例谈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由此可见低年级词语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词语教学是为阅读奠定基础,为儿童独立阅读排除障碍;阅读是积累词语、发展语言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词语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须探索科学的方法提高词语教学的实效性。
一、抓重点词语,分层呈现低年级孩子刚学语文,即使在一篇小文章中也会遇到很多生字新词。
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文本,抓较难理解的重点词。
如《苹果落地》中的习以为常、好奇、自言自语、反复,《上天的蚂蚁》中的身材魁梧、身强力壮、通天树,古诗《长歌行》中的百川、复西归、少壮、老大等。
教学目标指引着教学行为的方向与着力点,应当明确、恰当、具体、有层次。
在预设时,一个词是重点关注语音,或是字形,还是意义,在什么时候呈现,怎么呈现,都要做出细致考虑。
然后,根据目标分类组合,分出层次,按照先易后难,由多到少的原则,合理安排词语的出场顺序和时机,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预设目标上,聚焦到重点词语和关键字词上。
如教学《天鹅、大虾和梭鱼》时,可将词语弓着腰、管不着,费力、使劲、拼命,一步也动不了、未动分毫,自寻烦恼、谁是谁非分做几组呈现,清楚地体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
弓着腰、管不着放在一起是为了让学生注意着字在不同环境中不同的读音;费力、使劲、拼命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放在一起,目的是让学生关注词义,体会它们的共同点,同时注意词义的层次,是一个比一个更用力,在读词语时进行语感训练,为朗读做铺垫。
一步也动不了、未动分毫放在一起让学生借用熟悉的一步也动不了来轻松理解生词未动分毫,潜移默化地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艺术。
自寻烦恼、谁是谁非放在一起是因为学生对这两个词理解有很大难度,需分步实现目标,在第一阶段仅仅认识它们,读出节奏即可,至于词义理解暂不涉及。
谈谈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课文词语的 Microsoft Word 97 - 2003 文档
用什么方法理解课文词语最重要西桥中心校:王跃林一、查字典理解词意;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而字典中查出的解释,到了句子中有时不一定适合,甚至还会弄巧成拙。
所以结合上下文理解词意是最经常、最重要的理解词意的方法,是培养自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对日后的再学习也是不无裨益的。
一、连接字义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通过解释组成一个词语的每个字的意思来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
例如:“什么是合作呢?顾名思义,合作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把事情做好。
”这段话中的“顾名思义”这个词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顾”就是看的意思,“名”指名字、名称,“思”的意思是思考、想,“义”可解释为意义、意思。
连起来想一想,“顾名思义”的意思就很清楚了:看到名称就能想到它的意思。
从这个例子,不难发现,理解这些词语就是,先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或词拆开,分别注解,然后再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语的意思。
二、寻找近义词。
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把不理解的词语换成自己理解的词语,带到句子中去,读一读,如能讲得通,符合语言环境的特定意思,即找出与所要解释的词语相应又比较常见的近义词来代替,这也是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
如: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 年了。
倘若他还健在,这时候,也许又会糊风筝,教给自己的孙子,把那精致的手工艺品送上天。
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
“倘若”的近义词是“如果,假如。
”“依仗”的近义词是“依*、依赖”。
三、抓住关键字。
有时,因为词语中的某个字我们不理解,因此就没法准确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这时,我们就要想办法理解关键字的意思。
如: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为了劝说吴王,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
理解“侍奉”,我们可以运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就是“侍候、服侍”。
理解“毫不介意”时,这个词只要弄懂了“毫”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就明白了。
四、紧扣关键语句。
四、利用文本插图我们小学生的读物,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书,总有一些插图。
例谈词语理解的教学探究
例谈词语理解的教学探究平地小学李惠明一、现状反思新课改下,人文的关怀、个性的张扬、文本的感悟曾一度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也挤占了词语教学的空间。
可喜的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很多语文教师开始关注:学生会读会写而不知道意思的词语多了;学生读过文质兼美的文章变多而说话、作文却“词汇贫乏”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学中没有重视词语教学,没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反思一:迷失方向。
只重视对内容的感悟,忽视对词语的教学。
反思二:教学缺位。
只重视对字词的认读、书写,忽视理解词语。
反思三:低估学生。
认为学生理解能力太差,不重视如何引导解词。
反思四:游离文本。
单独而简单地进行词语解释。
不难发现,我们在追求创新、演绎精彩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些基础、本真的东西。
因此,语文教学要始终坚持语文姓“语”不动摇,通过扎实有效的教学,引导学生加强对词语的理解,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策略探究(一)确定课堂教学之灵魂——教什么有位老师说过,课堂教学的灵魂更多取决于“教什么”。
是的,近几年的一些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中,老师们也多次研讨这个问题——明确教什么是钻研教材的首要任务。
那么,课文中哪些词语是需要教的,是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的呢?今天听了我们教研组李冰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1、教“学生不理解的词语”。
老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首先,我觉得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发现并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我们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理解。
2、教“特别的词语”。
对于新词语、关键词语、富有特殊表现力的词语等特别的词语,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对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进行锤锤敲打、锤锤有声,让词语理解做到“丰满”、“厚实”。
(二)提高课堂教学之效率——怎么教1、引导学生掌握解词的方法。
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到了高年级对理解词语意思仍不够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仍然较差。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掌握解词的方法。
浅谈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方法
使用上下文来解释单词是帮助读者或听众理解不熟悉或复杂术语的含义的宝贵技巧。
结合上下文解释一个词时,说话者或作者提供额外的信息或例子,以帮助听众理解该词在其使用的特定上下文中的含义。
有几种策略可以用来结合上下文来解释单词:
定义单词:在上下文中解释单词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提供该术语的明确定义。
这可以通过使用字典或提供易于听众理解的简单解释来完成。
使用示例:提供单词在句子中或在特定上下文中使用的示例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澄清关系:在解释一个词时,澄清它与其他词或概念的关系会很有帮助。
例如,如果您要解释“同义词”这个词,您可以提供与所解释的词同义的词示例。
使用视觉辅助工具:图表或图表等视觉辅助工具可用于解释复杂或抽象的概念。
这些可以通过展示单词如何融入更大的概念或系统来帮助听众理解单词的含义。
总的来说,结合上下文解释单词有助于确保听众充分理解所用术语的含义。
通过提供额外的信息或示例,您可以帮助您的听众更好地理解该词的含义以及它在所讨论的特定上下文中的用法。
小学语文解词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解词的方法有哪些(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小学语文解词的方法有哪些要准确、鲜明、生动的使用词语,除了靠平时的学、说、用外,掌握一点解释词语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词语知识点(可用)
词语知识板块词语知识点①能正确读写学过的常用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大部分会用。
②能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辨析近义词,能正确搭配使用。
③能按一定要求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
主要题型如:(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2)照样子写词语(3)根据意思写词语(4)用词造句(5)找近义词或反义词(6)选择恰当的词语(7)辨别每组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词(8)连线搭配词语等。
一、理解词语理解词语的方法:1、弄清这个词语中,两个关键性的字的意思,然后考虑整个词语的意思。
例“凝神谛听”这个词,其中“谛”是“仔细”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注意力仔细地听”。
2、有些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它们的比喻或引伸义。
例:“目瞪口呆”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惊讶的样子,而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
3、要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这茶叶的香味吓煞人。
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前一个“煞”是“杀”的意思,后一个“煞”是“极”的意思。
二、辨析词义辨析词义的方法:1、要搞清词语的感情色彩。
例:“团结”和“勾结”,都有一个“为了一个目的联合和结合“的意思。
“团结”用于好的方面,而“勾结”用于坏的方面,指“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结合”。
2、注意运用的对象。
如:“爱戴”和“爱抚”,前者用于党、领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辈对后代。
3、注意范围的大小。
如:“辽阔”和“广阔”,都是指面积广大,但辽阔比广阔所指的范围更大。
4、注意程度的轻重。
如:“喜爱”和“酷爱”,都有爱好某事某物之意,但“酷爱”比“喜爱”的程度重。
5、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
如“提高水平”,“改进方法”,“改善生活”等。
词语积累知识点①对义务教材中要求学上掌握的词语,进行系统复习,对学生易错易混淆的词语进行再次回顾、默写。
②掌握常用的成语、谚语和歇后语。
③了解构词规律,懂得各类词的特点,对词语进行归类。
叠词的形式有:AABB式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风风雨雨风风火火堂堂正正偷偷摸摸轰轰烈烈ABAB式商量商量讨论讨论商量商量研究研究乐呵乐呵锻炼锻炼琢磨琢磨考虑考虑教育教育ABAC式有权有势大摇大摆AABC式恋恋不舍姗姗而来面面相觑面面俱到振振有辞窃窃私语息息相关ABCC式文质彬彬可怜巴巴热气腾腾人才济济书声琅琅神采奕奕生机勃勃ABB式静悄悄软绵绵明晃晃恶狠狠赤裸裸野茫茫红彤彤绿油油模仿词语结构,写词语的有:①什么—怎么样—什么—怎么样:头重脚轻语重心长②什么—怎么样:手脚发软四肢无力③并列的四种事物:天地山水花木禽兽④两个相关的动作相连:敲敲打打推推搡搡⑤由反义词组成的词语:顾此失彼有口无心⑥给一种状态程度加深的:烫——(滚烫)热——(火热)⑦事物—这种事物所呈现的色彩:瓦蓝梨黄⑧颜色—叠词:红彤彤绿油油⑨两个反义词组成的词语:出没涨落⑩两个近义词组成的词语:开放凋谢成语归类描写人的品质: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俱光明磊落不屈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描写人的智慧: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描写人物仪态、风貌: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落落大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描写人物神情、情绪:悠然自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神采奕奕欣喜若狂呆若木鸡喜出望外垂头丧气无动于衷勃然大怒描写人的口才:能说会道巧舌如簧能言善辩滔滔不绝伶牙俐齿出口成章语惊四座娓娓而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三顾茅庐铁杵成针望梅止渴完璧归赵四面楚歌负荆请罪精忠报国手不释卷悬梁刺股凿壁偷光描写人物动作:走马观花欢呼雀跃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前赴后继张牙舞爪描写人间情谊:恩重如山深情厚谊手足情深形影不离血浓于水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赤诚相待肝胆相照生死相依说明知事晓理方面: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温故知新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滴水穿石发奋图强开卷有益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买椟还珠描写事物的气势、气氛:无懈可击锐不可当雷厉风行震耳欲聋惊心动魄铺天盖地势如破竹气贯长虹万马奔腾如履平地形容四季特点:春寒料峭春意盎然春暖花开满园春色春华秋实春风化雨骄阳似火暑气蒸人烈日炎炎秋风送爽秋高气爽秋色宜人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寒冬腊月形容繁荣兴盛景象:济济一堂热火朝天门庭若市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高朋满座如火如荼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川流不息描写美的景和物:美不胜收蔚为壮观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玉宇琼楼美妙绝伦巧夺天工锦上添花粉妆玉砌别有洞天描写山水美景:锦绣河山高耸入云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湖光山色重峦叠嶂山明水秀高山流水白练腾空烟波浩渺描写花草树木:繁花似锦绿草如茵郁郁葱葱古树参天万木争荣百花齐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桃红柳绿绿树成荫描写日月风云:大雨如注滂沱大雨银装素裹皓月千里晨光熹微云雾迷蒙风清月朗春风化雨暴风骤雨风驰电掣带有近义词的成语:兴国安邦翻山越岭百依百顺背井离乡长吁短叹道听途说丢盔弃甲调兵遣将甜言蜜语眼疾手快带有反义词的成语:东倒西歪南辕北辙前赴后继前俯后继左推右挡承前启后舍近求远扬长避短弃旧图新优胜劣汰表示思考的词语:深思熟虑冥思苦想左思右想思前想后思深忧远若有所思一、补充成词风流()洒气()轩昂神()奕奕满面()光威风()()相貌()()温()尔雅心地()良风度()()()()大方一元()始万象()新桃()柳()芳草如()()阳似火暑气()人秋高气()万里()云涸波()渺一望无()岁月()流尺()寸阴水中()月海底()针风平()静雷霆万()抛好()()高屋建()排山()海旋()转()诗词歌()琴()书()人定()天风雪交()寒气()人波光()()高山()水炉火()青棋逢()()虎()龙()笔走()()一气()()生()妙笔()()如生头头是()娓娓而()()中开河()()其谈胡()乱()无()之谈海()天()拾人()()老生()()高朋满()()友如云()()生辉宾客()()一见如()一往()深相见恨()交()言()形影不()难舍难()情同()()一望而()一目()然得()应()左右逢()言()意()要言不()开()明义开门见()胸有()()意在()()浮想()()文思如()二、按要求写成语(至少五个)1、描写人物仪表的:2、反映人物优秀品质的:3、反映技艺高超的:4、反映朋友间情宜深厚:5、反映景色优美的:三、写近义词:开拓()气魄()和蔼()沉浸()暴躁()害羞()忙碌()惬意()闪烁()推荐()推辞()茂密()嗜好()适宜()寻常()安稳()折服()发掘()庄重()拾掇()搭救()珍惜()光阴()宽大()凝聚()憧憬()炽热()不屈不挠()五颜六色()转眼间()四、一词多义:⑴给下面带点的词语找近义词,说说它们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小学语文阅读词语解释
例:驻守——驻扎+防守 、反义词解释法
方法详解:找到被解释词语意义最相 近的词,就是它的词义。
例:可心——称心、合意。
稀罕——稀奇、罕见
反义词
方法详解:有些词语先找到它的反 义词,再加上表示否定的“不”字, 就能解释词义。
例:贫瘠——不肥沃 拘束——不自然
小学语文阅读词语 解释
词语解释题你怎么做?
死记硬背呀!
你竟然还在 死记硬背? 简直太out啦~
1、串字成句解释法
方法详解:将自称一个词的几个字 中间加入几个字,串字成句,就是词 义。
例:争先恐后——争着抢先,唯恐落后 舍己为人——舍弃自己,为了别人
2、拆分合并解释法
方法详解:先把词语中的每个字义 弄清楚,然后合起来,就是这个词语 的意思。
6、引申解释法
方法详解:有些词义含义较深,不 能单从字面理解,必须深入思考,引 申理解。
例:掩耳盗铃——自己欺骗自己 人面桃花——物是人非
7、联系语境法,结合词语感情色彩.
方法详解: 如下是<个窃贬读义记词>中,形"贪容婪非常"一谈词心,一,但般在情文况 本中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中"。我像一匹恶狼,贪婪的读着"这个句子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4、添加程度副词法
方法详解:有些词语不好解释,只 要加一个程度副词,词语的意思就清 楚了。
例:盛誉——很大的荣誉 瑰丽——异常美丽
5、突破难字解释法
方法详解:有的词语中有一两个字 较难理解,只要突破了这几个难字, 词义就一目了然。
最、极
例:奉为至宝——看做最好的宝贝
心急如焚——
心里急的像火烧一样,比喻十分焦急。
如何解释词语?
如何解释词语?⼈们运⽤语⾔进⾏交际,离不开词语。
⼀篇⽂章就是⼀连串词语的运⽤。
因此,弄懂词语的意义是理解内容、交流思想的前提条件。
阅读中,常常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定的⽬的,针对⼀定的对象,按照⼀定的原则,运⽤⼀定的⽅法,恰如其分,简洁明⽩地解释出词语的含义。
解释词语的⽅法很多,采⽤什么⽅法解释,要根据不同的词语,解词的⽬的和词语出现的不同语⾔环境⽽定。
1、定义法:就是⽤简练的语⾔,准确地把词语的含义揭⽰出来。
这种⽅法适合于对科学术语、专⽤名词的解释。
例如:门风——指⼀家或⼀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法。
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或表演⽽有⼀定成就的⼈。
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
定义法是主要的解词⽅法,下定义时应该注意:定义的内容范围必须与被解释的词义完全相等。
例如:把“帝国主义”解释为“腐朽的社会制度”,前者和后者的内容、范围不⼀致。
再如:“叙事诗是叙述历史事件的诗歌”。
这个定义前后两部分也不相符。
因为“叙述历史事件的诗歌”只是叙事诗的⼀部分,这⼀定义的内容显然要⽐词的含义⼩。
正确的定义应该是“叙事诗是具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物形象的诗歌”。
不能简单地运⽤同语反复或否定形式。
例如:把“⿇⽊”解释为“⾝体的某⼀部分产⽣的⿇⽊感觉”。
这就犯了同语反复的⽑病,等于没有解释。
再如:把“辅⾳”解释为“⾳素的⼀种,不同于元⾳”。
没有正⾯释义,⽽是采⽤了简单否定的形式,也不能揭⽰其内在含义。
2、语素综合法:有些合成词的词义,就是构成这个词的⼏个语素意义的综合,可以采⽤先解释各个语素的意义,然后再综合起来,说明整个词的意义的⽅法解释。
有些成语也可以采⽤这种⽅法来解释。
如: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物等)。
威信——威望和信誉。
⽂静——(性格)⽂雅⽽娴静。
夙愿——⼀向怀着的愿望。
暮霭——傍晚的云⽓。
延年益寿——增加岁数,延长寿命。
养精蓄锐——养息精神,积蓄锐⽓。
有时,只解释词语中的⼀两个艰深的语素,整个词语的意思就明⽩了。
谈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例-谈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例
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例谈目前在语文教学中以词解词的现象较普遍。
有的班级,人手一本厚厚的《词语手册》,每教一篇课文,就让学生去翻去记,去背。
这种做法显然无助于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能力。
大家知道,词语不仅具有抽象性,还具有多义性。
阅读时,要在词语所能代表的各种意义中找它在句中的特定含义,才能正确理解。
要做到这,只有结合上下文。
离开了语言环境,单靠查词典是不行的。
事实上,好多词句的意思可以从上下文中找到答案,可以结合上下文体会出来。
古人为什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想,这也是原因之一。
下面举例来说。
请看《狐假虎威》一课最后一段话:凶恶的老虎受骗了。
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这段话的最后一句不就是对“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解释吗?再看《找骆驼》一课中商人和老人的一段对话:……商人说:‚对极了,您看见它往哪儿去了?‛老人说:‚那可不知道。
‛商人忿忿地说:‚别哄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
要不,你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老人不紧不慢地说:‚干嘛生气呢,听我说吧!‛这里“忿忿”是个生词。
我们从下文中老人说的话里(“干吗生气呢”)就可以知道,“忿忿”即是生气的意思。
另外,我们从商人的话里(“别哄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也可以看出他生气了。
还有,商人开始对老人称您,可“忿忿”之后,改称“你”了,这不是生气了吗?这样的例子课课都有。
在我们的言语习惯中还有这种情况,一些词语后面的话往往就是对这些词语的解释或说明。
再请看下面的例子:①‚但一顿饭吃完,那碗却安然无恙,丝毫也没有要破的样子。
‛(《打碗碗花》)②‚他哑口无言,回答不出来了。
‛(《自相矛盾》)③‚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在仙台》)显然,例①中的“丝毫也没有要破的样子”就是对“安然无恙”的解释;例②中的“回答不出来”就是对“哑口无言”的解释;例③中引用的“胶菜”和“龙舌兰”两个例子,就是对“物以稀为贵”的例证和说明。
法子词语解释及造句
法子词语解释及造句1. 法子 - 解释:指方法、手段。
例如:学做饭的最重要的是掌握好做饭的法子。
2. 闭口不谈 - 解释:指不说话或不谈论某个话题。
例如:当记者问到这位明星的绯闻时,她直接闭口不谈。
3. 攻克 - 解释:指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例如:这次考试我终于攻克了数学难题。
4. 毁灭 - 解释:指彻底破坏、灭亡。
例如:这座城市在战争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5. 蓄水 - 解释:指储存水源。
例如:这个湖泊的主要作用就是蓄水,以供周边地区使用。
6. 神秘 - 解释:指不可解释、难以理解的事物。
例如:这个魔术师的表演总是让观众感到神秘。
7. 美妙 - 解释:指非常美好、令人愉悦。
例如:这场音乐会的表演非常美妙,让人沉浸其中。
8. 琢磨 - 解释:指思考、推敲。
例如:他一直在琢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9. 独创 - 解释:指具有独特创意、别具一格。
例如:这个设计师的作品非常独创,备受赞誉。
10. 灵巧 - 解释:指手脚灵活、机智敏捷。
例如:这位工匠的手艺非常灵巧,做出来的东西非常精美。
11. 堵塞 - 解释:指阻塞、闭塞。
例如:这个水管被堵塞了,水流不通。
12. 通畅 - 解释:指情况良好、没有阻碍。
例如:这条路通畅无阻,车流畅通。
13. 容纳 - 解释:指能够接受、包容。
例如:这个房间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14. 贴心 - 解释:指关心、体贴。
例如:这个服务员非常贴心,让人感觉很受照顾。
15. 喜讯 - 解释:指好消息、好音信。
例如:他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这是一份喜讯。
16. 留意 - 解释:指注意、关注。
例如:今天报纸上有一则重要新闻,大家应该留意一下。
17. 持续 - 解释:指不间断、不停止。
例如:这场暴雨持续了两天。
18. 本领 - 解释:指技能、能力。
例如:他在这个领域有很高的本领。
19. 建立 - 解释:指创立、创建。
例如:这个公司已经建立了10年。
20. 操作 - 解释:指使用、操纵。
例如:这个机器需要熟练的操作才能使用。
解释词语的意思
解释词语的意思一、理解词语的方法方法一:拆拼法有的词语,如同人的眼睛和耳朵一样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在理解词语的时候,先分别解释每个字,然后把每个字的意思串联起来,完整的词义就呈现出来了。
例:《巨人的花园》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
滚出去!”孩子们听到不解地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站着个小男孩。
解释画横线词语的意思:训斥:方法二:近义换词法这种方法是借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来解释词语。
如果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语句的基本意思不变,那么就说明这个替换的词语与原词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例1:《第一朵杏花》这一天,竺爷爷正在书房里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是谁喊得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情啊?”“竺爷爷,杏花开啦!”“什么时候?”“刚才。
”“是第一朵吗?”“是。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解释画横线词语的意思:顷刻间:例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
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
但是,在外国租界地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解释画横线词语的意思:肇事:方法三:反义词否定法这是一种利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不”来解释词语的方法。
运用时,先找出这个词语的反义词,然后在这个反义词前加一个否定词“不”,就是这个词语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释词语常用方法例谈
一篇文章是由一连串的词语组成的,对词的意义和用法含含糊糊、解释不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就会失之肤浅,甚至造成误解;写起文章来也容易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以致不能正确的表情达意。
要准确、鲜明、生动的使用词语,除了靠平时的学、说、用外,掌握一点解释词语的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解释词语的方法很多,下面是我从教多年探寻和总结出来的一些常见的解释词语的方法:
一、查工具书
对于课文中的名词术语,可以通过查工具书来理解。
二、组词法
解释单个字的意思时,只要把这个字组成一个词语,就能将词义解释出来。
如“教室里充满了同学们的欢笑声”中的“满”,可以组成词语“充满”,这样,整个词语的意思就表达出来了。
解释两个字的词语也是一样,如“柔美”,柔──柔软;美──美好。
因此,”柔美”的词义一般可解释为“柔软、美好”。
三、分合法
即先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或词拆开,分别注解,然后再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语的意义。
如“勘测”,勘──勘探,测──测量,“勘探”的意思就是“勘探和测量”。
四、近义词替换法
即找出与所要解释的词语相应又比较常见的同义词来代替。
如:不畏──不怕;一瞬间──一刹那。
五、反义否定法
即用反义词加“不”或“没有”的否定形式来解释词义。
如:模糊──不清楚;崎岖──不平坦。
六、抓关键词
一个词语中,常常有一、两个关键性的或疑难的字,只要理解好这一两个字的意思,整个词语就不难理解了。
例如:“热泪盈眶”,较难理解的是“盈”字,从字典上查出“盈”是“充满”的意思,就可以知道“热泪盈眶”的意思是“激动得泪水充满了眼眶”。
七、定义法
即用简明的语言,对该词所反映概念的本质特征做确切的解释。
如: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八、描绘法
即对所要解释的词语加以具体的描绘。
如: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很慢、摇摆的样子。
九、比喻法
即用具体、形象的比喻说法来解释词语。
如:车水马龙──车子像流水,马好像游龙。
形容来往车马连续不断,非常热闹。
十、语境联系法
有些词语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要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来解释词义,即它们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如:“地下”一词人们都知道它的含义,但在“地下革命党”中,“地下”则指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不被敌人发觉。
再如:“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春风拂面”原指春风从脸上轻轻擦过,但这里用来形容叶老先生的批改使我感到非常愉快、舒服。
十一、举例法
有些词语如果硬性地给它下定义往往弄不准确,可以通过列举事例进行讲解。
如:分秒必争──非常珍惜时间,同学们对学习时间抓得很紧,课堂上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放过。
这真是“分秒必争、惜时如金”啊!
十二、联系上下文
如《向沙漠进军》中的“不毛之地”可联系文章中“沙漠所到之地,森林全被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废墟”这些话语可知此词意思指“不长草木的地方”。
十三、结合生活实际
如“背井离乡”一词可以结合5·12汶川大地震后,当地的居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外地去谋生来理解。
十四、展开想象
如“花团锦簇”一词,可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到了,各种颜色的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情景来体会词义。
当然,解释词语的方法不仅仅只有这几种,而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解词时,既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又不能墨守成规,要灵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词语的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
一、拆拼法:先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或词拆开,分别解释,然后再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语的意义。
如:勘测-勘探和测量;拾金不昧—捡到贵重的东西不隐藏起来,设法寻找失主
二、同义词法:即找出与所要解释的词语相应又比较常见的同义词来代替。
如:立刻-马上;罗汉豆—蚕豆
三、反义词法:即用反义词加“不”或“没有”的否定形式来解释词义。
如:模糊-不清楚;耐烦—不怕麻烦
四、定义法:一般适用于解释名词术语。
如:视野-视力所及的范围;拂晓-天快亮的时候;化石—古生物的遗体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五、形容法:即用描写性的语句生动形象地解说词义的方法。
常用“像……”,“形容……的样子”等词语来帮助描写说明。
如:蜿蜒—像蛇或蚯蚓行走那样屈曲延伸;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娇艳美好。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很慢、摇摆的样子。
六、比喻法:有些词语,难以用简明扼要的话解释,或者也没有必要从字面做解释,在语境中用的是比喻义,就要说明它比喻什么。
常用到“比喻……”来帮助描写说明。
如:疙瘩—比喻不易解决的问题;赴汤蹈火—比喻不怕危险,不怕牺牲。
七、举例法:有些词语如果硬性地给它下定义往往弄不准确,可通过列举事例进行讲解。
如:分秒必争-非常珍惜时间,同学们对学习时间抓得很紧,课堂上一分一秒的时间也不放过。
这真是“分秒必争、惜时如金”啊!
解释词语的方法
教给解词方法。
学会解词方法,不仅教材上的许多词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学生还能练习解释一些刚接触的新词。
1、分析语素法。
有些合成词的词义,就是这个词中各个语素的意思的总和。
例如:“肆虐”的“肆”,任意地干;“虐”,残暴。
任意地干残暴的事情。
不毛之地:“毛”指草木,不长草木的地方。
2、同义词注释法。
尽量用一个已经掌握了的、与之意思相近的同义词来注释。
例如:赋予——给予。
憧憬——向往。
3、反义词注释法。
即用一个词的反义词加上否定副词解释这个词。
例如:龌龊——不干净。
冗赘——不简练。
描绘说明法。
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对词的意义加以生动形象的描绘,使人明白。
例如:水泄不通——十分拥挤或围得非常严密。
泄,排出。
斩钉截铁——说话态度坚决果断。
4、比喻举例法。
有的词,打一个比方或举一个例子解释得更清楚。
例如:人声鼎沸——人声嘈杂喧闹,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四分钱、五分钱——高利贷。
就是四分利、五分利。
如借100元钱,每月要付4元,或每年付10元的利息,都叫“四分钱”。
5、下定义法。
大部分名词,特别是科技术语,要用这种方法解释。
例如:辐射——热的一种传播方式,从热源沿直线直接向四周发散出去。
自动生产线——生产的各道程序都有自动化设备控制、操作的作业线路。
以上是常用的几种解词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不仅能提高记忆新词的效率,还能增起那个学生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