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有效错题分类反思方法精要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题目中常见失误分析与改进

高考历史题目中常见失误分析与改进

高考历史题目中常见失误分析与改进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重要关卡,而历史作为文科中的重要学科,在高考中占据着一定的比重。

在解答高考历史题目时,考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失误,导致丢分。

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些常见失误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改进方法。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础知识是解答历史题目的基石。

如果对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背景、经过和影响等基本要素记忆模糊或理解偏差,就很容易在答题时出现失误。

例如,在回答有关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时,如果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等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就可能回答得不够全面和准确。

改进方法:1、构建知识体系:将历史知识按照时间顺序、专题等方式进行整理,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便于记忆和理解。

2、多轮复习:通过反复记忆和回顾,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印象。

3、制作知识卡片:将容易混淆或遗忘的知识点写在卡片上,随时拿出来复习。

二、审题不清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步骤,但很多考生在这方面容易出现失误。

有的考生没有认真阅读题目,导致对题目要求理解错误;有的考生没有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导致答题方向偏离。

比如,题目要求分析某一历史事件的积极影响,而考生却回答了其消极影响;或者题目中明确提到要结合特定的历史时期进行分析,而考生却忽略了这一要求。

改进方法:1、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在答题前,至少将题目阅读两遍,确保理解题意。

2、圈画关键词:对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关键词语等进行圈画,提醒自己注意。

3、分析题目类型:明确题目是考查原因、影响、特点还是其他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回答。

三、材料分析能力不足高考历史题目中,材料分析题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然而,部分考生在分析材料时缺乏方法和技巧,无法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例如,对于文言文材料,有的考生因为文言文阅读能力有限,无法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对于图表材料,有的考生不能正确解读数据背后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改进方法:1、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平时多阅读一些古代文献,积累常见的文言词汇和语法。

高考历史选择题错因分析及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选择题错因分析及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选择题错因分析及答题技巧(719400)陕西省府谷中学张挨平主题词:选择题、类型特点、错因分析、答题技巧作者简介:张挨平,男,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

多年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显著,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国家级刊物并获奖。

现供职于陕西省府谷中学。

无论文科综合考试还是分科考试,选择题以其知识覆盖面广、分值比重大、考察灵活和考察功能强、区分度好、误差小信度高等特点,为广大师生所重视,选择题每题分值大且易发生失误,对高考的成败具有关键作用。

选择题变化多端又没有固定的解题格式,考生常感难以应对,虽大量练习仍不得要领。

今结合自己多年课堂教学经验及几次高考阅卷经历,对高考历史选择题的类型和特点、错误原因及答题技巧谈点看法。

所举实例皆为2006年全国各省文综卷的历史试题,以期对2007年高考学生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的类型、特点、错因分析1、概念型选择题题干中提出基本概念,选项是对该概念涵义的注解或阐释,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历史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程度。

例1:(全国卷Ⅱ第12题)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A、英国取得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 B、其它列强从中国掠取的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C、英国取得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学生做错的原因在于概念不明,对“最惠国待遇”涵义不清,凭感觉想当然的去猜题。

因此在听课和阅读教材时,对基本概念和名词术语要务求精确掌握。

2、材料式选择题。

题干提供文字性材料(历史文献、考古报告、文艺作品等)或者图表材料(历史地图、图画、照片、统计数据、函数曲线等),这些材料大多在教材中未出现,但其材料中心信息必然显性或隐性蕴含于教材中,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提取核心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正确答案。

它实际上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

例2:(天津卷第17题)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历史选择题为什么老错 高考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有哪些

历史选择题为什么老错 高考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有哪些

历史选择题为什么老错高考历史选择题蒙题技巧有
哪些
很多人说自己在做高中历史选择题的时候总是出错,想知道怎幺才能提
高高中历史选择题正确率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历史选择题总是出错的原因有哪些审题方法不正确
 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
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

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像材料
解析题和问答题那样具有一定伸缩性,一旦审题出现偏误,就会导致全错。

 时空范围没弄清楚
 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

搞清历史现象的
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没搞清基本题型。

 选择题也有自身特点,根据其特点,明确题目的基本类型,否则的话也是
很容易答错的。

 怎幺才能提高历史选择题成绩第一,要分清选择题错误类型,有针对性的
去解决!错误类型有两类:知识性错误和技能性错误,前者是由于知识记忆不准,理解不到位导致的;后者是因为审题不清,漏掉关键条件或关键词导致的。

对于前者,要加强核心历史概念、历史史实、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记忆;后者则要加强审题能力训练,请看第二点!
 第二,审题的关键是做好“三审三辨”。

所以“三审”,是指对题干的时空限
定词、核心词和求答词进行重点审,缺一不可!时空限定词,是最具历史特色的词,也是题目最重要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很多答案就没法选,比如。

如何整理和运用历史“错题集”

如何整理和运用历史“错题集”

如何整理和运用历史“错题集”一、整理:.....纠错型,即将所有做错的题目按错误的原因进行分类整理。

其整理步骤为:1.分类整理。

将所有的错题分类整理,分清错误的原因:概念模糊类、粗心大意类、顾此失彼类、图型类、技巧类、新概念类、历史思想类、规律类等等,并将各题注明属于某一章某一节,这样分类的优点在于既能按错因查找,又能按各章节易错知识点查找,给今后的复习带来简便,另外也简化了“错题集”,整理时同一类型问题可只记录典型的问题,不一定每个错题都记,但一定要有错误归因。

2.记录方法。

老师试卷评讲时,要注意老师对错题的分析讲解,该题的引入语、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等。

并在该错题的一边注释,写出自己解题时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自己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及根源的分析。

这种记述方法开始时可能觉得较困难或写不出,不必强行要求自己,初始阶段可先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小结即可,总结得多了,自然会有心得体会,渐渐认清思维的种种障碍(即错误原因)。

3.必要的补充。

前面的工作仅是一个开始,最重要的工作还在后面,对“错题集”中的错题,不一定说订正得非常完美了,就证明你这一知识的漏洞就已经弥补好了。

对于每一个错题,还必须要查找资料或课本,找出与之相同或相关的题型,并作出解答。

如果没有困难,说明这一知识点,你可能已经掌握了,如果还是不能解决,则对于这一问题的处理还要再深入一点。

因为在下一次测试中,在这一问题上,你可能还要犯同样的错误。

4、及时总结同类知识。

如:11.下列条约中,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三项都有的是①《南京条约》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瑷珲条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选A)如果此题有不清楚的地方,就在改错本上将不平等条约中分别有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详细列一遍,以弄清自己到底哪儿还有知识缺漏,以及时改进和提高。

二、运用:.....对于相关错误知识点的整理与总结,虽然工作繁杂,但其作用决不仅仅是明白了一道错题是怎样求解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通过整理“错题集”,你将学会如何学历史、如何研究历史,掌握哪些知识点在将来的学习中会犯错误,真正做到“吃一长一智”。

高考历史的答题失误汇总

高考历史的答题失误汇总

高考历史的答题失误汇总高考历史的答题失误汇总1.审题不仔细高考中有一类学生叫“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这种往往是由审题不仔细、眼高手低造成的。

题是一套卷子的眼,题本身还有题眼,很多关键信息、答案都是从题中来,到脑袋中,与自身知识储备融合后生成符合要求的答题内容。

所以,做题先审题,一定要审仔细。

(1)看错题目比如做选择题,就要看清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是选单项还是选多项;写作文作文要看清楚是要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记叙文,是否允许诗歌等要求。

看错题目的考生,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一是很容易发现“正确答案”,二是死活找不到“正确答案”。

比如有的题目让选出“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考生惯性思可嫩会选成正确的,如果只有一个选项不正确,其他三个都是正确的,很容易一找就找到正确的选项了。

但其实人家要的是“不正确的选项”。

(2)看漏信息有些题目本身较长,包含信息较多,一些考生因为着急或慌乱就匆匆忙忙看过去了,结果只看到了题目中的部分信息,导致在答题的时候变得吃力或答不完整,甚至因为部分信息的缺失对题目的理解出现偏差。

(3)理解表面化高考会通过设置题目梯度来拉开考生分数,所以有一部分题是浅显易懂很直观的题,还有一部分是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或者很复杂的题目,这时候就考察不同考生的理解能力、细心程度了。

考生要注意发现题目中藏着的小心机,看准一道题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尤其是分值较高的大题,要学会更全面深入的思考。

2.答题不认真答题不认真包括四个方面:(1)答非所问高考答题时间有限,每道题目的答题空间也有限,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写着写着就跑偏,答不相干的内容;或者不对应题目,完全自己天马行空的在跑。

这种答非所问的结果是费时费力却没有任何效果。

(2)答题不完整一种是一道大题往往有多个层次,要解答的问题不止一个。

一些考生只看见了其中一层、其中一个问题,就会只答这一部分。

这和我们前面说到的审题有关,这会直接导致答题完整的。

另一种是一个题目,一个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分析解答。

高考历史题目中常见失误分析与改进

高考历史题目中常见失误分析与改进

高考历史题目中常见失误分析与改进在高考历史的战场上,许多同学都曾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失误而错失分数。

了解并纠正这些常见失误,对于提升成绩至关重要。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导致的失误基础知识是历史学习的基石,然而不少同学在这方面存在问题。

1、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背景等关键要素记忆模糊。

比如,分不清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时间顺序,或者记错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家。

这种失误会直接导致在选择题中选错答案,或者在材料分析题中无法准确引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证。

2、对历史概念理解不透彻。

例如,不清楚封建制度、君主立宪制、共和制等概念的内涵和区别。

这使得在解答概念辨析类题目时容易出现混淆和错误。

改进方法:1、制定系统的复习计划,按照时间轴或者专题的方式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记忆。

2、运用多种记忆方法,如制作思维导图、编写口诀、与同学互相提问等,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印象。

3、结合历史故事、影视作品等生动的形式,增强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二、阅读和分析材料能力不足高考历史题目中的材料类型多样,包括文字、图表、地图等。

1、阅读速度慢,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准确地理解材料的主旨和关键信息。

这导致在答题时花费过多时间在阅读材料上,影响了后续的思考和作答。

2、对材料的分析不够深入,不能提取有效信息与所学知识进行结合。

比如,看到一段关于古代经济发展的材料,却无法从中总结出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特点和相互关系。

改进方法:1、平时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学会分析材料的结构和逻辑,抓住关键词、句,总结材料的中心思想。

3、多做材料分析题,积累经验,提高对不同类型材料的应对能力。

三、答题思路不清晰1、没有明确的答题框架和逻辑,想到哪写到哪。

在论述题中,表现为论点不明确,论据不充分,论证过程混乱。

2、答题角度单一,不能全面地考虑问题。

例如,在分析一个历史事件的影响时,只看到了积极方面,忽略了消极方面。

改进方法:1、学习和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模板和思路,如原因类、影响类、比较类等。

历史错题反思模板高一

历史错题反思模板高一

一、引言历史作为一门记忆性极强的科目,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然而,在近期历史考试中,我发现自己在历史知识掌握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以下是我对错题的反思,希望能帮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二、错题分析1. 填空题(1)人名、地名、时间记忆不牢固,导致填空错误。

(2)对历史事件发展脉络掌握不清,导致填空错误。

2. 选择题(1)对历史事件、人物、政策等方面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选择错误。

(2)对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因果关系等方面的分析能力不足,导致选择错误。

3. 主观题(1)对历史事件、人物、政策等方面的描述不够准确,导致得分不高。

(2)对历史事件、人物、政策等方面的评价不够全面,导致得分不高。

三、反思与改进措施1. 加强基础知识记忆(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安排一定时间复习历史知识。

(2)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卡片等方式,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3)关注历史事件、人物、时间等方面的细节,避免出现记忆错误。

2. 提高分析能力(1)多阅读历史书籍、文章,拓宽知识面。

(2)学会从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因果关系等方面分析历史事件。

(3)多与同学讨论历史问题,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3. 提高写作能力(1)多练习历史主观题,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学会运用历史术语,准确描述历史事件。

(3)关注历史事件、人物、政策等方面的评价,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

4. 注重学习方法(1)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2)学会归纳总结,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四、结语通过对历史错题的反思,我认识到自己在历史学习上还存在诸多不足。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争取在历史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考历史答题失误的原因以及措施

高考历史答题失误的原因以及措施

高考历史答题失误的原因以及措施(一)审题不严密,不能真正弄懂题干的要求,导致选择错误。

(1)对题目所给各个选项没有仔细阅读分析,只凭感觉选择,出现选择不准。

因此在答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的阅读题干和选项,弄清楚题干与选项以及选项之间的关系,千万不要轻率放弃。

(2)初步选择后,要用排除法和题干还原法做检验,做最后准确的判定。

(3)凭直觉选择后,要用在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正确的观点和对历史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检验和判定,以保证选择的准确。

(二)阅读材料不够冷静、细心,慌乱中没有发现可以利用的信息,特别是图表题,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丢分非常普遍。

只要在阅读中把材料彻底读通读懂读明白,正确完整地回答问题才会有保证。

(三)不能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课本学习相结合,只用课本知识或只用材料信息答题,不能两者互补,致使思维不够辩证,答题内容不全。

(四)答非所问或者遗漏知识点。

答题中要注意问题的设问,有几个设问就回答几个问题,一问一答,要层次清楚。

不要把几个设问混起来回答,要知道,判卷给分是各个设问分别给分的。

(五)观点的错误,立场的错误,使答题出现较大的偏差。

常出现的错误是:不实事求是,按现在的社会情况和意识去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

不是客观地按历史发展规律评价事物,而是凭个人的感情和主观臆断评价。

(六)答题针对性差,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因此,在答题中要仔细审读题目要求,问什么就答什么,紧扣题目,逐层作答。

(七)空发议论,缺少史实论据,或者只列举史实而没有评论。

切忌答题只摆史实不讲道理,更忌空讲理论而没有史实做依据。

(八)论述杂乱无章,前后无序。

克服的办法是要按顺序答题。

在回答每一设问的过程中,或按时间顺序,或按事物的因果关系顺序,或按逻辑关系顺序答题,要做到逻辑严谨,层次清楚,条例清楚,语句通畅连贯。

(九)文字书写潦草,使阅卷人无法辨认。

因此在答题中一定要书写工整。

方法技巧:高考历史解题错误归因与应对策略(课件)

方法技巧:高考历史解题错误归因与应对策略(课件)
⑥AC..信第第息一三解次次读工工、业业知革革识命命调动BD、. .分第水析二能能次和力核工较业能革利弱命用;
【帝【邦加变国变国征式、式者(训大训,税练日练本叛)】】帝逆,某在国所又历2等为非史0世帝,法人纪国岂苦物,渐欲(公奥次冒毒开匈消此)表帝失不我示国,韪,:、这名始德“反意哉设凡映志?新出不帝。政遵国奈,王、(自法大何守而英)疆自王域创, A非.得资已本主也义。扩”张这的位方说式话发者生最变有化可能是 BC..A.经第济三康实世熙力界的兴提起高受到B普.遍孙重中视山 D.C民.主华政盛体顿在世界范围D内.确甘立地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常用排除法 】
31 依据时代特征排除
2 依据历史概念排除 3 依据材料与教材信息排除
4 依据史观规律排除
5
词语修饰排除法
是唐晚31期出现依,据但时是代宋特征排除承袭是指相同点 代开封的特点,不是唐 朝• 的据特考点证。,明明确朝唐北晚京期城的布局(图略),承 的事袭情了不唐能朝代长表安唐城朝的都设计风格,其表现有
经济概念:“自然经济”、“精耕细作”、“农村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经济体制” 等。
艺术概念:“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立体主义” 等。
(一)知识类:3.体系混乱,阶段不明 【2008上海历史,B组8 】(2008上海历史,B组8) 下
图所示是人类历史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这些阶段各 有其不同的特征。以下对这些阶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第①阶段出现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分离 B.第②阶段商品生产占据主导地位 C.第③阶段大量劳动力聚集限制了人口自由流动 D.第④阶段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
1567.3
3874.0
5117.2
农业税:非 农业税

文综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错法反思

文综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错法反思

文综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错法反思从错误的历史经验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新的方法,历史选择题做题也有错误的方法。

小编在此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文综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错法反思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限制,匆忙答题例题: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生产关系的变化,大致相当于苏联的()A.1918—1921年B.1921—1927年C.1928—1936年D.1937—1941年解析: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生产关系上的变化指“一化三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对照苏联完成此项任务应是1928年至1937年,故正确选项C。

例题: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国际问题是()A..二战处于反攻阶段B.美苏处于“冷战”之中C.世界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D.美苏争霸愈演愈烈此题要审出时间“新中国成立”,再现新中国成立时间1949年。

可排除A项,C、D项皆是发生在20世纪50中期以后的历史事件,故正确答案为B项。

因美苏处于“冷战”开始于1947年,结束于1991年。

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较难的选择题,命题者往往在历史事件及历史概念的内涵、外延和时代特征上做文章。

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外延在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

这类选择题,考试中经常见到。

我们唯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把课本中重要概念、关键字词真正弄懂吃透,才不至于面对扑朔迷离的选项感到茫然。

例题: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B、使地方权力进一步分散C、使皇权进一步加强D、使中央各部门权利得以相互制约此题多数学生选C项加强皇权,表现出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脉络及影响认识不清。

此制度自秦朝建立到唐朝完善是适应封建的生产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在秦朝三公九卿制度基础上的发展,使中央机构更加完善,完善指的是各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制约同时提高了办事效率。

高中历史错题整理 错题类型

高中历史错题整理 错题类型

高中历史错题整理错题类型高中历史错题整理错题类型一、介绍历史作为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和进步。

而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避免不了同学们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中会出现一些错误。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及时整理和总结历史错题类型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过不断总结和分析历史错题类型,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并提高解题能力。

二、历史错题类型的具体分类1. 事件类错题事件类错题指的是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方面的错误,包括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相关人物、事件间的关联等方面的错误。

同学们在学习历史时可能会混淆不同历史事件的发生顺序,或者对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产生混淆。

2. 人物类错题人物类错题主要指的是历史人物的生平、贡献、地位等方面的错误,包括历史人物的身份辨析、相关人物间的关系等方面的错误。

同学们在学习历史时可能会混淆不同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或者对历史人物的重要性和地位产生混淆。

3. 概念类错题概念类错题主要指的是历史术语、历史概念和历史理论等方面的错误,包括历史术语的理解、概念的辨析和历史理论的应用等方面的错误。

同学们在学习历史时可能会混淆不同历史概念的含义,或者对历史术语的理解和运用产生混淆。

4. 问题类错题问题类错题主要指的是历史问题的分析、讨论和解答等方面的错误,包括对历史问题的思考深度、解答的逻辑性和结论的合理性等方面的错误。

同学们在学习历史时可能会对历史问题的讨论角度产生偏差,或者在解答历史问题时产生逻辑性错误。

5. 考点类错题考点类错题主要指的是历史考点的关键内容、要点和考查要求等方面的错误,包括历史考点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等方面的错误。

同学们在备考历史考试时可能会忽视历史考点的重点内容,或者对历史考点的考查要求产生误解。

三、历史错题整理的重要性通过对历史错题类型的整理和总结,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并及时发现自己的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高考历史选择题老做错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选择题要注意哪些问题

高考历史选择题老做错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选择题要注意哪些问题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高考历史选择题老做错的原因是什么历史选择题要注意哪些问题我们要预备冲刺高考,就要找到高考复习的相关技巧。

许多人复习高中历史的时候,都知道历史选择题特别重要,但是往往高考历史选择题会出错,缘由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高考历史选择题老做错的缘由是什么?高考历史选择题老做错的缘由是什么第一,要分清选择题错误类型,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错误类型有两类:学问性错误和技能性错误,前者是由于学问记忆不准,理解不到位导致的;后者是由于审题不清,漏掉关键条件或关键词导致的。

对于前者,要加强核心历史概念、历史史实、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记忆;后者则要加强审题力量训练,请看其次点!其次,审题的关键是做好"三审三辨'。

所以"三审',是指对题干的时空限定词、核心词和求答词进行重点审,缺一不行!时空限定词,是最具历史特色的词,也是题目最重要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许多答案就没法选,比如2023年全国卷1中的《又是斯大林格勒》,这个题目隐含着一个时空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是做题的关键;求答词,是说明这个题考查的方向,比如反映了、这表明、主要缘由、旨在等等,审不对,就会答非所问,甚至是因果倒置。

核心词,是题目的题眼,需要重点理解!"三辨',即对材料进行三个辨别,即:对不对,有没有,全不全!学问把握不好的同学,往往栽在"对不对'上;力量不足的同学,往往错误"有没有'上;第三种类型要求最高,题目中往往很少涉及或者不涉及。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技巧首先要,三思三虑,全面审题,不能落下任何一个题眼,历史的选择题同学们要留意它和地理政治的不同之处在于历史的时间点是特别杂乱的,记忆时间是历史内容的主要部分,而后还要和恰当的大事再进行匹配,所以想要做好历史选择题,读懂题干理解题眼是不能忽视的。

除此之外,还要留意,一般选项中特殊肯定的词或是表达一种非常确定语气的话有百分之六十的概率都是错的,文科本就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内容包罗万象,并没有太多特殊肯定的答案,更何况是包含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这样一门学科,所以同学们假如看到选项中有较为中立"模棱两可'的答案那就可以有选择这一选项的把握了。

高考历史复习指导:解题有技巧,重精略多做题,反思总结

高考历史复习指导:解题有技巧,重精略多做题,反思总结

高考历史复习指导:解题有技巧,重精略多做题,反省总结历史复习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历史知识的掌握,二是历史试题的解答。

对于历史复习,我的建议是:夯实基础知识,明确考试目标,掌握解题技巧。

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编写的历史学习方法文章,仅供考生参照,欢迎大家阅读!高考历史复习指导 :基础须夯实解题有技巧分层次梳理基础知识2008 年历史《考试手册》明确写到试题中的基础部分约占70% ,有必定深度的部分约占 30% ,基础部分所占比率达三分之二以上。

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是历史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历史学科波及的知识面广量大,考试目标相对照较详细,学生依照《考试手册》的要求联合教材,对历史知识进行认真梳理,就能够达到最有效的复习成效。

考纲知识条目好多,特别是一期课改教材,在复习中要分层次去整理掌握。

基础知识的梳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历史学科的骨干知识,即对人类文明进度有重要影响的历史大事,是一期、二期教材上共有的。

比如:英国的财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法国的启发运动,《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美国的《独立宣言》、 1787 年宪法、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 ;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德国的一致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中国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

在复习中一定梳理清楚,坚固掌握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

第二层次是教材和考纲波及到的重要事件,如一期教材中法国财产阶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热月政变、法国二月革命、六月起义;中国辛亥革命后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二战中的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迸发、世界反法西斯结盟的形成等。

二期教材中英国的议会内阁制、福利国家等。

第三层次是用线索串起来的其他知识。

比如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公民革命运动这一节的知识,可用五四运动共产党建立工人运动热潮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公民革命失败串起来,这样不单能把应当掌握的知识掌握了,并且教材的线索也理清了。

【历史教学】考后如何整理历史错题集——从高一就要做起

【历史教学】考后如何整理历史错题集——从高一就要做起

【历史教学】考后如何整理历史错题集——从高一就要做起每次考完试,学生都会忙碌地剪剪贴贴,整理错题,但往往流于把难题错题简单按照考试时间和题号顺序依次粘贴。

其实,同学们这样做降低了错题集的使用效果。

为了让同学们的每一分耕耘都有更多收获,充分利用错题集,我提出以下整理历史错题集的建议。

一、采用通史模式的编排体例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现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将历史分割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模块,在彰显其自身内在发展历程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割裂了政治、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引发了学生时空紊乱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问题,也不符合一轮复习特点和高考的综合性要求。

因此,有必要在构建时间轴的基础上,在错题集中充分留白或准备活页形式的笔记本。

二、聚焦具体的知识点复习课,既要讲透每一个知识点,也要练透每一个知识点。

所谓讲,是指能将概念化开,注重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内涵和外延,并抓住主流。

所谓练,要把握两个方向。

一是顺势而为,将知识点的基础和主流进行训练和消化。

一是逆流而上,通过提供新材料对知识点的主流进行补充和完善,以防止对基础知识僵化理解。

但“练”既受到课时和课堂容量的限制,也受到老师视野和知识储备的限制,因此它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精选不同命题人命制的不同风格的题目可以充分起到查缺补漏的效果。

从这个角度出发,学生不仅可以整理错题,还可以整理做对但有启发意义的题目,也可以聚焦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从而将基础知识的上下左右前后彻底打通。

三、总结题目的切入角度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指出,文科试题可以要求学生“多角度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原理和方法探究问题,辨析不同观点,符合逻辑、规范地进行表达和阐释,或者能够找到新发现、得出新规律、提出新结论”。

高考试题可以说自觉践行着这一原则。

以社会风俗为例,2007天津卷从穿衣打扮看社会崇洋心理,2009年上海卷从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看传统伦理道德受到的冲击,2010年福建卷从电报业看经济信息的快速传播,2012年浙江卷从饮食看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2013年浙江卷从报刊看其思想启蒙的媒介作用,2014年浙江卷从剪辫子看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2017年全国卷I从饮食器皿看等级秩序受到的冲击等。

高三历史备考学生选择题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高三历史备考学生选择题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高三历史备考学生选择题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选择题是一种客观性试题。

1998年高考历史取消了填空题,加大了选择题的力度,1999年高考试卷又取消了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的题量和难度大大增加,2003年高考选择题由30题减少为25题,分值由每小题分增加为3分,总分值不变仍为75分。

选择题得分的高与低,对于保证高考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择题主要有哪些类型?学生常见的错误到底有哪些?如何解决学生的常见错误,提高学生选择题的得分呢?笔者根据这几年的高三历史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根据近几年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和常考题型,选择题的题型主要分七类:1.排列选择题近几年排列选择题的排列一般分三种:按某一类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列。

按历史地理知识的排列。

按因果关系顺序排列。

例如: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因果关系型选择题这类选择题考查的角度主要有两种情况: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形式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

在考查原因时常用的概念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内因、外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思想原因等。

由原因推断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形式为题干是因,备选项是果。

例如: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动先进生产技术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3.程度型选择题程度型选择题中的四个备选项有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题干要求的标准,但这些备选择的内容与题干要求的标准之间,“不同于一般选择题的正、误关系”,而是一种“质、量关系,或者说是程度关系”。

这种题型的题干往往设置一个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如“主要”、“重要”或者“最主要”、“最重大”等等,其考查往往侧重于因果关系,考查范围往往注重于历史结论。

历史错题纠错辅导方法

历史错题纠错辅导方法

历史错题纠错辅导方法
纠错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历史学习中。

以下是一些历史错题纠错辅导方法:
1. 重新审题:首先,学生需要重新审视错题的题目和要求。

确保他们正确理解了题目的含义和要求。

2. 找出错误: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和分析错题,找出错误的地方。

错误可能是理解上的误解、知识点的错误或者思维方向的错位等。

3. 对比教材:学生应该参考相关教材、课本和其他资料,找到相关的知识点和材料,与错题进行对比和核对。

4. 讨论解答:学生可以与同学、老师或家长进行讨论,相互交流解答和理解。

通过讨论可以提供不同的观点和角度,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 复习巩固:学生应该在纠错后,进行相应的复习和巩固。

通过重复学习和练习,加深对错误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6. 寻求帮助:在纠错过程中,学生可以寻求老师或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

他们可以提供更深入的解释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纠正错误。

最重要的是,学生需要对自己的错误有足够的反思和学习态度。

他们应该积极面对错误,从中学习和成长。

通过不断纠错,他
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并在历史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备考历史时如何处理错题

备考历史时如何处理错题

备考历史时如何处理错题备考历史时处理错题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个严苛但值得尊敬的老师交流。

错题并非敌人,而是指引你走向成功的明灯。

每当面对错题时,不妨将其视为历史的一个秘密,需要被揭示和理解。

这里有一些策略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最终将其转化为成功的铺路石。

首先,仔细分析错题的根源至关重要。

错题的出现往往是因为对知识点理解不深或应用不当。

回顾错题时,尝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是否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背景知识掌握不够?还是对题目要求理解有偏差?这种深入的分析能帮助你找出知识漏洞,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其次,建立错题本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将错题整理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中,记录下每一个错误的详细信息,包括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

这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在临近考试时快速复习。

通过不断回顾这些错题,你会发现许多错误其实会在不断的练习中得到解决。

第三,将错题与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

将每一个错题归类,整理出相关的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

通过这种方式,你不仅能记住正确的答案,还能将错题的学习转化为对知识点的全面理解。

这种方法不仅提升了记忆效果,也加深了对历史事件和概念的把握。

此外,适当的模拟考试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模拟考试中,错题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模拟考试,你能在接近真实考试的环境中检测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

这种实战经验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识别错题,并且在正式考试时更从容应对。

最后,保持积极的心态也是关键。

错题并不代表失败,而是成长的机会。

每一次错题的处理和学习,都是你进步的一部分。

保持对历史学习的热情和对错题的耐心,你会发现,解决错题的过程会逐渐成为你备考中的一种享受。

总之,处理错题的过程是备考历史的重要环节。

通过细致的分析、记录错题、整合知识点、模拟考试和保持积极心态,你能够更有效地将错题转化为提升自己能力的契机。

每一次错误的背后,都是通向知识巅峰的铺垫。

历史答题失分究因及应对策略

历史答题失分究因及应对策略

考历史答题失分究因及应对策略【孙双武】【转自:2009 年上半年《试题与研究》】高考结束之后,一部分学生在考完或估分的时候都信心十足,大有舍我其谁的气慨。

但在拿到参考答案或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却发现自己预计的答案和得分与实际相差悬殊。

以下笔者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希望对准备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能够有所启迪。

1.基础知识不牢。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历史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表现为时间观念薄弱、空间观念模糊、历史概念不清、历史特征混乱、张冠李戴等现象。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解题的时候就会捉襟见肘,丢东拉西,失误频频。

如:【例1】〔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第16题〕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

这说明陕甘宁边区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解析:这道题错答率较高,究其原因是对基础知识掌握地不够扎实。

其实,只要运用排除法就能够轻松地推断出答案来。

题中A项符合材料所述并符合史实,是正确的表述。

B项主要错在“直接领导”上,因为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中共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与国民政府进行的是党外合作。

因此,C项“党内合作”的表述也是错误的。

D项是中共和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观愿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均未能够真正实现多党联合执政。

有部分学生说在解这道题的时候首鼠两端,难辩正误,这实际上反映出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突出问题。

对策:〔1〕要有积极的学习心态。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实践说明,学生学习行为越积极、越投入,学习的效率就会越高,对学过的知识记忆得就越牢固,从而提高其学习成绩。

因此,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有比较好的心态,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2〕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历史学科涉及的时间多、事件多、概念多、人物多,学生要牢固掌握所学知识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准确记忆知识。

那么,适时编辑口诀、顺口溜、歌谣等,读起来朗朗上口,会便于记忆,又容易把有关知识串联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有效错题分类反思方法精要反思一:区分君主专制(指中央制度,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指地方制度,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选官制度(选拔人才)与监察制度(监察吏治)四者的区别:1.(2017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2.(2015全国卷1)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

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3.(2016全国卷1)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4.(2016全国卷1)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5.(2020惠州一调)24.西周实行“采诗观风”制度,设有专职采诗官负责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

该制度有利于A.加强中央集权B.推动文化传承C.巩固宗法制度D.避免官员贪腐6.(2020惠州一调)25.汉初,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

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

这表明郡国并行制A.加强了君主专制B.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C.导致了国家分裂D.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7.(2020惠州二调)25.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是颛顼、帝喾、尧、舜的祖先,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祖先,还是汉朝人和匈奴人共同始祖。

这种观念有利于A.消除民族矛盾 B.促进边疆开发 C. 加强君主专制D. 强化民族认同8.(2019惠州二调)26.宋、元以来的进士中榜后直接被授予官职。

明初开始实行“观政进士”制度:进士中榜后,并不立即实授官职,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后方实授官职。

这一变化A.强化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完善了科举制度D.提升了官员文化水平反思二:高考32题古希腊做题关键:一是明确题干考点应与答案一致,考雅典民主不能选罗马法和人文精神选项、考人文精神不能选雅典民主和罗马法选项;二是对三者罗马法与雅典民主本质、弊端和双重标准要有清醒认识,贵族有特权、平民拥有基本权利、奴隶被奴役: 1.(2014·全国卷一)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

这反映古代雅典A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2.(2015·全国卷一)32.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

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A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 .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3.(2016·全国卷一·)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加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4.(2016·全国卷二)32.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

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 参政丧失民众信任5.(2017·全国卷一)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 .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 .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6.(2017·全国卷二)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

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 .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7.(2018·全国卷一)32.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据此可知,梭伦A .反对奴隶制度B .主张权利平等C .抨击贫富差别D .具有人文精神8.(2018·全国卷二)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

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A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D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9.(2019·全国卷一)32.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

这说明A. 法律服从民众意愿B. 判决体现权力来源C. 全体公民参与政治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0.(2019·全国卷二)32.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A. 神 B. 自然 C. 人 D. 政治11.(2020惠州一调)32.公元前4世纪,雅典颁布了一项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的公益捐助制度,明确规定财产达到3塔兰特的家庭必须对城邦戏剧歌队演出进行捐助。

这一制度反映了雅典A.民主政治发达B.城邦利益至上C.法律体系完备D.公民素养较高12.(2020惠州二调)32.由于公民大会表决的即时性,古代雅典的演说文化非常盛行。

在演说时,演说者经常运用各种“情感”手段来激发听众的情绪,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民主政治出现危机B.全体公民积极参与政治C.文化艺术走向繁荣D.民主运作方式存在弊端反思三:时空精准定位(任何事物都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变,人的思想也变)例如康有为梁启超(利用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只能大体适应于戊戌变法时期)1.(2014全国卷1)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2.(2015全国卷2)29.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

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维新变法D.颠覆孔孟学说3.(2018湖南长沙模拟)康有为虚构出一个首倡“改制”的孔子,并说他的变法主张就是继承孔子的事业。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A.基于传统儒学推行变法主张B.继承孔子的“改制”事业C.借助传统文化解释变法理论D.借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4.(2018河北唐山模拟)梁启超反复强调孟子思想的经世意蕴,认为“民为贵”“仁政”“不忍之政”等与“泰西诸国今日之政,殆庶近之”。

梁启超的主要用意是A. 强调经世致用在变法中的作用B. 传承儒家文化反对西方的文化C. 借孟子主张宣传近代民权思想D. 利用传统思想解释变法合理性5.(2018山东济宁模拟)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

这反映了康有为A. 欲使儒家思想近代化B. 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C. 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学D. 调和了中西文化矛盾6.(2019黑龙江哈九中模拟)1917年国学大师钱玄同为重印的《新学伪经考》一书作序,称:“一千九百多年以来学术史上一个大骗局,至此乃完全破案。

‘铁案如山摇不动,万牛回首丘山重’,此书实在当得起这两句话,汉古文经之为伪造已成不易之定论。

”他作此序的宗旨是A.古史辨析,科学求真 B.托古改制,宣传变法C.动摇正统,解放思想 D.倡导革命,维护民主反思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1919—1949年期间的革命主要任务仍然是反帝反封建,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只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其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所以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两大敌对势力异常强大,所以此革命期间无产阶级必须联合其他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甚至抗日战争期间的地主阶级,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2017全国卷1)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

”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2019全国卷1)30.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

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 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 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C. 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 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2020惠州二调)30.1948年1月,毛泽东致电叶剑英时提出:“对一切可以争取的中间派,不管他们言论行动中包含多少动摇性及错误成分,我们应采积极争取与合作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