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电视剧的戏剧性

合集下载

对戏剧性的认识

对戏剧性的认识

戏剧性往往是一件事中出人意料的状态变化,但是这种变化通常不是一蹴而就的,戏剧性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所以其状态变化也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并且最终会有一个根本性质的转变。

如《雷雨》里周朴园逼繁漪吃药的那段,繁漪先是绝对不肯吃,不管周朴园的严厉命令,但是随着她的“儿子”周萍的劝说以及近下跪的要求,她还是听从周朴园的安排,含着极大的委屈喝下了那碗药。

人物话语即台词,它是激发矛盾,制造戏剧冲突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它也可以化解矛盾,推动故事发展。

例如在一个戏剧性场景中,话语的正确运用可以使两个相互误会的人冰释前嫌。

话语是戏剧性故事发展的催化剂,所以其具有动作性。

浅谈电视剧之戏剧性

浅谈电视剧之戏剧性
过情节 的铺设和矛 盾的发 展 , 向观 众赫然展 现 了一个 个 富有 个性 的 人物形象 以及 人物必然 的悲 剧命 运 。作 为电视剧 的两 个主要 人物刘 兰芝和焦 仲卿 , 对他们 的心理行为 的展示 自然不可忽 视 , 总体来 看 , 编剧的改编还 是成功 的。剧 中演到兰芝再 嫁前~夜 , 到这里 , 也就 到
赵 荣荣
忍离去 的微妙 心理等等 。对于兰芝 和仲卿 , 众想到 的可能也 只有 观 “ 可惜” 二字 了。 人 生总是 公平 的 , 物命 运也 是掌握 在 A己手 中的 , 人 反面人 物 高主簿 的悲惨下 场 , 焦母 的悔恨 , 兰生的醒 悟 , 刘 与兰芝 和仲卿 的悲 剧命运 同时进 行 , 相互交错 , 没有 他们 , 就成 就不 了剧 中的刘 兰芝 和 焦仲卿 。在电视剧 的最后 , 因为兰芝 与仲卿的爱情悲剧 , 人人 都感 慨 万分 , 为时已晚 , 但 所幸 的是换束 了活 着的人 的幸福 。电视剧 以浓重 的抒情 意味 , 赚得 了观者 的同情与 观众心理 的期望 。而 恰恰是这 些 水到 渠成 、 不着痕 迹的抒 情性 穿插 , 对人 物形象 的塑造起 到 了锦 上 添花的作用 , 加 了全剧 的悲情 色彩 。 增
之 日起 , 就有 了关 于“ 戏剧 性 ” 问题 的讨 论 , 如 “ 作说 ” “ 诸 动 、 冲突
说 ”“ 、激变说 ”“ 、情景 说”一 直到后来 的 “ 观演 交流说 ” “ 式说 ” 、仪 、
“ 构说 ” 结 等等 , 这些 讨论都有 它们一 定的合 理性 。但 是随着 时代 的
发展 , 于“ 剧性 ” 讨论 也没有停 止过 , 在归纳 起来 ,戏剧性 ” 关 戏 的 现 “
开做 足 了铺垫 。如秦罗敷 被安排 为刘兰芝 的闺中密友 ; 焦仲卿 的上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一)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一)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一)戏剧性概括起来有三种涵义:一是时空的舞台性,二是情节的冲突性,三是偶然、巧合等技巧性。

舞台性建立在假定性基础之上。

舞台剧在一个三堵墙包围的舞台空间中演出,观众隔着第四堵透明的墙与演员处于同一真实空间来欣赏,这样就有了舞台环境设置的假定性,即以少量的布景和道具来假定一个演出与观赏双方都达成了协议的故事空间,由此还导致了其另一特点,即剧场性: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在相互感染中实现最大的艺术效果。

当然,如果因艺术趣味的差异、或者因表演水平较低、或者因欣赏水平不足,使演员与观众的沟通发生障碍时,艺术效果又会大打折扣。

用话剧界的行话说,观众如果不爱看,就会纷纷咳嗽或“抽签”(指起身离场),而观众的行动又会影响到演员的表演,使表演变得更加失控。

在舞台演出中,演员主要不靠微相表演来传达信息,而是靠了夸张的语调和动作来照顾观众的视力不足。

此外,因舞台人工光源的影响,演员还必须进行非生活化的化妆。

在这样的假定性情境中,戏剧情节就要尽量集中在相对固定的几个时空段落中,而没有发生在此一时空中的事件,就只有通过演员的语言叙述完成。

在话剧中是比较忌讳叙述人叙述而主要依靠角色展示的,这就使它有些展示的场景显得比较生硬。

戏曲则借助虚拟性使时空相对变得自由一些,但其假定性也因而显得更强。

为了观众不致看不懂,脸谱、动作都做了程式化处理。

舞台剧的语言也不要求生活化,有时甚至主要靠一种诗情来获取剧场效果。

莎士比亚的作品都是诗化了的舞台语言,戏曲因为要借助唱腔来叙事,它的诗化色彩就更其浓烈,不仅是唱腔,连道白都是一种韵白。

舞台剧语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物心理的直接展示性。

舞台剧中的独白和旁白之多,使其与生活化的口语截然分开。

如果生活中谁要动辄站在那里独白,他不是个精神病人,起码也是受了很大刺激的人,而在舞台剧中,独白却被观众当作极其自然的事情。

电视剧虽然是由摄像机代替了观众的眼睛,但依托舞台性的电视剧仍不乏其例。

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室内剧”。

戏剧的表演和戏剧性

戏剧的表演和戏剧性

戏剧的表演和戏剧性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表演者的演绎和戏剧性的呈现,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世界。

戏剧的表演和戏剧性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观众带来了极大的观赏享受和思考空间。

本文将从表演者的演技和戏剧性效果两个方面探讨这一主题。

一、表演者的演技1.肢体表演肢体动作是表演者将戏剧中的角色形象传达给观众的重要手段之一。

他们通过舞台上的动作姿态、肢体语言和肢体语气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使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剧中人物。

比如,当演员微笑时,可以传达出角色的喜悦和友好;当演员低头时,可以表达出角色的内敛和沉思。

2.表情演绎表情是演员在塑造角色过程中的重要表达媒介,能够直接传递角色的情绪和内心世界。

演员通过准确地运用表情,如眼神、微笑、皱眉等细微动作,将自己的情感与观众产生共鸣,并引发观众的心理共鸣。

比如,当一个角色遭受到伤害时,演员可以通过低沉的眉毛和泪珠来表达出内心的痛苦与不满。

3.声音表演声音是演员塑造角色形象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之一。

演员通过变化语速、音调、音量等手法,展现出角色的个性特点和情绪状态。

比如,在演绎一场激烈的争吵时,演员可以提高音量和语速,以表达出角色的愤怒和激动。

二、戏剧性效果1.冲突与紧张戏剧作品通常会通过冲突和紧张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冲突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可以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

通过展现这些冲突,戏剧创造了场面的紧张感,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情感反应。

2.转折与高潮在戏剧中,转折点和高潮是剧情发展的重要部分。

良好的转折和高潮设计可以使观众情绪起伏,增加观赏的乐趣。

比如,在一部悬疑剧中,当谜底揭开时,观众会感受到情节的高潮,以及猜测的结果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

3.情感共鸣与思考戏剧作为一种文艺形式,旨在触动观众的内心世界。

通过展现角色的情感和思想,戏剧激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并引发他们的思考。

观众会对剧中的故事和人物产生共鸣,思考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总结起来,戏剧的表演和戏剧性在传递故事和表达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何分析《西厢记》的戏剧性?

如何分析《西厢记》的戏剧性?

如何分析《西厢记》的戏剧性?
《西厢记》是中国元代戏剧作家王实甫创作的杂剧,以其浪漫唯美的风格和独特的戏剧性而著称。

下面是对《西厢记》戏剧性的分析:
1.精巧的剧情结构:《西厢记》的剧情结构精巧,情节紧密
连续。

它以李娘子和张生的爱情故事为核心,描绘了两位主人公经历阻碍和磨难、最终取得幸福的过程。

剧中设置了许多曲折离奇的情节转折和反转,如张生假冒僧人、李娘子绕墙而出等,增加了戏剧的悬念和吸引力。

2.鲜明的人物形象:《西厢记》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
象,各具特色和个性。

李娘子美丽纯洁,有着坚定的爱情观;张生聪明机智,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宋青书机智过人、李娘子的侍女玉环等等。

这些人物的性格以及之间的互动和矛盾,使剧情更具张力和戏剧性。

3.夸张的舞台表演:《西厢记》的舞台表演常常采用夸张、
华丽的手法,增加了剧情的戏剧性。

丰富的舞台设置、奇装异服以及精彩的歌舞场景,使表演更加生动活泼,吸引观众的目光和注意力。

4.浓厚的情感表达:《西厢记》以浓郁的情感表达闻名。


中展现了李娘子和张生之间纯真、坚贞的爱情,以及他们面对外界的压力和阻碍时的心理挣扎和情感抉择。

这些情感的真实展现,使观众能够深切感受到爱情的力量和情感
的荡漾,增强了戏剧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总而言之,《西厢记》在剧情结构、人物形象、舞台表演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体现了强烈的戏剧性。

它通过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展现了爱情与命运的冲突、个体追求幸福的艰辛和抉择,引起了观众对人生和爱情问题的思考。

这些特点使得《西厢记》成为中国戏曲中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戏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戏剧创作中的戏剧性与冲突性

戏剧创作中的戏剧性与冲突性

戏剧创作中的戏剧性与冲突性戏剧,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充满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它一直被视为人类情感和冲突的座标,通过戏剧性和冲突性来揭示人类内心深处的动机和欲望。

本文将探讨戏剧创作中的戏剧性和冲突性,以及它们在塑造角色和推动剧情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戏剧性戏剧性是指戏剧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冲突、对抗和矛盾,是戏剧传达情感和展现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

戏剧性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展现,从人物之间的冲突和对抗,到内心的矛盾和纠结,再到社会和文化的矛盾冲突。

通过戏剧性的表达,观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戏剧所想要传达的信息。

在戏剧创作中,戏剧性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刻画人物的欲望、目标和行动,戏剧创作者可以在舞台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情节。

戏剧性的展现可以激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使他们与角色产生共鸣,深入感受剧情中的冲突和紧张。

同时,戏剧性也可以带来紧张和悬念,让观众一直保持对剧情的兴趣和关注。

不同类型的戏剧作品通过戏剧性的展现方式也不尽相同。

喜剧作品通常通过角色的误解和误会来制造笑料,展现出戏剧性的喜剧效果。

悲剧作品则通常通过角色的冲突和矛盾来展现悲剧性的戏剧效果,使观众感受到悲伤和痛苦。

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戏剧性是使戏剧作品生动鲜活并引人入胜的重要因素。

二、冲突性冲突性是戏剧创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戏剧作品的冲突可以是人物之间的冲突,也可以是人物内心的冲突,甚至是社会和文化冲突的展现。

冲突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展示角色性格和情感变化的关键。

在戏剧创作中,冲突可以帮助塑造角色的形象和性格。

通过展现角色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同角色的动机和行为。

冲突还可以揭示角色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通过冲突的展示,戏剧作品可以呈现出复杂多样的人物形象,使观众对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命运转折产生共鸣。

在剧情发展方面,冲突是不可或缺的。

冲突可以让剧情更具张力和紧迫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戏剧中的戏剧性与戏剧冲突

戏剧中的戏剧性与戏剧冲突

戏剧中的戏剧性与戏剧冲突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人类的情感、思想和冲突。

戏剧性和戏剧冲突是戏剧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在构建故事情节和塑造角色形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戏剧中的戏剧性和戏剧冲突对作品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引发观众情绪和思考上的作用。

一、戏剧性的体现及作用戏剧性是指戏剧作品中充满悬念、冲突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它通过展示剧情中的高潮、转折点和意外事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的情绪共鸣与思考。

戏剧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物冲突:在戏剧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冲突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不同人物之间的对立、争斗和矛盾,戏剧性被深度展现。

例如,经典剧作《哈姆雷特》中,主人公与他的亲人、朋友以及政治对手之间的冲突将剧情推向高潮,展现出戏剧性的张力。

2.情感冲突:戏剧作品常常通过情感上的冲突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角色之间的爱恨情仇、忍耐与绝望等情感冲突使得观众能够与角色产生共鸣。

比如,莎士比亚的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位主人公如何面对家族仇恨、爱情冲突等情感困境,引发观众情感的激荡。

3.意外事件:戏剧性还体现在戏剧作品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意外发展上。

这类事件能够让观众感到震惊、紧张和好奇,增强戏剧的吸引力。

比如,舞台上的意外死亡、突然出现的状况转变等,都能为观众带来戏剧性的冲击力。

戏剧性能够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情绪共鸣,使其更加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戏剧性的存在有效地吸引观众的关注,让他们对故事的发展和结局产生强烈的期待。

二、戏剧冲突的构建与作用戏剧冲突是戏剧作品中的核心元素,它构成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和难题,推动剧情的发展。

戏剧冲突的存在使得作品更加引人入胜,触动观众的思考与反思。

以下是戏剧冲突的具体构建与作用。

1.外部冲突:外部冲突是指来自外部环境的力量对主人公所造成的影响和挑战。

它可以是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冲突,也可以是自然灾害或战争等引发的冲突。

外部冲突使得主人公陷入困境,需要通过努力与抗争来解决问题。

戏剧情境是戏剧性最基本的要素(全文)

戏剧情境是戏剧性最基本的要素(全文)

戏剧情境是戏剧性最基本的要素(全文)展开全文现代舞台上的一些戏剧或荧屏里的影视剧作品,大都注重对戏剧动作、冲突、悬念的渲染与铺陈,而往往忽略戏剧情境的构建,或者说在戏剧情境的发掘设置上功课不足,结果造成剧情虚假,人物苍白,整个故事成了无源之水,缺乏因果和动力。

戏剧情境,是戏剧性最基本的要素,因此有必要进行剖析和探究。

情境,又名处境,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情境,可参考前苏联伟大的导演兼演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定义,他曾经从影响演员二度创作的角度如此阐述过规定情境:“这就是剧本的情节,它的事实、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生活环境,我们演员和导演对剧本的理解,自己对它所做得补充,动作设计,演出,美术设计的布景和服装、道具、照明、音响及其他规定在创作时演员应该注意的一切。

”可见,广义的情境涵盖的内容十分宽泛。

狭义的情境是从戏剧文本创作的角度来探讨的。

早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理论家狄德罗打破长期以来以性格占作品基础地位的观点,曾提出:“一切情节上的纠纷都是从人物性格引出来的。

人们一般要找出显示出人物性格的周围情况,把这些情况相互紧密地联系起来,应该成为作品基础的就是情境。

”我国戏剧理论家谭霈生教授在《论戏剧性》中,对戏剧情境及其重要作用作出了科学的界定:“戏剧情境是促使人物产生特有动作的客观条件,是戏剧冲突爆发和发展的契机,又是戏剧情节的基础。

”并指出,戏剧情境包涵:(1)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2)特定的情况;(3)特定的人物关系。

的确,戏剧情境在一部戏中应居于特殊的重要地位,其他要素都在不同程度受它的制约。

情境直接影响剧中人的行动,导致戏剧冲突的发生。

情境在剧中是动态发展的,它与行动、冲突三者的辩证关系是:情境,作用于剧中人物,导致戏剧动作,导致冲突或产生新的情境;新的情境再度作用于剧中人,导致新的戏剧动作。

在戏剧中,情境要合理、具体、尖锐,才能有效激化矛盾冲突,增强戏剧性。

如何在戏剧的一开头设置规定情境,且随着剧情进展将情境推向尖锐化,影响人物行动,导致戏剧冲突发生,并营造出一系列的悬念,一向是剧作家们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电视节目策划中的戏剧性

电视节目策划中的戏剧性

“有戏”的电视——浅谈电视节目中的“戏剧冲突”当你现在打开电视,你会发现,各式各样的电视栏目让你看得眼花缭乱。

有的节目唇枪舌战,有的节目感人涕下……那么,在这样一个可谓“文化快餐”的时代,到底什么样电视节目才能真正牢牢地抓着观众的眼球呢?1998年9月,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推出了一档以赢取巨额奖金为目的的益智类节目——《百万富翁》。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节目推出数周就接连突破当年益智类节目的收视纪录,受到了全国各地观众的热烈追捧。

截止到目前,这个节目已在全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几乎在所有播出的国家和地区都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成为“有史以来盈利最高的节目”。

许多人认为《百万富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人们对巨额奖金的垂涎。

但该栏目的设计者戴维·布里格斯却指出——“这是戏剧,充满独特、刺激、强烈的悬念色彩和人性化的因素”。

有冲突、有看点的节目才能吊住观众的胃口,让人欲罢不能。

那什么是“冲突”呢?一般人看戏,总是以“有戏”或“没戏”来加以评价,实际上,这里所谓的“戏”就是我们对“冲突”的最日常化表达。

对于观众来说,“有戏的”就是好看的,就能吸引观众看下去。

而“没戏的”则平淡无奇,使人不会再对其产生观看的欲望。

在戏剧理论中,冲突被视为戏剧表现的基本规律,形成了一种所谓戏剧表现的“冲突律”。

冲突能够激起观众的情感反应,能够不断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和观看欲,进而使得观众最终对“戏中人”产生移情并与之获得一种共同的情感体验。

正因为如此,“戏”才有人看,愿意看。

举一反三,戏剧中的“冲突律”同样也可以运用到电视节目中来。

一档成功的电视栏目会通过设置多处“冲突”使得观众在有限的节目时间里一直保持一种“把心提到嗓子眼”的紧张感,而不至于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心理厌倦,转换频道。

那怎样才能将电视节目与“戏剧冲突”紧密结合呢?首先,我认为栏目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设定。

戏剧理论家劳逊认为,人们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着,社会环境不断地对人们发生影响,人们从中获得印象,并产生“采取行动的欲望”,而戏剧的冲突则建立在欲望冲突之上。

关汉卿杂剧的戏剧性是如何体现的?

关汉卿杂剧的戏剧性是如何体现的?

关汉卿杂剧的戏剧性是如何体现的?
关汉卿是中国元代杂剧大师,他的杂剧作品以戏剧性强、富有表演性和戏剧效果出色而著名。

以下是关汉卿杂剧戏剧性的体现:
1.强烈的冲突和紧张的情节:关汉卿的杂剧作品常常以情节
的冲突和紧张为核心,有明确的起承转合,剧情紧凑。


擅长描写爱情、家庭纠葛、权力斗争等各种冲突,通过情
节的发展和转折使剧情更具戏剧性,吸引观众的兴趣和关
注。

2.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关汉卿在杂剧中塑造了一批非常生
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些角色个性鲜明,形象突出,有着
各自的特点和情感。

他擅长通过对话和动作来展现人物的
性格和情感,使观众对人物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

3.夸张夺目的舞台表演:关汉卿的杂剧注重舞台表演的效果,
常常运用夸张的表演手法和舞台装置,以增强剧情和人物
形象的戏剧性。

他善于运用舞蹈、武打等元素,使角色形
象更加生动有力,营造出戏剧氛围和视觉冲击力。

4.卓越的对白和台词:关汉卿的杂剧以其卓越的对白和台词
而闻名。

他善于运用文言语言的优美和音律上的韵味,使
对白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他的对白充满了智慧和诗意,
富有表现力,能够准确捕捉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

总而言之,关汉卿杂剧的戏剧性主要体现在强烈的冲突和紧张
的情节、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夸张夺目的舞台表演以及卓越的对白和台词上。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关汉卿杂剧作品的戏剧性、表演性和艺术性,使其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艺术成就。

论电视剧《都挺好》中的戏剧性

论电视剧《都挺好》中的戏剧性

文化纵横第2卷第24期论电视剧《都挺好》中的戏剧性满意(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00)摘要:本文从家庭人物群像出发,探讨《都挺好》中人物群像的现代的戏剧性思考的问题。

该剧讲述了在不同的家庭 教育之下子女会有迥异的成长发展的故事。

塑造了以苏明玉为代表的自强不息的女金领、苏明成为代表啃老族以及 苏明哲为代表的妈宝男等人物形象。

关键词:戏剧性;真实性;时代性;社会性;感知力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24-0158-02《都挺好》是一部以“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为题材的亲 情类电视剧,作为一部群像戏,讲述了苏家几个子女在父母 不同的养育方式下长大成人,并在一次次危机之中,终于实 现了亲情回归的故事。

虽然电视剧中的人物和情节设定有一 些瑕疵,但瑕不掩瑜,该剧以现实主义手法,结合自身独特的 戏剧性,在多重冲突中展开了以苏明玉为缩影的,映射了当 今社会那些从小缺失父母关心,生活在家庭的边缘的孩子的 命运遭际,以此对一系列有关于家庭的命题展开了戏剧性的 艺术思考。

一、故事设定:“戏剧性”“真实性”“时代性”三性合一戏剧性主要是指在假定情景中人物心理的直观感受。

从广义角度讲,它是美学的一般范畴。

戏剧性是把人物内心 活动如:思想、感情、意志及其他心理因素通过外部动作、台词、标清等直观表现出来,直接诉诸观众的感官。

我认为所谓 的戏剧性更多的是一种与时代相结合的观众从影视作品中 所不断提升的感知能力即现代的戏剧性。

戏剧性概括起来有三种意义:一是时空的舞台性,二是 情节的冲突性,三是偶然、巧合等技巧性。

在戏剧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都受情境的规定和制 约,而作为心理直观外观的手段——动作,这是观众能体会 到戏剧性的最主要来源。

在戏剧这一类艺术作品中,让观众 感受到戏剧作品戏剧性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观看舞台上演员 的表演。

舞台上的演员表演的越具有张力那么这种戏剧性给 观众的震撼就更加深。

电视剧叙事的戏剧性设置

电视剧叙事的戏剧性设置

电视剧叙事的戏剧性设置作者:李瑱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10期【摘要】情节架构作为电视剧剧作的主体,在电视剧的情节展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电视剧情节与提炼情节的原则、情节与其他剧作元素之间的关系,并探讨电视剧的实现过程中是如何组织情节的。

【关键词】电视剧;情节架构;分析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16-01一、叙事情节及提炼情节(一)服从人物性格的自身逻辑。

电视剧情节主要是为展示人物性格服务的,因此在提炼情节的过程中要服从人物性格的自身逻辑。

“空城计”家喻户晓,其为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情节。

分析情节的服务对象,不难发现,该情节就是集中在司马懿和诸葛孔明两个人的身上,因此这一情节主要是为了展现二人的性格特征。

因此,情节的提炼需要基于特定人物、特定性格的发展逻辑之上。

从人物性格特征分析,诸葛孔明才思敏捷、深谋远虑,并且十分了解司马懿的性格,即谨慎多心。

因此,断定司马懿不会轻易起兵。

司马懿性情本就多疑,生性狡诈,看到城门大开,认定其中必有埋伏。

显然这场“空城计”与二人性格十分吻合。

(二)情节本身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人们对电视剧情节的赞美。

仍然以《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进行阐述。

在曹操兵败之后,处于不同路径的选择时,因为了解到孔明的机智聪慧,自认为孔明定会故意设置障碍,形成埋伏的假象。

于是曹操经过深思熟虑后,果断走向了华容道而放弃了大路,结果中了孔明的埋伏。

这样的情节,从人物性格的角度分析,完全符合曹操和孔明的特点。

从情节吸引力的角度分析,也完全可以吸引观众,表现出十足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二、情节与其他戏剧性元素之间的关系电视剧剧作元素除了情节以外,还包括题材、戏剧冲突、结构和情境。

其中题材是情节的基础,情节是题材的表达,即电视剧在编制过程中首先要思考电视剧的题材类型,然后依据题材特点进行情节的展开,从而保证情节特征与题材相适应。

影视剧的内在戏剧性及诗的意象解读

影视剧的内在戏剧性及诗的意象解读

作者: 罗丞坤
作者机构: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页码: 51-51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15期
主题词: 影视剧 戏剧性 意象
摘要:影视剧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现代艺术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它兼容了电影、戏剧、文学、舞蹈、造型等诸多现代艺术元素,融合了舞台和电影艺术表现方法。

影视剧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艺术欣赏方式,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

由于影视剧声图并茂的特点,其感染力和渲染力能够很好地张扬,使观众产生共鸣。

影视剧本体中带有戏剧"基因",其内在戏剧性及诗的意象是影视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针对影视剧的内在戏剧性及诗的意象展开研究。

镜头中的戏剧艺术——浅析《一步之遥》的戏剧化特征

镜头中的戏剧艺术——浅析《一步之遥》的戏剧化特征

镜头中的戏剧艺术——浅析《一步之遥》的戏剧化特征-大学语文论文镜头中的戏剧艺术——浅析《一步之遥》的戏剧化特征路静摘要:《一步之遥》在上映首天便获得了两极化的评价,但这部属于作者电影类型的商业片,却依旧获得了不错的票房。

普通大众更是直呼难以跟上姜文的节奏。

而这并非因为影片故弄玄虚,而是因为姜文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将大量的戏剧化、舞台化的内容呈现在了影片当中。

在影片中,这些戏剧性、舞台性的表现方式与银幕结合起来,大大增强了剧本思想深度的表现力,使得影片在表达某些隐喻思想时,整体环境和某些道具有了外化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关键词:戏剧性舞台性视觉冲击超现实主义叙事严格意义来说,《一步之遥》确实不是一部正规的商业电影,而是一部充满了戏剧元素、艺术水准颇高的作者电影。

然而和绝大多数以一般意义上的叙事为内容的电影不同,《一步之遥》是一部带着“荒诞派戏剧”骨架、甚至带有些魔幻现实主义的电影。

整部电影无处不涌现着浓重的荒诞气息,而在这荒诞而魔幻的世界中,又充满了真实和清醒。

一、语言的戏剧化大部分观众对于《一步之遥》的不接受,基本与观看荒诞派这种略带“实验性戏剧”风格时的不适感如出一辙。

荒诞的对白和动作,看似毫无意义且不连贯,但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荒诞派作品从来都不想让观众在舞台或是镜头中产生的“幻觉”来麻痹自己,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荒诞”的方式,实现他们对于真实生活的思考。

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提出“间离”“陌生化”和“第四堵墙”,目的也正是不想让观众“沉迷”于舞台制造的幻觉当中。

演员和观众的感情不混合也使得观众和角色的感情也不会混合在一起,从而保持理性地思考和判断。

无论是花域总统大选时,姜文和葛优那极尽夸张,像相声一般的舞台对话;还是武大帅全家老小聚餐时,怪诞的仪式感;又或者片尾马走日将武六击昏,在风车外面的独白,都体现了这样的语言风格。

角色的台词在传递文本涵义之外,更为重要的功能是在交流中传递能量,显示人物关系。

浅谈电影电视作品中的“戏曲元素”

浅谈电影电视作品中的“戏曲元素”

浅谈电影电视作品中的“戏曲元素”电影和电视作品中的“戏曲元素”是指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应用到电影和电视剧中的一种创作方式。

它是当代电影电视艺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一种表现形式。

下面就浅谈一下电影电视作品中的“戏曲元素”。

在电影电视作品中加入戏曲元素可以增加艺术性和观赏性。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而精湛的表演艺术。

它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如唱、念、做、打、舞等,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声音演绎等方式,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形象。

将这些手法和艺术特色应用到电影和电视剧中,可以丰富作品的艺术形式,增添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戏曲元素可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和人生哲理。

在电影和电视作品中加入戏曲元素,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让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电影《霸王别姬》就将京剧的表演形式和艺术特色融入到电影中,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和舞蹈,展现了传统京剧的美妙和独特之处。

戏曲元素可以加强作品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电影电视作品往往是艺术、传媒和文化的结合体,通过表现生活、展示人物形象和传达思想感情来吸引观众。

通过加入戏曲元素,可以使作品更具中国特色,增强作品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电影《秦颂》就将秦腔戏曲元素融入到影片中,通过唱诵的方式表现了秦朝的盛世景象和人民对秦始皇的景仰和赞颂。

戏曲元素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层次和表现力。

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积淀,它所蕴含的表演技巧和理念可以为电影和电视作品带来更高的艺术层次和表现力。

通过运用戏曲的唱腔、舞蹈和面具等元素,可以使电影和电视作品更加生动、丰富和感人。

这不仅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也能够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欣赏。

戏剧分析:戏剧元素和剧本解读

戏剧分析:戏剧元素和剧本解读

戏剧分析:戏剧元素和剧本解读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它融合了音乐、舞蹈、视觉效果和文字等多种要素,将观众带入一个虚拟的世界。

本文将对戏剧元素和剧本进行解读,探索其在舞台上的表现和意义。

一、戏剧元素的分析1. 剧情剧情是戏剧作品的核心,它是由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发展组成。

剧情的设计需要有起伏和扭转,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兴趣。

同时,剧情还要突出主题和思想,通过人物的言行展现出来。

2.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戏剧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征和性格,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来展示故事情节的发展。

人物的塑造需要细腻入微,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 对白对白是戏剧作品中重要的语言表达形式,它通过人物间的对话来展现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发展。

对白的语言要流畅自然,具有戏剧性和表现力。

合适的对白可以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情感共鸣。

4. 舞台设置和道具舞台设置和道具是戏剧表演中重要的视觉元素,它们通过布景和道具的运用来展现故事的地点和环境。

合适的舞台设置和道具可以增强观众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代入感。

二、剧本的解读剧本是戏剧作品的文字表达形式,它包含了剧情、对白和舞台要素的描述。

剧本起到了指导演员和导演的作用,使演出更加精彩和有序。

1. 剧本结构剧本的结构需要有一定的层次和起伏,通过合理的安排剧情和场景转换来引导观众的观赏和思考。

经典的剧本往往具有鲜明的起伏和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对白的精彩剧本中的对白需要具有情感表达和戏剧冲突,通过语言的运用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个性特点。

精彩的对白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使剧情更加丰富和生动。

3. 舞台要素的描述剧本中对舞台设置和道具的描述需要准确而具体,以便演员和导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塑造故事情境。

详细的舞台要素描述可以为观众呈现出更加真实和生动的艺术效果。

4. 主题的突出剧本也因其主题的突出而受到关注。

通过对重要主题的展示和探索,剧本能够引导观众思考社会和人生的意义。

浅析电视剧戏剧性衰落的原因

浅析电视剧戏剧性衰落的原因

浅析电视剧戏剧性衰落的原因胡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0)【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284-02而今在现代中国的家庭结构中,电视机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从房产商所提供的住房结构图中可以看出,电视机总是被首先安排的对象。

无论是客厅还是卧室,都会有一处醒目的电视机的标志。

这也就意味着,一户3室1厅的住宅,将会有至少4处电视机的位置,平均每一家庭成员可以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

与电视机数量膨胀相一致,电视文化成为当下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

电视剧则成为这个核心的重头戏。

观看电视连续剧,成为许多居民的日课。

影视明星则是构成电视神话里的诸神。

对影像世界虚拟形象的崇拜,是电视媒介制造出来的符号神话。

电视文化依赖这种超级的符号化的偶像,征服了观众。

出于对某部电视剧或某个明星的共同迷恋,不同身份的人群找到了共同的伦理和美学身份的认同,影视明星也就成为这一文化趣味社群共同的精神“图腾”。

对于这些世俗偶像的膜拜,构成了现代社会精神生活中最接近于宗教性的崇拜行为。

然而,随着对于市场利益和经济利润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恶俗电视剧甚至是垃圾电视剧纷纷出炉,以量取胜,以剧集为优势的电视剧产品充斥着屏幕。

空洞的、庸俗的、恶劣的故事和桥段比比皆是。

观赏性和思想性兼备的电视剧可谓千金难求。

在前两章中,已经探讨过,电视剧缺乏观赏性和思想性的重要原因是“戏剧性”的缺乏。

至于戏剧性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本文只是从电视剧的特质方面对于此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这与电视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电视剧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艺术。

电视剧与电影、戏剧、文学一样,都是大众传播媒介,都是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或技术手段达到反映生活、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艺术形式。

但是,由于电视剧是运用“电视”这一特殊的新闻媒介传播的艺术,除了艺术地再现生活以外,在一定程度上还肩负有宣传方面的任务。

对戏剧的看法和感受

对戏剧的看法和感受

对戏剧的看法和感受
戏剧是表演艺术领域的一种形式,通过表演者扮演角色来讲述故事。

它是古代艺术之一,也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剧可以反映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且可以被用作观众思考和理解不同主题或事件的媒介。

在戏剧中,演员通常需要非常注重表现力和技巧。

他们必须生动地描绘自己的角色,然后将这些角色挖掘到更深层次的情绪、动机和人性特征中。

此外,一部成功的戏剧还必须包括高质量的剧本,演出及舞台布景等因素。

对于观众来说,戏剧是一种享受文艺的方式。

通过幽默、悲怆或惊奇等情节快速转换的手法,戏剧能够引导观众进入情境中,使他们产生共鸣、同情和共鸣。

由此建立了强烈的情感难以被其它娱乐形式所比拟。

总而言之,戏剧是世界上极其丰富和精彩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文化和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视剧的戏剧性_作文150字_小学四年级作文_

电视剧的戏剧性_作文150字_小学四年级作文_

电视剧的戏剧性
据我了解,电视剧一般是以以下n个特点拍的。

1.一般在电视剧中跳海跳崖绝对不死,是百试不爽的逃命好招。

(勿模仿)
2.当坏人攻击主角时,总有人大喊:“小心!”然后扑过去替主角挡枪或箭、刀、剑、镖甚至拳头。

3.在某些电视剧中,一巴掌打回去总会嘴角流血。

4.所谓金盆洗手也就是最后一次,但是一定回出事。

5.要逃走时,总会碰到带响的东西。

6.一门推进去一般会碰见两种事情,上吊和洗澡。

7.武侠剧中,有人走投无路时,会拔剑(或刀)自刎,大叫:
“苍天负我啊!”或者:“天要亡我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电视剧的戏剧性
戏剧性概括起来有三种涵义:一是时空的舞台性,二是情节的冲突性,三是偶然、偶合等技巧性。

舞台性建立在假定性基础之上。

舞台剧在一个三堵墙包围的舞台空间中演出,观众隔着第四堵透明的墙与演员处于同一真实空间来观赏,这样就有了舞台环境设置的假定性,即以少量的布景和道具来假定一个演出与观赏双方都达成了协议的故事空间,由此还导致了其另一特点,即剧场性: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在相互感染中实现最大的艺术效果。

固然,假如因艺术趣味的差别、或者因表演程度较低、或者因观赏程度不足,使演员与观众的沟通发生障碍时,艺术效果又会大打折扣。

用话剧界的行话说,观众假如不爱看,就会纷纷咳嗽或“抽签”(指起身离场),而观众的行动又会阻碍到演员的表演,使表演变得更加失控。

在舞台演出中,演员主要不靠微相表演来转达信息,而是靠了夸张的语协调动作来照顾观众的视力不足。

此外,因舞台人工光源的阻碍,演员还必须进行非生活化的化妆。

在这样的假定性情境中,戏剧情节就要尽可能集中在相对固定的几个时空段落中,而没有发生在此一时空中的事件,就只有通过演员的语言叙述完成。

在话剧中是比较忌讳叙述人叙述而主要依靠角色展现的,这就使它有些展现的场景显得比较生硬。

戏曲则借助虚拟性使时空相对变得自由一些,但其假定性也因而显得更强。

为了观众不致看不明白,脸谱、动作都做了程式化处理。

舞台剧的语言也不要求生活化,有时甚至主要靠一种诗情来猎取剧场效果。

莎士比亚的作品都是诗化了的舞台语言,戏曲因为要借助唱腔来叙事,它的诗化色彩就更其浓烈,不仅是唱腔,连道白都是一种韵白。

舞台剧语言还有一个特点一定是人物心理的直接展现性。

舞台剧中的独白和旁白之多,使其与生活化的口语截然分开。

假如生活中谁要动辄站在那儿独白,他不是个精神病人,起码也是受了特别大刺激的人,而在舞台剧中,独白却被观众当作极其自然的事情。

电视剧尽管是由摄像机代替了观众的眼睛,但依托舞台性的电视剧仍不乏其例。

最典型的一定是所谓的“室内剧”。

室内剧最大的特点一定是运用室内搭建的假景来拍摄的。

剧作的环境变化较小,出场的主要人物不多,使用舞台化的人工光源,现场录音。

在我国,室内电视剧始于《渴望》,后来出现了诸如《半边楼》、《都市放牛》、《编辑部的故事》等。

室内剧后来甚至被一些电视剧理论家看作是电视剧的特点。

室内剧最大的利益大概一定是节俭资金。

电视剧一般为持续剧,动辄几十集甚至上百集,假如空间变换太多,摄制组转战南北,会使成本攀
升得特别高,而制片人手头资金有限,所以,室内剧成了制片人的最佳决定。

室内剧被看作电视剧的特点还由于一种对电视的迂腐认识。

理论家们感觉,电视机屏幕比较狭窄,解像的清楚度较低,因而表现人物时只有使用中近景才能够看得清,这样就没有表现环境的余地了,环境因而被看作是电视剧中的无足轻重的东西,空间环境变化太多对它来说是一种白费。

室内剧的剧情基础上放在一间斗室中,正好适应了电视屏幕的特点。

再个一定是室内剧的环境正好与电视剧的观赏环境相和谐,它所表现的家庭生活、儿女情长正好与电视剧的观众群落——家庭成员相一致。

然而,这种认识的理论前提是毛病的。

电视机的大小与解像的清楚度问题并不是电视机的本质属性,它是能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迅速改善的。

继高清楚度电视机之后,数字式电视差不多问世,旧有理论已根本上过时。

由于环境变化微小,室内剧使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松驰,至于环境的独立审美追求就更谈不上了。

环境的单调实足使观众的视觉感知出现疲惫。

而更为致命的问题是,它堵塞了观众进入电视剧规定情境的通道。

斗室环境并没有给人多少亲切感,相反倒是让人失去了观赏兴趣,以致偶而出现一两部“大制作”,如《三国演义》、《水浒传》、《雍正王朝》,反响却极其热烈。

即便表现儿女情长的电视剧如《咱爸咱妈》、《儿女情长》也都背弃了室内剧的道路。

有意思的是,一方面室内电视剧被感觉适应了电视剧景居多中近景的特点,节俭了环境设置所需的大笔资金,但另一方面,室内剧并没有因中近景居多而对影像的细节给予充分的注意。

为了节俭资金,室内电视剧往往化妆比较粗糙,老头老太太出场时大多鹤发红颜,小姑娘却一出场就鱼尾纹清楚可辨。

人工光源也没有能够特别好地配置,所以光照效果极不自然。

电视剧《都市放牛》中,甚至光
源在哪个方向上都不予理睬,光影、光调就更是毫不经意了。

假如说在像我们这样的对虚似性有着充分感受力的民族中,这一切都可靠演员逼真的表演来补充,那样,演员表演的粗糙就会给电视剧造成灭顶之灾。

为了节俭资金,室内剧拍摄时,演员的必要的体验生活时期就被取消了,演员对人物性格心理的研究过程也被取消了,许多演员甚至是同时加盟几个电视剧组,结果是演员依靠自个儿的一点小聪明在那儿照葫芦画瓢,表情动作因而显得极为生硬。

没有体验,何来体现?因此乎,人物高兴,一定是放声大笑,人物悲愤,一定是大喊大叫,不是“我有难言之隐”,一定是“你别逼我”“让我去死”。

假如说这一切在舞台上还能够混过去,那样在电视剧这样的微相艺术中,就让人难以忍耐了。

现如今人们有一种普遍的见解,一定是感觉电影是比较精巧的,而电视剧则比较粗糙,前者能够称之为艺术,后者却是仅供观众消谴的快餐一份。

这种印象正是由室内剧造成的。

室内剧还有一种特别类型值得一提,这一定是所谓的情景喜剧。

它的空间相对固定,出场人物也有限。

像话剧一样,它也主要靠语词完成行为,只只是它的语词比较机灵、风趣,人物对话充满陷阱与累赘。

例如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空间一定是一个房子——志新家。

人物主要一定是志新一家人,在需要时介入其亲戚、朋友、邻居等。

他们坐在一张长沙发上,面对某一个问题展开对话,在对话中不断地抖出一个个笑料。

为了加强喜剧感染力,作品设置了现场观众,将现场的所有声音,包含观众的笑声一起录入剧中,在一定程度上将家庭观赏环境变成一个剧院。

这样就多少补充了家庭观赏环境剧场性不足的缺点。

电视剧《我爱我家》的成功,一度使情景喜剧的创作形成一个高潮。

情景喜剧尽管属于通俗类作品,但它的喜剧格调高低却极为重要。

假如说《我爱我家》中虽有一些地点比较庸俗,但就整体来看,还算不错,但后来的像《起步停车》之类的剧作则沦入一种无聊的逗笑,在一些并不可笑的地点,作品却加了罐装笑声,这就更带有硬去咯吱观众的嫌疑了。

此外,还有一些作品为追求特别叙事效果而使用了相对固定的场景,如《3个女的一个兵》等。

该剧为了追求白色的作品色调,为了某种作风化叙事要求,将作品的展现空间固定在白雪笼罩的一个收山货的木屋前。

因为空间的限制,本来发生在别的场景中的事件也被导演搬到这一片雪野上,这就严峻违反了生活逻辑。

比如赵三碗的未婚妻到部队来找他,剧中安排女方在营地没见到他,就找到了收山货处,这样的情节显然是不适合的。

人一辈子地不熟,她一个人如何找来呢?应当是别的战士招待她歇着,接着去给她把赵三碗找回才对。

就算她急于见到三碗,收山货处也不难找,她总该把行李放下接着找来才对,可剧中偏偏让她背着沉重的行李找了来,见到三碗打开行李包,取出吃的来给三碗,三碗偏偏还忍让着不吃,仿佛他们俩是主客关系一样。

这样的情节安排显然是拘泥于固定场景所致。

有的作品尽管不一定把空间完全限制在某几个场景中,但仍在其它一些方面表现出戏剧舞台性的根深蒂固的阻碍。

比如在琼瑶编剧的作品中,人物的台词仍是舞台化的,虽不乏诗意,但离个性化、口语化的要求甚远。

而台词的书面化、诗化,又阻碍到演员的表演,使他们不可能像口语那样自然地加以表达,只能用一种话剧腔来朗诵,这就出现了类似于小儿背书的效果。

在我看来,电视剧借助了电视这一现代媒体,因而使其时空获得巨大的解放,使它越来越走向了电影。

我们若不注意它的这一特点,仍然人为地把它限制在戏剧舞台的表演特点上,就显得得不偿失了。

固然,作为一种作风追求也未尝不可,但就总体来说,室内剧不是电视剧发展的方向。

电视剧要提高剧作质量,要拍成精品,首先就要走出室外,解放其时空,在人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统一中
来实现电视剧的美学追求。

戏剧性的第二种含义是指情节的冲突性。

戏剧由于其舞台性,一般要求遵守“三一律”的规范。

而“三一律”就决定了它必须迅速而集中地展开戏剧冲突。

假如一部戏剧作品差不多演了一半,观众还看不出来它要干啥,就要不客气地退场了。

只有戏剧冲突紧凑激烈,才能迅速抓住观众的注意,调动起观众的心理紧张感,只有这种冲突不断积存并渐次走
向高潮,才能保持住并不断加大观众的心理紧张度,最后来在戏剧的高潮中通过
释放这种强烈的紧张心理而获得巨大的审美娱悦。

电视剧既然被称之为“剧”,它就必定要具有戏剧性。

由于家庭观赏环境的随便性,由于广告不断地把一部完整的作品给锯成许多部分,加上观众
自个儿手里的遥控器的剪辑
作用,电视剧没有戏就无法吸引观众来观赏。

曾经一度有人感觉,电视剧由因此在电视媒介上播出的,观众在自家的现实环境中观看,而它的播出又是夹杂在众
多的新闻、体育、访谈等纪实性的节目中,观众差不多形成的对共时性、现场感的期待心理,使他们往往把电视剧也当成真实发生的事情,所以电视剧应走纪实
化道路。

我对这样的观点感到不感觉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