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

浅析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及转变摘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目前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上做过努力,但是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扭转, 弊端越来越严重,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刻不容缓, 长方式及所产生的弊端,并对如何转变经济增方式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型集约型转变 一、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即内 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

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两类,即粗放 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本、 资源的投 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物质消耗的粗放型增长的方式来实现。

益,早在1987年党即提出要将粗放经营逐步转变为集约经营。

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 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力求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高投入、低产出, 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

由此,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开始了从粗放到集约的第一个 历史性转变。

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对合理经济发展做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然而在我国经济迄今为止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在原有的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为特征的 “四高一多”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同时, 又积 累了较多的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表现为以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 “一 二三产业”发展比例不协调、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协调、国际收支不协调和自主创新能力 低下为表征的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也表现为以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 矛盾和问题为特征的经济发展中不和谐因素的存在;不仅使我们为经济增长所付的代价日益 增大,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也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矛盾性结构。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及其转向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及其转向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及其转向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及其转向》,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年来,我国在新市场和新环境的双重刺激下,经济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对于如此高速的经济增长率,世界的目光纷纷投注到中国经济市场。

中国增长率的持续走高,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质疑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及转变也开展了日趋激烈的讨论方式。

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停留在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主,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效率低下等位特点,当然形成此特点的根源在于我国还是片面地追求粗放型的经济方式,带来快速的经济增长率。

纵观美国次贷危机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惨痛后果,中国经济应改变改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将生产要素、经济技术以及社会环境合理地结合,改变以往的产业结构,缩短行业间的差距,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从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着手,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增长,逐渐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因此,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及转变进行了探讨,使探讨结果更具有实用性和社会意义。

一、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经济增长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累积的过程,经济增长可以直接反映出国家和社会经济增长的总结果以及生产动态。

经济增长方式有着较为明显的特征,具体可阐述如下。

首先,要素投入占据了较大的经济增长比例。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 平均在9%的增长率,但是经济效益指标和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为低下。

以“十五”期间为例,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1. 1%,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及对经济增长的工效率逐渐下降。

其次,投资与消费不成正比。

投资、出口增长率和消费之间的矛盾逐渐尚恒。

我国国内投资率名列世界前茅,投资与GDP 的增长关系的投资弹性系数逐渐升高。

同时,出口也开始高速上升,但是,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另一大促进作用,消费率逐年下降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也就变得愈加缓慢。

经济增长过度地依赖于投资,导致生产率的低下,消耗大量能源,污染环境,消费停滞不前。

如何看待粗放型增长与集约型增长及其相互关系[1]_806708139

如何看待粗放型增长与集约型增长及其相互关系[1]_806708139

其次,由于各国政治体制和国情不同,对经济 的发展战略也不一样,因此经济方式也就自然 不同,但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最重要因素还是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在比较低的阶 段很难实现经济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最后,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的旧秩序的影响,许 多发达国家不愿发展中国家强大起来,把许多 高耗能和高污染的行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对 技术和资金有严格控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变成 世界工厂,很难有实现经济方式的转变。
结论
粗放型增长方式在现阶段可能还是一种主 要的经济增长方式。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 提高,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经济 增长方式在这种大背景下会从粗放型向集 约型转变。因此,就目前情况看,粗放型 经济增长方式可以说是目前许多发展中国 家要实现集约型增长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
2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突出表现
1、能源资源的消耗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 、能源资源的消耗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 资源的消耗速度超过了 度。 2、能源资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品的能耗普 产品的能耗普 、能源资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品 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3、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的产业、产品 导致的产业 、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的产业、 趋同现象严重
三、粗放型经济与集约型经济的关系
总论:由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 育水平、环境资源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因 此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集约型经济增长
方式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 首先,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国际分 工的不同,这致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多以粗 放型作为本国经济主要的增长方式。其原 因就在于发展中国家缺乏资金和技术,而 资金与技术又是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向 集约型转变的必备条件。
( 1 ) 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技术创新、人 力资本积累、资源转移、规模经济、学习效应 等因素形成的动力所推动; (2)在同样的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下 ,所受的资 源约束和通货膨胀压力较小; (3)如果宏观调控得当 ,则增长过程基本上可以 保持持续稳定的状态,一般只存在较小的属于 动态经济的自然波动; (4)产品的品种较多、质量较高、市场竞争力 较强、库存积压较少。 这是一种增长代价较小 ,增长的质量和效 益较高的增长方式。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如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如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如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物质要素的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物质要素质量改进和优化配置来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一、背景链接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

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重点强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

我们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正以前瞻的目光面向未来。

中国经济转型,不仅将为国内发展奠定基础,对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深远意义。

二、专题分析综合(一)经济转型的必然性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加剧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比如,经济增长中投资所占比重过大、一些地方“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产业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等等。

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

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

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在利用外资方面,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强调: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引导。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1.提高外资利用水平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已经向外资开放了众多行业及地区,但外资利用水平仍不令人满意,其原因有总量方面的、有配置方面的,有内生的、也有外生的,它们构成了进一步提高外资利用水平的内在要求。

⑴纠正外资产业、行业和地区结构失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保障。

但是在外商投资领域,存在着外资产业结构失衡、行业和地区结构失衡,不利于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一,外资产业结构失衡。

由于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大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通过高能源投入和牺牲环境来提高利润水平。

当前,这些产业的市场容量已经接近饱和,迫切需要推进外商投资领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二,外资行业结构失衡。

改革开放时,出于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考虑,我国未向外资开放关键性的行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某些未开放的行业有望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利用外资的新的增长点。

所以,外资行业结构需要相应调整,扩大开放范围。

第三,外资地区结构失衡。

多年来,我国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实行地区优惠政策,政策多向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特区倾斜,所以外资的地区分布并不均衡,中西部地区因资金不充足而导致经济不发达,同时,外资地区结构失衡加大了外资产业和行业失衡的程度。

⑵提高外资引进和利用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直接要求提高外资引进和利用的质量,但其质量不高恰恰是我国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目前在吸引和利用外资中普遍存在的情况是:第一,外资利用成本较高,我国吸引外资的工作待投资项目设立即告终结,没有对外资投资的质量和利用效率进行监督,没有对外资企业在华经营、扩大再生产、再投资等情况做跟踪调查或提供相关服务,导致外资利用水平不高而环境和其他成本很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人才培养支持
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教育和培 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为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人才保障。
实践案例三: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
01
政策引导推动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引导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企业
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02
市场机制调节
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调
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转变策略:从投资主导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强化科技创新
推动产学研合作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 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 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优化创新环境
扩大开放合作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创新人才培 养和引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可持续发展。
03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与 优势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
内涵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不断提 高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强调通过 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 大的产出。
特点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注重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 转变。
推动产业升级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方向发展。
增强国际竞争力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 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式的现 状与挑战
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
02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与 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
1 2 3
优化结构
投资主导型经济容易导致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 而消费主导型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 业升级和消费升级。
扩大内需
消费主导型经济能够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稳定 增长。通过刺激消费,推动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 环。
改善民生
消费主导型经济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福利 ,通过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水平,进一步促进消 费增长。
03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
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提升效率
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旨在提升经济效率,以更 少的资源投入实现更高的产出。
科技创新
集约型增长依赖于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 的质量和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转变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 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未来经济增长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绿色产业、推广清洁 能源和节能技术,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数字化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趋势。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 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市场空间。
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产业升级
传统产业往往面临技术落后、附加值低等问题,而高新技术产业具 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等特点,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创新驱动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创新驱动,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 ,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应注重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推动绿色低碳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与增长方式的分别

经济发展与增长方式的分别

经济发展与增长方式的分别1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在概念上的差别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指由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它的核算常采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

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更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

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

所以,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转换,不仅仅是从“增长”到“发展”两个字的简单调整,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产生重大导向作用。

2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渊源、产生条件不同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约束,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方式。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较小,资本、技术、制度等要素比较稀缺,土地、矿产、水、环境等要素的稀缺问题还不突出。

当时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本和技术与尽可能多的自然资源相组合,注重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及措施

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及措施

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及措施经济增长有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方式,前者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经济增长,后者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实现增长。

而一个地区甚至大到一个国家采取何种增长方式,是由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九师是一个农牧自然资源单一,矿产资源相对匮乏的师,依靠生产要素投入获取经济长期增长困难很多,经过近40年的建设,特别是“十五”时期的发展,九师经济总量和规模得到一定的积累和扩增,在此基础上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保持九师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农九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思路坚持“农业稳师、牧业强师、工业立师、商业活师、科教兴师”的发展战略,以“做强农业、做大工业、做活三产”为主线,以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目标,转变九师经济增长方式。

不仅着眼于规模和总量,更强调质量和效率;不仅着眼于已达到的水平,更强调潜力和后劲,建设“经济型、效益型、环保型”产业,面向疆内和疆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内进行资源配置和经济扩张,提高参与疆内和全国分工协作及竞争的能力,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二、农九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遵循的原则(一)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努力加快发展。

(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厉行节约,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三)坚持师、团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师、团协调发展。

把解决“农业、农场、农工”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新型团场、新型连队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四)深化改革开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感谢观看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学术语目录01 基本概念
02 主要形式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在生产要素质量、结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依靠生产要素的大 量投入和扩张实现的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
基本概念
英语翻译:inefficient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extensive mode of growth 在生产要素质量、结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实现的经济增 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核心。 在当代,提倡的是集约型经济。比如东北牧业的发展方向,就是发展集约化。
主要形式
粗放型
集约型
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 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
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 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

论我国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论我国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论我国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一应点,终皤懒飙,狃衩,伯,农村改革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妁今后15年我国控济与社会发展的两大任务之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必须率先承担起这一转变的重任,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氏控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内涵粗放型增长又称为外延增长.农业粗放型增长就是指主要依靠扩大农业生产要素投入规模(土地投入,劳动投入,资本投入)来增加农业产出的增长方式.在粗放控营方式中,土地的数量和土壤的自然肥力对于农业增产特别重要,在单位面积上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均较少,而且活劳动所占比重大,科学技术的应用少,单产低.总产量的增长主要靠扩大耕地或农业用地.桌约型增长又称内涵增长,农业桌约型增长就是辐主要依靠提高农业要素生产卒(土地生产卒,劳动生产卒,资本生产卒)来增加农业产出的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通常在采用新技术措施的条件下实行.由粗放经营向桌约经营转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必然.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桌约型转变也就是指农业增长从主要依靠扩大农业投入转变副主要依靠提高农业要素生产卒这一轨道上来.按照桌约化程度的高低,桌约经营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劳动密集型.即以投入活劳动为主的控营类型{二是资表密桌型,即以投入物化劳动为主的控营类型;三是技术桌约型,即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经营类型.技术桌约型是桌约控营的最高屡次.集约控营的发展程度取决于车}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井受辜}会制度的制约和自然地理条件,人口状况的影响.因而各国,各地在不同时期农业桌约控营的发展程度和途径也不尽相同.二,我田农业由租教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然性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这一成就的取得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不断的投入.从总体来看,1949~1990年问,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生产卒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不到20%.而总要素投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80%以上.除了"一五"时期,"调整时期" 和"六五"时期农业甚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份额在%左右以外,太多数年份贡献率偏低.其中"二五","五五","七五"竞为负值.这意味着农业增长主要依靠农业要素投入的粗放型控营.不仅农业控营效苴和农民收入水平难以提高.而且人口,资源,环境和控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苴尖锐.因此,为推进农业和农村控济的健康发展.惠l殂?农村改革切要求农业经营实现粗放到集约的转型.量和数量不断增长的需求.(一)集约经营是解决资源有限和经济发展三,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从粗放型向集约矛盾的根本途径.::型的转囊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及其相应的生态(一)科学开发,利用,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综环境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要素条件.我国农合利用率.业长期以来以相对紧缺的资源承担着巨大数量当前,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把开人口生存所需食-韵及其他农产品的生产.我国演,种用资源和节约资源紧密结合|是来,切实保人均薪地只有1:3亩,饭及世界平均水平的,h护现有的农业资源,掘发展后备农业资源,最4.人均占有年径流量2474,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时空分布和人均占有量很不平衡;另一方面,在未采相当长的时间内.随着工业化及城镇扩展进程的加快.我国非农产业发展还要占用大量的耕地资源.同时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等现象日益严重.进一步强化了农业生产的资源约束.因此,我国农业的特续增长必须走集约控营的路子.(二)桌约经营是提高农业生产妊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就大多数农民而言,弃熟就生,从农业转向二,三产业并非易事.如果农业实现集约经营,通过提高每单位投入的产出量或降低每单位产品的生产要素使用量.从根本上改变低产低救的经营方式.就可以吸引农民提高文饨技术水平,采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三)集约经营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客观要求.从现在到2010年是我国经济与社会结构变动的关键时期.随看^g1.的持臻增长,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从需求结构上看,食物消费和谷物食品曲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而肉,蛋,奶,水产品等动物性食品和水果,蔬菜,饮料等食品的消费量呈迅速上升趋势.这意味着今后15年,高价值的农产品需求将加速增长,加上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将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这种变化,只有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不断增加农产品品种的数量为拔心的集约型农业增长方式才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展22大限度地提高各种资源的综合效益.一是蛙续挖掘现有耕地资源的潜力,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下功夫.通过兴修水利,改茛土壤,增设肥料,改进耕作技术等措施,改造中低产田,使土地产出丰达到较高水平.二是挖掘非耕地潜力,加大租赁拍卖"四荒"使用权力度,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市场农业,富裕农民.三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实施高产稳产,增收增效的基础工程.通过造林种草,坡地保护性利用和修建小塘坝,小水库等办法.尽可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四是发挥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势.目前,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建土产前,产中,产后的社畚化服务体系,推进贸工农一体化的过程中,可以把这些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二)依靠科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埭合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结构就能带来效益的增加.实行农业集约经营就是要提高农业投入的科技含量,用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新产品,新品种替代老产品,老品种.通过优化农业结构增强农业自我积幕,自我发展,自我再投入的能力.结构调整要强调农业综合开发.实现平面开发与立体开发相结合,充分利用时间与空问,全方位集约开发资源,达到投入少产出多和持续增长的目的.(三)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加强农业科研与推广工作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和中心环节.由于农业科研和稚广的特殊性.政府要加大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褒,事,1,彩农檄革的投费力度,迅速扭转近年来只强调农业科技市'1—2O专强建研和推广所面临的困境,使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增—日0::'_, 长的主要源泉.针对现阶段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i::.应用水平较低的状况(农业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1_艺暑:j献份额仅占约30%),应采取系列措施予以改舞薯毫:毒善.首先.加大国家用于农业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农:;皇:.电广的经费投入,并使农业科技的增长速度高于农蕊业篝善j全广,不断增强农业的现实生产力.其次,要保持我''':蔓j昱基;保肥,农药,地膜等方面的优势.继续培植高产优质舅巷?繁—墩j翻品种.第三.要制定和落实能够保证农技服务体譬誊羹::曩羹麓::系完善和正常运转的政策措施,稳定农技队伍,础曩÷目护健全农技推广体系.通过农技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溉疆孽j更:羹羹地:蠹鬈机技的能力.第四,重视继承和发扬我国农业精耕'薯',-'细作的传统农艺,使现代科学技术同精耕细作密..:...切结合.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第五,'比:薯制增加农业科技储备.通过增加农业教育和科研投÷厶资,穗定现有科技人才,培养未来科技精英t解决何泽智好未来农业科技的储备问题,保证农业的可持续,二_——.-—~f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个事关全(四)发展农村教育,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局的根本性问题.中央反复强调,农业的基础高农业劳动者文化科技素质.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但在实际工作中.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尤其是农业丰收之后,却有放松农业的倾向.力.要使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最终要靠有文"九五"期间,耍保持粮油肉果等主要农产品稳化,有知识的农民把科学技术运用l生产实践中定增长.农民收入有较快增加.农村如期实现小击.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把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康目标,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作为农业现代化基础工程来抓.各级政府在抓好和保护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农村文化正规教育的同时,要大力普及农业职业一,进一步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基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农业专础地位业技术知识;通过开展"科技兴村","科技之冬",(一)发达国家一直把农业放在重要的战略"科技之春"和"绿色证书"等活动,从农民中培养地位.尽管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了今天被称之选拔各类技术人才;通过实行科技集团承包,选为"信息经济社会"的阶段.但他们对农业从来派科技剐县,长.使科技人才,广大农民群众与没有放松过.发达国家把农业看作是重要的战农业发展三者紧密结合,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略产业,认为农业对内起着稳定政局,保障国家未转变.的"食品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外则(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是奉行强权政策,占领国际市场,对第三世界国23。

关于中国粗放型发展方式的研究

关于中国粗放型发展方式的研究

关于中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和高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

自1979至2013年,中国产值以平均超过9%的速度持续增长35年,刷新了经济增长的记录。

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个严重的问题: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是粗放型发展方式。

所谓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依靠大规模地投入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来实现大规模的产值增长。

这是一种广种薄收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而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而与之相反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主要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这是一种精耕细作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尽管在我国强调了多年,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研究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形成的原因、弊端和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集约型增长道路,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原因从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看,以粗放型发展方式步入工业化道路是一种共性。

也就是说,在工业化的初期,企业总是倾向于大量使用廉价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扩大生产规模,尽快进行资本积累。

因此,高投入、高消耗、追求高增长率和大规模生产,是这一阶段工业增长的显著特点,中国也不例外。

然而,中国是一个具有极大国情特殊性的发展中国家,其工业化进程还具有一些非常独特的个性。

在1949 年新中国建立到20 世纪70 年代末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曾把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而加以固守,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地计划经济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主要靠行政手段,既管宏观又管微观,市场在经济调节中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了经济上的低效率和低效益,使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

(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使我国的能源、资源难以为继,影响可持续发展。

粗放and集约型

粗放and集约型

集约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对于农业:简单的说是扩大耕地面积)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

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效率低)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

粗放型与集约型相对。

对于集约化农业的两种解释:1、集约型农业世界农业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并向知识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

现在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也就是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期。

实现这个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发展集约型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传统农业基本上是粗放型农业,是“人+地”的生产模式。

有的山区还存在着刀耕火种、人力拉犁现象,简直还是原始农业。

粗放型农业主要依赖土地、劳力、农资、水资源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是外延投入的扩张,是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农业,也可以说是体力型农业,搞的往往是短期行为甚至掠夺性生产经营,追求的是面积扩大、总产增加和产值提高,农产品产、销经受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在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

相对于粗放型农业而言,集约型农业也可说是精细农业,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科技的进步,在于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含量和科技附加值的提高,是内含投入的增加,是技术密集型农业、知识化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追求的是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收益率,是农产品品质、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农产品生产、销经受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要小得多。

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搞粗放型农业带来生产成本递增,今后应该走依靠科技节本增效的集约型农业发展之路。

2、集约农业集约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方式。

是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

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度的计量分析

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度的计量分析

<1,则δ=0.94,高度粗放型;“改革前”时期,Y'/K'=0.81<1,则δ=1.05,超高度粗放型;“改革”时期,Y'/K'=0.98<1,则δ=0.80,高度粗放型;整个时期,Y'/K'=0.87<1,则δ=0.92,高度粗放型。

为了进一步地考察资本的投入产出效果,我们分别计算了41年的资本产出系数,并根据不同粗放度类型作了统计整理,如下表:表4粗放度类型集约型低度粗放型中度粗放型高度粗放型资本产出系[1.64,3.48][1,24,1.47] [0.97,1.15] [0.70.0.92]数所在区间粗放度类型超高度粗放型资本产出系[-3,0.69]数所在区间表中反映出不同粗放度类型对应的资本产出系数值。

显然,粗放程度越高,其对应的资本产出系数值越小,也就是说越粗放,资本的投入产出效果越差,效率越低。

具体到我国能源与物质的消耗情况,如果仅就我国自身纵向进行对比,每万元国民收入消耗的能源以及每亿元基本建设投资平均消耗的钢材、木材、水泥量呈不断下降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每亿元国民生产总值主要生产资料平均消费量也呈下降态势。

但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在能耗与物耗上的差距是很大的。

根据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资料:1993年,能耗产出率最高的是贝宁,每千克石油当量GDP产值为20.4美元;最低的是蒙古,只有0.2美元;我国为0.6美元,在全世界121个有资料可比的国家(地区)中居第113位。

从不同收入国家看,低收入国家平均每千克石油当量GDP产值为0.9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为1.0美元,高收入国家为4.4美元,全世界平均为3.1美元。

可见我国能源产出率不仅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另据有关方面作出的比较分析,我国钢材、木材、水泥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的5—8倍,4—10倍和10—30倍。

因此,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

旅游经济粗放型与集约型的比较

旅游经济粗放型与集约型的比较

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粗放型与集约型的区别一、粗放型经济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方式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或质量改善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

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的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粗放式增长方式。

二、集约型经济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式增长方式。

三、粗放型经济的特征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

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

四、集约型经济的特征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

五、粗放型旅游经济与集约型旅游经济简单地说粗放型以数量取胜,集约型以质量取胜。

粗放型不顾及资源浪费、环境浪费、人力浪费等因素的制约只要获得目标的实现就算是成功,比如说利润的获得!集约型经济不但要实现目标还要在最低的成本上创造最大利润,比如企业本身的成本,社会资源的成本等!集约型经济是我们国家转型发展的方向。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外延型增长方式。

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

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机器设备、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内涵型增长方式。

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

对于旅游而言,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决定旅游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旅游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笫 l 第1 3卷 期
V0 _ 3 No 1 l 1 .
沙洋师范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Ju a fS a a gT ah r C l g o r l h yn e c es ol e n o e
21 0 2年式的转变
水平的 4 。尽 管资源如此短 缺 , % 但是 中国却是 世界上单位 环境污染不仅造成 巨大 的经 济损失 , 更可 怕 的它已经 G P创造 能耗最高 的国家之一。我 国单位 G P的能耗是 日 开始威胁到人们的基本生 存。 目前全球 1 D D O大环境 污染最 本的 1 , 0倍 德国的 7倍 , 甚至 比印度还 高出 3 % ~ 5 。万 严重的城市中 , 1 4% 中国占 8个 ; 很多过去从不 缺水 的 中国城市 元 C P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3倍 。 D 【 】 普遍缺水 , 不得不开始使 用无法恢复的 、 且只能供 8—1 O年 由于经济 总量 日益增大 , 而利用效率低下 , 各种 能源资 使用的深层岩水 , 国农村有 近 3亿人 喝不上 符合标 准的 全 不得不饮用 已被 污染 的地表和浅层水源 。 据不完 源的消耗 十分惊人 。20 0 4年 中 国的 G P占全 世界 的 4 , 饮用水 , D % 中国癌症村的数量已经超过 2 7个 , 4 涵盖中 国大陆 但消耗 了全 球 8 的原 油 ,0 的电力 ,9 的铝 ,0 的 全统计 , % 1% 1% 2% 7个省份。9人民体质普遍下 降 , 些地 区甚至 多年没 - 一 铜 ,0 的钢铁 ,l 3% 3 %的煤炭 、2 4 3 . %的水泥 。 近 5 0年来 , 的 2 [j 0 我国 G P增长 了 1 D O多倍 , 而矿 产资 源的消 耗却增 长 了 4 有一个体检合 格的应征 入伍者 。1 由于环境 污染 的影响 , O 16 6% 一 多倍 。能源资源 的过度 消耗 使得 国 内的供应 已捉襟 见肘 , 我 国5 . %的城市儿 童铅 中毒 ,0 以上的高中生近视, [ U长 中国 越来 越依靠进 口, 导致主要矿产品对外依存 度从 19 9 0年 的 些城市的新生 婴儿 畸形 率呈上 升趋势 。I 此 以往 , 5 %提高 到现 在 的 5 % 左右 。原 油 、 矿 石、 0 铁 氧化 铝 、 铜 人又将被 人耻笑 为“ 精 东亚病夫 ” 。 矿等 4 %甚至 5 % 以上要依靠进 口。 0 0 J 2 3 经济增 长过程 中产 品附加值 停 留在低 水平。许 . 其实更确切的讲 , 中国是世 界加 工 对此 , 北京师 范大学金融研究 中心主任钟伟 教授 忧心忡 多人 说中国是世界工厂 ,

我国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我国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我国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口腔七年童淑筠4107209019我国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粗放的外向型发展模式,而现今,此种增长方式将难以为继。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和问题数不胜数,如:经济效益低下,投入多、产出少,影响国力迅速增长;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一度投资需求膨胀,经常造成总量失衡······并且,粗放型生产方式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新产品,旧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国际市场上销售越来越困难。

因此我们将严重依赖于外部经济的支援,需求结构严重畸形。

回顾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的中国经济周期,我们不难发现:上一轮经济高涨在2006、2007年达到了顶峰,但是这种繁荣是在投资和净出口的合力下推动的,而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不升反降,使得我们原来就畸形的需求结构进一步扭曲,对外部经济和投资的倚赖进一步加重。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将严重依赖于外部经济的和投资需求的稳定。

但是,不幸的是,2006年爆发的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步由虚拟经济渗透到了实体经济,并迅速散播到世界各主要经济体。

而同时,美元贬值或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产品的人民币价格下降,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两方面的作用极大压缩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打击了中国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投资行为。

所有这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则是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的高增长神话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不再会出现。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

而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⑴底子薄、条件差;⑵传统观念束缚;⑶就业压力过大;⑷教育事业和科技水平规模小、投资不足,人员素质不高;⑸干部政策阻碍;⑹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分散,规模小型化,大量重复建设;⑺经济体制改革滞后。

从国内的视角看,目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两个工作:一是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避免对大宗商品的过度倚赖,争取上游利润空间;二是加强对新能源、技术和材料的开发利用,以期抢占长期增长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

这是“十一五”时期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必然要求。

尽管我国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看,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表现出比较粗放的特征。

我国重要资源的产出效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3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但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石油为7.4%、原煤为31%、钢铁为27%、氧化铝为25%、水泥为40%。

我国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从近年来部分地区频繁发生的“电荒”、“油荒”中,人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分析:不转变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

我国人口众多而资源短缺,未来,资源供给的制约越来越突出,不允许我们继续走粗放增长的路子,否则,经济运行就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

不转变增长方式,环境将难以承受。

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带来自然灾害增多,导致社会财富的减少,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人的全面发展。

不转变增长方式,国际竞争力将难以提升。

进入新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不提高产业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我国面临着被发达国家越拉越远的可能。

材料五: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护、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使生态恶化的范围扩大,程度加重,生态环境整体功能下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

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森林质量下降,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

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下降;90%的草地不同程度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增大。

华北地区因长期超采地下水形成约3万至5万平方公里的漏斗区。

江河断流、湖泊萎缩现象加剧。

二是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化肥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量上限的2倍。

在污水灌溉集中的中东部地区,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占污灌面积的20%。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污染大头。

农药总超标率为20%至45%。

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势不容乐观。

据不完全统计,入侵外来物种已有200多种,全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发现外来物种入侵。

我国野生水稻、大豆等遗传资源保护不力,70%以上的野生稻被破坏。

四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水资源涵养功能退化,黄河上游1990年至1996年来水量比此前34年平均流量减少22.7%。

洪水蓄调功能下降,1998年长江洪灾造成下游直接经济损失达1345亿元。

自然生态系统防沙治沙功能减弱,沙尘暴危害严重。

分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关键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有利于经济集约型增长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各级政府必须强化危机感紧迫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引导企业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环境。

同时,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进行配套改革,增加资源消耗水平、环境质量等考核指标,引导地方政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通过完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推动企业改革重组改造,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行业集中,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要在土地、环境、技术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和鼓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抑制乃至依法关闭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

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绿色工业和绿色消费模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自主创新,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继全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而广东在全国最低的基础上继续下降、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降反升而广东迎来“环保拐点”之后,人们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自2003年以来,广东的投资增幅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经济增速却高于全国。

这表明广东省投资效益在稳步提升,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特征逐步弱化,开始转入以市场驱动为主的增长方式。

“高投入、高增长”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非常明显,广东省在经济起飞阶段,但近几年发生了根本转变。

今年上半年,与全国投资规模最大的省份比,广东省投资规模仅为其一半,而经济增速仅比该省低0.9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相对不高但经济增速较快,靠什么?主要是靠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另两驾马车———消费和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

7月份,广东省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更高达16.1%,困扰广东乃至全国多年的内需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明显缓解。

上半年,广东省出口增长28.3%,比全国快3.1个百分点。

由于消费和出口都是市场驱动型的,因此,广东更多地依赖消费增长和出口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事实表明:广东经济的增长模式已经开始由投资增长拉动型向市场驱动为主转变。

这是广东率先践行科学发展观取得丰硕成果的又一个力证。

在高投入高增长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向市场驱动型的增长方式的同时,科技进步、创新等因素对广东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也在渐次增强。

有两组数据为证:一组是今年广东省发明专利申请量比去年同期剧增近一倍,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1/6强。

另一组是广东省现有设备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占69.6%。

分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摆脱传统的工业化模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创造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环境。

材料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春正在西部论坛上说,实施西部大开发四年多来,政府十分注重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加快推进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央政府共投入近4000亿元建设资金,累计安排重点工程60项,总投资约8500亿元,促进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面貌的极大改观。

以道路交通为例,至2003年底,西部地区新增公路通车里程7.5万公里,新建铁路新线、复线和电气化线路4570多公里。

在产业开发方面,西部已初步形成一批特色农业、优势矿产资源生产开发基地等。

但对于西部地区来讲,发展仍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与其他地区相比,西部的生态环境更为脆弱,承载能力差;西北缺水、西南少土,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匮乏,交通运输成本高;产业规模小、水平低、资源消耗高、总体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等。

“要提升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素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关键。

”王春正说。

自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一系列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中,都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这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内容。

西部地区必须实事求是地制定现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尽快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节水型、节地型的工业,做大做强有资源优势的支柱产业,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分析:西部地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大计。

西部地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利用和发挥好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比如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富集,重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具有旅游资源及区位优势等,着重发展规模化清洁能源工业、资源型加工业、旅游业等优势产业,并利用区位优势把扩大对外开放和结构调整更好地结合起来。

国家统计局在7月16日公布了火热的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8773亿元,同比增长9.7%,为1997年以来同期我国经济最高增速。

在过去2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取得的成绩(年均GDP增长9.5%)是令全世界瞩目和值得中国人骄傲的,但同样付出了现在的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曾付出过的惨重的资源、环境等成本代价。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指出:“在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我国目前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突出问题,存在着严重的发展隐患。

”在投入方面,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在我国更多的是靠粗放的投资去拉动的。

以浙江省为例,2003年,该省以22%的电力增长、38%的投资增长换来了14%的GDP增长,投入4900亿元,产出9200亿元。

在能耗方面,2003年,我国实现的 GDP,按现行汇率计算为1.4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GDP的4%,但为此消耗的资源,包括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等,分别约占世界消费量的7.4%、31%、30%、27%、25%和40%,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很多。

高消耗换来了高增长,也带来了高排放和高污染的问题,中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出10多倍。

分析: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实现振兴,除了社会稳定以外,还必须解决好“三位一体”的问题,即内部体制问题、增长方式问题和外部环境问题。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选择一条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

要防止和克服一些领导干部在“政绩观”上存在的偏差,如自觉不自觉地更重视任期内经济增长的“量”、形象变化的“快”、对外影响的“大”,而对基础性的工作热情不高、对事关长远的事用心不多、对见效慢的任务关注较少等等,要坚持科学的改革观。

材料九: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意味着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

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国际经验表明,靠大量投资支撑的增长,很容易造成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造成相关产品的价格下跌与上涨并存、库存上升,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粗放型增长资金投入大,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不断提高,而投资效益趋于下降,为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埋下了隐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