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商周时代的时祭和物祭
名词解释·原始青瓷原始瓷器的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其特点是胎色...
名词解释·原始青瓷原始瓷器的一种,流行于商周时期。
其特点是胎色灰白,结构坚密,经1200°以上高温烧成,硬度大,叩击时能发出金属声,器表面施一层青色或黄绿色的玻璃质高温釉。
原始青瓷其实已经具备瓷器的标准,因其工艺水平较低,原料的处理和坯料的炼制都很粗糙(气孔较大,胎质中杂料较多),釉色也不够稳定,带有明显的原始性,故称原始青瓷。
·六器即祭玉(燔玉),又称六玉,为礼神之玉。
壁、琮、圭、璋、琥、璜,分别礼天、地、东、南、西、北。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瑞玉古代以玉作瑞信之物,祭祀时不同身份的人所佩的玉器不同,标志其社会身份、地位、亲疏关系。
郑玄称之为瑞,故又称“六瑞”。
“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六瑞形制大小各异,以示爵位等级之差别。
·居住“冬居营窟,夏居槽巢”是对中国原始居住方式的一个大体描述。
在原始社会,南方建筑盛行干栏式,北方地区建筑盛行半地穴式。
·石鼓即石鼓文,亦称猎碣或雍邑刻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石鼓文比金文规范、严整,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金文的特征,它是从金文向小篆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书体。
石鼓文是大篆流传后世,保存比较完整且字数较多的书迹之一,可称中国第一古物,石鼓文亦为书家第一法则,具有极高的文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简牍简牍是我国可证明的最早的书写材料,实际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几种东西的总称,纸发明以前是我国古代书籍的最重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简牍上文字内容有异,因此又分为“檄”、“榜”、“检”等。
用于简牍的书写工具有笔、墨、刀、削。
同时,简是古代书籍的基本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一页。
东晋末年由于纸的推广使用,简牍逐渐被代替。
由此有一系列其他词语:杀青:防蛀、风干。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教学内容
三、武王伐纣
周
文
1、背景
商纣王的暴政激起人民的反抗
王
2、周的发展壮大
1)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
周
部落,以农业立国,不
武
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
王
2)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周部
落日益强盛。
3、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 决战,商军临阵倒戈,引周军攻入商朝都城,商纣逃到鹿台自焚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夏、商、西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建立者 夏 商
都城
亡国之君
周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大禹建夏
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了部落联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 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历史上把这种将王位、爵号 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 代继承下去,实行父死子继 或兄终弟及的制度称为世袭 制。
1、西周的分封制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人。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
诸侯。
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 ——《荀子·儒效》
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
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 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这一制 度史称分封制。西周初年,一
注:古代的“封建”,政治名词 土地,建立国家。
反映了夏王朝的 阶级分化和等级 界限。
二里头遗址中还有许多埋葬奴隶的灰坑,坑中的奴隶形态各异 有的被捆缚,有的身首异处。他们或因苦役而累死,或因奴隶主的 因当时奴隶制时代的人祭、人牲制度而被活埋殉葬。
反映了夏朝
夏商周时期PPT课件
(一)商的起源及发展
起源于东方,黄河下游的豫、鲁地区是商 人活动中心
商朝自汤创立,至纣,共传31王,17世, 约554年,其疆域西达陕西,北至河北,南至湖 北。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 周分为西周和东周: • 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自武王始,幽王至
,历13王,275年。前期:武王至昭王;中期:共 王至夷王;后期:厉王至幽王。 •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分 三阶段:一、平王东迁-齐桓公称霸;二、北杏会 盟-向戌弭兵;三、弭兵条约-春秋结束。战国(前 475年-前221年)三阶段:魏国强盛,东西对峙, 秦统一六国。
• 桀逃至鸣条(一说今河南中部,或今山西安邑) ,汤追之,又在鸣条展开了大战。桀再次被击败 ,被汤放逐于历山,与末喜氏同居,最后又跑到 了南巢之山(今安徽巢县)并死于此处(《淮南 子·修务训》稍有不同,说汤“整兵鸣条,困夏南 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
• 鸣条之战,夏室覆灭,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汤在 亳(今河南商丘)称“王”。
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
而无敌于天下。东面征而西夷怨,南面征而北狄怨,曰:“奚为后
我?”民之望之,如大旱之望雨也……
《孟子·滕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 夏朝的国家机构: • 1.夏王为最高统治者,王下设百官, • 2.典章制度:夏礼,夏训 • 3.建军队,建监狱“夏台” • 4.分九州,按地域统治,组织国民
浅析商周战国时期青铜器中装饰图案的审美
Caw clsdoc 嵋 啊 ■ ■■ h TngaP 瞄囵团圆疆阉 ■ ■ i e oinr t —囡 ■ ne h ds N o e u■
浅析商周战国时期青铜器中装饰图案的审美
’
王 玉莲
早在几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 , 先民们就 开始运用图案来装饰 自己的生活, 利用装饰语言来 表达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几千年来 , 我国在不同历 史时期创造了各个时代的生活制 品 及装饰 品, 这些 制品不仅造型优美 , 而且与其构成一体的装饰图案 风格各异、 变化多样 , 具有 民族特色又具有不同 即 的时代风格 , 充分显示了创造者的聪明才智及各种 不同的民俗风情。 我国出土的商周时代的青铜器都有装饰图案, 这种图案是由原始社会后期 的陶器装饰图画发展 而来的, 不仅体现了美妙的造型 , 同时还体现了优 美的形式结构 , : 如 对称、 均衡 、 条理、 反复 、 节奏 、 韵 律等形式法则。其特点在于通过凹凸效果 , 灵活地 运用单独图案 、 适合图案、 - 、 - 连续 四方连续等组 -h 织形式, 、 商 周青铜器是继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之后 又一辉煌的艺术形式。 1 青铜器中典型的装饰图案 1 商周时期青铜器装饰图案 . 1 商周时期 青铜器装饰图案的特点 。 商周时期 , 青铜器的拥有者为奴隶主阶级 , 青铜器是权力和等 级的一种象征 。 当时的青铜器主要有烹饪器 、 食器 、 酒器、 乐器、 兵器、 车饰及工具等 , 但更多的是用于 礼器。它们是: 鬲、 壶、 飘 簋、 盈 敦、 鼎、 尊、 盘、 篇、 、
一
宗教 祭祀 活动 。用 其盛 放贡 献 的” 牲 ”酒浆等 , 秋战国时代 , 牺 、 祭 青铜装饰打破了商周的 那种凝重 、 严 事 内 。 容 第—条装饰带表现了习射 采桑的故事 隋
释奠祭器
释奠祭器释奠礼乐乃中华礼乐文明今日最珍贵之遗存,三礼所记,于斯存焉。
这其间又尤以礼器及配制首当其冲、不可不察。
阙里祭祀礼器,铸造精密,保留着浓郁的商周遗风。
《圣门礼志》云:“屡有须发彝器,又蒙特旨,厘定宫商礼制乐章,尽美尽善,诚为千古未有之巨观,所谓崇礼先师,增辉圣德。
”“考圣庙礼制,究三代遗踪铸造,礼器古朴精详。
(朱熹)知潭州时曾申省部,乞准颁行崇文馆,奉勅刊行释奠仪注及礼器图式,颁行郡县。
盖是时,各学宫旧制残缺,故朱子更为考定,而阙里庙中则断不至考稽之。
”曲阜孔庙祭孔礼器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为皇帝御赐,仅供陈列所用。
诸如著名的“商周十供”;另一类为祭祀所实用。
帝王御赐祭祀先师的礼器,最早记载于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章帝过鲁祭孔子,留太尊、牺尊、象尊、山尊、雷尊、明水瓶共六事。
当然整个曲阜孔庙的礼器,最有名、最珍贵的莫过于乾隆时期的“商周十供”了。
这属于高等级别之国宝重器。
但这些礼器在祭祀时分别是干什么的呢?又是有着何等意义呢?【释奠礼器:簠】簠,乃古人之食器,这是古人祭祀和宴飨之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
其形制为长方形器,盖和器身形状相同,大小一样,上下对称,合则一体,分则为两个器皿。
《周礼·地官·舍人》云:“凡祭祀共簠簋。
实之,陈之。
”郑玄注:“方曰簠,圆为簋,盛黍稷稻粱器。
”《礼记·乐记》亦云:“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
”孔庙盙簋是对称的,先师位是簠簋各二。
簠簋是祭祀时必不可少的礼器,与酒器同样重要。
【释奠礼器:簋】商周之时,簋为重要的礼器。
尤其是西周之时,簋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奇数之列鼎配合使用而不可或缺。
故而古人有“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之说。
簋和簠一样,也是古人的一种食器,簠是盛放黍稷所用,而簋则盛放稻粱。
簋的形状一般来说,圆形,有圆口,圆腹,圆足,足在底部,方座,或有盖或无盖。
《周礼·秋官·掌客》郑玄注:“簠,稻粱器也。
《夏商周考古》习题与答案
《夏商周考古》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大致年代为公元前1900年至前1600年左右,是夏朝时期的主要考古学文化,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代表,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铜器作坊及绿松石龙形器等重要遗存,被认为是早期国家形态的雏形。
2. 商代甲骨文:商代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体系,刻写在龟甲或牛羊等动物肩胛骨上的卜辞和记事文字,主要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记录了商朝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3. 青铜礼器:青铜礼器是指中国古代青铜时代用于祭祀、宴飨、礼仪等活动中的器具,如鼎、簋、甗、卣、斝、觚、爵等。
在夏商周时期,青铜礼器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还与当时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密切相关,被誉为“国之重器”。
4. 西周金文:西周金文是指镌刻在青铜器上的西周时期的铭文,又称钟鼎文。
内容包括记载王室贵族的世系、功绩、册命、征伐、土地分配、法律诉讼等,是研究西周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文字以及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
5. 春秋战国车马坑:春秋战国车马坑是指这一时期贵族墓葬中专门埋藏殉葬车马的遗迹,往往反映出墓主人生前的地位和财富,同时也是研究古代车辆制造技术、丧葬习俗以及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实物证据。
二、填空题1. 夏商周时期的重要考古遗址有河南的________、陕西的________和山西的________。
答案:殷墟,周原,陶寺遗址2. 商代晚期最重要的青铜器代表作品是________。
答案:司母戊大方鼎3. 被誉为“中国第一都”的是________,它揭示了夏王朝的存在。
答案:二里头遗址4. 商周时期使用的占卜材料主要是________。
答案:龟甲和牛肩胛骨5. 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体现在青铜器上的________,其中记载了诸侯受封的内容。
答案:铭文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遗址最能反映夏朝文明?(C )A. 河南仰韶遗址B. 山东龙山文化遗址C. 河南二里头遗址D. 陕西半坡遗址2. 下列哪项不属于商代甲骨文的主要用途?(D )A. 占卜吉凶B. 记录重大事件C. 祭祀活动记录D. 商业交易记录3. 下列哪种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国家政权的象征?(A )A. 鼎B. 觚C. 爵D. 卣4. 在西周时期,哪一类青铜器常被用来作为册命和赏赐的载体?(B )A. 铜镜B. 编钟C. 簋D. 鉴5. 下列哪一项不是春秋战国时期车马坑的考古意义?(D )A. 反映古代交通工具的发展水平B. 揭示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C. 了解古代丧葬习俗的变化D. 推测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遗址属于夏商周时期的考古发现?(ABCDE )A.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B.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C. 陕西宝鸡斗鸡台遗址D. 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E.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2. 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特点包括(ABCE )。
商周时期的宗教信仰与祭祀文化
商周时期的宗教信仰与祭祀文化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宗教信仰以及祭祀文化非常的重要,它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文化水平。
本文将阐述商周时期的宗教信仰与祭祀文化。
一、商周时期的宗教信仰商周时期的宗教信仰主要表现在对神灵的崇拜和对鬼神之说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人们把自然现象解释为神仙的作为,最早的神仙就是“上帝”和“天皇”,它们的形象为龙、凤、麒麟等。
在商代,大家都崇尚活人的神化,人们认为,人死之后会成为神仙,所以,商代时期的神仙大多数都是过世的领导人或者是“先民”。
商代末期出现了诸多的鬼神之说,各种鬼神形象丰富多彩,符合当时的人们追求美、善、良、美、正义等美好诉求。
二、商周时期的祭祀文化商周时期的祭祀文化与当时的宗教信仰是相互关联的。
商周时期人们的祭祀文化包括了宗教、历法、风俗、法制、礼制等多个方面,其中最显著的是祭祀活动。
商代时期人们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祀天、祀祖、祀地等活动。
祀天是商代以及周代最重要的祭祀活动,它是朝向天空祭祀上帝和天皇,以表达人们的敬畏之心。
祀祖则是祭祖先,商代时期的人们认为祖先可以保佑自己和整个家族的平安和繁荣。
在祀祖的活动中,人们会献祭牲品,跳舞唱歌等形式,以表达对祖先的敬爱之情。
祀地则是祭祀土地,人们认为土地是农业的基础,所以祀地的主要意义是祈求土地能够得到保佑,以得到丰收。
祀地活动在当时的人们中间非常普遍,每年春秋两季都会进行一次。
三、商周时期的祭祀制度商周时期,祭祀制度是由统治阶级来制定的。
这个时期的君王被认为是上帝的代表,在祭祀活动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商周时期的祭祀制度包括了三个重要的制度:祭祀官制度、祭祀祭器制度以及祭祀礼仪制度。
祭祀官制度是商周时期制定的重要祭祀法令,它规定了祭品的献祭、祭奠对象、祭品的品种、祭品的数量、祭品的品质、祭品的造型、一些特殊祭祀场合下的极度献祭等方方面面。
整个祭祀流程,都由官员带领,按照法令和规定进行。
夏商周工艺美术
在思想文化方面,系统地提出了礼、乐、刑、政一整套统治之术,
很注重“礼”的等级关系,文字以金文为普遍的书写形式,重视教
东周
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前
221年)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走向解体的社会变革时
期,周王室日渐哀微,各诸侯国通过战争发展自己的势力 ,出现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局面。经过300年的兼并, 最后形成七雄并立的战国时代。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发 展,推进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统治者实行变法,进行政治
“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
1、熔点较低。溶液流动性好,便于熔铸。
2、硬度可以随铜和锡的比例的不同增加或降低。
3、在熔铸时由于铜液的膨胀性加大,可以减少气孔,得到 清晰的花纹。
铜是一种贵重金属,青铜器在当时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和
享用,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青铜器被赋予特殊的意义,
成为礼制的体现,称为礼器。青铜礼器象征着奴隶主的权 威,并具有区分尊卑贵贱的功能,这种功能在西周奴隶制 发展到高度时期表现得最为充分。后来随着奴隶制的衰落 ,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青铜礼器也逐渐失去原来的作
彝盛酒的器物,方形,带有如
屋顶般的四面坡形方盖。
西周 兽面纹方彝
偶方彝 商朝时期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高60厘米、
口长69.2厘米、口宽17.5厘米、重7l千克
觯zhì (觶)Zhì 古代酒器,青铜制,形似 尊而小,或有盖。盛行于中国商代晚期 和西周初期
罍Léi 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小口, 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 或陶制成。 战国 错银鸟云纹铜罍
趋完备,逐步确立了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使用大批奴隶
从事农、牧、手工业。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含答案解析)-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导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
2.知道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国人暴动等史实。
3.知道分封制的内容,理解分封制的作用。
4.通过学习夏、商、西周,分析归纳导致朝代兴亡的主要原因,得出明君兴国,暴君亡国的历史结论。
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夏商周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
学习难点:西周的分封制的作用与弊端。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2.考古学者在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 遗址,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了夏王朝的和等级界限。
3.夏朝历经400多年,到夏王在位时期,国力衰弱。
,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
二、商汤灭夏、武王伐纣4.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部族逐渐强大,的首领联络周围部族,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朝灭亡。
约公元年,建立商朝,都城建在。
5.商朝为巩固统治,设置,制定,加强对和的控制。
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更加腐朽。
6.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_,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7.公元年,周武王联合当时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史称西周。
三、西周的分封制8.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诸侯具有较大的,但需要向周王进献,并服从周王。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
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卿大夫、。
9.公元前841年,与民争利引起“ ”厉王逃亡。
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纹饰——兽面纹浅析
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纹饰——兽面纹浅析嘲耀_ll脯耍兽面跛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中自有重要地位,自于有文字记载的商月时期的史料很少.对干这部分的纹饰研究进腱的非常缓慢.史书记载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就有收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历史记载.束朝时期收藏研究这些青铜器一度在文^士大夫之目盛行.而直至今日.关于商局时期的兽面纹仍笼有一层神秘的面纱.本文列举T部分典型的兽面纹进行浅析试捣露其挣狞表面下.商周人们寨敬神灵和忻末幸描的羹好愿望?关键词:青铜器兽面牧人面纹一,青铜器上的兽菌纹何物,近古时代.在^们没有掌挺自然的规律之前.总是觉得冥翼中有一股神秘的■在左右着世界的一切人们以世的万物都有神夏鬼怪在主管,为7人类自身的生存繁衍.人们必须要极讨好鬼神.以期获樽鬼神的庇佑.这样的风气一直延续7下来.形戚T信仰鬼神的俗.到T商周时期,祭祀鬼神和鬼神占吉依然是^们杜会生活中的头等太事.在祭祀的仪式中7取悦鬼神.^们使用时最高档的礼器—一青铜器.把最好的禽物盛装起来供奉给鬼神享月.商月时期青铜器上刻划着一些面目狰狞的纹样.这些致样就像是在守护着青铜器供辜培鬼神的食物佩的,不让蚪人靠近.旁}申罂熊的让人生畏.这就是饕警+这个g称是在束代才有的.束代的史人±大夫盛行收集古青铜器.将逸些纹样冠以饕譬"一g.取其口太能食之意.'B謇秋先识篇'有这样的记载:"周鼎铺饕譬.有首无身,食^未嘲,害及其身.咀盲报更也.但究竟这些纹样和暮譬有什样关联并没有人去考证.近代以来.人们认为鲁馨纹应当作兽面纹..饕譬总有腔于的狰荇感.纵观饰有这类垃样的青铜器.其实不难发现,让人感嫩到狰狞的青铜器只很少的一部分.也有一些却是活泼可爱的,这可能跟青铜器慢慢的从只作礼器转自也作为生活月具有黄联.从这个自度来看.把这类纹饰口u傲兽面纹则更恰t这些纹饰被口u做兽面纹的一十犀日癣自于这些纹饰要素取材于动物标志._E如:羊自,牛角.虎身,乌冠等.这些职自动物特征的纹饰组合以粗鼻大眼觥形成7各种各样的兽面纹.二,从兽面纹的构成要素试析其形】或原目——鬼神信仰以及圉孵崇拜按照分布在器物上的苗l}位不月兽面纹又可分大瞢面纹和小善面纹.大兽面分布在器物的腹部等面积较大的部位.小兽面纹则分布在器物的足,提手.盖子.棱角等面积相对较小的部位?太兽面纹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纹样有正面的完整IV一■■■■■矗磐I难月■'菪嚣耋;1一的脸部形象.脸部沿鼻辩左右分开并严格对称.左右两个完全对称一脸部形象(如闺1).小兽面纹自千面积所限就无法做鄄严格的左右对称.或者是无件.比如说躯干就往往被省去.而且多浅浮雕.如目2所示.兽面纹一般都具备大嘴.根鼻,耳朵,肢体.躯巴.腰毛.自,还有从鼻子自上延伸到额头的像鸟类长长的尾羽样.这一部分与目骨文的"舌字形状相目.又目这部分纹饰在其重要不可或缺的(商晚期的一些青铜器上的兽面纹缺少眼睛.分纹样.却独独不会酶少这一部分纹样.可见这一部分纹样在兽I性).日本学者林B亲夫把这一部分纹饰命名为葩(目为"舌宇古代发音部位相目.而"蘑是春秋时期各甚诸侯拜谒天予时,干备诸侯所站位置的一种嵌帜的称)【1l(P9).本文暂且沿月这这个莲就起到种化兽面纹的作月.目只有被神化7束随鬼神左右的投利.管是酱通的羊面还是牛面,或是牛自虎耳等的自然界所没有的兽面.只要是加上葩就被神化7t在时制作这样复杂的兽面纹无疑是件耗时耗的事,人们不厌其炳的制作一件又一件带有复杂兽面纹纹饰的青铜器究竟出于什么原目呢7速可能与远古先民的目腾崇拜有美早在目家形j戎之前白勺氏族蛩社时期,氏族都有自a认定的祖先.这些祖先也檀认是能够庇佑人们的抻.是至上的神._廛些神披形象化之后就形成7所谓的囤腾.托族与氏族之间不断盘流融台,选样就形戚7几个族共有一十目膊的现象.目时币目氏族对目一目腾的心理诉求不月也出现T多种丧现形式.到T殷商时期目京部所存在的圈腾还是很多的.丈体上,商的东边鸟夷人(凤鸟,鸟,奥鸩氏)以鸟圈瞬.西边是羌人.以羊目腾:北边是狄.以犬为圈腾:南边是越.也以鸟目瞒【2】《p11】.那时还有鹿.龙等目腾(如目3).自此看来商周时期的神是唯一的,应该有很}种.目此在青铜器上出现很种类的兽面纹也就不奇怪T.这些不目的兽面无疑是被神化T的神圣生夏.他们是配享相伴鬼神左右的,日此也受到人们的敬仰.目时一些影响比较大曲目腾也经常作单独的纹饰在青铜器上出现.如圈41所示的鸟纹觥腹部直接装饰以凤鸟纹.作展翅欲飞状:圈4—2所示的龙纹钺,部以龙垃饰,翘尾昂首,形象十分的生动活泼.器上的番式兽面纹和人面纹上兽面纹的丧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在目一件青铜器上也可能会出现现形式.比如浅浮雕,镂鼻匡,堆雕等-所以有时青铜器也目其上得以命名,比如牛肆,革尊等等.这一时期青铜器被后^以这种还有一些,如目5所示.#.其上的兽面垃最醒目的部位就是那两只自后弯的大羊角.g为三羊i目5-2太保乌卣和圈5-3菇纹犀尊命g源自于外形醋似其周身所布有的兽面纹没有*.值得一捶的是图5-3鞋纹厣身上:一只乌的形状,盖子上面附有两皋龙.周身精满7象征云气的菇7表现她和凤乌的神曼的一面昵7在当甜的工艺条件下.像逸样饰又装饰着象征云气的圈案的青铜|晷也很.这也是一个值樽探讨饰以人面纹的很少,之所以把人面纹和兽面纹归于一处也是基于高信仰考虑的.即饰于青铜器上的人面纹并不是出于人文精神的纪念就是为7寝现神是.耍就是7表现所饰之^的德行高也像前纹那样是配享伴随抻是左右的是可以荫庇后人的在青铜器的铭文I'}王嘲r就有这样的i已戟.扶风齐家村出土的月历王胡簋就有铭文如下有(I13)采隹(虽)小子,经拥先皇,配享基天【2】(P{9'.而配享这样待遇白勺并不是每一十死去的先人都可以的.历史上记载配享这样待遇的人寥寥无几?霉616266-4列举出几倒典型的古有人面纹的青铜器简单分析如T:图6大禾^面纹方鼎和圈5—2^面统镶鼍单纯的人面纹作装饰的青铜器.大示^面纹方鼎出土于妇好姜.像前面所示的兽面纹那样人面庄严而且耳朵夸大,也许是7表现是为7被颂妇好的德行高艉伴随神是左右.大夫的耳朵便于听到祭祀时的祷告.倍此寄希望于妇好能庇佑后人吧.铽即是一种再器也是一种礼器.人面纹钺应诙是作礼器制作的青铜器.虽是人面但其风格却是典型的兽面纹风格+所把其归兽面纹一娄圈6—3虎食人卣和目64龙虎尊所装饰的纹样虎形兽面纹与人面纹相结音的组音纹样?这种纹样看起来恐怖其实表达的思想也是驮颂人的德行高尚配享陪伴神灵白勺.最初人们想像中的种不像现在我们看到的神像那样是人的模样.有盘字记载那时期神模样在今天看来几乎就是被打原形的妖怪形象.比姐《山海经'中记载的各路山神往往是多长7几个脑袋或者尾B的某种动物又或者是几种动物的拼台体.就算是有长的像人的.其身上也有某些动物的影子.比如t海经'描写的西王母说:.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骧."出土的物中美于种的形象也是有的,比如说西月时期的女螭与伏蕞形象的玉器(如图7).在圈6-3虎食^卣上可以看到老虎张大T嘴把^面言在嘴里,人面并无任何表现教老虎咬住所应有的恐惧,痛苦之娄的感觉.如此可以大胆推论其所要表现的不是虎食人这一个血腥的主题,而是表现的一个种.目6-4越虎肆.肆的肩上饰以花纹,腹部是典型的兽面纹风格纹饰.两虎共用一头,两虎身左右对称.奇特的地方在于虎口耆有一人,赤身裸体双臂呈上屈状下腔呈半蹲状.脸部不可见.在那个时代赤身裸体摊头散发者柱视神.这个人形的头被虎口衔住看不到头发.仅从赤身裸体逸点就可以断定此死者的灵魂或者就是神n表示对一个人的溺爱有句话说:旨在嘴里怕化T.这个纹样也许正有此意.虎即是神的化身把人古在嘴里.意思就是说夭抻溺爱此^的意思.既然溺爱此人然也必降福祉予他的后人7.-T-的兵器能够像那些邪恶韵动总之.兽面纹R是商周时期样的,有狰狞.有的活泼可爱.的自度是不出味道的在不7_值得注意的.参考文献…顾颟剐顾颉剐讲史录——2007【2l(日)林B奈夫抻与兽的纹三联书店.2009口,目粪青铜器——l兵器上的邪恶兽面纹还有一类特殊的青铜器——兵器.青铜兵器能够存世到现代的非常少,其上往目来源:参考文献2第8,27砸,庄饰以让人恐惧的动物纹饰比如毒蛇.这也可能是于人类求胜心理吧.希望自己美术编4青铜器'和《中目美术。
中国民间信仰
中国民间信仰1、简介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
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教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
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
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
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
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世俗神主要有自然神、职业神和人神。
下面我们分别简单介绍一下。
2、自然神所谓自然神,指的是自然现象被人格化之后升格为神。
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有许多自然神,我们这里主要介绍在中国古代比较有影响的几个自然神。
(1)天崇拜与王母娘娘、玉皇大帝在中国,天是被当作一个实在的天体加以崇拜的,因而才有仰望青空,向"苍天"拜祭的仪礼的源远流长。
至今在民间还尊称"天公"、"天老爷"。
玉皇大帝的崇拜也是民间信仰中具有普遍性的俗神信仰。
在民间玉皇大帝为万神之主至高的大帝,民间简称玉皇、玉帝。
道教对玉帝的全称是"吴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道教的最高神本来是元始天尊,但在民间信仰中玉皇大帝的地位远超过了元始天尊,成为统辖天下众神的至上神,以致使原有的道教最高天神逐渐都退居玉皇大帝臣下。
王母娘娘神的崇拜也是中国最为广泛的世俗神崇拜。
王母娘娘又俗称西王母,瑶池金母。
民间的祀奉又众多西王母传说的影响。
比如,传说王母娘娘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夫人,有一年七月七日,她把四颗蟠桃送给汉武帝,汉武帝吃了之后,觉得很好,想把核拿去种。
王母娘娘说,这种蟠桃三千年结一次果,人间是无法种活的。
又有传说讲,后羿曾向西王母求得蟠桃,那是长生不死之药,被嫦娥偷吃了,升上月宫。
这种种传说使得民间更加信仰王母娘娘,认为她能够赐福添寿。
(2)雷公、电母中国民间信仰最直接祟拜的天象,首先是雷。
它那巨大的震响声给人们带来的恐惧,从远古便引起了人们的畏敬。
2007年全国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试题(金属器)
2007年全国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试题(金属器)2007年全国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试题《金属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试题A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我国商周时代称青铜为“金”,又称_______其化学成分是锡青铜或铅锡青铜。
2、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器物是在甘肃省东乡自治县距今5000多年的_______文化遗址发现的青铜刀。
3、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大体相当于_______时期。
到战国,中国进入铁器时代,但青铜器仍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1973年在湖北大冶发现的_______对研究我国商周时期的采矿业和冶铜业具有重要意义。
5、青铜戈的锋刃部分称_______。
6、西周时期,宗法贵族施行_______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
7、饮酒器_______高体束腰,器口呈喇叭型,多见于商代遗址,西周中期以后的墓葬中基本不再出现。
8、我国古代青铜器主要采用范铸法烧铸,块范接口留在青铜器上的痕迹叫_______。
9、青铜器铭文古代称_______,现在一般称“金文”。
10、_______纹是流行于西周中晚期青铜器上的主要纹饰,它实际上是龙纹的演变或变形。
11、空首布是仿照农业生产工具_______的样子制作的。
12、春秋战国时期,刀币主要通行于_______国与_______国。
13、四神镜或四神十二生肖镜中的四神是指青龙、_______、朱雀、_______。
14、主纹为绕镜钮反向游动的双鲤鱼纹铜镜(双鱼镜)或鱼龙变化镜是_______代颇具特点的铜镜。
15、唐代金银器中有不少卫生用具,如熏炉、熏球、渣斗等,渣斗俗称_______。
16、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文化,属于我国境内源远流长的_______文化。
17、近年来在江西境内发现的_______,是我国商周青铜文化的重大发现。
18、中国金铜佛造像在我国大体上是伴随着_______的兴盛而发达的。
二、选择:(每题1分,共10分,单项或多项选择)1、我国甘肃史前()遗址中曾经出土过一些青铜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
夏商周时期的祭祀文化与社会制度
夏商周时期的祭祀文化与社会制度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由于祭祀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宗教文化和社会制度得到了深刻的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从祭祀文化和社会制度两个角度来分析夏商周时期的文化发展。
一、祭祀文化祭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通过特殊的仪式和礼仪来向神灵或祖先表示崇敬和感激,祈求神灵的庇佑和保佑。
在夏商周时期,祭祀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它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表达,也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祭祀形式和仪式夏商周时期的祭祀形式和仪式比较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祭祀对象,有贡品祭、祭天祭、祭祖祭、祭神祭等不同的形式。
贡品祭是指贡献物品的祭祀,直接面向天命,以表示对天地之间关系的尊重和崇敬;祭天祭是指向天神祭祀,以表示对天神保佑的感恩之情;祭祖祭是指向祖先祭祀,以表示对祖先先辈的敬仰和感激;祭神祭则是向各种神灵祭祀。
祭祀仪式也比较复杂,在祭祀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净身洗礼和祈福祷告,祭祀之时则要献上贡品、燃香炉和烛火,并进行拜祭和祷告等形式。
2.祭祀的意义和作用在夏商周时期,祭祀文化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
祭祀是一种仪式化的表达方式,它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界力量和神灵力量的尊重和崇敬,也表明了人类对社会制度和权威的认同和支持。
在祭祀文化的影响下,社会的精神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宗教信仰为重心的价值体系,它不仅包含了对自然界和神灵的信仰,也包含了对社会和个人的道德塑造和精神追求。
二、社会制度除了祭祀文化外,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也得到了深刻的发展和完善。
社会制度是指通过法律、规章和习俗等形式规范社会行为和组织形式的机制,它是维系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手段。
1.宗法制度夏商周时期的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一种范式。
宗法制度是指以家族为单位,通过族长和父系血缘关系来确定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的一种制度。
在夏商周时期,宗法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君权和血缘权逐渐分离,血缘关系和家族纽带逐渐弱化,大功臣权势逐渐崛起。
商周祭祀方法
商周祭祀方法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商周时代的祭祀对象。
在商周时代,人们对神灵的崇拜非常普遍,他们认为神灵可以保佑自己和家人获得好运和平安,因此祭祀活动在当时非常盛行。
祭祀的对象包括祖先之灵、自然之神、守护神等等。
在商周时代,人们对祖先之灵的崇拜尤为重要,他们认为祖先是家族的守护神,可以保佑家族的兴旺和安宁,因此祭祀祖先成为了一种在当时非常普遍的活动。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商周时代的祭祀场所。
在商周时代,祭祀活动的场所非常多样,包括祠堂、神坛、祭坛、神道等等。
祠堂是祭祀祖先之灵的地方,通常建在家族的宗祠中,用来供奉祖先的神位和祭祀祭品。
神坛是祭祀自然之神的地方,通常建在户外的高处,用来供奉太阳、月亮、山川等自然神灵。
祭坛则是用来进行宗族祭祀和宫庙祭祀的场所,通常建在宫殿或宗庙的正殿中,用来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神道则是用来进行祭祀神灵的行进仪式的道路,通常布满石碑、石马、石兽等神道石器,用来指引神灵的来临和顺利进行祭祀活动。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商周时代的祭祀仪式。
在商周时代,祭祀活动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准备阶段、祭祀仪式阶段和结束阶段。
在准备阶段,家族或国家需要准备祭祀所需要的祭品、祭具、神器等物品,选定好祭祀的时间和地点,并邀请祭司、王公、贵族等人参加祭祀活动。
在祭祀仪式阶段,首先会举行祭祀神灵的祭祀仪式,然后进行进贡祭祀或献祭祀等活动,最后祈祷祝福,祈求神灵保佑家族或国家的平安和兴旺。
在结束阶段,人们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报告祭祀的结果,感谢神灵的庇佑,宣告祭祀活动的结束。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商周时代的祭祀祭品。
在商周时代,祭祀祭品非常丰富多样,包括食品、饮料、动物、植物、金银器、玉器等物品。
食品包括有牛羊肉、禽类、鱼类、粮食、蔬菜、水果等,通常用来祭祀祖先之灵和自然之神。
饮料包括有酒、醪、蜜、水等,通常用来供奉祭祀神灵和供佳饮用。
动物包括有牛、羊、猪、鸡、鸭、鱼等,通常用来作为祭祀祭品或祭祀牺牲。
植物包括有谷类、蔬菜、水果、草药等,通常用来祭祀神灵或作为供奉祭品。
第九讲礼俗二古代的祭礼
第九讲礼俗二古代的祭礼古代的祭礼祭祀鬼神的礼仪,又称吉礼。
儒家信奉鬼神的存在,祭祀的对象很多,大致有天神、地祗、人鬼三类。
其名目繁多,国家专门设有礼官,掌管祭祀方面的礼仪。
古人对鬼神之祭非常重视,除了军事就以祭神为头等大事了。
在儒家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嘉礼、宾礼)中,吉礼排首位,从中亦可见其重要性。
祭祀时,向鬼神奉献的祭品可以为牲畜也可能是人。
到春秋之后,杀人祭神的风俗渐绝,但祭祀的重要地位并没有改变。
至于祭祀的功用,《礼记・祭统》说:“能见事鬼神之道,能见君臣之义,能见父子之伦,能见贵贱之等,能见亲疏之杀,能见爵赏之施,能见夫妇之别,能见政事之均,能见长幼之序,能见上下之际。
”认为祭祀有十种功能。
换言之,祭神祈福的宗教仪式,是能够体现人伦关系的方方面面的。
因为百姓信奉鬼神,以祭鬼神的形式作道德教化的基础,百姓不但诚惶诚恐,而且会深信不疑,在无形之中被儒家道德潜移默化。
社稷的本意社,指土神;稷,指谷神。
由于古代君主都要祭祀社稷,因此到后来,“社稷”就成了国家的代称。
“社”字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代,其源起与原始时代的生殖崇拜密切相关。
在春秋时代,这种原始崇拜的流风余韵还可以看见。
在一些国家(比如齐国),每逢社祭之日,青年男女就自由地聚在一起,尽情欢爱,无所顾忌。
“社”与土地有关,而“稷”原是周民族的始祖后稷,他在西周时被尊为五谷之长,与“社”并祭,合称“社稷”。
据《周礼・考工记》记载,社稷坛设在王宫之右,与王宫左侧的宗庙相对,社稷坛代表土地,宗庙代表血缘,二者同为国家的象征。
帝王为什么要封禅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
封禅的对象是特定的,专指泰山。
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封,在泰山南梁父山辟场祭地叫禅。
为什么封禅的一定是泰山呢?因为在古人心中,泰山居于中国之中,有众神群居,是神山、通天之山。
另外,君主在天下一统之时登封泰山,可以彰显奉天承运;在天下太平时封禅,可以向天帝汇报凡间文治武功的盛况。
当然,封禅泰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从祭祀诗看商周宗庙祭礼特点
从祭祀诗看商周宗庙祭礼特点摘要:《诗经》中的祭祀诗,多以祈福和歌颂祖先功德为主要内容,用于祭祀和朝会宴享等场合。
本文从祭祀诗入手,以《颂》中的祭祀诗为中心进行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商周宗庙祭礼特点,希望能进一步揭示文学与时代的内在联系,这对进一步了解祭礼特点很有意义。
关键词:祭祀诗;祭礼;商周宗庙祭祀诗就是在宗教祭祀活动中所咏唱的赞颂神灵、祈福禳灾的诗歌。
在中国传统的宗教活动中,主要的体现就是祭祀了,它伴随着“神”的概念顺应产生,这体现了祭祀最为原始的意义。
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懵懂无知,对自然科学知之甚少,面对自然界的现象与环境的一切变化,人们无从解释,就产生了对超自然“神”的信仰与崇拜。
祭祀就是人们为了能与“神”建立良好关系从而向其进献物品的一种宗教仪式,人们将最好的礼品奉献给神,目的是为了以得神灵的庇佑,获得福祉。
后来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祭祀成为权利的象征,被宗法礼制所沿袭,成为掌权者控制宗族成员的手段,更成为邦国宗族的组织形式,达到有利于统治的目的。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我国最早的诗歌形式,主要包括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计305篇。
而《诗经》中的祭祀诗主要保存在大雅和颂之中,在殷周政治统治之下,祭祀俨然成为有行为意志的活动,与政治文化相关,成为政治生活的组成部分,不仅维系政治并与宗血伦理密切相连。
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通过祭祀诗,我们就可以从中看出一些从远古时期到商周的祭祀的端倪,而商周的宗庙祭礼特点也可以从祭祀诗中反映出来。
以下从两个部分分别来叙述。
一、祭祀宏大(一)祭祀歌、舞《诗经》中的祭祀诗大多都用祭祀类型的歌曲来表现祭祀场面,给人直观的感觉就是歌舞、音乐盛大的祭祀场景。
这些都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的巫祝,巫与祝是当时人类与上界沟通的中介,而巫的职能就是用舞蹈体现出来。
《说文解字》说:“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由此,可以看出巫与舞的渊源。
商代周祭制度
商代周祭制度
1 商代周祭制度的背景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祭祀制度也是其文明发展
的一个重要体现。
周朝祭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朝,商代祭祀制度为
周朝祭祀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商代周祭制度的内容
商代祭制有四大类:先祖祭、社稷祭、山川祭、神位祭。
商代周
祭制首先在先祖祭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和完善。
周朝将先民的祭祀形
成了分类,分别设有于祭、敬祖、大祝、祖登、武王祭等不同的形式,同时也与政治等其他方面结合起来,成为周朝祭祀制度的主要内容。
3 商代周祭制度的作用
商代周祭制度不仅是一种文化体现,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发展。
通过祭祀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
对先民和文化祖先表达出更多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进而使文化传承得
以更加深入和广泛,这也为后来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奠定了基础。
同时,商代周祭制度还促进了人们的社会交流和文化融合,为民族文
化的交流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4 商代周祭制度的现在
如今,虽然商代周祭制度已经不再像古时候那样地普及,但是其
中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动仍在保留和发展。
比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
化传承的不断深入,先祖祭等一些传统的祭祀活动仍然在许多家族和
地区以安乐祭、临时祭等不同的形式得以保存和发展,并且仍受到了
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推崇。
5 结语
商代周祭制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发扬光大是
每个中国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信在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祭祀
这个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一定能够在现代社会得到继承和传承,让其永远流传下去。
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分层作业-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基础巩固】1.目前国内已知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 B.牛虎铜案 C.四羊方尊D.三星堆青铜面具【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商朝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A项正确;牛虎铜案于1972年在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遗址第24号墓坑中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青铜器,铜案高43厘米,长76厘米,12千克重,不是国内已知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排除B项;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的青铜礼器,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重量34.5千克,不是国内已知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排除C项;青铜大面具是三星堆遗址2021年出土的文物,这件青铜面具重131斤,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但不是国内已知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排除D项。
故选A项。
2.有些青铜器上刻有文字,古人称这种文字为金文。
金文从商代中晚期开始出现,数量较少;周代青铜器上文字数量明显增加。
金文的内容涉及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方面。
由此可推知青铜金文的历史价值在于()A.便于了解商周时期青铜器功能的变化 B.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重要阶段C.提供了研究商周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 D.突显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水平领先【答案】C【详解】根据“金文的内容涉及祭祀典礼、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诉讼、婚姻等方面。
”可得出金文上的内容都是原始史料,所涉及的方面广泛,提供了研究商周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青铜功能变化,排除A项;材料只提及金文,没有其他文字,排除B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领先,排除D项。
故选C项。
3.小郑同学在参观河南省博物院某一展厅时看到了下列展品。
该展厅最有可能是()A.走向邦国---新石器时期 B.中原立国---夏商时期C.宅兹中国---西周时期 D.逐鹿中原-----东周时期【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涉及二里头宫殿、青铜器、甲骨文三则史料和结合所学知识,二里头是夏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青铜器是商朝时期典型的艺术代表,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故材料反映的是夏商时期,B项正确;夏商时期已经出现早期的国家,已经进入奴隶社会,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排除A项;宅兹中国,出自西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铭文,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的遗志,迁都被称为“成周”的洛邑,排除C项;楚王问鼎体现的是逐鹿中原,排除D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数年之祭祀——禘祫
• 四时之祭中只奉祀昭穆和文武二庙,其他不能享受奉祀的 先公之主藏于太祖庙中,大谛即数年之祭,也就是合祭祖 先神。 • 至周代, 合祭祖先神又有祫xia祭之名。
• 《春秋-文公二年》:“八月丁卯,大事 于太庙。” • 《公羊传》:“大事者何?大袷也。大袷者何?合祭也。 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 si于太祖。 • 《白虎通•宗庙》:“祭宗庙所以褅祫何?尊人君,贵功 德,广孝道也。位尊德盛,所及弥远。谓之褅祫何?褅之 为言谛也。序昭穆, 谛父子也。袷者,合也。毁庙之主, 皆合食于太祖也。”
时祭之礼仪
• 1食品与大祭不同。用每一季所成熟的食品,即用 馈食之礼,无肆灌献之礼。 • 礼记-王制: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 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 • 2庙礼中用乐。 • 礼记-郊特牲:飨、禘有乐,而食、尝无乐,阴阳 之气也。 • 孙希旦《集解》:飨禴在阳时,故有乐。食尝在 阴时,故无乐。.....诸侯大祫之祭,因秋尝行之。 诸侯秋尝无乐,而祫祭在秋,则用乐,大祫礼盛 故也。
祭中霤
《说文》:霤,屋水流也。 《礼记郊特牲》:家主中霤国主社。 郑玄注:中霤亦土神也。 中霤之制虽由小而大,由天窗而进为天井,由天 井而进为庭院,然形变而其创制之作用则终不变。 •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祀中霤,祭先心。 • 郑玄注:祀中霤之礼,设主于牖下,乃制心及肺 肝为俎。其祭肉,心肺肝各一。 • • • •
•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 灶,祭先肺。
• 郑玄注:“夏,阳气盛,热于外,祀之于灶,从火类也。 祀之先祭肺者,阳位在上,肺亦在上,肺为尊也。灶在庙 门外之东, 祀灶之礼:先席于门之奥(西南角)东面, 设主于灶径,乃制肺及心肝为俎, 奠于主西。又设盛于 俎南,亦祭黍三,祭肺、心、肝各一,祭醴 三,亦既祭 彻之,更陈鼎俎,设馔于筵前,迎尸如祀户之礼。” • 孔 颖达疏曰: “配灶神而祭者,是先炊之人。 • 《礼器》云:‘灶者,老 妇之祭也。 • 朱熹《论语,八佾篇集注》:如祀灶则设主于灶径, 祭 毕而更设馔于奥以迎尸也。 • 奥,宛也。室之西南隅。——东汉·许慎《说文》
• 天子、诸侯每月初一朝庙,有月朔之礼。 • 月朔之礼中,有告朔、朝庙。 • 每月定历后,有天子告于诸侯,诸侯藏于祖庙。 • 《谷梁传-文公十六年》:天子告朔于诸侯,诸侯受乎祢mi庙,礼也。 • 白虎通-宗庙:诸侯以月旦告朔于庙何?缘生以事死,故国君月朔朝宗庙, 存神受政也。 • • • • 对于诸侯来说,告朔为三件事: 每月初一入祖庙,请出历书,称之为视朔。 让史官宣读作为实施政令的根据,称为告朔。 后由大夫报告政务,为听朔。
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 飨农及邮表畷zhui、禽兽,仁之至也, 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迎虎,为其
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归
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何为“腊八”?
• 《释文》:“祭有八神:先蔷一、司蔷二、农三、 邮表缀四、 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 • • • • • • 先蔷、司蔷,指神农和后稷。 农,指古时的田官,田俊。 邮表畷,指修路、划注路标的便民之人。 猫虎,是田鼠野兽的天敌。 坊,指水堤;庸,指水沟。 祭昆虫,使之不为灾害。
七、军礼中的庙祭
• 1天子诸侯亲征,首先要告祭祖庙。天子离开国都既是是 巡守,也要以斋车载迁庙主而行,以便途中祭祀。还要祭 社,“冝乎社”,冝是祭社的专名。 • 2将军大夫出征,则在太庙授兵——分发兵器,后来象征 性的授将领以斧钺,此为“授命”。同时还要“受脤shen (祭社后的祚肉)于社”。 • 3到达驻地,祭祀战神和兵器之祖蚩尤——“祃ma祭”。 • 4在庙主、社主前占卜,确定具体交战日期。并于交战前, 祷于灵前。 • 5战后,归还庙主、社主,同时祭祀。胜——振旅,败则 以丧礼对待。《左传-秦晋殽之战》穆公“素服郊次,向 师而哭”。
腊祭的对象:自然神——祖先神
• 礼记-月令:孟冬......,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 五祀。 • 风俗通义-祀典:腊也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 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 也。 • 1腊祭是以田猎的所获来祭祀。 • 2祭祀的对象是祖先神。 • 3祭祀的时间是新旧年岁交接之时,岁末之日。 • 最早的文献记载:《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 曰:虞不腊矣。 • 腊祭既是贵族的盛大祭典也是平民祭祖的节日。
祭行heng神(祖游神) 行,道也。——《说文》 • 礼记:谓之“国行”。 • 《大雅生民》载谋载维,取萧祭脂,取羝以軷。 毛传:軷,道祭也。郑笺:取羝羊之体以祭神, 自此而往郊。 • 汉代,送行之祭需设宴饯行,称为“祖道”或 “祖饯”。 •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其祀行,祭先肾。郑 玄注:行神之位,在庙门之外。
司命&泰厉
• 贵族家神除五祀外,又有此二神,合称七祀。 • 孔颖达疏《礼记祭法》: • “泰厉,谓古帝王无后者也。此鬼无所依归,好 为民作祸,故祀之。 • 公厉,谓古诸侯无后者。 • 族厉,谓古大夫无后者。族,众也。大夫无后者 众多,故言族厉。” • 士以下至庶人,不祀。
门户之神
• • • • • • • • • 傣族《关门歌》 山洞在野外,山洞在森林, 野外有大蛇,林中有虎豹。 孩子们,快进来,孩子们,快进来! 我要关门了,我要堵洞了, 搬来干树枝,拉来绿树叶, 抬来大石头,堆在洞口边。 挡风有防寒,野兽进不来,我们才安全。 关门了关门了,啾啾啾。
六、婚礼中的庙祭
• 婚礼中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成,亲迎。 • 亲迎之事,由新郎先于本国祖庙告祭,然后前往 对方之国祖庙告祭后,才可将新娘带回。
• 宗族在婚姻上的作用其实就是结成以血缘为纽带 的政治联盟。只有经过告庙,所缔结的婚姻才有 宗法上的效用,将受到宗族的认可和保护。
• 婚礼中的告庙,既是视女方为宗族财产的形式, 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获得祖先神灵许可的婚姻才 能给家族带来福祥”的社会意识。
• 《礼记•月令》孙希旦《集 解》曰:“愚谓春祀户, 夏祀灶,中央祀中霤,秋祀门,冬祀行, 此所谓 五祀也。五祀皆宫内之神。……此五者,皆有神 以主之,其于人最为切近而不可离,故以此列为 五祀,而其礼通乎上下也, ……祭五祀必皆于庙 者,盖祀之于人所居之处则恐其亵,故祀之 于庙。 祭,谓祭之于地也。……祭五祀于每月言之,则 不限何月, 如祀户则春之月皆可祀也。 • 孙氏所谓“其礼通乎上下”,即凡贵 族平民都可 祭之,但据《礼记•祭法》所言,庶人只可立一祀, 或 祀户,或祀灶,这同样说明,贵族对平民祭家 神的权利也是限制很严的。
• 《春秋繁露-四祭》:古者岁四祭。四祭 者,因四 时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杓, 秋曰 尝,冬门烝。此言不失其时,以奉祀先祖 也。……祠者,以正月 始食韭也;禴者,以四月 食麦也。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蒸者, 以十月 进初稻也。 • 董仲舒不仅指出了四时之祭名是因祭祀的物品 不 同而形成的,而且指出了四时之祭各自所在的具 体时间。 • 同时,四时之祭祀以每季所成熟的物品来祭祀祖 先,物品不限于单一品种,如夏的禴祭,不一定 就是麦,也可以是菜。
商周时代的时祭、物祀
上古祭祀文化
商周时代的时祭
• 商周时代,统治阶级为维护内部秩序,不仅在立庙上建立了 等级森严
的制度,而且在祭祀祖先的时间方面,也有一些具体的 规定;哪种时 间由天子或诸侯来行祀,把哪些祖先神列入哪种时间的祭祀,都是列
入国家的祀典的。
• 这种连续不断的祭把,意在保持对祖先的敬意,以昭示后人。 • 《国语•楚语》:“祀所以昭孝 息民、抚国家、定百姓也,不可以已。 夫民气纵则底,底则滞,滞 久而不振,生乃不殖。其用不从,其生不 殖,不可以封。是以古 者先王日祭、月享、时类、岁祀。诸侯舍日, 卿、大夫舍月,士、 庶人舍时。”
禘祫的区别
• 郑玄之说散 见于其所注群经及《褅祫志》: • • • • • • • • • 1、褅、祫为两种祭祀,不是一事兼二名,且祫大谛小。 2、褅与祫在时间上不同: 1)祫三年一祭,褅五年一祭。 2)褅、祫进行的时间既有 夏秋二季的不同,因此相距的 月数也不是整齐均衡的。 4.吉禘之祭在春季,大谛在夏季。 5.周代大袷之祭在秋季。 6. —年之中,祫与褅祭 不重合进行。 7.有国君驾崩,三年丧毕而行祫祭,第二年春季行褅祭, 自除丧以后,皆三年袷,五年褅。 8禘侧重于分辨昭穆之序,祫侧重在合祭。
五、五祀与七祀
• 礼记-曲礼下:天子祭五祀。郑玄注:五祀,谓春 祭户,夏祭灶,季夏祭中霤,秋祭门,冬祭行也。 • 白虎通-五祀: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霤 也。所以祭何?人之所处出入,所饮食,故为神 而祭之。 • 《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
• • • • 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王自为立七 祀。 诸侯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门,曰国行, 曰公厉;诸侯自为立五祀。 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 适士立二祀:曰门,曰行。 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 门户除了最初的作用外,后期在人们意识中还有 了辟邪的作用。 • 《中国考古》安金槐主编:晚商宫殿基础和基址 下,常有人或犬牲的葬坑。 • 目的显然是:加强门的防卫功能,防止野鬼前来 侵害。 • 后来,有在门上和围墙上刻有犬的形象。 •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祀户,祭先脾。 •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门,祭先肝。
灶神
• 当人们从野外进入穴居生活之后,才出现了原始 的 灶。灶本身具有两种功能,一是取暖,二是烧 煮食物。
• 独龙族:进新房首先祭祀火塘,火塘被认为是天 的一部分。 • 苗族:火坑灶是“祖神堂”。 • 彝族:家家都有一个四方形火塘,中火终年不息。 • 布依族:土灶生火后,就成为神圣之物不可侵犯, 不能冲撞,否则会遭到灶神惩罚。
周制以祠禴尝烝为四时之祭专名,含义为何?
• 孙希旦《礼记-王制集解》曰:周以天子有大褅之 祭,故改春夏祭名以辟之,而诸侯 祭名仍旧,故 《鲁春秋》书‘鲁褅’,皆时祭也微,故祠名之。夏曰禴者,麦熟进之。秋曰尝 者,新谷熟尝之。冬曰烝者,烝之为言众也,冬 之物成者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