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历史 上册(期中期末复习单元知识点考点)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历史 上册(期中期末复习单元知识点考点)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2.中心地区: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二、商汤灭夏1.夏朝灭亡:夏朝后期,商的首领汤联络周围部落,起兵攻伐夏王桀,夏王朝灭亡。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

三、武王伐纣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周部落日益强盛。

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四、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3.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4.西周的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周幽王时,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后来,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的甘肃等地就出现了铜器,如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复习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复习课件

(1)政治主张:提出“仁”(“仁而不佞”)的学说(思想核心)。 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2)“为政以德”(即以德治国,强调道德教化对百姓的作用),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其次是“礼”; (3)教育主张: 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界限, 体现了教育平等思想; ②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③ “温故而知新”;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善于从正反两 方面思考问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具有朴素的 辩证法思想
2019
考点 8 “百家争鸣”(理解)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 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主要 学派
(1)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顺应 了历史发展的需要; (2)从外部因素看,有秦孝公的坚决支持; (3)其改革的措施、方法得当; (4)商鞅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的勇气和毅力

鞅 变
启示

封建制度 的建立
(1)顺应历史潮流的变法与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我们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 (2)善于用人并勇于改革是一个国家得以强盛的重要条件; (3)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有不怕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4)要学习商鞅勇于变法、不畏艰苦的精神,树立为振兴中 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 理
打击了旧有的血缘宗法制度,使 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 度的建立由此开始
性质
商 影响 鞅 变 法
成功原 因
2019
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或封建性质的改 革,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最为彻底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测试题(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下令“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材料中没有涉及商鞅变法措施的是( )A.建立县制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奖励耕战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2.“5·12”大地震,四川遭到巨大破坏,但有一文化遗产(工程)损害并不大,而这一文化遗产(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这项工程是()A.都江堰B.灵渠C.郑国渠D.王景疏通黄河3.山东省被誉为“齐鲁大地”的说法最早可追溯到()A.商朝甲骨文记载B.西周分封制C.战国时期的诸侯国D.秦朝郡县制4.毛泽东曾评价说:“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 )A.奖励耕织B.承认土地私有C.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D.建立县制5.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兼爱”“非攻”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C.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D.庄子提出“仁”的学说7.认为“民为贵”,“君为轻”,主张实行“仁政”的思想家是 ( )A.孔子B.孟子C.墨子D.庄子8.下列哪些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文物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①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敲击乐器②成套的青铜酒器③绿松石镶嵌的精美铜牌饰④白陶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期末复习试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期末复习试题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一、选择题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

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

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

”材料不能说明A.周朝实行分封制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2.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A.夏朝B.西周C.商朝D.东周3.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朝代兴替呈现正确的是①夏→商②西周→东周③战国→春秋④商→东周⑤商→西周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4.这件事被称为商代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它使商朝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的政治局面,从此商朝结束了“荡析离居”的动荡岁月,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这件事是A.盘庚迁殷B.牧野之战C.实行分封制D.尊王攘夷5.甲骨文当时主要是刻在A.龟甲和兽骨上B.陶器和青铜器上C.骨器和石器上D.铁器和木片上6.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

下列图片所示文物出自中国古代的A.黄帝时期B.夏朝时期C.商朝时期D.西周时期7.2017年9月,以毛公鼎为原型的“金石之都”宝鼎揭幕,“金石之都”成为潍坊一张新的城市文化名片。

潍坊历史上名满华夏的两位著名金石学家和收藏大师是A.赵秉忠、陈介祺B.赵明诚、张择端C.贾思勰、赵明诚D.赵明诚、陈介祺8.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A.骨耜B.人面鱼纹彩陶盆C.四羊方尊D.司母戊鼎9.周初分封制的实行,巩固了统治,开拓了疆域,但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导致这种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A.诸侯的争权夺利B.周王室的衰微C.生产力的迅速发展D.奴隶、平民起义的打击10.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社会变革的原动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分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分析

人教版七年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五课时:四大方面1.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单元内容概览2.青铜器与甲骨文二.单元重难点提示3.动荡的春秋时期三.单元学法点评4.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四.单元知识梳理5.百家争鸣一,单元内容预览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嬴政统一六国.被称为先秦时期这一时期创造了从青铜器为代表的灿烂的青铜文明.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分封制实行初期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但因其缺乏对诸侯国的有效约束.周天子逐渐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东周时,历史开始进入列国纷争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先进的生产力推广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变革.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诸侯国的改革,加速了奴隶社会的瓦解,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形成.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百家争鸣‛特别是儒家学说的产生和传播,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二.单元重难点提示1.重点,: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

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成就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的修建,老子和孔子的成就,百家争鸣。

2.难点,:夏商西周衰亡的原因.分封制的作用,青铜文明的概念。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及与汉字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及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商鞅变法的影响,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3.突破重点突破难点措施: A.突击重点①关于朝代更替问题。

可用朝代口诀歌来解决。

先交代整体内容,然后提出要求。

为减轻学生负担,学到那哪记到哪。

比如第4课和第5课时涉及前半句,‚夏商和西周‛,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对于夏朝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在教材中首次出现公元前的字样,要让学生交代历史纪年的方法a.公元纪年b.干支纪年c.年号纪年‚贞观之治‛d.民国纪年e.世纪年代扩展学生视野。

重点介绍公元纪年法(和数学上数轴联系)。

对于本章还应在上一章的知识基础之上。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兴衰(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1. 建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

启继承父位,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 1600 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 1600 年,汤建立商朝。

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至殷,统治稳定。

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三、西周(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1、建立: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扩大了统治范围。

(5)弊端: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

公元前 771 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总结讨论:(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腐败,失去民心。

(2)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打制石器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磨制石器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青铜器青铜时代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器的成就:(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单元复习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人教版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单元复习课件)

208年
383年
(二)春秋战国经济的发展:
1)农具的改进: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在春秋 时期开始出现, 泛应用。
战国
广
战国 时期,秦 国太守李冰 2)水利的兴修: 名的都江堰 ,是世界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

岷江
中游修建著
链接:
秦汉封建经济的发展(简单了解) 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措施得当 劳动人民辛勤劳动,敢于创新,工具先进 水利:(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派王景 治理黄河)
七雄的形成:战国初年, 韩 、 赵、 魏 三家瓜分晋国; 齐国大夫 田氏取代原来国君,建立 田氏齐国。 七雄的名称: 齐 、 楚 、 秦、 燕 、 赵、 魏 、 韩 。 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 重要战役: 、 、 。
3、列表归纳中国古代著名战役 名称 时间 双方
涿鹿之战 距今四五千年 炎黄 蚩尤 牧野之战 城濮大战 前1046年 前7世纪 前4世纪 前4世纪 周武王-商纣 晋--楚 齐-魏 齐-魏 秦—赵
4、文学成就 战国 楚 屈原生活在 时期的 国,代表作《 离骚 》,“长太息 忧国忧民 的思想 。 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反映了他 5、音乐成就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 编钟 。 的 钟鼓之乐 ,战国时代最著名的乐器是在湖北出土
6、思想上的百家争鸣 1)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史称 百家争鸣。
农具
奴隶的辛勤劳动 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但是残酷 的奴隶制度使奴隶过着悲惨的生活。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一)军事的争霸和纷争导致社会的动荡 1、春秋时争霸的原因、过程、影响? 原因: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下降,诸侯实力强大,天子依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过程与方法阅读《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内容,了解史实;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同学们,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远古时代的历史。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远古人类,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创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奴隶社会。

在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仅次于古代埃及进入奴隶社会,从此我国历史迎来了文明时代。

我国奴隶社会历时近1 600年,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四个时期。

今天,就让我们首先来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禹因治水有功,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其部落的势力和影响得到扩大。

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了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多媒体展示“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教师:夏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大致在今天的什么范围?夏朝的建立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教师:阅读课本第20页正文部分内容,问:世袭制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答出: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的制度。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教师出示材料史书上记载,禹建立了一支军队,征服南方三苗,还建立了官僚机构,有“六卿”等官职。

那时已有刑法,史书上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第2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巩固强化复习

第2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巩固强化复习

河北考题·综合演练
2.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与发展的重要阶 段,这三朝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主要启示是( D ) A.提倡改革 B.重视教育 C.发展经济 D.以民为本 【点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商、西周三朝都是因为 实行暴政而导致国家灭亡,所以给后人的启示是要爱惜人 民,以民为本。故选D。
河北考题·综合演练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走向封建社会。
河北考题·综合演练
材料二 在郭家庄发掘的 160 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 41 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 28 件青铜乐器 和生产工具,200 多件青铜兵器和 900 多枚铜镞……墓主人可 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摘编自《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河北考题·综合演练
(2)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 史信息? 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 等。
河北考题·综合演练
6.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下 列说法不符合这一时期的是( ) A.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B.周天子地位不如强大的诸侯 C.当时的历史趋势是统一 D.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
河北考题·综合演练
【点拨】春秋战国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通过争霸兼并 战争,诸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少。D符合题意。 【答案】D
综合归纳·纵横链接
综合点2: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变革及产生的影响 (1)生产力的变革: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推动新的生产 关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 (2)政治变革: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 盛的诸侯国,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水利工程变革:都江堰修成——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 (4)思想变革: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繁 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部编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四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兴衰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家天下”局面是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开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巩固统治: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夏历。

4、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5、灭亡:桀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600年被商汤所亡。

二、商朝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

2、盘庚迁殷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三、西周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总结讨论:(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腐败,失去民心。

(2)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夏、商、周的更替: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器的成就:(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复习(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复习(共32张PPT)

商 鞅 变 法
影响
的封建国家; (2)为以后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 发展(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1)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顺应
成功原 因
了历史发展的需要; (2)从外部因素看,有秦孝公的坚决支持; (3)其改革的措施、方法得当;
公元前356年;商鞅(卫鞅、商君)、秦孝公
商 鞅 变 法
背景
(1)经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根 本原因);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利, 并废除贵族的特权; (3)思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为变法提供
了指导思想
目的 顺应新的形势,富国强兵、变法图强
内容
诸侯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终导致周王室衰
消 极
微,诸侯征战不已;春秋主要霸主和战国 七雄都属于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春秋时 期,分封制开始瓦解;秦统一全国后,废
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考点 2 青铜器与甲骨文(识记)
代表是商朝的司母戊鼎,是迄今出土
的最重的青铜器。
青 青铜器 四羊方尊,湖南宁乡出土,是青铜器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 理
打击了旧有的血缘宗法制度,使 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 度的建立由此开始
性质
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或封建性质的改 革,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最为彻底的)
(1)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奴隶制度),使秦国的经济
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
时期
农具的改进
原始社会 远古居民:以石、骨、蚌、木为主
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青铜工具(“青铜时代”)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单元复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单元复习新人教版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复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事实,说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掌握世袭制、公天下、牧野之战等历史概念。

2.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

3.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地位的衰落和主要霸主,掌握战国七雄的概念和七国之间发生的主要战争,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4.掌握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状况;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作用,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5.了解我国先秦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音乐的成就,掌握商朝甲骨文和诗人屈原有关知识。

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掌握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各家代表人物及思想。

要求学生了解复习目标,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复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知识梳理注重构建框架,落实重难点。

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重要联系。

方法指导二:根据已构建的单元知识框架进行每课时的知识梳理,重在突出本课重点知识;导学案中的错题是指前面每课时中“检测反馈”中学生错误率较多的问题。

(这些错题由每组组长收集、汇总)错题讲解注重讲易错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归纳同类题的解题技巧;要分析总结做错题目的原因,吸取教训。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可对前面已学过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布置本节课复习任务。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构建单元知识框架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时间、人物、都城、结果青铜器与甲骨文——青铜器——甲骨文动荡的春秋时期——铁犁牛耕——时间、作用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战国七雄——著名战役都江堰——事件、人物、作用商鞅变法——背景、时间、人物、内容、影响百家争鸣局面——道家—老子——儒家—孔子——君王称霸、士人游学——百家争鸣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交流预展】1.组内交流:(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后记录在导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试卷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试卷附答案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这句话里的“天下为家”是指( )A.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 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C. 确立了分封制D. 王位按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2.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夏商周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3.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A. 尧B. 黄帝C. 舜D. 禹4.小叶同学向朋友介绍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启建立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B. 汤发动牧野之战,建立商朝C. 盘庚迁殷,商朝稳定D. 国人暴动使西周灭亡5.江苏镇江丹徒区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宜侯矢簋(cèguǐ)。

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西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他鬯酒(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

上述材料可以印证的是()A.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B. 宜侯承担拱卫王室责任C. 周王有义务保护宜侯D. 西周通过察举制度选官6.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由天子将土地和臣民分给亲戚和功臣B. 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C. 战时诸侯要为周天子出兵作战D. 天子承认土地私有并允许自由买卖7.中华文明悠久灿烂,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有外国学者认为中华文明是外来文明,我国早期文明不可靠。

如图哪一成果的出现首先打破了这一质疑,证明中华文明的存在()A. 铭文B. 铁制农具C. 甲骨文D. 半两钱8.以下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A.灿烂的青铜文明B. 农业工具的演进C. 等级制度的象征D. 中原厚重的历史9.商周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大多为农民自制,然而到战国时期,农民的许多农具则需要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获得。

【历史】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复习 人教版件

【历史】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复习 人教版件
直接管辖的地区仅限于_洛__邑__。
一带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三、诸侯争霸 5.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的原因是什么? 周王室地位下降; 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
展不平衡; 民族矛盾有所发展。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6.公元前7世纪中期,
_齐___桓____公____任用_管___仲____为
相,改革内政,对外 “尊王攘夷”,成为春 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
二、甲骨文
4、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 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 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 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5、甲骨文使用的造字方法 ____象__形__、__指__事__、__会__意__、__形__声__等___。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形成时期。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2.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于_春__秋__后__期_, 重要意义:_促__进__了__农__业_上__的__深__耕__细__ _作_,__并__为__开__发__山__林__、__扩__大__耕__地__创__造__ _了_条__件__;__是__春__秋__时__期__农__业__生__产__力__水__ _平_提__高__的__重__要__标__志____。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7.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
楚__城___濮__大__战__,晋军大
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 霸主。
成语:“__退__避__三___舍__”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8.春秋时期先后称霸中
原的诸侯有__齐__桓___公___
晋___文__公___楚__庄__王___秦___穆__公_ _吴__王__阖___闾__和__越__王__勾___践__。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复习提纲小结素材 新人教版 精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复习提纲小结素材 新人教版 精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P20-P25)一、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1世纪),建立者:禹,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奴隶社会的产生,原始社会的结束。

2、启继位,标志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3、灭亡:最后一个国王暴君—桀(P21图、可恨太阳,把人当坐骑)二、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1、建立者:汤,因政治动乱和水患,盘庚迁殷(在今河南安阳,此后商朝稳定,成为当时世界大国),历史上又称为殷朝。

2、灭亡: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暴君—纣(暴政:施用炮烙之刑等)三、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1、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西周,都城在镐京。

2、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P23地图、P24等级示意图),等级制、奴隶制、世袭制。

目的:加强统治,巩固政权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主要诸侯国:鲁,齐,燕,晋,宋。

作用:开发了国家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3、暴君周厉王:道路以目国人暴动:(国人是指平民),4、灭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千金一笑),前771年四、兴亡教训:要勤政爱民;重视人才,发展生产;成由勤俭败由奢等三、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

代表作:司母戊鼎(世界现存的最大青铜器)(书P19、P26图片)四羊方尊(精品)。

(书P19、P26图片)四、与商周同期,成都平原出现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有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P27图)、青铜神树(结构精妙,造型奇异,风格独特;纹饰上具有丰富的线条,优美的图案,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使人得到艺术享受)五、我国是世界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商朝:青瓷)六、农业畜牧业:1、商周时期:五谷齐;有少量的青铜农具;选种、施肥、治虫害。

人教版:七上历史第2单元《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简答题汇总

人教版:七上历史第2单元《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简答题汇总

人教版:七上历史第2单元《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简答题汇总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建立者?继承者是谁?夏朝禹禹的儿子启2、新的王位传递制度?夏朝的亡国之君是谁?世袭制桀3、商朝的建立者?商朝中期的迁都事件?暴君是谁?汤盘庚迁殷商纣王4、西周朝的建立者?时间?都城?通过哪次战役?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镐京(今西安)牧野之战5、西周开创了什么制度?分封的对象?分封制宗亲和功臣分封制的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为了巩固统治)诸侯的权力?诸侯的义务?权力:周天子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允许建立诸侯国。

义务: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分封制的四个等级分别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分封制的作用?①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②消极诸侯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强大后会威胁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6、夏商西周散朝灭亡的共同原因?都出现了暴君,残暴的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夏商西周的灭亡给我们什么启示?暴政可以亡国;只有施行仁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商朝时期青铜器的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由食器发展为礼器2、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制作方法?代表作品?泥范制作法司母戊鼎、四羊方尊3、甲骨文的含义?最早出现于哪个朝?发掘的地点?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商朝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发现的意义?(①②)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4、甲骨文的造字特点?(①②③④)各举一例?象形(日、田、人)指事(上、下、本、末)会意(明、从、休)形声(河、饭、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春秋时期农业发生了什么变化?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2、诸侯崛起的表现有哪些?(①②不再……)①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分封制逐步瓦解。

2024年人教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集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024年人教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集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知,当时(

铁器出土地点 广西平乐银山岭 河南辉县固围村 长沙衡阳61座楚墓 辽宁抚顺莲花堡 山西长治分水岭
铁器数量(件) 181 93 70余 80余 36
铁农具数量(件) 91 58 17 68 21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A. 铁器使用区域较为广泛 B. 铁农具制造技术成熟 C. 南方冶铁业较北方发达 D. 铁主要用于制造农具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 (2023·重庆A卷)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 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 (D) A. 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 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C. 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D. 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4. (2023·河南)殷墟出土了大量的贝,商朝时期的一些文字都含 “贝”字(如下表)。据此判断,贝在商朝应该是( A )
甲骨文
对应汉字




A. 货币 C. 食器
B. 礼器 D. 酒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 (2023·广东广州)西周时,周公曾对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诸侯谁 纳贡,谁不纳贡。如果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 周公旨在( B ) A. 废除奴隶制 B. 强调分封制的重要性 C. 建立郡县制 D. 倡导“尊王攘夷”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夏朝起止时间: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禹
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巩固统治: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构,制定“夏历”
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灭亡:夏桀实行暴政,约公元前1600年为汤所灭
二、商汤灭夏
商朝起止时间: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
盘庚迁殷: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商朝日益强盛
灭亡: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商朝灭亡
三、西周的分封制
起止时间: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建立者、都城:周武王镐京
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
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
利,建立诸侯国;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
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
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灭亡: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周幽王是为犬戎所灭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成就: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代表是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
商周时期: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等
发展到礼器
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利簋(g uǐ)
成分:铜、锡、铅
制作工艺高超,方法:
泥范畴造法(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
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
二、甲骨文记事
定义:甲骨文是中国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发现: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内容:记载内容十分丰富
地位: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
意义: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业: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
手工业: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业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开设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广泛流通
二、王室的衰微
原因: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渐瓦解
表现: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不在听从王命,各自为政,诸侯不在定期向天子纳贡,导致
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
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

诸侯
国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
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背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之间展开激烈的
争斗,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中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
先后北上称霸
结果: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出现了大规模的名族交融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名称: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争特点: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战争交战区域广,
持续时间长
著名战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战争形势: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秦国成为
最强盛的诸侯国
二、商鞅变法
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
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势力增
强。

目的:使用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商鞅变法内容:
政治上: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上: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修建:战国后期,秦国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
构成:由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
影响:1、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2、20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第8课百家争鸣
一、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顺应自然;世间事物都有其对面,
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换;“无为而治”;其学说集中在
《老子》又称《道德经》中
二、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核心思想是“仁”
主张以德治国,发对苛政;创办私学,主张“有教为类”;
其言行主要记录在《论语》中
三、百家争鸣:
儒家:孟子,仁政;荀子,礼治
道家: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
墨子,“兼爱”“非攻”
法家:韩非,法治,建立中央集权专治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