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生态学复习题(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畜生态学复习题-----一个平凡的学渣

1、大气圈:大气圈指的是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其厚度约为1000km。

大气层对地球具有重要保护作用

大气层根据物理特性的不同,从下向上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电离层。

大气圈是生命存在的基础之一

2、水圈:水圈是地球表面水体的总称,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其中海洋面积最广,占地球表面的70.8%。海洋水占水量的97.2%,陆地水占2.8%。

作用:(1)水圈的温度比较稳定,对于调节地球上的气候起了重要作用。

(2)所有生物都需要水。没有水,生物就不可能存在。

(3)海洋里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海洋里的单细胞藻及其他植物,对于稳定大气层的化学组成具有重要作用。

3、岩石圈:(1)岩石圈由地壳和地幔顶部的坚硬岩石所组成,厚约70~100km。

(2)岩石圈中蕴藏着许多矿藏,为人类开发能源和发展工业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

(3)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不仅彼此紧密贴连着,而且相互不断地渗透,不断进行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生物圈:(1)生物的种类繁多,它们分别生活在气圈、水圈和岩石圈里。

(2)在自然地理学上,把生物集中生存的这一圈层叫做生物圈,它包括大气圈的底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

(3)生物圈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十分精巧的生态系统。

第二节

1、最小因子定律: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基本物质,随生物的种类和生活状况而异。在稳定的条件下,当某种物质的可利用量紧密地接近于生物所需要的最低量时,这种物质就会起限制的作用,严重地影响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这一规律被称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这一定律可以应用到畜牧业的哪些地方?/这一规律对家畜饲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两个问题均用一下答案)。

①当饲料中缺少某些氨基酸、微生素和矿物质时,家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就会受到影响,饲料利用率大大下降;(全价饲料)

②土壤中缺少某些微量元素,草地生产力显著下降。

因此,利用这一规律,注意在饲料和土壤中补充这类“最小因子”,就会大大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

2、耐受性定律:(1).每一种生物对各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限度和最适范围(品种、个体、年龄、生理状况)

(2)一种生物可能对一个因子的耐受限度较广,而对另一因子的耐受限度较窄。

(3)对所有环境因子的耐受限度都较广的生物,一般都分布较广。

(4)当一个物种的某一个生态因子处在最适范围之外时,该物种对另一些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将会下降。

(5)在自然界中,生物不可能象在实验室那样生活在某些特定环境因子的最适范围内。其他一些因子就显得比较重要(热带兰对光照和温度需求的矛盾:不断适应、忍受环境—适者生存)

(6)在生物的繁殖阶段,环境因子的限制作用特别明显。(繁殖的个体、种子、卵、胚胎和幼体等)

3、耐受性定律在畜牧业方面的意义:为了充分发挥畜禽的潜力,搞清各种畜禽对各类环境因子的耐受限度和最适范围,对于畜禽引种、养殖中的饲养管理以及环境控制措施的制定都有重要的作用。

4、耐受性法则与最小因子法则的关系:

(1)最小因子定律只考虑了因子量过少,而耐受性法则既考虑了因子量的过少,也考虑了因子量的过多。(因子的上下限)

(2)耐受性定律不仅估计了限制因子量的变化,而且也估计了生物本身的耐受性问题。生物的耐受性不仅随着种类不同,且在同一种内,耐受性也因为年龄、季节、栖息地的不同而有差异。

(3)耐受性定律允许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因子补偿作用。

5、生态价:就是生物种(或品种)的生态价值,具体

指的是生物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幅度的

大小。(耐受限)

6、生态型:同一物种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由于长期受着不同环境因素的作用,常常形成一些适合于当地环境条件的种群。这些种群,具有特殊的外貌特征、环境适应性和生产能力,明显不同于同一物种的其他类群,在生态学中将这种具有独特特征的种群叫做生态型。

第3节

1、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2、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3、等热区:恒温动物借助物理调节能维持体温恒定的环境温度范围。

4、上限临界温度:气温升高时,散热受阻,体内蓄热,导致代谢率升高的环境温度。

5、下限临界温度:气温下降时,机体散热相对增加,必须提高代谢率以增加产热量来维持体温恒定的环境温度。

6、等热区和临界温度的意义:(1)等热区特别是舒适区内,生产力水平高,饲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强,饲养家畜较为经济。

(2)在临界温度时,维持畜体正常功能所消耗的能量最小,同时产热最小。当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时,提高物质代谢作用,以增加体热。由此可见,畜舍温度应维持在等热区范围以内,对饲养家畜最为有利。

7、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

相对湿度(%)=实际水汽压/饱和水汽压ⅹ100%

8、露点:当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一定时,即在水汽压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使空气中所含水汽达饱和时的温度,简称露点,用℃表示。

9、饱和差:在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水汽压之差。饱和差越大,表示空气越干燥。

10、如何减少相对湿度?(这个书上,PPT都没有,自己编吧,百度上也没有顺眼的,留个空自己编吧)

11、高山病(气压):表现为皮肤、口腔、鼻腔、耳部等粘膜血管扩张,呼吸和心跳加快,粘膜和皮肤发绀,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等,还有体外大气压下降,肠道内气体发生臌胀,易引起腹痛等。慢性高山病还有右心室大、扩张、胸下部水肿、肺动脉高血压等症状。12、高海拔环境的适应性机制:(1)提高肺通气量,以提高微血管中的氧含量;

(2)减少血液的贮存量,以增加血液循环量;

(3)加强心脏活动,降低组织的氧化过程,提高氧的利用率,以减少氧的需要量

13、风向玫瑰图:就是将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各种风向的次数占全部风向的百分比,按罗盘方位绘制的几何图形。风向玫瑰图可以表示在一定地方一定时间内的主风方向。

14、温热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温湿指数等温指数有效温度风冷指数

温湿指数:作为评价家畜(主要是牛)受炎热影响而感到不适的一个指标,又称不适指数,它把气温和相对湿度结合起来,以估计炎热对机体的影响程度。

等温指数:用气温、气湿和风速相结合来评定不同状态奶牛热应激程度的一个指标。

有效温度:是人在不同温度、湿度、风速和辐射的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热感觉指标。

风冷指数:(WCI)是气温和风速相结合以估计寒冷程度的一种指标。主要是估计裸体皮肤的对流散热量,以反映天气条件对人类的冷却力。

第二章三节

1、表型适应:为了保持机体内机能的恒定性,机体就会对所受到的刺激产生形态、解剖、生理、生化和行为的改变,这些改变通常统称为表型适应。

2、遗传适应:由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结果,淘汰了不适应于环境变化的个体,保留了适应于新环境的个体,这就使群体在某一特定环境中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获得了能遗传的特征,这称为遗传适应。

3、格罗杰法则:生活在温暖潮湿地区的哺乳动物及鸟类,其皮肤中的黑色素比寒冷干旱地区的同种动物多,生活在干旱地区的动物,储积黄色与红棕色的色素较多,而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这类色素少。

4、白格曼法则:同种温血动物,在(北半球)北方寒冷地区体格较大,在南方温暖地区(热带)体格较小.

5、爱伦法则:“同一物种在不同气候环境影响下,其体表相对面积也有很大差异,气温高的地区(靠近热带),其体表面积有增大趋势”

第四节

1、生物学周期:动物在行为和生理上以及数量、分布及生活方式上出现有节律的季节交替和昼夜变化,从而在繁殖、迁移、休眠、换毛和进食等方面出现一系列周期性现象。这种周期性变化,生态学上称为生物学周期。(可分为近似昼夜节律、近似周节律、近似20日节律、近似30日节律以及年节律等)

2、生物钟:动植物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是受到某种内部计时功能的控制,这种计时功能,称为“生物钟”。

3、生物钟作用及生态意义:

1)它是动物的生物行为计时器。

2)生物钟的调节机制能够将一些生理过程和环境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紧密结合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