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教学课件
脑瘫课件完整版.
脑瘫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特殊教育教材·脑瘫儿童教育》第五章“脑瘫痉挛管理与康复教育”,详细内容涉及脑瘫痉挛类型的识别、评估方法,康复教育策略以及实践操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脑瘫痉挛的类型及其对儿童的影响。
2. 掌握脑瘫痉挛的评估方法,并能进行初步评估。
3. 学会针对不同类型的脑瘫痉挛制定合理的康复教育策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脑瘫痉挛类型的准确识别和评估。
教学重点:康复教育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脑瘫痉挛类型图解、评估量表、康复教育案例视频。
2. 学具:评估量表、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通过播放脑瘫痉挛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脑瘫痉挛对儿童的影响。
2. 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介绍脑瘫痉挛的类型、特征及对儿童的影响。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如何识别和评估脑瘫痉挛。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提供的案例,进行脑瘫痉挛类型的识别和评估。
5. 康复教育策略讲解(20分钟)分享针对不同类型脑瘫痉挛的康复教育策略。
6. 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制定康复教育策略。
六、板书设计1. 脑瘫痉挛类型及其特征2. 脑瘫痉挛评估方法3. 康复教育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给定案例,识别脑瘫痉挛类型,并制定康复教育策略。
2. 答案:脑瘫痉挛类型为型,康复教育策略包括……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脑瘫痉挛的康复教育方法。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识别和评估脑瘫痉挛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脑瘫痉挛类型的识别与评估2. 康复教育策略的制定与实施3. 实践情景引入与案例讲解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脑瘫痉挛类型的识别与评估1. 识别脑瘫痉挛类型:教师应详细讲解各类脑瘫痉挛的特征,如肌张力增高、共济失调、手足徐动等。
脑性瘫痪介绍演示培训课件
脑性瘫痪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 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脑性瘫痪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我国脑性瘫痪多发生于早产、出生体重低、产时缺氧 窒息及产后黄疸的婴儿。
危险因素
新生儿救治能力
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建设 ,提高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窒息、缺氧 等紧急情况的救治水平。
积极开展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
早期干预
对疑似脑性瘫痪的患儿进行早期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减轻 症状并促进患儿发育。
康复训练
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全面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运动疗法、语言疗法、认知训练等,以提高患 儿的生活质量。
呼吸肌无力
01
脑性瘫痪患者可能因呼吸肌无力而导致呼吸困难,易引发呼吸
道感染。
吞咽障碍
02
部分患者存在吞咽障碍,容易误吸食物或液体,进而引发呼吸
道感染。
免疫力降低
03
脑性瘫痪患者可能因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导致免疫力降低,增
加感染风险。
营养不良
喂养困难
脑性瘫痪患者可能因肌张力异常、口腔运动障碍等原因导致喂养 困难,摄入不足。
脑性瘫痪
汇报人:XXX
2024-01-12
• 引言 • 症状与表现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与管理 • 并发症与风险 • 预防与康复
01
引言
定义和背景
脑性瘫痪定义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 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
《脑瘫康复护理》ppt课件
06
脑瘫康复护理的相关资源与支持
专业机构与资源
1 2
专业康复医院
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服务。
残联和康复中心
提供康复指导和支持,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3
医疗保健机构
提供医疗支持和护理服务,保障患者的健康。
社会支持与援助
详细评估
针对初步判断为脑瘫的患者,进行全面的 神经学、运动功能、语言能力、认知功能 等方面的评估,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
实施评估
按照评估计划,逐一实施评估,记录评估 结果,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制定评估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评估计划,包 括评估时间、评估内容、评估方法等。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 验室检查等信息,结合神经学、 运动功能、语言能力、认知功能 等方面的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
析,做出诊断。
影像学诊断
通过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 ,观察脑组织的结构变化和信号
异常情况,为诊断提供依据。
病理学诊断
通过病学检查,观察脑组织的 病理变化,为诊断提供依据。
评估与诊断的工具与技术
体格检查
包括全身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以了 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神经系统功能。
02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以了解 患者的全身情况和是否存在其他疾病 。
案例二:成年脑瘫患者的职业康复
总结词
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支持、自我价值实现
详细描述
对于成年脑瘫患者,职业康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同时为他们提 供就业支持,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脑性瘫痪ppt课件
全国高等学校定义 发病率 病因 临床表现 运动发育落后 肌张力异常 姿势异常 反射异常 临床分型 合并障碍 诊断 治疗
脑性瘫痪
•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又称大脑性 麻痹 简称脑瘫
• 是指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 的非进行性脑损伤 •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 美国约有75万CP患者 • 我国各地调查发病率为1.9‰~4‰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目 录
概述 定义 发病率 病因 临床表现 运动发育落后 肌张力异常 姿势异常 反射异常 临床分型 合并障碍 诊断 治疗
脑性瘫痪
• 据报道患病情况男性多于女性 • 城乡差别不明显 • 随着社会发展 CP重症越来越多
脑性瘫痪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脑性瘫痪
(第八篇 儿科学)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本章内容
定义 发病率 病因 临床表现 合并障碍 诊断 治疗
人民卫生出版社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本章重点
脑瘫的临床表现
脑瘫的合并障碍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目 录
概述 定义 发病率 病因 临床表现 运动发育落后 肌张力异常 姿势异常 反射异常 临床分型 合并障碍 诊断 治疗
主要危险因素
产前60%~70% 产时10%~20% 产后 10%
脑发育不良
宫内感染 胚胎发育不良
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康复治疗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配套光盘
目 录
概述 定义 发病率 病因 临床表现 运动发育落后 肌张力异常 姿势异常 反射异常 临床分型 合并障碍 诊断 治疗
脑性瘫痪PPT课件
• 9月~10月 四肢爬 前进运动 自由坐 抓站
• 11月~12月 高爬 手上举步行 蹲立动作
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增高 角弓反张 手紧握拳
肌张力低下 肌肉松弛 头躯干四肢紧贴 床面
肌紧张动摇性
姿势异常
• 紧张性颈反射的姿势 • 明显的左右肢体不对称 • 2月后仍有手紧握拳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按瘫痪部位分类:
①四肢瘫:两上肢、下肢和躯干的瘫痪而言;痉挛型中两下肢重,加上躯 干和上肢的障碍,多为重症型。 ②双瘫:两下肢重、躯干和上肢比较轻;几乎都见于痉挛型,为脑性瘫痪 的典型类型。 ③截瘫:两下肢局限性瘫;具有代表性的是脊髓损伤时的脑性瘫痪,障碍 局限于下肢,躯干和上肢大致正常,故临床大部分此类患者被称为双瘫的 轻型。 ④偏瘫:指一侧的上肢和下肢瘫痪,尤其是上肢障碍较重。 ⑤重复偏瘫:一侧上、下肢障碍重于另一侧上、下肢者。 ⑥三肢瘫:三个肢体有障碍,或者是四肢瘫的不全型。 ⑦单瘫:仅一个肢体瘫痪,临床上罕见。
临床分型
1.痉挛型:占全部病人的60%~70%。 病变波及大脑皮层 运动区和锥体束系统。
伸张反射亢进是本型特点;临床检查可见椎体束征。
①痉挛型双侧瘫痪:下肢重于上肢,患儿行走迟缓,肌张力增高明显。 本型患儿智力发育多正常,少有癫痫发作。 ②迟缓型双侧瘫痪:运动发育延长,肌张力松弛,无肌肉萎缩,腱反 射正常或减弱,关节被动运动幅度增大,患儿智力低下。多发生于8 个月内的婴儿,病程至2岁左右,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增强、关 节过伸消失。 ③痉挛型偏瘫:右侧发病较左侧多,上肢受累较下肢重,瘫痪肢体自 发运动减少。患侧肢端生长发育迟滞、腱反射亢进、踝阵挛、病理征 阳性。部分由癫痫发作,约25%智力低下。
消化的食物 • 3.加强皮肤护理 ,及时清理大小便 • 4.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安全防护 做好基础护理, • 5.功能训练 :对瘫痪的肢体应保持功能位, 并进行被
《小儿脑瘫》课件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和 量表,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
神经学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医生根据初步观察结果,选择合适的检查方 法,进一步了解患儿情况。
诊断与治疗方案制定
医生根据评估结果,对患儿进行诊断,并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03 小儿脑瘫的治疗 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小儿脑瘫治疗的重要手段 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 质量。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全面性脑瘫和部分性脑瘫,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 、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脑瘫。
02 小儿脑瘫的诊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评估
诊断方法
观察法
医生通过观察患儿的生 长发育、运动功能、语 言能力等方面,判断是
否存在异常。
神经学检查
通过检查患儿的肌力、 肌张力、反射、姿势等 ,了解神经系统是否存
在异常。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可 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觉障 碍、语言和视觉障碍等。
病因与病理
病因
主要病因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窒 息、高胆红素血症等围生期高危因素 。
病理
脑瘫患儿的脑组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 水肿、软化、变性及坏死等病变,导 致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发育异常。
临床表现与分类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和混合型等类 型,其中痉挛型最为常见。
ABC Scale
Abilities of Basic Skills Scale ,用于评估患儿的基本技能水 平。
VABS
Vineland Adaptive Behavior Scale,用于评估患儿的适应行
为能力。
诊断与评估流程
初步观察与病史采集
小儿脑性瘫痪PPT演示课件
对于已经发生脑瘫的患 儿,应尽早进行干预和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 疗、语言治疗、心理治 疗等,以减轻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
家长应积极参与患儿的 康复治疗和护理,提供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 支持,促进患儿的身心 发展。
社会应加强对脑瘫患儿 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必 要的医疗、教育和社会 福利保障,帮助患儿及 其家庭度过难关。
心理支持与辅导
心理评估与干预
对患儿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态 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 患儿提高社交技能,增强其社会适应
能力。
家庭心理支持
为家庭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帮助家长 缓解焦虑和压力,提高家庭应对能力。
情绪管理与调节
教授患儿情绪管理和调节的方法,如 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提高其情绪稳 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产时因素
难产、窒息、产伤等导致 胎儿脑部受损。
获得性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如脑炎、脑膜炎等,导致脑组织病变。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影响脑部供血。
头部外伤
意外事故或摔倒等造成的头部损伤。
危险因素分析
早产与低出生体重
多胎妊娠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更容易出现脑部发 育不良。
多胎妊娠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增 加脑瘫风险。
姿势异常
患儿姿势异常,如头后仰、屈 髋、屈膝、尖足等。
反射异常
患儿原始反射持续存在,如握 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同时可
出现一些异常反射。
诊断方法与标准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儿出生史、生 长发育史、家族史等,了
解有无高危因素。
体格检查
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 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 查、运动系统检查等。
脑性瘫痪 PPT精品课件
(三)脑瘫的阳性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检查对于脑性瘫痪患儿
来说非常重要,通过这一检查可以判断被检查对象 神经发育的水平和运动发育水平,所以中枢神经反 射检查是治疗师必须要检查的内容,也是治疗师指 导家长、家属对患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的依据。在 人的大脑形成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从低 级到高级,也就是从脊髓水平(原始反射水平)到脑 皮质水平进行发育的。在每一个发育水平都存在相 应的反射反应和检查方法。
(一)分类
六、震颤型 五、混合型 同一患儿可出现上述2~3个型的症状,手足徐 动与痉挛症状并存,部分部位或某些症状下, 肌张力又明显降低。 此外,在脑瘫的分类中,还可以按受累部位分 成以下7种情况,大多应用于痉挛型:四肢瘫, 双瘫,截瘫,偏瘫,双重性偏瘫,三肢瘫,单
瘫。
(二)、脑瘫的临床症状
1.运动障碍: 脑瘫儿童的运动能力低于同年龄的正常孩子,运动自我控制 能力差。障碍程度轻的只是手、脚动作稍显得不灵活或笨拙, 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 有的甚至不会 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三)辅助检查
1.头颅CT异常的主要表现 有室旁白质软化 、脑室 扩大、脑沟、脑池增宽、增深。 意义:痉挛型双瘫者,可见到对称性侧脑室扩大。痉 挛型偏瘫者,对侧侧脑室扩张及低密度影。 四肢瘫表现为脑发育畸形、基底节病变,脑软 化、外部性脑积水等。
2.脑电图检查:广泛失律性慢波或快波、低电压、两 侧不对称、睡眠纺锤波异常及发作波等。脑电地形 图表现为低波幅。 意义:脑电改变对预测脑瘫是否已合并癫痫、能 否发生癫痫以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2、脑瘫的发病情况:
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患,近20年产科和新生 儿医疗保健虽有极大发展,但脑瘫的发病率却无明显 的 变化。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为1.8‰~4.9‰, 我 国脑瘫(CP)的发病率为1.8‰~6.0‰。0~4岁肢体 残疾儿童约62万,并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对提 高我国人口素质产生极大影响。
康复医学课件:脑性瘫痪(脑瘫)
案例二:长期康复治疗的坚持与成果
总结词
长期坚持康复治疗对脑性瘫痪患者具有显著成果。
详细描述
脑性瘫痪患者的康复治疗需要长期坚持。通过持续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职业 治疗等手段,患者可以逐步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长期坚持康复治疗可 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案例三:家庭康复护理的成功经验分享
作业疗法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针对穿衣、进食、如厕、洗澡等 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训练和指导
,提高自理能力。
职业技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职业 技能训练,如手工艺、电脑操作等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辅助器具使用
教授患者使用辅助器具,如轮椅、 假肢等,提高生活质量和活动范围 。
言语疗法
语音清晰度训练
针对语音不清的患者,进行发音 器官的功能训练和语音清晰度训 练,提高语音清晰度和理解能力
。
语言理解能力训练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 ,提高患者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
达能力。
社交沟通训练
教授患者有效的社交沟通技巧, 如表达意见、情感交流等,增强
社交能力。
心理支持与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
针对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等进行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支持性心理治疗
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增强自信心和应 对困难的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中的精细动作能力评估
03
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吃饭、穿衣等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细
运动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试
01
02
03
基本生活技能评估
观察患者是否能够独立完 成基本生活技能,如洗澡 、梳头、进食等。
脑瘫讲课PPT课件
语言疗法
定义:通过各种方法训练脑瘫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清晰度和流利度。
适用人群:脑瘫患者中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 训练方法:包括语音训练、词汇训练、语法训练和阅读训练等。
注意事项:训练过程中要耐心、细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物理疗法
神经发育疗法:通过特定的动作和活动来促进神经发育,改善肌肉功能和姿势。 物理疗法: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光、热等来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和肌肉紧张。 按摩疗法:通过按摩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 运动疗法:通过特定的运动来提高肌肉力量、耐力和协调性,改善姿势和平衡。
心理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不合理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改善情绪和压力管理能力。
心理疏导:通过倾听、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 力。
家庭治疗:关注家庭环境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通过改善家庭关系,增强患者的心 理支持系统。
团体治疗:通过集体活动和交流,促进患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增强社交能力和 情感共鸣。
脑瘫通常在儿童早期发病,并 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和日常生 活
脑瘫的原因包括早产、低出生 体重、窒息、高胆红素血症等
脑瘫的症状包括肌张力异常、 姿势异常、运动发育落后等
脑瘫的分类
痉挛型脑瘫: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脑瘫的60%-70%,主要表现为肌肉张力增高和运动能力受限。 手足徐动型脑瘫:约占脑瘫的20%,主要症状为不自主运动和姿势异常。 强直型脑瘫:约占脑瘫的5%,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强直,运动能力受限。 共济失调型脑瘫:约占脑瘫的5%,主要表现为平衡和协调障碍。
干细胞治疗:利用 干细胞修复或替换 受损的脑细胞,恢 复神经功能。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AI技术对脑 瘫进行早期诊断和 预测。
《儿童脑性瘫痪》-PPT文档
(3)重度:有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 常 伴有语言、智力障碍,治疗十分困 难,日后很难独立生活,必须终生照顾。
伴随症状和疾病
➢ 智力低下 ➢ 听力和语言发育障碍 ➢ 视力障碍 ➢ 知觉障碍 ➢ 学习障碍 ➢ 过度激惹 ➢ 小头畸形 ➢ 癫痫等
一、定义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发育早期 阶段(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各 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 综合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 障碍和姿势异常。
二、病因
产前期:感染、出血、缺氧、妊娠毒 血症、母体外伤
围产期:产伤、出血、缺氧
产后期:核黄疸、感染、外伤、缺氧
三、临 床 表现
➢ 运动和姿势异常 ➢ 弱智; 生长发育迟缓 ➢ 口面功能障碍; 牙齿发育不良 ➢ 语言障碍; 癫痫 ➢ 感觉障碍:视力缺陷,听觉缺陷,触觉障碍 ➢ 失认和失用 ➢ 情绪和行为障碍
(二)康复治疗目标:
1.防治畸形; 2.使肌张力正常化; 3.鼓励对称性的和双手的活动; 4.促进接近正常和正常的运动和技能; 5.早期要限制较轻侧的代偿; 6.力图改善较重的一侧。
(三)康复治疗原则:
1.“三早”原则:
早发现、早确诊和早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早期治疗可使已有损害的大脑功能得到 有效的代偿,并促进正常的发育。理想 的早期治疗是争取在出生后6~9个月的阶 段内采取治疗措施。
可以通过抱患儿时的感觉、触摸及被动 运动进行检查。
❖ 围巾征:让婴儿处于仰卧位,检查者将 婴儿手拉向对侧肩部,观察肘关节和中 线的关系。
❖ 内收肌角:指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手握 其膝部,使两下肢伸直,并外展,两腿 之间的角度。
❖ 腘窝角:指小儿仰卧位,使一侧下肢屈 髋、屈膝,贴近腹部,再伸直膝关节, 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
脑性瘫痪课件
2. 3 按摩按摩可通过刺激部位反射性的引起大脑皮质兴奋, 加快血流,促进脑细胞的发育,提高其代偿能力。如邵银进等 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脑瘫舒筋活络按摩油进行推拿治疗,且 配合程度越好,治疗效果越显著,能有效地缓解痉挛,降低肌张 力,改善关节活动度。
护理
❖ 1.日常生活护理 :培养患儿独立生活能力 ❖ 2.饮食护理 :需供给高热量、高蛋白及富有维生素、易
治疗方法
❖ 1 西医疗法 1. 1 药物 目前药物治疗一类为促进脑组织发育和 脑代谢类药物如神经生长因子、脑蛋白水解物等。 此类药物的作用多体现在促进原有神经细胞的发育 及增强脑组织的代偿能力,疗效有限。另一类为对症 治疗,肉毒杆菌毒素、巴氯芬可有效改善肌张力,但维 持时间有限,长期反复应用有一定副反应,还有较大研 究空间。如曲凤媛等应用A型肉毒毒素神经阻滞配 合功能锻炼治疗小儿脑瘫,患儿肌张力明显降低,内收 肌松弛,交叉腿、马蹄足畸形消失,足跟可以放平行走。
分类
❖ 按临床表现分 ❖ 按程度分
❖ 1.痉挛型:发病率高,占全部病人的60%~ 70%。 病变波及锥体束系统。 患儿表现肌张力 增 高,肢体活动受限
❖ 2.手足徐动型:约占脑瘫患儿的20%。主要病 变在锥体外系, 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不自 主运动,当进行有意识运动时,不协调及无效 的运动增多
6个月内
❖ 6.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 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 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 7.不笑:如果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 智力低下。
❖ 8.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 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9.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 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脑性瘫痪ppt课件
8指导用药:婴幼儿服药多选用冲剂。片剂可 捣碎后加糖水吞服,喂药时将小儿抱起或头 略抬高,防止呛咳。能自行服药的患儿,给 其讲解服药的作用和目的,并鼓励患儿自行 服药。静脉输液根据年龄、病情、药物调整 输液速度。
健康教育
指导家属防止患儿的异常姿势,并 教患儿练习应该完成而没有完成的动作。 例如:翻身,爬行,用手持物,单膝跪立 等。定期接种各种疫苗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脑性瘫痪
学习内容
1概念
2 病因
3临床表现及分类
4治疗原则 5护理措施
概念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又称大脑性瘫痪、
脑瘫,是指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的一个月 内,由于大脑尚未发育成熟,而受到损害或 损伤所引起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为主要 表现的综合征,严重病例还伴有智力低下, 抽搐及视、听或语言功能障碍
㈡按瘫痪部位分:四肢瘫、双瘫、截瘫、
偏瘫、双重性偏瘫、三肢瘫和单瘫等
㈢ 按程度分:
轻度:可生活自理 中度:借助助具可生活自理 重度:不能生活自理,终身需 照顾
治疗原则
1.以康复治疗为主,早期进行功能训练,尤 其超早期治疗,可获得较大效果 2.采用手术治疗,解除肌紧张,减轻肢体畸 形
3.有癫痫发作者按发作类型给予 抗癫痫药物治疗
护
理
措
施
1.日常生活护理 :培养患儿独立生活能力
2.饮食护理 :需供给高热量、高蛋白及 富有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3.加强皮肤护理 ,及时清理大小便 4.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安全防护
5.功能训练 :对瘫痪的肢体应保持功能位, 并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促进肌肉、关节 活动和改善肌张力,还可配合推拿、按摩、 针刺及理疗
脑性瘫痪讲课PPT课件
神经外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痉挛和肌张力障碍,如颈动脉外膜剥脱术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矫形外科手术主要用于改善脑性瘫痪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姿势,如肌腱延长术、关节固定术和骨矫形手术。
手术治疗脑性瘫痪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时机。
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缓解症状,如肌肉松弛剂、抗癫痫药物等。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药物治疗是脑性瘫痪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缓解症状、改善功能。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定期评估疗效,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需要与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手术可能是必要的,如矫形手术和神经调节手术。
新技术治疗:如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这些新技术在治疗脑瘫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语言疗法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脑性瘫痪的预防和护理
PART FOUR
预防措施
提倡母乳喂养,增强婴儿免疫力。
定期进行儿童体检和神经发育评估,及时发现脑性瘫痪的早期症状。
康复效果:根据评估和预测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预测指标:包括运动功能、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脑性瘫痪的案例分享和经验总结
PART SIX
典型案例介绍和分析
案例一:小明的故事 - 介绍小明因脑瘫所面临的挑战和康复过程,以及取得的进步和成果
案例二:小华的家庭 - 分析小华家庭在照顾脑瘫患者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辅助检查 头部影像学检查 神经电生理学检查 脑电图、肌 电图、诱发电位
6:早期症状
年龄 症 状
新生 儿
哺乳困难、哭声弱、自主运动少、肌张力增强或降低、 抽搐、原始反射减弱或增强、手握拳、四肢运动不对 称 拇指内收、手握拳、上肢内收内旋后背、不凝视、头 不稳、不能竖头、仰卧位抬头<45°、肌张力增强或 降低、非对称姿势
脑瘫的临床表现
1:痉挛型 2:偏瘫型患儿特点 3: 双瘫患儿 4:四肢瘫痪儿 5:共济失调型 6:混合型
脑瘫的其它问题
1 学习困难 2视觉损伤 3听力损害 4语言障碍 5 癫痫和抽风 6 心理行为异常 7 饮食困难 8 流涎 9 牙齿问题 10 直肠和膀胱的问题 11 感染问题
脑瘫的诊断
(一)诊断脑瘫的主要依据 1:有引起脑瘫的原因 2:有脑损伤的发育神经学异 常 3:有不同型脑瘫的临床表现
5
正常(normal,N) 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100
肌张力评定测定
检查方法 安 静 时 肌肉形态 望诊 肌肉的外观 肌肉硬度 触诊 肌肉的硬度 伸展度 过于伸展检查,被动检查 评 肌张力增强 丰满 硬 活动受限 抗阻力 定 肌张力低下 平坦 软 关节过伸展 抗阻力↓
活 动 时
摆动度 摆动运动检查 姿势变化 姿势性肌张力检查 主动运动 主动运动检查
振幅减少 肌紧张 过度抵抗
振幅增加 无肌紧张变化 关节过度伸展
异常肌张力的几种表现
1:肌张力低下时的几种表现 蛙位姿势(俯 卧位或仰卧位)、W字姿势(仰卧位)、 二折姿势(坐位)、倒U字姿势(俯悬卧 位)、外翻或内翻扁平足,站立时腰椎前 弯,骨盆固定差走路左右摇摆似鸭步,翼 状肩,膝反张等。 2:肌张力增高时的异常表现 头背屈,角弓 反张,下肢交叉,尖足,特殊坐位姿势, 非对称姿势等。
诊断脑瘫的五个要素
1:运动发育落后或异常 2:肌张力异常 3:异常姿势
4:反射异常 主要表现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保护 性反射减弱或延缓出现,各类平衡性反射延缓出 现。 主要特征: (1)四肢和躯干的非对称性) (2)某种固定的运动模式 (3)抗重力运动困难 (4)分离运动困难 (5)发育不均衡 肌张力不平衡 (6)原始反射残存 (7) 存在异常的感觉运动 (8) 联合反应和代偿运动
1-3个月
4-5个月
不追视、不会翻身、府卧位抬头< 90 °、不伸手抓物、 竖头不稳、坐位全前倾、下肢交叉、肌张力改变,非对 称性姿势 手口眼不协调,非对称性姿势,抓物即松,肌张力改变,原 始反射残存,俯卧位不能肘支撑,拉起到坐位时头背屈,不 能独坐,下肢交叉
6-7个月
脑瘫的鉴别诊断
脑瘫要与以下障碍或疾病进行鉴别 (1)一过性运动障碍,发育迟缓 (2)颅内感染性疾病及颅内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治愈后无运动障碍. (3)脑肿瘤为进行性发展的疾病,伴有脑肿瘤的特征性疾病症状. (4)智力低下可伴有运动发育落后,但以智力为主要表现,以后运动会 正常或接近正常. (5)肌张力低下型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6)肌张力低下型与先天性肌迟缓,良性先天性肌张力低下 (7)各种先天性疾病 (8)痉挛型脑瘫与脑白质营养不良 (9)痉挛型截瘫与脊髓损伤,脊柱肿瘤,先天畸形 (10)共济失调型脑瘫与进行性缓慢性小脑退行性病变
决定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关节解剖结构的变化,产生关节运 动的原动肌的肌张力,与原动肌相 对抗的拮抗肌肌张力。
反射发育评定
1:原始反射
(1)哺乳、摄食的反射 6个月仍存在为异常 (2)握持反射 持续存在时间4个月。 (3)拥抱反射 生后3-4个月减弱,6个月消失。 (4)放置反射 生后6个月消失或减弱。 (5)踏步反射 生后2个月消失。 (6)侧弯反射 生后3个月消失。
脑
瘫
脑瘫的定义:是以运动障碍功能为主的 致残性疾病。指胎儿期、婴幼儿期、 或儿童期脑发育阶段,各种原因所致 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症。
脑瘫的发病率
西方国家约1.5%-2.5%左右。 我国发病率约1.8%-4%左右。男 性略高于女性。
病 因
出生前: 围生期: 出生后:
脑瘫病理生理学的改变
损伤的部位主要分三大类: 锥体系损伤: 锥体外系损伤: 小脑损伤:
脑瘫的评定
一、评定的目的 (1)对患儿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和社会环境等 资料的收集,掌握患儿功能障碍的特点。 (2)对患儿所具有的能力进行量化。 (3)分析功能障碍程度与正常标准的差别。 (4)为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5)为康复治疗效果提供客观指标。 (6)为等级的划分提出标准,为康复和回归社会 提供依据。
肌力的测定
级 别 0 1 2 3 4
名称标准源自相当正常肌力 的% 0 10 25 50 75
零(zero,0)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微缩(trace,T)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 节活动 差(poor,P) 再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 围活动 尚可(fair,F) 能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 但不能抗阻力 良好(qood,G) 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
2:姿势反射 (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3)紧张性迷路反射 (4)矫正反射
3:平衡反射 4:降落伞反射 终身存在 5:背屈反射 6:病理反射
脑瘫的最新分型
按运动障碍及瘫痪部位类(六型) 痉挛型四肢瘫、痉挛性双瘫、痉挛性偏瘫、 不随意运动型∕运动障碍型,共济失调型, 混合型。
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Ⅰ级:能够不受限制的行走, 在完成更高级的功能上受限。 Ⅱ级:能够不需要辅助器具行 走,但是在室外和社区内的 行走受限。
Ⅲ使用辅助移动器具行走,在 室外和社区的行走受限。 Ⅳ自身移动受限,孩子需被转 运或者在室外和社区内使用 电动辅助器具行走. Ⅴ完全使用辅助器具
评定的原则
(1)评定的程序可分为收集资料、分析研究、设 定目标、制定治疗方案。 (2)强调整体评定的重要性,一定要以正常儿童 发育为标准,进行身心全面的评定。 (3)重视脑瘫患儿异常发育特点 脑的未成熟性 和异常性,注意原发损伤和继发障碍。 (4)运用评定为前提,脑瘫的康复治疗,应贯穿 以评定为开始,以评定为结束的原则,如何选择 恰当的康复治疗取决于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