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人才政策与秦国的强盛最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秦统一的进程与巩固统一的措施;知道秦的统一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意义,培养基本的时空观念和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了解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经过,了解朝代更替的一般过程。
3.★通过秦军事统一和制度统一的全面分析,理解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认同秦统一的重大历史意义。
4.★通过深入分析秦速亡的原因,认识秦国家治理弊端的历史教训。
【教科书分析】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即“秦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秦的统一”包括军事层面的统一、制度层面的统一和经济文化层面的统一。
“秦朝的暴政”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述:一是秦统一后罔顾民意,大兴土木,百姓不堪重负;二是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思想;三是秦二世沿用峻法,社会矛盾迅速激化。
“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从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讲到项羽、刘邦等义军风起云涌,秦王朝迅速灭亡再到秦灭亡以后,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胜项败。
本课重点: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秦统一的背景;秦速亡的原因。
本课建议授课时间为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一一、导入新课铺垫:(出示始皇铜车马图片)1980年冬天,在秦始皇陵东侧,考古人员发现了两乘铜车马。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礼制最高、形象最完整的古代车马。
全车集稳定性、舒适性与安全性于一体,体现了秦制造技术的精良,被世人誉为两千多年前集“空调”与“软卧”为一体的“超级豪华跑车”。
历史上的秦国恰如这辆马车,在秦王的驾驭下以显著的优势横扫六合,从西部小国发展成为庞大帝国。
然而,秦却又极迅速地冲进了历史的深渊。
秦之命运缘何如此?今天就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一览秦之兴衰。
【设计意图】通过对国宝的介绍,迅速使学生神入历史,产生对秦空前强盛却又速亡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本课的展开埋下伏笔。
二、新课教学1.天下归秦提问: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呈现出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请大家分组讨论。
重视人才的故事
重视人才的故事
历史上有很多重视人才的故事,其中一些著名的例子包括秦孝公用商鞅、齐桓公用管仲、秦穆公用百里奚、楚庄王用孙叔敖等。
这些故事表明,重视人才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个秦孝公用商鞅的故事:
秦孝公在位期间,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决定推行变法。
他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负责制定变法方案。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推行县制等。
这些改革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
秦孝公对商鞅的信任和重用,使得商鞅得以在秦国推行变法。
商鞅的改革措施不仅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也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这个故事表明,重视人才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只有善于发现和重用人才,才能够推动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论秦穆公的人才思想
论秦穆公地人才思想秦穆公“霸西戎”加速了民族融合,推动了秦国社会地发展,“为战国末年整个中国地统一奠定了基础”①.秦穆公任人唯贤,开秦国“好用异国异姓人”②之先河,他地用人政策和对人才问题地见解,在中国人才思想史上留下闪光地一页.(一)秦穆公有一句名言,“邦之杌陧(音¡è)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③.即国家地安危荣辱系于“一人”即贤士之身.这是秦穆公人才观地核心和其用人之道地基石.今天看来这一论点不无浓厚地英雄史观色彩,但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地春秋时代,“为政在人”④,贤才举而邦国兴,地确是客观事实.秦穆公对人才地论断得来非易,经历了三个阶段,是其三十三年用人之道地结晶..“求公孙支于晋”⑤,是秦穆公对人才认识地萌芽.春秋时代“周衰,天子微弱,诸侯力政,大夫专国”⑥,甚至“陪臣执国命”⑦.诸侯大国竞相崛起.秦穆公在位之时,山东各国诸侯争霸称雄正炽.齐桓公小白(前年至前年在位)、晋文公重耳(前年至前在位)相继称霸中原.他们成就霸业地关键都是“招纳贤士、得贤佐”⑧地结果.齐桓公“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徯齐国政”⑨而“霸诸侯,一匡天下”⑩.晋文公“有贤士五人,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武子,”“修政,施惠百姓”,城濮一战,击败强楚,周天子“命晋侯为伯().然而齐桓、晋文地“得贤佐”仍是在世卿、贵族之中选贤.秦穆公是雄才大略之主,秉承父兄之业,志在开疆拓土.他改滋水为霸水()修宫殿命名为“霸宫”(),甚至梦寐以求“东平晋乱”().然而此时地秦国,自襄公立国,以百年争战,从戎狄手中夺取了周平王所“赐”地“岐丰之地”()俨然西方诸侯大国.但是山东华夏诸侯国仍视之为僻陋之国,戎狄之邦,不得参与中原诸侯盟会.这对血气方刚地秦穆公来说,无疑是莫大地耻辱.他一即位,就亲帅军队向东扩张.“自将伐津戎”(),“伐晋,战于河曲”().秦穆公求胜心切,但由于国力相差悬殊,还无力与强邻晋国争衡.在秦国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对落后于山东诸侯大国地严峻局势面前,要实现称雄天下地愿望,必须富国强兵,这是历史地潮流.秦穆公似乎意识到只凭一己之力,难以实现,或许是受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修明内政,发展生产,国力迅速强盛地启发,他也开始寻求治国强兵地贤士.由于秦国从游牧经济到定居农业生产,从氏族社会进人奴隶制不过百年多,政治经济、文化等还不发达,国内各种人才极为缺乏,秦穆公开始把目光投向东方发达邦国,“求公孙支于晋”即是他地第一步.公孙支,字子桑,系秦嬴氏一脉,游学于晋,博学多才,有胆有识,是一时之贤.秦穆公闻知,即派人请其回国,拜为大夫,位列上卿.公孙支深谋远虑,《左传》以君子名义引用《诗经》给予很高地评价,“诗曰:‘诒厥孙谋,以燕翼之’,子桑有焉”,()就是说,公孙支把谋略留给子孙,安定和辅佐他们.公孙支地贡献除了在“泛舟之役”和韩原之战后如何处置晋君夷吾地决策上起重大作用外,更为重要地是他力举、让贤于百里奚,使秦穆公开创了招纳外来之士,以异国异姓为卿相地人才政策.公孙支地任用虽然仍未冲破当时任人以亲以贵地宗法世卿制思想地羁绊,但毕竟说明秦穆公开始认识到人才地必需,并勇于迫求和任用,可谓是其人才观地萌发..“东得百里奚于宛’、“迎骞叔于宋”()标志着秦穆公招纳客卿地人才政策正式形成公元前年,晋献公虎视同姓小国虢、虞,两国局势危若累卵,但“郭(虢)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坐以待毙,与虢唇齿相依地虞国,国君不听贤臣宫之奇、百里奚地劝谏,贪图玉壁宝马,竟然借道给晋军去攻打虢国,结果唇亡齿寒,两国相继沦亡.虢、虞地处晋、秦之间,虢、虞地国亡君辱,使秦穆公受到极大地震动,进一步认识到人才地重要作用,正如他后来与百里奚谈论虞国所以灭亡原因时说:“虞君不用子,故亡.”()为使已沦为贩牛奴隶地百里奚为其服务,他用公孙支之谋,用五张黑羊皮地价去楚国赎出百里奚,顺利接到秦都雍城.三天后,当公孙支请求“属事”委以国政时,秦穆公对一个异国异姓地奴隶如此重用却犹豫不决.他说:“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为天下笑乎?”尽管公孙支诚恳相谏道:“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奚暇笑哉?()但秦穆公不同意.秦国兴盛必赖贤才,不少宗室大臣认识到这一点,老臣禽息“亦荐奚,不见纳,公出,以头击阑,脑乃精出.曰:臣生无补于国,不如死也.”()秦穆公见禽息不惜以死相荐,深受感动而觉悟,遂会见百里奚,虚心请教治国大计.百里奚见秦穆公以诚相待,也就直陈己见,秦穆公越听越兴奋,“知其君子也”(),连谈三天,相见恨晚,茅塞顿开.几天后,秦穆公与公孙支论政,公孙支大不宁,曰:“君耳目聪明,思虑审察,君其得圣人乎?”公曰:“然,吾说(悦)夫奚之言,彼类圣人也.”()公孙支十分高兴,祝贺秦穆公得贤才地同时,提出让贤,“公孙支乃致上卿以让百见奚.公不许.”公孙支再三以“进贤而退不肖,君之明也”()相谏,并说若不应允,他将逃避异乡.秦穆公这才下决心重用百里奚,“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百里奚为上卿以制之,公孙支为次卿以佐之.”()秦穆公任百里奚,意味着突破了任人唯亲唯贵地宗法世卿制,标志着秦国招纳外来之士为卿相地人才政策正式确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秦穆公“举百里奚于牛口之下”()产生巨大地反响,得到天下之士地向往,由于人才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百里奚推荐下,宋国贤士蹇叔被迎接人秦,拜为上大夫.蹇叔又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皆被任用.史籍载名地还有不豹、内史廖、子玉房、冷至等等.一时,秦国人才济济..《秦誓》发表与秦穆公人才思想之成熟《秦誓》载于《尚书》,全篇仅有字,但却对人才重要意义、任用贤士标准、人才政策以及纳谏作出精辟阐述,可谓秦穆公人才问题地专论宏篇.公元前年,晋文公病逝,秦穆公听信杞子之言,欲乘晋国丧乱之际,远袭郑国.上大夫蹇叔认为“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秦穆公不听劝阻,一意孤行.结果,秦军意图被郑国贩牛商人弦高识破,无功而还,兵至崤山,被晋军伏击,全军覆没,“匹马只轮无还者”(),统军三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被俘,后放归秦国.秦军兵败崤山、丧师辱国地惨局,惊醒了秦穆公,在许多宗室大臣和左右近臣“必杀之,”地呼声中,他没有委罪孟明视等三将,而是冷静地反省自己地过错,并承担了责任,“孤违赛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为了“申思不用蹇叔之谋”地教训,“令后世以记余过”(),秦穆公向朝臣发表了一番悔过地誓辞,即《秦誓》.《秦誓》首先引用“古人言”,责备自己不听贤臣之谋,深感纳谏如流之难,“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从伐郑之初,猜忌“今之谋人”即蹇叔等黄发老臣,而听信“古之谋人”即杞子以及朝中劝使伐郑之人,结果丧师辱国,认识到“询兹黄发,则罔所愆”.接着从选才是否对“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出发,指出:凡是贤士忠臣,既使他年高力衰,或无其他特别技艺,也要任用,“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至于胸怀博大,视他人有技艺犹若己有地大贤,则必容纳,“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倘若有人尽管壮勇,射、御上没有违失,但智虑浅近,我也不想要他“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而那些巧辩之人,过去我曾多有听信,今后要深思,“惟截截善偏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如果有人妒忌贤圣蔽塞上达之路,非但我不用,子孙黎民也要说这些害贤之人是危险地,“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最后,秦穆公无比感慨地得出结论:“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这“一人”具体可指蹇叔,泛称乃为贤士良才.从秦穆公作誓悔过之意,无疑包括君主.国君地贤、不肖,同样关乎国家地存亡.这一点《管子》有言:“一国存亡在其主,天下得失,道一人出.”但秦穆公之论要比管仲之意进一步,也较全面,而且从人才思想史上看,秦穆公地观点是最早并明确地表述了人才对国家安危荣辱地重要作用.(二〕秦穆公对人才重要社会作用地认识经历了一个萌芽、升华到成熟地过程.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地人才政策与同时代名君相比,在待士、任贤、用人、执法等方面也颇有特色..思贤若渴,以礼相求.公孙支学成于晋.秦穆公派人相请而使之归国.骞叔乃宋国隐居贤士,秦穆公不远千里,派人携重礼,持“厚币迎蹇叔”().百里奚到秦后,秦穆公“知其君子”,立即“令有司具沐浴,为衣冠”().由余奉使入秦,秦穆公认为他是一位大贤“圣人”,相待甚厚,饮宴之时,二人“曲席而坐,传器而食”(),后由余降秦,穆公以客礼礼之().秦穆公谦恭礼士以图称霸.赢得天下贤人良士地向往和归依..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秦穆公招纳引进了一批外来之士,加上本国人才,不分贵贱亲疏,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得信赖和任用.百里奚曾为奴隶、由余是戎人,皆先后拜为大夫,位列卿相;蹇叔是隐士,拜上大夫;丕豹为避难人,任之为将军.九方皋是靠卖柴薪和疏菜为生地平民,善识宝马良驹,使其代孙阳即伯乐主持马政;宗室中人才如公孙支、公子挚、公子慭等皆得重用.还有大夫禽息、“良臣”子车氏三兄弟奄息、仲行和鍼虎等等..信贤而任,用人不疑.孟明视率军袭郑,兵败崤山,丧师辱国,秦穆公不罪不罚,且亲切抚慰,信任如初,“不替孟明’,“复使为政”.两年后,孟明视再败于彭衙,国内许多大臣再次要求处罚这一败军之将.但秦穆公信任毫不动摇.“公犹用奚”().孟明视倍感恩遇,竭诚努力,“增修国政,重施于民”.翌年,以必胜之心,率大军渡过黄河后,尽焚舟船,终于“取王官及郊’威震河东,使“晋人不敢出”().取得“东服强晋”地重大胜利.秦穆公严于自责,宽以待人,允许失败,敢于重用败军之将,体现了他博大地胸怀和知人善任地辩证人才思想..虚心纳谏,勇于改错.秦穆公每做决策,善于听取谋臣意见.晋国公子重耳、夷吾争立君位时,秦穆公起初欲立贤公子重耳.公孙支、公子挚建议立为人猜忌、好胜且与国内大臣不和地公子夷吾,以便于控制晋国.穆公醒悟,认为夷吾“忌则多怨,又焉能克?是吾利也.”()决定助立夷吾,是为晋惠公.穆公十三年,晋惠公请求秦国输粮救灾,穆公“用百里奚、公孙支言卒于之粟”(),打了一场争取民心地胜利仗,史称“泛舟之役”.韩原大战,晋惠公兵败被俘,天下震动,为救惠公,“周天子为请,夫人是忧”,压力很大.秦穆公“合大夫而谋曰,杀晋君与逐出之,与以归之,与复之,孰利?”后听公孙支“不若以归,以要晋国之成,复其君而质其嫡子,使子代父处秦,国可以无害”()之谋,允许晋人求和.穆公三十七年,秦穆公“用由余谋伐戎王’,取得“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地胜利,得到“周天子使召公过贺穆公以金鼓”()地殊荣.秦穆公也有不听劝谏,自以为是地时候.公元前年,远袭郑国之举,秦穆公“不听蹇叔之谋”,致使兵败崤山,但他勇于自责,当众悔过作誓言,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通过反省和总结,对用人、纳谏、人才重要性作了理论地阐述..严明人事奖罚制度.秦穆公用人赏罚分明,凡有功而奖励、予以重任,自不待赘述.让人深思地是执法之严,虽公卿大大和功臣有所不免.《吕氏春秋·不苟》载:百里奚代公孙支为上卿后,有一次,晋国地大夫叔虎、齐国大夫东郭骞出使到雍城,接见来使是上卿地职事,但亚卿公孙支突然要求会见来使,秦穆公不解地问:“请见客,子之事与?”又问:“相国使之乎?”公孙支回答都不是.这一下,秦穆公恼火了,连声斥责道:“然则子事,非子之事也,秦国僻陋戎夷,事服其任,人事其事,犹惧为诸侯笑,今子为非子之事,退将论而罪.”结果公孙支被处以刖刑.虽然公孙支此举是为使百里奚受专任,以施大才,所谓“公孙支自刖让百里”(),但它说明了秦穆公在实行,“人事其事,事服其任”上严明地奖惩制度.(三)秦穆公能够认识到人才重要,开创“好用异国异姓人”地人才政策,除了他本人具有大无畏开拓精神,顺应了春秋之世“‘为政’必须‘尊贤’这一社会发展地必然趋势和不可违背地客观规律”()外.从秦国主观原因上讲,是由于“秦国役有严格地亲法制,同族人被重用地不多.外国地有用人才却能在秦得到重用”().秦穆公会见百里奚“与语三日,授之以政”(),这在山东诸侯国是不可想象地.正因为山东诸国任人之道一直为宗法世卿所累,强调“亲亲贤贤”,各国执政者大多以宗族任之,宗族以外地人少受到重用,偶然有重用者,也不会长久.“宗法制限制任用宗族以外地人材,这也是春秋以后各国一天天表落下去而不能强盛.”()秦穆公以后,二十多代君主都不同程度地因袭和发展了招纳外来之士地人才政策.秦孝公效法穆公下求贤令,后任用商鞅变法图强.商鞅变法中一条就是废除世卿世禄制,而实行奖励军功地用人之道,规定“国以功授官与爵”,“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从而给出身低微者和外来之士晋升以建功地机会,为秦国后世招徕大批人才提供了制度上地保证.秦国“招致宾客游士”,“于是诸侯之士斐然争入事秦”().商鞅以后,客卿中佼佼者,惠王时有魏人张仪,武王时有楚人甘茂,昭王时地魏人范唯、燕人蔡泽,昭襄王时有楚人魏冉,秦王政时有卫人吕不韦、楚人李斯、梁人尉缭等等;由于“秦国收罗地重要人才最多”,所以“造成秦在人才上地优势,使得秦能够在诸侯纷争地局势中按照历史发展地要求,进行较为彻底地经济和政治改革,成为经济、政治、军事力量上地强国.”()外来之士对秦国地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地贡献,“秦国最后能消灭六国而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地统一国家,一定程度上是得力于正确连续地人才政策.”()(四)秦穆公地用人之道应用于当时,并泽及后世.历代史家、思想家、政治家都给予极高地评价.《左传》以“君子”名义发出赞叹:“秦穆之为君也,举人之周也,与人壹也!”()晋昭公二十年(前年),孔子回答齐景公所问“为政”之本时,盛赞秦穆公“身举五羖”,并认为“虽王可也,其霸小矣.”()秦王政十年(前年),发生排斥外来之士地逐客事件.李斯“谏逐客书”,陈述穆公求士,使秦王废除了逐客令,维护了正确地人才政策.秦穆公地人才观及其人才政策由于时代和阶级地局限,还只是包含在其政治思想和制度之中,其人才思想更多地体现在政治实践中,当时未能也不可能形成全面、科学地思想体系.他地人才观,特别是对人才重要作用关乎国家存亡兴衰地论点,虽然不免片面性,但毕竟是最早地阐述,这对后世人才思想地发展产生重大地影响.战国诸子在论述人才问题时,几乎都提出并发挥“尚贤使能”地观点,孔子盛赞秦穆公“举五羖”,主张“为政在人”,在于“举贤才”()孟子以“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而提倡“尊贤使能”().荀子则认为“能当一人而天下取,失当一人而社授危.”主张“尚贤推德治天下”().墨子明确指出,贤才是“国家之珍”“社稷之佐”,“尚贤’是“为政之本”().《吕氏春秋》在“下贤”、“察贤”、“期贤”、“求人”、“赞能”、“直谏”等十多篇文章中专论人才,总结了秦及春秋战国以来地人才思想,对人才地重要性、选人标准、任用人才地方略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地探讨,尤其是注意研究了五百多年来,诸国兴亡与人才地关系,总结了人才问题上正反两面地经验教训,对秦穆公“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地观点进一步发挥,指出:“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秦以后,历代政治家、思想家也都把罗致人才放在“为政”地首位,当作治国安邦地根本,使人才是国家地栋梁,事关国家命运地思想不断发展和完善.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王安石对人才问题曾进行了较系统地研讨,在其“上皇帝万言书”以及材论、进说、兴贤、重任、知人等文章中,提出了一系列见解和主张.他在人才思想核心间题上,指出:“夫材之用,国家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已而衰.”这一精辟论述无疑是对秦穆公人才观地继承和发展.直到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综上所述,秦穆公在近四十年地“为政”实践中,顺应社会政治发展地必然趋势,在用人政策上进行了开创性地探索和实践.他把人才问题提到关系国家安危荣辱地高度,是其政治思想中地独创性贡献,在中国人才思想史上应有其不可磨灭地重要地位.注释:①()()林剑鸣《秦史稿》年版②《洪北山先生全集》⑧《尚书·秦誓》④《礼记·中庸》,⑥()()《史记,李斯列传》⑥《春秋繁露·王道》⑦《论语·季氏》⑧()《史记·晋世家》⑧《史记·齐太公世家》()《论语·宪问》()《汉书·地理志》(〕《史记·高祖本纪·正义》引《三秦记》、《方舆纪要》()《史记·封禅书》()()()()()()()()() () () ()《史记·秦本记》()()()()《左传·文公三年》()《新序》() ()《吕氏春秋·慎人》() 《韩诗外传》() () () () ()《说苑》()《吕氏春秋·功名》() ()《史记·商君列传》()《论语·乾文言》()()《春秋谷粱传·僖公三十三年》()《左传·文公元年》()《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左传·僖公九年》()()《国语·晋语下》()《韩非子·说林下》()()()李材喜《中国人才史摘》年版()()《史记·孔子世家》()《史记·自序》() 雷祯孝《中国人才思想史》年版()《论语·子路》(《孟子·告子章下》() 《孟子·公孙丑上》()《荀子·成相·王霸》()《墨子·尚贤》。
秦国历史客卿祸国的例子
秦国历史客卿祸国的例子秦国历史上有不少客卿祸国的例子,这些客卿的出现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下面我将列举十个以秦国历史客卿祸国的例子,来展示这些事件对秦国的影响和教训。
一、李斯的政治改革李斯是秦始皇时期的重要客卿,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包括中央集权、统一法律等。
虽然这些改革在短期内带来了秦国的强盛,但长远来看,这些改革使得秦国的国力逐渐耗竭,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二、李斯的留胡法李斯在统一天下后,提出了限制人民流动的留胡法。
这一法令限制了人民的迁徙和流动,使得人才无法充分流动,导致了社会的僵化和人才的浪费,进而影响秦国的发展。
三、赵高的专权赵高是秦二世时期的宦官,他通过勾结宫廷,掌握了极大的权力。
他滥用职权,荒淫无道,造成了秦国社会的不稳定和道德的败坏,最终加速了秦国的灭亡。
四、若干征伐战争秦国在统一六国后,继续对外扩张,进行大规模的征伐战争。
这些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得秦国的国力逐渐衰退。
同时,这些战争也造成了大量无辜百姓的死亡和财产的破坏,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五、法家思想的推行秦国在李斯的主持下,推行了法家思想。
这种思想强调法律的严苛和刑罚的严厉,使得社会风气恶化,人民痛苦不堪,最终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反抗。
六、焚书坑儒秦始皇时期,为了巩固统治,秦国焚书坑儒,破坏了古代文化传统,导致了文化的断裂和知识的匮乏。
这使得秦国的文化水平大幅度下降,进一步影响了秦国的发展。
七、修建长城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这不仅加剧了社会的负担,也使得秦国的军力大量分散,无法有效应对内外的威胁。
八、土地兼并政策秦国实行了土地兼并政策,使得土地集中于少数人手中,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和农民的失地,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九、苛捐杂税秦国实行了苛捐杂税,使得百姓的负担沉重,生活困苦。
这导致了社会的不满情绪高涨,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十、分封制度的废除秦国废除了分封制度,取消了诸侯国的独立地位,统一了全国的行政管理。
历史少见的政治大辩论——《盐铁论》笔记
历史少见的政治大辩论——《盐铁论》笔记汉昭帝刘弗陵于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托孤大臣霍光以年幼的昭帝名义发布诏书,命御史大夫桑弘羊、丞相车千秋(又被称为田千秋),及丞相史、御史多人参与,召集贤良文学六十多人于朝廷,以问“民所疾苦,教化之要”为议题,对政府现行政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辩论。
这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关于政治措施的大讨论。
一、背景1.大一统时代的到来(中央集权与诸侯分权问题)秦汉以来,中央集权之趋势越来越强烈。
同时汉代的行政基本按秦的郡县制,曾经有设立过州,但多是虚级,所以地方财政基本还是郡县两级,中央政府与下层之间缺乏有效的中层机构,当时的政府需要寻找全面掌握行政权力的办法。
这种召集地方才俊直接到中央面议政策的措施也可以理解为中央对地方的一种渗透办法。
2.盐铁政策实施中的问题桑弘羊所制定的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及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一系列重大财经政策。
为西汉提供了坚实的财政经济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抗击匈奴。
但是,官营垄断行业效率低下,利用职权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的情况也较严重,百姓怨声载道,特别是剥夺了地方诸侯和富商大贾的既得利益,因而必然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和反对,于是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问题,就成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
3.汉武帝遗愿汉武帝有良好的政治嗅觉与判断力,他在遗诏《轮台诏》中颁布了“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的政策,推行“与民休息”与“轻徭薄赋”的政策。
这样的遗诏为征集全国贤才讨论关系民生问题的政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霍光与桑弘羊的政见之争当时,朝廷中大将军大司马霍光独揽大权,御使大夫桑弘羊成为唯一与霍光对峙的人。
商人出身的桑弘羊提议并被汉武帝采纳的垄断经营、重赋税、严酷法、重武力政治经济政策自然成为打击目标。
直接硬碰硬不明智,霍光就采纳部下杜延年的建议,借助第三方力量,下诏召集全国的文学贤良进京,与桑弘羊面对面地辩论这些政策,借机打击桑弘羊。
《谏逐客书》原文及译文
《谏逐客书》是秦朝大臣李斯写给秦始皇的一篇奏章,发生在秦王嬴政十年(公元前237年)。
当时,秦国宗室贵族借韩国派水工修灌溉渠,阴谋消耗秦的国力,建议秦王下令驱逐一切客卿。
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他在被逐的路途上惶恐不安地写下了《谏逐客书》。
秦王读后,取消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原文: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中国的秦始皇与统一战国:历史上的一统天下与国力强盛
中国的秦始皇与统一战国:历史上的一统天下与国力强盛中国的秦始皇与统一战国:历史上的一统天下与国力强盛中国古代历史上,秦始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辉煌的篇章,他统一了分裂的战国,成为了第一个称帝的人,实现了中国的真正意义上的一统天下。
在秦始皇登上皇位之前,中国处于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分裂成了七大国家:秦、赵、魏、韩、楚、燕、齐。
这七国争斗不休,百姓饱受战争之苦。
经过多年的战争,秦国逐渐崛起,其实力迅速增强。
而秦始皇正是利用了这个时机,以其出色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最终统一了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
这一统一不仅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更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奠定了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秦始皇的一统天下并不仅仅是一个政治行动,更是一个以文明为基础的综合行动。
他着手统一文字、货币、计量等标准,使得全国范围内的交流和治理更加便利。
他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制度,使得法治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和实施。
他还修建了跨越整个国家的长城,加强了国家的边防和统一的威慑力。
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另一个重要举措是进行土地改革。
他废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土地制度,采取了统一的土地制度,以平均地权和封建土地制度,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和公平的分配。
这一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统治者和百姓之间关系的问题,使得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有了更好的基础。
在秦始皇的统一时期,中国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
在他的统治下,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力发展,国家财富大幅增加。
他还大力发展工商业,加强贸易和革新农具,推动经济的繁荣。
此外,秦始皇还加强了军队的建设和训练,使得国家的军事实力大幅提升。
这些措施使得秦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然而,秦始皇的统一天下并不是没有问题的。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封建制度,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他还实行了严苛的压制政策,限制了人民的言论和思想自由,使得百姓的生活质量大幅下降。
他还以极端残酷的手段对待政治对手和异议者,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和谐。
《商鞅变法》教案:分析商鞅变法带来的影响
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是秦国第一位名相商鞅所进行的变革。
商鞅认为秦国的社会制度存在着诸多弊病,必须进行改革以推进国家的发展和壮大。
因此,商鞅变法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改革,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
一、对政治的影响商鞅变法的出发点是提高秦国的国力,因此对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呼声很高。
商鞅取消了继承制,实行了官位制。
从此,人才的选拔更加公正,官员的地位与成就挂钩,促使政治环境更加活跃。
同时,商鞅还废止了君王的宗法权益,进一步削弱了贵族阶层的权力,并强化了王权。
商鞅变法还引入了轻车独尊制度,即允许平民居住在城市内。
这不仅促进了社会平等和城市建设,也增强了对平民的管控,加强了政府对于城市的管理。
商鞅的政治改革为秦国国家的统一、强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经济的影响商鞅变法通过实施贯彻落实反封建的政策,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商鞅开创了一种新的土地制度,将土地从贵族手中收回,实现了土地权的统一,加剧了对贵族的打压。
同时,商鞅变法还引入了度量衡标准,规范了贸易活动,使商业发展更加稳定。
商鞅还实行的是控制币值和通货贬值的政策,以促使经济更加活跃。
在此基础上,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即以农业为主导发展经济。
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在农业、工业、商贸等领域加强了领导和管理,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这也为战国秦国的统一和变成一步步地打下了基础。
三、对文化的影响商鞅变法不仅仅是经济、政治改革,也标志着文化思想领域的巨大变革。
商鞅强调“法治”,认为法律可以消除社会弊病,化解矛盾。
因此,商鞅开始大力推广法律,从而建立了秦国的法制框架。
此外,商鞅还推崇“兵家”之学,强调兵器制造的研究,以提高国家的军事实力。
兵家《孙子兵法》、《吴子兵法》也开始在秦国得到广泛传播。
此举对秦国的军事实力和国家形象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末代秦皇嬴政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改革的典范之一,其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国人才选拔制度
秦国人才选拔制度
秦国在统一中国后,实行严格的人才选拔制度。
根据《淮南子》中的记载,择优录用的人才,秦国按照诸侯国百人一候思想,经过严格考试,分为“正五卿”、“司四职”和“六官”三个等级来定名。
其中,最高等级的“正五卿”是集国家政治、军事、财政等政权权力的代表,包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大司寇、大司驾五位政治大官。
“司四职”负责官吏的考察、任命晋补,分为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四职,科仪只有副令的职位,受秦王控制。
“六官”是国家运行的最底层官职,包括司书、司铁、司户、司礼、司徒、司釜六位官职。
各层人才由秦王亲自进行选拔,以达到集中统一政策的目的。
中国古代秦朝时期的人才政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秦朝时期的人才政策及其现实意义摘要:众所周知,人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人才是王朝盛衰的关键。
虽然每一个时期的选拔标准和途径不一样,但是对于真正的治国之才,国家基本上都是能够任用他们治理国家。
秦国即是一个任用人才的典型例子。
本文从秦国发展的纵向出发,探讨每个时期国家任用优秀人才,及对秦国的巨大作用,最终总结出秦的人才政策,以及对于我们现在的意义。
关键词:秦;人才;人才政策;现实意义一中国古代各时期的选官制度从西周开始,中国的选官制度开始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那就是以德取人。
顾名思义,国家选拔人才主要是看人的品德。
到了两汉时期,这个标准变成了以名取人,名也就是在群众中的名声,包括品德和孝悌。
而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种选官制度变成了以族取人,也就是看人的出身,是否是名门望族。
到了隋代科举制度开始建立,唐代以后逐渐完善,此后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甚至直到现在,科举制度还仍有很大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在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的标准基本上是看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除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以族取人。
而这个时期形成以族取人的选官政策是有着各方面的原因的,即使如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仍有不少人才为国家所用,在治理国家的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那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
客观的说,每一个时期的选官制度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弊端,所以弄虚作假者和徇私舞弊者都大量存在。
但是,这些标准在当时基本上是有进步性的,也为国家选拔出来了许多真正有治国之才的人才,为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使中国古老的文化能够没有间断的流传下来。
二秦朝时期任用的人才秦从一个西部的边陲小国逐步强大,并最终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其人才政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笔者将详述之。
秦人原是西周时期与西戎接壤的一个小部落。
据史学家考证,秦人的先祖很有可能也是戎人。
西周末年,“周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
春秋战国时期秦齐两国人才策略之比较
春秋战国时期秦齐两国人才策略之比较一、秦国针对人才实行的对策秦国始终都比较重视引进外来人才,这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竞相而来,以希望在秦国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价值。
纵观历史,秦国在兴盛时期的发展,应该主要归功于外来人才的鼎力相助。
秦国形成的客卿政策,即秦国不管对待何种身份地位的客卿,无论之前所从事的职业是否贵贱,一旦通过试用就认定其为优秀的人才,就立即授以高官和权位,这无疑就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优秀人才。
分析秦国的人才政策有两方面,即重视引进和重视利用。
1. 重视人才的引进秦国的历史中有很多卓越的人才都是从其他列国引进的,如卫人公孙鞅、楚人百里奚和李斯、蔡人甘茂、魏人张仪和范雎、齐人蒙恬等。
根据统计可知,秦国引进的人才共有53名,这直接为秦国的发展和统一发挥了重要的价值。
秦国给予人才丰厚的待遇,能让他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人才价值,这也是人才所希望的,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才。
2. 重视人才的利用当秦国把优秀的人才引进之后,先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期后,一旦确定其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就立即授以官职和实权,让他们参与到国家的政务中,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从秦武王到秦始皇期间,共有左丞相9名,分别为楚人芈戎、李斯、昌平君、屈盖,王绾(未详)、徐诜(未详)、金受(未详)等;右丞相共有12名,分别为秦人樗里疾,楚人甘茂和魏冉,齐人薛文,赵人楼缓,魏人范雎、吕不韦和寿烛,燕人蔡泽以及杜仓(未详)、隗状(未详)、冯去疾(未详)等。
大部分都是来自其他各国,但是秦国却对待他们一视同仁,奖赏分明。
秦国在使用人才时,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态度。
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就跟秦孝公的全力支持紧密相连。
二、齐国针对人才实行的政策齐国使用人才的主要政策是尊贤尚功。
这一特点在齐国早期就开始采用,可以追溯到太公时期。
《汉书·地理志下》中有记载:“初太公治齐,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
”特别强调了齐国在用人上遵从尊贤尚功的政策,这就与周国的世卿世禄的政策相对而立。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末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2.难点:秦王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和内容。
【本课立意】认识秦统一的历史意义,以及国家治理的历史教训,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的正反两面性:秦统一既有开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伟大业绩与成功经验,又有探索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历史教训。
【课题说明】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统一”首先是疆域统一,是一个实体形态;“多民族”是这个实体的政治组织形式;“封建”不是“封邦建国”(分封),是疆域统一的实体的社会形态或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
【时空坐标】【名词解释】1.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一种管理方式,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如郡县制、行省制等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主要矛盾表现为中央与地方的冲突。
2.君主专制:主要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掌握政权。
与民主制相对,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世袭制。
主要的特征是君主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专制主义主要表现为官僚机构中的君臣关系。
如三公九卿、中外朝制度等都和君主专制相关。
主要矛盾表现为君权与相权的冲突。
3.大一统:大一统是中国早期国家建立的理念和王朝建立的理论基础。
大即重视、肯定;一统即天下诸侯系于周天子。
春秋时期产生,随着秦汉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大一统思想逐渐引申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边疆、民族等要素的高度整合。
后世称统一全国为大一统,据地一方为割据。
【基础知识】一、秦的统一【学习聚焦】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秦朝的秦始皇与中央集权
秦朝的秦始皇与中央集权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一个时期,当时有着一个比较强的中央集权政府。
而秦始皇作为秦朝的建国之君,对中央集权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深入探讨秦始皇及其对中央集权的贡献。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君主,他统一了六国之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作为一位出身于贵族的君主,秦始皇一生中为秦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秦始皇的治国时期,他主要采取了三大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首先是奉行“人才政策”,即选拔贤能,使其为国效力。
他在任命官吏方面十分谨慎,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成绩突出,就有机会担任高官。
他还注重选拔年轻有为的人才,并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重用人才,为巩固中央集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秦始皇采取了“法家思想”。
在马王堆出土的《法家》典籍中,可以看出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重视。
他认为,中央政府应该集中掌握权力,通过法律手段对全国的各方面进行统一管理,解决各种纷争,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他创立了总章盖七律,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法律,实行等级森严的官制和义务教育。
最后,秦始皇采取了扩充中国版图的措施。
他在位期间,先后征服了蜀、南越等地,东抵韩魏,北度黄河,西攻戈壁,不断扩大了秦国的疆域。
他通过建立长城和修建驰道联络各地,使各地之间更加紧密,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秦始皇的治理下,中央政府越来越强大,对各地的统治也越来越有力。
但是,他的做法也有一些弊端。
他削弱了大臣们的权力,让他们失去了对政府的监督作用,这样很容易导致中央的独断专行。
此外,他也大肆采购和修建宫室及陵墓,让国库枯竭,民不聊生。
总之,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君主,他崇尚“人才政策”、发扬“法家思想”、扩张中国版图,使秦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通过他的努力,中央集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但同时,他也留下了不少警醒,告诉我们,权力不能过于集中,中央集权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制度来约束。
谏逐客书昔穆公求士这段的论点
谏逐客书昔穆公求士这段的论点
《谏逐客书》是秦朝大臣、文学家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奏议。
此文先叙述秦穆公重视人才、重用客卿使秦国富强的事例,说明秦国重用客卿建立帝业的正确性;然后列举丰富多采的事实,说明秦王用兵却弃客的错误,指出“逐客”必然会造成人心背离,人才外流,其结果是“损民利而伤民心”,削弱了秦国的力量。
文章最后希望秦王能收回“逐客”成命,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关于《谏逐客书》的论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说明:
1. 重视人才是秦国成功的关键:文章中提到,秦穆公在位期间,秦国采取了积极的政策,吸引和重用外来人才,这使得秦国得以壮大和繁荣。
文章主张秦王应该继续重视人才,重用客卿,以实现秦国的继续发展和统一大业的完成。
2. 逐客政策的错误性:文章列举了大量事实,说明逐客政策的错误性。
逐客会导致人心背离,人才外流,削弱秦国的力量。
同时,文章还指出,逐客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统一起到阻碍作用。
3. 收回逐客成命的必要性:文章最后希望秦王能够收回逐客成命,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重用客卿,以实现秦国的继续发展和统一大业的完成。
《谏逐客书》的论点是强调重视人才、重用客卿的重要性,并指出逐客政策的错误性以及收回逐客成命的必要性。
如何评价秦穆公
如何评价秦穆公秦穆公,秦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君主,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军事才能和文化贡献,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以下是对秦穆公的评价:一、政治智慧秦穆公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君主,他明白治理国家需要依靠贤能之士。
因此,他广纳贤才,不论出身和地位,只要有能力为秦国的发展做出贡献,他都会加以重用。
这种开明的政策使得秦国人才济济,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秦穆公还推行了“以孝治天下”的政策,强调家庭和社会责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他注重民生福祉,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民和商人的政策,使得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二、军事才能秦穆公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他注重军队的建设和训练,提高士兵的待遇和训练水平,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在战争中,他善于运用策略和计谋,如采用诱敌深入、分割敌军的战术,取得了多次战争的胜利。
三、文化贡献秦穆公不仅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还在文化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注重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推行了“书同文”的政策,使得秦国的文化得到了统一和发展。
此外,他还收藏了大量的文化典籍,为后世的文化传承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四、总结秦穆公作为一位杰出的君主,为秦国的发展和崛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政治智慧、军事才能和文化贡献都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然而,作为历史人物,秦穆公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例如,他在与晋国的战争中曾采取过一些残酷的手段,造成了不少无辜百姓的伤亡。
此外,他在处理与其他诸侯国的关系时也存在一些不当之处,导致了一些外交矛盾的产生。
但这些不足之处并不影响我们对秦穆公的整体评价。
综上所述,秦穆公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君主,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军事才能和文化贡献,为秦国的发展和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影响力和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国的人才政策与秦国的强盛历史一班孙明霞摘要诸侯纷争的春秋战国,各种人才并不是以地域出身而画地为牢的,他们有权选择诸侯国君是否贤明,是否胸有大志,是否能够让自己施展才华,英雄有用武之地。
而当时秦国为了加强统治,用高官厚禄招徕东方士人。
人才需要得到贤君的赏识,而国君需要治国的人才,而更得人心的是秦国不拘一格的人才政策,从而吸引了有识之士入秦用毕生所学施展抱负。
当时大多人才归附秦国成为一种现象,这些外来人才为秦国的强盛壮大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秦国人才政策强盛原因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大变革的时代,变革需要人才,汉代王充曾说:“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
①实际上春秋无义战,很多情况下都是为了人才而战,正所谓前方争夺城池,后方争夺人才。
正如梁启超所述:“衰周之际,兼并最烈。
时君之求才,载饥载渴,又不徒奖励本国之人才而已,且专吸他国者而利用之”。
②可见人才对国家社稷的重要性。
当东方各诸侯国都开始按孔子的民间教育模式培育人才的时候秦国的人才方针就是“招纳天下贤才,唯我所用”。
从平民中选拔人才为官,实行最为彻底的是战国时期的秦国。
当时的大背景是周王室地位的削弱,诸侯国地位的提高,原先唯周王室而尊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各诸侯国为了保存实力求得发展不得不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发掘,从而直接推动了人才流动。
其中秦国的人才政策是各国的典范,其优厚的人才待遇和务实的人才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才流入秦国,他们为秦国的发展和强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对秦国的发展强大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有以下几个。
秦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如秦穆公时期的百里奚,楚之南阳宛人,以及由余等贤能之士,使秦国“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③秦国才站稳了脚跟。
秦孝公时期的公孙鞅,“姓公孙氏,名鞅,卫之诸庶骛公子也,鞅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孙座,为中庶子。
公孙座向魏王举荐卫鞅曰:“座之中庶子,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事而之。
”④但魏王不听其言,也不用卫鞅,座死后,卫鞅遂西入秦,最后被秦国任用,有了开创性的“商鞅变法”,使秦国有了发展强大的基础条件。
秦惠文王时期的张仪:“张仪者,魏人也”。
张仪学成而游说诸侯,在楚国受暴打后入秦见秦惠王,慧王以客卿,与谋伐诸侯。
秦国用张仪连横之计破了六国的合纵之盟。
⑤武王时期的甘茂,“甘茂者,下蔡人也。
事下蔡史举先生,学百家之术,因张仪而求见秦惠文王。
王见而说之,使将,而佐魏章略定汉中地。
”⑥昭襄王时期的范雎,“范雎者,魏人也,字叔。
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
后被须贾冤枉持魏国阴事以告齐,后被魏相笞击。
范雎逃离魏国更名为张禄,后秦使者闻其贤将其带入秦,拜为客卿。
”⑦秦国用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一面对远离秦国的国家如齐国实现亲和政策,另一方面又积极对外用兵,不断侵占邻国的土地,秦国的国土面积不断增大。
蔡泽,燕人也。
秦王政时期的吕不韦,魏之大贾。
蒙恬“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自上卿。
”⑧李斯,楚之上蔡人等都是秦国从他国引进的。
第二,当时天下的人才,大多被秦国所笼,各种各样的人才成为秦国渐渐强盛的社会保障,为最后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创造了"人和”的有利条件。
当时能称得上能人贤士的各国人才纷纷入秦的原因何在呢?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来看,首先,当时周朝的官办学校衰落,自孔子开始的平民教育大行其道,使当时各国的人才纷纷涌现。
很多有才学的人都模仿孔子”讲学”的方式,招收学生,培养门生。
比如,传说中的鬼谷子先生教出了几个著名的学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成为兵家和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这种平民教育模式打破了周朝“学在官府”的局限,使教育普遍化,更多的人皆受到了教育。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很为宽松的“马相伯乐”式的政治环境,从而促进了大规模的人才流动。
其次,商周时期采用世卿世禄制,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世卿世禄制与当时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王室或诸侯国的大小贵族,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世代相袭,垄断官制,严重的阻碍了各国求发展的迫切愿望。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5年),选贤任能成为春秋时的流行风尚。
吕思勉的《先秦史》说:“有国有家者,间亦擢其人而用之,其初盖专取勇力之士,后乃及于饭贤者能者,此则《礼记•王制》,《射艺》诸篇,所述升於学及贡士等制所由来也。
上即以是擢用下自以渴因之而谋利禄,于是选举之途渐扩。
东周以后,贵族骄淫矜袴,不足人国事,仕君及于擢用贤能;而井田制度,士之失职者亦益众,游士遂遍天下矣。
此先秦之世,选法变迁之大略也。
”⑨不分高低贵贱的用人策略在春秋时期的秦国就已经形成了,如秦穆公吧来自敌国的丕豹,少数民族的由余,五张羊皮换来的奴隶百里奚,统统网络在自己旗下,成为西方霸主。
世卿世禄制的打破,使得可以任用异姓之人,摆脱了人才选拔的束缚,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
选贤任能的人才政策吸引了以大批有识之士来秦国施展毕生所学。
再次,战国时期人才不分国界的流动在这种宽松的社会价值体系风潮的激荡下,仕变成一个社会问题,仕阶层本身的分化和普通士人的贫困是促使东方仕人向用人政策得当的秦国而去的重要原因。
吕思勉的《先秦史》记载故《易》曰:“后以财成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借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及周室衰,礼法坠。
诸侯刻桶,丹楹,大夫山莭,藻稅,八佰舞于庭,雍撤於堂,其流至于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
稼樯之民少,商旅之民多,榖不足而货有余。
陵夷至乎桓文之后,礼仪大坏,上下相昌;国共政家殊俗;蓍欲不制,儹差亡极。
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
伪民背实而要名,笯夫犯害而求利。
篡弑取国者为王公,痼夺成家者为雄洯。
礼仪不足以据君子,刑戮不足以威小人。
⑩在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下,人才的流动完全不受疆界和部族的限制,楚国的人才可以为晋国所用,晋国的人才也可以为秦国所用。
那是的文臣武将,选择诸侯的自由度很大,今天在秦国任职说不定明天会跑到楚国效力,根本就没有“从一而终”这一说。
而且当时各诸侯国都深知人才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所用当时阁诸侯国都渴望得到人才,可是堪称人才的人物供不应求,所用有真才实学的人被多个国家所需要,如果他们在这一国不得志可以很快的跑到别国去,这么一来自然会形成人才交流的自由市场。
这对诸侯王说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难达到群贤毕至的。
其中最能长久坚持招贤纳士的是秦国。
当时的总体情况是六国人才流失而人才慕名来秦。
当时人才流入秦国能够成为一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秦国的人才政策得当。
由于秦国地处西北边陲地区,受《周礼》宗法制等的影响较小,相对落后的文化以及秦人尚武,重功利的特性造成了秦国独特的发展道路即“人才引进之路”。
秦国的封建因素破除的比较彻底在各个方面都少受限制。
秦国的国君对官吏的任免有绝对的决定权。
因此,秦国有着比其他国家更为大胆的人才政策,使得秦国人才济济。
一方面秦国注重对本国人才的发掘。
另一方面,秦国千方百计网络异国人才。
秦国选材的标准是无论贫贱尊卑,只要有一技之长便重要。
受到秦王重视的本国人才,既有深谱乐理的秦蕡,薛譚,又有善为大笑的优旎;既有以雕刻。
绘画见长的名医医缓,医和。
又有力大无比的杜回,任鄙。
而成就秦国霸业的是其引进的外来人才。
秦国突出的人才政策成为秦国由弱变强的关键因素。
第三,从秦国的政策方面看,秦国的人才政策对秦国的强盛起了很大的作用。
首先,长期认真执行的客卿制度是秦国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度保证.秦国历来注重引进人才,这促使各国有志之士争相西来,以求在秦国实现自身的价值。
实际上秦国取得显著发展时长期认真执行客卿制是秦国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度保证。
秦国由弱到强的变化往往都是外来人才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
比如秦穆公时代、秦孝公时代、秦昭襄王时代都是如此,秦国国力借助外来人才的智慧得以增强。
同时这些贤才也得以施展才华,博取富贵。
各国贤才纷纷踊跃西来为秦国服务,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早在秦穆公时期就到处搜寻人才,大胆任用身为奴隶的百里奚和戎人由余,到了孝公时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毅然发出“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士”的求贤令.⑾到了后来秦有了较成熟的客卿制度,当时除楚国外,其他六国都设有客卿⑿爵号,不过比较起来,秦客卿要胜东方六国一筹,秦从惠王到嬴政五代国君都将客卿制度化,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一以贯之。
因此秦客卿最多,仅昭王时期就有通、寿烛、错、胡伤、灶、司马梗、范雎、蔡泽九人。
秦国对客卿无论出身门第的高低,不管原来所操的职业的贵贱,一旦经过试用确定是出类拔萃者,就高予之官,重予之权,甚至拜为相将,秦国认.真实行客卿制,利用客卿,这对东方各国的人才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其次,秦国注重有效配置人才。
从引进人才的标准看,大多引进法家﹑纵横家﹑军事将领等实用型人才,如商鞅、李斯为法家,张仪、公孙衍、范雎魏纵横家,司马错、蒙鹜、蒙恬为军事将领。
在人才利用方面能“因才适用,人尽其才”合理利用人才,将引进人才委之以重用,授之以国政;在用人态度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秦国重视人才的开发,始于秦穆公之世。
秦穆公为了广求贤能,主张任用异姓之人,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
秦孝公为了进一步改变“诸侯卑秦”的处境,决心改革内政外交,而其重要的措施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商鞅就是在秦孝公发布求贤令的情况下来到秦国变法的,遂使秦国发生了巨大转变。
秦孝公是继秦穆公以后对秦国人才开发其最大作用的国君。
到秦王嬴政之时,秦国已是群贤毕至,精英云集,形成强大的人才集团,这些杰出人才对,对统一大业的完成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秦国引进了这些人才后,并不是为了撑门面,将他们放之高阁,而是委之以实权,受之以国政。
其典型代表是纵横家张仪。
张仪,曾师从鬼谷先生,前329年,张仪由赵国西入秦国,凭借出众的才智,被秦惠王任为客卿,筹划谋略攻伐之事。
次年,张仪出任相国一职。
他是秦国置相后的第一任相国,位居百官之首,参预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生涯。
张仪拜相后,积极为秦国谋划。
前325年,张仪率军攻取魏国的陕县(今河南陕县);前323年,秦国为了对抗魏惠王的合纵政策,前317年张仪再次任秦相国;前316年,秦惠王遣张仪、司马错等人率兵伐蜀,取得胜利,秦国占据了富饶的天府之国,为秦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前313年秦惠王想谋取楚国,但忧虑齐、楚结成联盟,便派张仪入楚游说楚怀王拆散齐楚同盟,取得成功;前311年,张仪到其他几国进行游说,基本上达到了秦国连横的目的。
张仪几乎参加了所有的秦后期的重大活动,作为一个外人来者如果得不到充分的信任,是不可能的。
最后张仪因功封得五邑,封号为武信君。
可以说张仪和秦国双方实现了双赢,这是人才政策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