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习题第章滴定分析法

合集下载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概论一、选择题1.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A)<0.1%(B)>0.1%(C)<1%(D)>1%2.若被测组分含量在1%~0.01%,则对其进行分析属()(A)微量分析(B)微量组分分析(C)痕量组分分析(D)半微量分析3.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称为()(A)精密数字(B)准确数字(C)可靠数字(D)有效数字4.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5.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和真值之差(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C)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6.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 )(A)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B)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C)真值落在某一个可靠区间的概率(D)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7.指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置信度越高,测定的可靠性越高(B)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宽(C)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D)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8.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A)进行仪器校正<恒定值> (B)增加测定次数(C)认真细心操作(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9.偶然误差具有()(A)可测性(B)重复性(C)非单向性(D)可校正性10.下列()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试定中的偶然误差(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仪器校正(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11.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是属于()(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操作误差12.下列()情况不属于系统误差(A)滴定管未经校正(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C)天平两臂不等长(D)砝码读错1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终点误差属于系统误差(C)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恒定不变啊啊啊> (D)系统误差可以测定14.下面数值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A)ωcao=25.30% (B)pH=11.50<只有两位>(C)π=3.141 (D)100015.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20.5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A)10% (B)10.1% (C)10.08% (D)10.077%16.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0.854×2.187+9.6×10-5-0.0326×0.00814 =()(A) 1.9 (B) 1.87 (C)1.868 (D) 1.868017.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甲组:0.19%,0.19%,0.20%, 0.21%, 0.21%乙组:0.18%,0.20%,0.20%, 0.21%, 0.22%(A)甲、乙两组相同(B)甲组比乙组高(C)乙组比甲组高(D)无法判别18.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用测定样品同样的方法、步骤,对空白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称之为( )(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平行试验(D)预试验1.D2.B3.D4.C5.D6.B7.A8.A9.C 10.D 11.B 12.D 13.C 14.A 15.C 16.C 17.B18.B二、填空题1.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含量)、(结构)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分析化学实验理论题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理论题答案

一、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怎样进行的?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蒸馏水冲下。

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为什么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而锥形瓶是否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为什么?移取溶液至锥形瓶前,锥形瓶是否需要用原液润洗?为了避免装入后的标准溶液被稀释而使得溶液浓度变小,使移液管残留液体的浓度与试剂一致,减少误差;不需要,锥形瓶中有水也不会影响被测物质量的变化;不需要,会使待测液体积比计算的值偏大,使滴定液体积偏大,从而使测出浓度偏大,造成误差.配制铬酸洗液是否要在分析天平上称K2Cr2O7?为什么?因为铬酸洗液的配置是重铬酸钾饱和溶液加浓硫酸,重铬酸钾是工作基准物,所以直接称量就可以配置准确浓度的溶液。

如何判断器皿是否洗涤干净?均匀润湿,不挂水珠。

滴定管滴定开始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与处理工作?为什么?用来滴定的锥形瓶是否需要干燥,是否需要用被滴定溶液润洗几次以除去其水分?为什么?使用前需用待盛装溶液洗涤,是为了不影响以后溶液浓度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赶尽管尖气泡,调整零刻度,除去管尖外悬挂的半滴溶液。

不需要,因为其他仪器不需要考虑浓度对结果的影响且实验时需加水。

移液管放完溶液后残留在移液管口部的少量溶液,是否应当吹出去?为什么?不能,校准移液管体积时不包括管口溶液,不算在移液管的刻度之。

为什么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量器不能用去污粉洗涤?残留的去污粉将会影响实验结果。

一般用重铬酸钾洗液泡,再分别用自来水和去离子水冲干净。

滴定至终点时,如何滴加半滴溶液?当滴定到一定程度时,滴定管嘴部悬有溶液,小心旋动滴定管活塞或挤压胶管,让滴定管下端液体处于悬而未滴的状况,然后轻轻靠一下锥形瓶口壁,立即用蒸馏水将这半滴冲下去,并振荡锥形瓶。

各种记录应直接记录在实验报告指定格式上,若随意记在手上或零碎纸上可能会出现什么后果?导致实验数据找不到或混乱。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3
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速率,确定重点>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 1:1 的计量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
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误差 (C)滴定终点 (D)滴定分析
3.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
(A)基准试剂 (B)化学纯试剂 (C)分析纯试剂 (D)优级纯试剂
4.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 )
(A)正误差
(B)负误差
(C)无影响
(D)结果混乱
5.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 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
0.2039mol/L、0.2043mol/L、则其测定的平均值等于( 0.2043 mol/L ),标准
偏差等于( 0.00043 mol/L),相对标准偏差等于( 0.21% )。
三、判断题 1.( _ )测定的精密度好,但准确度不一定好,消除了系统误差后,精密度好 的,结果准确度就好。精密度是先决条件!!! 2.( _ )分析测定结果的偶然误差可通过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来减免。
7.9.3×2.456×0.3543 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应保留( 3 )位。
8.数据集中趋势的表示方法有(算术平均值)和(中位数)。数据分散程度的表
示方法有(平均偏差 )和(标准偏差 )。
9.取同一置信度时,测定次数越多,置信区间越(窄 ),测定平均值与总体平

分析习题

分析习题

第一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B.摩尔是一物质的量C.摩尔就是摩尔质量D.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千克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E.1摩尔等于6.023×1023个基本单元2. 用0.1mol/L HCl溶液滴定0.16g纯Na2CO3(M=106)至甲基橙变色为终点,需V HCl()A.10ml B.20ml C.30ml D.40ml E. 16ml3.基准物质应具备下列哪些条件()A.稳定B.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C.易溶解D.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E.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5.下列物质中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再标定。

()A.KHC8H4O4B.HNO3C.H2C2O4·2H2O D.NaOH E.H2SO4二、填空题1. 滴定分析中,可采用的滴定方法有、、和。

2.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与理论上的等当点不可能恰好符合,它们之间的误差称为。

3. 适用于滴定分析法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是(1);(2);(3)。

凡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反应,都可应用于滴定法。

4. 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这一类分析方法统称为。

滴加标准溶液的操作过程称为。

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亦称为。

三、计算题1.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质长期保存于保干器中.用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分析纯的NaCl试剂若不作任何处理用以标定溶液的浓度,结果会偏离,试解释之。

2..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为什么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3.已知浓硫酸的相对密度为1.84(g/ml),其中含H2SO4约为96%(g/g),求其浓度为多少?若配制H2SO4液1L,应取浓硫酸多少毫升?5. 欲配制NaC2O4溶液用于标定0.02 mol·L-1的KMnO4溶液(在酸性介质中),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少浓度(mol·L-1 )的NaC2O4溶液?要配制100 ml 溶液,应该称取NaC2O4多少克?6.称取铁矿试样0.3143g,溶于酸并还原为Fe2+,用0.2000mol/L K2Cr2O7溶液滴定消耗了21.30ml。

分析化学练习题

分析化学练习题

分析化学课堂练习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按分析的方法原理分类,分析化学可以分为( C )A.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B.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C.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D.常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E.理性分析和仲裁分析2.按照分析的领域分类,分析化学可分为(D )A.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B.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C.常量组分分析、微量组分分析和痕量组分分析D.卫生分析、药物分析和工业分析等E.无损分析、遥测分析和光学分析3.从分析任务看,分析化学的内容包括( E )A.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B.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C.常量分析和微量分析D.重量分析和滴定分析E.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4.常量分析的称样量一般在(B )A.1g以上B.0.1g以上C.0.01-0.1gD.0.001-0.01gE.0.001-0.0001g5.滴定分析法属于(C )A.定性分析B.仪器分析C.化学分析D.无机分析E.微量分析6.采集试样的原则是试样具有(C )A.典型性B.统一性C.代表性D.随意性E.不均匀性7.电化学分析法属于( B )A.化学分析B.仪器分析C.重量分析D.光学分析E.定性分析8.依据取样量的多少,分析化学任务可分为( A )A.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B.重量分析、定量分析、痕量分析C.无机分析、有机分析、定量分析D.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滴定分析E.定性分析、光学分析、色谱分析9.下列不属于仪器分析法的是( D )A.光学分析法B.电化学分析法C.色谱分析法D.滴定分析法E.永停滴定法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采样试样的原则是“试样具有代表性”B.采样试样的原则是“试样具有典型性”C.化学分析法可以测定任何试样的含量或浓度D.仪器分析法可以测定任何试样的含量或浓度E.化学分析法常用于确定未知化合物的分子结构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化学分析是以待测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B.仪器分析是以待测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C.滴定分析是以待测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D.光学分析是以待测物质的发光性为基础的分析方法E.定性分析是以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为目的的分析工作二、多项选择题1.分析化学是研究(BD )A.物质性质和应用的科学B.定性、定量、结构分析方法的科学C.物质组成和制备的科学D.分析方法及其理论、实验技术的科学E.以上都正确2.人体体液中待测组分含量常用的表示方法是(ABD )A.mmol/LB.mg/LC.百分浓度D.mg/24hE.体积分数3.完成分析工作任务的一般程序是(ABCDE )A.采集试样B.制备试样C.确定待测组分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形态D.测定待测组分的相对含量E.处理分析数据、表示分析结果4.化学分析法的特点(AC )A.仪器设备简单、价格低廉B.测定结果准确、适于测定微量组分C.耗时费力,无法测定微量组分D.仪器设备简单、测定时省时省力E.测定误差大、应该废弃5.仪器分析的特点(BDE )A.仪器昂贵、一般不用B.灵敏、快速、准确C.仪器简单、操作方便D.适于测定微量组分E.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三、判断题1.化学分析是以待测物物质的化学性质为基础而建立的分析方法(√)2.仪器分析是以待测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的分析方法(√)3. 定性分析的任务是确定待测组分的化学性质(×)4.滴定分析的任务是确定试样组分、存在状态及化学性质等(×)5.光学分析是以光信号为测量参数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分析练习题1(1-3章)

分析练习题1(1-3章)

练习题1(1-3章)一.填空1.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2.分析化学按任务可分为分析和分析;按测定原理可分为分析和分析。

3. 化学定量分析方法主要用于量组分的测定,即含量在 %以上的组分测定。

4.滴定分析所用的准确量取液体体积的玻璃量器有,,等。

5. 滴定分析法包括、、和四大类。

6.滴定分析中,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滴定法、________、置换滴定法和_______等。

7.在滴定分析中,利用指示剂变色来确定终点,由于滴定终点和计量点之间存在着很小差别,称之为误差。

8.标准溶液就是.9.基准物质是用于标准溶液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10. 欲配制0.10mol·L的NaOH溶液500mL,应称取 g固体NaOH。

11.称取纯金属锌0.3250 g,溶于HCl后,稀释定容到250 mL的容量瓶中,则Zn2+ 溶液的摩尔浓度为。

12.称取0.3280g H2C2O4·2H2O来标定NaOH溶液,消耗25.78mL,则c NaOH=。

13.TNaOH/HCl=0.003000g/mL表示每相当于0.003000。

14.进行滴定分析计算时,如果选取分子、离子或这些粒子的某种特定组合作为反应物的基本单元,这时滴定分析结果计算的依据为:。

15. 物质的定量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 , , 和等步骤16.进行物质的定量分析,必须要保证所取的试样具有。

17.对于组成部均匀的试样,平均取样量与试样的、、有关。

18.分析试样的制备,一般包括、、、等步骤。

19.常用的缩分法是。

20.无机物的分解方法有、、。

21.熔融法是将试样与(酸性或碱性)固体熔剂混合,在熔剂熔融的条件下,通过复分解反应,使被测组分转化为的化合物。

22半熔法又称为,它是在的温度下,使试样与熔剂发生反应。

23.准确度的高低用来衡量,它是测定结果与之间的差异;精密度的高低用来衡量,它是测定结果与之间的差异。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 填空(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

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 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 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

用Q值检验法和4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1-7 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

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10℃::96.5%,95.8%,97.1%,96.0%37℃:94.2%,93.0%,95.0%,93.0%,94.5%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11-9某试样中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经4次测定,结果为30.49%,30.52%,30.60%,30.12%。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全书 各章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全书 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 1 页共19 页分析化学习题第一章概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题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C、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2、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可以减少随机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作空白试验C、对照试验D、校准仪器3、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B、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C、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4、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随机误差是随机的;B、随机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5、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

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6、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ml。

A、25.0B、25C、25.00D、25.0007、以下关于偏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C、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D、由于不恰当分析方法造成的误差8、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随机误差?( )A、某学生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B、某学生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C、甲乙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但结果总不能一致;D、滴定时发现有少量溶液溅出。

9、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A 、10003.0-⋅=+L mol c HB 、pH=10.42C 、=)(MgO W 19.96%D 、0. 040010、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不是系统误差的是( )A 、砝码被腐蚀;B 、试剂里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C 、重量法测定SiO2含量是,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D 、天平的零点突然有变动二、提高题11、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用灵敏度为0.0001g 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 、0.1g ;B 、 0.2g ;C 、 0.05g ;D 、 1.0g12、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590×0.2000)的结果为12.00562989,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A 12.006B 12.00;C 12.01;D 12.013、有关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山东大学分析化学(第四版)习题及答案02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山东大学分析化学(第四版)习题及答案02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第二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1.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a. 0.20 mol.L-1H3PO4,b. 0.100mol.L-1H3BO3c. 0.100mol.L-1H2SO4d. 0.100mol.L-1三乙醇胺e. 510-8 mol.L-1 HCla.解:已知H3PO4的K a1=10,K a2=,K a3=10-12.36∵ pKa2-pKa1>1.6 ∴按一元弱酸处理= 0.2×10-2.12 > 20K w / < 500用近似式[H+]=== -0.0038+= 0.035pH = 1.45b.解:已知H3BO3的K a=5.8( pK a=9.24)∵K a>20 Kw /K a > 500同最简式[H+]===10-5.12pH = 5.12c.解法1:已知H2SO4 K a2= 10-2 将H2SO4看作H++HSO4- (强酸和一元弱酸)质子条件:[H+]=C a+[SO42-]+[OH-] 忽略[OH-][H+]=a+a[H+]2-(c-K a2)[H+])-2cK a2=0[H+]=+=pH = 0.96解法2. 设第二级解离出的H+为xHSO42- ⇌ H+ + SO42-0.1-x 0.1+x xK a2===10-20.1x+x2=-0.01x+10-3 x2+0.11x-10-3=0解得:x==-0.055+=0.0085 [H+]=0.1+0.0085= 0.1085pH = 0.96d解. 已知三乙醇胺的K b=5.8-7,pK b=6.24 (分子式(HOCH2CH2)3N )∵cK b=0.1>20K W,c/K b>500pOH=3.62 pH=14 - 3.62=10.38e解:由于HCl浓度较小,不能忽略水的离解根据质子条件[H+]==+==2.5pH = 6.892. 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a. 0.0500 mol/L NaAcb. 0.0500 mol/L NH4NO3c. 0.100 mol/L NH4CNd. 0.0500 mol/L K2HPO4e. 0.0500mol/L氨基乙酸f. 0.100 mol/L Na2Sg. 0.10 mol/L H2O2溶液h. 0.0100 mol/L CH3CH2NH和0.050 mol/L NH4Cl 的混合溶液i. 含有 mol/L的混合溶液(=5.0, =9.0)a解:已知HAc的=10-4.74 则Ac-的=10-9.26∵c=0.05c/ >500∴pOH=5.28pH=8.72b解:已知NH3的=10-4.74 ,则NH4+的为=10-14/10-4.74=10-9.26∵c=0.05 c/>500pH=5.28c解:已知NH的=10-9.26 ,HCN的=10-9.21根据质子条件:[H+]+[HCN]=[OH-]+[NH3]则:[H+]+cKa’=0.1>20Kw c=0.1>>KaH+]=d解:已知H3PO4K a1=10-2.12K a2=10-7.20K a3=10-12.36 [H+]=c K a3=0.05c= 0.05 > 20 K w[H+]==2.010-10pH=9.70e解:氨基乙酸盐=4.510-3=2.510-10两性物质[H+]=c K a2=0.05 2.510-10 > 20K w c = 0.05 <20 K a1[H+]==pH=5.99注:同最简公式[H+]=pH=5.97f解:已知H2S的K a1=1.310-7 ,K a2=7.110-15则S2-的K b1=Kw/Ka2=1.41 K b2=7.6910-8pK b2-pK b1 >1.6 按一元碱计算c K b1>20Kw,c/K b1 < 500 [OH-]===9.410-2pOH= 1.03pH=12.97g解:已知H2O2的K a=1.810-12cK a=0.01 1.810-12 <20 K w,c/K a=0.01/1.810-13 >500 [H+] ==1.6710-7pH=6.78h解:CH3CH2NH2K b=5.610-4,CH3CH2NH=1.7810-11 NH3的K b=1.810-5,NH的=5.610-10[H+]==5.3810-6pH = 5.27i解:c K HA> 20 Kw[H+]=pH=3.003.计算pH为8.0和12.0时0.10mol L-1 KCN溶液中CN-的浓度解:已知HCN K a=6.210-10∵pH=8.0 =pH=12.0 =∴pH=8.0 []=c=5.8510-20.1=5.8510-3 mol L-1pH=12.0 []=c=10.1=0.1 mol L-14. 含有=0.10 , =2.010-4 mol L-1,=2.010-6 mol L-1的混合溶液。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答案-滴定部分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答案-滴定部分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6、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d d d d d 321n++++=0.241=d 0.242=d12i -∑=n d s 0.281=s0.312=s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7、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

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12.0104i=∑=nx x ②0.00121)(2i =--∑=n x x s ③0.00038==ns s④0.00120.000383.25 25.3t 92-2 0.01±=⨯±==±±==时,,查表置信限=f nst ns tx u8、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存在。

大学分析化学题库(带答案)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大学分析化学题库(带答案)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第三章酸碱滴定法一、选择题1.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是()(A)KaKb = 1 (B)KaKb =Kw (C)Ka/Kb =Kw (D)Kb /Ka =Kw2.H2PO4-的共轭碱是()(A)H3PO4 (B)HPO42-(C)PO43-(D)OH-3.NH3的共轭酸是()(A)NH2-(B)NH2OH2-(C)NH4+ (D)NH4OH4.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A)HCN-NaCN (B)H3PO4-Na2HPO4(C)+NH3CH2COOH-NH2CH2COO-(D)H3O+-OH-5.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A)H2CO3-CO32-(B)NH3-NH2-(C)HCl-Cl-(D)HSO4--SO4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2O作为酸的共轭碱是OH-(B)H2O作为碱的共轭酸是H3O+(C)因为HAc的酸性强,故HAc的碱性必弱(D)HAc碱性弱,则H2Ac+的酸性强7.按质子理论,Na2HPO4是()(A)中性物质(B)酸性物质(C)碱性物质(D)两性物质8.浓度为0.1 mol/L HAc(pKa=4.74)溶液的pH是()(A)4.87 (B)3.87 (C)2.87 (D)1.879.浓度为0.10 mol/LNH4Cl (pKb=4.74)溶液的pH是()(A)5.13 (B)4.13 (C)3.13 (D)2.1310.pH 1.00的HCl溶液和pH 13.0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是()(A)14 (B)12 (C)7 (D)611.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A)指示剂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B)指示剂应在pH 7.00时变色(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D)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12.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黄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A)中性(B)碱性(C)酸性(D)不定13.将酚酞指示剂加到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无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A)中性(B)碱性(C)酸性(D)不定14.浓度为0.1 mol/L的下列酸,能用NaOH直接滴定的是()(A)HCOOH(pKa=3.45) (B)H3BO3(pKa=9.22)(C)NH4NO2(pKb=4.74) (D)H2O2(pKa=12)15.测定(NH4)2SO4中的氮时,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这是因为()(A)NH3的Kb太小(B)(NH4)2SO4不是酸(C)NH4+的Ka太小(D)(NH4)2SO4中含游离H2SO416.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A)无水Na2CO3 (B)草酸(H2C2O4·2H2O)(C)CaCO3 (D)邻苯二甲酸氢钾17.标定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A)无水Na2CO3 (B)邻苯二甲酸氢钾(C)硼砂(D)CaCO318.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为204.2 g/mol,用它来标定0.1 mol/L 的NaOH溶液,宜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A)0.25g左右(B)1 g左右(C)0.1 g左右(D)0.45 g左右19.作为基准物质的无水碳酸钠吸水后,标定HCL,则所标定的HCL浓度将()(A)偏高(B)偏低(C)产生随机误差(D)没有影响20.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质长期保存于保干器中,用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将()(A)偏高(B)偏低(C)产生随机误差(D)没有影响21.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H2SO4和HAc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说明H2SO4和HAc两溶液中( )(A)氢离子浓度相等(B)H2SO4和HAc的浓度相等(C)H2SO4的浓度为HAc的1/2(D)两个滴定的PH突跃范围相同22.含NaOH和Na2CO3混合碱液,用HCl滴至酚酞变色,消耗V1 mL,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又消耗V2 mL,其组成为()(A)V1=V2 (B)V1>V2 (C)V1<V2 (D)V1=2V223.某混合碱液,先用HCl滴至酚酞变色,消耗V1mL,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消耗V2mL,已知V1<V2,其组成为()(A)NaOH-Na2CO3 (B)Na2CO3(C)NaHCO3 (D)NaHCO3-Na2CO324.关于缓冲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够抵抗外加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其自身pH值不发生显著变化的溶液称缓冲溶液。

《分析化学》第3章》滴定分析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第3章》滴定分析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标准溶液的概念) 盐酸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2、(标准溶液的概念) NaOH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3、滴定分析中,滴定至溶液中指示剂恰好发生颜色突变,该点即为化学计量点。

(×)4、标准溶液,指的是具有准确已知浓度的试剂溶液,在滴定分析中常用作滴定剂。

(√)5、只要反应平衡常数足够大,则该反应一定可作为滴定反应。

(×)6、滴定反应平衡常数越大,则滴定突跃越不显著。

(×)7、化学计量点就是滴定终点,两者含义一样。

(×)8、滴定分析中要求被测物质与标准溶液之间的反应按照由滴定反应方程式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定量进行,为此应不发生或少发生滴定反应以外的其他反应。

(√)9、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符合化学计量关系的这一点称滴定终点。

(×)10、硫代硫酸钠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二、选择题1、(利用化学计量关系的基本计算) 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为204.2g∙mol-1,用它来(D)标定0.1 mol∙L-1的NaOH溶液,采用常规的滴定管,则宜称取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A、0.25g左右B、1g左右C、0.1g左右D、0.45g左右2、(利用化学计量关系的基本计算) 0.2000 mol·L-1NaOH溶液对H2SO4的滴定度为g·mL-1。

(C)A、0.00049B、0.0049C、0.009800D、0.000983、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B)A、固体NaOH(GR)B、固体K2Cr2O7(GR)C、固体Na2S2O3∙5H2O(AR)D、固体KIO3(GR)4、在滴定分析中,计量点与滴定终点间的关系是。

(B)A、两者含义相同B、两者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小C、两者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大D、两者必须吻合5、用间接法配制,需要标定的溶液为。

(B)A、分析试剂B、标准溶液D、待测溶液D、分析助剂6、某基准物质A的摩尔质量为50g/mo1,采用常规的50mL滴定管来标定浓度约为0.20 mo1/L的B溶液,设标定反应为A+2B=P,则每份基准物质的称取量为。

分析化学: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4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思考题与习题1. 解释以下名词术语:滴定分析法,滴定,标准溶液(滴定剂),标定,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误差,指示剂,基准物质。

答:滴定分析法: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即标准溶液)由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两者按照一定的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完全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标定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用量,计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滴定:在用滴定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先将被测定物质的溶液置于一定的容器中(通常为锥形瓶),在适宜的条件,再用一种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逐滴地加到容器里,直到两者完全反应为止。

这样的操作过程称为滴定。

标准溶液(滴定剂):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标定:将不具备基准物质条件的这类物质配制成近似于所需浓度的溶液,然后利用该物质与某基准物质或另一种标准之间的反应来确定其准确浓度,这一操作过程称为标化学计量点:当滴入的标准溶液与被测定的物质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为止,称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滴定进行至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时而终,此时称为滴定终点。

滴定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往往并不相同,由此引起测定结果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又称滴定误差。

指示剂:为了便于观察滴定终点而加入的化学试剂。

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化学试剂称为基准物质。

2. 滴定度的表示方法T B/A和T B/A%各自的意义如何?答:T B A表示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或mg)。

T B A%表示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分数。

3. 基准试剂(1)H2C2O4 2出0因保存不当而部分分化;(2)Na2CO3因吸潮带有少量湿存水。

用(1)标定NaOH[或用(2)标定HC1]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用此NaOH (HC1)溶液测定某有机酸(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高还是偏低?答:用(1)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低,用(2)标定HCI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高;用此NaOH溶液测定有机酸时结果偏低,用此HCI溶液测定有机碱时结果偏高。

分析化学习题第章滴定分析法

分析化学习题第章滴定分析法

习题 1(酸碱滴定一)1.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的甲酸溶液,化学计量点pH是多少?计算用酚酞做指示剂(pH=9.0)时的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2.用mol·L-1的HCl溶液滴定20.00 mL mol·L-1的,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是多少?若用酚酞做指示剂(PT为9.0)计算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化学计量点前0.1%:3.用0.1000 mol·L-1 HCl溶液滴定20.00 mL0.1000 mol·L-1的NaOH,若NaOH溶液中同时含有0.1000 mol·L-1的NaAc。

计算化学计量点以及化学计量点前后0.1%时的pH。

若滴定到pH7.0,终点误差有多大?(参考答案)答:(1) 化学计量点时,体系中有0.0500 mol·L-1 NaAc。

4.用0.2000 mol·L-1HCl溶液滴定0.2000 mol·L-1一元弱碱B(p K b=6.0),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和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若所用溶液的浓度都是0.0200 mol·L-1,结果又如何?(参考答案)答:(1)化学计量点时(2)当浓度为0.0200 mol·L-1时5.计算0.1000 mol·L-1NaOH滴定0.1000 mol·L-1至pH=5.0和pH=10.0时的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滴定至pH=5.0,相当于滴定至6.用克氏定氮法测定试样含氮量时,用过量的100 mL0.3 mol·L-1HCl吸收氮,然后用0.2 mol·L-1NaOH 标准溶液返滴。

若吸收液中氨的总浓度为0.2 mol·L-1,计算化学计量点pH和返滴到pH为4.0及7.0时的终点误差。

分析化学(第四版)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第四版)习题及答案
1.000 ×1000
1.5×10−5 × 6.11×10−8
(3)
3.3 ×10−5
(4) pH= 0.03,求H+浓度。
解:(1) 213.64+4.402+0.3244 = 213.64+4.4+0.32 = 218.36
(2)
0.1000×(25.00 −1.52)× 246.47 =
0.1000× 23.48× 246.5 =0.5788
解:a. 平均结果 x = 60.09% b. 平均结果的绝对误差 -0.57% c. 相对误差 -0.94% d. 中位数 60.06% e. 平均偏差 0.21% f. 相对平均偏差 0.35%
4. 按照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算式:
(1) 213.64+4.402+0.3244
0.1000×(25.00 −1.52)× 246.47 (2)
解:(1) 平均值 = 20.01+ 20.03 + 20.04 + 20.05 ×100% = 20.03% 4
(2) 中位数 = (20.03%+20.04%)/2 =20.04%
(3) 单次测定值的平均偏差 d = d1 + d2 + d3 + d4 = 0.02 + 0 + 0.01+ 0.02 % = 0.012%
3 2
× 0.0500/1000× 65.39=0.00490g/mL
12. 要求在滴定时消耗 0.2 mol/L NaOH溶液 25~30mL。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
(KHC8H4O4)多少克?如果该用H2C2O4·2H2O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 (M

《分析化学》第4章》酸碱滴定复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第4章》酸碱滴定复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酸碱的概念)水是一种酸碱两性溶剂。

(√)2、(酸碱强弱的判断) 甲酸的pKa=3.74,乙酸的pKa=4.74,所以乙酸的酸强度比甲酸高。

(×)3、(酸碱强弱的判断) 硼酸的pKa=9.24,氢氟酸的pKa=3.20,所以硼酸的酸强度比氢氟酸高。

(×)4、(共轭酸碱的强弱关系) 某酸的酸强度越弱,则其共轭碱的碱强度越强。

(√)5、(指示剂的加入量) 滴定分析中多加指示剂可使滴定终点变色更明显,故应多加指示剂。

(×)6、(混合指示剂) 混合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常比单一指示剂变色范围窄,故用正确的混合指示剂可使终点误差变小。

(√)7、酸碱滴定突跃是指滴定体系在计量点附近误差允许范围内的pH值急骤变化。

(√)8、强酸滴定弱碱的计量点的pH值大于7。

(×)9、可依据滴定曲线获得滴定突跃范围,进而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10、一般不可以利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醋酸钠而获得醋酸钠的浓度,因为醋酸根的碱性不够强。

(√)11、用NaOH滴定HCl,用酚酞作指示剂优于甲基橙。

(√)12、HCl滴定NaOH时,用酚酞作指示剂优于甲基橙。

(×)13、用NaOH滴定酸时,都可选酚酞作指示剂。

(×)14、NH3质子条件式为[H+]+[NH4+] = [OH-]。

(√)15、NaHCO3质子条件式为[H+]+[H2CO3] = [CO32-]+[OH-]。

(√)16、Na2CO3质子条件式为[HCO3-]+[H+]+[H2CO3] = [OH-]。

(×)17、NH4HCO3质子条件式为[H+]+[H2CO3] = [NH3]+[CO32-]+[OH-]。

(√)18、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最好完全处于滴定的pH突跃范围内。

(√)19、苯胺的pK b=9.34,其碱性太弱,不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

(√)20、醋酸钠NaOAc呈碱性,可用强酸直接滴定法测定其含量。

分析化学章节测试练习题第一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一.选择题1.试样

分析化学章节测试练习题第一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一.选择题1.试样

分析化学章节测试练习题第一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选择题1. 试样用量为 0.1 ~ 10 mg 的分析称为 ----------------- (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 (C) 微量分析 (D) 痕量分析2. 试液体积在 1 ~ 10 mL 的分析称为------------------------------------------------ ------------- ()(A) 常量分析 (B) 半微量分析 (C) 微量分析(D)痕量分析2平的称量误差为 ±0.1mg , 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应取 ------ ( )(A) 一位 (B) 两位 (C) 三位 (D) 四位4. 在滴定分析中所用标准溶液浓度不宜过大,其原因是 -------- ( ) (A) 过量半滴造成误差大 (B) 造成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差值大 ,终点误差大 (C)造成试样与标液的浪费(D) (A) 、 (C)兼有之5. 已知某溶液的 pH 值为 0.070 ,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 -------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C) 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 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 0.012 千克碳 -12 的原子 数目相等 (D) 1摩尔等于 6.023 ×1023个基本单元 7. 已知T H 2SO 4/NaOH0.0100g / mL , 则c NaOH 应为多少 mol/L ------ ( )(A)0.1020 (B)0.2039(C)0.0200 (D) 0.01008. 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 )3. 以加热驱除水分法测定 CaSO 4 1 H 2 O 中结晶水的含量时,称取试样 0.2000 g ,已知天(A) 0.8 mol/L (B) 0.851 mol/L(C) 0.85 mol/L (D) 0.8511 mol/L(A)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 (B) 摩尔就是摩尔质量注:H 2SO4= 98.07(A) 固体 NaOH (G.R.);(B) 浓 HCl (G .R.);(C) 固体 K 2Cr2O7 (G.R.);(D) 固体 Na2S2O3·5H2O (A.R.)9.已知邻苯二甲酸氢钾 (KHC 8H4O4)的摩尔质量为 204.2g/mol ,用它来标定0.1mol/L NaOH 溶液,宜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为( )(A) 0.25g 左右 (B) 1g 左右 (C) 0.1g 左右 (D) 0.5g 左右10.可用下法中哪种方法减小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 ? ---- ( )( A ) 进行对照试验;(B ) 进行空白试验;( C) 进行仪器校准;( D) 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11.用同一浓度的 KMnO 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 FeSO4 和 H 2C2O4溶液,已知滴定消耗 KMnO 4 的体积相等,则两溶液浓度的关系是 ------ ( )(A) C F e S4O C H2C2O4(B) 2 C FeSO4C H 2C2O 4(C) C F e S4O 2C H 2C2O4(D) 5 C FeSO42C H2C2O412.以下各类滴定,当滴定剂和被测物质浓度均增大 10 倍时,滴定突越范围增大最多的是- ( )2+(A ) 偏高(B) EDTA 滴定 Ca2+(C) Ce4+滴定 Fe2+(D) AgNO 3 滴定 NaCl13.标定好的 NaOH 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 CO2,若以此溶液测定 HAc 含量,则分析结果将(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不能确定14.用同一 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 H2SO4和HAc 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

分析化学 第3章 滴定分析概论 答案

分析化学 第3章 滴定分析概论 答案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思考题3.下列物质中哪些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为什么? 答:直接法:K 2Cr 2O 7, NaCl, AgNO 3 有可以直接配制的基准物质间接法: NaOH, H 2SO 4, HCl, Na 2S 2O 3, KMnO 4性质不稳定,无对应基准物质5.若用硼砂Na 2B 4O 7·10H 2O 基准物长期保存在硅胶干燥器中,当用其滴定HCl 溶液浓度,则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答:长期放于干燥器中结晶水会逐渐消失,即m 会减小,根据C HCl =m/MV 可知,用其滴定HCl ,结果会偏低。

6. 写出下列物质溶液的电荷平衡(1)H 2SO 4电荷平衡式:[H +] = [OH -] + [HSO 4-] + 2[SO 42-](2)H 3AsO 4电荷平衡式: [H +] = [OH -] + [H 2AsO4-] + 2[HAsO 42-] + 3[AsO 43-] (3)MgBr 2电荷平衡式:[H +] + 2[Mg 2+] = [OH -] + [Br -]7.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的质量平衡式(总浓度为c ) (1)Mg(OH)2 : [Mg] = c [OH -]-[H +] =2c (2)Zn 2(Fe(CN)6): [Zn 2+] = 2CC=[Fe(CN)64-]+[Fe(CN)53-]+[Fe(CN)42-]+[Fe(CN)3-]+[Fe(CN)2]+[FeCN +]+[Fe 2+] (3)NaH 2PO 4 :[Na +] = C C = [H 3PO 4] + [H 2PO 4-] + [HPO 42-] + [PO 43-]习题答案1. 已知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 3,其中含H 2SO 4约为96%(质量分数),求其浓度。

若配制0.15mol/L H 2SO 4溶液1L,应取多少毫升浓硫酸? 解:浓硫酸的浓度:L mol C /181/08.98100096.084.1=⨯⨯=取浓硫酸 mL V C C V 3.810001815.01212=⨯==2. 有0.5540mol/L KOH 溶液100.0mL ,需加多少毫升水才能配成0.5000 mol/L 的溶液? 解:由2211V C V C =得: mL V V 80.10)0.100(5000.00.1005540.0=⇒+⨯=⨯3. 试计算K 2CrO 7标准溶液(0.02000mol/L )对Fe,FeO,Fe 2O 3和Fe 3O 4的滴定度。

大专分析化学酸碱滴定法

大专分析化学酸碱滴定法

H3PO4 pHsp1=4.70 pHsp2=9.66
甲基橙 酚酞
* CKa1≥10-8 可准确滴定, * 相邻两级Ka比值≥ 105, 可分步滴定。
任务六 多元碱的滴定
用HCl滴定Na2CO3 pHsp1 =8.3 酚酞 pHsp2 =3.9 甲基橙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酸碱滴定中准确滴定的判据
c(B+ )/c c(OH- )/c
K
b
c(BOH)/c
c '(B+ )c '(OH- ) c '(BOH)
Kbθ:弱碱的离解常数,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离解常数
离解常数的大小表示弱电解质的离解程度 Kaθ或Kbθ越大,离解程度越大,该弱电解
质相对越强
10-2> Kaθ或Kbθ>10-3,中强电解质 10-4> Kaθ或Kbθ,弱电解质 10-7> Kaθ或Kbθ,极弱电解质
NaOH + HCl =NaCl+H2O
c(NaOH)*V(NaOH)=c(HCl)*V(HCl)
任务一
问题三:如何找到加入的NaOH与HCl恰好 完全反应的这一点?
滴定终点 利用指示剂 随着NaOH的加入,溶液的pH值会增大。
在滴定终点附近,溶液pH有突跃,加入指 示剂的溶液颜色会发生明显变化。
任务二
用已知准确浓度(0.1000mol/L)的HCl溶 液测出NaOH溶液的浓度?
利用的基本反应与任务一相同 完成任务的步骤也基本相同 区别:
用酸式滴定管 指示剂可以不同
用标准HCl滴定NaOH
任务三
用已知准确浓度(0.1000mol/L)的NaOH 溶液测出HAc溶液的浓度?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 滴定分析法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  滴定分析法

分析化学习题解答上册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合编第五章滴定分析法湛江师范学院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杜建中1.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H2O,H2C2O4,H2PO4-,HCO3-,C6H5OH,C6H5NH3+,HS-,Fe(H2O)63+,R-NH+CH2COOH.答:H2O的共轭碱为OH-;H2C2O4的共轭碱为HC2O4-;H2PO4-的共轭碱为HPO42-;HCO3-的共轭碱为CO32-;C6H5OH的共轭碱为C6H5O-;C6H5NH3+的共轭碱为C6H5NH2;HS-的共轭碱为S2-;Fe(H2O)63+的共轭碱为Fe(H2O)5(OH)2+;R-NH2+CH2COOH的共轭碱为R-NHCH2COOH。

2.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H2O,NO3-,HSO4-,S2-,C6H5O-,C u(H2O)2(OH)2,(CH2)6N4,R—NHCH2COO-,C O O-C O O-。

答:H2O的共轭酸为H3O+;NO3-的共轭酸为HNO3;HSO4-的共轭酸为H2SO4;S2-的共轭酸为HS-;C6H5O-的共轭酸为C6H5OH Cu(H2O)2(OH)2的共轭酸为Cu(H2O)3(OH)+;(CH2)6N4的共轭酸为(CH2)6N4H+;R-NHCH2COO-的共轭酸为R-NHCH2COOH,C O O-C O O-的共轭酸为C O O-C O O-H3.通过物料平衡、电荷平衡写出(1)(NH4)2CO3、NH4HCO3溶液的PBE浓度为c(mol/L)。

解:(NH4)2CO3 =2NH4+ + CO32-CO32-+ H2O =HCO3-+ OH -HCO3- + H2O =H2CO3 + OH -NH4+=H+ + NH3H2O =H+ + OH -MBE:[NH4+] + [NH3] = 2C[H2CO3] + [HCO3-] + [CO32-] = CCEB:[NH4+] +[H+] = [OH-] + [HCO3-] + 2[CO32-]PBE:[H+] = [OH -] + [NH3] - [HCO3-] - 2[CO32-]NH4HCO3=NH4+ + HCO3-NH4+=H+ + NH3HCO3-=H+ + CO32-HCO3-+H2O =H2CO3+OH -H2O =H+ + OH -MBE:[NH4+] + [NH3] = C[H2CO3] + [HCO3-] + [CO32-] = CCEB:[NH4+] +[H+] = [OH -] + [HCO3-] + 2[CO32-]PBE:[H+] = [NH3] + [CO32-] + [OH -]- [H2CO3]4.写出下列酸碱组分的MBE、CBE、PBF,浓度为Cmo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 1(酸碱滴定一)1.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的甲酸溶液,化学计量点pH是多少?计算用酚酞做指示剂(pH=9.0)时的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2.用mol·L-1的HCl溶液滴定20.00 mL mol·L-1的,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是多少?若用酚酞做指示剂(PT为9.0)计算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化学计量点前0.1%:3.用0.1000 mol·L-1 HCl溶液滴定20.00 mL0.1000 mol·L-1的NaOH,若NaOH溶液中同时含有0.1000 mol·L-1的NaAc。

计算化学计量点以及化学计量点前后0.1%时的pH。

若滴定到pH7.0,终点误差有多大?(参考答案)答:(1) 化学计量点时,体系中有0.0500 mol·L-1 NaAc。

4.用0.2000 mol·L-1HCl溶液滴定0.2000 mol·L-1一元弱碱B(p K b=6.0),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和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若所用溶液的浓度都是0.0200 mol·L-1,结果又如何?(参考答案)答:(1)化学计量点时(2)当浓度为0.0200 mol·L-1时5.计算0.1000 mol·L-1NaOH滴定0.1000 mol·L-1至pH=5.0和pH=10.0时的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滴定至pH=5.0,相当于滴定至6.用克氏定氮法测定试样含氮量时,用过量的100 mL0.3 mol·L-1HCl吸收氮,然后用0.2 mol·L-1NaOH 标准溶液返滴。

若吸收液中氨的总浓度为0.2 mol·L-1,计算化学计量点pH和返滴到pH为4.0及7.0时的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化学计量点体系中的主体成份为7.下列物质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使用什么标准溶液和指示剂。

如果不能,可用什么方法使之适用于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1) 乙胺;(2) ; (3) HF ; (4) NaAc ;(5) ; (6) 硼砂;(7) 苯胺 ; (8)(参考答案)8.下列各溶液能否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用什么滴定剂和指示剂,滴定终点的产物是什么?(1) 柠檬酸;(2) NaHS ;(3) 氨基乙酸钠;(4) 顺丁烯二酸;(5)(6) 0.5M 氯乙酸 + 0.01 mol·L -1醋酸(参考答案)9.设计下列混合物的分析方案:(1) ;(2) 硼酸+硼砂混合物;(3) (参考答案)答:习题 2(酸碱滴定二)10.标定HCl溶液时,准确称取0.3042克,灼烧成以后,溶于水用HCl滴定,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去HCl22.38 mL,计算HCl溶液的浓度。

(参考答案)答:11.现有一含磷样品,称取样品1.000克,经过处理后,以钼酸铵沉淀磷为磷钼酸铵,用水洗去过量的钼酸铵后,用0.1000 mol·L-1NaOH50.00 mL溶解沉淀。

过量的NaOH用0.2000 mol·L-1滴定,以酚酞作指示剂,用去10.27 mL,计算试样中的磷和五氧化二磷的百分含量。

(参考答案)答:12.有一含与NaOH的混合物。

现称取试样0.5895克,溶于水中,用0.3000 mol·L-1HCl滴定至酚酞变色时,用去HCl 24.08 mL,加入甲基橙后继续用HCl滴定,又消耗去HCl 12.02 mL.试计算试样中与NaOH的百分含量。

(参考答案)答:13.某试样含有、及其它惰性物质。

称取试样0.3010克,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用去0.1060mol·L-1的HCl溶液20.10 mL,继续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共用去HCl47.70 mL,计算试样中与的百分含量。

(参考答案)答:习题 3(络合滴定一)1.以EDTA滴定同浓度的溶液,若pH=5.5,计算滴定突跃,选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是否合适?(参考答案)答:E t= ±0.1%lg αY(H) = 5.5 (pH=5.5)lg K CdY = lg K CdY - lgαY(H)= 16.5 - 5.5 = 11.0lg cK= -2 + 11.0 = 9.0查图:ΔpM = ±1.5pM sp = (p c + lg K)/2= (2+11.0)/2= 6.5滴定突跃为pCd = 6.5±1.5(5.0-8.0)查二甲酚橙:pCd t = 5.0答:选用二甲酚橙是合适的。

2.铬蓝黑R的酸离解常数,它与镁的络合物稳定常数K MgIn=107.6。

计算pH=10.0时P(Mg)t值。

若以它为指示剂,在pH=10.0时以EDTA滴定同浓度的,终点误差多大?(参考答案)答:3.以EDTA滴定浓度均为、混合液中的,溶液pH 为5.0,以PAN为指示剂,计算终点误差。

问化学计量点和终点时CaY的平衡浓度各是多大?(参考答案)答:查表:终点:4.用控制酸度的方法分步滴定浓度均为的和,若EDTA浓度也为,计算:(1)滴定的合适酸度范围;[最大,不沉淀](2)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滴定的最佳pH值;(3)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在pH=5.5继续滴定,终点误差多大?(参考答案)(1) 查表:查表:pH = 2.1即最高酸度为pH = 2.1pH = 3.2即最低酸度为pH = 3.2滴定Th4+的合适酸度范围为pH2.1—3.2。

(2)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的最佳酸度为5.用的EDTA滴定浓度均为的,混合液中的。

以乙酰丙酮掩蔽,终点时未与铝络合的乙酰丙酮总浓度为0.1 mol·L-1 ,pH=5.0 ,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计算终点误差。

(乙酰丙酮的p K a=8.8 ,忽略乙酰丙酮与Pb2+络合)(参考答案)答:6 .称取含和的试样0.2015 g,试样溶解后,在pH2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加热至50℃左右,以0.02008 mol·L-1的EDTA滴定至红色消失,消耗EDTA15.20 mL。

然后加入上述EDTA标液25.00 mLl,加热煮沸,调pH4.5,以PAN为指示剂,趁热用0.02112 mol·L-1标准溶液返滴,用去8.16 mL。

求试样中与的百分含量。

(参考答案)答:7.移取,,的试液25.00 mL,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在pH=1用0.02015 mol·L-1 EDTA滴定,用去20.28 mL。

调pH=5.5用EDTA滴定又用去30.16 mL,再加入邻二氮菲,用0.02002 mol·L-1标准溶液滴定,计用去10.15 mL。

计算溶液中,,的浓度。

(参考答案)答:= 0.02015×20.28/25.00= 0.01634 (mol/L)= 0.02002×10.15/25.00= 0.008128 (mol/L)= (0.02015×30.16 - 0.02002×10.15)/25.00= 0.01618 (mol/L)注:过程反应中:pH 1,滴定Bi3+pH 5.5 ,滴定Pb2+ , Cd2+加邻二氮菲,与Cd2+形成络合物,析出等物质量的EDTA,然后用标准Pb2+滴定析出的EDTA。

8.拟定分析方案,指出滴定剂、酸度、指示剂及所需其它试剂,并说明滴定方式。

(1)含有的试液中测定。

(2),混合液中两者的测定;(举出三种方案)(参考答案)答:(1)含有的Fe3+的试液中测定Bi3+。

答:在pH=1的酸性介质中,加入抗坏血酸将Fe3+还原为Fe2+,以0.01mol·L-1EDTA直接滴定,指示剂选用二甲酚橙。

(2)Zn2+,Mg2+混合液中两者的测定;(举出三种方案)答:1.控制酸度分别滴定。

∵ΔlgK =7.8 ,∴所以可以在不同的pH介质中分别滴定。

测Zn2+:在pH 5~6的六次二甲基四胺缓冲体系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以0.01M EDTA滴定至溶液从红色变为亮黄。

测Mg2+:在上述溶液中加入pH 10的氨性缓冲体系中,以为铬黑T指示剂,以0.01M EDTA滴定至溶液从红色变为蓝色。

2.掩蔽法。

9.若配制EDTA溶液的水中含有,判断下列情况下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以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用以滴定试液中的,二甲酚橙为指示剂;(2)以金属锌为基准物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标定EDTA,用以测定试液中的含量;(3)以金属锌为基准物质,铬黑T为指示剂标定EDTA,用以测定试液中的含量。

(参考答案)答:设EDTA溶液中含EDTA浓度为,Ca2+的浓度为(1)标定(pH=10):Ca2+ +Y =CaYCaY原有不变,测定(pH=5~6):Zn2+ +Y=ZnYCaY→ Ca2+ +Y即:CaY+Zn2+=ZnY+Ca2+c实↑,EDTA实际浓度增大,所耗体积减少,(2)标定(pH=5~6):Zn2+ +Y=ZnYCa2+游离状。

测定(pH=10):EDTA中的Ca2+与EDTA作用,使EDTA实际浓度减小,滴定时所耗体积增大,结果偏高。

(3)标定测定都是在氨性缓冲体系中进行,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标定(pH=10):Zn2+ +Y=ZnYCaY+Zn2+=ZnY+Ca2+Ca2+ +Y =CaY测定(pH=10):Ca2+ +Y =CaYc测= c标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习题 4(络合滴定二)10.用EDTA滴定同浓度的M,总K'(MY)增大10倍,滴定突跃范围改变多少?若K'(MY)一定,浓度增加10倍,滴定突跃增大多少?(参考答案)答:化学计量点后0.1%:pM= lg K(MY) - lg([MY]/[Y]) = lg K(MY) - 3K(MY)增大10倍,lg K(MY)增加一个单位,即滴定突跃增加一个单位。

化学计量点前0.1%:pM= lg2 - lg增大10倍,pM降低一个单位,即滴定突跃增加一个单位。

11.络合滴定至何点时,c M = c Y?什么情况下,[M]sp =[Y]sp?(参考答案)答:12.以同浓度的EDTA溶液滴定某金属离子,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将EDTA 和金属离子浓度增大10倍,则两种滴定中哪一段滴定曲线会重合?(参考答案)答:化学计量点前的滴定曲线决定于金属离子的浓度,而化学计量点后的滴定曲线取决于K MY,所以化学计量点以后的滴定曲线会重合。

13.已知K(ZnY)≥K(MgY),为什么在pH=10的氨性缓冲液中用EDTA滴定时,可以用标准溶液标定EDTA?(参考答案)答:以[NH3] = 0.10mol/L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