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油墨标准
凹版印刷金银油墨的配制与使用

凹版印刷金银油墨的配制与使用2009-02-12 15:26:09(已经被浏览411次)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肖志坚金银墨是典型的金属油墨,是现代包装印刷的重要原材料,更是资深包装设计师的“杀手锏”。随着商品包装功能的不断提升,金银墨印刷正以其独有的功效和富贵的气质在包装印刷中展现着耀眼的光彩。1 金属油墨组成凹版用金属油墨主要有两种:金墨和银墨。常用金墨是由铜粉、锌粉、铜合金粉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一般情况下,金粉中锌含量为8%~30%,比例不同,金粉色相不同,有青金、红金和青红金之分。含锌量为8%~12%的金粉颜色偏红,称为红金;含锌量为20%~30%的金粉颜色偏青,称为青金,介于红金和青金之间的称为青红金。银粉主体成分是金属铝,通常由65%的片状铝粉与35%的挥发性碳氢类溶剂组成。2 金银墨制造金银墨的生产与一般油墨加工工艺差异较大,尤其是金属色料加工。金银墨色料主要是片状金属,面积较普通色料大、轻柔,有较强的反光和折光性,经与硬脂酸作用形成漂浮体,经溶剂溶胀后分散在连接料中,形成油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能通过研磨机反复研磨,否则易失去金属光泽,影响印刷效果。同时为了提高印刷后反光效果和金属光泽,反而要加大金属片微粒。不同油墨公司生产的金银油墨随着生产工艺的差异,配墨用连结料也有较大的区别。1)金银墨原料制备金银墨原料主体成分是金银粉,微粒的平均大小为5~12μm,是由对应金属通过压榨法或滚转机法粉碎而制成的粉末。细度上分为200目、500目、800目、1000目、1200目、2000目等多种,目数不同,制造的油墨用途不同。800目以下的特细粉主要用于制造胶印油墨,800~1000目中等细度金属粉用于制造凹印油墨,较粗粉往往用于制造丝印油墨。金银密度大,粉化后很难有效分散制成油墨,为了获得常规色料分散性能,粉化后必须和硬脂酸作用,在金属粉表面,形成活性薄层,获得漂浮效果。生产和使用金属粉时,必须保护好这层特殊功能的硬脂酸膜,否则会严重影响金属粉的分散效果,致使金银墨失去金色光泽。为了让硬脂酸膜具备有效性和持久性,生产加工时需要注意。①硬脂酸化时,一般不选用含低分子酸、脂肪酸等能置换硬脂酸的连结料。或者酸值在游离酸0.1%~0.2%以下,pH值在5以下或无酸值的连接料,特别是共聚连结料。②要充分发挥金粉的金色,主要要使金粉之上附着一层透明平整的皮膜,所以尽量采用树脂含量高的连结料。③金属粉粒子大,相对密度亦大,所以适印性范围狭窄,要找好金属粉和调金油比例,调配出适合印刷的粘稠度,印刷性,转移性。④加工和使用的过程,避免金属粉与酸、硫化物、干燥剂等接触,储存时,须密封存放在温度变化小的阴暗处。2)油墨制备市场上一般买不到成品凹版金银墨,印刷企业只能买回金银粉或浆料,只有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调配。调配工艺决定了成品油墨的质量和印刷效果,一般调配工艺包括两个过程,一是色料溶胀;二是调墨调色。①色料溶胀。色料溶胀是整个油墨制备的关键过程,直接决定了成品油墨质量和印刷效果。称量:根据工艺要求称量各金属色料。称量和调配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须戴上口罩和手套,轻拿轻放,防止金银粉尘进入口鼻中,造成重金属中毒。称量前应该仔细检查金属粉是否变质失效,如:铜粉是否变绿、铝粉是否变黑等。溶胀:将称量好的金属色料轻轻倒入调墨桶中,按2∶1的比例注入有机溶剂浸泡,色料不得超过调墨桶体积的1 / 5,否则需换大桶。浸泡时间5~10min,同时启动搅拌器搅拌,确保金属颜料完全浸泡溶胀。目前主要选择甲苯溶剂溶胀金银粉,考虑到甲苯有毒性,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②调墨调色。将完全溶胀的色料和连接料调金油、调银油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制得具有印刷适性的金银油墨。调墨:根据色料种类选择连接料并称量,一般按照2∶1的比例。调配时,将称量好的连接料慢慢注入上工序已完全泡透的色料中,边倒边搅拌,直至桶中金属色料完全均匀分散,一般5~10min。调金油、调银油的选择和用量需要结合色料种类和成分来定。调色:有时为了实现某些特殊效果,会在调配过程中向金属油墨中添加特定颜色的色浆、色粉等来实现彩色金属效果,如:为了提高红金墨的红色效果,往往加入0.5%的金红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金属颜料性能和其它色浆性能差异较大,添加后可能会影响到金属墨的性能,建议使用前做些试验。3 金银墨印刷工艺金银墨和普通油墨一样,印刷对象广泛,但是由于其色料的特殊性,也存在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包括印前图文设计、印刷工艺控制和印后加工等。1)印前设计为了充分利用金银墨能产生富丽堂皇的金属光泽,避免印刷时色料颗粒大,并易与其它材料作用出现变色等问题,在包装设计时,应根据承印材料的类型和印刷工艺,合理设计版面,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美化效果。①图文设计力求简洁醒目,一般主要在实地部分或者色块上应用金、银墨,而对于十分细小的阴文、阳文和层次过渡最好不要设计成金银色,以避免套印困难和金属色露底或错色。②色彩表现上应考虑纸张的金属色泽倾向和光泽对呈色效果的影响,在纸张上印刷金、银墨时通常要先铺设底色墨,比如印刷银色油墨时先铺设一层淡淡的白墨,然后再印刷银色油墨,这样既可以提高银墨层的光泽度,同时还能够加强银墨在纸张上的粘附力。③如果承印物材料是铝箔或者真空镀铝纸,在其上印刷透明黄,就能够达到金色效果;在塑料薄膜复合里印工艺中,在OPP塑料薄膜上印刷透明黄之后再复合铝箔,印刷品墨层也能够达到金色效果,既可以节省昂贵的金属油墨,同时又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④在制版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金、银墨的色序安排,一般金银墨最后印刷,以保证其保持金属色泽。2)金银墨凹印金银墨凹印是实现金银墨印刷效果的关键步骤,印刷过程除按照常规工艺控制外,还必须充分认识承印表面、印刷设备、油墨性能、调配工艺以及环境温湿度等对产品最终质量的影响。①承印物材料选材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承印物材料的表面性能,包括白度、平滑度、表面强度、平整度等指标,伸缩率小,吸墨性适中。如果承印物材料的平整度不好,伸缩性大,坚实性差,难以保持恒定的印刷压力,很容易产生印刷压力不均、印迹墨层附着不牢和墨色发花等质量弊病。因此,如果要在纸张上印刷金、银墨,可以选择铜版纸、玻璃卡纸、白板纸等承印物材料,能够很好地突出金、银墨的金属光泽性。如果承印物材料是塑料薄膜,在印刷之间必须要对塑料薄膜进行预处理,比如电晕处理,以提高塑料薄膜的印刷适性以及金、银墨的附着力。部分材料表面性能不合适时,常在印刷金、银墨前先印底色墨,比如印刷银色油墨时先铺设一层淡淡的白墨,然后再印刷银色油墨,这样可以提高银墨层的光泽度,同时还能够加强银墨在纸张上的黏附力。②油墨调配及控制a.粘度。粘度是油墨应用中最主要的控制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油墨的转移性能和印刷品的质量,粘度过低容易造成油墨铺展;反之,粘度过高则油墨的转移性能比较差,容易出现大面积实地部分着墨不匀、细线条断裂等弊病。大面积印刷金、银墨时,油墨的粘度可以调得稍低一些,保证印刷后的墨层均匀一致;面积较小的线条上印刷金、银墨时,油墨的粘度则应稍高一些。b.油墨的干燥性。油墨的干燥速度应当适当,油墨的干燥速度太快,容易发生干版,影响油墨的转移,但油墨的干燥速度也不能太慢,否则会发生印刷品背面粘脏现象。选择油墨干燥速度的一般原则是:在印刷机现有的条件下,油墨在进行下一印刷色组之前及进行复卷或堆叠之前应该能够充分干燥,但是在印版上却不能干燥。在印刷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金、银墨中加入适量的慢干性溶剂或者快干性溶剂,以调整金、银墨的干燥速度。另外,金、银墨的使用还应当遵循随调随印的原则,每次调配的油墨量不宜过多,避免油墨调配量过多而使金粉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太长,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而失去金色光泽。③印刷机的控制印刷压力。应当根据印刷方式、油墨性能以及承印物材料的吸墨性能等因素来设置适当的印刷压力,印刷压力过大,油墨铺展,图文容易变粗变宽,甚至糊版;印刷压力太小,传墨量不足,图文可能会着墨不匀。在金、银墨印刷过程中,如果是大面积的实地色块可适当地加大印刷压力,可以使墨层均匀、厚实;如果是较小的线条或者文字,则印刷压力应适当减小一点,避免印迹扩大、糊版等不良弊病的产生。张力控制。应当根据承印物材料的种类及其伸缩率来调整张力,比如PE薄膜的伸缩率比较大,张力值应当小一些;而对于纸张或者PET、OPP等伸缩率小的塑料薄膜,张力可以适当地大一些。此外,收卷张力不宜过大,以防发生背面粘脏。印刷速度。在印刷金墨时,印刷机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由于摩擦作用而产生的热量不断积累,很容易使金墨氧化变黑,不仅会影响金墨的光泽,还有可能会造成糊版。干燥能力。干燥箱的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容易引起承印物材料,尤其是PE薄膜的收缩变形。因此,在设定干燥箱的温度时,必须综合考虑印刷速度、印刷张力、承印物材料的种类以及印刷图案的大小等因素。另外,印后要及时清洗金、银墨的版辊,防止金、银墨干结在版辊网穴中,造成网穴的堵塞。④环境温湿度的控制湿度过高,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容易使金墨发生变色,而且还会影响纸张承印物材料的含水量,发生尺寸变形,从而造成套印不准等故障。如果湿度太低,空气太干燥,容易发生静电现象。因此,印刷车间内的温湿度应尽量保持恒定,一般来说,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之间,温度控制在20~28℃之间宜。4 使用金属油墨时注意事项1)由于金属颜料的密度大,其颜料颗粒非常容易沉淀,使用前一定要充分搅拌,上机印刷前要检查油墨桶底部是否有沉淀物,如果搅拌不均匀,印刷品的色相和光泽度差异会较大。2)在印刷过程中随着溶剂的不断挥发,金属油墨的黏度会逐渐增大,为了保证金属油墨稳定而良好的流动性和转移性,要定期测量油墨的黏度并适当添加溶剂,使油墨黏度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3)在印刷金墨、银墨之后,还应该考虑进行UV上光或水性上光,或者对印刷品进行覆膜,以防止金属油墨氧化变色或者脱落。4)金属油墨容易产生气体,特别是银墨,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油墨桶里可能积聚了很多气体,所以打开包装桶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大力开启油墨桶时,桶盖弹起伤人。5)由于金属油墨的价格比普通油墨高很多,回收的金属油墨光泽度又会明显下降,因此,在满足连续运转的前提下,在印刷过程中应尽可能少地添加金属油墨,必要时可以重新制作。。
凹版油墨标准

WX/P-11-03化工材料内控标准高邮市卫星卷烟材料有限公司油墨及溶剂内控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凹版印刷油墨及溶剂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 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需的油墨及溶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 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0 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控制状态: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725-79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GB/T 3186涂料产品的取样GB/T 13217.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颜色检验 GB/T 13217.3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细度检验 GB/T 13217.5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初干性检验 GB/T 13217.6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着色力检验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附着牢度检验3 4 5 6 7 8 1 2 9 YC/T 268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发放编号:03102012-09-10 发布 2012-09-20实施11YC/T 279烟用接装纸中砷、铬、镍的测定14YC/T207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15GB/T 14436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16YQ15-2012中国烟草总公司企业标准烟用材料许可使用物质名单3要求3.1产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物理指标注:各油墨品种的固含量应符合合同规定。
3.2油墨使用的物质须符合国家、烟草行业许可使用名录要求。
油墨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苯溶油墨及金属络染料;禁止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所用乙醇溶剂必须符合GB10343 的要求。
凹版油墨标准

控制状态:发放编号: 0310 WX/P-11-03 —————————————————————————————化工材料内控标准2012-09-10发布 2012-09-20实施—————————————————————————————高邮市卫星卷烟材料有限公司油墨及溶剂内控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凹版印刷油墨及溶剂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需的油墨及溶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 GB1725-79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3 GB/T 3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4 GB/T 13217.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5 GB/T 13217.3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细度检验6 GB/T 13217.5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初干性检验7 GB/T 13217.6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着色力检验8 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9 YC/T 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10 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11 YC/T 279 烟用接装纸中砷、铬、镍的测定14 YC/T207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15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16 YQ15-2012中国烟草总公司企业标准烟用材料许可使用物质名单3要求3.1产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物理指标指标颜色细度μm粘度s(25℃)固含量% 着色力% 初干性%附着牢度%纸张凹版油墨近似标样≤12 ≥25 ≥20 95~100 25~50 ≥93注:各油墨品种的固含量应符合合同规定。
纸箱凹版预印工艺对印刷油墨四大要求

2dt0f9c7a /cs/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知名品牌产品陆 续崛起.特别是啤酒、奶制品、饮料行业.它们 的产品行销全国,甚至远销海外为了满足物流要
求这些企业对高质量纸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
纸箱凹版预印工艺恰好能大大提高纸箱的品质
和生产纸箱的效率,因此近几年受到众多纸箱制 造企业的关注。 1.要求油墨有良好的印刷适性 由于厂家对纸箱的广告作用的要求越来越71 和美国的 ASTM-F963-96a. 3.要求油墨具有耐热和耐摩擦性
瓦楞纸板生产线压实烘干通道的长 2O~
100m.烘干温度为 17O~200°C。印刷面在高
世间是循环的,人不可能永生为人。我也期待下辈子也许会
压.高温条件下要拖行 20-1OOm 时间约为 10 秒。 这就要求油墨和光油必须具有极好的耐热和耐 磨擦性.如果油墨和光油所选用的树脂不耐热、
虽然我国在纸箱预印方面还大量使用环保
系数较低的油性凹版油墨.但符合环保要求的醇
世间是循环的,人不可能永生为人。我也期待下辈子也许会
溶、无苯油墨已逐步成为主流.各大印刷厂和油 墨生产厂对于水性油墨的推广也进行了有益的 探索。除了溶剂环保要求外.对于油墨中的重金
属.有毒物质、致癌物质含量也提出严格要求.如
世间是循环的,人不可能永生为人。我也期待下辈子也许会
高纸箱图案设计越来越精美,因此大量采用了网 目调、套色、大实地印刷。有些图案已经精细到 5%的浅网过渡.而对于实地版面则要求色彩饱
满亮丽,墨色均匀。目前我国市场上广泛使用的
还是油性凹版油墨.而水性凹版油墨在印刷适性
方面的表现还不够好.还很难达到纸箱的要求。 2.要求油墨符合环保要求
角度大于或等于 30°时纸箱必须滑动,在大 于 24°,小于 3O°的区间可以滑动也可 以是静止。如果仅仅要求油墨层耐磨是不难
凹版油墨标准

凹版油墨标准控制状态:发放编号: 0310 WX/P-11-03—————————————————————————————化工材料内控标准2012-09-10发布 2012-09-20实施—————————————————————————————高邮市卫星卷烟材料有限公司油墨及溶剂内控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凹版印刷油墨及溶剂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需的油墨及溶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 GB1725-79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3 GB/T 3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4 GB/T 13217.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5 GB/T 13217.3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细度检验6 GB/T 13217.5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初干性检验7 GB/T 13217.6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着色力检验8 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9 YC/T 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10 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11 YC/T 279 烟用接装纸中砷、铬、镍的测定12 Q/HY.CJ.166-2012烟用接装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质联用法13 Q/HY.CJ.165-2012烟用接装纸中甲醛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14 YC/T207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15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16 YQ15-2012中国烟草总公司企业标准烟用材料许可使用物质名单3要求3.1产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物理指标指标颜色细度µm粘度s(25℃)固含量%着色力%初干性%附着牢度%纸张凹版油墨近似标样≤12≥25≥2095~10025~50≥93注:各油墨品种的固含量应符合合同规定。
凹版印刷油墨调配方法

凹版印刷油墨调配方法
凹版印刷油墨调配方法通常是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设计稿的色彩要求来进行调配。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调配方法:
1. 确定颜色配方:根据设计稿颜色要求,确认要调配的颜色。
可以使用标准色板或色彩匹配仪来确定颜色的配方。
2. 准备基础油墨:根据需要调配的颜色,选择相应的基础油墨作为调配的起点。
基础油墨一般是已经配好的一种油墨,颜色接近目标色,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 添加颜料:根据配方,将所需颜色的颜料逐渐添加到基础油墨中。
一般情况下,颜料的添加量应该小心控制,一次只添加少量颜料,然后搅拌均匀,再根据需要调整颜色。
4. 调整色彩: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实际效果,对油墨调整进行细致调整。
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特定颜料的添加量,或者添加其他调色剂,来达到目标色彩效果。
5. 测试印刷:将调配好的油墨进行测试印刷。
在印刷机上使用相应的凹版,并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印刷测试。
通过检查印刷效果,如色彩饱和度、颜色准确度等,来判断调配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6. 调整修正:根据实际印刷效果,对油墨进行最后的调整修正。
根据测试印刷
的结果,对色彩进行微调,直到达到设计稿要求的色彩效果。
上述是一种常见的凹版印刷油墨调配方法,具体的调配过程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油墨类型和印刷要求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凹版装潢印刷品标准

凹版装潢印刷品标准一、外观质量1. 凹版装潢印刷品应表面平整、无脏污、无皱褶、无气泡、无破损等现象。
2. 印刷图案应清晰、完整,颜色鲜艳、饱满,无明显色差和变形。
3. 文字和符号应清晰、易读,并与背景形成明显对比。
4. 印刷边缘应整洁、无毛边、无残油等现象。
二、尺寸偏差1. 凹版装潢印刷品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长、宽及厚度允许偏差应在规定范围内。
2. 印刷图案的尺寸精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明显的变形或失真。
三、套印精度1. 凹版装潢印刷品的套印精度应符合标准要求,套印误差应不大于允许范围。
2. 各颜色之间的套印应准确,无明显偏移或错位。
四、印刷颜色1. 凹版装潢印刷品应采用标准颜色,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同一批次的凹版装潢印刷品颜色应基本一致,无明显色差。
3. 对于有特殊颜色要求的凹版装潢印刷品,颜色应符合客户或设计人员的要求。
五、印刷清晰度1. 凹版装潢印刷品上的文字、图形和图像应清晰可见,边缘无明显模糊或残缺现象。
2. 印刷线条应平直、光滑,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3. 对于有微小文字或细线的凹版装潢印刷品,印刷清晰度应符合要求,无明显缺笔断划现象。
六、印刷耐磨性1. 凹版装潢印刷品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经过规定的耐磨试验后,表面应无明显磨损或掉色现象。
2. 对于需要长期使用或展示的凹版装潢印刷品,耐磨性应得到保证。
七、印刷环保性1. 凹版装潢印刷品所使用的油墨、染料等材料应符合环保要求,不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
2. 对于可回收再利用的凹版装潢印刷品,材料应易于分离和回收利用。
3. 凹版装潢印刷品生产过程中应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八、使用寿命1. 凹版装潢印刷品应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能够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印刷质量和外观效果。
2. 使用寿命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材料质量、印刷工艺、使用环境等,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测试。
3. 对于有特殊使用要求的凹版装潢印刷品,如户外广告、标志等,使用寿命应满足客户或设计人员的要求。
水性凹版油墨的配方设计

水性凹版油墨配方设计原理•在设计水性油墨的配方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使多数的变量简单化,只要考虑油墨的四个基本组成,这就是树脂、颜料、挥发物(水、有机溶剂)和助剂(消泡剂、分散剂等)。
凹版油墨和柔性版油墨有明显的不同。
其中一个重要的不同就在于凹版印刷是直接转印到承印物上的,墨膜是一次性的油墨从墨斗到承印物上得到的,相比较柔性版印刷方式是通过油墨的几次转移才到承印物上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水性凹版油墨应用在非吸收性承印物上的方式,使用的是有175目、45°倾角、32uμm深的圆柱版材,它能使12μm——15μm的油墨颗粒承印在承印物上。
如果把水性柔性版油墨应用在200目,调整刀片、速度,这个版材就可使大约5μm的油墨颗粒承印在承印物上。
结果就在于在凹版油墨中大约含有6%——10%的颜料,而柔性版油墨中大约含有15%——18%的颜料。
颜料含量的不同会影响到油墨的黏度,一般来说颜料含量高,油墨的黏度就大。
对油墨设计者来说就要考虑颜料颗粒尺寸分布曲线的形态。
均匀颗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就会使油墨的黏度增大。
一个水性凹版标准油墨的数据在下表中列出。
水性凹版标准油墨体系凹版标准油墨典型配方组份品名类别质量百分比/% 固体量%1 水溶剂51.5 02 颜料蓝29 颜料12.0 1003 增稠剂1—98 助剂3.0 324 消泡剂1020f 助剂0.4 1005 表面活性剂CT-136 助剂0.6 896 油墨溶胶6264,190校样溶剂5.0 07 苯丙乳液Zinpol 295 树脂12.0 498 丙二醇甲醚溶剂溶剂0.6 09 26%氨水助剂1.7 010 丙烯酸乳液Joncryl 89, 树脂6.0 4511 丙烯酸树脂Joncryl 678 树脂5.8 10012 蜡乳液John26 助剂1.2 2513 表面活性剂Surfynol 104H 助剂0.2 100水性凹版油墨的原材料选择和生产1、水性版油墨原材料的选择水性凹版油墨的组成是:水溶树脂、颜料、各种助剂和水。
QB-T 2024-1994 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

5.7.2.8 丝棒:铜棒体?±0.05mm,L170mm,缠绕不锈钢丝部分 L100±0.050mm, 钢丝?.12mm,密绕排列,整齐无间隙。 5.7.2.9 秒表。 5.7.3 检验条件 检验应在湿度 25±1 摄氏度,相对湿度 65%± 5%环境条件下进行。 5.7.4 检验步骤 5.7.4.1 按 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制样,悬空垂直放置 24h。 5.7.4.2 将样片平放在操作平台上,用药棉蘸取表面张力测定液,在油墨印迹上 涂布 6 平方厘米保持 2s 以上不破裂成液点,即认为墨膜表面张力值达 38×10(-5 的次方)N/cm 以上。 5.8 溶剂残留量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 5.8.1 检验原理 一定面积、厚度的油墨试样置于密封的平衡瓶内,在一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 试样表面的溶剂挥发,达到平衡时,取顶上气体供气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单位面 积的溶剂残留量,用 mg/m 平方表示。 5.8.2 材料及工具 5.8.2.1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经电火花处理后,表面张力值为 38×10(-5 次 方)— 40×10(-5 次方)N/cm,厚度 0.05±0.01mm。 5.8.2.2 橡皮垫:240mm×140mm×4mm。 5.8.2.3 擦洗溶剂:甲苯(分析纯)。 5.8.2.4 药棉。 5.8.2.5 玻璃棒:Φ 7mm L 250mm。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氯化聚丙烯型的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 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凹版轮转印刷机上使用的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该油墨用于经 处理的双向拉伸聚丙烯的里面印刷。
2. 引用标准 GB/T 13217.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颜色检验 GB/T 13217.3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细度检验 GB/T 13217.4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粘性检验 GB/T 13217.5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初干性检验 GB/T 13217.6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着色力检验 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 附着牢度检验 ZAB 17005 印刷油墨产品分类、命名和型号
塑料凹版油墨检测标准

塑料凹版油墨检测标准本标准用于规定塑料凹版油墨的各项性能检测方法和要求。
1. 外观检测1.1 油墨应呈均匀一致的粘稠液体,无硬块、果冻状、颜色不均等现象。
1.2 油墨中不得含有金属屑、玻璃渣、硬性颗粒等杂质。
2. 粘度检测2.1 采用旋转粘度计,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粘度,单位为毫帕斯卡·秒(mPa·s)。
2.2 测量时,应将油墨搅拌均匀后进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细度检测3.1 采用细度计,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细度,单位为微米(μm)。
3.2 测量时,应将油墨搅拌均匀后进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光泽度检测4.1 采用光泽度计,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光泽度,单位为度(°)。
4.2 测量时,应将油墨均匀涂布在标准试样上,干燥后进行测量。
5. 附着牢度检测5.1 采用附着牢度试验机,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在不同材质上的附着牢度。
5.2 测量时,应将油墨均匀涂布在标准试样上,按照规定条件干燥后进行测量。
6. 硬度检测6.1 采用硬度计,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硬度,单位为肖氏硬度。
6.2 测量时,应将油墨均匀涂布在标准试样上,干燥后进行测量。
7. 耐冲击检测7.1 采用耐冲击试验机,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耐冲击性能。
7.2 测量时,应将油墨均匀涂布在标准试样上,按照规定条件干燥后进行测量。
8. 耐摩擦检测8.1 采用摩擦试验机,按照厂家提供的方法测量油墨的耐摩擦性能。
8.2 测量时,应将油墨均匀涂布在标准试样上,干燥后进行测量。
照相凹版油墨设计(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照相凹版油墨设计(上)
一、设计基本原则和技术根据
凹印印刷,特别是轮转凹印,印品立体感强,层次清晰,图像逼真,
因而发展前途广阔。
为什幺凹印油墨要作成挥发干燥型的?一方面是由于凹印机速度快,
一般都在5000转/时(平台)或60~2000米/时(轮转)即65~70转/分(平台)或80~90转/分(轮转);另一方面,是凹印印刷的墨层厚。
胶
印印痕一般大约4微米,铅印印痕一般大约4微米,铅印印痕大约8微米,而凹版的凹入深度一般未25~35微米,最深可达40微米。
据烟酒模拟测定,凹印版上的墨转移率,一般均在35~45%,这样,承印物上墨层厚度一般为9~20微米。
这样厚的墨层,单靠氧化结膜,肯定是无法达到快干的。
印刷吸收性材料尚且如此,印刷非吸收性的材料时,就更困难了。
只
有使墨中液体部分,尽快脱出墨膜,例如利用沸点不甚高的溶剂,有瞬间
挥发的特性,使油墨迅速干燥。
以上两点时设计凹印油墨为挥发型干燥的
首要因素。
其次,凹印油墨为什幺要制成较低粘度即较为稀薄的流体?这是因
为用于凹印印刷时,油墨的展布和传递不象胶印和铅印有窜动、调和油墨
的系列装置,使油墨能均匀涂布于印版上。
凹印油墨要靠本身的流动性、
粘附性,填充、涂布于凹版网纹中,只有较低粘度即较稀薄的体系,才能
赋予这样的性质。
在短时间内,油墨要填满凹纹,如果粘度太大时,则难以填入凹纹,
刮刀难以圆滑刮去非图案上的油墨;如果粘度过小时,由压印所造成油墨
网点的变形就要使图案再现性欠佳。
同时由于凹印印刷时,使用刮刀除去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第三章 凹版印刷油墨

级,是大红油墨的常用颜料。
1.色料
(5)蓝色颜料 铁蓝:无机颜料,色相鲜明,耐光性好,耐热性一般。 群青:无机颜料,色泽鲜艳,耐光7~8级;耐热4级,耐碱、耐候性
剂 5.其他的一些指标 对颜料的润湿性比较好,不会使颜料结晶转移而引起色相变化,更
不能溶解油墨中的颜料 不能使承印物材料发生老化、粘连等,也不应在墨层中残留下溶剂
的气味
有机溶剂的使用要求
不同承印材料对应的凹印油墨其溶剂不应混用:不同凹印油墨有自己专 用的溶剂,不能随意误用,否则,会出现油墨呈色不良,堵版或墨脱落。
有机溶剂的种类及性质
脂肪烃类:一般气味小,毒性小,价格便宜,但溶解性较差。 芳香烃类:有较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溶解性、挥发性好,毒性大,成
本较低。 酯类:有强烈的气味,微毒,成本高,溶解性很强。 醇类:对某些树脂溶解性好,气味好,微毒,成本略高。 酮类:气味不佳,毒性较小,价格较高,有很强的溶解力。 醚:气味柔和,毒性小,价格高,溶解性良好。 混合型溶剂:混合型溶剂既能很好地溶解树脂,又能通过改变其配比
但与其他树脂的互溶性差,颜料分散性和印刷适性需通过接枝改善, 主要用作BOPP复合薄膜的里印油墨。 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用于聚氯乙烯、皮革用的油墨,或作为聚 酰胺和聚酯等蒸煮袋的油墨。 环化橡胶:可在未处理过的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薄膜上印刷,但溶 剂脱离性差,印墨中残留的溶剂较多。 丁睛橡胶:有优异的耐油性,可用作增塑剂含量多的软质聚氯乙烯等 制品的印刷油墨。粘接性较好,对极性高分子物质有良好的相溶性, 但遇热和光容易变色。
凹版印刷油墨的分类及应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凹版印刷油墨的分类及应用
凹版印刷油墨,按不同的印刷基材,分为塑料凹印油墨、纸张凹印油
墨、铝箔凹油墨等。
下面,主要介绍版印刷油墨等包装材料的应用技术及
印刷技术。
一、塑料凹印油墨的分类及印刷常识
塑料凹印油墨,主要分表印油墨和复合油墨(复合油墨也叫里印油
墨)两大类。
塑料软包装的制造,除了印刷以外,后加工的工序还很多,所以务
必要注意各工序的关连性。
不管是表印或复合油墨,印刷一出来必须先要
检测油墨印品的颜色、附着力、干燥性等表观指标,是否符合印刷要求,
不符合要求则应马上停止印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是颜色不对的要进
行追色,千万不能印刷时不检测,到印刷完后才发现印品不行,导致了不
必要的损失,这是印刷时必须要注意的。
1.塑料表印油墨的主要应用常识
塑料表印油墨,一般是以聚酰胺为主体树脂生产的,主要应用于经
处更换OPP、BOPP、PET、PA等薄膜的表面印刷,其稀释溶剂主要是醇类、酯类、苯类这三类的溶剂,一般不加入酮类及其他芳烃类的溶剂,因为这
些溶剂的加入,容易对油墨造成破坏。
印刷时油墨干燥性的调整,可以通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凹印油墨

凹印油墨
凹印印刷机使用的油墨包括溶剂型凹印油墨、水性凹印油墨两种。
1、溶剂型凹印油墨成分:
颜料20-35%
树脂(改姓丙烯酸)11-20%
溶剂(乙酸乙酯、正丙酯、乙醇)40-50%
填充料(碳酸钙、高岭土、硫酸钡)5-8%
附加剂(分散剂、聚乙酸蜡、二氧化硅、抗静电剂)0.5-2%
2、水性油墨成分:
丙醇 1- 2%
水 20 – 35%
丙二醇 1 – 3%
水基 45 – 55%
有机颜料 10 – 22%
凹印油墨要求高固化物含量、低粘度、色泽艳、着色力强。
水性凹印油墨作为溶剂类油墨的替代体系已引起多方面的关注,但包装薄膜印刷中的油墨水性化至今仍未达到真正的实用阶段。
(其印刷性能和质量仍然达不到溶剂性凹印油墨印刷的标准,水不挥发,印刷的速度上不去。
)目前水性凹印油墨主要用于纸张上印刷,塑料薄膜印刷还不能替代溶剂类油墨。
所以,油墨行业一直在努力开发对环境污染较小的醇溶油墨来替代苯类凹印油墨。
凹版印刷技术与凹版油墨

牢 度 差
凹版印刷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弊病 现象描述
印品图文部 分好象撒了 粉似的呈现 一片白色
产生原因
1)混合溶剂失平衡,导 致树脂不溶解、析出
解决方法
调整混合溶剂配比
白 化
2)生产环境湿度大,溶 保持车间恒温恒湿的环境; 剂因挥发过快吸热量大, 适当增加慢干溶剂的比例。 空气中水蒸汽变成液态 混入油墨中,导致树脂 不溶解、析出。 1)导辊上粘有脏物 2)油墨未干透 3)油墨本身不耐擦 清洁导辊 增加快干溶剂比例;提高烘 箱温度或增大进风量 调整油墨配方
单凹机
凹印机
• ⅱ)机组式:每组印版只对应一个压印辊, 各色组从前到后依次排列。 • 机组式比卫星式结构布局合理,各机组结 构相同,便于实现产品的系列化、通用化、 标准化。 • 卷筒式凹印机一般由放卷装置、印刷装置、 干燥装置、收卷装置、套印装置及其它辅 助装置等组成。
机组式卷筒凹印机
凹版油墨
刀 丝
调高刮刀压力
清洁并维护保养好设备
换版
凹版印刷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弊病 现象描述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增加慢干性溶剂比例 降低油墨粘度 过滤油墨 将印版清洗干净 因油墨转移不 1)油墨稀释溶剂挥发 过快 理想,造成印 品图文部分未 2)油墨粘度过高 完全覆盖,如 露底、断线等。 3)油墨脏
堵 版
4)停机后印版未洗干 净而导致网穴堵塞
ⅳ)助剂:改善油墨的某些性能。如增稠剂、 增塑剂、消泡剂、抗静电剂、消光剂、流 平剂、分散剂等。 • 2)凹版油墨的分类 • ⅰ)表印油墨 按承印物的不同又可分为:纸张表印油墨、 铝箔表印油墨、塑料薄膜表印油墨。
纸张表印油墨
纸张表印油墨:硝化棉体系。 硝化棉是一种白色絮状纤维,属于一级易燃品, 为安全起见,产品需用95%的乙醇湿润。硝化棉 的主要质量指标是含氮量、粘度、溶解性及稳定 性等。硝化棉遇到酸、碱、氧化剂、还原剂时会 引起质量变化。 硝化棉最大的特点是快干,成膜硬度高 ,坚韧, 拉伸强度高;缺点是附着牢度差,易泛黄,低光 泽,脆,在紫外光下有裂解的倾向。 在硝化棉中加入增塑剂可增加膜的弹性、光泽及 耐候性,但会降低膜的硬度及拉伸强度。
凹版油墨常见印刷问题

凹版油墨是比较稀薄的,在贮存中,其中的固体料因重力关系,总是要发生下沉现象.所以,使用前不应忽略对包装中墨的搅拌。
从未经搅拌的油墨上层倒出的墨.粘度可能低,颜色浓度和遮盖力可能差一些,从未经搅拌的下层取出的墨粘度会大一些,颜料对成膜物的比例也会高一些,结果附着力将会差,所以在使用前,用清洁的木棒或金属棒将其搅扑均匀,一般至少需把墨搅拌3~5分钟。
如果油墨储藏时间较长,则需要更多的搅动。
其次,油墨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对墨桶的密封和防止杂物混入。
由于这些油墨属挥发性的,要涉及到刮刀和网点问题,因此要防止干结块状物,也要防止贮存中的挥发。
发生上述问题应彻底除去干结的油墨颗粒及杂物,以保持墨的原来状态。
总的来讲,印刷问题不外乎三种原因:第一是油墨问题;第二是印刷机及印刷对象状况;第三是操作者的技能问题。
这三种原因都可能成为印刷作业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因素,所以当问题发生时,必须对这三者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弄清发生故障的原因,采取对策。
下面列举常见故障及其对策。
1.糊版现象:小字或图案印不出来,严重时可看见一层墨迹。
原因:油墨干性过快,使墨干结在凹穴内;机速慢了,印版不好。
处理方法:墨中可调入120~150℃沸点的适当溶剂减缓干性;适当提高机速;重新制版。
2.咬色现象:在套印中,第二色油墨粘拉掉第一色图案油墨。
原因:油墨彻干性不好(慢了);第二色机器压力太大;机速快了;对稀料不适;给冷热风不良;附着力不好。
处理方法:对第一色,加入快干溶剂;加大热风量;对第二色减少压力或调得比第一色粘性小;减速。
3.粘脏现象:印品互相粘在一起,印迹沾背。
原因:墨干性慢;机速过快;通风不好。
处理方法:加入快干性溶剂;减速;加大吹风。
4.粘附性差现象:印品揉搓即掉色(印塑料、铝泊时)。
原因:油墨不对,墨中树脂量太少;塑料处理不好;皮膜脆硬。
处理方法:换印薄膜的油墨,调墨时用树脂稀释剂;重新处理塑料表面。
关于附着力这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大体与油墨对薄膜的适应性有关,即油墨所用树脂、溶剂、颜料体系应对薄膜表面有较大的柔和性,也与薄膜对油墨的适应性有关,即与薄膜表面对油墨有较大的吸附性有关,就油墨而言,聚酰胺树脂及另外一些树脂对薄膜有较好的亲和性,但因颜料性质各异,对此作用减弱程度不一。
凹版印刷油墨标准

凹版印刷油墨标准凹版印刷油墨的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流动性、黏度、着色力、细度、印刷作业适性、油墨耐抗性、流变性和流平性、附着性、干燥性和黏弹性等。
具体标准如下:1. 流动性:凹版印刷油墨属于流体中的胀流体,其流动特征是黏度随切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即切力增稠。
2. 黏度:凹印油墨可认为是牛顿流体的低粘度油墨,属于假塑性流体,其特征是表观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少,即切力变稀。
3. 着色力:着色力越大,油墨变现色彩越鲜艳。
测试时往油墨样品和标准油墨中加入一定倍数的标准白墨,然后进行对比测定。
4. 细度:油墨的细度指的是混合在连结料中的颜料与填料等固体颗粒大小及分散程度。
粒子小分散好,则油墨体现出细腻、光滑、流畅的感觉。
粒子大分散不好,则会出现粗糙、不光滑、不流畅的感觉。
油墨的细度在印刷质量中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影响因素和指标。
5. 印刷作业适性:凹印油墨要有好的流变性和流平性,由于凹版印刷的特征,要求油墨黏度低,触变性小,屈服值小。
在刮墨刀压力和转移时剪切力的作用下,油墨的流变特性不能有太大的改变,要能适应刮墨刀正常压力和正常剪切力的要求。
6. 油墨耐抗性:指的是固化后的墨膜在受外界因素侵袭时,保持膜的色彩、图文清晰及各种品种不变的性能。
常见的有光泽度、耐光性、耐摩擦、耐水性、耐溶剂型、耐酸碱性、耐油脂等。
7. 流变性和流平性:凹印油墨要有好的流变性和流平性,由于凹版印刷的特征,要求油墨黏度低,触变性小,屈服值小。
在刮墨刀压力和转移时剪切力的作用下,油墨的流变特性不能有太大的改变,要能适应刮墨刀正常压力和正常剪切力的要求。
8. 附着性:油墨要有适合承印材料要求的附着性,对薄膜而言,油墨要先润湿后吸附,即油墨的表面张力小于材料表面张力或油墨的内聚力小于油墨与材料之间的附着力,这样两者之间的接触角小于90°,油墨的润湿性好;其次油墨分子与薄膜分子之间的极性牵引力要尽可能大,油墨的附着性好。
9. 干燥性:一方面受其溶剂种类、性质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机器干燥装置的影响。
凹版油墨印刷时的调墨技巧与调色技巧

7 珠光油墨的颜料是用天然的云母石制作 的,制作印刷油墨不宜研磨,添加在浅颜色的油 墨内可呈现珠光色,如果使用的是干涉系列的珠 光颜料,印刷品从不同角度观看,还会具有变色 的效果。因为珠光颜料是鳞片状的,故而珠光颜 料的珠光效果与颜料的细度有关,细度粗珠光效 果好,细度细着色的均匀度好。但是用于调珠光
1 要提高印刷油墨的墨膜光泽,应该将油墨 内加少许冲淡剂,而不是加调墨油,调墨油是铅 印油墨或胶印油墨品种的叫法,也不能加调金 油。添加调金油后,油墨内树脂含量增加,粘度 也会增大,不利提高印刷的速度,还可能引起印 刷品上油墨的返粘。因此要提高油墨的透明度只 能加冲淡剂,不宜加调金油。
2 选用同类化学性能色料的油墨调色均匀, 不要使用不相融或不易相融的色墨配色。用无机 颜料钛青蓝制作的蓝油墨,与有机颜料联苯胺黄 制作的黄油墨混合配制绿色油墨,就等于是造 色,很难将它们相混均匀。如果选用钛青绿颜料 制作的绿色油墨作基色,加以少许的黄油墨或蓝 油墨,去调制偏黄相或偏蓝相的绿色油墨,那就
他从小就是老末,小时候靠捣蛋来博取别人关注
银。溶剂不宜多加,溶剂加多会加速铜金粉的沉 淀。金墨稀释剂中要加 30%~50%的冲淡剂,色相 可通过添加透明黄油墨或透明度较好的油墨来 调整。也可以现场将两种金墨混合调和起来使 用。但是要根据所需用量调制,不宜较长时间的 存放,
5 印刷时要把油墨颜色调浅,正确的方法是 使用冲淡剂将色调浅,通常往色墨中加白色油墨 是错误的。色墨中加入白色油墨,不但会改变油 墨的色相,还会降低原颜色油墨的色泽和鲜艳 度,容易引起印刷油墨的混浊、浮色和变色。
6 印刷锡纸、镀铝薄膜、珠光薄膜等,需要
他从小就是老末,小时候靠捣蛋来博取别人关注
使用透明油墨。透明油墨是用染料制成的,它看 似很稀,但实际黏度较高。注意的是:如稀释剂 添加的过少,不但会增加印刷成本,而且也不利 于提高印刷速度;它的耐溶剂冲度很大,但是随 着溶剂加入的多少,色差也很大,色相可添加少 量的普通的透明度较好的表印色墨去调整。
油墨检测标准

油墨检测标准GB/T10739-2002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标准条件GB/T13217.1-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GB/T13217.2-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光泽检验GB/T13217.3-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细度检验GB/T13217.4-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粘度检验GB/T13217.5-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初干性检验GB/T13217.6-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着色力检验GB/T13217.7-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GB/T13217.8-1991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抗粘连检验GB/T14624.1-1993油墨颜色检验方法GB/T14624.2-1993油墨着色力检验方法GB/T14624.3-1993油墨流动度检验方法GB/T14624.4-1993油墨结膜干燥检验方法GB/T14624.5-1993油墨粘性检验方法GB/T14624.6-1993油墨粘性增值检验方法GB/T18723-2002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黏性GB/T18724-2002印刷技术印刷品及印刷油墨的耐酸性测定ISO12634:1996印刷技术用黏性仪测定浆状油墨和连接料的黏性HJ/T370-2007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HJ/T371-2007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QB1020-1991纸张印刷适性用标准油墨QB/T1046-2003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QB/T1865-2003胶版卷筒纸冷固型油墨(黑)QB/T1867-1993誊写油墨(油型)QB/T1946-2007圆珠笔用油墨QB/T2023-1994胶版金属油墨QB/T2024-1994凹版复合塑料薄膜油墨QB/T2025-1994平版印铁油墨QB/T2026-1994软管滚涂油墨QB/T2624-2003胶版单张纸油墨QB/T2824-2006胶印热固着轮转油墨QB/T2825-2006柔性版水性油墨QB/T2826-2006胶印紫外光固化油墨QB/T3594-1999铅印彩色油墨QB/T3595-1999铅印书刊油墨QB/T3596-1999铅印轮转油墨QB/T3598-1999胶印亮光油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状态:发放编号: 0310 WX/P-11-03 —————————————————————————————化工材料内控标准2012-09-10发布 2012-09-20实施—————————————————————————————高邮市卫星卷烟材料有限公司油墨及溶剂内控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凹版印刷油墨及溶剂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需的油墨及溶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 GB1725-79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3 GB/T 3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4 GB/T 13217.1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颜色检验5 GB/T 13217.3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细度检验6 GB/T 13217.5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初干性检验7 GB/T 13217.6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着色力检验8 GB/T 13217.7 凹版塑料油墨检验方法附着牢度检验9 YC/T 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10 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11 YC/T 279 烟用接装纸中砷、铬、镍的测定12 Q/HY.CJ.166-2012烟用接装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质联用法13 Q/HY.CJ.165-2012烟用接装纸中甲醛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14 YC/T207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15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16 YQ15-2012中国烟草总公司企业标准烟用材料许可使用物质名单3要求3.1产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物理指标指标颜色细度µm粘度s(25℃)固含量% 着色力% 初干性%附着牢度%纸张凹版油墨近似标样≤12 ≥25 ≥20 95~100 25~50 ≥93注:各油墨品种的固含量应符合合同规定。
3.2油墨使用的物质须符合国家、烟草行业许可使用名录要求。
油墨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苯溶油墨及金属络染料;禁止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所用乙醇溶剂必须符合GB10343的要求。
3.3油墨卫生指标采用刮样检测,产品应符合表2、3、4的卫生指标表2 重金属项目砷(㎎/㎏)铅(㎎/㎏)汞(㎎/㎏)镉(㎎/㎏)铬(㎎/㎏)镍(㎎/㎏)纸张凹版油墨≤0.6 ≤3.0 ≤0.6 ≤0.6 ≤10.0 ≤6.0注:对特殊且用量少的油墨,重金属的要求按照特殊规定,如紫色、红色墨砷含量低于3ppm。
铬含量低于30ppm.表3 VOCs指标名称单位指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mg/m2 不得检出甲苯mg/m2≤0.12乙苯mg/m2 ≤0.12二甲苯mg/m2≤0.12甲醇mg/m2 ≤0.8正丙醇mg/m2≤2.5 异丙醇mg/m2正丁醇mg/m2丙二醇乙醚mg/m2甲醛g/kg≤0.010 丙二醇甲醚mg/m2≤1.8 乙酸正丁酯mg/m2 ≤0.5 乙酸正丙酯mg/m2总量≤2.5 乙酸异丙酯mg/m2乙酸乙酯mg/m2丙酮mg/m2总量≤2.0 环己酮mg/m24-甲基-2-戊酮mg/m2丁酮mg/m2表4邻苯二甲酸酯类项目单位指标1)邻苯二甲酸二甲酯ppm 不得检出2)邻苯二甲酸二乙酯ppm3)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ppm 不得检出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ppm 不得检出5)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ppm6)邻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乙酯ppm7)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ppm8)邻苯二甲酸二戊酯ppm9)邻苯二甲酸二己酯ppm10)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ppm11)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ppm12)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ppm13)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ppm14)邻苯二甲酸二苯酯ppm15)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ppm16)邻苯二甲酸二壬酯ppm17)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ppm注:其它各单项≤50ppm,总量≤200ppm,其中对特殊且用量少的油墨、邻苯二甲酸酯类的要求按照特殊规定,如:紫色、黑色等油墨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含量应低于10ppm.4采样按GB/T 3186涂料产品的取样规定进行。
5检测标准5.1颜色按GB/T 13217.1进行检验。
5.2细度按GB/T 13217.3进行检验。
5.3粘度按GB/T 13217.4-2008进行检验。
5.4固含量按GB1725-79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进行检验。
5.5着色力按GB/T 13217.6进行检验。
5.6初干性按GB/T 13217.5进行检验。
5.7附着牢度按GB/T 13217.7进行检验。
5.8重金属含量按YC/T 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YC/T 279 烟用接装纸镉、铬、镍的测定;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5.9挥发性有机物按YC/T207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检验。
5.10邻苯二甲酸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Q/HY.CJ.166-2012烟用接装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质联用法。
5.11甲醛的测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Q/HY.CJ.165-2012烟用接装纸中甲醛的测定。
6标志、包装、贮存6.1 标志应标注公司名称、厂址、产品名称、型号、执行标准号、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并附合格证。
同时标注“易燃”、向上标志的字样。
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6.2 包装按合同要求。
6.3 贮存6.3.1本产品不得露天存放、库房必须干燥、通风、防止受潮,远离火源;6.3.2本产品在符合以上存放条件下,保质期为1年。
7 验收方法(1)30 桶以下抽取1桶;100桶以下抽取2桶;200桶以下抽取3桶;200桶以上抽取5桶;(2) 各卫生指标可混合检测。
电化铝胶/色层内控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电化铝胶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需的电化铝。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YC/T 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3. 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4.YC/T 279 烟用接装纸中砷、铬、镍的测定5.Q/HY.CJ.165-2012烟用接装纸中甲醛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法6.Q/HY.CJ.166-2012烟用接装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质联用法7.YC/T207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8.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9.YQ15-2012中国烟草总公司企业标准烟用材料许可使用物质名单3要求3.1产品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物理指标指标颜色粘度s(25℃)固含量% 固化方式附着牢度% 基膜厚度um电化铝△E ≤3.0或按标样≥25 ≥35 高温 ≥93 12注:各品种电化铝的固含量应符合合同规定。
3.2电化铝胶/色层使用的物质须符合国家、烟草行业许可使用名录要求。
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苯溶剂,禁止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所用乙醇溶剂必须符合GB10343的要求。
3.3卫生指标采用刮样检测,产品应符合表2、3、4的卫生指标表2 重金属项目 砷(㎎/㎏)铅(㎎/㎏) 汞(㎎/㎏) 镉(㎎/㎏) 铬(㎎/㎏) 镍(㎎/㎏) 电化铝≤0.6≤3.0≤0.6≤0.6≤10.0≤6.0表3 VOCs表4邻苯二甲酸酯类指标名称单位指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 mg/m 2 ≤1.0 甲苯 mg/m 2 ≤0.15 乙苯 mg/m 2 ≤0.15 二甲苯 mg/m 2 ≤0.15 甲醇 mg/m 2 ≤1.0 正丙醇 mg/m 2 ≤3.0 异丙醇 mg/m 2 正丁醇 mg/m 2 丙二醇乙醚 mg/m 2 甲醛 g/kg ≤0.010 丙二醇甲醚 mg/m 2 ≤2.0 乙酸正丁酯 mg/m 2 ≤0.8 乙酸正丙酯 mg/m 2 总量≤3.0乙酸异丙酯 mg/m 2 乙酸乙酯 mg/m 2 丙酮 mg/m 2 总量≤2.5环己酮 mg/m 2 4-甲基-2-戊酮mg/m 2 丁酮mg/m 2项目单位指标1)邻苯二甲酸二甲酯ppm 不得检出2)邻苯二甲酸二乙酯ppm3)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ppm 不得检出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ppm 不得检出5)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ppm6)邻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乙酯ppm7)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ppm8)邻苯二甲酸二戊酯ppm9)邻苯二甲酸二己酯ppm10)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ppm11)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ppm12)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ppm13)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ppm14)邻苯二甲酸二苯酯ppm15)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ppm16)邻苯二甲酸二壬酯ppm17)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ppm注:其它各单项≤50ppm,总量≤200ppm4采样按GB/T 3186涂料产品的取样规定进行。
5检测标准5.1颜色按GB/T 13217.1进行检验。
5.2粘度按GB/T 13217.4-2008进行检验。
5.3固含量按GB1725-79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进行检验。
5.4初干性按GB/T 13217.5进行检验。
5.5附着牢度按GB/T 13217.7进行检验。
5.6重金属含量按YC/T 268 烟用接装纸和接装纸原纸中砷、铅的测定YC/T 279 烟用接装纸镉、铬、镍的测定YC/T 316烟用接装纸和烟用接装原纸中砷、铅、镉、铬、镍、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5.7挥发性有机物按YC/T207 卷烟条与盒包装纸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检验。
5.8邻苯二甲酸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Q/HY.CJ.166-2012烟用接装纸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气质联用法。
5.11甲醛的测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Q/HY.CJ.165-2012烟用接装纸中甲醛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