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共92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 3.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共46张PPT)

高中地理 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 3.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共46张PPT)

暖湿 冷水面
平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形成
14
平流逆温情况下产生的平流雾
15
逆温现象(二)
高中地理 系列微课
逆温现象的影响:有利影响: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 ①抑制沙尘暴的发生:逆温发生,对流减弱,风力减小,有利于抑制沙尘暴
16
逆温现象(二)
高中地理 系列微课
逆温现象的影响:有利影响: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 ②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逆温发生,对流减弱,减少颠簸,利于飞行安全。
高中地理 系列微课
逆温现象的类型:③锋面逆温:对流层中,暖空气移到冷空气之上,形成冷暖相交 的锋面. 暖气团位于锋面之上,冷气团在下。在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上,若 锋面上下暖冷空气的温差较大,便形成逆温。由于锋是从地面向冷空气上方倾斜 的,逆温层也随锋面的倾斜而呈倾斜状态。因此逆温只能在冷空气所控制的地 区内观察到,在冬半年有时会形成冻雨一些恶劣性天气。
4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短波辐射 阳
辐 射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的根本热源。
反射、散射 大气吸收
大气逆辐射具 有保温的作用
大气上界
射向地面
大气对太阳辐 射有削弱作用
长波辐射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地面 5
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17
逆温现象(二)
高中地理 系列微课
逆温现象的影响:有利影响: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
③逆温是一种气候资源:主要是在一些山坡或河谷地区。逆温带有效地提高了 谷地在冬季的温度水平,多年生果树越冬可不必埋土,冻害得以避免或减轻, 而且果实硬度高,品质好;在这里发展蔬菜,可减少热能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如我国新疆伊梨谷地,逆温从10月至翌年3月,长达半年之久。1月份的坡地 逆温层厚达400米,逆温强度达5℃。) ;逆温层坡地还是当地牲畜避寒、越 冬的理想场所(如天山牧场冬季过冬就不是在山脚下还是在山的一定高度上)

高考地理总复习_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共37张PPT)

高考地理总复习_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共37张PPT)
答案:(1)④ ⑤ (2) A>B A<B (3)图略(A→B→④→ ⑤→A)
要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原生态图 1.高空的风。
2.近地面的风。
3.气旋。
4.反气旋。
►信息升华
同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 成的,三力特点具有如下表所示: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2)比较近地面A、B气压高低____________和气温高低 ________。
(3)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
解析:(1)④点位于等压面以下(等压面上凸)气压最高,⑤ 点位于等压面以上(等压面下凹)气压最低。(2)近地面气压高低和 对应高空相反,与A、B对应的高空分别是⑤、④,因气压⑤< ④,故A>B;在热力环流中,近地面气温分布和气压分布相反, 因而气温A<B。(3)根据高空等压面可知A地气压比B地气压高, 故热力环流为A→B→④→⑤→A。
风玫瑰图还有其他形式,如图2~图5,其中图3为风频风速 玫瑰图,既反映每一方向上的风频大小(线段的长度),又反映每 一方向上的平均风速(线段末端的风羽多少);图2、图4、图5为 无量化的风玫瑰简易图,线段的长度表示风频的相对大小。
(2)风玫瑰图的判读。
①图中大小不等的同心圆表示频率,频率大小与同心圆的 大小成正比。
水平_气___压__梯___度___力__和地转偏向力 水平__气___压__梯___度___力_、地转偏向力和
____摩___擦_____力
风向
与等压线_平___行
与等压线斜交
如图所示,线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线d、 e为等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值的大小关系是a < b < c B.d、e等温线值的大小关系是d > e C.该地区位于北半球 D.该地区正值夏季

高考地理一轮课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高考地理一轮课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明确重点和难点
根据高考地理的考纲和历年真题,明 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如大气运动、 气候类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 差异性等。
进行针对性训练
及时总结反思
在训练过程中,及时总结解题方法和 技巧,反思错误和不足,不断完善自 己的知识体系。
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大量的专项练 习和综合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 水平。
暖流与寒流
暖流流经的海域水温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域水温 较低。这种水温差异对海洋生物和气候都有重要 影响。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 候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02
大气运动基本原理与类型
大气运动概述及驱动力
大气运动概述
大气运动是指大气中各种尺度的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它是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天气预报 、气候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 山谷风:山区与平原地区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成为一只小小的 “加热炉”,空气增温较多;而与此同时,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较高,增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 暖空气不断上升,并在上层从山坡流向谷地,谷底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补充,这样便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 一个热力环流。下层风由谷底吹向山坡,称为谷风。到了夜间,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而降温较快 ,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高,降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顺山坡流入谷地,谷底 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称为 山风。
高考地理一轮课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 运动
汇报人:XX 20XX-02-07
目录
• 冷热不均的基本概念与原因 • 大气运动基本原理与类型 •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特点 • 季风环流及其对气候影响 •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比较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策略与建议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经典精)ppt课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经典精)ppt课件




.
甲村庄受到的污染,白天与夜晚相比,何时更严重?
甲村庄
白天吹谷风
.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大气运动按方向分类
(hPa) 1010 1020 1030
2、气压梯度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大小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方向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特点: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
补充: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大气上界 高 层 大 气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选择特性)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参与 的大气成分:云层、尘埃
特点: 无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 夜阳间辐由射于的没削有弱大作气用的,保月温面 效温应度,升月得球很表高面,辐气射温强很烈高, 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大气 上界
得过低
没有大气的月球情况
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
白天: 月球表面温度高172℃ 白天: 地球表面气温低 夜晚: 月球表面温度低-183℃ . 夜晚: 地球表面气温高
(2)想想一天之内,海岸边何时吹海风,何时吹陆风?
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3)在图a上,画出白天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 圈;在图b上,画出夜间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 (4)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1060hpa

高三地理复习优质课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pt课件

高三地理复习优质课件: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pt课件
水平气压梯度力
北半球
490 492 494 496 498 500/hPa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高空的风
高空的风:
与等压线平行
由于地转偏向力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 向垂直。当地转偏向力与水平气压梯度 力相平衡时,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近地面的风
南半球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hPa
16℃ 2km 22℃ 1km 28℃ 0km
表现为曲线变陡或变缓。 如右图在②情况下,大气 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 较稳定;在①情况下,大 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 大气逆辐射增强
温室气体排放增多
保温作用增强
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
海陆风
陆地升温快;气温升高,形成低压; 海洋升温慢;气温较低,形成高压;
故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陆地降温快;气温较低,形成高压; 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形成低压;
故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城市风
上升气流
市区受人为热源多等原 因影响,气温高,空气 膨胀上升,形成低压。
郊区气温低,气压高。
山谷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近地面的风:
斜穿等压线
由于地面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 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既改变物体 运动的方向,也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
F1(水平气压梯度力) 北半球(高空)
F2(地转偏向力)
F3(摩擦力)
风的受力 状况与风向
北半球(近地面)
受力
风向

高三一轮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x

高三一轮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x

过程二:大地暖大气
• 2.谁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 地面辐射
过程二:大地暖大气
• 3.为什么一天当中,气温最 高值出现在午后14点而不 是太阳辐射最强的12点?
• 太阳辐射最强12点到地面 辐射最强,地面辐射最强 到气温最高。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射向宇宙空间

大 地 大气吸收 气
大 气
山顶
低气压
山谷
夜晚:山风
山地热力环流
郊区
市区
郊区
热力环流的实例之二:城市风
如果你是该城市的决策者,现在要布局一个化工厂,从城市 大气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应布局在什么地方较合适?
课堂互动二、热力环流
• (二)能力培养 • 等压面的判读
——等压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其常用来 表示同一水平面上不同区域的气压差异。
热力环流的实例之一:海陆风
(高压) (低压)
海风 陆地 热(低压) (高压) 冷 海洋
热力环流的实例之一:海陆风
(低压) (高压)
陆风 陆地 冷(高压) (低压)热 海洋
热力环流的实例之二:山谷风
低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山顶
高气压
山谷
白天:谷风
山地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实例之二:山谷风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过程三:大气还大地
• 3.为什么说大气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还给地面。
过程二:大地暖大气
• 1.为什么大气能够吸收大量的地面辐射? • 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
化碳和水汽对长波吸收能力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3.两大作用 (1)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 辐射的 反射 和散射作用。 (2)保温作用:C 大气逆辐射 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 偿作用。 4.主要影响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 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返回
[温馨提示]
(1)大气逆辐射在白天和夜晚都存在,而且白天比 晚上还要强烈,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两 小时(14 时)左右。
[典题领悟]
返回
(2015·四川高考)如图为北半球某
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
答(1)~(2)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D )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 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 附近大陆东岸
文字信息: 信息 1:回归线附近为热带、亚热带 气候→冬季
题图 气干温中解在信读息0::℃判图以断中上城市。市中的心位和置郊区气温都在 0 ℃以下→该市冬
知季 信 候识息 →气迁冬温2:移季在4:气0_01°_温.℃等N大以温附于下线近0的大℃判陆。读西。岸2→.主地要中气海候气类候型或特温点带及海分洋布性 气
信息 3:40°N 附近大陆东岸→ 温带季风气候或_温__带__大__陆__性___
2.山谷风
返回
(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2)影响与应用: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 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 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返回
3.城市风 (1)成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返回
(2)影响与应用: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 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注意:在海陆风、山谷风的复习中,要注意其风向的变 化实质不在于白天还是晚上,而在于不同下垫面区域的温度 对比关系。
返回
三、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垂直分布 1.一般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 升高 100 m 气温降低 0.6 ℃,即气温垂直递减率为 0.6 ℃/100 m。 2.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 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温的现象,称为逆温。 (1)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
返回
(2)逆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成雾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它使能见度 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 大气污染
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不便。 对航空造
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 成影响
返回
题点 2 逆温现象
2.如图是某时刻某市附近地
区垂直温度变化分布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发生大气逆温现象距市中心的范围是
()
A.1~6.5 km
B.1.5~5.2 km
C.1.5~5.5 km
D.1.5 km 以内和 5.2 km 以外
(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
A.500 m B.100 m C.350 m D.150 m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No.1 No.2 No.3 No.4
研清教材——这是命题之“根源” 研细高考——这是命题之“样板” 研明热点——这是命题之“视野” 研透难点——这是增分之“利器”
返回
NO.1 研清教材
——这是命题之“根源”
返回
抓住要点>>> 温教材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返回
1.两个来源 (1)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A 太阳辐射 。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B 地面辐射。 2.两大过程 (1)地面的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 _地__面__增温。 (2)大气的增温:地面以_地__面__辐__射_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答案:(1)C (2)C (3)B
返回
考点(二) 热力环流 [学法:通知识•提能力•融会贯通]
[贯通知识]
返回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
1.一个过程
返回
2.两个方向
垂直方向
与冷热差异有关,热上升,冷下沉
水平方向
与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流向低压
3.三个关系
(1)温差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两地所示)。
C.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返回
解析:第(1)题,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 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 起到保温的效应。第(2)题,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 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 色均匀,提高果品质量。 答案:(1)A (2)B
返回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3)等压面的凹凸关系: ①受热:低空下凹、高空上凸。 ②变冷:低空上凸、高空下凹。
二、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返回
1.海陆风
(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2)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 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返回
NO.2 研细高考
——这是命题之“样板”
返回
以考纲为纲 大气受热过程。
以真题为范 深挖考题内涵·把握命题精髓
返回
[典例] (2017·全国卷Ⅰ)我国
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
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
定空间),效果显著。如图中的曲线
示意当地寒冷期(12 月至次年 2 月)
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
[答案] (1)B (2)C
返回
[考题精妙]
[命题出发点] 当地寒冷期丰、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 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比较。 [命题落脚点] 考查气温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试题评价]
(1)情景设计之“巧”:本题的命题背景设计有两个特定环境: 一是“葡萄植株安全越冬”;二是“双层覆膜技术”。这一 背景着眼于农业生产实际,体现了技术创新,使我们题目讨 论的价值在于“实”,形式在于“活”。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
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
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返回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综合应用——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 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个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 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 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 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返回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 [学法:通知识•提能力•融会贯通]
[贯通知识]
返回
一、基本原理
1.大气受热过程:
2.
返回
二、原理应用 1.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应用→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 地势高 → 空气稀薄 →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 太阳能丰富 (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
返回
(2)关键信息之“妙”:本题的解答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的信 息“平均温度”,是“寒冷期”间的日平均温度,而不是某 一天的日温度变化,当把握住这一信息后,才会有两个突破: 一是图示中的曲线不是局限在某一日的变化,不是一日内气 温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变化;二是由这个平均气温不可 能推断该地出现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3)突破定式之“活”:我们在平时练习时,多着眼于“某地 气温日变化”的题目,而本题突破了两个定式:一是统计坐 标中横坐标给的是一日内的变化段,但是变化曲线却是“寒 冷期”的平均气温;二是四条气温曲线分为两组对照,一组 是外界“平均气温日变化”;一组是膜内“平均气温日变 化”,类似于理科中的对照组实验,极具新颖性。
(2)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空中的云量多 少,大气的洁净度、干燥度。一般情况下,云量越多、 空气越浑浊、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
返回
二、热力环流 1.形成原因: 地面冷热不均 。 2.形成过程
返回
具体如下图所示(在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 压高低。)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返回
1.形成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
返回
(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
2.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返回
(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③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 ④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 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1)近地面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愈 大;反之,则夹角愈小。
(2)风向与半球位置及气压分布有密切关系。无论高 空还是近地面,风的来向为高压一侧的方向;风向向右 偏的处于北半球,向左偏的处于南半球。
带着问题>>> 进课堂 返回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
返回
二、核心问题想一想 1.怎样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来解释自然现象或农业生 产实践活动? 2.热力环流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现实意义? 3.如何在不同条件下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