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废墟》论余秋雨散文的风格与内涵
余秋雨废墟赏析 废墟散文赏析
余秋雨废墟赏析废墟散文赏析----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余秋雨《废墟》原文一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
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
昔日的光荣成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
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
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
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
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一位朋友告诉我,一次,他走进一个著名的废墟,才一抬头,已是满目眼泪。
这眼泪的成分非常复杂,是僧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
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
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瞒珊。
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
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人大地,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
母亲微笑着怂恿过儿子们的创造,又微笑着收纳了这种创造,母亲怕儿子们过于劳累,怕世界上过于拥塞。
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们冷,收入怀抱,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
两位朋友在我面前争论。
一位说,他最喜欢在疏星残月的夜间,在废墟间独或吟诗,或高唱,直到东方泛白,另一位说,有了对晨曦的期待,这种夜游便失之于矫揉。
他的习惯,是趁着残月的微光,找一条小路悄然走回。
我呢,我比他们年长,已没有如许豪情和精力,我只怕,人们把所有的废墟都统统刷新、修缮和重建。
废墟的散文特点
废墟的散文特点
废墟的散文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哲理性:废墟的散文中往往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作者通过描绘废墟的景象,表达出对历史、文化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这些思考和感悟常常以警句格言的形式出现,给人以启迪和深思。
2. 历史感:废墟作为历史的见证,其散文中常常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和感慨。
作者通过对废墟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类文明的演进。
3. 文化内涵:废墟的散文中往往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涉及到历史、建筑、艺术等多个领域。
作者通过对废墟的描绘,揭示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4. 艺术美感:废墟的散文中,常常运用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美感。
这种美感既来自于废墟本身的景象,也来自于作者对废墟的解读和表达。
5. 人文精神:废墟的散文中体现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关注人类文明的演进和人类自身的命运。
这种人文精神贯穿于整篇散文,使文章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启发性。
总之,废墟的散文特点是多方面的,它既有哲理性、历史感、文化内涵、艺术美感,又有人文精神。
这些特点使得废墟的散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最新整理读余秋雨的《废墟》有感生命并不完美范文.docx
生命并不完美——读余秋雨的《废墟》有感昇事静能量近日翻读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当读到里面一篇文章《废墟》时,即被文章散发出的一种厚重感所吸引,富有哲思而又磅礴大气的文字流淌出作者对历史、对文化、对人生的拷问,忍不住又细细重读了几遍。
在当代大多数人眼里,也许废墟不堪入目,甚至于现代化格格不入。
君不见到处高楼林立、霓虹闪烁,倘若一个地方冒出一堆废墟来,那真是大煞风景。
当然,作者笔下的废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废墟,更不是现代人建造的,由于资金等问题而荒废的废墟。
作者所言的废墟而是指存在的年代比较久远,且有一定历史意义和存在价值的“废墟”。
诸如罗马的角斗场、中国的圆明园等等。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在作者眼里,“废墟”是历史的印记,是时间的积淀,是人生的过程。
“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存在就是合理的。
正如作者文中所说的一样,“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
”关键是人们怎么去面对。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也许就是“废墟”存在的理由。
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中,有荆棘也有鲜花,有风和日丽也有凄风苦雨,有时你苦心营造的“大厦”也许就在那么一瞬间“坍塌”,成为了一堆“废墟”,你要做的是不被眼前的“废墟”所掩埋,而是从“废墟”上勇敢地踏过去,重整旗鼓,再造未来,这样,山重水复就能迎来柳暗花明,而且沉舟侧畔千帆进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的美好景象,也正在不远的前方向你招手。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加沉着”,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墟驱逐。
在作者的笔下,“废墟”成了活的“教材”,成了真正深沉的文学,带给人的是启迪和光明。
“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
”生活经历告诉我们,“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并不会像想象的那样完美无缺、尽善尽美。
剔除自己完美主义的倾向,学会接受不完美对自己,保持心态的平稳,每天做一点成功的小事......恍然间,我似乎彻悟了——《废墟》带给我们的是自省自信的美德,更是直面生命历程的勇气。
[精品]《废墟》赏析
丰富的文化底蕴,深刻的理性色彩——《废墟》赏析摘要:余秋雨的散文总能给人一种宁静与厚重之感,就像一首融注着诗情与哲理的散文诗,令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废墟》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本文主要通过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对这篇佳作进行赏析。
关键词:废墟;文化;散文再读余秋雨先生的《废墟》,再一次被他散文的字里行间透出的浓厚文化气息所折服,那些洋溢着“诗”的激情、闪烁着“理”的光芒的词句,给人以宁静与厚重之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如一缕清风扑面而来。
《废墟》的写作缘于当时国内有人曾提出修复圆明园废墟的建议,主张保留废墟者有之,主张修缮者有之,主张重建者也有之。
一时间,沸沸扬扬,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议。
参议者各持理由,莫衷一是。
为此,作者写下了这篇《废墟》,算是对争议的一孔之见。
散文短短不到三千字,令人由废墟而顿悟,由此而又生发对人生、文化和历史的深沉思考,无论从语言还是构思上说,都可谓精美绝伦,说它是一首散文诗也不过分。
一、《废墟》的思想内涵(一)丰富的文化知识正如孙绍振在《当代作家评论》上撰文说:“在‘五四’以来的散文经典中,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先例:这么长的篇幅,这么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资料,这么巨大的知识容量,这么接近于学术论文的理性色彩又这么充满了睿智和情趣。
”这篇《废墟》包含了方方面面的知识信息:1.语言知识从作者的笔下,我们可以品味到“诅咒”、“陨灭”、“蹒跚”、“怂恿”、“盘桓”等动词的意味,还可以揣摩到“小心翼翼”、“不露痕迹”、“悲壮”、“崇高”等形容词描述的状态,知道“齑粉”的意思是细粉,“冬烘”的含义是思想迂腐、知识浅陋,知识量非常丰富。
2.文学知识作者由古及今依次枚举了屈原、杜甫、曹雪芹、孔尚任、鲁迅、白先勇等,不仅涉及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等,还无形中勾勒了一部中国悲剧文化史的轮廓,其中每位作家的创作实绩、不同时代的艺术传承关系,给人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可谓视野开阔,包罗万象。
从_废墟_看余秋雨散文动静态语境设置
2010年第1期福建教育学院学报选自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的《废墟》不算是余秋雨先生的最佳作品,却是余秋雨先生最具写作特色的作品,因为有人把以《废墟》为代表的余氏作品的写作模式总结为“故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
这样一条散文流水生产线的写作模式似乎是对余秋雨先生散文的贬低,但勿庸置疑余先生的写作有自己的特色和吸引读者的理由。
当今天重读余先生的这篇散文,笔者无意于讨论其应褒或贬,因为存在便是合理的。
本文中,笔者尝试以散文语篇《废墟》为语境分析对象,试图探讨散文语篇中的语境特点,关注动态语境和静态语境在《废墟》中的互动建构,以此说明在散文语篇中存在着语境适应论。
一、散文语篇中静态语境是一种背景语境,是一种具有普遍公共修辞经验的背景语境认知语境,顾名思义,就是指言语环境,亦即是使用语言的环境。
所谓静态语境,指的是人们把语境看做是预先确定的因素组合[1]28。
这种因素组合是多元的、灵活的,可以指客观因素(如时间,地点等),也可以指主观因素(如人物的身份,职业等),可以是现实因素(交际场合,话题等),也可以是历史因素(时代背景,文化传统等)。
笔者认为,散文的抒情特点决定了散文语篇中的静态语境是一种背景语境,是一种具有普遍公共修辞经验的背景认知,增加了作者和读者对作品理解认知上达成一致的可能性。
阅读余秋雨的《废墟》,关键在于理解“废墟”二字在语篇中的意义。
在短短2000多字的文章中,作为主题和文眼的“废墟”出现多达60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废墟”无疑是文章的灵魂中心所在。
通过简单的语义辨认,不难发现在众多的“废墟”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废墟”的字典意义出现的,另一类是以“废墟”的隐喻意义出现的,语篇就是在“废墟”的字典义和隐喻义之间不断交织和转换升华中完成的。
【释义】:废墟(《现代汉语大辞典上册》1379页)城市、村庄等遭受毁灭性破坏而变成的荒凉地方。
萧军《八月的乡村》:“三天以后,王家堡子成了废墟。
余秋雨废墟读后感
余秋雨废墟读后感余秋雨的小说《废墟》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叙事手法,深深地吸引了我。
小说以废墟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关于生活、爱情和人性的故事。
在阅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在废墟中生活的男人,他过着孤独而艰辛的生活。
在这个废墟世界里,人们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道德沦丧,人性扭曲。
然而,主人公却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执着。
他与一个女孩相遇,两人在废墟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艰难。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残酷,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的向往和对爱情的坚信。
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独特的叙事手法,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荒凉而又神秘的废墟世界。
作者对废墟的描写非常细腻,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种孤独和绝望。
同时,作者也通过主人公的内心 monologue,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这种叙事手法让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和感人,让人深深地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除此之外,作者对生活和爱情的理解也让我深感震撼。
在废墟中,人们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道德沦丧,人性扭曲。
然而,主人公却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执着。
他在废墟中找到了爱情,与女孩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艰难。
这种对爱情的坚信和对美好的向往,让人深深地感动和敬佩。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残酷,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的向往和对爱情的坚信。
总的来说,余秋雨的《废墟》是一部充满思想深度和情感的小说。
通过废墟这个特殊的背景,作者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残酷,表达了对美好的向往和对爱情的坚信。
这部小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理解,让我对生活和爱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地被感动和震撼,对余秋雨的文学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充满了敬佩。
从《废墟》论余秋雨散文的风格与内涵
从《废墟》论余秋雨散文的风格与内涵10涉外2班崔晓燕13号最先接触余秋雨的作品是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浅读之后,我深深的被他的文字所震撼,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令我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无一不给我以深刻的思考。
《废墟》是这部散文集中的一篇,细细品读之后,我从中对余秋雨散文的风格和内涵获得了一些认识。
总的来说,余秋雨惯于将中国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意识连接在一起,以逆向操作的方式异军突起,呈现给读者一种新的阅读文本,激发起他们新的审美趣味。
我认为在《废墟》这篇散文中有着明显的表现。
《废墟》中,几乎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对文化、民族、人生等的思考和内心的呼喊。
一方面,气势磅礴,潇洒自然,一气呵成,让读者也随着他的情绪时而崇拜、向往自然,时而对历史深沉愤慨;另一方面,他一唱三叹,一步一回首,低沉的调子,悲怆的氛围,一次次让我们去思考历史、自然、人生。
作为一个文化意识较强,颇具历史感的散文作家,尽管行走匆匆,却常能俯仰古今,见微知著,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进而做到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
“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
”“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
”等等这些话,无一不让我思考着些什么。
其实,与其将余秋雨说成是散文大家,不如说成是一位辩思的哲人,正如一些评论者对他的评论:“余秋雨散文的最大特色除了它浓郁的学术味和文化味外,便是那种诗意的写作风格,而构成这种风格的,恰好就是那种雅致高贵的忧伤,神驰古今的浪漫,充满终极关怀的文化品位”。
余秋雨的散文把沉重的文化反思和秀丽的自然山水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在以其厚重的责任感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润物细无声中,把一腔爱国情怀根植到读者心中。
我认为这是余秋雨散文的一个重要的内涵。
在这篇散文中,字里行间涌动着浓浓的忧患意识。
他以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和敏锐的艺术眼光,赋予历史现象和历史现实人物以浓重的忧患色彩,从而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对民族、历史、现状和前途的深深思索之中。
余秋雨废墟赏析
余秋雨废墟赏析余秋雨废墟赏析废墟,作者余秋雨,收录于《文化苦旅》中,写于1992年,对后人有很大的影响!赏析一提到废墟,喜欢旅游观光的人们都能从记忆中找到它模糊而又清晰的印象。
或一条古巷;或一截城墙;或一处石窟。
新疆古楼兰、交河故城遗址;北京圆明园、八达岭、故宫;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法门寺;还有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等。
它们或显赫于繁华都市之里,或散落在荒草乱冢之间,或孤立于戈壁荒漠之中,或招摇在青山绿水之围,或矗立于万倾碧波之央。
对许多人来说,观光即便是观光而已,而对废墟有深邃见解并上升到文化哲学层面上,却只有余秋雨一人。
短短不到三千字的散文,令人由废墟而顿悟,由此而又生发对人生、文化和历史的深沉思索。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散文头两句开宗明义,阐明作者对废墟的矛盾心理。
诅咒是因为它“吞没了我的企望,我的记忆”。
昔日的金戈铁马已烟消云散;雕栏画栋已人去楼空;烟柳断桥已芳草凄凄。
“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毁灭。
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
一堆废墟把昔日所有的是非成败、辉煌灿烂一股脑地打成包,尘封在逝去的岁月中,感怀伤时,悲今悼古。
作者寄情废墟,因为“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
“废墟是资本,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营造之初就想到它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废墟是人生的起点,它装着真善美,也藏着假丑恶。
不同的人们从废墟中读到不同的答案;废墟是文化的起点,从没有文字记载开始,我们的祖先就留下了一座又一座废墟。
甲骨文化、父系文化、母系文化、河套文化、仰韶文化,等等,得以汇成熠熠生辉的五千年文明长河。
废墟更是历史的起点,如果没有发现埋藏在漫漫黄沙和厚厚尘土之下的废墟,我们从哪去解读历史。
人生不能没有废墟;文化不能没有废墟;历史更不能没有废墟。
没有废墟的人生是苍白的;没有废墟的文化是肤浅的;没有废墟的历史民族是幼稚的。
《废墟》赏析
《废墟》可以说把常见的“总分式”结构手法运用到了极致,文章的结构,显得稳实缜密如浇铸物,精严工巧如艺术品,远远超出了人们平常所说的“有序”和“谨严”。这种结构,隐隐透出一种沉静刚健的气度和雄强犀利的思辨风格,与文章所要表达的厚重深刻的思想内涵是高度和谐的。
(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作者的语言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全文富有抒情性、哲理性和铺陈性,这与作者的学识、性情、才气分不开。在抒情中融注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蕴涵着生命哲理。这种语言不追求水一样的清澈,而追求潮一般的愤激和诗意。
(三)深刻的文化内涵
废墟是什么?在常人看来,废墟可能就是与现代文明相对立的一堆垃圾,应该彻底清理掉。但是,作为学者、作家的余秋雨却深入挖掘到了“废墟”的文化内涵。在作者眼中,许许多多地理意义上的废墟可以读成最具体、最生动、最完美的历史课本,因此,“废墟是课本”;无数废墟的综合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足迹,所以,“废墟是过程”;废墟是历史的见证,它在历史上所发生的作用简直无与伦比、不可替代,因而,“废墟是归宿”;而“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睿智的思想、精辟的哲理将废墟的现代作用阐释得明明白白,给人以时间的纵深感和无限的自豪感。
浅评《废墟》
浅评《废墟》《废墟》是余秋雨的一篇散文,收录在《文化苦旅》一书中。
这本书是在当时社会对是否要整修圆明园遗址而引发的一场争论的背景下所写的,余秋雨在这篇散文中表达了他对废墟的独到见解。
散文由四小节组成,它们承上启下,共同串联出作者对废墟的一个全景式构想。
第一节以“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开头,这是两种矛盾的情感,诅咒它是因为它代表着逝去,代表着消亡。
寄情于它是因为废墟代表着岁月的进化。
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第二节说明,对于一些废墟不应该过分修缮,应保留它的历史感,适当的清理、加固以使它保持原貌是可取的。
第三节描述废墟承载的悲剧意义,正因如此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历史遗迹都覆盖。
第四节将废墟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说明废墟对于现代文明的意义。
总体来看,余秋雨所表达的就是,废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现代人应用一种批判继承的眼光看待废墟文化。
我们的正确态度是——“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在表现手法上,余秋雨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以及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拟人化,将大地比作废墟和黄叶的母亲,将废墟比喻为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形象地将作者对废墟的态度隐含其中,使得行文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
散文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有一种从全局观望的宏大叙事感。
从结构上看,这篇散文的四小节既相互独立又一脉相承,层层递进,将主题不断深化推进。
余秋雨的《废墟》表现了其对历史遗迹和古典文明的缅怀和沉思,带有厚重的历史感。
废墟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孕育了民族文化。
废墟的要义在于保存,无论是保持原貌,还是修缮、重建,首先都应认识到它是文化遗产,需要得到尊重和重视。
因为,历史应该有废墟,民族应该有废墟,人生应该有废墟。
俗话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是现代的历史哲学点化了废墟,而历史哲学也需要寻找教材。
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
”也就是说,现代人在解读历史的过程中,也要从中汲取力量,发展出有内涵有生命力的现代文化。
余秋雨废墟读后感
余秋雨废墟读后感余秋雨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文风而著称。
其中,他的小说《废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小说以余秋雨独特的叙事风格,描绘了一个废墟般的世界,展现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黑暗。
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受触动,产生了许多感悟和思考。
首先,余秋雨在《废墟》中展现了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们或者是懦弱、自私,或者是善良、坚强。
作者通过这些人物的命运和行为,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在废墟般的世界里,人们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甚至背叛自己的良知和道德。
这种对人性的揭示让我深深地反思了人的本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其次,余秋雨在《废墟》中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小说中所描绘的废墟世界,实际上是对当下社会的一种隐喻。
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为了生存不断地压榨和欺骗他人,整个社会充满了欺诈和虚伪。
这种对社会的揭示让我对当下社会的种种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社会的黑暗和残酷。
同时,余秋雨在《废墟》中也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
小说中的人物在废墟世界中艰难求生,他们经历了种种磨难和煎熬,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美好的追求。
作者通过这些人物的命运和情感,表达了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种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总的来说,余秋雨的《废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人性、社会和人生的深刻剖析,作者展现了对当下社会的深刻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这部小说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希望余秋雨能够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我们呈现更多精彩的文学世界。
废墟赏析
因此,《废墟》对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的成功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它在散文的生命意义中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给人美的享受,使人思索中华文明的力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与它作等价交换的,它是文学的无价之宝。
2005-7-24 20:54 回复
《废墟》是《文化苦旅》中极有特色的一篇,是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一些精美难忘的片段如“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墟驱逐。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这些是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自内心的呼唤。文中没有历史人物,没有山水胜迹,但却充盈着闪光的智慧,蕴涵着深刻的思考,饱蘸着的感情。残简断坦中,那优美的语言,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强烈的吸引了我。走进废墟,体会着历史的沧桑,品味着文化的内涵,同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进程”的慨叹;面对着敦煌,目睹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感受着历史的强悍与苦难。警醒道貌岸然:“我们是飞天的后人”。这种以文化为载体的特点,承载了中国历史中重要的具有生命力的部分,它承载了文化散文的所有线索,承载了文化的价值。在表面上脱离了大众文化,但却成为经典的文体。没有小家风范的笔触,以学者姿态为基轴,以山水风物为载体,以文化灵魂为契机,以历史命运为己任,在大家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东西这外,制造一种陌生感,让人读起来有焕然一新的感觉,而且是出呼你的意料之外的、奇妙的感觉。深深吸引读者,让人百读不厌。而且每读一次都会不同的感受,而当你细细品味,你会感悟到其中深刻的道理,又另有一翻滋味。
余秋雨废墟读后感
余秋雨废墟读后感
余秋雨的《废墟》是一部描写中国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
小说以一个普通家庭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她的丈夫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儿子在一所普通的小学上学。
他们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他们的生活受到了很多影响。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比如房地产泡沫、环境污染、人际关系的变化等等。
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和矛盾。
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和矛盾。
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和矛盾。
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读《废墟》一文有感
读《废墟》一文有感余秋雨先生是知名的学者、作家,其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文艺气息和历史底蕴,《文化苦旅》是其第一本文化散文集,也是我第一次拜读他的大作。
文化是苦的吗?为什么称这样的过程是苦旅?我在未曾熟悉这本书前,有很多的疑惑和不解,我们欣赏自然的山水,它们并非与人文脱离,在风景中还有文化的味道,在感叹大地的神奇造化时不忘历史为它们所赋予的意义。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每当说起这话时,会有些许的茫然,身边的一切都有历史的传承,在我们触碰的地方都是历史,但是又会有疑问,文化真的是无所不在吗?山水风光,文化的熏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故事与传奇,有着自己的独特代表与符号,有种沉重的历史感,笼罩在朦胧之中,让人不禁产生莫名的喟叹。
钟灵毓秀的山,流动不息的水是奇迹,在这之间中国文人们探求文化的灵魂和人生谜题,求索中国文化的命运及中国文化的人格构成,正是文化旅途中意义所在。
《文化苦旅》包涵许多出色的文章,我却对《废墟》一文格外有感触,正如作者所言,我诅咒废墟,有寄情废墟。
湮没的历史无言,无法展现曾经的点滴辉煌。
见证了昔日秦时明月汉时关的风景,铭记了昔日的沧海桑田,变迁之后,徒留孤身。
旧时的物不在,今日的人不同,年年月月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当我们感慨之际,过去只余一片瓦,一块砖,一座城,当废墟成空,我们不会反思,那是多么的悲哀。
还历史以真实,换生命以过程,废墟不是徒悲伤感之地。
耶路撒冷的苦墙是历史的遗迹,对于犹太人而言,无比的神圣崇高。
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会千里迢迢来到这个地方,只是面对破败不堪的建筑,怀念,痛苦,敬仰种种复杂的感觉交织,人们学会不哭泣,静静地伫立,默默地注目,无法遗忘的过去和眼前的现实,那么我想问一句真实为何?我想,更多的人会将废墟当做是历史的象征,悲情的历史逝去,遗留至今的断壁残垣会不会是我们主观判断的强加,在时间的长河中,其本就遗世而独立。
原本它本不愿闯入现实,站立在历史的一端,等时间一起消散。
余秋雨散文废墟赏析
余秋雨散文:废墟赏析废墟的作者,收录于《文化苦旅》中,写在1992年。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文章赏析相关内容,欢迎查看!废墟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
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
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
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
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
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
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一位朋友告诉我,一次,他走进一个著名的废墟,才一抬头,已是满目眼泪。
这眼泪的成分非常复杂。
是憎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
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
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
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拨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
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
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
母亲微笑着怂恿过儿子们的创造,又微笑着收纳了这种创造。
母亲怕儿子们过于劳累,怕世界上过于拥塞。
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们冷,收入怀抱。
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
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
两位朋友在我面前争论。
一位说,他最喜欢在疏星残月的夜间,在废墟间独行,或吟诗,或高唱,直到东方泛白;另一位说,有了对晨曦的期待,这种夜游便失之于矫揉。
他的习惯,是趁着残月的微光,找一条小路悄然走回。
我呢,我比他们年长,已没有如许豪情和精力。
我只怕,人们把所有的废墟都统统刷新、修缮和重建。
余秋雨的散文语言风格有何特点
余秋雨的散文语言风格有何特点余秋雨,这位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的作家,以其独特的散文语言风格吸引了无数读者。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在语言的运用上独具匠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余秋雨散文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质朴而深邃。
他不追求华丽的词藻堆砌,而是用平实、朴素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在他的笔下,那些看似普通的文字组合在一起,却能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直抵读者的内心深处。
比如在《文化苦旅》中,他描述莫高窟的经历时写道:“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这种简洁而有力的表述,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让读者瞬间感受到了莫高窟所蕴含的厚重历史和鲜活的文化生命力。
余秋雨的语言富有诗意和哲理。
他常常将诗意的表达与深刻的哲理思考融合在一起,使读者在欣赏优美文字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入思考。
他在《霜冷长河》中说:“人生的过程虽然会受到社会和时代的很大影响,但贯穿首尾的基本线索总离不开自己的个体生命。
个体生命的完整性、连贯性会构成一种巨大的力量,使人生的任何一个小点都指向着整体价值。
”这样的语句充满了诗意的韵味,又蕴含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洞察,让人回味无穷。
他的语言还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文化感。
余秋雨善于将历史典故、文化传说巧妙地融入到散文之中,使读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老的文化长河之中。
在《山居笔记》里,他讲述清朝的兴衰时,旁征博引,将历史事件与文化背景紧密结合,让读者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这种将历史与文化融入语言的方式,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也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底蕴。
余秋雨散文的语言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
他懂得运用长短句的交替、排比和对仗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例如在《行者无疆》中:“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
余秋雨废墟读后感
余秋雨废墟读后感《废墟》是余秋雨的一部小说,以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浸和悲哀。
小说以一个废墟为背景,通过废墟中的人物和故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沦落和衰败。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离奇,读后令人深思不已。
小说以废墟为主题,是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隐喻。
废墟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沉沦和衰败。
小说中的废墟不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残缺和颓废。
小说通过描写废墟中的人物和故事,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怀念和悲哀。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各具特色,塑造得非常成功。
作者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沦落和衰败。
其中的主要人物有老人、少年和女子。
老人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充满怀念的人,他常常在废墟中游荡,寻找着一些可以让他回忆起过去的东西。
少年则是一个对传统文化不以为然的人,他对废墟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女子则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感到困惑和迷茫的人,她在废墟中寻找着自己的出路。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和感人。
小说的情节曲折禇奇,充满了悬念和反转。
作者通过废墟中的人物和故事,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沦落和衰败。
故事中的情节曲折禇奇,充满了悬念和反转,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猜测和思考,最终得出的结论也是出人意料的。
这种情节安排,使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共鸣和思考。
《废墟》是一部令人深思不已的小说,通过废墟中的人物和故事,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沦落和衰败。
小说以废墟为主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隐喻,废墟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残缺和颓废。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禇奇,充满了悬念和反转,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共鸣和思考。
通过这部小说,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沦落和衰败,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产生一些新的思考。
余秋雨散文废墟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废墟读后感余秋雨散文废墟读后感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余秋雨余秋雨《废墟》读后感篇一著名作家余秋雨的文章有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有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
他的作品以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他的作品由历史沧桑感引发出人生沧桑感;他的作品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回忆,并用这种回忆渗入了笔墨之中;他的作品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从他的作品我们看到:一切真切的人生回忆会给历史增添声色和情敌,也终究以漫长来比照出人生的短促,以自己的粗线条来勾勒出人生的局限。
余秋雨作品《废墟》写得很大气。
文章从诅咒废墟,又寄情废墟说起,感悟出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感悟出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是的,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因此废墟是归宿,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我曾经到过欧洲的几个国家,我赞叹欧洲人的聪明,他们懂得保护自己值得骄傲的名胜和古迹。
从德国到奥地利、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等国家,我们都看到这些国家对自己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特别爱护,一般对那些文物只做维修,不会轻易拆建,不会因丑陋而去掩盖它,也不会因不光彩感到羞愧。
可是多年前广州市政领导,盲目追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结果拆掉了许多值得保留下来的东西,就广州百年历史以上很有岭南特点的西关古屋,被整片整片地拆掉。
我家附近,有一个很有代表性,建的很好的毛主席语录纪念碑,到后来却是在极右思想指导下,政府把它给拆掉了。
看到值得保留下来的建筑被拆掉,这让我们觉得十分可惜,这种掩盖曾经沧桑历史的做法,其实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和对资源的浪费,可惜,实在是可惜啊!如余秋雨文章说到的:中国历史缺少废墟文化。
应该让古代留几个脚印在现代,让现代心平气和地*视着古代。
《废墟》美点寻踪——余秋雨散文《废墟》解读
《废墟》美点寻踪——余秋雨散文《废墟》解读
崔婕
【期刊名称】《阅读与鉴赏:教研》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废墟》(见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原选自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
余秋雨先生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和散文作家。
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和《千年一叹》等,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反响。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崔婕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职业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02
【相关文献】
1.废墟的力量--从《行者无疆》看余秋雨散文 [J], 王维国
2.拓展研究性阅读教学法与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初论--《从《废墟》看余秋雨散文的特色》教学札记 [J], 孙梅;姚红卫
3.从《废墟》看余秋雨散文动静态语境设置 [J], 沈杏轩
4.废墟的隐喻:解读艺术作品中的废墟形象 [J], 冯晗
5.美点寻踪创意解读--《散步》课堂实录与反思 [J], 张春晖[1];辛晓淼[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废墟》论余秋雨散文的风格与内涵
10涉外2班崔晓燕13号最先接触余秋雨的作品是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浅读之后,我深深的被他的文字所震撼,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令我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无一不给我以深刻的思考。
《废墟》是这部散文集中的一篇,细细品读之后,我从中对余秋雨散文的风格和内涵获得了一些认识。
总的来说,余秋雨惯于将中国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意识连接在一起,以逆向操作的方式异军突起,呈现给读者一种新的阅读文本,激发起他们新的审美趣味。
我认为在《废墟》这篇散文中有着明显的表现。
《废墟》中,几乎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对文化、民族、人生等的思考和内心的呼喊。
一方面,气势磅礴,潇洒自然,一气呵成,让读者也随着他的情绪时而崇拜、向往自然,时而对历史深沉愤慨;另一方面,他一唱三叹,一步一回首,低沉的调子,悲怆的氛围,一次次让我们去思考历史、自然、人生。
作为一个文化意识较强,颇具历史感的散文作家,尽管行走匆匆,却常能俯仰古今,见微知著,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进而做到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
“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
”“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
”等等这些话,无一不让我思考着些什么。
其实,与其将余秋雨说成是散文大家,不如说成是一位辩思的哲人,正如一些评论者对他的评论:“余秋雨散文的最大特色除了它浓郁的学术味和文化味外,便是那种诗意的写作风格,而构成这种风格的,恰好就是那种雅致高贵的忧伤,神驰古今的浪漫,充满终极关怀的文化品位”。
余秋雨的散文把沉重的文化反思和秀丽的自然山水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在以其厚重的责任感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润物细无声中,把一腔爱国情怀根植到读者心中。
我认为这是余秋雨散文的一个重要的内涵。
在这篇散文中,字里行间涌动着浓浓的忧患意识。
他以巨大的历史穿透力和敏锐的艺术眼光,赋予历史现象和历史现实人物以浓重的忧患色彩,从而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对民族、历史、现状和前途的深深思索之中。
无可厚非的是,余秋雨文化散文对青年一代作了积极的人文引领。
正如《废墟》这篇散文的结尾处写道:“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
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
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
毋庸置疑,“余秋雨”热已逐渐冷却。
围绕余秋雨文化散文及其个人在新闻传媒上的表现的争议已不受时人的关注,甚至已被很多人淡忘。
但是,余秋雨文化散文中所发掘和品味的有悟性的文人、有品性的常人、有灵性的自然山水和封存已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等要素不应被淡忘,它们将穿越时空,对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继续作人文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