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论教育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b0a8d46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c.png)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摘要】《爱弥儿》是一部充满教育思想的经典文学作品。
在本文中,将探讨《爱弥儿》中所体现的教育理念,以及塑造爱弥儿性格特点的方法。
通过分析爱弥儿的成长历程和与教育者的关系,我们能够深入了解爱弥儿的教育方法,并探讨这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代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还引领我们反思教育中的一些核心问题。
通过对《爱弥儿》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对教育的独特见解,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启示。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无疑对当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更好的教育平台。
【关键词】爱弥儿、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性格特点、成长历程、教育者、教育方法、现代教育、启示、影响。
1. 引言1.1 《爱弥儿》简介《爱弥儿》是一部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小说,于1913年首次出版。
故事讲述了一个孤单、贫困但坚强善良的农村女孩爱弥儿,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念,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小说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乡村风光和人物形象,情感真挚动人,被誉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之一。
《爱弥儿》虽然是一部小说作品,但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却是深刻而具有启示性的,对于当代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剖析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1.2 作者介绍《爱弥儿》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他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俄国文学的巨匠。
托尔斯泰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他在青年时期曾经在欧洲各地旅行,对社会和人性有着深刻的思考。
托尔斯泰是一位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他的作品中经常涉及教育问题。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他的作品,人们可以了解到他对教育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被广泛认为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670816f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c.png)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法国籍作家罗曼·罗兰的散文小说,反映了作者对于教育的理念和思考。
小说以法国智囊家巴尔努什为主人公,通过他与生活在一座山上的女孩爱弥儿的交往,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小说中的教育思想深刻而且具有启发性,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思考和启示。
《爱弥儿》强调了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意识。
在小说中,爱弥儿不受传统观念和规范的束缚,她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展现出了极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她不愿意接受被剥夺个人自由和追求真理的权利,她坚信自己的直觉和感受,并且坚持着自己的理想。
正是这种独立思考和自主意识,使得爱弥儿获得了真正的教育和成长。
小说告诉我们,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性,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爱弥儿》倡导了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教育方式。
小说中,爱弥儿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她通过与动物和植物的亲密接触,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智慧。
她通过观察动物和植物的行为和特征,学习了很多关于生命和自然界的知识。
小说通过这种亲近自然的教育方式,强调了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只有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和珍惜自然,从而保护和维护环境。
《爱弥儿》还反思了传统教育对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限制。
在小说中,爱弥儿以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了巴尔努什很多启示和帮助。
相比之下,巴尔努什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有很多束缚和限制,他对于爱弥儿的自由和无拘无束感到羡慕。
小说通过这个对比,告诉我们,教育要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将孩子压抑在固定的观念和框架中,而是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和开放的教育环境,鼓励他们发展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意识和创造力。
教育应该是自然的、亲近自然的,并且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b507fe9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e.png)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中国作家巴金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
小说中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师生关系和教育方法。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小说所传达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
小说中展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爱弥儿的父亲是一个温和而宽容的人,他对爱弥儿的成长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他在教育爱弥儿时,注重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勇于探索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在爱弥儿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提供了适当的帮助和鼓励,帮助他克服困难并成长为一个坚强自信的人。
这种积极的家庭教育为爱弥儿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小说中强调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爱弥儿的老师们都是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他们耐心教导爱弥儿学习知识,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他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思考。
在师生的相互尊重和理解下,爱弥儿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逐渐成为一个拥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
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小说中探讨了一种积极、人本、启发式的教育方法。
小说中的爱弥儿在学校和家庭都接受了这样的教育。
按照这种方法,教育者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他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师生关系和教育方法。
这部小说通过展示爱弥儿在这些方面的成长经历,呼吁人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小说也强调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积极、人本的启发式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这些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对教育目标和方法的深入思考和反思,对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a8f232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8.png)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女作家吴淞川所著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一个乡村女孩爱弥儿的成长故事。
这部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包括对儿童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目标等内容。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爱弥儿》的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和阐述。
从教育的理念来看,《爱弥儿》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尊重。
作者通过对爱弥儿的刻画,表达了对儿童天赋和个性发展的关注。
爱弥儿聪明伶俐,有点顽皮调皮,善良懂事。
她在家里和学校都表现得非常活泼可爱,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在塑造爱弥儿这一形象时,作者并没有将她塑造成完美无瑕的模范儿童,而是通过塑造她的真实性格和情感,传递了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和发展的重视。
这体现了作者对儿童教育理念的关注和思考。
从教育的方法来看,《爱弥儿》强调了以感情为纽带的教育方式。
在这部作品中,爱弥儿和她的家人、老师、同学之间的情感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爱弥儿的母亲无微不至地关心她,老师也关心爱弥儿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学们也对她充满关爱。
这种以感情为纽带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儿童性格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够营造出一种和谐温暖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
从教育的目标来看,《爱弥儿》强调了培养儿童的品格和创造性思维。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爱弥儿的成长经历展示了儿童品格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爱弥儿展现了坚韧不拔的品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时,她也表现出了灵活的思维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法。
这种培养儿童品格和创造性思维的教育目标,对于儿童的全面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爱弥儿》是一部充满教育思想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和阐述,不仅能够加深对儿童教育理念、方法和目标的理解,而且能够为当代儿童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重视儿童教育,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爱弥儿:论教育》
![《爱弥儿:论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e1d4c13eff9aef8941e063a.png)
三种教育及其关系
• 三种教育:
自然教育:我们的才能与器官的本质上的发展; 人为教育:别人教我们怎样利用这种发展; 事物教育:我们对给我们施加的事物获得有益的经验。
• 关系:
自然教育为中心,事物和人的教育服务于自然的教育。
教育目标
“自然人”
《爱弥儿:论教育》
爱弥尔
• 温带: • 富人:
我们要挑选一个富有的人,这样做至少可以多培养一个人,至 于穷人,他是自己能够成长为人的。
• 孤儿: • 健康:
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他即使可以活八十岁,我也不情愿照料 他。
实施条件
• 1、我担当起了他们父母的责任,我也继承了他们父母的所 有权利。他当然应该尊敬他的父母,可是他必须服从于我。 • 2、除了我们两人同意之外,谁也无法将我们分开。
面:“自然后果法”,反对用理性教育儿童;
• 青春期:12-15 智育,劳动教育;强调趣味性; • 青年期:15-20 德育,社会中的自然人;
女性教育
• 原则:
1、按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2、晓之以理; 3、严格管束;
• 内容:
1、注重培养女子的德行,温顺; 2、语文表达能力; 3、算术,理财管家; 4、审美,愉悦家人; 5、身体素质;
• 正义: 实现自由和权威的统一。
摘
• 从造物主手里出来的东西都是好的,但一旦到了人的手里, 就全部变成坏的了。 • 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接受 各种各样的约束。 • 能力与欲望得到平衡,人不会觉得痛苦。 • 穷人不需要受什么教育,其环境的教育是强迫性的,他不 可能受另外的教育
人性观
“本性的原始的冲动永远总是对的”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050502c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8.png)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成名作,出版于1905年。
本书通过描写一个精神发育异常的男孩的成长故事,探讨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塑造孩子个性的方式与方法。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一、注重感性教育《爱弥儿》中,主人公爱弥儿是一个天真烂漫、感性丰富的孩子。
他对周围事物的感受非常敏锐,善于察觉并体验世界的美好。
在教育爱弥儿的过程中,爱弥儿的祖母和弗拉维尔先生都注重培养他的感性,引导他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对于感性的培养,爱弥儿的祖母与他共同赏析大自然、音乐和绘画,教会爱弥儿与自然亲密接触、用心聆听音乐、欣赏绘画。
在感受中培养对美的感知力,这是《爱弥儿》教育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爱弥儿的弗拉维尔先生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与特长,并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他对孩子们的个性特点进行全面观察,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他关注并发现了爱弥儿的细腻情感、生活态度和继承的艺术天赋,并通过贴近艺术的教学方式引导爱弥儿的发展。
他不仅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智力,更关注他们的情感、审美和人格塑造。
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于培养孩子个性的独特性和发展潜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发展综合能力的教育《爱弥儿》中弗拉维尔先生重视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他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爱弥儿的教育过程中,弗拉维尔先生不仅要求他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求他具备广泛的知识面。
他鼓励爱弥儿积极参与文学、音乐、艺术等领域的学习与实践,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这种综合能力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爱弥儿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了他的学术兴趣和个人才能。
四、注重人道主义教育《爱弥儿》中表现出人道主义的教育思想。
弗拉维尔先生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成长,注重培养爱弥儿的同情心和对他人的关怀。
他教会爱弥儿关心弱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通过他自己的行为传递出对人类、对社会的关怀与爱。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469405f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6.png)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法国作家苏珊娜·尚斯特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纯真而无辜的孩子爱弥儿在社会残酷现实中的成长和故事。
作者通过爱弥儿的成长过程,传达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思想,主张以爱与宽容来培养孩子,使其自由、纯真地成长。
首先,《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强调爱与宽容的重要性。
小说中的爱弥儿是一个天真善良的孩子,她拥有纯真无忧的童年,与人相处时总是以善良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
爱弥儿的母亲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她鼓励爱弥儿去理解别人的苦难和需要,并将自己的爱和宽容传递给爱弥儿,让她在爱与宽容中成长。
其次,《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强调自由发展的重要性。
尚斯特认为,孩子应该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通过自由的思考和行动来探索和发展自我。
小说中,爱弥儿在父母的引导下,时常有机会去体验和了解世界,从而发展她的思维和想象力。
爱弥儿的父母没有对她施加任何限制和约束,相反,他们鼓励她独立思考和自由行动,让她尽可能地发挥她的潜能和天赋。
再次,《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强调理性和感性的平衡。
在小说中,爱弥儿的父亲是一个理性而冷静的人,他通过理性的方式教导爱弥儿去辨别是非、思考问题。
而与此同时,爱弥儿的母亲则注重感性的培养,她通过情感交流来引导爱弥儿理解世界,感受他人的痛苦和需要。
作者通过父母的不同教育方式,传达了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只有在理性与感性的互补下,孩子才能全面发展。
最后,《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强调对待困境的勇气和坚韧。
小说中的爱弥儿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的事情,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勇气,努力面对各种挑战。
她的母亲也时刻鼓励她要保持坚强和勇敢,不被困境击倒。
通过爱弥儿的坚韧和勇气,作者传达了困境中坚持和奋斗的重要性,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并从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综上所述,《爱弥儿》的教育思想主张以爱与宽容来培养孩子,让他们在自由发展和理性感性平衡的环境中成长,并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这种教育思想,既注重孩子的思维和情感的发展,又强调培养孩子的勇气和坚韧,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全面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教育学名著_卢梭《爱弥儿》的介绍
![教育学名著_卢梭《爱弥儿》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96e99c8c77da26924c5b024.png)
四、个人感受及评论
四、个人感受及评论——同感
1、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
“不要对你的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应 该使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也不要对他们施加 任何种类的惩罚,因为他们还不知道他们的错究竟 是错在什么地方;也不要叫他们请求你的宽恕,因 为他们还不知道他们冒犯了你。”
例如卢梭举例说,如果孩子弄坏东西,大人只要不去修理,让他感受到没 有那样东西带来的不便,就可以让他在事物中明白,自己做的是不对的。
语言有时是很伤人的利器。所以多花一些时间和心思,不要口训,更禁止 体罚,让孩子在自然事物中寻到答案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四、个人感受及评论——同感
2、卢梭重视孩子童年的快乐。
我赞成在孩子的儿童期应该给更多的欢乐给孩子,而不是磨 难。大人应该帮助孩子,让他们度过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
卢梭十分反对超前教育。 现状:拔苗助长的现象比比皆是。 我们现在教育中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迫不及待 地希望孩子掌握一切在他们看来有用必须掌握的知识,而完全 忽视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在他们的年龄段可以掌握什么。
《爱弥儿——论教育》的主要教育观点
1、幼儿期教育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卢梭
自然教育 、 ——最好的教育方式
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人、自然人,不是野蛮人和公民,而是自由、 自然、独立、不依附别人的人。他认为人本性为善,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在 文明状态下不违背自然法则,滥用自己的自由,使得偏见、权威、需要、先 例等制度扼杀人的天性,那么人必能趋于善。
一个人 是有意识和情感的。我国现实中种种不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仍在社 会、家庭、学校频频出现,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之下。如今的儿童,为了打好升学基础, 承受着沉重的学习负担。
爱弥儿论教育读书笔记
![爱弥儿论教育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d2737a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0.png)
爱弥儿论教育读书笔记《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创作的教育学著作,书中阐述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以下是我的一些读书笔记和感悟。
在《爱弥儿》中,卢梭主张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的天性。
他认为,儿童在出生时就具有善良的本性,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压抑这种本性,而是要让其自由发展。
这种自然主义的教育理念,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当下的教育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和老师过早地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和技能,期望他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这种过度的教育干预往往违背了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可能导致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卢梭强调,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应该让他们尽情地玩耍和探索,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和亲身的体验来学习。
比如,不要急于让孩子认字读书,而是让他们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卢梭还提出了“自然后果法”的教育方法。
这意味着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不要急于惩罚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承担错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自觉地改正。
例如,如果孩子因为贪玩而忘记了吃饭的时间,那就让他们体验到饥饿的感觉,而不是一味地责骂。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书中关于儿童的情感教育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卢梭认为,儿童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聪明的头脑,还要有丰富的情感。
在教育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培养他们的同情心、爱心和正义感。
这让我想到,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孩子情感方面的培养。
一个情感健全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与人相处,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也能拥有更强大的内心。
此外,卢梭强调了教育者的角色和责任。
教育者不是权威的掌控者,而是引导者和陪伴者。
教育者要有耐心和爱心,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与孩子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
这让我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或者与学生相处时,是否真正做到了尊重和理解他们。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f0dfd73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5.png)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法国作家朱尔·凯恩创作的一部儿童成长小说,也是一部极富教育意义的作品。
本文将从小说所反映出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分析《爱弥儿》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
一、家庭教育小说主人公爱弥儿是一个年龄不大但心思细腻、渴望自由、热爱自然的女孩。
她来自一个富裕的家庭,但却在一个严苛的母亲和一个忙碌的父亲的教育下生活,缺少家庭温暖和关爱,因此她总是感到孤独和失落。
在小说中,爱弥儿的母亲是一个充满规矩和束缚的人,她要求爱弥儿服从她的意志,学会做家务和绣花,不允许她去接触外面的世界。
与此相反,爱弥儿的父亲则是一个慷慨豁达的人,他理解爱弥儿的需求和感受,带她去参观博物馆和公园,鼓励她爱好自然和艺术。
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法迥然不同,这也为小说的教育思想提供了有趣的比较。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爱护和了解孩子需要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并且针对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式。
这样的教育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才能,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二、学校教育小说中爱弥儿进入的学校是一个传统的女子学院,校规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校规。
在这里,爱弥儿遇到了一些同学和老师,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学习。
在学校里,爱弥儿遇到了一些好朋友,比如艾玛和保罗。
他们互相帮助、支持,共同度过了一些快乐的时光。
同时,小说也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局限性。
爱弥儿的老师们仅仅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礼仪修养,忽略了学生灵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再次得到体现,完善而个性化的教育更有可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三、社会教育小说中爱弥儿的成长过程也随着她接触到了更广阔的社会。
她去过美术展、音乐会、童话剧和公共图书馆,见过各种人和事,通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经历,她慢慢学会了如何去探索和发现。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她的灵魂成长是在美好的展览、亲切的教授、充实的书籍和友好的同龄人的帮助下实现的”。
这段话告诉我们,社会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同样至关重要。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b6847a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4.png)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法国作家卢梭的重要著作,被誉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书以卢梭的一个虚构的学生“爱弥儿”为主人公,通过描述他的教育经历来探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自由教育、自然教育和情感教育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爱弥儿》的教育思想进行分析。
自由教育是《爱弥儿》所倡导的教育方法之一。
卢梭认为,孩子应该享有自由发展的权利,教育者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
在书中,爱弥儿的教育师茂丹娜通过观察、倾听和引导等方式,尊重爱弥儿的个人意愿,根据他的兴趣和能力安排学习内容,让孩子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和时间。
这种自由教育的方法,可使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自我认知和学习的能力。
自然教育是《爱弥儿》所倡导的教育观念之一。
卢梭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紧密联系自然环境,让孩子在自然中学习和成长。
在书中,茂丹娜带领爱弥儿进行了很多户外教育活动,如观察花草树木、走读乡村、参观农场等,让他直接感知自然界的奥秘和生命的美好。
茂丹娜还鼓励爱弥儿亲近动物,与宠物进行互动,以培养他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自然教育的思想强调孩子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
情感教育是《爱弥儿》所强调的教育目标之一。
卢梭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感品质。
在书中,茂丹娜注重培养爱弥儿的感恩之心、友善之心和关爱之心。
她通过让爱弥儿参与公益活动、帮助弱势群体、与他人分享等方式,教育他懂得感恩、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这种情感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规范和良好的社会行为,塑造他们优秀的品质和价值观。
《爱弥儿》通过描写一个理想的教育场景,探讨了自由教育、自然教育和情感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思想。
其中自由教育强调孩子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自然教育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情感教育强调孩子的品格和情感发展。
这三个方面的教育思想,共同构成了《爱弥儿》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83e2462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9.png)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法国作家赫尔曼·赫塞的著名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爱弥儿的成长和教育,探讨了人类进化和教育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爱弥儿》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
教育是爱弥儿成长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赫尔曼·赫塞对教育思想的思考和表达。
在小说中,爱弥儿是一个被社会隔离的存在,他的成长和教育环境与正常人截然不同。
爱弥儿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对人类文明的观察与思考,逐渐实现了自己的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
《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强调个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爱弥儿在丛林中长大,没有接受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但他主动学习与观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培养了对人类文明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他学会了语言、音乐、数学等知识,不仅仅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是通过精神上的自觉和自我努力。
爱弥儿的成长过程表达了个体通过自我努力和自我教育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强调人类进化的观点。
爱弥儿在与人类接触、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他逐渐认识到自己与人类的相似之处,并开始追求人类的精神境界和人类的美。
爱弥儿具有人性的特质,他懂得什么是爱与友情,他感受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和丰富。
通过描写爱弥儿与人类的互动,作者传递出了人类之间的共通性和彼此的依赖性,强调了人类个体与整个人类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
《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强调现代教育的批判。
在小说中,爱弥儿对于现代教育的评判具有一定的批判性。
他认为现代教育过于注重功利和理论的灌输,忽略了个体的发展和思维的独立。
他对于现代文明的评价中有一句话:“向思维开展战争的人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这句话表达了对于现代教育过于功利化的批判,提醒人们应该以生活的意义和人类精神的追求为基础进行教育。
《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强调个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人类进化的观点以及对于现代教育的批判。
在这部小说中,赫尔曼·赫塞通过爱弥儿这个特殊的个体展示了一个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的成长和教育路径。
教育学名著 卢梭《爱弥儿》介绍PPT
![教育学名著 卢梭《爱弥儿》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c80bc771fe910ef12df8e3.png)
这一时期,采用“消极教育”即可,即不必教孩子道理与真理,因 为他们还不会了解,或学习文化知识,防止他们的心沾染罪恶和思想 产生谬误。主要锻炼儿童的身体、器官、感觉和发展其能力,通过做 事情来学习。
“有心思的人”“会说话的 人”
3、少年期教育(12~15岁)
这一时期少年仍是柔弱的,但已经变强了。智力 发展成为重要任务,“现在是到了工作、教育和学习 的时期了”。因此卢梭指出这一时期应进行知识学习 和职业、劳作的教育。
知识学习:卢梭认为,首先应当学习有用的,而 且能够增进人的聪明才智的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卢 梭强调要首先把培养儿童爱好学问的兴趣和提高能力 放在首位。
一个人 是有意识和情感的。我国现实中种种不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仍在社 会、家庭、学校频频出现,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之下。如今的儿童,为了打好升学基础, 承受着沉重的学习负担。
4/13/2021
3、卢梭提议要孩子到乡村进行养育 。
4/13/2021
远离城市
腐朽文明, 保持善良 的天性
城市儿童VS农村儿童
幼儿期教育-什么才是自然教育?
自然的教育:人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
怎样做到自然教育?
(1)观察行动中的儿童,了解其自然倾向和特点,做到因材施 最 好的老师。
(2)自然教育还要求“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 进”,即“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发展而进行教育”,使儿童 的本能、天性得到发展,合乎自然地成长为一个知道如何做人的人。
语言有时是很伤人的利器。所以多花一些时间和心思,不要口训,更禁止 体罚,让孩子在自然事物中寻到答案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爱弥儿——论教育读书心得
![爱弥儿——论教育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9ac936071ed9ad51f11df264.png)
爱弥儿——论教育读书心得卢梭的《爱弥尔》虽然是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对现在的小学教育还是有借鉴作用。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1最近在看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儿》,其中有一部分关于孩子啼哭的论述,觉得对现今年轻的父母教育孩子很有裨益,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孩子啼哭的原因孩子觉得有所需要,然而自己又不能满足这种需要。
如饿了、渴了、太冷、太热等自然原因,自己解决不了,于是通过啼哭表达出来。
又如需要活动或休息,而大人却硬要他休息或打扰他,于是就啼哭。
当大人研究不出孩子需要什么,或者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时,孩子就会继续啼哭。
大人感到厌烦了,就哄哄他,好叫他闭嘴,不再啼哭,要不就轻轻地摇他,或者唱个歌儿催他入睡。
如果孩子还啼哭,大人就忍耐不住了,于是吓唬他,甚至打他,孩子或许会马上闭嘴不哭,但隔一会儿,他又会大哭起来,并且哭声中包含着怨恨、愤怒和失望,时间长了孩子就形成易于激动和愤怒的性情。
二、孩子啼哭的本质孩子起先哭的几声,是一种请求,如果大人不提防的话,它们马上就会变成命令。
孩子的啼哭,以请求大人帮助他们开始,以命令大人伺候他们告终。
孩子起先是想依赖,随后才想驾驭和使役大人。
不过,这种想法的产生,其原因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由于大人的服侍。
当孩子知道,你要他不哭必须付出代价的时候,他不会随便要一点点价钱就了事的。
到最后,他索取的代价竟那么高,以至于你付不起。
这样一来,如果哭了一阵达不到目的的话,他就会拼命地哭,弄的精疲力竭。
一个孩子如果长时间哭个不完,其原因既不是受到了束缚,也不是因为生病或缺少什么东西,那么,这样的哭就只是由于习惯或执拗的脾气。
当孩子一声不响地使劲伸手的时候,因为他不能估计他同他想拿的东西之间的距离,所以他以为他是够得着那个东西的;但是,当他一边又在闹又在哭,一边又在伸手的时候那就不是他弄错了距离,而是在命令那个东西到他那里去,或者命令你把它拿给他。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b80f17e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5.png)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一部由罗曼·罗兰创作的小说,通过描写一个成长过程中少女的心灵成长故事,展现了罗兰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小说中的角色以及情节均体现了作者对于教育理念的探讨和呈现。
本文将从爱弥儿的成长故事、爱弥儿与老师的关系、以及教育理念中的人文关怀等方面探讨《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爱弥儿是一个富有幽默感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少女,她拥有渴望知识和真理的心灵。
小说中通过对爱弥儿成长过程的描写,展现了罗兰对少年儿童的教育观念。
爱弥儿从一个受传统教育束缚的少女,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人文关怀的年轻女性。
这种成长过程体现了罗兰对于教育的看法,即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关怀,而非简单的灌输知识。
爱弥儿与老师的关系也是《爱弥儿》中一个重要的教育主题。
在小说中,爱弥儿的老师朱利叶斯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和理想主义的教育者。
他不仅教会爱弥儿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她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爱弥儿的成长过程中,朱利叶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给予了爱弥儿知识和理想,同时也给予了她爱和关怀。
这种师生关系体现了罗兰对于教育者的期望,即教育者应该是一个有理想、有爱心的人,而非简单的知识传授者。
除了师生关系,教育理念中的人文关怀也是《爱弥儿》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小说通过对于爱弥儿与她周围人物的交往和互动的描写,展现了罗兰对于人文关怀的理念。
在小说中,爱弥儿不仅对知识充满渴望,更重要的是她对人类的关爱和理想的追求。
她在与各种人物的交往中,展现了她对于人性的理解和关怀。
这种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体现了罗兰对于教育的深刻思考,即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人文情怀的陶冶。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93d2086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d.png)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由卢梭所著的一部关于教育的重要著作。
它从教育的角度探讨了人的天性和社会的关系,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教育思想。
在这部著作中,卢梭强调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提倡以孩子的自然天性为基础进行教育,反对一切对孩子天性的扭曲和压抑。
他还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建议,这些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教育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卢梭在《爱弥儿》中强调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孩子的天性是纯洁而善良的,每个孩子都应该在自然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他提倡父母和教师应当以孩子的天性为基础,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个性,不应该对孩子进行过多的干预和强制。
他认为,家庭和学校应该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最自然的成长和发展。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建议。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通过生活来进行的,而不应该是通过书本和课堂来进行的。
他主张教育应该贴近生活,引导孩子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还强调了教育的灵活性和个性化,认为教育应该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当今世界,教育问题依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卢梭的教育思想提醒我们,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应该以人的天性为基础,尊重孩子的独立和个性,创造一个和谐宜人的教育环境。
他的教育思想也提醒我们,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创新中培养自己的人格和品质。
我们可以在卢梭的教育思想中找到不少有益的启示,这些启示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我们需要借鉴和吸取卢梭的教育思想,让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建立一个和谐宜人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卢梭《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教育的本质,深入研究教育的规律,不断完善和改进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b545cf6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7.png)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法国文学家朱尔·凡尔纳所著的童话,主人公是一位身体先天缺陷、但足智多谋、勇敢乐观的少女爱弥儿。
这部童话可以从教育的角度来阐述,强调了几个重要的教育思想。
第一,个性的尊重与培养。
爱弥儿的形象令人难忘,她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头脑灵活,创造力丰富,勇敢顽强,这些特点都是她的个性鲜明所致。
这个人物形象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独特的、值得尊重的,应该在教育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学校应该尽量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能够顺利发展,成为一个自信、独立、优秀的人。
第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力。
在《爱弥儿》的故事中,她找到了一些她可以做的事情并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困难。
这表明,教育的目的不是仅仅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时独立思考,采取行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校和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放在教育的首位,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三,鼓励自学和自我发展。
在《爱弥儿》中,主人公虽然只有一只胳膊,但她积极向上、自我学习,不断探寻自己未知的领域,在自我发展的路上走得很远。
这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里,我们要在课外拓展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尝试新事物,开拓视野,不断完善自己。
学校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提供资源和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
第四,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爱弥儿是一位充满着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并勇往直前的少女,她从未因自己的残疾而失去信心和勇气,反而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重重困难。
这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
学校和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建立自信心和勇气。
综上,教育思想是《爱弥儿》的一大特色,这些思想深刻影响着我们,提醒我们在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培养、自我发展、积极心态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a3200d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0.png)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讲述主人公爱弥儿在充满爱和认同的环境中成长的故事,探讨了教育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影响。
夏目漱石在小说中借助爱弥儿这一角色,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独特思考和见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教育意义的视角。
接下来,我们将从爱弥儿小说中的教育思想入手,探讨夏目漱石对于教育的见解和思考。
爱弥儿小说中的教育思想突出了对爱和关怀的重视。
小说中的爱弥儿是一个孤儿,她在寄养家庭中度过了童年,得到了家庭的爱和关怀。
在这个家庭中,她得到了父母般的呵护和关怀,从而渐渐地明白了爱和被爱的意义。
这种关怀和爱的教育方式,使得爱弥儿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会消沉,而是能够坚强地面对一切困难。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爱弥儿形成了积极乐观的性格,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夏目漱石通过爱弥儿的成长,强调了对孩子的爱和关怀对于塑造孩子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爱弥儿小说中的教育思想强调了对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的重视。
小说中的爱弥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对自己的观察和反思,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逐渐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
在接受自己的爱弥儿也学会了尊重他人,接纳和理解他人的长处和短处。
这种对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的教育方式,使得爱弥儿在人际关系中更加宽容和包容,形成了健康的人际交往方式。
夏目漱石通过爱弥儿的成长,强调了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心态的重要性,这也是教育的一大价值所在。
爱弥儿小说中的教育思想彰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和重视。
小说中的爱弥儿从小就对知识和智慧充满了好奇心,她不断地学习和探求,不断地追求心中的理想。
在她的寄养家庭中,她得到了机会去学习和探索,得到了家庭中长辈们的引导和教育。
这种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使得爱弥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学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夏目漱石通过爱弥儿的成长,强调了对知识的追求和智慧的培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强调了对爱和关怀、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和重视。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5fcc87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c.png)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19世纪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以一个叛逆少年爱弥儿的成长故事为主线,通过描写爱弥儿在一个古板传统的教育体制下的痛苦经历,探讨了自由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冲突,并提出了一种以个体的自由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本文将从教育自由、爱弥儿的自我教育、爱弥儿的真实教育和爱弥儿的学习观念四个方面来论述《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对教育自由的追求。
在小说中,爱弥儿因为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不满,逃离了家庭和学校的束缚,追求自由的学习和成长。
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不再受到既定的教育规则和课程的限制。
这种教育自由的理念,意味着尊重个体的差异和独特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在现实社会中,学校教育往往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提醒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合作交流的平台,鼓励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爱弥儿在小说中通过自我教育展现了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离开学校后,爱弥儿在山林中开始了他的自我教育之旅。
他通过大量的阅读、观察和思考,积极探索世界的奥秘和真理。
爱弥儿没有教师的指导,没有朝夕相处的同伴,他的学习和成长完全依靠自己。
通过自我的努力和观察学习,爱弥儿不仅获得了与他人不同的独特视角,也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一点对于当今的教育也有启示意义,我们应该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和资源。
小说中爱弥儿的真实教育思想通过爱弥儿与他的宠物鸟的关系展现出来。
爱弥儿通过与自由的鸟儿相处,理解了自由与束缚的对立。
他意识到个体的真正追求是自由和尊严,而这与传统教育体制下的条条框框和束缚是相违背的。
爱弥儿的真实教育意味着以个体的自由发展为核心,重视学生的个性、特质和需要,倡导关注学生的自我实现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fe45d43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4.png)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一部关于人性与教育的小说,教育思想是贯穿全文的主题之一。
小说以“人是善良的”这一理念为核心,试图通过爱弥儿这个角色的成长经历,表达出教育的影响力,尤其是人性教育在形成一个健全人格方面的重要性。
本文将结合小说中的情节,探讨《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首先,小说中的主人公爱弥儿是一个被家庭环境所束缚的女孩。
她的母亲是一个繁忙的职业女性,父亲则是一个很少呆在家里的商人。
家庭并没有给爱弥儿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导致她的性格孤寂和内向。
但是,在她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和朋友的关心和照顾改变了她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当她陷入困境时,教师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她重新找回自我,重新获得了对生活的信心。
其次,小说中表达了人性的善良与复杂性。
爱弥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误导她的事情,如她曾经被教导家庭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但她很快就发现这是错误的,并得到了更好的指导。
小说通过爱弥儿的成长过程,告诉我们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总是轻易地判断别人,也不能盲目地接受别人的意见。
第三,小说中的教育思想强调了师生的情感联系。
在小说中,教育者不仅仅是为了传递知识给学生,更是建立情感联系,以创造一个温暖,开放和尊重的交流环境,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果有很大的影响。
教育者对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方面的关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感状态,得到更好的情感成长。
综上所述,小说《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复杂性和师生之间的重要联系。
小说通过爱弥儿的节奏和慢慢的成长过程,告诫我们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需要我们在真实情况下体现尊重和关心,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并培养出更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新一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期教育-什么才是自然教育?
自然的教育:人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
怎样做到自然教育?
(1)观察行动中的儿童,了解其自然倾向和特点,做到因材施 教,使儿童的本能、天性得到充分发展。卢梭认为,兴趣是儿童最 好的老师。
(2)自然教育还要求“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 进”,即“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发展而进行教育”,使儿童 的本能、天性得到发展,合乎自然地成长为一个知道如何做人的人。
四、个人感受及评论
四、个人感受及评论——同感
1、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
“不要对你的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应 该使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也不要对他们施加 任何种类的惩罚,因为他们还不知道他们的错究竟 是错在什么地方;也不要叫他们请求你的宽恕,因 为他们还不知道他们冒犯了你。”
例如卢梭举例说,如果孩子弄坏东西,大人只要不去修理,让他感受到没 有那样东西带来的不便,就可以让他在事物中明白,自己做的是不对的。
【城里孩子】 总体评价:天 可怜见,这些孩子们一出生就 被伪劣商品围追堵截、狂轰乱 炸。特别是食物, 从小到大, 天天进口的都是垃圾。什么买 当老,什么肯得计,什么转基 因,什么贵吃什么, 什么垃 圾吃什么!
4/28/2020
【农村孩子】 总体评价:碧水 青山、溪流潺潺,如斯美景, 亦有如斯美食。农村,就如伟 大领袖毛主席所 说,正是一片 “广阔天地”,什么天然的都 有,什么污染的都没有,而且 入口洁净,原滋原味,农村孩 子吃了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道德教育:要教育孩子爱自己和爱一切 人,这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宗教教育:卢梭认为,宗教教育与道德 教育是密切联系的,没有宗教教育就没有真 正的道德教育。
性教育:他认为人要获得性知识的年龄, 是随人所受的教育以及岁自然的作用而有所 不同的,因而应尽可能延迟这个年龄的到来, 可使年轻人体格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个人 是有意识和情感的。我国现实中种种不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仍在社 会、家庭、学校频频出现,特别是在应试教育之下。如今的儿童,为了打好升学基础, 承受着沉重的学习负担。
4/28/2020
3、卢梭提议要孩子到乡村进行养育 。
4/28/2020
远离城市
腐朽文明, 保持善良 的天性
城市儿童VS农村儿童
《爱弥儿—论教育》简介
《爱弥儿》一书中,虚构了出身名门的孤儿“爱弥儿”和他未 来的妻子“苏菲”的教育。卢梭则始终扮演教导“爱弥儿”的导 师角色,他根据爱弥尔的年龄设计了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将 其教育思想贯穿爱弥儿的成长过程。
卢梭将教育孩子从其出生一刻到20岁的教育期分为幼儿期教 育、儿童期教育、少年期教育、青年期教育四个主要阶段。
应对儿童进行“依赖于物”的教育。例如:如果儿童本身有冒失的 行为,只需要让他们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他的行为本身产生的 惩罚就可以加以制止。(依赖于物:不含有善恶因素,不损害自由,不产生罪恶。)
这一时期,采用“消极教育”即可,即不必教孩子道理与真理,因 为他们还不会了解,或学习文化知识,防止他们的心沾染罪恶和思想 产生谬误。主要锻炼儿童的身体、器官、感觉和发展其能力,通过做 事情来学习。
《爱弥儿——论教育》的主要教育观点
1、幼儿期教育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卢梭
自然教育 、 ——最好的教育方式
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人、自然人,不是野蛮人和公民,而是自由、 自然、独立、不依附别人的人。他认为人本性为善,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在 文明状态下不违背自然法则,滥用自己的自由,使得偏见、权威、需要、先 例等制度扼杀人的天性,那么人必能趋于善。
Hera~
教育名著 《爱弥儿—论教育》
目录
一、《爱弥儿——论教育》简介 二、《爱弥儿——论教育》的主要教育观点 三、 个人的感受及评论
4/28/2020
《爱弥儿—论教育》简介
《爱弥儿——论教育》是十八世纪法 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品。卢梭曾经 说过:《爱弥儿》一书,构思二十年,撰 写三年。他对这部作品也最为满意,认为 这是他的著作中最系统的一部。这部融合 了哲学、教育、文学于一体的巨著分析了 人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关系,论述了自然 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对后世产生了 巨大影响并极具现代借鉴意义。
(3)至于在教学方法上,卢梭反对经验主义脱离实际、死记硬 背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应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要求学生通过观 察和亲自动手取得对事物的观念。
4/28/2020
2、儿童期教育(2~12岁)
卢梭提出要让孩子在这一时期接受“快乐教育”,让孩子忍受一定的 痛苦是必要的,但不应严厉批评,减少孩子的快乐。
“有心思的人”“会说话的 人”
3、少年期教育(12~15岁)
这一时期少年仍是柔弱的,但已经变强了。智力 发展成为重要任务,“现在是到了工作、教育和学习 的时期了”。因此卢梭指出这一时期应进行知识学习 和职业、劳作的教育。
知识学习:卢梭认为,首先应当学习有用的,而 且能够增进人的聪明才智的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卢 梭强调要首先把培养儿童爱好学问的兴趣和提高能力 放在首位。
语言有时是很伤人的利器。所以多花一些时间和心思,不要口训,更禁止 体罚,让孩子在自然事物中寻到答案更有利于孩子乐。
我赞成在孩子的儿童期应该给更多的欢乐给孩子,而不是磨 难。大人应该帮助孩子,让他们度过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
卢梭十分反对超前教育。 现状:拔苗助长的现象比比皆是。 我们现在教育中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迫不及待 地希望孩子掌握一切在他们看来有用必须掌握的知识,而完全 忽视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在他们的年龄段可以掌握什么。
职业和劳动教育:卢梭认为儿童通过参与劳动, 可以养成对职业的上进心,养成反复思考的习惯。
卢梭非常重视儿童在学习时思想与劳动的结合, 指出,爱弥儿必须像农民那样劳动,想哲学家那样思 想;教育最大的秘诀是: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 剂。
4、青年期教育(15~20岁)
青年期(十五到二十岁)是儿童发生重 大变化的时期。这一阶段主要关注孩子的道 德、宗教和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