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A、青年学生B、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D、小资产阶级
4、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于(B)。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中共成立D、辛亥革命
5、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出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列表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
学生看视频、阅读课本
学生讨论
学生阅读材料
学生讨论
学生阅读后归纳
学生快速阅读材料
学生分组讨论
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学生对五四运动导火线的认识,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过讨论使学生再次认识到“弱国无外交”。
通过“相关史事”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
通过阅读既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更能从材料中直观地感受到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激情。
材料三:1919年1---6月,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提出了自己的合法要求,但遭到了拒绝。
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材料二中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指的是什么事?
中国山东的主权问题。
3.材料三反映的内容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2)日本帝国主义的挑衅行为进一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2、表现
出示表格比较五四运动前后期的发展变化。
时间
斗争形式
主力
中心
6.5前
集会、游行、罢课
学生
北京
6.5后
罢课、罢工、罢市
工人
上海
3、五四运动的结果
展示相关图片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 年10月,红军从井冈山革命根据 1933 中央 地出发,在强渡大渡河后,人员已损失过 湘江 半,为此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 毛泽东 议,重新确立了邓小平的正确领导,之后 红军巧渡金沙江,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四渡赤水河 巧渡金沙江 然后四渡赤水河,跳出敌人的包围,此后 甘肃 红军一路胜利进军,最终在1936年在陕西 会宁会师,长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利结束。
巧渡金沙江
吴起镇
甘肃会宁
过草地 爬雪山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1936年10月, 达陕北
005
红军三大主 力会师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两次胜利会师
(1)陕北吴起镇会师: 1935年10月。 党中央、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 (2)甘肃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 面军。
1927 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 1.南昌起义:______ 周恩来 贺龙 朱德 等人,率领 党领导下,__________________ 南昌 举行起义。 革命军在江西_____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 共产党 国民党反动统治 的第一枪。是中国_______ ______________ 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_________ 人民军队 的开始。
累 不 累 看 看 革 命 老 前 辈
红军过草地穿的草鞋
苦 不 苦 想 想 红 军 二 万 五
吴起镇
长征经过
过草地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005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 达吴起镇,与陕北的红 军会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红军建军与万里长征

大渡河
会 师
陕甘革命 1935年10月 根据地 中央与陕北红军 会宁 1936年10月 红一、二、四方面军 (长征的胜利结束)
赤 水 遵义
瑞金
甘 肃 陕 西
长征,几乎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总 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 一共三百六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剩 下来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 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 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 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 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 里,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 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南昌
转战广东海陆丰
起义
陈毅,朱德
井冈山
会师
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
• 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的建立
练习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 南昌 第一枪是在______ 2.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根据地______________ 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 工农红军第四军 _______________
第13课 万里长征
军队人数
时间
敌 第 一 至 四 次 第 五 次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
1930年 至 1933年
1933年 至 1934年
10万 20万 30万 50万
4万 (前三次) 3万 周恩来 3万 朱德 7万 (第四次) 博古 100万 8万 李德
毛泽东
军队人数
时间
敌 第 一 至 四 次 第 五 次 我
领导人
战略战术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结果
1930年 至 1933年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共25张PPT)

(2017·湖北鄂州)5.1919年6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 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 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 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
B
(2017·山东青岛)23.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 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 漫画(如图)反映的事件是( )
C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2017·四川巴中)4.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 高呼“外争属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拒绝和约签字”等 口号,我们把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称为( )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红岩精神 D.井冈山精神
解放思想 勤于学习 开拓创新
勇于奉献
材料: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 不及五日,而曹、陆、章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 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C.有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 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
每年的5月4日是什么节日?
青年节
为什么将5月4日定为青年节?
纪念五四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1919年巴黎和会
中国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二、废除“二十一条” 三、收回青岛主权
一、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东汉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过程,包括光武帝、明帝、章帝等帝王的政策,以及外戚、宦官的权力争夺。

此外,还涉及到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和军阀割据局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东汉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状况以及其兴衰原因。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东汉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可能了解不深。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学习了秦汉时期的历史,对于汉朝的建立和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黄巾起义和军阀割据等概念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深入探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东汉建立的过程,掌握光武帝、明帝、章帝等帝王的政策,以及外戚、宦官的权力争夺。

学生还能够理解黄巾起义的原因和影响,以及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局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东汉的兴衰原因,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理解兴衰是历史发展的常态。

学生还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中汲取历史教训,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东汉的建立过程,光武帝、明帝、章帝等帝王的政策,外戚、宦官的权力争夺,黄巾起义的原因和影响,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局面。

2.教学难点:外戚、宦官的权力争夺,黄巾起义的原因和影响,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局面。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东汉的兴衰过程,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东汉兴衰的原因,培养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 historical cases,让学生深入了解东汉时期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状况。

4.时间线索:以时间为主线,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东汉的历史事件,形成清晰的时间观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失利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10
原因 红军 第五次 反“围剿”失
经过 中败央革命 突破四道 渡过
根据地 封锁线
湘江
突破湘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博 古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10
原因 红军 第五次 反“围剿”失
经过 中败央革命 突破四道
2、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确立是在___B__
A、第五次反围剿后 B、遵义会议后
根据地 封锁线
湘江
1936、10)
渡过 乌江
强渡大渡 巧渡金沙 四渡 解放


赤水 遵义
飞夺泸定 桥
爬雪山
过草 陕北吴起 地 镇会师
三大主力红军 甘肃会师
1936年10月
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 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 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 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 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 日平均行军74华里。
赤水 遵义
飞夺泸定 桥
爬雪山
过草 陕北吴起 地 镇会师
1935年10月
红军四渡赤水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四渡赤水
渡过乌江
赤 水遵 义 乌
江 突破湘江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四渡赤水的意义是什么?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巧渡金沙江的意义是什么? 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五四运动》精品课件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三课《五四运动》精品课件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 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课程导入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二 五四运动过程
1.爆发
“昨日为星期天,天气晴朗, 记者驱车赴中央公园游览。至天 安门,见有大队学生,个个手持 白旗,颁布传单,群众环集如堵, 天安门至中华门沿路,几为学生 团体占满。记者忙即下车,近前 一看……”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2.“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 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 陆去。”这段资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C )
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B.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 C.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 D.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100多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一场由青年学生为挽 救中国危亡而掀起的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给我们留 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请结合实际 情况谈谈今天我们该如何传承和弘扬“五四精神”?
再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
课程导入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三 五四运动的意义
4.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
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五 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 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 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 义壮歌。
时受到热烈欢迎
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是中国人民反帝斗 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课程导入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会宁 会宁
红四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什么是长征精神?我 们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
三、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① ② ③ 保存了革命的基本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4、南方八省红军的游击战
陈 毅
项 英
知识 巩固 畅想 天地 活动 园地
1、红军长征起止时间是 A、1933年10月——1934年10月 B、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C、1934年10月——1935年10月 D、1935年10月——1936年10月 2、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主要 是因为 A、确定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决定由张闻天负总责 C、取得了对蒋介石军事上的胜利 D、停止了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领导
毛泽东
张闻天
周恩来
朱德
吴起镇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 河—飞度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朱 德长 、征 周到 恩达 来陕 、北 秦后 邦的 宪毛 泽 东 、
3、长征的胜利:红军三大主力胜
利会师
1、红一方面军的继续长征及胜利 到达陕北吴起镇(1935年10月) 2、红二、四方面军的长征及红军 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1936年10月)
序曲
一、长征的开始
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目的:保存实力,进行战略转移
思考: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 原因有哪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 敌强我弱 主观: “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王 明
博 古
一、长征的经过
1、长征的开始: 开始时间:1934年10月 出发地点:瑞金等地
2、长征的转折:遵义会议
在《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上 找到金沙江、大渡河、夹金山和 草地的位置,了解这些地方的自 然环境,想像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教学设计和作业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 五四运动》教教学设计和作业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教学设计和作业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是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文字,展示了五四运动中学生的勇敢和坚定,以及他们对和科学的追求。

教材还介绍了五四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五四运动的细节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五四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文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五四运动中学生们的勇敢和坚定,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五四运动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共同探讨五四运动的意义。

3.探究学习: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资料,深入研究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

2.视频资料:关于五四运动的视频片段。

3.图片资料:五四运动的相关图片。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五四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五四运动的特点和背景。

提问:“你们对五四运动有什么了解?五四运动是什么原因引发的?”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共29张PPT)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共29张PPT)

团提出了哪些要求?
正廷(左上)、施肇基(右下)、 魏宸组(左下)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
火——点燃黑暗中的光亮(背景)
中国代表提出的正当要求:
①取消五帝国四主运义在动华的特权导火德山国线东在问:18题9巴由7年来黎强占胶 ②废除“二和十会一条中”国州1外9湾14交,年把一的山战东失爆划发为败后势,力日范本围。
斗争,勇领敢导地人对社会进
行根本改造。
陈独秀散发传单时被捕入狱
面对中国人民正义抗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 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 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6月1日,北京政府下令取缔学生的一切爱国行动。这进一 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
焱——燃烧群众的烈焰(扩大)
第四单元
五四运动中的“三罢”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 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 厉。乃工人、商界罢市不及 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释; 工人罢工不及五日,而曹、 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1919年6月12日)
工人阶级成 为主力—— 开始登上政
治舞台
第13课 五四运动
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
燚(yì)—开启革命新征程(意义)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民 地 主 资


地主阶级 洋务运动 失
产 阶 级
义 革

无戊戌产变法阶级
都 不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优质课件
新 文 1 化 运 9 动 1
时 兴起 间 标志
口号
主要 代表 人物
思想 阵地
活动 基地
5
陈独秀 在上海 民主 陈独秀 《新 李大钊 创办 青年》 胡适 《青年 科学 鲁迅 杂志》
北 京 大 学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 运动 戊戌 变法 辛亥 新文化 革命 运动
新 课 导 入
上面这段话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 样的性质?为什么?
背景:巴黎和会上中国
五 经过:北京(中心) 上海(中心) 四 5.4 运 学生(主力) 工人(主力) 动 结果: 初步胜利
历史意义:
外交的失败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旧民主 主义革 命时期 1919年 1949年
五 新民主 四 主义革 运 动 命时期
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 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划时代的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材 料 研 读
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 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 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 国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是怎 么来的呢?
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 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 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 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习第13课:五四 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 的时代,探寻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 的精髓吧!
第13课 五四运动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知识点归纳:第13课 五四运动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知识点归纳:第13课   五四运动

的由来)
4.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5.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社会性质 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发展前途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 会
反帝 反封建
(1919—1949)
资产阶级
资 产 阶 级 的 平 建立资产阶级民
第 13 课 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爆发导火线: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弱国无外交。)
2.过程:
分期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结果
时间
1919.5.4-6 月初
1919.6.3 起
①释放被捕学生;
主力
爱国学生
工人阶级②罢免曹汝霖、章宗来自活动中心 北京上海
祥、陆宗舆三个卖国
经过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 出现“三罢”斗争: 贼职务;③拒绝在“和 二十一条”、“还我山东”、“拒绝和约 工 人 罢 工 、 学 生 罢 约”上签字。
等 、 自 由 思 想 和 主共和国,走资
民主共和观念
本主义道路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
签字”等。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课、商人罢市。
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3..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中国工人
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主义的知识分子
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青年节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五四运动》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主义革命的开始,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五四运动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并深入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五四运动在中国新主义革命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在中国新主义革命中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分析五四运动中的典型事件,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多媒体素材。

3.学习资源:搜集与五四运动相关的资料,如历史文献、新闻报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五四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五四运动在中国新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

4.巩固(10分钟)针对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及时反馈,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5.拓展(10分钟)分析五四运动中的典型事件,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三单元_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_新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三单元_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课件_新

西康
甘肃
陕西
四川
遵义 贵州
湖南
云南
广西
江西 广东
福建
红军翻过的山有18座:五岭山地的越城岭, 云贵高原的苗岭、大娄山、乌蒙山、横断山 脉东部的大雪山、夹金山、邛崃山、岷山、 六盘山、蓝山、大凉山、芦山、终南山、罗 山、名山、井冈山、岷山、英山。
红军长征渡过24条河流,主要有:、
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
但我们坚持了一年了,也没有打退 敌人的进攻。看着身边的同志一个 个倒下了,我们都很难过。为什么 这场仗这么难打,我们会胜利吗? 我们的前途在哪里?



1.为什么红军奋战一年没有打退敌人的进攻?这次战争的最终结 果如何?
2.这次反围剿失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客观:敌人势力的强大
主观:中央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左”的错误 指挥)
-------江泽民
长征精神
不怕牺牲、前赴后续的精神,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 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第一站:瑞金(红色故都)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第二站:湘江
“那次仗打完后,江水都成红色的了红,军长江征底突到破处湘是江烈战士士纪的念尸碑园 体,我们老百姓都说,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后的大逃跑。
不对,它只是在战争暂 时失利的情况下的一次
战略转移。
战地日记(二)
1934年10月26日
多云
这场战争我们没有胜利,眼 看着弟兄们一个个倒在战场上, 我们很难过。
党中央被迫放弃了中央革命 根据地,决定进行战略转移。 我们从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知识点1 五四运动的爆发1.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

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政府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2)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

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3)消息传到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相关链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而不是巴黎和会召开。

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

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知识点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发展(1)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面对中国人民的正义抗争,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这种挑衅行为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2.高潮: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

消息传出,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技巧方法】绘制图示记忆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3.结果: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质课获奖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五四运动》 优质课获奖教案_1

第13课五四运动教学目标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

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归纳教材的方法,归纳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不同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

3.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展示图片,情景导入)出示今年我们学校五四青年节活动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每年的5月4日被定为什么节日吗?那么,为什么把5月4日定为“青年节”?它与什么事件有关?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五四运动》。

二新课(一)展标(二)学生通读课文内容,大概了解本课的内容包括那几部分五四运动的爆发, 扩大历史意义(三)合作探究,共同学习分析探究1五四运动的爆发阅读课本第59—60页“五四运动的爆发”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问题2.归纳出五四运动兴起的时间、地点、口号、主力、斗争形式、要求。

1.原因教师: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和会。

(展示图片,并提问)思考:中国是以什么身份参加的?中国代表带着什么期望来参加和会呢?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回答)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

中国代表带着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主权等正当要求,希望能够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教师:“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许,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6年10月,会宁(三大主力) 长征意义:粉碎了国民党粉碎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
的有生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陕北会师
两次会师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 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吴 起镇,与陕北红军顺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 甘肃会宁,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
师,至此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会师,宣告红军 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的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粉碎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有生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 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课堂小结
长征背景: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 移长征时间:1933年10月
长征路线: 瑞金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遵义 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穿过大草地,进入 甘肃,胜利会师。
第十三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聿怀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学812班
李德是奥托·布朗在中共党内的名字 (“姓李的德国人”),他是共产国 际派到中国的德国共产党人.
博古
长征的开始
1.背景: 博古、李德的错误军事指挥导致根据地第五 次反“围剿”失败
2.长征的开始: 时间:1934年10月份 中共中央红军八万余人
3.长征的 前期路线: 从瑞金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度过 湘江,强渡乌江,到达遵义
遵义会议
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及长征初期受挫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 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 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义 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 正确领导。
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 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1935年1月)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 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 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 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胜利会师:1935年10月,吴起镇(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