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神鬼之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神鬼之说”
摘要:现代社会也许把信“神鬼”当作是一种迷信,但在古代神学的发展一直是不停的。存在即道理,神学的存在对古代人、现代人来说又有什么影响呢?本文通过一些个人理解加上从书本获得的信息,从远古神话的出现开始,浅谈“神鬼之说”出现的原因以及其存在对人类的作用。
关键词:神鬼之说;原因;影响
神话传说永远不会脱离人类而独立存在,它是人类在经历一个个看似离奇的生活现象进而产生的一种解释。无论是从希腊古神话抑或是中国佛道相融的神文化,一开始即远古人民以自己的理解用来解释生老病死的方式。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面对太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事件,于是就产生了超人力的想象——鬼神。就个人理解,“鬼神”的产生大致上归为两类:
1.人的尊敬崇拜之情
2.人们自身的意愿
我们熟悉的盘古、女娲的出现都可谓是第一种情况。当人类逐渐脱离于一般动物开始考的时候,面对广袤的大地,面对身边的同伴,难免会产生疑问:世界从何而来?我们从何而来?正如伟大诗人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开篇问道“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地还没有形成之前,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呢?《淮南子·精神训》中说,上古天地未成之时,阴阳二气互相作用、碰撞、融合,形成了万物。但盘古、女娲似乎更被人们所接受为开创天地万物的神。“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广博物志》)。“俗
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给,乃引绳淤泥中,举以为人”(《风俗通义》)。
“气”的神话不太被接受也许因其太“玄妙”而难以理解,在当时文化不太发达的时期,人们更易接受一种“具体”的解释,于是“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的故事便传开了。这体现了人们对世界伊始的未知的崇敬。当然女娲传说似乎也同当时母系社会的社会体系有关。女性为主,则必须产生一个伟大的女性形象供人们景仰。
再举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人类始祖“黄帝”也是极受人民敬仰。我不清楚是否真有黄帝真人,但根据各史书记载,他应该是某部族的首领,战斗的胜利让他饱受推崇。渐渐地,他的功德让他被神化了,不仅能呼风唤雨,还腾云驾雾。于是,黄帝的身份更加多样化了,做过天帝,当过火神,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冥王。由此我们看出,黄帝从人到神的转变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其领导者的无尽崇拜。现代人有时在网上见到技艺高超的人会说“膜拜”,这有点类似古代的推崇,但现代人已经理智多了。
除上所述,像女娲的哥哥伏羲,为了人类不受太阳煎熬射落九日的后裔等,他们的神化也就是古时候人们用自己的想法来给予伟大力量的一种看似合理的解释。
那通过人们的意愿来造神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可分两种情况:
●封建君主的强力推崇
●百姓内心的愿望
前一种情况并无好阐述的地方,无非是封建君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加强自身的威而形成的。例如,李唐王朝由于和老子同姓便极力推崇他。因而老子神的地位远远高过很多神仙,仅次于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
第二种又是如何的呢?百姓在生活上难以实现的愿望迫切希望能有一种超人力的力量来帮助,由此进而衍生出了我们常说的“神鬼”。
生老病死是人类难以阻止的一种自然现象,所以人们多么希望生命结束仍有一种方式让思想存在于世。于是,“鬼”“魂魄”的观念就出现了。人们相信人死后“气”不会消散,即成为鬼。当时周代有一个高级管制叫“大宗伯”,专职“天神”“人鬼”“地示”之礼。那时鬼的地位并不低,甚至可以与神并列。
但鬼总是伴有黑暗的死亡而来,鬼的内涵渐渐地也被加上了邪恶恐怖的气息。《山海经·海内北经》有记载“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少一只眼的形象让人想着都发毛。
人类无法回避死亡,又希望思想生命得以延续。鬼的出现似乎满足了人的愿望,但变成鬼毕竟还是要经历死亡。对死亡的恐惧让人们产生了另一种生存的形式——仙。“仙,老而不死也”。人们向往永恒的生命,美丽的容颜,悠然的生活,而仙的出现恰恰符合了人的渴望。人们常常幻想出一些成仙之法,或服食丹药,或访仙求道……总而言之成仙是一些人一辈子的追求。人们印象中仙人隐居深山老林,法力高强,远离现实的烦扰,逍遥快活地居住,也不用担心生老病死。人类无法实现的愿望,都希望通过成仙去实现。
神鬼之说既已产生,在人们口耳相传或文字记载中不断延续不断发展,必定有其存在的
意义与影响。其影响我想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部分:
1.反映现世的生活
2.寄托人们的愿望
3.引导人们弃恶扬善
在神学的发展中,人类对神仙鬼怪们的生活构想已经愈来愈具体。天庭的样子仿佛一富丽堂皇的皇宫,玉帝即类似凡间的皇帝。玉帝身边仍有“皇后”“文武百官”“宫女”。可以看出,天庭的存在实际上就是地上皇宫的一个映射。
小时候看西游记,虽然天庭里各路神仙都神通广大,但他们给我的并不是很友好的感觉。记得又一次师徒四人到了一个干旱了三年的地方,悟空想了很多法子也求不来雨。最后才发现这其实是因为当地地方官因不小心再祭祀玉帝时出了些小差错而遭受这无理的惩罚。我们看出即使是神仙也带上了封建君主唯我独尊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对社会的不满渐渐地透过对神仙的描写去表达。《西游记》的出现,更充分地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统治阶级的不满,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像孙悟空这样的不畏强权的人去颠覆这个野蛮的社会体制。
与此同时,人间也出现了许多美好的神仙形象,以此来寄托人们的心愿。在沿海频繁发生海难的地方,渔民,商贾自然而然地希望出现一位保护神,一个法力无边,足以对付大海
的善良的神。于是,妈祖诞生了,一位在汹涌的波涛中保佑着一个又一个生灵的女神。因其功德无量,历代皇帝不断地为她封号。从“女神”到“夫人”以及后来的“天妃娘娘”“天上圣母”,这不一不体现人民对其的尊重。
从人间看到地下。在人间有太多贪官污吏们,使无辜的人喊冤致死,使犯罪的人逍遥法外。正因这种积怨太深,使人们幻想出一个终极审判的地方。“地狱”应运而生。地狱源于佛教,但其与中国的“酆都鬼城”异曲同工,都是为了让坏人难逃惩罚。
无论是妈祖的神话还是地狱之说,都寄托了人们祈求一个美好生活的心愿,这便是“神鬼之说”的又一个作用。
“神鬼之说”作用三:以因果相抱引导人们从善弃恶。道教的神仙原本以“无为”为准则,整日只是隐居逍遥。但自佛教思想传入中原后,其因果理论和轮回学说便与本土的善恶观念,道德理论结合在一起,影响了道教的仙人们。神仙变得热心开始通过帮助人类来增加功德。善人会因此得到帮助,恶人也因此受到教训。“举头三尺有神明”,以此来教导人们惩恶扬善。
不仅如此,不少妖精报恩的传说也在给人们树下一个信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像人们耳熟能详的白娘子为了抱许仙的救命之恩而以身相许。还有《聊斋·花姑子》故事中的猎獐也为了回报安幼舆而做出牺牲。这些重情重义的生灵知恩图报,蹈死不顾,比一些人类好太多了。或许古人就是希望以这样的故事来感化人间百姓,望其做个善良的人。
以上便是个人对“神鬼之说”的一些浅薄看法。依我所看,神鬼是产于个人思想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想发生变化,神的形象也发生变化。犹如观音从男神变成女神,西王母从半人半兽的形象变成年近三十的美妇。而无论其如何变,人们总是会让一个为民着想的大神存在,或女娲,或妈祖。或许有人觉得21世纪再讲神话是一种迷信,我却不以为然。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