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

合集下载

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8篇)

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8篇)

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8篇)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1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注释苍苍:苍白色。

帝王州:指金陵曾为六朝古都。

列宿:指天上的星宿。

霸业大江流:意思是古代的帝王霸业已似江水一般逝去。

绝:冲断。

驰道:《三辅黄图》:“驰道,天子所行道也。

”古丘:指六朝时的陵墓。

台倾鳷鹊观:意思是鹪鹊观楼台已倾坏。

一鹩鹊观,六朝时所建宫室,今无考。

宫没凤凰楼:意思是凤凰楼宫室荒投。

凤凰楼,在凤凰山上。

南朝宋元嘉年间所建。

清暑:清暑殿,在台城内,晋孝武帝所建。

虽暑月尤有清风,故以为名。

芳园罢乐游:意思是乐游园里已经没有了游乐。

芳园,指游乐园,在覆舟山南,北连山筑台观,苑内造正阳、林光等殿。

玉树:即《玉树后庭花》。

注释苍苍:苍白色。

帝王州:指金陵曾为六朝古都。

谢眺诗《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列宿:指天上的星宿。

霸业大江流:意思是古代的帝王霸业已似江水一般逝去。

绝:冲断。

驰道:《三辅黄图》:“驰道,天子所行道也。

”古丘:指六朝时的陵墓。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有“晋代衣冠成古丘力”诗句。

全句意思是古墓已坏,长满松树。

台倾鳷鹊观:意思是鹪鹊观楼台已倾坏。

一鹩鹊观,六朝时所建宫室,今无考。

宫没凤凰楼:意思是凤凰楼宫室荒投。

凤凰楼,在凤凰山上。

南朝宋元嘉年间所建。

因有风集此,·赦名。

清暑:清暑殿,在台城内,晋孝武帝所建。

虽暑月尤有清风,故以为名。

(见《景定建康志》)芳园罢乐游:意思是乐游园里已经没有了游乐。

芳园,指游乐园,在覆舟山南,北连山筑台观,苑内造正阳、林光等殿。

玉树:即《玉树后庭花》。

赏析月光照着南京,诗人不尽悲从中来。

星星还是那几颗星星,而金陵的王气却像东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路之尽头是浩淼的湖水,古墓上的苍松翠柏老态龙钟;昔日那么繁华的妈鹊观、凤凰楼、清暑殿和乐游苑,也都荒废残破,少有人来。

宋词诗词与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词诗词与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词诗词与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词作。

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

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宋词及鉴赏,可供大家欣赏和阅读。

《桂枝香·金陵怀古》宋代: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归帆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译文及注释译文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

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

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

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注释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

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

练,白色的绢。

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

簇,丛聚。

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

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诗歌鉴赏】许浑《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许浑《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许浑《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许浑《金陵怀古》原文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多寡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回去奢华天下,惟有青山似洛中。

许浑《金陵怀古》注释、金陵:古邑名。

战国楚威王七年(前333)攻灭越后设置。

在今南京市清凉山。

2、玉树:指陈后主所制的乐曲《玉树后庭花》。

歌残:歌声将尽。

王气:指王朝的气运。

3、景阳:南朝宫名。

齐武帝复置钟于楼上,宫人闻钟清早妆饰。

兵合:兵马会集。

戍楼:边防驻军的?望楼。

4、松楸:指在墓地上栽种的树木。

冢(zhǒng):坟墓。

5、禾黍:禾与黍。

泛指粮食作物。

6、江豚:即江猪。

水中哺乳动物,体形像鱼,生活在长江之中。

吹浪:推动波浪。

7、英雄:这里指占有金陵的历代帝王。

8、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

许浑《金陵怀古》译者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和陈王朝的国运一同告终;景阳宫中隋兵聚会,边塞的?望楼已然空空。

墓地上远远近近的松树楸树,掩蔽着历代无数官吏的坟冢;高高矮矮的绿色庄稼,长满了六朝残败的宫廷。

石燕展翅拂动着云霓,一会儿阴雨,一会儿天晴;江豚在大江中推波逐浪,夜深深又刮起一阵冷风。

历代的帝王一去不复返了,豪华的帝王生活也无踪无影;惟有那些环绕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当年的景物相同。

许浑《金陵怀古》赏析《金陵怀古》是唐代诗人许浑的诗词作品,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实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音曲中覆灭。

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

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前两联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折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

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

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

这首怀古七律,在挑选出形象、磨练字句方面很见到功力。

比如中间两联,都以自然景象充分反映社会的变化,手法和景物却大不相同;颔联实行诗赋的读法展开直观的叙述,颈联及利用比兴获得表明的效果;松楸、禾黍都就是现实中司空见惯的植物,石燕和江豚则就是传说里面奇妙荒诞的动物。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

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桂枝香·金陵怀古》是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所著,全词以写景开头,又借玉树后庭花的典故点题,隐喻现实,寄兴遥深,堪称北宋诗坛名篇。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桂枝香·金陵怀古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芒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全文翻译:登上高楼纵目远眺,故都金陵正值晚秋时节,天气正变得清朗肃爽。

长江奔流千里澄净如白绢一般,青翠的山峰攒聚在一处。

斜阳里船只来来去去,西风吹着斜立的酒旗飞舞。

天际的彩船如在云里,白鹭纷纷似从天河飞起,如此胜景丹青也难以画出。

想当年这里一片繁华竞相追逐。

可叹有人兵临城下有人醉饮楼头,六朝旧事悲恨相续不断。

千百年后登临时,对此空自嗟叹昔日的.盛衰荣辱。

六朝旧事已随流水逝去,只剩下寒烟衰草凝成一片绿色。

到如今歌女还不知亡国之恨,时时唱着那只《后庭花》的曲子。

桂枝香·金陵怀古对照翻译: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登上高楼纵目远眺,故都金陵正值晚秋时节,天气正变得清朗肃爽。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长江奔流千里澄净如白绢一般,青翠的山峰攒聚在一处。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斜阳里船只来来去去,西风吹着斜立的酒旗飞舞。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天际的彩船如在云里,白鹭纷纷似从天河飞起,如此胜景丹青也难以画出。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想当年这里一片繁华竞相追逐。

可叹有人兵临城下有人醉饮楼头,六朝旧事悲恨相续不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千百年后登临时,对此空自嗟叹昔日的盛衰荣辱。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翻译如下:
登上高楼凭栏远眺,金陵城正在风雨中,秋天渐渐过去。

六朝兴废,感动伤怀,可惜如今已不再。

江上的烟波与草上的露珠仿佛是古今不变的景象,只有石头城上的秋风是岁岁常新。

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境遇进行赏析:
这首词是王安石在出知江宁府时所作,时间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王安石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征。

这首词所表达的怀古之情和对历史的思考,也是当时人们普遍的心理感受之一。

在时代背景方面,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等问题逐渐凸显。

王安石作为一位改革派领袖,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反映了这种社会背景。

在这首词中,王安石通过对金陵城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他通过对六朝兴废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同时,他也通过对石头城上秋风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这种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也是当时人们普遍的心理感受之一。

总的来说,《桂枝香·金陵怀古》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词作。

通过对金陵城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同时,这首词也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才华和艺术魅力。

《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兵戈凌灭。

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

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高楼谁设。

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翻译要理解诗人李商隐深有感概地说:“三百年间同晓梦”(《咏史》),韦庄也曾叹息“六朝如梦鸟空啼”。

(《台城》)所以,词中感叹“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时光流驶,岁月惊心,如今,因年代久远,战争的痕迹已经泯灭了,豪华销尽了,“六朝旧事随流水”(王安石《桂枝香》),“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几见银蟾自圆缺”。

银蟾,指月亮。

作者认为只有天上的明月,阅尽人间的改朝换代,盛衰兴废,不管“歌沉玉树”,“繁华销尽”,她照样年年月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

她,是历史的见证。

这意思和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颇相类似。

上片的怀古不是为怀古而怀古,不是为六朝的覆灭唱挽歌。

在怀古的背后,寄托着作者的政治见解和提供的历史教训,希望南宋统治者能以六代兴亡作为历史的镜子,不要重蹈六朝灭亡的覆辙。

其忠贞之情,可昭日月。

下片即景抒情,“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

”森,茂密;发,指毛发。

《江树森如发”,指江树茂密如发。

“潮落”二句由上片写景怀古过渡到下片的即景抒情。

鄱阳临近鄱阳湖,湖水流入长江,联系到上文的“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因而联想到“潮落潮生”,自己也心潮起伏,心事浩茫。

想到自己屡遭贬斥,身为迁客,有谁怜惜我“老大伤名节”呢?“老大伤名节”的核心仍然是指自己年华老大,屡遭贬谪,抗金之志未酬,未能做到功成名就,深为浩叹。

但他表示“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岁寒”,见《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此志应难夺”,化用《论语》:“匹夫不可夺志也。

”夺,改变的意思。

李纲是说,虽然“岁寒”(喻环境险恶、困难),但他要象松柏那样青苍挺拔,不畏冰雪侵凌;虽然“途远”,要赶走金兵,不是短期内可达到目的的,但他不怕投降派的打击迫害,不管环境多么险恶,不管达到目的的道路有多么漫长,他决定坚持到底,矢志不移。

《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6篇

《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6篇

《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6篇《金陵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1蟾宫曲·金陵怀古记当年六代豪夸,甚江令归来,玉树无花?商女歌声,台城畅望,淮水烟沙。

问江左风流故家,但夕阳衰草寒鸦。

隐映残霞,寥落归帆,呜咽鸣笳。

创作背景此曲当作于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当时卢挚在江东道廉访使任上。

他来到金陵,登台远眺,眼见当年显赫一时的王、谢歌台,只剩下残阳下衰草凄迷,寒鸦哀鸣。

面对着那寥落归帆,耳听着那呜咽胡笳,他感慨万分,写出了这支曲子。

译文及注释译文记得六朝时的金陵,是多么显耀豪华!为何江令归来以后,竟满城衰败无花?隔江犹听亡国歌女的声声卖唱,台城远望秦淮河水的渺渺烟沙,问金陵旧时的豪门如今都在哪里?只见夕阳斜照下的一片枯草,飞来飞去的几点寒鸦;残霞掩映中的寥落归帆,伴着呜咽悲凉的胡笳。

注释双调:宫调名。

十二宫调之一,双调为元曲常用宫调。

蟾宫曲:曲牌名,属北曲双调。

小令兼用。

又名“折桂令〞“步蟾宫〞“东风第一枝〞。

六代:指三国时的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它们都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城,历史上合称“六朝〞。

豪夸:竞相夸耀奢侈豪华。

江令:指江总,陈代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东〕人,仕梁、陈、隋三朝。

陈时官至尚书令,世称“江令〞,然而他却不理朝政,日与孔范等陪侍陈后主游宴后宫,制作艳词,荒嬉无度,时号“狎客〞。

玉树无花:即指由陈后主亲自创作的曲子《玉树后庭花》,它历来被看作是亡国之音。

商女:歌女。

台城:六朝时的禁城,三国时期为东吴后苑所在,遗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畔。

江左:即江东,今江苏一带,此专指金陵。

风流故家:指六朝显赫一时的王、谢家族。

赏析这是一支小令,是一首寓意深刻的怀古之作。

全曲内容共分三个层次。

开头三句为第一层,缅怀往昔。

一般文人登临怀古,都是触景生情,面对江山发思古之幽情。

这首小令一开始就将读者引入千年前的历史气氛中:“记当年六代豪夸,甚江令归来,玉树无花?〞在金陵建过都城的六个朝代,都竞相夸耀自己奢侈豪华。

金陵怀古(王安石)全诗赏析,原文翻译

金陵怀古(王安石)全诗赏析,原文翻译

金陵怀古(王安石)全诗赏析,原文翻译破堞自生新草木②,废宫谁识旧轩窗。

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前白玉缸。

[注释①黄旗:古代军中用旗。

②堞:也叫女墙,城上如齿状的矮墙。

[简析王安石的《金陵怀古》共四首,这是第四首。

这首怀古基本上是模仿刘禹锡的《西塞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两相比较,高下立见。

刘诗前半追叙史实,洗炼紧凑,表现出王浚摧枯拉朽之势,气势何等豪迈,笔墨非常淋漓酣畅。

而王诗叙事欠洗炼紧凑,忆昨两字纯属多余,下句繁杂,缺乏一气流转的顺畅感。

颔联无论在气势上,还是在深沉感上都明显弱于刘诗。

刘诗后半抒情,犀利的笔锋直指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向他们发出严正的警告,义正辞严,力透纸背,极富现实意义。

王诗则发古之幽思,虽然也有感慨和惆怅,但还是以开怀畅饮收场,其意义有限。

且破堞自生新草木完全是效颦故垒萧萧芦荻秋,而原作的灵气则被扫荡无余了。

倒是王安石那首《桂枝香金陵怀古》词填得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首词不但立意高远,体气刚健浑厚,化用前人诗句不着痕迹,且笔力遒劲,而神采飞扬,足与刘诗匹敌,堪称金陵怀古之杰作。

《金陵怀古》全诗翻译赏析

《金陵怀古》全诗翻译赏析

《金陵怀古》全诗翻译赏析《金陵怀古》全诗翻译赏析诗,汉语一级字,读作shī,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其本义是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的语言,后延伸至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等。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金陵怀古》全诗翻译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这两句大意是:国家的盛衰兴亡取决于人事,山川地势的险要是不足凭恃的。

出自刘禹锡《金陵怀古》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释:冶(yè)城:东吴著名的制造兵器之地。

征虏亭:亭名,在金陵。

蔡洲:江中洲名。

幕府:山名译文春潮淹没了冶城旁的小洲,黄昏的太阳斜照着征虏亭。

蔡洲上长满了嫩绿的新草,幕府山上的烟云缭绕依旧。

国家的兴旺衰败事在人为,山川本身只是大地的形状。

与一曲《玉树后庭花》啊,哀怨凄恻,实在不堪欣赏。

赏析:公元826年(宝历二年)冬,刘禹锡由和州返回洛阳,途经金陵。

从诗中的写景看来,这诗可能写于次年初春。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首联写的是晨景和晚景。

诗人为寻访东吴当年冶铸之地——冶城的遗迹来到江边,正逢早潮上涨,水天空阔,满川风涛。

冶城这一以冶制吴刀、吴钩著名的古迹在何处,诗人徘徊寻觅,却四顾茫然。

只有那江涛的拍岸声和江边一片荒凉的景象。

它仿佛告诉人们: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傍晚时分,征虏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晖之中,伴随着它的不过是投在地上的长长的黑影而已,那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排场,也早已销声匿迹。

尽管亭子与夕阳依旧,但人事却已全非。

诗在开头两句巧妙地把盛衰对比从景语中道出,使诗歌一落笔就紧扣题意,自然流露出吊古伤今之情。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颔联两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此处写的景,则不仅是对历史陈迹的凭吊,而且以雄伟美丽的山川为见证以抒怀,借以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某一历史问题的识见。

看哪,时序虽在春寒料峭之中,那江心不沉的战船——蔡洲却已长出一片嫩绿的新草;那向称金陵门户的幕府山正雄视大江,山顶上升起袅袅青烟,光景依然如旧。

《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注释-大意-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注释|大意|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解释|大意|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译文|解释|大意|赏析登临送目,正故国①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②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③。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④,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⑤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⑥。

【解释】此词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表达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北宋王安石作。

送目:远目,望远。

①故国:即故都。

②棹(zhào):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此处引申为船。

③难足:难以完美地表现出来。

④门外楼头:指南朝陈的亡国惨剧。

语出自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⑤六朝:指建都金陵的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⑥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陈后主作,被视为亡国之音。

【大意】登上城楼放眼远望,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

千里澄江宛如一条白练,青翠山峰像箭簇耸立前方。

帆船在夕阳下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

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丹青妙笔也难描画这壮美风光。

遥想当年,故都金陵繁盛堂皇。

可惜朱雀门外结绮阁楼仍在,六朝却已相继败亡。

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

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

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地还把《玉树后庭花》遗曲吟唱。

【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来到南朝古都金陵胜地的时候,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天气已经开始转凉,有种飒爽的感觉。

当此之时,临江揽胜,凭高吊古,自有一番兴致。

看那长江,水清波平,宛如一条千里长的白练横在大地上。

白练的两侧是成簇的青山,葱翠欲滴。

这是一幅极美的静景,现在,这景致有了一点变化。

纵目望去,只见斜阳映照之下,目力所及之处,有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桂枝香·金陵怀古宋·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1)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2)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金陵是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古都(3)天气初肃:天气刚转为清肃、萧索。

(4)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

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

练,白色的绢。

(5)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

簇,丛聚。

(6)去棹(zhào):停船。

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7)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

星河,指长江。

(8)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9)繁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

(10)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11)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12)凭高:登高。

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13)谩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

这是作者的感叹。

(14)商女:歌女。

(15)《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翻译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

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

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王安⽯《桂枝⾹·⾦陵怀古》赏析 引导语:《桂枝⾹·⾦陵怀古》这是⼀⾸⾦陵怀古之词。

上⽚写⾦陵之景,下⽚写怀古之情。

下⾯由yjbys⼩编与您⼀起分享⼀篇王安⽯《桂枝⾹·⾦陵怀古》赏析,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桂枝⾹·⾦陵怀古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 原⽂: 登临送⽬,正故国晚秋,天⽓初肃。

千⾥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

(归帆⼀作:征帆)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但寒烟衰草凝绿。

⾄今商⼥,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译⽂及注释 译⽂ 登上⾼楼凭栏极⽬,⾦陵的景象正是⼀派晚秋,天⽓刚刚开始索肃。

千⾥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条⽩练,青翠的⼭峰俊伟峭拔犹如⼀束束的箭簇。

江上的⼩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阳⾥,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

彩⾊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鹭时⽽停歇时⽽飞起,这清丽的景⾊就是⽤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活⽆休⽌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

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眼帘的景⾊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苍绿。

直到如今的商⼥,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注释 登临送⽬:登⼭临⽔,举⽬望远。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陵。

千⾥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匹长长的⽩绢。

语出谢眺《晚登三⼭还望京⾢》:“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

练,⽩⾊的绢。

如簇:这⾥指群峰好像丛聚在⼀起。

簇,丛聚。

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

棹,划船的⼀种⼯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星河鹭(lù)起:⽩鹭从⽔中沙洲上飞起。

长江中有⽩鹭洲(在今南京⽔西门外)。

星河,银河,这⾥指长江。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桂枝香·金陵怀古》这是一首金陵怀古之词。

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写怀古之情。

下面由yjbys小编与您一起分享一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桂枝香·金陵怀古朝代:宋代作者:王安石原文: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归帆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译文及注释译文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

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

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

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

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注释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

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

练,白色的绢。

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

簇,丛聚。

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

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

长江中有白鹭洲(在今南京水西门外)。

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

《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

《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

《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金陵怀古》原文及赏析1龙虎地,繁华六代犹记。

红衣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秦淮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

白门外,枯杙倚,楼船朽橛难系。

石头城坏,有燕子衔泥故垒。

倡家犹唱后庭花,清商子夜流水。

卖花声过春满市。

闹红楼,烟月千里。

春色岂关人世。

野棠无主,流莺成对,街入临春故宫里。

翻译金陵乃位居险要之地,盘龙卧虎,历经六朝风雨。

曾经行人流连的荷塘莲叶今已凋枯殆尽,只有那白鹭洲上一两只正在起飞徒增荒凉的白鹭而已。

秦淮水东流,长江练无际。

金陵城外断木残桩遍地,即使有高大的楼船或战船也无法系桩停泊。

今日的金陵已是满身疮痍、处处狼藉,只有燕子衔泥筑巢。

歌女唱着《后庭花》,不知亡国之痛的人们仍在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街市人声鼎沸,红楼热闹,烟月千里。

春色岁岁虽然有,与人世变幻有何干系呢?野棠无主花散落,流莺对对,飞入那临春阁阁。

注释红衣:指荷叶,喻舞衣或舞裙。

白门:金陵。

枯杙:指枯断之木橛。

临春:陈后主为自己荒唐无度的生活建造的三阁之一的“临春阁”。

赏析《西河》属三叠慢词,这是作者次韵北宋周美成(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的一首和作。

它抒发了明清易代以后作者出自内心的黍离之悲、亡国之痛。

上片总写号称六代豪华的金陵古城已经破败不堪。

念昔日之盛叹今日之衰,为全首词定下了沉痛哀伤的基调。

首句起笔擒题,令一个三字句“龙虎地”,即以诸葛亮的赞语“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突出古城金陵乃位居险要、气象万千之地。

“六代繁华犹记”,这是对古城过去的繁华作空自回顾。

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皆在金陵建都,曾出现那些帝王统治下的繁华景象,故称六化豪华,可是今日词人眼下的金陵城已经“红衣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了。

唐赵嘏《长安晚秋》中有“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红衣”指荷叶,喻舞衣或舞裙,故此处写荷塘莲叶今已凋枯殆尽,喻指当时六朝弦歌妙舞的盛况今已不复存在,留下来的只是白鹭洲上一两只正在起飞徒增荒凉的白鹭而已。

金陵怀古 王珪《金陵怀古》

金陵怀古 王珪《金陵怀古》

金陵怀古王珪《金陵怀古》
《金陵怀古》是北宋诗人王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是一首
怀古诗,首联破题兼点明时间地点,并营造出孤寂凄凉的氛围,颔、颈两联描写眼观金陵秋景,分别写来渚孤鸟、淫雨归舟、秋风落叶、寒云旧楼,勾画出秋光的萧条,尾联是全诗秋景图的点睛之笔,反
映出诗人的忧思。

这首诗格调的寥落沉郁,与昂奋进取的盛唐气象
迥然有别,是一首写悲壮情绪的代表作。

原文: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释义:怀乡访古往事漫漫悠悠,我独上江城放眼尽是秋。

一鸟带烟从那沙洲飞来,数帆冒雨江水送下归舟。

晚风萧萧吹起落叶飘飞,寒云惨淡重压着旧城楼。

故国凄凉我还能去问谁,人世沧桑准还会再风流。

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1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翻译春潮淹没了冶城的洲渚,落日余晖斜照在征虏亭。

蔡洲新草茁壮一片嫩绿,幕府山上仍是烟霭青青。

国家的兴亡取决于人事,山河也徒有险峻的地形。

玉树后庭花这支亡国曲,凄婉幽怨令人不忍再听。

注释冶城:东吴著名的制造兵器之地。

冶:一作“台”。

征虏亭:亭名,在金陵。

蔡洲:江中洲名。

蔡:一作“芳”。

幕府:山名。

兴废:指国家兴亡。

人事:指人的作为。

山川空地形:徒然具有险要的山川形势。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所作歌曲名。

鉴赏“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首联写的是晨景和晚景。

诗人为寻访东吴当年冶铸之地――冶城的遗迹来到江边,正逢早潮上涨,水天空阔,满川风涛。

冶城这一以冶制吴刀、吴钩著名的古迹在何处,诗人徘徊寻觅,却四顾茫然。

只有那江涛的拍岸声和江边一片荒凉的景象。

它仿佛告诉人们: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得无影无踪了。

傍晚时分,征虏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晖之中,伴随着它的不过是投在地上的长长的黑影而已,那东晋王谢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排场,也早已销声匿迹。

尽管亭子与夕阳依旧,但人事却已全非。

诗在开头两句巧妙地把盛衰对比从景语中道出,使诗歌一落笔就紧扣题意,自然流露出吊古伤今之情。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颔联两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此处写的景,则不仅是对历史陈迹的凭吊,而且以雄伟美丽的山川为见证以抒怀,借以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某一历史问题的识见。

诗人说:看哪,时序虽在春寒料峭之中,那江心不沉的战船――蔡洲却已长出一片嫩绿的新草;那向称金陵门户的幕府山正雄视大江,山顶上升起袅袅青烟,光景依然如旧。

面对着滔滔江流,诗人想起了东晋军阀苏峻曾一度袭破金陵,企图凭借险阻,建立霸业。

不久陶侃、温峤起兵在此伐叛,舟师四万次于蔡洲。

一时舳舻相望,旌旗蔽空,激战累日,终于击败苏峻,使晋室转危为安。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释:(1)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2)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金陵是东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古都(3)天气初肃:天气刚转为清肃、萧索。

(4)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

语出谢《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

练,白色的绢。

(5)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

簇,丛聚。

(6)去(zhào):停船。

,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7) 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

星河,指长江。

(8) 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9) 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

(10)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11) 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12) 凭高:登高。

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13) 谩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

这是作者的感叹。

(14) 商女:歌女。

(15) 《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参考译: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

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的酒旗斜出直。

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金陵怀古其四王安石翻译

金陵怀古其四王安石翻译

《金陵怀古四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

这四首诗主旨为感慨兴亡。

第一首诗表面上是怀古吊今的嗟叹,其实隐含着历史朝代的兴衰更替具有必然性的思想。

其余三首则在第一首的基调上进行推衍演绎。

后三首的前半部分都是对宋太祖夺取金陵统一全国的勋业的歌颂,后半部分则多为寄托兴亡的感慨,概括历代政权盛衰的规律。

全诗语言高度概括精练,主题鲜明,情感充盈,既包含着诗人的丰富感情和想象,也包含着思想家深沉的睿智和政治家匡时忧国的怀抱。

作品原文金陵怀古四首⑴其一霸祖孤身取二江⑵,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⑶?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⑷。

黍离麦秀从来事⑸,且置兴亡近酒缸。

其二天兵南下此桥江⑹,敌国当时指顾降。

山水雄豪空复在,君王神武自难双⑺。

留连落日频回首,想像余墟独倚窗。

却怪夏阳才一苇,汉家何事费罂缸。

其三地势东回万里江,云间天阙古来双。

兵缠四海英雄得,圣出中原次第降。

山水寂寥埋王气,风烟萧飒满僧窗。

废陵坏冢空冠剑,谁复沾缨酹一缸⑻。

其四忆昨天兵下蜀江,将军谈笑士争降。

黄旗已尽年三百⑼,紫气空收剑一双。

破堞自生新草木⑽,废宫谁识旧轩窗。

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花前白玉缸。

词句注释⑴金陵:六朝和五代十国南唐的故都,即今江苏省南京市。

⑵霸祖:指在金陵开创基业,取得霸权的历朝开国君主。

孤身:形容开国君主白手起家,取得天下。

二江:北宋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的简称,其地相当于今江西全部、江苏和安徽长江以南部分以及湖北的部分地区。

⑶逸乐:安乐。

这两句的意思是:追求豪华生活都是在成功之后,哪知道亡国之祸总是和贪图安乐连在一起的?⑷后庭:指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曲。

陈后主在位荒淫腐败,以致亡国,故此曲被称为亡国之音。

⑸黍离:《诗经》篇名,即《国风·王风·黍离》,旧说为东周大夫行经西周故都,见宗庙宫室尽为禾黍,因眷怀故国而作。

麦秀:即《麦秀歌》,为殷朝旧臣路过故都,因悯伤故国而作。

⑹天兵:旧称封建王朝的军队。

金陵怀古(王安石)全诗赏析,原文翻译

金陵怀古(王安石)全诗赏析,原文翻译

金陵怀古(王安石)全诗赏析,原文翻译破堞自生新草木②,废宫谁识旧轩窗。

不须搔首寻遗事,且倒前白玉缸。

[注释①黄旗:古代军中用旗。

②堞:也叫女墙,城上如齿状的矮墙。

[简析王安石的《金陵怀古》共四首,这是第四首。

这首怀古基本上是模仿刘禹锡的《西塞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两相比较,高下立见。

刘诗前半追叙史实,洗炼紧凑,表现出王浚摧枯拉朽之势,气势何等豪迈,笔墨非常淋漓酣畅。

而王诗叙事欠洗炼紧凑,忆昨两字纯属多余,下句繁杂,缺乏一气流转的顺畅感。

颔联无论在气势上,还是在深沉感上都明显弱于刘诗。

刘诗后半抒情,犀利的笔锋直指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向他们发出严正的警告,义正辞严,力透纸背,极富现实意义。

王诗则发古之幽思,虽然也有感慨和惆怅,但还是以开怀畅饮收场,其意义有限。

且破堞自生新草木完全是效颦故垒萧萧芦荻秋,而原作的灵气则被扫荡无余了。

倒是王安石那首《桂枝香金陵怀古》词填得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首词不但立意高远,体气刚健浑厚,化用前人诗句不着痕迹,且笔力遒劲,而神采飞扬,足与刘诗匹敌,堪称金陵怀古之杰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辇 心路 庾江 开枫 府暗 ,, 老宫 作庭 北野 朝草 臣春
司 空 曙
金 陵 怀 古
作者简介:
司空曙(约720-790年),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 河北永年县东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约唐 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 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 中不给,遣其爱姬。韦辠节度剑南,辟致幕府。授洛阳主 簿。未几,迁长林县丞。累官左拾遗。终水部郎中。曙诗 有集二卷,登进士第,不详何年。曾官主簿。大历五年任 左拾遗,贬长林(今湖北荆门西北)丞。贞元间,在剑南西 川节度使韦皋幕任职,官检校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曙 为卢纶表兄,亦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为行旅赠别 之作,长于抒情,多有名句。胡震亨曰:"司空虞部婉雅 闲淡,语近性情。"(《唐音癸签》卷七)有《司空文明诗 集》。其诗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 思,长于五律。诗风闲雅疏淡。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 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 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 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 惟有青山似洛中
唐诗亦游许卯睦中卧平丹 诗至富、浑桥州三病二阳 人三情怀为。、年多县 人 中十趣古晚自郢 年县 许 的一。、唐编州拜。令。浑 地首《赠一其刺监后 大 位之唐别大诗史察来因和字 。多诗 家集。御病为六用 鼓都 晚史愈勤年晦 学进 亦吹有长名年 历 可》佳于为退 任劳士润 以选句五《稳任润心 州 反许。七丁 虞州 历丹 映浑七言卯居部司损任阳 他七言律集丹员马其当今 在言绝诗》阳外。健涂江 晚律句 。丁郎大康、苏 太 记 )
1.辇路:皇帝乘车经过的道路。 2.庾开府:庾信,南朝梁著名诗人,因曾官开 府仪同三司,故称。庾信出使北朝西魏期间, 梁为西魏所亡,遂被强留长安。北周代魏后, 他又被迫仕于周,一直留在北朝,最后死于把古都金陵衰败荒凉的景象,表现得很 具体,很鲜明。一个“暗”字,既写江枫的高大 幽深,又写诗人心情;而着一“春”字更是带有 许多凄凉。后两句怀古。与金陵有关的人物是很 多的,但诗人却就写了庾信,或许是诗人的经历 跟庾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吧。所以,诗人用庾信 的典故,既感伤历史上六朝的兴亡变化,又借以 表达自己羁旅他乡不能回故园的愁思。
谢谢!
公 管 信 管 信 管 田 凌 霄 蒋 文 蹊 王 君
参 与 人 :
许浑诗隐隐用了这个典故“惟 有青山似洛中”也还是“风景不殊” 的意思。当年从洛阳迁都到金陵, 觉得金陵很象洛阳。现在金陵的六 代豪华都已消灭,而自然风景依然 和洛阳一样。这一句诗的作用,是 呼应历史。从陈后主的亡国起兴, 第二联立即提及六代宫,表示这首 诗并不专指陈朝。最后以东晋建都 时士大夫流亡到金陵时的感想作结 束。
作 者 简 介 :
,
,
,
,
,
, , ,
, ,
,
,
,
,
(
,
,
1.黍:语本《诗经〃王风〃黍离》小序:周大夫行役过 故宗庙宫室之地,看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 因而作了《黍离》一诗。 2.石燕:《浙中记》载:“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 风雨止还为石。” 3.江豚《南越志》载:”江豚如猪,居水中,每于浪尖 跳跃,风辄起。 4.青山似洛中: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李白《金陵 三首》:“山似洛阳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