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金色的草地》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金色的草地》优秀教案及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欣赏和描述文章中的自然景观。
二、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金色的草地》全文及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已阅读《金色的草地》全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对金色草地的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快速阅读(5分钟)1)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2)金色草地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感受?3. 深入阅读(10分钟)1)文章中的主人公为什么喜欢草地?2)金色草地对主人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3)文章中的自然景观是如何描绘的?4.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培养合作能力。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让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文章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金色草地。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观。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文章情感表达的理解和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六、教学拓展活动1. 图片展览:让学生收集有关自然景观的图片,组织一次班级内的图片展览,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2. 写作练习:让学生以金色草地为背景,创作一篇小故事或短文,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文章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体验角色的情感和经历,增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金色的草地》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8篇)
《金色的草地》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8篇)《金色的草地》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8篇)《金色的草地》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1【教材理解】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
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
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
接着写了“我”(弟弟)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最后作者总结全文: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课文在课后第二题,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兄弟俩对于蒲公英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课文语言平实,内容也比较简单。
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因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不能仅停留在“草地玩耍游戏”和“蒲公英的变色”上。
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这也是学习本篇课文的难点所在。
【设计理念】设计时,着重通过朗读,再现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通过仔细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蒲公英一天里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最后的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学情简介】对于县城的孩子来说,蒲公英这种植物离孩子的生活有一段距离,孩子们之前并不了解这种植物及它的属性,是本文中理解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金色的草地教案及课后反思
教案:金色的草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和人物,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课文中描绘的景色。
(2)运用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和人物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金色的草地》课件或纸质教案。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3. 教学资源:相关图片、视频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金色的草地、蝴蝶、小孩子等。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板书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教师解释生字词含义,让学生学会运用。
4. 课堂练习(1)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5. 情感体验(1)分组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文中人物情感。
(2)学生分享感受,教师点评。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
五、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是否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是否能熟练运用生字词。
(3)学生是否能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反思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反思金色的草地是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的作品,那么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反思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感受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以及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1、能够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种子时的情形,能够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2、通过朗读课文,表达出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及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感受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体会作者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蒲公英的图片及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草地上玩过吗?你见过的草地是什么样的?2、他们在草地上玩儿些什么呢?3、你们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草地是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自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要借助读音读。
2、指名读课文,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3、投影出示生字新词。
(1)自读、抽读、指名读。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指导学生读音,培养学生识字习惯。
(4)指导书写。
(5)学生书写,注意纠正。
(6)巩固检查。
三、初读感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文中那片草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生思考、讨论后,全班交流。
2、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感受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口头填空。
( )的草地2、自然过渡:这道题有很多种填法,同学们看了课文就知道了。
关于《金色的草地》教案及课后反思
1.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金色的草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自然的情感。
1.2 教学重点(1)理解《金色的草地》的内容,体会文章的表达技巧。
(2)培养学生合作探讨、自主学习的能力。
1.3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
(2)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对生活的感悟。
二、教学方法2.1 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对《金色的草地》进行讲解,分析文章的主题、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2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
2.3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金色的草地》的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结构。
3.3 课堂讲解教师对文章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5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讨论,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精神,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4.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4.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6.1 相关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自然、生活的文学作品,如《小王子》、《草房子》等,拓宽阅读视野。
6.2 写作练习让学生以《我眼中的金色草地》为题,写一篇作文,描绘自己身边的自然景色,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1所执教的《金色的草地》一课是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金色的草地》是苏联作家描写的一个有趣故事。
通过我和弟弟对蒲公英早晚变化地观察,认识到草地、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文章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这一维度,教学中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
一、揭题良好的教学氛围,饱满的学习热情是学习成功的中国。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生活经验,对蒲公英有一定了解,因此这一步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谈自己对蒲公英的了解,以便更好的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三年级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常用的识字方法,已具备借助字典认读生字的能力。
在这一步教学中,主要使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识记的基础上读通课文。
教师通过在语言环境中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三、细读文1、学习1、2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的学习,我采用比较学习的方法。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我家窗前的草地上有许多蒲公英,每当它开放时变成金黄色,大家都夸金色的草地太美了。
第二自然段写了我和弟弟为了寻开心揪掉这些蒲公英。
通过美读第一自然段,使学生了解蒲公英很美,读第二自然段抓住句子就这样,我们总是为了寻开心,揪掉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
和换词练习引人注目,了解这么美的蒲公英不被我和弟弟注意,我们不喜欢蒲公英,只是用它来寻开心,为后文我和弟弟对蒲公英态度的变化(喜欢蒲公英)做铺垫。
2、学习3、4、5自然段: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这一环节的学习,在小组中说说我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将集体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
利用复述和小练习的形式使学生了解蒲公英在不同时间它的花瓣形状、颜色都有所不同,渗透自然知识。
《金色的草地》教案及反思
《金色的草地》优秀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课文中的景物。
(2)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3)学会通过推理和想象,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2)培养学生对家庭、亲人的关爱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图片展示和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主题和寓意。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并能够进行推理和想象。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金色的草地》。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和情感。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3)教师讲解生字词,解答学生疑问。
3. 探讨课文主题和寓意:(1)小组合作,探讨课文的主题和寓意。
4. 情感体验与表达:(1)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所传达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尝试用语言或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金色草地。
(3)写一篇关于家庭、亲情的小作文。
2. 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小组合作,准备下一节课的课文展示。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吸收知识。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通用6篇)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通用6篇)《金色的草地》及篇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包括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
2、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多媒体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朗读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解决。
二读:连读。
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四读:选读。
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三、检查自学情况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2、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设计说明《金色的草地》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观察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
课文语言平实,意境优美,充满童真童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先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接着了解“我”观察到的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感受“我”观察的细致;然后自己观察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或场景的变化情况,通过观察实践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观察一种动物、一种植物或一处场景。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质疑课题,设置悬念1.板书“________的草地”,并提问: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草地呢?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2.补充课文题目,鼓励质疑: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金色)看到课文题目,你有哪些疑问?3.过渡: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金色的草地,去领略它的风采,感受它的神奇,探索它的奥秘吧!设计意图:文题即文章的眼睛!开课伊始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目质疑,将“金色的草地”设为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对感知课文内容的渴望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
自学提示:(1)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互读生字词,识记字形。
(2)课件出示词语:蒲公英盛开玩耍叫喊打哈欠钓鱼而是观察合拢有趣喜爱睡觉(3)理解词语。
①“合拢”“打哈欠”等词语可以通过做动作来理解。
②对于“有趣”等词语可以放在语境中理解。
③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查词典来理解。
(4)指名读词语,请小老师领读。
(5)巩固识字。
(课件相机出示重点会认字)①“蒲”读pú,用加一加的方法帮助记忆。
②出示“英”,学生理解字义并组词。
③分“耍”与“要”、“钓”与“钩”、“欠”与“吹”、“拢”与“笼”。
《金色的草地》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主题:《金色的草地》优秀教案及反思二、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金色的草地》,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亲情友情的美好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 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1. 课文《金色的草地》内容解析。
2. 课文朗读、口语表达、写作训练。
3. 针对课文内容的反思与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图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金色的草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的美好情感。
3. 朗读训练: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4. 口语表达: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口语表达,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 写作训练:以《金色的草地》为素材,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6. 反思与讨论: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口语表达、写作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自然之美、生活之情、亲情友情的感悟。
3. 学生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六、教学资源:1. 课文《金色的草地》文本。
2. 自然景色图片。
3. 写作素材。
七、教学建议:1. 注重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表达,培养自信心。
3.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4. 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注重教师自身的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九、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金色的草地》。
2. 针对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色,拍摄一张照片,并配以文字描述。
十、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阅读理解、朗读训练。
2. 第二课时:口语表达、写作训练、反思与讨论。
3. 第三课时:教学评价、课后作业布置。
关于《金色的草地》教案及课后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关于《金色的草地》教案及课后反思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金色的草地》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朗读、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金色的草地》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环境保护主题。
2. 培养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金黄色的草地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中草地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草地的美丽。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金色的草地》,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帮助学生理解草地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一些环保知识和行动。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草地和环境,并制定出一份保护计划。
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计划,其他学生可以提出建议和意见。
5. 课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堂所学,让学生思考如何将环保行动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鼓励学生在课后参与一些环保活动。
三、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和表达,以及课后环保行动的实施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变化,了解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是否有所提高。
四、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和记录草地的状况,了解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和绘画活动,让学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该反思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反应。
教师可以思考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了课文内容,是否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是否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行动中。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金色的草地教学实践反思(3篇)
第1篇一、引言《金色的草地》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篇富有哲理的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我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方式,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背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朗读课文在朗读环节,我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接着,我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 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1)提问法: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讨论法: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体会角色的心理变化。
4. 拓展延伸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设计了一系列拓展延伸活动:(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金色草地”的理解。
(3)让学生收集有关草地的资料,了解草地的特点。
三、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本次教学,我认为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学生在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拓展延伸等方面都有所收获。
这得益于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2. 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教学方法的运用:(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学生参与度本次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得益于我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4. 教学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1)对课文内容的挖掘不够深入,未能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教育价值。
《金色的草地》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名称:《金色的草地》优秀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金色的草地》的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课文《金色的草地》的阅读与理解。
2. 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与应用。
3. 课文主题的讨论和反思。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能够进行口语表达和小组讨论。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金色的草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对大自然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金色的草地》,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词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主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 课文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主题,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6. 总结与作业: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角色扮演等。
2. 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语法、发音和流利度。
3. 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金色的草地》的原文。
2. 图片素材:与金色草地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词汇卡片:制作重点词汇的卡片,用于学生学习和复习。
4. 小组讨论指南:提供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八、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教具准备:课件、蒲公英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词语搭配练习。
金色的(阳光)金色的(麦浪)金色的(童年)金色的(草地)……师:《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呢?二、新授:(一)同学们,你们见过蒲公英吗?说说你看过的蒲公英。
老师拿出事先准备的蒲公英,拿给学生看。
点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
课文中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蒲公英的呢?(二)自读课文,把不明白的地方在书中批注。
1、学生质疑:老师估计学生的问题有:(1)乡下是什么地方?(2)为什么蒲公英开花的时候,是我和弟弟最开心的日子?(3)什么叫不引人注目?(4)我的新发现是什么?(5)草地的颜色是做梦变化的?(6)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7)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提出后当时就解决。
2、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有什么关系?出示上面两幅图,让学生观察,直观上的不同。
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3、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
老师行间巡视。
老师把蒲公英的实物交给动手实验的这一组学生。
点评:老师没有过多地设计问题来牵着学生,而是让学生找到有相同兴趣的伙伴一起来解决问题。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4、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读书小组:直接读第三段。
一个学生读书,其它学生补充解释。
着重用书上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读到早晨、中午、傍晚的景色时,请画画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图画,并解释。
可以及时利用刚才出示的那两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随机出现蒲公英的课件。
《金色的草地》教案15篇
《金色的草地》教案15篇《金色的草地》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认识“蒲、英、耍、钓”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欠、喜”等13个生字,会写“乡下、窗前、合拢”等18个词语。
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展开合理想象,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难点: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看到的草地,并用一个词来形容。
紧接着出示课文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导语: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草地,同学们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你心中的草地吗?(学生作答)大家形容得都很形象。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学习一篇新课文。
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眼中的草地是什么样的呢?(板书题目,读课题)老师看到大家在读“金色的草地”这个题目时,露出了不解的表情。
是呀,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是秋天小草枯黄以后的草地吗?草地上的什么东西是金色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这篇课文,去探索“金色草地”中的奥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明确:蒲公英的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就是金色的了。
2.出示幻灯片,向学生介绍蒲公英的资料。
3.字词教学。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所学生字词,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开火车组词读的形式攻克生字。
然后进行写字教学。
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示范,强调易错笔画,学生描一写一,教师巡视。
4.朗读教学。
段落标序号后,分组分段朗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声音洪亮,尽量读出自己的感情。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1.自由朗读课文,同桌间讨论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明确:先让学生自主归纳出“美丽”“可爱”“有趣”等词,再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作者直接赞美的语句“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帮助学生把握__的感情基调。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金色的草地》记叙了一个小男孩由无意中发现了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到开始注意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与蒲公英成为朋友的经过。
课文语言通俗,内容浅显易懂。
学生要通过读课文,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目标]1、学会“色、草、片、变、发、并、而、怎”8个生字,会认“英、钓、注、意、观、察、便、张”8个生字,认识偏旁“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体会第1自然段的发现与第2自然段的发现有什么不同,增强观察自然的意识。
[设计理念]鄂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是以“发现”为话题组织材料的。
《金色的草地》被编人这个单元,编者的意图也旨在让学生从小男孩由偶然的无意发现到主动去观察、发现的行为中受到启示,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发现欲,从而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实践身边的科学。
根据新课标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及“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结合本课和本单元编排的特点,我应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质疑研读为主线,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设计本课,力图通过围绕发现,引导学生探究性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受到启发教育,达成学习目标,并从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质疑释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品读感悟第1自然段内容;指导书写部分生字“色、草、片、变”。
)一、创境引新,激趣导入1、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色的草地》一课的生字词,还和一个小男孩一起发现了一片金色的草地。
(相机课件出示:一片蒲公英开放变成金黄色的画面。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草地印象如何呢?(学生答)让我们打开书带着对草地的赞美和喜爱,自由读这课第1自然段。
三年级语文课文《金色的草地》的教学反思(优秀10篇)
三年级语文课文《金色的草地》的教学反思(优秀10篇)《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篇一这篇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特别是课文中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又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教学前,我准备有关蒲公英的挂图或照片,还让学生查找有关蒲公英的资料。
这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出示课件,画面上蓝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黄色的蒲公英,色彩鲜艳,给学生以美的震撼,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的欲望。
第三自然段是本篇的重点段,在学习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聆听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
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
学生在感受到了发现后的惊喜后,和文中的“我”产生了共鸣,很自然的联系上下文又理解了“我”感情的变化,从“摘着玩”到“最喜爱”。
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目观其形、耳闻其音、心通其义。
通过阅读,学生对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已完全掌握,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非最终目的,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的范例,因此设计了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观察他们所喜爱的花草,练习说说他们的新发现,享受发现的乐趣。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篇二《金色的草地》讲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我”家门前的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快乐。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蒲公英的花瓣会合拢、张开,长满蒲公英的草地也随之变色。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课文的语言清新活泼,比喻生动形象,充满童趣。
蒲公英又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植物,给孩子们增添了许多乐趣。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反思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地的变化和美丽。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感受草地变化。
2.教学难点:培养观察力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草地的图片,引出课题。
(2)提问学生对草地的印象。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圈出生字。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纠正字音。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精读课文
(1)分段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草地在不同时间的颜色变化及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草地的美丽。
4.拓展延伸
(1)让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的变化。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5.书写指导
(1)观察“蒲、英”等字的结构和笔画。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
教学反思:图片导入让学生对草地有了直观的感受,但在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时,可以提供一些观察方法和记录表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观察。
在拓展环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分享会。
关于《金色的草地》教案及课后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关于《金色的草地》教案及课后反思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1课时教材:《语文》课本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草地,激发学习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草地的认识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主题思想。
(2)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语文基础。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挑选学生代表分享练习成果。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课后反思,总结学习经验。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草地的短文。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大自然,拍摄一张照片,并配上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草地图片、播放相关音频或视频,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 启发引导: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包括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6、教师出示课件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7、本课生字较多,你是用哪些方法进行记忆的。(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8、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1、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板书设计:2金色的草地
⑶按时间的顺序说说草地颜色的变化?
2、我还有什么新发现?
形状பைடு நூலகம்板书(合拢xx)
⑴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花瓣到底是怎么动的,你想亲眼去看一看吗?
出示课件,音乐渐起,教师范读:“原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指导朗读:同学们请你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练习朗读,先自己练着读一读。
2、指名读。
学习二、四自然段: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们”有了什么变化?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1、指名说我们有了什么变化?
2、联系课文说一说我们一开始是怎么玩的?
3、现在呢?最喜爱
4、发散:你会怎么爱?(会说点什么?会做点什么?)5、指名读、齐读第五自然段。
新发现:xx一天的变化
新发现前:我和弟弟揪它们做游戏
新发现后:xx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特别是课文中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又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2、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教学前,我准备有关蒲公英的挂图或照片,还让学生查找有关蒲公英的资料。这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出示课件,画面上蓝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黄色的蒲公英,色彩鲜艳,给学生以美的震撼,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的欲望。第三自然段是本篇的重点段,在学习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聆听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学生在感受到了发现后的惊喜后,和文中的“我”产生了共鸣,很自然的联系上下文又理解了“我”感情的变化,从“摘着玩”到“最喜爱”。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目观其形、耳闻其音、心通其义。
三、总结全文
1、看板书,全班交流
2、发散:
其实自然界还有许多花草也有这个特点,有没有发现的,谁来说说你知道的?
3、总结:
同学们,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课下请观察你喜欢的花草,下节课说说你的新发现,好吗?
板书设计:
2金色的草
绿金绿
合拢xx合拢
⑶花瓣是怎么动的,我们再来默读这几句话,把表示花瓣动的词语画下来。
⑷(出示课件)指名说一说画的词语。
⑸谁能看着这几句话加上动作来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他的动作。
⑹我们伸出手来,加上动作再来一起读读这几句话。
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许许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们却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发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通过阅读,学生对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已完全掌握,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非最终目的,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的范例,因此设计了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观察他们所喜爱的花草,练习说说他们的新发现,享受发现的乐趣。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
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5、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xx耍绒假朝些钓察瓣拢掌趣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课件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带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出示课件)
2、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
2、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xx的资料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朗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3、大家是怎么xx这片草地的?
4、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
学习第三自然:
1、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颜色:板书:(绿、金、绿)
⑴这个发现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你注意了颜色的变化跟什么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