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填图方法(中国地质大学)讲解学习
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方法介绍

3、每个点上要记录点号、 位置、地质点性质、地质点的 描述、样品及位置、照片、路 线地质等内容。
4、在记录本背页绘制信手 剖面和素描图。
5、每条路线完成后要编写 路线小结。
素描图
野外记录
信手剖面
地质填图野外记录格式
路线编号:
地形图放大后的地形图。 6、编制地质草图(非常重要)
五、踏勘工作
踏勘工作主要解决的问题
1、了解区内的工区范围、地形、主要的岩 石类型、地质构造、矿产分布、地形地貌、 覆盖程度、交通等。
2、选择实测地质剖面的位置。
六、实测地质剖面
(一)剖面的布设要求
1、剖面垂直构 造线布置,一般要 穿透整个工区,特 殊情况下可分段布 设,但必须控制住 整个测区。
(九)剖面平面图的绘制
七、地质填图
观察路线的布置
观察路线的布置 遵循已知到未知的原 则,一般由实测剖面 两侧逐步开展填图工 作。
观察路线以穿越法 为主,配合追索法进 行地质填图,适当可 采用放射状等路线。
穿越法路线的布置 要垂直总体构造线方 向。追索法以控制所 追索的地质体界线为 准。
地质填图点线密度要求
C 东
C
(七)剖面小结
一、剖面概况 1、剖面起止:
2、剖面长度 3、剖面完成工作量 包括各类样品
剖面小结
二、岩石类型用岩石组合 1、岩石类型
沉积岩岩石类型、侵入 岩岩石类型、火山岩石类型、变质岩岩石类型
2、岩石组合 沉积岩岩石组合、侵入 岩岩石组合、火山岩石组合、变质岩岩石组合
三、构造特征 褶皱、断裂、变形构造(各类面理、线理)、韧性剪切带、推覆构造等构造特征
地质填图基本方法(最终稿)

地质填图基本方法一、通过剖面测统一地质填图单元在开展地质填图之前,必需建立统一的地质填图单元。
此项工作主要是通过实测地质剖面研究建立地质填图单元。
测制能控制全测区各时代地层的地层剖面、岩浆岩剖面变质岩剖面及构造地质剖面,划分出可供填图使用岩石地层单位(含火山岩)及岩浆岩单元和变质岩单元和构造单元(断裂和褶皱)。
剖面必须部署在地质体露头良好和具有代表性的剖位测制。
剖面测线尽可能垂直地层走向,夹角一般不要小于30º(特殊情况例外)。
(一)地层剖面在无明显变质或浅变质沉积岩区,按1:5000精度测制主干地层剖面和辅助地层剖面。
建立起工作区基本地层层序,尽可能开展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及层序地层的划分及沉积岩相和沉积盆地演化及地层含矿性的综合研究,并采集相关测试样品和古生物样品。
研究区内至少有一条比较完整的地层剖面能对测区出露地层达到基本控制。
当测区内剖面不能满足研究要求时,即应在相邻图幅补充测制剖面进行完善。
辅助剖面测制重点主干补救主干剖面尚未很好解决的地质问题和控制岩相变化。
(二)岩浆岩剖面岩浆岩剖面包括火山岩剖面和侵入岩剖面两部分。
火山岩剖面:具有岩浆岩剖面和地层剖面的双重特性,一般在地层剖面中部署,按岩浆岩研究要求观察研究并采集相应测试样品。
由于火山岩的岩相变化较大,应尽可能性能部署辅助剖面控制。
侵入岩剖面:剖面部署一般垂直于岩体长轴和面理(或线理)方向测制。
正确划分不同期次(或序次)侵入体,并进行相带划分,采集必要的岩矿标本、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及稀土和同位素年龄样品。
对岩体侵入接触变质带要作重点研究。
重点研究岩体含矿性及岩浆活动与成矿的关系。
剖面比例尺大小据岩体大小和岩石和岩相复杂程度而定。
大型岩体(大岩株和岩基)的剖面测制可用高精度GPS仪测量数据定位成图。
(三)变质岩剖面变质岩剖面包括有区域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岩三个部分。
在各条地质剖面测制过程中,均应有变质岩剖面的研究内容。
04野外填绘地质图方法

野外填绘地质图方法与要求一、地质填图方法简述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一个地区的主要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各种岩层、地质构造、矿床等的时代、产状、分布和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图(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地质填图,则是沿着布置的观察路线,将地质点或构造点标在地形图上(即定点),并在地形图上勾绘出点周围的地质界线或断层线等。
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步骤1.明确填图的比例尺,确定观察点、线密度为了确保填图质量,1:5000地质图总的要求线距200-250m,点距视构造的复杂程度,基岩的出露情况和要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而决定,点距一般应小于线距。
2.确定填图单元填图单元的划分是地质填图的基础,根据比例尺及岩性的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确定本次实习区的地质填图单元,本次填图单位为:莲沱组(Nh1l);南沱组(Nh2n);陡山沱组(Z1d)一、二、三、四段;灯影组(Z1dn)一、二、三段;第四系(Q4)。
3.布置观察路线布置观察路线一般有两种方法:(1)追索法:在制绘不同时代地层的地质界线时,沿地层走向,或者为了解决某一地质问题(如断层),而沿着一特定方向进行地质观察来填绘地质图的方法。
追索法适应下列情况:A.地层岩性、厚度变化大,只有在追索过程中才能准确地了解其横向变化,掌握地质界线的延伸和分布;B.地质界线不明显,一定要经过追索才能填绘;C.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地区,为了更好的填绘出断层线而采用追索法;D.山脊、沟谷、水系平行于地层走向分布,地形条件有利于追索性。
(2)穿越法:垂直或大角度斜交地层走向(或构造线方向)布置观察路线进行地质观察和填绘地质图的方法。
穿越法适用于下列情况:A.露头好,岩性、厚度变化不大,地层分界清楚;B.构造相对较简单;C.地形平缓,且沟谷、水系多垂直或斜交地层走向分布。
穿越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很快地了解到岩层的厚度、地层剖面及纵向变化。
实习区地形、地质条件适合用穿越法,可以采用以穿越法为主,局部地段选用追索法。
地质填图方法和注意的几个问题

地质填图方法和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地质填图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1、地质填图的定义和作用地质填图即地质测量,在预查、普查阶段是一种大面积的综合性金矿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在详查、勘探阶段则是一种详细研究矿床地质,进行矿床评价勘探和资源/储量计算的基础工作。
定义:是运用地质理论和有关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查明工作区的地层、岩石、构造与矿产的基本地质特征,研究各种成矿规律和各种找矿信息进行找矿。
在普查阶段所进行的地质填图是普查找矿的一种手段。
它侧重于对金矿及共生、伴生矿产的寻找,与区域地质填图的要求有所不同。
2、地质填图的基本任务主要是收集、整理和研究地表地质现象,为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提供资料。
它是各项地质工作包括勘查工程布署及物探、化探、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
地质填图工作搞的不好将影响整个地质工作的质量,但它又是与其他地质工作互为补充的。
3、不同地区地质填图的基本要求(1)火山岩分布地区进行地质填图的基本要求a查明火山岩的分布、查明火山活动的地质时代。
b全面研究火山岩的矿物、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形态、产状、厚度及其变化规律,对于海底火山喷发要划分喷发沉积类型(火山熔岩一碎屑岩类型或硅质岩类型)。
c详细研究火山角砾岩分布特征、熔岩厚度及其分布情况、火山碎屑沉积岩形成地段的分布情况。
d研究变质作用、构造或断裂与蚀变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关系。
e综合上述,结合物探、化探、重砂资料,总结成矿规律,预测成矿有利地段。
(2)对变质岩分布区进行地质填图的基本要求a查明变质岩的分布,区分不同变质岩系和岩体,同时推定或确定其时代。
b研究岩系(岩体)内部构造,应特别注意从现在观察到的不同时期的复合构造现象中,去探索恢复早期的和原始的构造。
当恢复有困难时,应利用全面综合的办法,包括区域地质构造一建造条件、变质岩的产状、接触关系、共生组合、变余结构和构造以及矿物一岩石化学分析资料的各种比较研究与图解分析的办法进行综合研究。
地质填图工作基本方法

地质填图法

地质填图法的导线法[导读]导线法是剖面法的一个变种,或可谓导线法是介乎剖面法与地质界线追索法之间的一种地质测量方法。
优点是机动灵活,对不同的地质体都适用,缺点是工作量大,速度慢,精度一般不高,难于构成一个完正的构造概念。
一般不常单独使用,有时作为辅助测量方法。
一、导线法是剖面法的一个变种,或可谓导线法是介乎剖面法与地质界线追索法之间的一种地质测量方法。
为了适应地质研究的要求,导线方向可以任意变换,对初到一地区,资料欠缺急需地质图件,或暂时无底图而要求大比例尺地质图件时较为适用。
优点是机动灵活,对不同的地质体都适用,缺点是工作量大,速度慢,精度一般不高,难于构成一个完正的构造概念。
一般不常单独使用,有时作为辅助测量方法。
适应条件(一)一般适用于在面积较小的工作区内测量单一的或某特定的地质体。
对侵入岩接触带、矿体边界的研究和圈定,较为合适。
(二)构造变动复杂的地区,应用于查明不同的构造线的截、接关系。
(三)比较适宜于比例尺较大的填图区。
二、工作程序与工作方法:大体上与剖面法同。
所不同之处有:(一)地质测量路线是由一条在野外根据具体情况而随时变换方向的导线构成,因此事先很难确定剖面测量路线的位置及方向,仍需要一定的“实测剖面”和控制剖面。
(二)沿层或沿构造线追索时,适用地质界线追索法的某些方法和要求。
地质填图法的地质界线追索法[导读]是根据对矿床中的主要地质界线及构造线的追索研究,来了解矿床的全部地质构造。
其优点是能详细研究矿床地质条件沿走向的变化,缺点是往往忽视了矿床地质条件沿倾向的变化,并难于及时构成一个完整的构造概念。
本文重点介绍了地质填图法的地质界线追索法的适应条件及工作程序与工作方法。
一、是根据对矿床中的主要地质界线及构造线的追索研究,来了解矿床的全部地质构造。
其优点是能详细研究矿床地质条件沿走向的变化,缺点是往往忽视了矿床地质条件沿倾向的变化,并难于及时构成一个完整的构造概念。
其适应条件如下L(一)除地质条件很复的矿床外,一般复杂至简单的矿床均可应用。
地质填图方法简介2012

比例尺的精度要求,又能发挥最佳效率。 每一条观测路线的布
置都应有既定的目的和任务。一般地说,经过初步踏勘,每条路 线的内容都是预先设计的。
四、填图观测点布置原则和标测方法
原则:观测点的布置能有效控制各种地质界线。 (1) 布置在填图单位的界线上、标志层、化石层,岩性和岩相明
显变化的地方;
(2) 矿化现象、蚀变带、矿体; (3) 褶皱轴部及转折端,断层及节理的岩层产状急剧变化处; (4) 河流冲沟切割的剖面和采石场等人工露头处。此外,还有水 文、地貌、风景、出土文物地点等位置上,切忌机械地等距
七、填图过程中观测点的连接 1.系与系之间的界线 2.连接附近相同的界线点 3.遵循“V”字形法则
C
P
填图基本操作
S1f
C P
C P
关于“V”字形法则 特殊情况
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
弯曲方向—相同
曲率: 地形线>地层界线
相反相同
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
坡角>岩层倾角
弯曲方向:相同
曲率: 地层界线>地形线
离布点。
五通组顶部粘土岩和砂岩
断层角砾岩
断层
金陵组生物灰岩
地层界线 标志层
枢纽
梁山煤线
P2q
C2c
褶皱转折端
风景点
下降泉
采场
岩脉
观测点标定:地形图上标定观测点的位置必须要求准
确,不能超过填图精度要求的允许误差 (即不得超过
1mm)。
三种定点方法:
(1)目测法: 目估点位,按比例在地形图上定出点位。
相同相同
坡角<岩层倾角
弯曲方向:相反
相同相反
倾斜岩层
—“V”形法则
地质填图讲课学习资料

五、观测点的记录内容及格式
观察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应根据各点的具 体情况详尽描述,重点突出,强调连续观察、连续记录,严肃认真, 充分收集第一性资料,切忌简单化、主观随意、孤点记录。
沉积岩区、变质岩区和侵入岩区的观察记录重点各有侧重。 1、地质观测点记录的内容如下: a 沉积岩区: 首先搞清地层层序,然后对具体岩石进行描述(颜 色、结构、构造、碎屑物成分、粒度、形态、胶结类型、胶结物成分, 岩石命名、风化外貌特征、次生变化等),对地层厚度变化、化石层、 含矿层、标志层应详尽描述。 b 变质岩区:描述岩石的产出状态、颜色及结构构造、主要及次 要矿物含量,不同矿物的排列方式及不同岩性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特 征矿物(白云母、黑云母、铁铝榴石、十字石、蓝闪石、矽线石等) 的出现与否,原生层理及片麻理的产状、构造的叠加与否,混合岩基 体及脉体情况、岩层厚度沿走向的变化情况及次生变化和风化外貌, 特别要注意收集说明地层是否倒转或正常的证据。
d 搞清矿体、矿化体、蚀变带与侵入岩、地层及地质构造的空间 关系和成因关系,阐明成矿控制条件,特别要研究可能存在有隐伏 岩体和矿体的地段,指出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e 对区内发现的其它矿床根据需要,分别进行检查评价。 f 查明矿区物化探特征,并做放射性顺便检查。 2、精度要求 a 地质体标绘精度:在地质图上原则上填绘相应比例尺图面上直 径大于2毫米的闭合地质体或宽度大于1毫米,长度大于3毫米的线 状地质体。对于有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可按相应比例尺夸大表示在 图上,并应真正反映其平面形态和产状。 b 地质点精度:点位误差在图上小于1毫米,转点误差小于0.5 毫米。 c 观测点密度( 个/平方1、 必须现场及时连图,不允许在室内回忆勾绘。 2、 注意地形与地质体的关系(V字型法则) 3、 注意标志层的选择 4、 连图时要有地层的概念 5、连接断层要注意序次 6、被断层错开或错断的地质界线不要跨断层对接,而要按实际情况 勾划。 7、花岗岩按单元勾图,复式岩体要圈出不同脉动次形成的岩体界线。 8、 大构造线在大面积内易查明,小面积中不易查明,它们往往是由 若干小断层或裂隙组成的大断裂,要注意研究。 9、 连图时不能仅凭一点之见,要联系的看问题,要有整体概念。 10、界线不清或呈过渡关系,缺乏截然界线时,在野外要力求将界 线通过部位压缩到最小范围,并结合岩矿鉴定及化验成果,进行确定。
地质填图工作方法

地质填图工作方法1 规范引用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DZ/T 0078-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 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D2006- 01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试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2 地质填图按工作区划分的岩性填图单元,采用穿越法及追索法,用地质观察点、线结合的形式,辅以少量探矿工程揭露,将各地质界线等要素填绘在地形图上。
3 准备工作3.1 准备工作区地形图工作区地形图可以收集或由专业人员实测,地形图的精度应符合工作区设计要求,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填图比例尺。
如果收集不到与工作区填图比例尺相当的地形图,可以用较小比例尺地形图放大后使用(1:50000的采用1:25000的地形图;1:10000的可以由1:50000的地形图放大校正后即可,1:2000的地形图需要实测)。
3.2 其它用品还需要准备地质锤、罗盘、放大镜、照相机、手持GPS、记录本、自检互检表、采样登记表、三角板、量角器、铅笔、碳素笔、红色中性笔、绿色中性笔、图夹、样袋、钢卷尺、白色胶布、记号笔、红布条、红色油漆、毛笔等。
3.3 罗盘校正野外工作前要统一罗盘精度,根据1:5万地形图给出的参数校正磁偏角,我国一般均为北偏西,刻度盘逆时针旋转坐标纵线与磁子午线的夹角即可。
罗盘水泡都能居中后固紧螺丝即可。
罗盘每月检查校正一次,项目组填表登记备查(罗盘校验表见附表)。
3.4 GPS校正野外观察点定位采用手持GPS定位,使用前统一到国家三角高程控制点(至少三个)或采用国家三角点引入的控制点(至少三个)做统一精度校正,在同一点保持各组GPS读数的一致性。
每个月应在控制点对GPS 进行校验1-2次,以保证定点精度,校验后应填表登记备查(GPS校验表见附表)。
地质点标定的误差标在图上不大于1mm(不同比例尺有不同的误差标准,如1:1万误差小于10m;1:2千误差小于2m)。
地质填图实习ppt课件

4. 野外资料整理
• 野外填图中构成的文字、图、实物等资 料,要求当天内完成整理,不允许多天 后累计整理。
• 1、记录本〔地质点记录表〕整理 2、手图整理 3、实物资料的核对整理
4.1. 记录本〔地质点记录表〕整理
• 应检查地质点记录表中填写内容能否齐 全,文字能否照射、有无错漏字、用语 能否准确;素描图能否需求完善;检查 后,给数据和素描图上墨。
b〕加密点:为进一步控制地质界限和构造形状 的变化,在满足根本点密度要求的前提下,在 根本点之间沿地质界限加密布置的察看点。加 密点只作简要的文字记录。
c〕岩性或产状点:为控制和了解地质界限之间 岩层产状变化及岩性特征、满足根本点密度和 数量要求而布置的察看点,岩性或产状点只需 记录岩层产状和岩性特征。
11预备地形图预备地形图地形图可以搜集或由专业人员实测地形图的精地形图可以搜集或由专业人员实测地形图的精度应符合测区设计要求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填图比度应符合测区设计要求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填图比22野外踏勘与技术要求野外踏勘与技术要求针对拟定的任务重点和需求处理的问题组织主针对拟定的任务重点和需求处理的问题组织主要人员对测区进展实地踏勘在综合研讨的根底上要人员对测区进展实地踏勘在综合研讨的根底上一致填图单元一致野外岩石命名一致填图方法和一致填图单元一致野外岩石命名一致填图方法和要求一致图式图例
3.3.2. 地质点密度及数量
a〕地质点布置的密度及数量应根据填图比例尺 大小、构造复杂程度、基岩出露情况、自然地 理条件等要素确定,见下表。
b〕根本点数与加密点数之和,应大于地质点总 数的70%。
c〕简测的地质点密度及数量为正测的70%,草 测为50%。
地质点密度及数量表
地质填图方法和注意的几个问题

地质填图方法和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地质填图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1、地质填图的定义和作用地质填图即地质测量,在预查、普查阶段是一种大面积的综合性金矿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在详查、勘探阶段则是一种详细研究矿床地质,进行矿床评价勘探和资源/储量计算的基础工作。
定义:是运用地质理论和有关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查明工作区的地层、岩石、构造与矿产的基本地质特征,研究各种成矿规律和各种找矿信息进行找矿。
在普查阶段所进行的地质填图是普查找矿的一种手段。
它侧重于对金矿及共生、伴生矿产的寻找,与区域地质填图的要求有所不同。
2、地质填图的基本任务主要是收集、整理和研究地表地质现象,为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提供资料。
它是各项地质工作包括勘查工程布署及物探、化探、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
地质填图工作搞的不好将影响整个地质工作的质量,但它又是与其他地质工作互为补充的。
3、不同地区地质填图的基本要求(1)火山岩分布地区进行地质填图的基本要求a查明火山岩的分布、查明火山活动的地质时代。
b全面研究火山岩的矿物、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形态、产状、厚度及其变化规律,对于海底火山喷发要划分喷发沉积类型(火山熔岩一碎屑岩类型或硅质岩类型)。
c详细研究火山角砾岩分布特征、熔岩厚度及其分布情况、火山碎屑沉积岩形成地段的分布情况。
d研究变质作用、构造或断裂与蚀变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关系。
e综合上述,结合物探、化探、重砂资料,总结成矿规律,预测成矿有利地段。
(2)对变质岩分布区进行地质填图的基本要求a查明变质岩的分布,区分不同变质岩系和岩体,同时推定或确定其时代。
b研究岩系(岩体)内部构造,应特别注意从现在观察到的不同时期的复合构造现象中,去探索恢复早期的和原始的构造。
当恢复有困难时,应利用全面综合的办法,包括区域地质构造一建造条件、变质岩的产状、接触关系、共生组合、变余结构和构造以及矿物一岩石化学分析资料的各种比较研究与图解分析的办法进行综合研究。
地质填图工作方法

地质填图工作方法第一章地质填图工作方法一、准备工作1、收集有关资料2、野外地质踏勘二、实测地质剖面建立地层层序,确定填图单元基本掌握:地质剖面布测、分层、记录描述、填表和手标本、样品采集方法,层厚度计算方法,层剖面图和柱状图绘制方法,编写地质剖面小结。
1、剖面位置的选择和比例尺的确定2、实测地质剖面要求3、观察记录和描述方法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如岩性变化、出露宽度、地质体产状、断层、节理、褶曲要素、矿体、接触关系、蚀变类型等仔细观察,还应对剖面上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地貌、古生物层位、矿化现象进行描述。
4、绘制实测剖面图5、绘制柱状图6、编写剖面小结①剖面测制日期、参加人员分工②实测现象、目的、比例尺、剖面长度、各种样品采集数量③剖面自然露头情况、工程布置及工程量④简述岩石地层单位或岩石单元及构造地质特征,如岩性成分、结构、构造、岩相、厚度(宽度)、蚀变类型、断裂、褶皱、沉积韵律等特征。
⑤所测地质体的时代顺序、接触关系。
⑥剖面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尚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方法7、确定填图单元明确各地质填图单元的地质意义及特征,作为填图的基本单元及填图依据。
第二章野外地质填图本阶段主要任务:进行路线地质调查,研究地质体的空间形态,相互关系和变化。
填制1:10000的地质图一、观察线与观察点的布置原则1、路线布置以穿越法为主,穿越路线斗争以“U”字型为主布置,对主要地质体、接触带、矿化蚀变琏、标志层等,适当布置,沿走向追踪路线。
2、观察点的密度和布置复杂区:线距点距:100m①地质条件复杂,成矿有利地段线距、点距应适当加密②岩性单一、岩石出露较宽的地区,应定岩性控制点3、观察点的布置原则以能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要素为原则:一般布置于地层分界线,不同岩石的接触界线、标志层、侵入岩的边界及接触带。
不整合界面(岩相分界线),断裂构造处,褶皱构造的转折处,构造要素测量处,矿化蚀变带一定的观察点。
观察点位置应准确地填绘在野外的地质图上,进行编号,其号码与记录本、素描图、标本等号码要一致。
地质填图 PPT

(三)实测剖面的步骤与方法
1.剖面踏勘:作为测剖面前期工作,其任务是选择具体剖面路线,确定剖面起点 和终点,初步了解分层情况,确定对掩盖地段的处理方法和估计工作量,并 在踏勘基础上制定出测制计划。
2.剖面的实测: (1)组织工作:一个剖面测制小组需要3-5人,分别为前尺手一人,后尺手一人,
记录绘图一人,标本样品采集一人,其他工作一人,组内成员共同观察,讨 论。 (2)实测项目:野外实测项目有:导线方位角,坡度角、斜距、岩层产状,标 本样品采集及地质观察等项,并将测量结果填入剖面记录表(表1),并对岩 性、构造做详细记录。
二. 地质填图的目的与任务
查明区域地质特征,填绘出地质图,研究区域地层,岩石,构造和矿产的发育 情况,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进行找矿,并根据地质条件综合分析,提出工作区 矿产远景及今后找矿勘探工作方向。
根据需要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点进行调查,为国家建设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三.地质填图的比例尺
(一)区域地质调查 区调填图采用的比例尺有: 1:100万—1:50万(小比例尺):主要在地质工作“空白区”或研究程度
(四)实测剖面制图: 表1 剖面记录表
7:信手剖面图 剖面测量、地质踏勘、地质填图中要及时绘制信手剖面图(同比例尺或放大比例 尺)以便工作参考(图3)。
图3 洞里信手剖面图
信手剖面图是在野外用目测随手勾绘的剖面图。它能反映观测路线及剖面上各种 地质体的分布情况及相互关系,特别能清楚反映地质构造特点。在实测剖面 和穿越路线观测时都应该做信手剖面图。
⑤地质构造的观测:逐层测量岩层产状,特别注意有无褶皱,断裂的存在,因为褶皱和断 裂使地层的层序厚度变化,达不到剖面测量的目的。
⑥沉积韵律的观测:沉积韵层划分的重要依据。
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方法介绍讲课文档

3、矿产特征:矿产种类、赋存层位、矿体规模、矿物成分、矿石类型、品位等, 初步分析成矿特征和控矿因素。
4、物、化、遥、航磁、重力等资料。 5、地形图:与矿区地质填图比例尺相当的地形图,或较小比例尺地形图放大 后的地形图。 6、编制地质草图(非常重要)
第18页,共32页。
(九)剖面平面图的绘制
第19页,共32页。
七、地质填图
观察路线的布置
观察路线的布置 遵循已知到未知的原 则,一般由实测剖面 两侧逐步开展填图工 作。
观察路线以穿越法 为主,配合追索法进 行地质填图,适当可 采用放射状等路线。
穿越法路线的布置 要垂直总体构造线方 向。追索法以控制所 追索的地质体界线为 准。
描述内容:岩性(详细)、沉积岩的基本层序、火山岩的岩相特征、侵入岩的组构
特征、变质岩的组构特征以及变形构造、断裂构造、矿化特征等;
接触关系:性质描述、依据描述;
产状要素及性质:地层层理、各类面理、线理、断层、韧性剪切带等; 素描图及照片:素描图要有图名、线比例尺、方位、图例等,照片要有编号、照相方位、内容或现象 描述等;
内容同上…………………………………………………………………… ④ 70—100米 岩性名称
内容同上……………………………………………………………………
第11页,共32页。
(五)剖面表格记录的格式和内容
第12页,共32页。
(六)剖面图的格式和内容
起点 坐标 垂直 比例 尺, 用海 拔高 度
水平比例尺
构造的观察点,包括分界 点、构造点、矿化蚀变分 界点。
加密点(控制点):基 本点之间观察点,包括岩 性控制点、产状控制点等。 地质点的分布
地质填图

一、地质填图的目的和任务 二、填图单位的确定 三、观察线的布置 四、观察点的布置 五、路线观测程序、内容及方法 路线观测程序、 六、室内整理 七、填图范围
1、观察点
在观察线上对地质现象进行观察记录 和描述的地点。 和描述的地点。 观察点的作用在于能准确地控制地质 界线或地质要素的空间位置, 界线或地质要素的空间位置,使原始资 料的编录条理化、系统化。 料的编录条理化、系统化。
一、地质填图的目的和任务 二、填图单位的确定 三、观察线的布置 四、观察点的布置 五、路线观测程序、内容及方法 路线观测程序、 六、室内整理 七、填图范围
1、观测点的一般观测程序及内容
定点 量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标本的采集与编号 勾绘地质界线 观察记录
2、地质观测点的记录格式和描述
3、其它注意事项
(1)野外填 图的路线和定点。 图的路线和定点。 在手图上如实作 要求如下: 出,要求如下: 每条路线不需要 编号, 编号,用虚线表 示出来; 示出来; 在路线上用实心 圆表示出点位, 圆表示出点位, 附近标出编号。 附近标出编号。
正断层
正常
推测
地层
断层
逆断层
走滑断层
性质不明断层
(4)注意地质界线的交切或限制具有相 对时代的指示意义。画交点时, 对时代的指示意义。画交点时,一般先画较 年轻的地质界线,然后画年老的地质界线。 年轻的地质界线,然后画年老的地质界线。
T T P Q C P
一、地质填图的目的和任务 二、填图单位的确定 三、观察线的布置 四、观察点的布置 五、路线观测程序、内容及方法 路线观测程序、 六、室内整理 七、填图范围
4、研究区地层填图单位 S1g+S2f D3w C P T1+2 J1m Q
地质填图方法(中国地质大学)讲解学习

路线间的地质界线用内插法和“V”字形法测来勾绘。
2020年4月28日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20
期二
平行推进法
布置。合理部署关系到工作效率、地质图质量。
1、在充分收集和吸收已有成果资料,了解地形、露头、地 质复杂程度基础上,结合航卫片解译,按照填图精度要求确 定路线和地质点的间距。
2、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并与矿产和专题研究相结合。
3、便于短期资料整理和连图、搬家,少而精。
4、通行条件好、露头佳,地质现象丰富、接触关系明确的, 以穿越路线为主,追索路线为辅。灵活掌握,反对机械。
2020年4月28日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27
期二
5、地质填图精度要 求
• 地质点、地质路线精度要求
• 点、线密度是衡量地质体控制程度、评估填图质 量的主要标准,应形成一定的网络。不同比例尺 对点、线的密度要求是不同的。
• 地质路线精度:
• 1:1万线距100-200m;1:5万线距0.5-1km;1:20万 实测区线距1-2km,不超过4km;1:25万实测区线距 5-7km,不超过10km。修测区可适当放稀。
2020年4月28日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10
期二
三 、 地 质 填 图 方 法
2020年4月28日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11
期二
一)前期资料准备工作
1、
• 地形底图作为手图、实际材料图和地质图的底图,其精 度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填图和制图的质量。因此,区 域地质调查对地形底图有严格的要求:野外手图所用地 形图的比例尺应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一倍。不允许 将小比例尺地形图机械放大。
地质填图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地质图
对野外地质总图进行综合,按比例尺不同面积太 小(图面无法表示的-直径不大于2mm)地质体及 长度小的断层和线状地质体(长度不大于5mm)等 可以不表示,但有特殊意义的可夸大表示。
连同综合地层柱状图和剖面图(可图切)及图例等 完善成完整的地质图。
地质填图归纳为
收
测
布
集
制
置
研
剖
路
究
面
线
资
确
料
(
地点:
地质手图:
点号:D2001,“2001”中的“2”代表组号,后三位当 点号。
点位:GPS坐标(写全):4220251,18240225。
点性:界线点、岩性分界点、构造点、脉岩点、矿化点、化
石点、控制点、露头点、碎石点。
描述:从宏观到微观,要求层次清楚、写真写实、描述详
细、文理通顺、整洁美观、概念准确、重点突出、 产
特征、主要标志及相互接触关系等。 同时,填图人员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填图路线的布置
尽量垂直工作区主构造线,即以穿越法为主 ,辅以追索法。另外,路线应布置在可观察到更多 的内容和露头区。
路线要统一布置,布置时要充分考虑:地质体及 异常、矿(化)点分布、主构造线方向、基岩出露 情况、地形地貌、交通等综合因素。不同区域其路 线间距应有所不同,不同性质路线其人员安排和观 查的重点也不尽相同。一般先布主干路线,再布辅 助路线。
实际材料图
是“地质填图”中重要的基础图件 ,与手图同比例尺的完整地形图做底图 ,除地质内容外,主要反映实际材料, 包括:地质点、路线、剖面、产状、样 品及工程等。
记录、手图、实际材料图一定要对口 ,三者为最基础的原始资料,要同时归 档。(三对口)
地质填图 PPT

5:素描和照相 在测制剖面中,对重要的地质现象和接触关系,岩层特征等应作素描图或照
相。
6:剖面记录 剖面记录可分为两种: ①填写剖面记录表,如表1; ②野外记录本上绘制信手剖面图,素描图及详细文字记录。
(三)矿区评价
矿区评价时的地质填图是以查明控制矿床的地质条件和圈定矿体边界为研究重点 矿区评价时地质填图的比例尺,视矿床类型和地质条件不同而不同。 一般的金属矿床采用1:1000—1:2000,复杂的可用1:500。 简单,规模大的沉积矿床,采用1:5000,特殊的可用1:10000。
(四)矿床勘查
3:区域地质矿产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一般能解决1~2个
4: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地质矿产问题
5:技术路线、技术方法及精度要求:主要包括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项目 实施过程中执行的技术标准及规范。
6:工作部署与实施方案:包括总体工作部署原则、工作阶段划分,具体工 作布置及时间安排。
第三节 野外工作
一.踏勘
具体任务: 1:和当地组织取得联系,了解测区情况,重点是风俗文化和交通情况。 2:了解工作区地层出露情况,包括地层层序、地层厚度、地层产状、地层的出
露位置以及出露岩石的岩石学特征。 3:了解工作区的构造系统,工作区内主要的断裂系统的分组,掌握工作区主要
的构造线方向。 4:了解工作区内岩浆岩特征。 5:了解工作区主要的矿化特征、矿种、矿化类型、形态产状,工作区的围岩蚀
⑤地质构造的观测:逐层测量岩层产状,特别注意有无褶皱,断裂的存在,因为褶皱和断 裂使地层的层序厚度变化,达不到剖面测量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8-1966年:完成了东部地区的1:100万区域地质编图和
编测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广泛开展了1:20万区调,并在个别省、自治区开始 了1:5万区调试点;
2020年4月28日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9
期二
•1966-1980年:除西藏外全国已基本完成1:100万区调工作; 大多数省、自治区已陆续完成了1:20万区调工作,并开始对 部分1:20万区调图幅进行修测再版。在已完成1:20万区调的 省、自治区开展1:20万区调成果资料总结。在成矿远景区带 开展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试点;
2020年4月28日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5
期二
6、地质图分类
1)按用途或专业
• (普通)地质图、地质矿产图、工程地质图、环境地质 图、基岩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水文地质图、旅游地 质图等
2)按照精度的不同通常分为:
• 1:100万、1:50万(小比例尺) • 1:25万、 1:20万、1:10万(中比例尺) • 1:5万、1:2.5万(大比例尺) • 1:1万 • 及其他不同的精度(1:2000、1:1000)
2020年4月28日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7
期二
7、地形底图
• 用于地质填图的地形图。
8、野外手图
• 在野外用于填制、勾绘各种地质内容的地形底图。 是野外第一手资料。
9、实际材料图
• 将野外填的各种地质内容、地质要素、地质界线、 地质点、填图路线等转绘到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底 图上的综合地质图件。是野外第一手资料。
•1981-1986年:以1:5万区调为重点,在边远高寒地区进行 1:20万区调;部分省、自治区开始编写《区域地质志》和 《区域矿产总结》;
•1986-现今:1:5万区调工作快速发展时期,出版了《沉积 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花岗岩类区1:5万 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和《变质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 方法指南》。目前还开展了1:25万区调工作。
• 目的:了解地质矿产基本特征、工作程度及前人已有资 料和分析测试数据;统一岩石分类、命名方案和图例图 式;初步确定填图单位方案;编制地质、矿产草图;提 出地质、矿产调查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 的途径、措施、方法和手段;设计所需的实物工作量、 人员及仪器配置、经费及材料,完成全部工作的时间以 及最终必须提交的地质成果等
2020年4月28日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8
期二
二、区域地质调查历史
•1949年前:少数中外学者在秦岭、南岭、祁连山、天山以及
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做过零星的路线地质调查,在北京西山、 江苏宁镇、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区填制过大、中比例尺区域 地质图;
•1949-1957年:1:100万区域地质编图和编测地质图为主,
2、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地质、矿产、物探、化探、
遥感与专题、论文等资料→存在问题→工作方法与思路
论证立顶
2020年4月28日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12
期二
二)设计编写阶段
• 任务:地质踏勘和航片、卫片的地质解译:踏勘路线应 尽可能垂直穿越工作区构造线方向,各类重要接触关系、 矿化或矿产地均应布置踏勘路线;
2020年4月28日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10
期二
三 、 地 质 填 图 方 法
2020年4月28日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11
期二
一)前期资料准备工作
1、
• 地形底图作为手图、实际材料图和地质图的底图,其精 度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填图和制图的质量。因此,区 域地质调查对地形底图有严格的要求:野外手图所用地 形图的比例尺应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一倍。不允许 将小比例尺地形图机械放大。
2020年4月28日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15
期二
1、填图单位的初步确定
• 填图单位是地质填图的基本单位,根据有关规范的精度 要求(不同比例尺)和测区实际情况,在野外踏勘和实 测剖面及典型区段解剖的基础上确定填图单位。
• 各填图单位之间的界线与地面的交线为地质界线。填图 单位确定的是否合理,将影响地质填图质量,故要求所 有测量人员都要明确并掌握填图单位,以便分组工作时 按统一标准进行,同时与相邻地质填图路线(或相邻填 图组)进行衔接。
4
期二
4、目的
• 区域地质调查不仅为地质矿产普查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学研究和教学 等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地质资料,而且为国民经 济各部门、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国土规划、国防建 设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区域地质资料及相应的地质 科学依据。
5、地质图
• 是用各种规定的符号、花纹等把出露于地面的各 种地质体、地质要素按一定的比例尺的要求和空 间方位关系反应到平面图(一般为地形图)上而 编绘成的图件。
•区域地质调查(也称区域地质测量或 区域地质填图,简称区调、区测或填图) 是指对某地区的岩石、地层、构造、矿 产、水文地质、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的 调查研究工作。
2020年4月28日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3
期二
2、特点
• 区域地质填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综合性的基 础地质工作。具有多学科、多工种、综合性强、 服务领域广等特点。
3、任务
• 通过地质填图,查明测区内的地层、岩石(沉积 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地貌、水文地 质等基本地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其属性、 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以及矿产的形成条件和分布 规律等基础地质问题,并提交地质图、说明书与 区调报告等基础性资料。
2020年4月28日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11 区域地质调查及填图方法
多媒体课件除实习队授权外严禁 拷贝
2020年4月28日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1
期二
内容:
一、概述 二、地质调查历史 三、地质填图方法 四、填图范围 五、小论文资料收集及编写 六、注意事项
2020年4月28日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2
期二
一、概述
1、基本含义
• 成果:设计编写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简详合适。
2020年4月28日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周口店实习队
13
期二
三)野外工作阶段
•任务:系统的路线地质填图及矿产调查、各 类地质剖面的测制和研究、物探测量、化探测 量、各类样品的采集等。 成果:野外地质图(矿产图)、地质实际材料 图、各类地质剖面图及各类标本、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