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课堂的五步教学法

合集下载

历史教学法五步教学法法

历史教学法五步教学法法

历史教学法五步教学法法
历史教学法五步教学法法初探
历史教学既要解决历史学科的传授问题,,传授同时又要解决智能的培养与思想教育问题,智能培养问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是难以解决的。

因此,在实践中探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理所当然的成为我们历史课堂改革的一大任务。

我在教学中推行的五步教学法就是一种尝试。

一、五步教学法的形成
从2000年起,我对“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智能”做了初步的探讨,在学习教学改革论著的同时在实践中尝试性的推行了“谈谈、议议、讲讲、练练”四段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灵活,学生活动多,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在推行的过程中面料两大问题:第一,这种教学方法虽好但不检查实际教学效果;第二,无法掌握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很难找到好的弥补办法。

为此,我在四步教学法基础上,增设了“师生明确教学目标”这样环节。

诚然,教学目标不是教学方法,但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宏观与微观教学质量管理的规划与手段。

因此,在教学中增设这样环节很有必要,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五步历史教学法。

二、五步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五步教学法是把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明确目标、自学阅读、小组讨论、精讲释疑、练习巩固。

现将其具体操作加以说明:第一步:明确目标
教师在备课时吃透《大纲》、教材及教参,在此基础上考虑学生。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为(“自主共研式”五步教学法):创设情境,巧妙导入——自读课文,建构知识——质疑问难,合作共享——拓展探究,深化主题——反馈总结,评价提高。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本环节主要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置情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尽快走进相关历史阶段。

这种情境的设置或通过总结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地联系本节课的内容;或利用相关的文化背景,制作相应的课件;或通过设置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好奇”地进入课文;或通过出示材料,联系实际,利用联系法链结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也就是说,将文本信息形象化、情境化、经验化,巧妙地将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引起学生的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并萌生问题和想法。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所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本节课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能强拉硬扯,牵强附会。

②情境不宜太长,能起到潜移默化最好,切忌拖泥带水,费时太多,喧宾夺主。

2、自读课文,建构知识这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关键环节,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法。

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了解相关知识。

此时应指导学生读的方法:首先浏览大小标题,知道本课主要内容。

其次,让学生自由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把感悟出的问题和想法叠加、碰撞、搅拌,然后过滤,加工成自己的观点和意向。

为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在教材资料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文字与图片等各种补充资料,让学生从中捕捉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

同时,结合文中插图或补充内容有重点地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内容(历史时间、人物、地点等,可用不同的符号标出)。

再次,根据勾画的内容要点尝试编列知识提纲(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用图表式,或用表格式,或用图示法等等)。

最后,根据自己读书的结果,找出自己的质疑点。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学生自读时,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

读书不能“走马观花”,,粗读和细读相结合,能充分理解课本插图、图表及补充史料的作用。

浅谈初中历史“三环五步目标式”教学法

浅谈初中历史“三环五步目标式”教学法

浅谈初中历史“三环五步目标式”教学法优化课堂结构,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并举,是现今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为适应现代教学需要,我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总结出有利学生能力和成绩提高的“三环五步目标式”教学法。

所谓“三环五步目标式”教学法的三环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预习本课的学习内容;师生共同完成新课的学习;学生当堂巩固新课知识三个实施环节。

五步则是指:学生自学,写出脉络;展示提纲,明确重点;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出示成果,互评点拨;延伸巩固,激趣下文五个具体步骤。

其教学方法结构如下:预习环节:学生自学,写出脉络;授新环节:展示提纲,明确重点;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出事成果,互评点播.巩固环节:延伸巩固,激趣下文.本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为范例教学理论。

其理论认为:教学本身应该交给学生系统性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对一门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观念,全局的观念.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尽力让学生掌握一堆所谓具有系统性的材料.在此基础上,结合目标教学模式的教学理论,我将自己的教学分以下五步进行:一,学生自学,写出脉络.首先对学生进行知识体系构建的训练,在第一节课的内容讲授时,和学生们共同研究课文对知识体系进行总结和构建.在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构建与前后内容有一定联系的新课内容体系.使学生能够在自学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作为初中学生,他们对自学方法的掌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正式操作前必须有一个较长的适应期,以便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培训.例如,学生在预习《秦的统一》一文时,只是将子目录框题机械的罗列,进而分出具体知识点,这样很难进行前后文以及各子目录间的内容联系.基于这种情况,我首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认识,在学生了解本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构建知识体系的引导.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重新进行知识体系构建,得出本课主要内容是秦统一的措施,再进一步分成统一过程和巩固措施,在此基础进行细分,如统一的过程又分成原因、人物、时间、过程、结果、意义等。

构建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创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

构建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创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

构建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创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构建五步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果。

文章概述了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接着,重点探讨了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五步教学模式实现课堂目标。

具体步骤包括:导入、讲解、实践、强化和拓展。

文章还提出了实施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如合理激发学生兴趣、灵活运用教学资源等。

通过实践案例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进行分析,展示了五步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展望了未来教学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构建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步骤、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方法、总结、展望1. 引言1.1 引言教学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重要性的工作,尤其是对于初中历史与社会这一科目而言。

构建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途径。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创造高效的历史与社会课堂。

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导入、感知、体验、总结和应用这五个步骤来进行教学。

这一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历史与社会这一学科中,培养学生对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理解和思考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分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与社会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具体介绍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和方法,以及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实践案例分析。

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分享,能够帮助更多教师和学生构建高效的历史与社会课堂,让教学变得更加精彩和富有成效。

2. 正文2.1 概述构建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一定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

历史课堂教学五法

历史课堂教学五法

历史课堂教学五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摸索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谨此罗列,以求抛砖引玉,互相交流。

一、朗读法在历史课中尝试着让学生朗读课文,是笔者在一次没有充分备课,为了赢得备课时间,不得已采取的补救办法。

学生读完了课文,我也备完了课。

然而,那节课的效果出奇的好,而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也快得多、牢固得多。

课后,笔者经过总结反思,终于弄清楚了事情的缘由:第一,因为历史学科是开卷考试,学生思想上不太重视,课前不预习;第二,朗读就相当于课前预习,通过朗读,学生能初步感知课文,对课文有了粗略认识,再加上教师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课堂效果很好。

经过不断地探索,笔者的历史课朗读法日臻完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通读全文,初步感知,激起兴趣;二是章节朗读,再度感知,解决问题;三是整体朗读,温故知新,巩固知识;四是朗读、背诵文中历史人物的名言、警句,拓宽材料分析题的知识面。

通过朗读,学生不但熟知了课文,而且掌握了课的提纲,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解决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题目和小标题背诵法根据历史学科开卷考试的特点,以及学生不重视历史科目的事实,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考试的时候,更快捷、更准确地找到考点的内容,节省答题时间,笔者在历史课堂上,经常让学生背诵题目和小标题,学完一个单元后,又让学生背诵这个单元每一篇课文的题目,最后,再叫学生串联背诵各个单元的主题。

通过指导学生围绕历史教材的章、节、标题来背诵,归纳提纲和要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在多次重复中牢牢地掌握住相关的历史知识,为提高历史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教学八年级下册,如果学生能够背诵7个学习主题和每个主题中的题目,他们就会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分为两个阶段,即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同时也掌握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又分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三个部分。

中学历史五步教学法

中学历史五步教学法

中学历史五步教学法——看、问、讲、背、练《历史》这门课是初中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顺利进入高一级中学的必考科目。

史以明鉴,学好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一名初中的历史课专任教师,应该全心全意,尽力尽职的上好每一节历史课,努力完成初中历史的教学任务。

20年的历史教学,让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的五步教学法。

一、看看书的过程是预习,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当然看不能走马观花的随意浏览,一定要带有目地地看。

每课的“提示”中都有本节课的学习中心,并围绕主题设计了几个小问题,应围绕“提示”去自学。

如初三的《世界历史》,它的内容少而精,多半是大线条,大框架,涉及的历史事件提法也很简单,几乎有一半内容属于阅读范围,正文部分的内容也浅显易懂。

结合本课的提示,大部分学生都能将其自学理解。

此外,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一套切实可用的自学方法也很实用。

比如,世界历史长河是由各国的历史资料汇集而成的,而各国的简史,又由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一环套一环而成,每个历史事件都有其自身的基本要素,一般情况下都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八个方面。

抓住这八个要素的来龙去脉,基本上就达到了看书的目的。

二、问温故而知新。

历史知识如同锁链一样环环相扣,紧密联系。

而教材的编排大都按照时间顺序,学习这段历史时需要与前面的那段历史相联系。

因此,用提问复习法来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既加强了前面知识的学习巩固,又引发了学习新知的极大兴趣,极大的增强了知识的整体性,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比如学习美国的《南北战争》时先复习《美国的独立战争》,不仅使学生对两次战争有了深刻的认识,又通过比较明确了两次战争的不同性质和作用。

三、讲在“看”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讲”只是把重要的知识条理化、结构化、系统化、框架化。

把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和纠正,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表彰和鼓励。

不必念课文,划重点,可以把知识点归结为许多小问,填空、列举、问答的形式体现出来。

历史“五步教学法”

历史“五步教学法”

历史“五步教学法”历史“五步教学法”是在长期历史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生理、年龄特征和教学实际总结探索出的一种课堂结构教学方法。

此教学法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45分钟上下功夫,做到当堂上课当堂消化,当堂处理作业,这样课上就能够使学生全面掌握并巩固教师传授的知识,课下几乎没有作业,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很受学生欢迎。

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严格的时间、任务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做到:(一)、对全部教材的重点、难点及教材的内在联系了如指掌;(二)、课前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教案;(三)上课讲求教学艺术,从语言讲解到板书,教具及各部导入形式都要细心安排。

(四)对学生平时学习基础和每一堂课消化情况都要有底码。

这是因为该教学法的各个环节步骤都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进行的,尽管整个课堂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但教师起到的作用是动一而发千钧。

由于各步紧密联系,有一步完成的不好,就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

该教学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下没有作业,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因此,在全国有一定反响。

目前,在河北、山东、吉林等十几个省地已进行实验。

一、历史课堂结构“五步教学法”的程序及内容。

课堂历史“五步教学法”包括读、思、议、讲、练五个方面。

读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全面地认识一下教材。

对教材有个轮廓性印象。

在读中把课文的重点与非重点联系起来,在读中领会课文思想,并从中得到教育。

通过读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同其它学科尤其是文史教学的相互联系,凡是学生在读中能理解的,教师讲解时不再重复,以压缩教师的讲课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读时,教师一般不提任何要求,只是要学生眼、手、口集中于书本上以便全面认识教材,这是因为一旦教师在读前向学生提出了要求后,由于学生知识水平不同,对教师所提问题的理解能力也不一样,往往会使学生在认识教材上走向偏差,这样,不仅未达到上课教学目的,反而影响了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知识的全面理解。

读,指的是朗读,不是默读。

但根据课堂设计和学生承受能力的需要,往往是朗读和默读相结合,初中阶段朗读多些,而高中阶段多使用默读。

科研课题论文:构建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创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

科研课题论文:构建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创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

81748 社会其它论文构建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创初中历史与社会高效课堂高效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课堂改革的主流词。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也是笔者一直在教学一线孜孜探索的教学研究的终极追求。

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体会,和各位同仁分享有关初中历史与社会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心得。

一、根本原那么从操作的层面上来看,初中历史与社会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一套古板的模式,它是灵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操作运用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时,遵循以下三个原那么,灵活机动地变化运用模式的各个环节,为教学的高效运作提供保障。

〔1〕先学后教原那么。

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任何学习的过程都是在不断地自我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初中历史与社会五步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先学后教,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先组织学生学习,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新课学习,有的放矢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抓住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更正、归纳、提炼、加深学习的认识,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体系。

〔2〕练在课堂原那么。

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突出练习为主线的原那么,从开始教学到结束教学,始终出现练习的影子。

实践证明,课堂一道题,或者一个问题的思考解决,可以抵过课外布置给学生一千道一万道的练习思考的效果。

因为课外的练习过程,学生学习责任发生了分散,缺少应有的紧张气氛并受各种各样的因素干扰,学生的大脑皮层受学习内容的刺激强度大大降低。

〔3〕学生为主原那么。

初中历史与社会五步课堂教学模式,解放教师的教,退到学生学习的幕后,突出学生的学。

教师不要干预过多,放手让学生进行学习的规划,学习的探索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个课堂的管理者,一个个性化学习的帮助者。

二、五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初中历史与社会五步课堂教学模式具体由目标导航、自主学习、课堂交流、总结归纳、检查验收五个步骤组成,遵循以上三条原那么,可以灵活运用。

初中历史“五步教学”课堂模式的探索

初中历史“五步教学”课堂模式的探索

作者简介:任继祥,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历史教师。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强国必先强教,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经过多年历史教学实践,根据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地区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情景导入———梳理整合———合作探究———释疑巩固———拓展延伸“五步教学”课堂模式。

一、创设情景,激趣学习它可以调动积极性,激发兴趣。

学生的历史学习主要依靠教科书。

但仅凭书中的文字和图片来想象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教师有必要创设历史情景,营造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具体做法可播放影视歌曲、图片展示、引用文字资料等。

如在讲授《难忘九一八》一课时,上课前,先播放影视歌曲《松花江上》,伴随着凄婉的歌声和悲怆的画面,使同学们仿佛又置身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饱经沧桑的岁月。

这样,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奠定了本课的情感基调。

二、知识梳理,内容整合教师在课堂通过组织学生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由师生共同来梳理教材中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本课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

基本方法是:分面成点,连点成线(即把历史事件等分成一个个知识点,再把各知识点前后相同或相似的串连在一起)。

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把握知识脉络,这对夯实基础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具体的内容可由学生回答,重点部分由教师予以强调或指导。

在知识整合方面:对教材中的每一课要弄清课题与子目的关系。

自学环节:首先教师指导自学的方法,规范学习行为,及时纠正不恰当的做法;其次学生要全面阅读,整体感知教材,包括教材中的正文、引文、插图、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最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形式,基本达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要求。

三、合作共研,探究新知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是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二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历史教学有效模式——“五步教学法”

历史教学有效模式——“五步教学法”

历史教学有效模式——“五步教学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在探讨教学的模式,寻找什么样的模式,才是最有效的教学。

集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有效教学。

笔者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际,创造了“五步教学法”,即“导”“练”“探”“拨”“巩”。

经过几年的检验,教学效果特别显著。

下面我就谈谈“五步教学法”具体坏节:一、“导”就是激情导入,引发兴趣(大约3分钟左右)课堂的导入,既要紧扣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又要引起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首次认识对后继学习至关重要。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

导入是很讲究艺术的。

例如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新文化运动》导语可以这样说:“我们知道,中国人在向西方的学习过程中,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目的来挽救清朝统治,但没有摆脱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新派鼓吹民权,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共和,也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那么中国的出路在哪里?”请同学们看这幅图片,(新文化运动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导入新课,引发兴趣,板书课题。

二、“练”即有效的自主练习(一般练习10分钟左右)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以后,转入新课,教者可以对同学们说;“你们一定想了解他们是怎样探求出路的。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课本,或者一段视频,完成学习稿内容。

在练习中让学生发现问题,练习要求要考虑到“度”,即练习要求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让差生“吃好”,又要让优等生“吃饱”。

练习设计要相互衔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例如九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美国独立战争》,可以从美国国旗入手,“为什么美国国旗由13条纹和50颗星组成?” 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的独立战争爆发?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次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革命?它对美国和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练习中如果学生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师生再一起共同合作探究。

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

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

初中历史“学-究-展-教-测”五步教学法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要求教师转化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支持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角色;重视有意义的教学,强调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服务于“学”。

但是在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方法简单、容量狭小、过程乏味、效果低微等现象。

低效或无效的教学状况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很不相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学生学习的习惯行为和学习能力系统得不到有效训练与发展,甚至遭到破坏。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建设优质高效的课堂,除了彻底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外,还必须从构建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流程和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入手,抓好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建设的推进。

为此,在几年来研究探索、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我们学校历史教研组在深入研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的课堂结构的构建与有效教学策略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究-展-教-测”五步教学法。

历史课堂五步教学法主要包括:学(情景导入,定标自学)——究(组内合作、探究释疑)——展(全班交流、展示提升)——教(精讲点拨、拓展延伸)——测(当堂检测、达标落实)。

五步教学法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理论指导,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在长期历史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年龄特征和教学实际总结探索出的一种课堂结构教学方法。

此教学法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45分钟上下功夫,做到当堂上课当堂消化,当堂处理作业,这样课上就能够使学生全面掌握并巩固教师传授的知识,课下几乎没有作业,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很受学生欢迎。

历史教学的_五步自学法_

历史教学的_五步自学法_
( 作者单位:活 起来
龙惠群
45 湖南教育 1999 年第 22 期
在过去教 学实践 的基础 上, 经过反复 探索, 改 变了传 统
我 历史教学 模式, 大 胆创设 了 看、写、想、背、练 五步自学 法( 以下简称 五自法 ) 。第一步: 阅 读( 看) 指导学生将要学的课文 迅速浏览 一遍, 对所学教 材的内 容 有一 个初 步印 象; 第二 步: 作笔 记 ( 写) 学生根据教师拟出的课文 内容 提纲 , 认真 阅 读课 文, 理解 教 材, 作好笔记 , 基 本掌握课文 内容; 第三步: 思考 ( 想) 学 生对本 课 的内容进 行思考总 结, 回 顾过去 已 学的相关 知识, 进行概括 、分 析, 归 纳、比较, 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抓住 重点, 学有所得 ; 第 四步: 记忆( 背)
2 几种作笔 记的方式。一是 作 记号, 二是眉批、旁注, 三是写提纲, 四是摘录 , 五 是概述 。教学中, 我 要
学生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记笔 记的方式: ( 1) 要学生依照课文内容 提 纲, 先将课 文里原 有的纲目 加上 序 号, 再在每 个纲目 下记上下 级子 目的要点提纲, 并加上序号, 编写好 内容提纲; ( 2) 在课文重要历史事件 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内容下标上 不 同的记号 , 对有些 重要的历 史结 论 可作适当 的眉批 、旁注; ( 3) 思考 时 , 有 时要作记 号, 有时要 加眉批 、 旁注等; ( 4) 有些作业题实际上就是 对课文的某些内容作摘录、概述。
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这 样, 学 生 才 能忘 我地 投 入 到语 文 学习 中 去。在课堂教学中, 调动学生积极性 的 方法和手 段是很 多的, 如把 语文 教 学融入学 生的生 活, 教会学 生积 累生活; 在课堂教学中引进联 想、想 象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 重要的是 让 学生带着 浓厚的 兴趣去 参与。这 样, 学生才会真正 活 起来。

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

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

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过去的课堂教学改革,从满堂讲到满堂问,改来改去,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

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权,也就缺少学习兴趣。

这显然不符合“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理念。

基于五年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我们确立了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包括:学(情景导入,定标自学)——研(组内合作,初步释疑)——展(全班交流、展示提升)——教(精讲拔高、点拨拓展)——达(当堂落实,达标检测)。

一、情景导入,定标自学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首先寻找新旧知识的关键联系点,运用一些能够激发兴趣的导入方式,创设情景,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向往,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仔细阅读课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知识梳理和拓展延伸。

“不动笔墨不看书”,这是毛泽东的读书经验之谈。

学生在书上就相关要点做好标记,在疑难之处打上问号,同时也可以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这样才能为小组讨论做好充分准备。

需要学生查阅资料的,可安排学生课前完成。

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自学,了解学习进程,对于学生中遇到的障碍,教师要适时适度的进行点拨。

关键点:1、导入要有启发性、趣味性,避免繁琐冗长。

2、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

3、这部分提倡自学,自主解决问题,合作不能代替独立思考。

4、要让学生清晰的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多长时间?学到什么程度?5、要充分的相信学生,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究的,教师决不包办。

二、组内合作,初步释疑在学习过程中,总有一些问题是个人解决不了的,再加上学生新提出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放到小组讨论的层次上。

合作小组一般以4至6人为宜,由组长负责主持,要求每人都要积极参与,采用轮流发言和畅所欲言两种方式。

小组先进行相互找错纠错,再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新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解决方法,完善问题答案。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参与其中,以了解学习成效,点拨迷惑之处,掌控讨论进程。

我的历史_五步教学法_

我的历史_五步教学法_

甘肃教育1999年1-2期67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学业成绩提高不快,其德育功能发挥不充分。

究其原因,除了教师本身的素质参差不齐、社会不良风气的蔓延侵蚀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即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学生视历史课为副课,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理论脱离实际。

针对这些问题,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 一读二讲三练四评五改 的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以期增强历史教学实效。

一读每学期一开始,要求学生对新教材的编排目录、内容、插图、大事年表等通读一遍,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大致轮廓,初步构筑知识框架。

每节课前再抽时间预习并朗读,尤其对重点内容、原始材料、注释部分反复读,从中掌握教材体系,领会编者意图,以激发求知欲望,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形成沟通,教学相长。

二讲在认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基础上,立足教材内容,紧扣基本要求,旁征博引,中外贯通,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清交点,抓住特点,不留疑点,最终掌握知识点。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说过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

课堂教学既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由于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及其独特功能,教师的主导作用对课堂效益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授课艺术,这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改革历史课教学的定势思维模式,进而从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程式化教学中解脱出来的必由之路。

三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同样适合中学历史课教学。

依据中学历史课教学 大纲 要求和教学内容实际,结合近年来历史高考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总趋势和广、小、严、新的基本特点,我在高三历史课教学和复习中坚持 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注重三基、培养能力、归纳综合、发展智力 的指导思想,加强了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四种基本题型的训练,要求对每一种题型的考核范围、原则、特点、解题思路、答题技巧均要深刻领会,反复练习,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
过去的课堂教学改革,从满堂讲到满堂问,改来改去,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

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权,也就缺少学习兴趣。

这显然不符合“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理念。

基于五年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我们确立了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包括:学(情景导入,定标自学)——研(组内合作,初步释疑)——展(全班交流、展示提升)——教(精讲拔高、点拨拓展)——达(当堂落实,达标检测)。

一、情景导入,定标自学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首先寻找新旧知识的关键联系点,运用一些能够激发兴趣的导入方式,创设情景,让学生带着疑问,带着向往,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授课中我们运用导学案辅助教学,历史导学案分五部分:课题、学习目标、知识梳理、拓展延伸和夯基达标。

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仔细阅读课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知识梳理和拓展延伸。

“不动笔墨不看书”,这是毛泽东的读书经验之谈。

学生在书上就相关要点做好标记,在疑难之处打上问号,同时也可以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一些看法,这样才能为小组讨论做好充分准备。

需要学生查阅资料的,可安排学生课前完成。

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自学,了解学习进程,对于学生中遇到的障碍,教师要适时适度的进行点拨。

关键点:
1、导入要有启发性、趣味性,避免繁琐冗长。

2、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

3、这部分提倡自学,自主解决问题,合作不能代替独立思考。

4、学案要让学生清晰的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多长时间?学到什么程度?
5、要充分的相信学生,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究的,教师决不包办。

二、组内合作,初步释疑
在导学案的完成过程中,总有一些问题是个人解决不了的,再加上学生新提出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放到小组讨论的层次上。

合作小组一般以4至6人为宜,由组长负责主持,要求每人都要积极参与,采用轮流发言和畅所欲言两种方式。

小组先进行相互找错纠错,再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新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解决方法,完善问题答案。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
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参与其中,以了解学习成效,点拨迷惑之处,掌控讨论进程。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记录员作记录。

关键点:
1、遵循“1、
2、4、8-----N”交流原则。

2、要保证充分的讨论时间。

3、做好小组成员分工,加强小组长培训,确保组内交流有序高效。

4、讨论完成后,由组长举手,便于掌握讨论进度。

5、每个环节结束后,都布置学习内容,让学生有事可做。

三、全班交流、展示提升
各小组的记录员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起来,由教师指定各小组相同序号的学生,上台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和疑难问题,再让大家共同思考和讨论。

教师要有预见性,对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要适时点拨,组织即时互动。

面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想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增光添彩。

如在“日本明治维新”这节课中,有的小组提出了“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就积极思考,争先恐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各种思想相互交汇,不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通过大家的讨论和总结,最后认为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七点:一是日本没有经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统治的根基不牢固;二是倒幕派演变为维新派,并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他们支持的天皇也并非封建制度的代表;三是在工业、农业、军事、政治和文化上,都实行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得力措施;四是当时西方列强无暇顾及;五是日本主动实行了改革开放,放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六是日本的岛国危机意识,和从大化改新就体现出的向先进文明学习的民族传统;七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得到了大多数国民的拥护。

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我被深深的感动了,这就是集体的智慧。

在这里,课堂真正成为了学堂,问题也在交流中自然生成。

面对超出学生认识水平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搭桥引路,为学生创造获得正确结论的条件,促使学生思考、探索、争辩,直至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这期间,教师一定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这样才能让学生经历—个自悟自得的过程。

当然,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也往往会超出教师的认知范围,教师也可能一时无法解答,这时教师应该肯定提问者,同时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多种途径去解决,如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等。

另外,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跑题现象,要适时调控,避免出现泡沫现象。

关键点:
1、精选汇报内容。

一组汇报,他人补充,控制全班汇报时间。

2、对回报的问题要挖掘透彻,深入分析,举一反三,因为这是重点或难点。

3、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的生成问题,把它变成进一步思考学习的问题。

4、不要重复学生的汇报内容。

5、限制强势学生发言过多。

四、精讲拔高、点拨拓展
这一环节,基本上和上一环节是相互融合的,时间上具有交错性。

首先,教师的精讲一定要抓住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对于那些次重点与非重点,尽量做到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思考,只有这样分清主次地精讲,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点线面的整合,适时将世界史与中国史、古代史与近现代史进行横纵联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书本知识与乡土历史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

第三,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理清历史线索,每个单元,每课,每个知识点都要形成知识框架,并让学生形成笔记和掌握。

第四,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记忆的技巧和方法。

历史课有许多内容需要学生去记忆,如果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我们不妨找一些记忆技巧教给学生。

如:1、顺口溜:《马关条约》的内容概括为设工厂、赔两亿、割三岛、开四口;2、谐音法:《马关条约》的四处通商口岸可以用“杀出苏杭”来记;3、数字法,1689年《权利法案》+100=1789年《人权宣言》,你说巧合吧;还有如点面交叉、纵横联系、归类求异、对比记忆、绘制图表、空间记忆、关键词记忆、衍射记忆等等。

第五,教师的精讲要多使用图表、幻灯、录相、彩图等立体教学手段,语言要抑扬顿挫突出趣味性,还要运用一定的小组评价机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六,教师的精讲还要教会学生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如比较、归纳、概括、抽象、综合、分解、总结等。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对本课知识进行整体把握,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

关键点:
1、教师的精讲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学生的展示结合进行的。

2、教师的精讲要把握时机,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该出手时就出手。

3、教师的精讲,语言要简练生动,通俗易懂。

五、当堂落实,达标检测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当堂掌握,组长进行督促和检查,做到堂堂清。

教师在检测题的设计上要侧重重点、考点和热点,题目难易要适度,要有梯度,保证好学生能拔高和待优生掌握基础知识,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当堂达标时,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将答案写在检测本上,完成后上交,由教师批阅,并算出小组平均分,排出各组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检测本上交后,再对问题进行讨论整合,解决疑难点。

关键点:
1、检测必须独立完成,让学生独立思考。

2、讨论整合时,引导学生二次拔高。

总之,实施这一教学法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不同学生灵活运用。

在时间分配上,也要根据所学内容灵活安排,每一步用多少时间,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即可。

我们采用的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已经经过了几年的探索,实践证明,这种授课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效率,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变得会学习、爱学习,历史课也一举成为与体育、音乐并列的,学生最喜爱的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