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17T11:51:42.5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作者:张绪松

[导读]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保证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建设要求,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有必要以此作为根本。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518031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和保证健康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建设要求,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有必要以此作为根本。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设计的水平以及质量。本文对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推动我国现代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筑设计;环境保护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让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而作为高耗能、工程量大、环节多、对环境影响大的建筑行业更受到人们对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现今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建筑设计的要求,更要考虑到建筑最终会给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等的影响。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就是要做到建筑、环境以及人三者之间能协调和谐,这个问题需要人们予以重视并着力推广。

1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人类一直依靠自然环境的消耗提升生产力,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消耗与需求量都在逐步攀升,进而影响了生态平衡、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森林破环、环境污染、土地退化、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生存活动的主要场所,建筑物耗能大、对环境影响大,需要在建筑设计时着力修复并重建失衡的生态系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指导理念,可持续发展观已被国际社会所认同。部分现代建筑物在工程师的探索、努力之下以显示出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并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成为建筑设计进行可持续绿色发展的重要经验,为建立生态建筑体系奠定了基础。

2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的类型

2.1节能节地型的建筑设计

节能节地型建筑设计形态的提出主要源于节约能量及物质资源的思想,是为了达到某种程度的物质材料循环利用。比如,建筑能够循环利用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质。此类建筑形态表明人们将会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并不断开发利用太阳能或者是其他新能源,从而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此外,此类建筑形态的提出也表明建筑将以一种美观的形象、适当的密度以及地上地下相互结合的建筑群设计为主,从而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2.2 生土型建筑设计的形态

生土型建筑形态主要是采用覆土对建筑的热工性能进行有效改善,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此类建筑形态不仅能够实现节能节地、防风防暴以及防止大气污染等目的,同时还具有安全、干净等特点,因此,生土型建筑设计形态能够有效保护生态平衡,同时还能够保存原有的自然风景。

2.3 生物型建筑设计的形态

生物建筑主要是指站在整体的角度上,审视人类与建筑之间地关系,从而实现对建筑学问题的研究。此类建筑形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此类建筑对许多传统的、自然的材料以及建造方法进行了重新评估,采用自然的技术进行建造;其二,此类建筑不仅从总体布局上,还是室内设计上,均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其三,此类建筑主要采用科学的方法选择材料,认为人类的生活态度及其生活方式对建筑的环境影响与建筑的健康程度存在一定的关系。

2.4自维持型建筑设计的形态

自维持建筑是在接受邻近自然环境输入的基础上,作为一个独立体维持其运作的建筑。此类建筑主要利用了自然条件维持自身运作,并对自身产生的各种废物进行处理,甚至是食物也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如果站在生态系统观念上对此类建筑形态进行审视,可以发现此类建筑形态就是为了将建筑构建为一种近乎封闭的生态系统,从而维持自身的能量需求,并实现物质材料的单循环。

2.5 少费多用建筑

少费多用建筑主要是应用较少的能量和物质材料建造出更为优秀的建筑物。少费多用建筑具有可大批建造、费用少、能量自给自足、可灵活转移统一装配、自洁舒适等特点。

2.6 高技术建筑

高技术建筑是一定程度上的智能建筑,它通过使用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等高科技让建筑物固定的外围护部分变成能够随着气候进行自我调节的围合结构,变成建筑物能够开展自由呼吸的皮肤,进行建筑物系统和外界生态系统、环境物质以及能量的交换,提升建筑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做到节约能源。

3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技术

3.1 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设计包含了建筑学以及诸多相关学科的大量如能量流动转化规律、能量转换规律等基础理论。此技术注重建筑的节能功能,例如门窗节能技术、墙体节能技术等;此外此技术充分使用了新型材料。

3.2 原生自然能源利用技术

对于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首先可以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变成热能、电能等,对建筑物开展采暖、干燥、降温等工作。其次可以利用地热资源,在新型建筑物中可以将传统的暖气供暖转变为地热供暖。

3.3 建筑再利用技术

在建筑设计中,同样可以使用再利用技术,将原本可利用的资源加以利用,在环保的同时节省了财力、人力、物力,降低成本等。

4 生态文明视域下建筑设计的路径选择

进行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要使建筑、人、环境三者协调统一。

4.1 建筑设计的人性化

在新发展时代,人类日愈追求个性化,这同样体现在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上。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始终以为人服务、以人为本为

宗旨,保证人类的生理、心理健康、符合人类各种生活、交际要求;综合考虑人与环境等的关系;在达到为人服务的要求上,做到符合实际功能、美观舒适、经济效益、氛围环境等需求;并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融合人们精神生活。

4.2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

环保意识的增强、对自然的向往等,提出建筑设计做到生态性的要求。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将建筑的整个过程与生态环境相融合,整体考虑资源与能源的相互流动;依据不断变化的生态系统,动态考虑与之结合的建筑系统,使两者间能相互作用;结合当地经济、物质情况,使建筑能灵活使用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材料与形态。

4.3 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首先,站在横向的角度上来看,建筑设计需要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地一体化。这就意味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人类、建筑以及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适当处理,不仅要为人类营造一个舒适的小空间,同时还要充分保护周围环境,进而使得对人类有益的资源能够持续存在。其次,站在纵向的角度上来看,建筑设计需要保障当前与未来之间地一体化。这也就意味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以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为基础,使建筑空间环境不仅满足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身心健康需求,同时还要满足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身心健康要求。因此,建筑设计一体化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其一,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应采用不会损害人类健康的建筑材料,同时对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辐射、电磁波等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其二,建筑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并适当控制环境的温湿度,从而使室内的温湿度能够满足人体所需;其三,重视对自然景观的利用,应该保障由室内向室外过渡的自然性,从而使人们能够最大程度观赏周围美景,重视历史文脉的连续性,继承并发展地方传统工艺。

5 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逐步提升了对建筑设计水平的要求,而且对建筑设计有了生态文明方面上的要求。进行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要在建筑设计时,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让自然生态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本,做到建筑从自然中获得,有最终和自然相融合,重建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生态环境稳定和谐、共同发展进步的环境系统。

参考文献:

[1]黎运武.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8).

[2]刘向燕.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11):22-23.

[3]张廷伟.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