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商业模式
爱尔眼科分析报告

部分高管人员情况
姓名
陈邦 李力 郭宏伟 韩忠 张玲 叶泽 郑远民 张艳琴 周江军 张少钰 李力 郭宏伟
公司职务
董事长 副董事长
董事 董事 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 监事会主席 监事 监事 总经理 副总经理
截止日 期:2013-11-11
学历
硕士 硕士 硕士 本科
博士 博士 专科 本科 本科 硕士 硕士
2.中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三种供给模式
目前国内的眼科医疗服务中有三种供给模式:第一种是占主流的大中型公立医院。数十年的人才、技术、设备的 积累和人们对公立医院的信任,使它们在眼科医疗服务中占绝对优势。但他们市场化程度低,服务意识不强,而 且在旧体制限制下发展缓慢;第二种是品牌眼科服务机构;第三种是个体眼科诊所,这类诊所主要定位于中低端 市场。
3. 中国民营医疗服务机构发展概况
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鼓励全社会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办医”的政策指导下,我国医疗服务机构呈 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办医形式多样化的发展态势,逐步形成了公立医院为主导,私立医疗机构、股份制医疗机 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等多种形式并存的结构,民营医疗服务机构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统计,我国民 营医院已从十几年前的十多家,发展到目前的3500多家,并且还正以15%-20%的比例增长。
行业分析 中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的现状
1.眼科医疗服务行业需求潜力巨大
随着家庭消费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医疗消费已进入家庭消费的前五位。而且在跨入小康社会之后,居民增量 消费也开始更多的向医疗保健方面倾斜。人口的增长也带动了医疗服务市场的增长,特别是老龄人口的增长带来 大量的医疗消费需求,将刺激医疗服务的发展。同时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进一步推动医疗服务市场 的增长。
“爱尔”商业模式对城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发展启示论文

“爱尔”商业模式对城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发展的启示【摘要】作为国内第一家成功实现招股融资上市的民营眼科医院管理集团,“爱尔”眼科的发展得力于创新应用了三级连锁商业模式的创新。
“爱尔”商业模式对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不无启示作用,只有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做好医院的战略选择,根据市场定位做好服务模式的选择,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培育市场忠诚度,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才能在医改的大背景下立于不败之地并进一步谋求发展。
【关键词】“爱尔”商业模式;三级连锁模式;专业细分;品牌意识1“爱尔”眼科商业模式作为国内第一家成功实现招股融资上市的民营眼科医院管理集团,“爱尔”眼科的发展得力于创新应用了三级连锁商业模式的创新。
[1]爱尔的“三级连锁”商业模式即在一级城市建立中心眼科医院,定位为技术中心和疑难病会诊中心,在省会城市建立二级医院,定位为利润中心;在地市级城市建立一级医院,定位为客户中心,形成了“全国分散、地区集中”的市场格局,实现了患者在爱尔连锁医院间的相互转诊以及医疗技术资源在体系内的共享,任何一家爱尔连锁医院都可以依托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整体力量参与当地的市场竞争。
2006-2008年,爱尔眼科的年门诊量由40万人次增长到63万人次,手术量由3.61万例增长到6.64万例,门诊量、手术量均处于全国同行业首位。
[2]无独有偶,通策医疗、佳美口腔等专业细分大鳄也纷纷复制了“爱尔”眼科商业模式,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1三级连锁模式成功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爱尔”眼科的壮大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奉行的三集连锁商业模式,而三级连锁模式的成功有其必然之处。
主要分析如下:1.2三级医院定位模式,符合国情三级定位模式,从诞生之初便完全遵从金字塔模式的科学架构,符合眼科服务市场行情与国情。
在我国数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无论是农村地区还是城市地区,基本上都秉承一种三级构架式的医疗机构分布模式,每一层级医疗机构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定位,面向不同的人群与疾病谱构成。
爱尔眼科集团的商业模式及财务绩效探讨

爱尔眼科集团的商业模式及财务绩效探讨陈娥摘要:本文根据“商业模式———财务绩效”框架分析了爱尔眼科商业模式的独特之处以及其模式运行的财务绩效。
通过对招股说明书以及2009 至2013年年报的数据分析发现爱尔眼科以轻资产为经营理念,采用成功样板复制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连锁医院,抢占市场先机,创造了巨额利润。
关键词:商业模式;三级连锁;财务绩效;爱尔眼科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眼科医疗机构之一,聚焦于医疗行业中的眼科医疗服务细分行业,主要定位于二三线城市,主营业务为向患者提供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等眼科医疗服务。
经过不断实践,爱尔眼科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三级连锁”商业模式,取得了成功,逐渐由区域型医疗结构发展成为全国连锁医疗结构。
一、爱尔眼科的商业模式(一)三级连锁公司通过吸纳国际先进的医疗管理模式和经验,并结合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国情以及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全国分散、地区集中”的市场格局,创造性地建立了“三级连锁”模式,即爱尔眼科将旗下连锁机构按照区位、技术、战略和资源整合能力的不同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级,进行系统性配置。
把上海爱尔作为一级医院,定位为公司的技术中心和疑难眼病患者的会诊中心,并对二级医院进行技术支持;把位于省会城市的连锁医院作为二级医院,定位为着力开展全眼科服务、代表省级水平的疑难眼病会诊中心,并对三级医院提供技术支持;把建立在地市级城市的医院作为三级医院,侧重于眼视光及常见眼科疾病的诊疗服务,疑难眼病患者可输送到上级医院就诊。
这种模式有别于医疗服务行业传统的“超市连锁式”的商业模式,强调了内部资源的不对等整合,突出了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
三级连锁模式不仅能提高公司的整体运营能力,还能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品牌形象的提升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增强。
目前,爱尔眼科的“三级连锁”模式已初具规模,一二级医院已经趋于完善,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快全国连锁医院布局,除在少数几个省会城市“填空”外,将向省外市场复制湖南的地级市网络布局,连锁医院开设重心往三、四线城市下沉,不断延伸服务网络。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财务分析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财务分析作者:孙大峰来源:《会计之友》2012年第29期【摘要】文章以爱尔眼科为例,对其资金运动的过程进行财务分析。
结果表明,爱尔眼科资金筹集以股权为主,偿债能力很强,资金成本偏高;资金投放方面,与其战略相符;超募资金存入银行没有产生应有的效益,整体资金的使用效益和使用效率比IPO前有所下降;由于医疗服务收款的特点,资金的回收非常高效。
【关键词】资金运动;财务分析;爱尔眼科外部人获得财务信息,通常基于企业提供的已审会计报表,而报表提供的信息本来就比较有限,所以,充分利用信息(包括报表披露的信息和平时发布的信息)及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比较流行的框架是哈佛大学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分为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
其中,财务分析基本都遵循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的分析套路(一般运用杜邦财务体系进行综合分析)。
大家都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一方面是实物商品的运动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资金运动过程,那是否可以通过资金运动的轨迹,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战略?本文尝试通过资金筹集(股利分配政策属于内部融资策略,故放入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使用、资金回收四个过程,对创业板的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尔眼科)进行财务分析。
一、公司背景(一)概况爱尔眼科前身系2003年1月24日成立的长沙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2007年12月5日,经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向患者提供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医学验光配镜等眼科医疗服务。
公司采取“三级连锁”的商业模式,通过下属各连锁眼科医院向眼病患者提供眼科医疗服务,目前已在全国21个省(直辖市)设立了36 家连锁眼科医院。
2009年10月30日,爱尔眼科公开发行3 350万股,总股本13 350万股,作为第一批创业板的上市公司登陆深交所。
2011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3.11亿元,净利润1.72亿元,截止到2011年末,公司的资产总额17.22亿元,净资产13.68亿元。
爱尔眼科深度报告

爱尔眼科深度报告(报告出品方:兴业证券)01 民营医院走向新阶段:塑造品牌1.1 医院利润来自哪里——部分专科从结果看,专科医院净利率和ROE普遍高于综合医院,整形、口腔、眼科、美容、皮肤、精神、肿瘤等专科市场化较快。
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利润来源不同:药/耗占比高的科室是公立医院利润来源,药/耗占比低的科室是民营医院利润来源。
背后的原因:1)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定价机制失灵,服务费反映在药价里;民营医院服务定价能力强;2)尽管集采逐步扩面,但医疗服务重新定价是相对漫长的过程。
1.2 公立医院的利润主要来自财政补贴和交叉补贴公立医院的利润来自两部分:财政补贴、盈利科室财政补贴:占医院收入的8-10%,如果剔除财政补贴,公立医院大部分是亏钱的;盈利科室:运营中,盈利科室补贴不赚钱的科室,保证学科齐全;投资打造明星科室/学科。
公立医院不赚钱的原因:非营利性、考核导向、管理粗放非营利性:不考核利润,利润无法分红,以收定支;考核导向:考核指标与盈利相反,学科建设(基金、文章、明星科室、疑难杂症)、医疗安全是成本端,药占比和人均费用是负向指标,服务能力(诊疗人次、床日)是周转指标;以上指标与财政补贴挂钩;管理粗放:供应链、人员编制、水电维修。
1.3 民营医院净利率:10%以下是“省”出来的,10%以上是“赚”出来的回到专科医院利润率排名,医院的利润率跟选品直接挂钩:高毛品种是盈利密码:整形、种植、正畸、飞秒、视光、皮肤、放疗、光电等,器械依赖程度高能提升定价能力和患者体验;规模效应和精细化管理是常规操作:大型设备采购的议价能力,供应链,运营成本等。
02 “黄金眼科赛道”长坡厚雪,爱尔全面领先布局2.1 患者基数庞大、治疗率低,眼科具备高成长高天花板特征眼科疾病流行病学:我国人口屈光不正(近视、远视、老花、散光)、白内障、干眼、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患病率高,患者基数庞大,带来需求蓝海。
治疗性需求:“看得见”,WHO指出的致盲原因中,白内障占39%、未经矫正的屈光不正占18%、青光眼占10%(2019 年);改善性需求:“看得清,看得舒服”,视物质量、消费升级· 治疗率低:较美国有4-5倍提升空间。
爱尔眼科商业模式

爱尔眼科商业模式全面解析爱尔眼科的主业是屈光手术、白内障和视光业务,主业的核心是技术和设备,只要将医疗流程简单化、标准化、专业化,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
爱尔眼科上市9年,市值由2010年初不足100亿市值增长至近期最高700多亿元,9年间营收实现10倍增长,净利润实现8倍增长,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超过30%,ROE由7.7%增长至20.0%。
过往优秀的业绩也印证了爱尔具备优良的历史基因。
爱尔眼科独有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分级连锁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体制,加上近年来盛行的合伙人模式,这三大块构成了爱尔眼科强大的护城河。
01、分级连锁连锁和医院相结合,创立分级连锁模式,对于民营医院的发展是一个大突破。
爱尔眼科在实践中摸索出“三级连锁”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把第一级放在上海,定位为技术中心和疑难会诊中心;设在省会城市的二级是利润中心;设在地级市的三级医院是“客户中心”,面向最广大的患者提供“验光配镜”和常见眼疾的诊疗,同时将疑难病输送到上一级。
三级连锁”模式非常适于中国地广、人多、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国情。
以基层医院为面,以骨干医院为点,为广大群众提高更好的眼科医疗。
分级连锁模式可以让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知名度与患者信任程度、降低医院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现已在技术、服务、品牌、规模、人才、科研、管理等方面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多家成熟医院在门诊量、手术量、营业收入等方面逐步占据当地最大市场份额。
另外,各地都有“省情”、“市情”、“人情”,通过收购或股份合作等方式可以把“地头蛇”拉进来,使本地的业务“顺风顺水”。
正是因为有了好的管理模式,爱尔眼科迅速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眼科医疗机构。
连锁模式非常适于民营资本介入、运营和发展。
起点可高可低,一两个诊所干得好再开分所,一个城市站稳了脚跟再向夕卜地发展,从地方知名到全国知名……十几亿人口为民营医疗连锁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说不定未来中国的首富就会出在这个领域!爱尔眼科的潜力与软肋都在其商业模式的创新。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学生姓名陶思冶指导教师吴跃春专业会计学学号09S0101H20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声明及论文使用的授权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本人同意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上网公布全部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摘要爱尔眼科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眼科医疗机构之一,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40多家专业眼科医院。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爱尔眼科在充分吸纳国际先进的医疗管理经验及运作方法的同时,成功探索出一套适应中国国情和市场环境的眼科医院连锁经营管理模式。
本文从我国眼科行业发展状况入手,结合爱尔眼科的竞争优势和财务方面的状况研究,通过偿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及商业模式、品牌、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爱尔眼科未来发展前景,总结出一条爱尔眼科成功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爱尔眼科;竞争优势;财务指标目录引言 (1)一、我国眼科行业发展状况 (1)(一)概况 (1)(二)市场容量 (2)(三)行业利润率水平 (3)(四)行业的技术水平特点 (4)(五)行业和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4)二、公司简介 (5)(一)公司背景 (5)(二)公司结构及所有权结构 (5)(三)行业地位 (6)(四)公司主营业务及发展 (6)三、公司的竞争优势 (7)(一)商业模式优势 (7)(二)品牌优势 (7)(三)管理优势 (7)(四)技术优势 (7)四、从财务方面分析 (8)(一)偿债能力分析 (8)(二)运营能力分析 (9)(三)盈利能力分析 (10)(四)股东权益分析 (11)(五)其他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11)五、募集资金使用 (11)六、主要措施的执行情况 (12)七、盈利预测及估值 (13)八、结论 (13)主要参考文献 (14)致谢 (15)引言当前电脑普及应用、人口老龄化等导致各种眼类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导致患者对眼科医疗服务的需求上升;此外我国现有眼病诊疗市场开发程度低,市场渗透率有很大提高空间;诸多因素显示眼科医疗行业发展空间巨大,是名符其实的“朝阳行业”。
一体化C端引流管理系统---爱尔眼科——【营销方案策划】

邮件/短信 集成
呼叫中心 集成
第三方 电商集成
官网/B2C 服务门户
前端服务 /
现场服务 /
物联网
HIS /
后勤 /
供应链
智能设备 服务
Wifi/BlueTooth/DICOM
智能设备/系统
浏览器
Dynamics CRM
浏览器
CRM移动 客户端
移动APP
移动APP
移动APP
外勤(筛查) 医生/护士
客服/服务管理
• 扩大潜在客户池 • 提升潜在客户转化能力 • 提升客户认知能力
• 外部:用户体验 • 内部:工作协同 • 管理:业务洞察力
为达成目标的举措
提升品牌
潜客开发 及转化
服务能力
接触范围扩大:建立多渠道客户端或接触点,增加客户接触范围。 推广手段增多:通过数字媒体(微信、互联网、移动等)来做品牌推广。 服务印象提升:客户信息统一管理,每个接触渠道都提供一致的服务体验。
围绕客户预约、检查、 消费、转诊等信息对接
Dynamics CRM系统
产品及编码对接
与客户相关收益统计 分析等财务数据对接
HIS系统
SRM系统 NC财务系统
…
应用规划 系统视图 终端用户
接触点 /
自助服务
微信 客户端
微信
移动应用 客户端
移动APP
浏览器
邮件/手机 电话 浏览器/移动App
患者
浏览器 客户端
院前:获得潜在患者转化为预约挂号客户
线上:多渠道接入管理
微信
微博
网页
电商
邮件
短信
移动APP
搜索引擎
客户服务门户 注册 预约
爱尔眼科

“三级连锁”带来的爱尔旋风——爱尔眼科财务分析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爱尔眼科股份有限公司的等报表进行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的分析,并以行业背景分析为依据,总结了爱尔眼科取得成功的经验,以及对公司进行了未来风险分析和前景展望,最后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爱尔眼科财务分析三级连锁机遇风险一、公司简介爱尔眼科创建于 2003 年,目前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30家连锁眼科医院,充分吸纳国际先进的医疗管理经验及运作方法,创造性地探索出一套适应中国国情和市场环境的眼科医院连锁经营管理模式,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医师数量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眼科连锁医疗机构,其发展势态被国内外同行誉为中国医疗行业的“爱尔现象”,2009年门诊量累计79.74万人次,手术量9 万例,居全国同行业首位,营业额6亿元,纳税4681万元,2009年爱尔眼科在深圳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公司由此成为了全国第一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医院类上市公司,并将对推动新医改产生积极影响。
该公司是全国最具实力特色眼科医院,中国服务质量十佳民营医疗机构,全国十佳眼科专科医院,2008、2009年连续两年入选“清科——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百姓信赖眼科医院,“爱尔眼科”为中国驰名商标。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是中国第一家IPO上市的医疗机构,也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眼科医疗机构之一,集团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
爱尔眼科致力于引进国际一流的眼科技术与管理方法,以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为发展战略,联合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中国眼科医疗事业的发展。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并充分吸纳国际先进的医疗管理经验及运作方法,爱尔眼科成功探索出一套适应中国国情和市场环境的眼科医院连锁经营管理模式。
利用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爱尔眼科通过全国各连锁医院良好的诊疗质量、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深入的市场推广,使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和渗透力得到迅速的提升,也使爱尔眼科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眼科品牌。
爱尔眼科:三级连锁开拓医疗版图

此 外 ,爱 尔 创新 地 采 用 了 “ 务 章 。 “ 业 我们到 社区去筛 查( 眼病患者 ) ,
两 人分 工 由陈 邦主 抓 战略 方 向 ,李 力 院长 + 团管理 ”的服务链模 式 。 “ 集 集 有 病就 拉 过来 。有的 老 百姓 没钱 ,我
后聆听深 交所开设的上市公司诚信第 一 报 道 ,题 目吓 人 , 有 些 语 不 惊 人 死 不 有 人说 爱尔 眼科 涉嫌 消除 法律 障碍 。 讲 ,下午参加一个创业板论 坛,晚 上与 休 的味 道 。 ” 人谈判业务合作事宜。在这 几件事的 问
“ 上 市之前 ,该 消 除的法 律障 碍要 在
祝贺 电话 ,接受媒体排队采访。第二天 件) 金额以 及爱尔 眼科的病 人数量 , 的 消 除法 律 障碍 也是 拟 上市 公 司聘
是 周 六 ,他没 休 息 ,不 能 回家 ,开 始新 有人按 照刀片单价5 0 0 余元 ,由此推 断 请律所的 目的之一。广 东华商律师事务
的出差之旅。 如果 把 爱尔 眼科 登 陆 眼科 : 三级连 锁开拓 医疗版 图
◇ 潘虹秀
“ 感觉 ,我 讲话 有 点像 上市 公 你 司 的董 事 长 了吗 ? ”在 采 访快 要 结 束
负面新闻大考
L浓郁 的 湖南 乡音 ,陈 邦没 有 回避 1
中 一 。我 们 还 有 一 种 眼科 激 光 技 种
“ 我们负面新 闻算 多的啦 ! ”操着 术 ,不 需 要 片 。”
分企业董事长 。
陈邦 不担心 会 因此上不 了市 。 “ 证监 会 眼睛 是雪 亮的 。 ”陈担心 的
在爱 尔上 市挂 牌 前十 天 ,一篇以
“ 爱尔眼科 ,问题 多多”为题的报道见 是 公 司在 投资者 心 中的形 象 。 “ 老百 姓 和投 资者 有时 不 清楚真 相 ,就会 骂
《爱尔眼科》PPT课件

政策不断开放
民营医疗机构不断增加
相关重要法规
• 1985年4月25日,国务院批转下发了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 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
• 1994年2月26日,国务院第149号令发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明确 “国家扶持医疗机构的发展,鼓励多种形式兴办医 疗机构。”
•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
输送到上级医院就诊
长沙爱尔眼库
爱尔眼库于2006年5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并与中华医 基本情况 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国际狮子总会深圳眼库建立了长期
合作关系
h
来源:爱尔眼科官网 14
截至2012年7月底,公司已营业的连锁医院网点达41家,分布于全国各地
1998年---21所 2001年---1477所 2004年---1792所 2006年---3575所(营利性 )+350所(非营利性)
h
10
我国眼科医疗市场潜在规模巨大,市场分布呈全国分散,区域集中的特点
• 2012年我国眼科医疗市场规模约400亿元
• 人均GDP约为我国三分之一的印度,年每百万人白内障手术量为6000例, 而我国只有1050例
• 全国范围市场集中度低,CR8小于20%;以城市为单位的区域市场上,市 场集中度高,CR8达80%
• 眼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70%的资源集中在城市,但70%的患者在农村、 经济欠发达地区
• 眼科医师资源短缺,平均每7万人拥有一名眼科医师
h
11
我国眼科医疗行业驱动因素
• 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
• 国家政策对民营医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支持,公有与非公医疗地位愈加平等,
• 2007 年12 月5 日,以经审计净资产127,000,659.38 元折成股本 100,000,000.00 元,余额增加股本溢价27,000,659.38 元,整体变更设立为 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 万元,法定代表人为陈邦先生。
从爱尔眼科看连锁民营医疗的成功之路 (3)

从爱尔眼科看连锁民营医疗的成功之路
爱尔眼科是中国最大的连锁民营眼科医疗机构,其成功之路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专注眼科领域:爱尔眼科在成立之初便将眼科作为核心业务,并始终保持着专注于眼科领域的发展方向。
这使得爱尔眼科在眼科医疗服务方面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眼科诊疗服务。
2. 规模经济优势:爱尔眼科通过连锁经营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建设分院,形成了较强的规模经济优势。
这使得爱尔眼科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更便捷的服务。
同时,规模经济也使得爱尔眼科能够集中资源进行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供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治疗方法。
3. 强大的管理团队:爱尔眼科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他们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市场洞察力,能
够科学有效地运营和管理连锁医疗机构,使得爱尔眼科能
够快速发展并有效应对市场变化。
4. 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口碑:爱尔眼科注重提供优质的服务,通过规范化的诊疗流程、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专业的
医师团队等手段,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良好的
口碑使得爱尔眼科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好评,继而带来了
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品牌影响力。
总的来说,爱尔眼科的成功之路是通过专注眼科领域、规
模经济优势、强大的管理团队和优质的服务与口碑相结合,使得其成为了中国连锁民营医疗行业的领军企业。
爱尔眼科迅速扩张的隐患分析

爱尔眼科迅速扩张的隐患分析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04-075-02摘要 09年10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以全国首家“连锁医院”的姿态,登陆创业板,借力资本市场,欲扩建和新建11家医院,以求扩大市场占有率和业务规模。
然而,借助创业板上市迅速扩张,究竟合理与否?本文深入分析了爱尔眼科迅速扩张可能带来的风险,为公司管理体制、品牌连锁、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相关对策,以期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医疗行业爱尔眼科规模扩张品牌连锁隐患分析风险对策爱尔眼科成立于03年,目前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也是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眼科医疗机构之一,在全国现有19家连锁机构,截至09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人数为 2,040 人,年利润率超过50%,在其作为创业板上市后,资金流大大增加,准备再扩张11家。
爱尔积极借力资本市场,募集大量资金,希望抓住我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机遇,实现公司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然而,公司自身的某些缺陷以及市场开拓所共有的困难都会使扩张面临种种风险,如不把握好,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
一、商业模式缺陷带来品牌连锁风险爱尔眼科之所以能在短短七年时间中,在全国迅速的扩张市场,建立起19家连锁医院,拓展网络,组建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眼科专业医疗体系,其依靠的就是自身摸索出来的“三级连锁”的商业模式。
虽然爱尔眼科率先提出了这一商业模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成为了其制胜法宝。
相反的,这一种三集连锁化的经营,也给爱尔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1.品牌连锁风险爱尔眼科通过连锁经营、统一品牌的方式,将“爱尔”的品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广到全国各地,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当某个单位出现问题时,却也可能祸及全局。
这在医疗行业表现尤甚。
2. 规模反噬(1)医疗风险上市前爱尔眼科年接诊人次在60多万,上市后很快会达到百万级,医院数量也将在未来两三年之内达到近30家之多。
而医疗行业本身属于高风险的行业,迅速扩张后的医疗风险不容小视。
冷眼看市场-民营医院到底赚不赚钱-且看民营医院翘楚爱尔眼科(前传)-一、爱尔眼科:全球规模领先

冷眼看市场民营医院到底赚不赚钱,且看民营医院翘楚——爱尔眼科(前传)一、爱尔眼科:全球规模领先。
..一、爱尔眼科:全球规模领先眼科医疗连锁机构公司是一家全国连锁的专业眼科医疗机构,主要从事各类眼科疾病诊疗、手术服务与医学验光配镜。
截至2018 年,公司已建立220 余家医院,覆盖全国医保人口超过70%,年门诊量超过400 万人,并且,在美国、欧洲和香港开设有80余家眼科医院.1、公司简介、历史沿革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尔眼科”)成立于2003年1月, 2007年进行股改,2009年1月登陆创业板。
爱尔眼科发行前股本是1亿股,发行后股本为1。
335亿股,陈邦先生为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其通过湖南爱尔投资控制发行人6,000万股股份,并直接持有发行人2,380 万股股份,实际控制公司总股本的83.80%.发行后陈邦先生仍将控制公司62。
77%,IPO前后爱尔眼科的股本结构如下图所示:IPO前爱尔眼科的股权结构:控股股东湖南爱尔医疗投资有限公司2014年更名为西藏爱尔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同时把注册地址由长沙改为拉萨,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避税, 2017年1月3日又更名为“爱尔医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爱尔医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目前股东为陈邦(80%)和李力(20%).公司自IPO以来至2017年以来,股本结构除了转增、送股、股权激励、以及管理层增减持外,大的结构基本没变,爱尔医疗投资集团持股在42%左右,公司创始人陈邦直接持股17%左右,李力和郭宏伟(系陈邦连襟)直接持股4%左右,陈邦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直接+间接持有60%左右的股权,公司在2018年1月5日首次进行增发配股,总配股数在6232.86万股,每股配售价格在27.6元,获配金额17.2亿元,其中高瓴资本认购其中60%,信诚基金认购20%,实控人陈邦认购20%。
配售前公司总股本152363。
55万股,配售后总股本为158596.4万股,配售前前十名股东列示如下:本次配股后前10名股东列示如下:注:爱尔医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另外持有公司236,602,296股股份登记在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下。
爱尔眼科可长线持有

龙源期刊网
爱尔眼科可长线持有
作者:
来源:《电脑报》2018年第48期
@无声碎月:董师傅,看到一篇爱尔眼科的负面报道,说董监高密集减持股票、不断收到罚单,心里有點慌,这可是雪球上备受推崇的价值股呀!
@董师傅:爱尔眼科不是价值股是成长股,雪球上有不少高手分享了与其有关的投资经验,主流看法爱尔眼科的商业模式类似当年苏宁电器的玩哈,不断开店业绩不断高成长,一旦无法开新店或者开店速度跟不上,高成长就熄火了,因此在爱尔眼科高速发展阶段可以长线持有,不少投资人因此大赚特赚。
至于负面消息,的确真实存在,百度一下就全知道了,例如爱尔眼科因为广告虚假夸大宣传被多个城市的工商局批评,这种负面消息利空小,比较大的是董监高密集减持股票,有数据表明自2011年以来共有11名董监高实施了减持,累计套现约为
10亿元。
如果你持有爱尔眼科的股票,可以长期持有,等到其商业模式无法持续时卖出即
可。
爱尔眼科管理制度

爱尔眼科管理制度爱尔眼科管理制度是公司运营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它确保了公司的正常运作,促进了员工的发展和业绩的提升。
下面我们将从《爱尔眼科管理制度》的内容、执行和改进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一制度,为大家带来全面而有指导意义的文章。
首先,爱尔眼科管理制度包含了公司各方面的规章制度。
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明确了员工的招聘、培训、考核和晋升机制,使员工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下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
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了公司财务收支的规范,避免了资源浪费和不当使用;营销管理制度明确了公司产品宣传和销售渠道的安排,帮助公司更好地推广产品。
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使公司运营更加高效、有序。
其次,爱尔眼科管理制度的执行至关重要。
管理层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例如,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制度进行招聘、培训和考核,保证每位员工都能够按照公司要求进行工作。
财务部门要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财务核算和报表的编制,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合规。
营销团队要根据制度进行宣传和销售工作,确保产品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只有在全员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实现制度的落地执行,为公司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爱尔眼科管理制度应不断完善和改进。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制度也应随之调整。
管理层要及时关注市场和员工的需求,收集各方面的反馈和意见,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创新。
例如,可以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客户反馈和市场调研等方法,了解公司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制度。
此外,管理层还应定期组织内外部培训和学习交流,提高管理水平和理念,推动制度的创新和进步。
总之,爱尔眼科管理制度是公司稳定和健康发展的保障。
通过完善制度的内容,严格执行和不断改进,我们可以使公司的管理更加高效、有序,为员工的发展和公司业绩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爱尔眼科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尔眼科商业模式全面解析爱尔眼科的主业是屈光手术、白内障和视光业务,主业的核心是技术和设备,只要将医疗流程简单化、标准化、专业化,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
爱尔眼科上市9年,市值由2010年初不足100亿市值增长至近期最高700多亿元,9年间营收实现10倍增长,净利润实现8倍增长,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超过30%,ROE由7.7%增长至20.0%。
过往优秀的业绩也印证了爱尔具备优良的历史基因。
爱尔眼科独有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分级连锁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体制,加上近年来盛行的合伙人模式,这三大块构成了爱尔眼科强大的护城河。
01、分级连锁连锁和医院相结合,创立分级连锁模式,对于民营医院的发展是一个大突破。
爱尔眼科在实践中摸索出“三级连锁”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把第一级放在上海,定位为技术中心和疑难会诊中心;设在省会城市的二级是利润中心;设在地级市的三级医院是“客户中心”,面向最广大的患者提供“验光配镜”和常见眼疾的诊疗,同时将疑难病输送到上一级。
“三级连锁”模式非常适于中国地广、人多、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国情。
以基层医院为面,以骨干医院为点,为广大群众提高更好的眼科医疗。
分级连锁模式可以让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知名度与患者信任程度、降低医院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现已在技术、服务、品牌、规模、人才、科研、管理等方面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多家成熟医院在门诊量、手术量、营业收入等方面逐步占据当地最大市场份额。
另外,各地都有“省情”、“市情”、“人情”,通过收购或股份合作等方式可以把“地头蛇”拉进来,使本地的业务“顺风顺水”。
正是因为有了好的管理模式,爱尔眼科迅速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眼科医疗机构。
连锁模式非常适于民营资本介入、运营和发展。
起点可高可低,一两个诊所干得好再开分所,一个城市站稳了脚跟再向外地发展,从地方知名到全国知名……十几亿人口为民营医疗连锁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说不定未来中国的首富就会出在这个领域!爱尔眼科的潜力与软肋都在其商业模式的创新。
品牌连锁是把双刃剑,顺境时几十家连锁店都可享受到“光环”。
但某个单位出现问题时,却也可能祸及全局。
作为全国性品牌医疗连锁机构,安全是第一位的。
任何一家分店如果出现重大事故,主管部门从慎重维护民众健康考虑可以下令全国关店!即便事后查明情况,允许开业,造成的影响也许永远不能恢复。
企业都希望做大,上市前爱尔年接诊人次在60多万,上市后很快会达到百万级。
唯一要留心的是医疗行业特有的风险。
严格管理、责任险和公关是防止局部医疗事故侵害公司整体形象的关键。
02、人才培养体系个人浅显的看法是,医院最重要的是医疗设备和专业的医疗人才。
医疗设备好买,但医疗人才非常难以培养,这大大限制了医院规模的复制能力。
目前的医生培养体系都是以超过5年的学院学习和同时辅以大量的医疗实践为主。
大部分民营医院都缺少必要的人才培养体制,从而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爱尔眼科以同大学联合和大量医院实习内部培养为主,解决了医院扩张的最大拦路虎。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疗效和口碑,这两个要素都需要长期的专家资源积累和医生梯队的培养机制。
爱尔眼科在这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在公立医院可能要10年培养一个医生出来,爱尔眼科可能是3到5年。
第一,爱尔改变很多公立医院那种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因为师傅很有可能不那么开放地教徒弟,徒弟技术都会了,师傅要继续垄断就没办法做了,他的权威性就没有体现了。
爱尔眼科整个科室绩效体系必须要考核培训再教育,而且对科室主任的考核不是说你做了多少台手术,而是你这个科室做多少台手术。
第二,爱尔建立了各个亚学科的培训中心,集中起来对医生进行培训。
在中国医疗行业,业内认为爱尔眼科的培训体系是一流的。
第三,爱尔激励措施做得不错,为了进一步把大家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性地实施合伙人模式。
这个合伙人模式有可能改变中国医生的执业生态。
而医生集团是松散型的,很多就是集体走穴的模式。
爱尔眼科合伙人的模式,公司这些核心骨干,包括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来组成一个团体,跟上市公司或基金一起投资新建医院,新建医院做好了,上市公司可以溢价收购。
技术骨干去支持新建医院,不但能够获得诊疗收入,还能够获得那个医院股权的增值。
这样最大程度实现了技术骨干的自身价值,更好地实现了医院发展。
这种新机制爱尔这几年实施下来,相当于通过生产关系调整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03、合伙人计划合伙人计划能激发核心人员的积极性,这个模式也是在医疗领域一个大胆的创新。
医院的核心是人才,如何留住那些核心的人才,防止人才的跳槽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1、爱尔眼科的合伙人模式能够最大限度的留住医院的核心人才,减少医院人才的跳槽比例,同时尽最大限度的提高人才的积极性。
整个医疗服务其实是一个“人”的行当,人非常值钱。
人对于公司的溢价能力是比较高的。
所以爱尔选择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就是眼科。
第一,眼科是一个与公立医院错位竞争的领域。
公立医院的眼科待遇并不是非常好。
大家知道眼科用药不多,回扣也不高,相对于心外、脑外、骨科这些比较有油水的科室来说,眼科医生待遇在体制内并不高。
第二,眼科医生如果只做爱尔的镭射手术,它的培养周期比较短。
一个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两三年时间基本上就可以独立上手,主要依靠的是设备。
相比之下,如果一个心外、脑外的医生,做主刀需要10年、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培养。
这些人一旦养成,他的溢价能力就很强,也是比较难复制的。
相反,爱尔眼科通过它的培训体系能够大量地培训出这种标准化的的医生。
同样这个机构对于医生的溢价能力相对于刚才说的心外、脑外、骨科这样的科室的议价能力也会更强。
基于合伙人计划,确实能够吸引不少专家和高手进驻爱尔,包括近期的王铮教授。
医生在行使白衣天使职责的同时,如果能有一份合法合规的财富同步事业,那何乐而不为。
产业并购基金不断纳入和开拓新的医院,在统一管理模式下的连锁式拓展,已被国美、苏宁等证实模式可行。
并且这种线下厚重的就诊模式,在短时间内不会受到电商冲击。
上百家的医院并入,低PE的并入,高PE的放入到资本市场,是个好手段。
2、高端路线+国际化视野。
公司先后收购美国著名的MING WANG眼科中心及欧洲最大的连锁眼科集团CB,公司品牌国际化影响力大大提升,爱尔已由国内眼科龙头一跃成为世界眼科龙头。
3、复制能力:爱尔将眼科医院的成功模式快速地异地复制,体现了它的强大异地复制能力。
2010年30来家医院,2017年体内+体外约200家医院,计划至2020年,将医院网点拓展到1200余家(200家地级市医院+1000家县级市医院),覆盖一半以上的县级区域。
基于公司独特的商业模式及优良的历史基因,随着眼科医院网点的不断扩充及下沉,看好其未来的成长潜力。
"公司+产业并购基金"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透过并购基金实现对大量眼科医院项目的筛选和储备,另一方面公司利用自有资金新建医院。
"体内体外"的紧密协作,让爱尔眼科既不会错过优质项目,也能对优先级市场做出适当反应,最终得以实现规模和质量同步扩张。
但这里面也存在利益输送之嫌。
其分级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连锁模式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目前处于高增长轨道,牢固占据着眼科连锁医院龙头地位,短期内业务增长显著,长期来看业务转型和平台化运营同样值得期待。
在中国医院行业像爱尔这种规模是没有的。
一些地方希望引进爱尔这种有品牌、实力强的非公医院。
爱尔眼科在各省市的发展顺利,可以很好的将模式进行快速复制。
爱尔根据战略规划进军全国各地市场,而且一定能做好。
比如可以选择与国有医院合作,把它的眼科独立出来成立一个股份制医院,或者收购当地的医院后进行扩建。
如果当地没有好的标的或者价格太贵时,爱尔就自己建设。
爱尔眼科发展战略清晰,善用资本力量,通过并购基金加速对地市级医院的扩张,很好地平衡了长期布局与短期盈利的关系。
可以预见的是,在内生增长和外延式并购的双轮驱动下,爱尔眼科旗下的医院数量或将数年内达到一个可观的数目。
一方面,连锁经营有利于公司发挥资源充分共享、模式快速复制、规模迅速扩大的优势,但随着连锁医疗服务网络不断扩大,全国各地情况复杂,规模骤然增大的情况下,公司在管理方面将面临较大挑战和整合压力。
在组织架构上爱尔眼科正动态调整管理模式,以实现做多做好的战略规划。
以前是公司——大区——省区的管理架构,现在爱尔则是把大区撤掉了,公司总部直接对接20多个省区,把每个省区看做一个单元,一个省可能就有几十家不同层级的医院。
其次还将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规范化高效管理。
事实上,相应管理模式的调整并非简单的层级减少,其更为重要的措施在于可以形成“省——市——县”的分级联动机制。
首先会给省会医院配备相应的人员,包括投资、市场、营销、业务等各方面人才为班底,同时借助省会城市的班底来发展地级市医院,再以地级市的班底带动县级医院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在人才培养、管理等各方面可以做到迅速的发展。
这种“省会城市、地级市和县”的商业模式可以通过省会城市对地级市和县级医院的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的支持,提高地级市和县级医院的水平,而未来通过远程培训和远程医疗制度,完全可以把地、县医院的医疗水平快速提高,这就使得爱尔眼科在一个区域内可以形成很强的竞争力。
爱尔主业的核心是技术和设备,只要将医疗流程简单化、标准化、专业化,便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
爱尔的成功很大程度归功于率先抢占了二三线城市的眼科空白市场。
从爱尔的发展历程来看,2002年建立第一家成都爱尔之后,2003年到2005年期间,爱尔眼科的主要思路是从"农村"包围城市,先在湖北的黄石,湖南的株洲,常德等城市落脚,然后向武汉和长沙这两个省会城市进军。
在华中地区打下基础后,2005年建立上海爱尔作为其技术中心和疑难病会诊中心。
之后,爱尔开始将其网点伸向东北、东部和南部地区,并不断在邵阳,襄樊等二三线城市,不断扩大其网点,完善其布局。
这种见缝插针,步步为营的策略使得爱尔做到了很多地区的专业眼科第一家。
连锁专科医院的标识、设备、流程可以标准化,但最核心的医生却无法标准化,爱尔眼科在诊疗标准化上做了哪些工作?连锁专科医院最大的特色就是要做一个标准化的东西,所以,第一,要建立标准化培训体系,可以迅速让更多的医生提高到一个程度,这是一个标准化。
第二,整个服务流程可以标准化,临床路径也可以标准化,你的某一项技术可以按照标准步骤走。
第三,中国市场巨大,需要太多的医生,除了尽快培训医生以外,可以通过人工智能、互联网、远程医疗这些现代科技来提高医生的诊治水平。
爱尔2014年以前主要以体内扩张为主,扩张速度相对较慢,2014年连锁模式全面成熟以后,开始借助并购基金模式大幅提高连锁扩张速度,抢占了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
爱尔过去的快速发展有公司自身努力的原因,也有在最恰当的时机得到资本加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