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经济管理第九讲

合集下载

经济地理第九讲-第三章

经济地理第九讲-第三章

15.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
16.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零售业区位论 服务业区位论
神奇的正六边形 天生的建筑工程师-蜜蜂


内蒙古的太仆寺 旗,寻找一种地 貌奇观——石柱 群。这种石柱群 很神奇,从上面 看,每一根石柱 的截面大体为六 边形,整整齐齐 地并在一起,好 似蜂巢。

3.货物的供给范围
货物的供给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

货物供给上限:货物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为中心 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最大的销售距离)。 货物供给下限: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正常利润 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或叫做门槛值(需 求门槛)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4. 中心地的等级



四、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意义和存在问题 (一)理论和现实意义


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 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理论地理学之父”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 – – – – 城市等级 城市与腹地 城市内与城市间的社会经济空间模型 城市区位、规模和职能 零售业、服务业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
(1)中心地等级划分及特征

能够提供高级商品或服务的中心地为高级中心地, 只能提供低级商品或服务的为低级中心地。 中心地级别越高,数量越少,上限越大,有高级职 能(包括低级职能);反之亦然。 乡镇 县城 地级市 一般餐馆 省会城市 高级饭店 油条早点摊
(2)不同等级中心地之间的关系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重点)

城市经济学-第九章-分区与增长控制

城市经济学-第九章-分区与增长控制

9.5 其它增长控制政策
9.5.1 限制发放建筑许可证
通过限制新建房屋供应来限制住房的供应
新住房价格较高
新住房建设数目少
居住土地地价较低
获得许可的开发商有较大利润
分配有效许可的方式
拍卖许可给最高标价者
地方政府额外的收入
11
美国CBD公寓客户有明显的等级划分
客户
Luxury apartment 奢侈公寓
家族型富豪、闻名世界 的财富阶层,金融界、 文艺界名人及国际名流。
Semi-luxury apartment 半奢侈公寓
当地的学生、艺术家、 下城区的business professionals及一些 名人。
Common apartment 普通公寓
零售的有效分区
如果开发商满足交通流、停车、景观改进标准,则 允许居民区内的零售企业开发
居住妨害的分区
高密度的住房通常也会产生负的外部性
噪声 交通拥堵 停车问题 视野污染,诸如采光限制和景观限制
在特定区域限制公寓,以降低负面影响 对高密度住宅开发的有效分区
当开发商提供以下内容时,在特定区域允许高密度住房开发 小巷停车(小区内停车)容量 减少交通拥堵所做的街道优化 建筑设计 美学方面考虑,使人愉悦 通风采光
对建议中的项目进行排序,按照美学、绿地、密度
等等.
28
建造许可限制的效果
$
供给限制到60个许可
如果限制建筑 许可证的数量为
80,住宅供给曲
250

房 200
价 格
160
($
千)
d 最初供给曲线 线变为图上黄色
折线。点d是新

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分析课件

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分析课件

国民生产总值
பைடு நூலகம்
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 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的货物和服务。
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 最终成果。一个区域的常驻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 增加价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区域的常驻单 位,但也城市有经一济学部—分区域以经劳济分动析者课件报酬和资产收入等形式分配 给非常驻单位;同时,外区域的单位所创造的增加价值
技术水平指数= 地区工业劳动生 地产 区率 资金产出率 全国工业劳动生 全产 国率 资金产出率
⑧城市化水平:由下列公式算出
城市化水平=
区域城市市区人 区口 域城市市区工业产值 区域总人口 区域工业总产值
⑨居民生活质量:以居民消费水平指数表示。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区域居民消费
水平/全国居民消费水平。 上述9个指标全部计算出来以后,再计算其几何平均数m,该几何平均数即区域
(二)综合性指标体系
1.UNRISD的指标体系。
UNRISD是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的英文缩写(United N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Social Development),该机构在1970年出版的《社会经济 发展的内容和衡量标准》一书中,提出了包括15个指标在内的区域发展衡量指 标体系。其中包括9项社会指标,6项经济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出生时的预期 寿命;人口中在2万人以上居民点居住的人口所占的比例;人均每天动物蛋白消 费;中小学入学人数总和;职业教育入学人数;每千人中报纸发行份数;每一 居室平均居住人数;职业人口中有电、水、煤气的人的比例;工薪收入者在整 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每个男性农业劳动者的农业产量;人均 电力消费;人均钢材消费;人均能源消费;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 人均外贸额。

第九章 城镇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PPT课件

第九章  城镇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PPT课件
15
3、行政原则
• 在交通偏僻和自给自足地区,不同等级的中心地的分布首 先受制于行政管理和政治控制的需要,低级中心地完全被 包围在高一级的中心地之内,以消除行政上摸棱两可的可 能。市场区和行政区是一致的,高级中心地可以管理7个 低级的,即K=7,1、6、42……。
• 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一国家的城镇分布可能出现的等 级体系:一级城市1个,二级城市2个,三级城市6-12个, 四级城市42-54个,五级城市118个。
10
4、六边形
• 屠能圈所认定的圆形的缺陷:有一部分接受不到 服务,或者接受重叠的服务。
• 其变换过程一般从分散的服务面,到服务面粘连 以及服务面重叠,最后形成六边形市场区,
• 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11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体系
12
三、中心地等级体系三原则
13
1、市场原则
在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地区,一般遵循市场原则。 • (1)每一个低级市场区为3个高级市场区所分享。 • (2)每个高级中心地实际上只辖有自身和其他两个完整
• 对某一地区进行纵向考察,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 呈现正相关。好的基础环境设施,使企业或某一单 位内部的经营成本降低。这种成本的降低不需要支 付任何成本,由大家共享,即具有外部经济效益。
22
2、引起初始聚集的原因
• 城镇等区位点特殊的有利条件,运费和劳动费的 最低。
• 城镇具有高度的聚集性,是区域人口、经济、信 息、技术、活动等的集中地,集中程度随着经济 实力的增强而提高,是区域内高质量的点。
39
3、创新的条件
• (1)单个企业不能操纵技术创新的全部过程和创新所需 的各种要素,个人或单个企业无法闭门造车。
• (2)高新技术所需的合作创新,市场或等级组织都无能 为力;一方面市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为创新所必需的知 识难以交易或交易费用很高;另一方面单个企业不能控制 全部的创新过程,它必须跨越组织边界。因此,实现技术 创新必须通过众多企业的合作,造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 特殊的文化氛围

09城市空间形态08

09城市空间形态08
5.社会文化因素
城市的社会文化活动是城市的主要活动之一,它对城市形态 的形成与发展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城市形态是地域文化 的载体。
6.城市职能、城市规模及城市结构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 位和作用,它直接影响到城市规模和城市用地构成.因此,不同职 能、不同规模的城市形态一般有较大的差异。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四、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类型 第九讲 城市空间形态
根据城市伸展轴组合关系、用地聚散状态和平面几何形状, 可将城市空间形态划分为集中型和群组型两种。 1.集中式城市空间形态
所谓集中式的城市空间形态,是指城市各项用地连成一片、 集中发展。这种类型的城市又可以分为团块状、带状、星状等。 ① 团块状
邻近或特殊的城镇职能,与城区联系日益密切,最终导致城
镇空间环境融合为一体或因距离较远而形成“双城”模式。
融合式扩展方式的演化阶段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4、融合式扩展
第九讲 城市空间形态
山东半岛最为典型的融合式扩展的城市是龙口市,建国 初龙口市是山东半岛地区五个设市城市之一,“一五”期间, 根据国家战略计划,龙口市被撤销,成为黄县的一个镇。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四、城市空间形态的基本类型 第九讲 城市空间形态
应当指出,一个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用地扩展和空 间结构类型是可以不一样的。
一般规律是,早期城市是集中式,连片地向郊区扩展。当 城市再扩大或遇到“障碍”时,往往又以分散的“组团式”去 发展。到了第三阶段,由于能力加强,各组团彼此吸引,城市 又趋集中。到了最后,城市规模太大需要控制时,又不得不以 分散的方式,在其远郊发展卫星城或新城。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城市与区域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城市与区域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城市与区域经济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城市与区域经济理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城市与区域经济的理论体系包括了空间分工理论、城市化理论、地租理论等内容。

这些理论不仅深刻地揭示了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还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一、空间分工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空间分工理论强调了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不均衡分布和集聚。

根据这一理论,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工和集聚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成本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空间分工理论为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推动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城市化理论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城市化理论强调了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城市作为生产要素的集聚地和交换中心,在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加强城市化进程,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提高城市功能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地租理论地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地租理论强调了土地在生产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指出了土地所有权对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地租理论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和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发挥土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城市与区域经济理论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论创新,可以更好地发挥城市与区域经济的优势,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区域经济管理学

区域经济管理学

区域经济管理学区域经济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发展特定地区经济的学科。

它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并应用于实际的经济管理工作中。

区域经济管理学关注的是特定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管理。

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策略和管理措施。

区域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城市、省份、国家等不同层面的地区经济,通过对其发展规律和问题的研究,为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目标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区域经济管理学关注的是如何提升特定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经济格局的变化,地区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区域经济管理学通过研究和分析特定地区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以提升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这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区域经济管理学关注的是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区域经济管理学研究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等方式,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管理学也关注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协调发展。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合作与竞争并存。

区域经济管理学研究如何通过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互利共赢的局面。

这涉及到区域间的贸易、投资、共享资源等方面的合作,以及政策的协调和规划的整合等工作。

区域经济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关注特定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管理,提升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协调发展。

在实践中,区域经济管理学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决策支持,也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区域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将持续深入,为地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因素。

而区域经济发展则是指特定地区内的经济活动和发展状况。

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

第一部分:城市经济学基础城市经济学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城市的内部经济活动。

城市作为人口聚集、资源集聚、产业集中的地方,经济活动呈现规模化、专业化和多样化特征。

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城市劳动力市场、城市地产市场、城市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经济现象。

第二部分:城市经济增长和发展城市经济增长和发展是城市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城市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人口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对于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三部分: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集中迁移过程,是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

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就业机会增加、产业结构升级、城市竞争力提升等。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拥堵、环境污染等,需要加以解决。

第四部分: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进行合理规划,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城市布局可以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活动的高效进行。

第五部分:城市竞争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竞争是指不同城市之间在各个方面的竞争,包括经济竞争、文化竞争、科技竞争等。

城市竞争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创新和提升。

结论部分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作为研究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经济活动的学科,与区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要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确保经济活动的高效进行,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经济学中的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经济学培训

经济学中的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经济学培训

经济学中的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经济学培训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学科,涉及到很多不同的领域和学科。

其中,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文将探讨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经济学培训在此领域的应用。

一、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及其相关问题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关注的是城市和区域内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探索背后的规律性和因果关系。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与产出关系、区域发展差异、人口流动、城市与区域政策等诸多领域。

二、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种形式。

理论分析主要通过构建模型和假设,推导出一系列经济理论,用以解释城市和区域内的经济现象。

实证分析则根据已有的数据和观察结果,利用统计和计量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验证或修正经济理论。

三、经济学培训在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经济学培训在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通过培训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可以提高研究者对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理解和认识,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其次,经济学培训还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研究者通过分析城市和区域内的经济数据,评估政策的效果和影响,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经济学培训还可以培养具备经济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为城市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四、经济学培训的重要性与挑战经济学培训在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经济学培训需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而经济学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其理论和方法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其次,经济学培训还需要关注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培训内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需求。

最后,经济学培训还需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员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9章 区域经济管理46页PPT

第9章 区域经济管理46页PPT

人力资源管理
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聚合、利用、开 发和评价的过程,其内涵包括两个层面:在 组织外部,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的市场供求、 竞争机制、劳动关系、监管等;在组织内部, 主要包括员工招聘、工作分析、绩效考评、 培训等。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1.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将成为全民的普遍观念 知识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大人
(一)区域自然资源管理
区域经济发展诸要素中,自然资源是一种 基础性的物质因素,对区域劳动生产率的提 高、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都具 有重要作用。自然资源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 阶段,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不一样。 在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矛盾日益扩大 的今天,加强对其的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经验及启示
1.对自然资源要实行科学的分类管理
这一方面澳大利亚、加拿大都比较突出。它 们对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如林业资源、矿业资源、 渔业资源均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措施。 以林业为例,政府对林业的管理方式,执行五种控 制,即砍伐许可证、地区基础设施许可证(林区修 路许可证)、林间小路修路许可证、资源控制许可 证、木材税率表,而企业必须对政府承担管理森林 和环境保护的责任。
一、区域经济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长期以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管理日益 复杂,管理经验的日益丰富,以及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的发展,都对管理科学的形成起到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 理科学终于从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介于宏 观与微观之间的区域经济管理也在此情况下 产生。
国外区域经济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3.自然资源经营管理方式灵活
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都十分欢迎外商前来投 资,除在有限的领域内如汽油、农业、矿产、渔业 受到制约外,外商可以自主选择所要涉入的领域, 政府给予优惠的条件:获得的利润可以自由汇往国 外、对设备折旧率给予优惠、贷款担保、资助研究 与发展基金等。通过大胆吸引外资的行为,保障进 行自然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巨额资金。在某种程度上 转移了风险,降低了管理成本。

经济学中的城市与区域经济

经济学中的城市与区域经济

经济学中的城市与区域经济城市与区域经济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注城市和区域的经济活动、资源配置和发展机制。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城市与区域经济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定义、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城市与区域发展差异以及城市规划中的经济考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定义城市与区域经济是研究城市与区域内外经济体系结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学科。

它以城市和区域为单位,分析地域内外的经济关系、资源配置和发展差异。

城市与区域经济的研究范畴涉及城市化、城市规划、区域发展、贸易与投资、人口流动等多个方面。

通过研究城市与区域经济,我们能够了解不同城市和区域经济之间的差异,帮助政府和企业做出合理的决策,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过程中,城市人口占国家总人口比重的增加。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可以促进劳动力的聚集,提高劳动生产率。

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劳动力可以更好地分享经验、传递知识,从而提高劳动生产力。

其次,城市化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

城市中的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合理竞争,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最后,城市化还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城市中大规模的生产和消费可以实现资源的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三、城市与区域发展差异不同城市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由地理、历史、制度、资源禀赋等因素所引起。

首先,地理环境直接影响城市和区域的经济发展。

例如,港口城市由于地处海岸线,有利于外部贸易和物流发展,相比内陆城市更有竞争优势。

其次,历史因素也会对城市和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

一些历史上曾经是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在现代发展中仍然具有较大的优势。

再者,制度因素也是导致城市和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

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体制、政策法规等存在差异,直接影响到资源配置和市场发展。

城市经济学第九章——城市政府

城市经济学第九章——城市政府

市经理制组织结构图
美国城市内部治理结构
市长议会制
市委员会制
市经理制
城市等级 (万人)
城市数
比重
目(个) (%)
城市数 (个)
比重 (%)
城市数 目(个)
比重 (%)
50
16
50-25
15
80
0
48.4
4
25-10
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8.0
10
10-5
73
5-2.5
139
36.0
21
35.6
47
2-1
474
1-0.5
四、西方城市管理模式—以美国为例
市长议会制 市委员会制 市经理制
(一)市长议会制
市长议会制又可分为弱市长制、强市长制
所谓弱市长制是指议会一般同时掌握立法和部 分行政权力,不仅控制预算权,而且可以直接 任命一些市政部门的主管。
市长一般只具象征意义,其活动更多在礼仪方 面。即市长空有其名,缺乏行政权。市长只能 委任少数不重要的人员且须征求市议会的同意。 市长无法对下属使用处分权。
在蒂伯特过程下,每个家庭根据自己的需求把自己划 分到不同的市政管辖区。居民们可以从不能满足其偏好 的地区迁出,而迁入可以满足其偏好的地区居住。形象 地说,居民们通过“用脚投票”,在选择能满足其偏好 的公共产品与税负的组合时,展现了其偏好并作出了选 择哪个政府的决定。
因此,同一个市政管辖区的每个居民对地方公共产品 的供给水平具有相同的偏好,这种类型的选择模式消除 了多数决定原则带来的非效率性。
局限性:假设不现实 a.候选人没有意识形态 b.选举话题唯一 c.所有的居民参与投票

西方经济学中的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

西方经济学中的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

西方经济学中的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西方经济学中的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是一门研究城市和地区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着重分析城市和地区的经济特征、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发展模式等问题,旨在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促进城市和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城市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人口流动等问题。

城市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在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城市经济学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城市化过程: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聚集的过程。

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职业转变、土地利用等问题,以了解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城市的规模和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城市经济学研究不同规模和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之间的差异,并探讨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3. 城市资源配置:城市是资源聚集和利用的中心,城市经济学研究如何有效配置城市资源,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4. 城市竞争力: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的竞争力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关注于一个更大的范围,即国家、地区等。

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资源配置、行业聚集等问题。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不平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2. 区域资源配置:不同区域拥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区域经济学研究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这些资源,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 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学研究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差异和变化趋势,并探讨如何优化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

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

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分支领域,它们研究的是城市和地区发展的经济特征、规律和影响因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城市经济学概述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作为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学科。

城市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集聚了人口、资本、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形成了独特的经济活动空间。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包括城市的功能与结构、城市人口与就业、城市产业与发展等多个方面。

首先,城市的功能与结构是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不同城市在经济结构上的差异和特点决定了城市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一些大型城市常常成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较为完善的商业、金融和服务业等产业,而一些小型城市则可能以特定的产业为支撑,如农业、采矿或者旅游业等。

其次,城市人口与就业也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城市作为人口集聚地,人口规模和结构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人力资源、劳动力市场和人口流动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的经济活动和产业结构。

同时,城市就业机会的多少和质量,也决定了人们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的高低。

最后,城市产业与发展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领域。

城市的产业结构不仅影响着城市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也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城市经济学研究了城市产业的类型、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和政策。

二、区域经济概述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地域范围内经济活动的学科。

不同于城市经济学关注于城市这一特定单位,区域经济学从更宏观的角度研究了国家、地区或者其他划分单位的经济活动和相互关系。

首先,区域经济学研究了地理空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区经济的特点和发展模式。

例如,一个地区如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会发展成为资源型经济;而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可能更适宜发展贸易和物流业等。

第九讲 城市经济管理

第九讲 城市经济管理

(4)健全完善城市经济的调控体系 在城市经济的调控模式中,要建立起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在城市经济的调控模式中,要建立起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城市政府相结合的统一的调控体系。 城市政府相结合的统一的调控体系。必须理顺中央与地方的 经济关系、 经济关系、建立起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 的新体制。 的新体制。 凡是涉及全国统一政策和全国统一市场的管理权限必须集中 到中央,以保证国家整体利益; 到中央,以保证国家整体利益;而对于许多具体管理权限则 要下放给城市地方, 要下放给城市地方,以利于地方城市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 况进行有效管理。 况进行有效管理。 要通过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经济管理权限明确各自的事权、 要通过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经济管理权限明确各自的事权、 财权和决策权,做到权力和责任相统一, 财权和决策权,做到权力和责任相统一,发挥好中央和地方 两个积极性。 两个积极性。
2、城市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责
(1)高效率的信息处理 (2)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3)总揽全局的统筹规划 (4)经济调节手段的综合协调 (5)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行业性监督 (6)行业公共事务的协调服务
3、城市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世界各国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 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购买、公共工程建设和转移 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购买、 支付 政府部门运用财政调控经济时,一般都是“逆经济 政府部门运用财政调控经济时,一般都是“ 风向行事” 风向行事”
第九讲 城市经济管理
§9.1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控 §9.2 城市经济管理部门及其职责 §9.3 城市公共经济 §9.4 城市住房管理
§9.1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控
1、城市政府的经济调控职能

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合理规划和组织城市空间,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和行动。

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范围内,通过统筹各种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实践活动。

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首先,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

城市规划可以合理布局城市的产业结构,将不同产业安排在不同区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同时,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服务水平,吸引优质人才和资本涌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其次,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打破城市之间的隔离和壁垒。

在过去城市规划中,往往存在高楼大厦集中、人口拥挤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

而通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可以实现城市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通过规划建设优质的基础设施,打破城市之间的隔离,提高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促进经济社会的共同繁荣。

第三,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推动城乡融合和农村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合理规划城市和农村的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通过建设农村产业园区、农民合作社等载体,引导农民就业创业,提高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同时,通过城市规划,可以将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扩展到农村,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水平,拉近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最后,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城市规划要坚持绿色低碳的理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规划建设公园、绿地、景观等,提高城市绿化率和空气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同时,通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讲课文档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讲课文档

20~30%:
城市辐射能力加强,城市文明普及,为25~35%
30~40%:
城市文明普及率45~50%
超过50%:
城市文明普及率70%以上,城市辐射能力最强, 城市文明普及最快
超过70%:
1/13/2022 城市文明普及率达到90%以上
24
2022/1/13
24
第二十四页,共46页。
后发地区城市化 速度后来居上,城市化过程缩短
1/13/2022
25
2022/1/13
25
第二十五页,共46页。
世界城市化的过程
1800年,城市人口3%,1990年50%
第一阶段:1730-1850
英国完成了工业化,第一个超50%,同期世界城市人口 比重6.5%
第二阶段:1851-1950
欧洲和北美发达国家城市化,城市人口从4千万到4.49亿, 城市化达到51.8%
1950年,世界城市人口28.4%
第三阶段:1950-1990
全世界基本实现城市化,世界城市人口到1990年达50%
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城市化的主要力量
1/13/2022
26
2022/1/13
26
第二十六页,共46页。
世界城市化全面扩展的 特征
进程加速趋势
从1800年开始,0.08%;0.14%;0.29%; 0.46%;0.63%
20
第二十页,共46页。
城市化进程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中期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相继上升
传统工业继续发展,新兴工业相继登台,第三 产业显露出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城市在外延 扩大的同时向内涵发展
一方面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释放出大量劳 动力,另一方面工业化规模扩大,城市提供 更多的就业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城市交通需求
图10-3 拥挤的外部性和拥挤税
7.87 7.21 出 行 成 本 (t i 社会出行成本=
j 边际出行成本
从拥挤税获得的 净收益
4.33
4.00
个人出行成本=
平均出行成本 需求或者边际收益
1200
1400 1500 1600
海勒姆 洛伊斯
—— 0.88
二、拥挤税
图10-4 拥挤税导致城市增长
征收拥挤税城市的效用 j c i 初始效用
每 个 工 人 的 效 用 ( 美 元 )
84 77 70
n
3.4 4 4.6 每个城市的工人数量(百万)
三、拥挤税的实践
出行的高峰期与非高峰期 拥挤税效应评估 拥挤税的实施 高承载收费车道的定价
小结



汽车驾驶员一般是根据个人成本而不是社 会成本来确定自己的出行决策,因此均衡 条件下的交通流量要大于社会有效交通流 量 拥挤税可以将拥挤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要使汽车产生的环境成本内部化,需要征 收汽油税
小结


驾驶安全性能较高的汽车的司机不会太谨 慎的驾驶,这往往给骑自行车的人和步行 者带来更大的危险 平均来说,交通事故的外部成本是每英里 4.4美分,其中,年轻司机和皮卡货车所 导致的外部成本最高
2、出行的个人和社会成本
表10-2描述了交通流量和出行的
时间成本之间的关系 3、均衡与交通流量的最优规模
二、拥挤税

拥挤税的收益与成本 –降低了时间成本 –较低的收入税
表10-3拥挤税的收益与成本
成本
税收支付 2.10 —— 消费者 剩余损失 时间成本 降低额 0.33 ——
收益
收入税 降低额 1.84 1.84 0.07 0.96 净收益

拥挤的外部性 拥挤税 拥挤税的实践 拥挤税的替代方案 道路容量决策 汽车与空气污染 机动车交通事故 小汽车与贫困
一、拥挤的外部性
假设都市区内的一条线路具有如下特点: 距离。出行线路长10英里,一条放射状的 高速公路通过这个城市,或者是一条环形 的高速公路将城市郊区连接起来。 出行的货币成本。乘坐小汽车的货币成本 是,每英里20美分。 时间成本。出行的时间成本可用时间乘以 每分钟的机会成本(0.10美元)表示。

1、出行的高峰期与非高峰期
图10-5 高峰和非高峰时期的拥挤税
出 行 成 本
非高峰 时期的 需求 非高峰时 期的税收
高峰时期的税收
p r s
社会出行成本= 边际出行成本 个人出行成本= 平均出行成本
q
高峰时期的需求
V*
VV**
交通流量:机动车数量(辆)
四、拥挤税的替代方案
拥挤税导致交通流量降低的途径
– 出行方式替代 – 出行时间 – 出行路线 – 区位选择
汽油税 交通补贴 取消停车补贴

五、道路容量决策
解释复式成本曲线 拥挤税收入高于道路建造成本时的道 路宽度 道路容量扩展与潜在的需求 谁将为修建公路付费

六、汽车与空气污染
内部化外部性 汽油税 温室气体与碳污染税
30 20 15 12
s
i 拥有气囊时的边际成本 f c 边际收益 46 49
40
2、驾驶许可付费政策
图10-8速度与安全措施
美分
需求:边际收益 e i c 边际社会成本
14.4
10.0
边际个人成本
800 每月的英里数
1000
八、小汽车与贫困



对于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郊区工作的 中心城区的工人来说,如果转乘小汽车, 他们每天可以节省19分钟的通勤成本 拥有汽车的低技术工人可以在更大的区域 内寻找工作并发现更多的就业机会 拥有汽车的低技术工人更倾向于先完成职 业技能培训,然后再参加工作
第九章 汽车的外部性



汽车占通勤总量的88%和所有出行总量的 90% 图10-1描述了美国工人使用不同出行模式 比例,3/4的人选择独自驾车,另12%的 人选择合伙使用汽车 从全国水平来看,有5%的通勤者使用公 共交通,但是使用该模式的人数在不同城 市之间有很大差别
第九章 汽车的外部性


2、汽油税
图10-7征收汽油税的市场效应
美元 2.4 2.2 2.0 f
j
i
征收0.4美元汽油 税时的供给 初始供给
需求
90 100 汽油数量(百万加仑)
七、机动车交通事故
机动车安全政策:骑车的人应小心 驾驶许可付费政策 交通事故与道路拥挤

1、机动车安全政策
图10-8速度与安全措施
初始的边际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