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中国历史朝代的民族融合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
中国历史朝代的民族融合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通过对不同朝代的探讨,分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情况。
一、夏、商、周朝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起点。
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是汉族的发源地,而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
尤其是商周之际,中国进入了一种融合的局面,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双方相互影响。
二、秦、汉、三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中国的封建时代。
在秦汉时期,中原和边疆地区的交流更加频繁,少数民族开始逐渐被汉族同化。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事件是汉朝的丝绸之路,这条通道使中国与中亚、西亚的文化交流得以进行,大大促进了中原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的融合。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政权动荡,少数民族在这个时期开始崛起。
北方的匈奴、南方的百越等少数民族开始对中原地区进行入侵,与汉族进行激烈的战争。
然而,由于长期的战争,大量的汉族被迫南迁,与南方的土著居民进行融合。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交流与融合的阶段。
四、隋、唐、宋、元时期隋、唐、宋、元四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开放的时期,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交流与融合最为显著的阶段。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繁荣的朝代之一,这一时期的融合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与中原汉族相比,西北民族更为开放,和汉族有更多的交往和融合。
此外,元朝时期的蒙古族也在政治和文化上与汉族产生了一定的交流与融合。
五、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封闭的时期,尤其是清朝时期的满族统治。
在这个时期,满、汉两大民族保持着一定的隔离,但也有一些交流和融合。
例如,在清朝建立初期,满族打破了传统的“满汉分离”原则,开始了与汉族的婚姻和文化融合。
这些交流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清朝统治的矛盾。
近二十余年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研究综述
近二十余年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史研究综述张元兴《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8年第2期摘要:本文按照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相交融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冲撞、交流、融合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碰撞/交流/汉化/士人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时期,特别对于华夏文明的承启和发展显示出其突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此时期由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建立自己的政权,使中原地区呈现出民族杂糅的局面,并形成各族之间交融的现象。
再加之继秦汉以来儒家思想文化的地位相对低迷,同时又是在老庄学说之上形成的玄学及本土宗教——道教和外来宗教——佛教相互间冲突碰撞、借鉴交流并蓬勃发展的状况下,华夏文明在这种异族文化和外来宗教的冲击之下,显示出巨大的张力,特别是与各少数民族间文化交融方面。
通过两者之间的冲突碰撞、交流、融合及整合,最终为隋唐的鼎盛奠定了文化基础乃至形成中国整个民族文化特质的重要一环。
故此,史学工作者对此时期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交融方面给予了相当的重视。
本文旨在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现状进行总结。
并按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相交融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冲突碰撞、交流、汉化、融合,结合研究成果状况进行综述。
一、冲突碰撞关于这一方向的研究重心学界都将其集中于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方面的冲突与碰撞,并指出胡、汉两者之间的冲突其实质上是“胡汉之间的文化冲突”,而又由此引出民族心态和意识等方面的研究。
刘晓明、黄小荣《魏晋胡汉文化习尚比较研究——兼论历史中的非理性因素》(《争鸣》1989年第5期),作者试图通过对魏晋时期胡汉文化习尚的比较,及其冲突的文化诠释,进而说明体现在文化习尚背景中的非理性因素对中国古代那种具有明显缺陷的理性文化的影响,正确评估非理性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纠偏作用。
提出文化习尚的形成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指出胡汉冲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它除了政治因素以外具有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
西汉文化的多元融合及其特点
西汉文化的多元融合及其特点西汉文化始于公元前206年,结束于公元25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文化上的多元融合,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西汉文化的多元融合及其特点。
一、儒家和道家的融合儒家和道家是中华文化的两大思想流派,西汉时期,这两种思想融合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汉武帝时期,大宗师王充提出了“兼收并蓄,以胜其道”的主张。
王充认为,要发展中华文化,需要吸收各种思想,从中选择优点,融合成一种新的思想体系。
汉初儒学流派复杂、纷争不断,防御外来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儒家思想家和官员批判了士大夫儒学的空洞和捕风捉影。
这时,道家的思想开始兴盛。
大批汉代文人都参与到道家的研究中来,不断地为儒学的体系提供新的观念和理论。
儒家和道家的融合不仅在思想上,还表现在文化、艺术等方面。
二、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汉族是中华文化的主体,而在西汉时期,少数民族也开始大量涌入,发展起自己独特的文化。
随着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互相融合的过程也得以展开。
融合的一个具体体现是文字的发展。
在汉代,汉字的发展不再是以甲骨和金文为主,而是开始充分吸收少数民族的文字,例如突厥文、扑纳文等海内外少数民族的文字,最终形成了统一意义的汉字体系。
此外,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在饮食、服饰、节日等方面也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融合。
三、中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流派,以鲁迅先生所说,“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
但是,在中国广大的疆域中,地方性文化也有着丰富的内涵。
西汉时期,地方文化逐渐崭露头角并得到了发展。
汉代中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多元融合在历史上表现得最为充分。
正是因为这种融合,中原文化不但得到了丰富发展,也留给了地方文化稳定性和传统的土壤。
此外,中原文化还吸收了一些少数民族从南方带来的文化元素,进一步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融合。
四、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多元融合还表现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互动方面。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化与汉语言文学文化的融合发展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化与汉语言文学文化的融合发展摘要:纵观中国文学文化发展史,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便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化与汉语言文学文化互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多层次融合的文学特征,在特定的文学评价系统中,与多民族语言文学进行沟通交流是汉语言的重点,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百花盛开局面,是中国文学发展的终极目标。
在语言教育中,为了发展独特而且均衡的中国文学,将多种类语言文学进行有机结合是一向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本文章将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化和汉语言文学文化的有机结合进行深入剖析,对何种手段能够有效促进不同语言文学之间的有机整合和共同发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化;汉语言文学文化;文化交融;文学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多民族共同发展,由于地域以及气候条件不同,各民族拥有迥然不同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对于各种日常沟通,也建立了一套独立的语言系统,存在互异性类别的民风民俗和语言系统形成了差异性文学创作风格和规律,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言两者之间不仅仅相互影响,跟你有共同促进的作用,从宏观上形成了以汉语言文学为主、辅助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一起持续发展中国文学情况。
但也正是因此,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常常受到了忽略,相对应的文学创作也不受重视。
现如今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人们也逐渐加大了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接受度,逐渐对其差异性产生了注重。
少数民族语言作为必不可失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携带的价值应当等同于汉语言文学匹配,不应过于看重某一方,也不应过于看轻某一方,并且只有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才能够共同协作,推动中国文学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特色风采。
一、文学背景历史下的多民族和谐相处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各民族地位以及权益话语等等因素。
我国拥有多民族,且保持了共同和谐的关系,其中为了加深汉族与各少数民族间语言文学文化中的融合与碰撞,应当构建一条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友好的情谊桥梁,加深彼此的联系,共同建立健康且亲密的沟通交流关系。
中国各民族文化融合的例子
中国各民族文化融合的例子
中国各民族文化融合的例子如下:
①春秋时期,在少数民族袭扰中原和中原各诸侯王国的斗争中,华夏族加强了与其他各族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华夏各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②自东汉三国以后的五胡十六国,随着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少数民族不断地向内地迁徙,同时,由于战乱、灾害等各种因素,北方人民也纷纷迁徙到江南各地。
客观上促进了华夏各民族之的融合。
③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的融合。
④隋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⑤宋元时期,由于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存在,农耕与游牧文化,汉族与少数民族在相互征战与和议中碰撞、融合。
五胡乱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考察与文物见证
五胡乱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考察与文物见证中国历史上的五胡乱华时期,是指在16-17世纪间,蒙古、回回、察哈尔族、女真、锡伯等五个少数民族相继入侵华夏并建立政权的时期。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中,不仅发生了各种政治、军事的变迁,还产生了广泛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现象。
本文将从历史考察和文物见证两方面来探讨五胡乱华时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现象。
一、历史考察五胡乱华时期,各个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国境内涌动,与中原文化形成碰撞与交融。
这一时期的历史考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政治体制的演变:五胡政权在中国建立后,逐渐汉化并吸收中国的政治制度。
例如,蒙古政权在建立大元朝后,吸收了宋朝的科举制度,并采用汉文作为官方文书。
这一过程体现了五胡政权在政治上与中国的融合。
2. 土地与资源的重新分配:五胡政权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对土地与资源进行重新分配。
这种政策带来了不同民族间的社会交流与融合,他们互相学习对方的农耕技术、工艺品制作等,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共赢。
3. 文化传统的融合:五胡时期,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在各个领域相互渗透与融合。
如蒙元时期,各种戏曲艺术在中国全境得到推广,这些艺术形式不仅传播了汉族文化,也吸收了各民族的表演技巧与题材内容,实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二、文物见证在五胡乱华时期,留存至今的文物见证了当时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
这些文物既是历史的记录,也是研究五胡时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依据。
1. 元代文物:元代是五胡乱华时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元代的文物中包含了丰富的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元素。
例如,元代的漆器中,既有北方民族的刻划样式,也有南方民族的彩绘技法,反映了当时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特点。
2. 五胡墓葬:在五胡乱华时期,许多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将自己的陵墓建设在中原地区。
这些墓葬中的陪葬品,如金银器、玉石器、陶俑等,都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 古代文献:古代文献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变化。
古代汉语言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关系
古代汉语言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关系古代汉语言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且相互影响。
本文将就古代汉语言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共同历史背景下的影响古代汉语言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共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相互借鉴影响是难以避免的。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各个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形成了紧密联系。
这种联系在语言和文化上的交融,使得汉语言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首先,古代汉语言文学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汉族文化的扩张和传播,古代汉语逐渐成为了主要的交流工具,少数民族地区的文人士子们通过学习汉语言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很多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汉语言文学的影子,例如回族和维吾尔族的诗歌大量采用了汉语的写作方式,并融入了大量汉文化元素。
其次,少数民族文学对古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对汉语言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
例如,蒙古族的史诗《史必达之歌》、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作品都是古代汉语言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作品不仅扩充了古代汉语言文学的题材和表达方式,也使得古代汉语言文学更加多元化。
二、相互启迪下的文学创作古代汉语言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在文学创作方面亦有着相互启迪的作用。
古代汉语言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的交流,注入了新的元素和表达方式,使得两者的文学创作更加丰富多样。
首先,古代汉语言文学的优秀作品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激励作用。
古代中国文学的瑰宝如《红楼梦》、《水浒传》等作品,不仅在汉族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也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产生了启发。
这些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对人性的揭示,无疑为少数民族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使得少数民族文学能够更好地表达和传播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和情感。
其次,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手法和题材选取对古代汉语言文学的创作带来了新的启示。
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抒情诗歌、叙事文学等创作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地融合,给了古代汉语言文学以新的表达方式。
汉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实现融合互补
题目:汉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实现融合互补130110712张安琪摘要:在几千年漫长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汉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休戚与共,相濡以沫,形成了精神上的互动、互激、互补,这种充满凝聚力的精神家园支撑着文化的积累。
改革,无疑是一个民族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动力和旗帜。
其中,孝文帝改革是实现胡.汉文化融合互补的一大创举,它使诸多民族整合为新汉族的进程日益深化,推动了汉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互补。
关键词:孝文帝改革文化融合文化互补正文:胡文化的汉化的其中一个途径是由胡人统治者采用汉族的组织形式,推广儒学,从而以强力推进胡文化发生质的变化。
另一个途径是入迁内地的胡人潜移默化的受到汉文化观念意识的影响。
其中,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汉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代表。
孝文帝的思想在中华民族发展昌盛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拓拔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
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遭到了瓦解,拓跋部的拓跋跬趁机称帝,建立北魏。
此后几代北魏统治者都致力于统一、兼并战争,先后灭掉了北方仅存的大夏、北燕和北凉,于439年统一了北方。
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征服战争中也常常出现疯狂的民族杀戮,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虽已日趋缓和,但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农民起义年年爆发。
473 年,孝文帝即位。
此后,农民起义依旧有增无减,而朝廷残酷的镇压非但没有平息人民的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矛盾和斗争。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
文化是具有弹性和兼容性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正是洛阳多元文化的相互包容和影响才为鲜卑政权争得了一个更为宽松的文化环境。
孝文帝还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下令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同婚姻,改籍贯等。
影响和促成民族融合的相关因素及民族融合的途径
影响和促成民族融合的相关因素及民族融合的途径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影响和促成民族融合的相关因素及民族融合的途径众所周知,我国是以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关系几度风雨,民族融合的意义重大. 现在社会上对民族问题的关注度很高,与此相关,有关民族融合的话题也就多了起来。
虽然,“民族融合”不是个新词,甚至在我国还是个久经讨论的概念,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仍然是一个涉及政策和社会观念的重要问题.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史以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多民族,一些民族消失了,另一些民族又勃然而兴起。
伴随着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多元起源与发展,以及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反复交替,古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进步。
但是,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讲,我国现代的以及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所有民族,其血统都不是纯而又纯的,都曾经经历过不同类型的融合与同化。
各民族共祖同源和多源多流的亲密关系,在历史上曾起过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作用。
如今,我们所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
(一)互补互惠的族际经济联系与民族融合经济关系是民族间的基本关系和必然联系,所以,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是要受经济发展规律支配的。
在服从经济支配的前提下,民族融合自身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基于生态环境和社会传统的多样性,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传统经济区域呈现为南北三个发展带和农耕、畜牧两个大的经济区。
从南北方向看,秦岭-淮河以南是以汉族为主体经营的水田农业发展带,秦岭-淮河以北至秦长城是以汉族为主体经营的旱地农业发展带,而秦长城以北是历史上以北方民族为主体经营的游牧和狩猎经济发展带。
从经济区来说,西部和西北部游牧民族活动的中心,是传统的畜牧经济区。
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是发达的农耕经济区。
不同的经济类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院:创新实验学院班级:工商管理081姓名:朱旭学号:17608014内容摘要:中国自古以来,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发生了多次冲突与融合,满族,蒙古族,鲜卑族,契丹族,藏族等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激荡,铸就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
关键字:冲突与融合,满文化,蒙古文化,鲜卑族文化,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有绝大多数,其他的民族都被称为少数民族。
从古至今,中国大部分王朝都是被汉人统治,而且汉人的文化一直以来都远远比少数民族发达。
在个别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王朝中,该民族与汉族文化发生着冲突与融合。
一、满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国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中,最繁荣的无疑是满人统治的清朝了。
那么,在清朝,满文化与汉文化是如何冲突的呢?十七世纪,汉族人口为八千余万,满洲民族人口只有三百余万,满洲人以绝对少数人口统治一个有着绝对多数人口的文化深厚的古老帝国,有随时被消化掉了的危险,当然十分恐惧,所以满族统治阶级提出“崇尚满洲”的治国原则,大兴“文字狱”,将对满清有反抗思想的知识分子赶尽杀绝。
“文字狱”真实地反映当时满族贵族对汉族的民族情感很敏感,内心也是惧怕汉族的民族情绪高涨。
在行政管理上,满清政府尽管也使用汉人,但是不敢赋予汉人以实权,甚至在思想内心深处对汉族官员处处揣测和提防。
满清政府还通过重修或编写文献典籍,淡化汉民族意识。
清政府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提出:“凡宋人之于辽、金、元,明人之于元,其书内记载事迹,有用敌国之词”者,在《四库全书》中要“夷之改彝,狄之改敌”。
精神思想上的禁锢和文化意识上的阉割,导致汉民族的许多知识分子要么整天埋头在传统的八股文、科举之中,专心致志从事考据,在古书堆里当不需要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学者”。
满清政府要求汉族在服装式样、礼仪方式甚至一些生活习俗上放弃汉族传统而沿用满洲传统。
顺治初年,满清政府下令汉民与满族一样蓄发,易衣冠,概从满洲制,由束发留辩改变民族习俗入手在精神上征服汉人。
运用跨文化理论分析民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民族学论文-历史论文
运用跨文化理论分析民族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民族学论文-历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日渐增多。
特质取向下的民族文化冲突与融合也是学者们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其中,基于跨文化视角研究民族文化冲突与融合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个体有不同的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目的是为了从具体的社区或个案通过田野工作的研究概括与归纳出一般原理与原则。
拉德克利夫布朗(AlfredRadcliffe-Brown)认为,从根本上说,这种方法在于力图通过相似现象的比较而求得某种概括,它力求从一大堆变项中抽取出一些公分母。
换言之,跨文化视角强调对象文化的对等性(equivalence)和反应偏向性(response bias)。
正是跨文化研究的这种对等性和反应偏向性能有效防止强调和夸大民族文化冲突而忽视其融合的形而上学理解,从而凸显其实践价值。
当下,运用跨文化理论分析冲突与融合兼而有之的多元民族文化实际境遇,对于各民族和谐共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勾勒:跨文化视角下民族文化的现实境遇跨文化研究(Cross-cultural studies)是行为学科用来研究文化现象、检视人类行为,并求证关于人类行为与文化之间关系的假设理论。
民族文化现状的跨文化研究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民族文化的客观存在;二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马歇尔麦克卢汉(M.Mcluhan)所提出的地球村以经济发展为背景的民族共融和科技再次验证,这种由经济逻辑所引起的社会现象体现于各民族文化现状的方方面面。
(一)特质发展与文化共生的文化价值取向文化的发展与经济一体化的趋向相反,表现为多元化的局面。
多元化趋向的原因是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各民族的文化与历史、、经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视角将特质取向与多文化共生研究作为重点。
个性特质是民族文化存在并与其他文化相区别的指标;共生则是不同民族之间交往与互动方式,正如德里达所言:因为热爱某一种语言而去学习它,但不能将对这种语言的爱转变为民族主义,因为我爱自己的语言,也就懂得尊重别人的语言。
少数民族的汉化封建化与民族融合
一、民族融合二、民族同化三、少数民族的汉化四、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秦汉时期,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充分,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
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加速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各族人民友好交往,民族融合有了新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
隋唐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融合得到新的发展。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时期,其中元朝更为突出。
元朝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形成新的民族——回族,虽然元政府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但阻止不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
明清时期,各民族的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到了新的高度。
民族融合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民族同化是指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同化于另一个民族的现象。
历史上有两种民族同化。
一种是自然同化,指某一个民族在长时期中受到另一个民族的影响,逐渐消失了本民族的特性,同化于另一个民族。
这是历史民展中自然的进步的趋势。
另一种是强制同化,是指反动统治者所衽的民族同化政策,如强制被压迫民族接受统治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改变原有的民族特性。
马克思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中国古代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的“旧俗”被中原农业民族的“汉法”代替,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旧俗”指边疆少数民族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汉法”指汉民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
汉法代替旧俗是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即处于封建社会以前落后状态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过度。
这一过程均是受到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同时民族间的往来也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为巩固统治,有作为的少数民族统治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也会主动实行汉化政策。
影响和促成民族融合的相关因素及民族融合的途径
影响和促成民族融合的相关因素及民族融合的途径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影响和促成民族融合的相关因素及民族融合的途径众所周知,我国是以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关系几度风雨,民族融合的意义重大. 现在社会上对民族问题的关注度很高,与此相关,有关民族融合的话题也就多了起来。
虽然,“民族融合”不是个新词,甚至在我国还是个久经讨论的概念,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仍然是一个涉及政策和社会观念的重要问题.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史以来,在中国古代文明滋生的这块东方沃土上,先后生息和居住过许多民族,一些民族消失了,另一些民族又勃然而兴起。
伴随着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多元起源与发展,以及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反复交替,古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促成了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进步。
但是,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讲,我国现代的以及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所有民族,其血统都不是纯而又纯的,都曾经经历过不同类型的融合与同化。
各民族共祖同源和多源多流的亲密关系,在历史上曾起过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作用。
如今,我们所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基于长期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联合共同体。
(一)互补互惠的族际经济联系与民族融合经济关系是民族间的基本关系和必然联系,所以,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是要受经济发展规律支配的。
在服从经济支配的前提下,民族融合自身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基于生态环境和社会传统的多样性,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传统经济区域呈现为南北三个发展带和农耕、畜牧两个大的经济区。
从南北方向看,秦岭-淮河以南是以汉族为主体经营的水田农业发展带,秦岭-淮河以北至秦长城是以汉族为主体经营的旱地农业发展带,而秦长城以北是历史上以北方民族为主体经营的游牧和狩猎经济发展带。
从经济区来说,西部和西北部游牧民族活动的中心,是传统的畜牧经济区。
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是发达的农耕经济区。
不同的经济类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东汉末年的民族融合汉人与少数民族的交流
东汉末年的民族融合汉人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东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时期之一。
在东汉末年,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民族融合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探讨东汉末年汉人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与民族融合。
一、政治交流在东汉末年,政治交流是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融合的重要方面。
东汉末年通常被称为“群雄割据”的时期,各地领导者多为少数民族。
这些领导者在治理地方时,往往采取容纳汉人、任用汉人的策略,以维护统治的稳定。
以董卓为例,他是东汉末年最有影响力的统治者之一。
他废除了汉朝的繁文缛节,大胆简化行政程序,使汉人与少数民族都能更好地参与政治。
同时,他还推行土地均分制度,使得汉人和少数民族在土地分配上平等对待。
董卓的这些政治举措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人之间的融合。
二、经济交流在东汉末年,经济交流是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融合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边疆地区的开发,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商贸活动逐渐增多,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与融合。
汉朝政府鼓励边疆地区的开发,通过设立丝绸之路等交通枢纽,加强了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
同时,汉朝政府还通过减税优待、宽松移民政策等手段,吸引汉人和少数民族到边疆地区发展。
这些经济交流促进了两个民族之间的互动与融合。
三、文化交流除了政治和经济交流,东汉末年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是促进民族融合的重要因素。
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既有相互影响,也有交融共生。
在东汉末年,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成为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信仰的宗教。
佛教的传入不仅影响了汉族文化,也影响了少数民族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同时,佛教的传入也加强了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此外,在艺术方面,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也十分密切。
如石窟艺术中的壁画,多数是汉人与少数民族共同创作的产物,展现了两个民族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的融合。
结语综上所述,东汉末年的民族融合汉人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魏晋时期胡汉冲突下的文化交融
魏晋时期胡汉冲突下的文化交融作者:高畅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16期【提; 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的大分裂时期,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大举南迁的时期。
在这一历史阶段中,由于不同文明的剧烈碰撞,形成了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特殊局面。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胡汉文化的冲突上,本文从文化交融的角度,分别介绍了胡文明的起源和特点、胡汉文化冲突的必然性、胡人的汉化与汉人的胡化等,从诗词、乐舞等方面论述了这个时期特有的文化特点,为民族文化的融合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文化交融; 胡文化; 汉文化; 魏晋南北朝一、引言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是古代中国的一大分裂时期,这个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在短短四个世纪中出现了三十多个政权。
但同时,正是由于封建割据和战乱动荡,并随着少数民族大量内迁,胡汉文化发生碰撞冲突却又相互交融,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发展收到特别的影响,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局面。
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涉及这一时期胡汉文明的碰撞与冲突,对于冲突中的交融研究较少。
本文从胡汉文明的特征和汉人胡化与胡人汉化入手,介绍了魏晋时期的乐舞、诗词等方面的特点,强调了胡汉文明冲突的必然性,分析了在冲突中的文化融合,揭示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变革。
二、胡文化的由来及与汉文化的冲突1.胡文化的起源及特点。
“胡”一词指我国北方与西北的少数民族。
乌桓、鲜卑先世被称为“东胡”,西域各族为“西胡”;匈奴亦被称为“胡”。
东汉光武帝时期,大量的游牧民族内迁,到了西晋,八王之乱后,国力衰退,民生凋敝。
半包围在西晋王朝的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游牧民族部落趁机举兵,入侵北方,史称“五胡乱华”。
西晋动乱,各少数民族部落开始在北方建立政权前前后后达到二十多个,大致分布在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因其中十六个政权实力强劲,统称“十六国”公元439年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灭凉进而统一了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北魏灭亡后又出现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局面。
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与冲突
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与冲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民族融合与冲突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在中国古代,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和冲突时有发生,并对中国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与冲突。
一、政治统一下的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的政权更迭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成为可能。
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中原地区开始了长时间的统一。
秦始皇的统一政策为汉族文化的传播与融合提供了契机。
汉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族与南方的少数民族开始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共同认同与文化交流。
这种政治统一下的民族融合使得中国各个地域民族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文化。
二、外族入侵与汉化中国古代历史上,外族的入侵对中国的民族融合与冲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古族的入侵是其中最重要的例子之一。
元代时期,在蒙古族的统治下,中原地区的汉民族与蒙古族进行了长时间的接触与融合,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得中原地区的汉化程度逐渐加深。
元代的蒙古封建制度和华夏文化的传播相互作用,对元代的政治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少数民族的自治与融合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还包括了少数民族的自治与融合。
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来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例如,明朝时期,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制度措施,保护和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和贵族地位,这些措施有助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和谐。
清朝时期,清政府实行了多元统治,赋予少数民族一定的自治权利,这一政策对于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与冲突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民族冲突与历史记载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与冲突的历史记载非常丰富。
例如,战国时期的《战国策》、东汉时期的《后汉书》等历史文献记录了当时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与战争,也记录了一些少数民族的融合与和谐情况。
这些历史记载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与冲突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
政治统一下的民族融合、外族入侵与汉化、少数民族的自治与融合以及历史记载等方面都对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与冲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冲突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冲突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主要是因为在这个时期,中国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而是分裂成了多个政权。
这些政权有的是汉族政权,有的是少数民族政权,还有的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合起来的政权。
在这个时期,民族融合和文化冲突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一、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背景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从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长达300年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着政治动荡、战乱不断的局面。
这个时期的主要背景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和南方政治割据的形成,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国政治的重大分裂。
在这个时期,许多少数民族逐渐壮大,并形成了自己的政权。
而随着这些政权的崛起,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冲突也随之产生。
二、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融合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在少数民族政权中,汉族人和少数民族人相处在一起,这种相处往往是以婚姻、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形式出现的。
许多少数民族统治者娶汉族女子为妻,这对于少数民族政权的稳定和扩张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少数民族统治者也将汉族文化和思想引入自己的政权中,这些文化和思想不仅为少数民族的统治增加了合法性,也使少数民族的政治实践和汉族的文化、思想更加接近。
三、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文化冲突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是常见的。
在少数民族政权中,汉族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他们需要向少数民族文化妥协,但是这种妥协并不总是容易的。
有些少数民族政权会强迫汉族人接受本民族的文化,这种强迫最终导致反感,甚至出现暴力冲突。
此外,因为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经常引起误解和冲突。
例如,在一些少数民族政权中,动物崇拜和膜拜祖先是司空见惯的文化现象,但是在汉族中,这种文化可能被视为低级和不正常的。
四、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文化交流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是长期存在的。
五胡乱华期间汉文化是如何融合异族文化的
五胡乱华期间汉文化是如何融合异族文化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五胡乱华是一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多个少数民族纷纷涌入中原,与汉族相互碰撞、交流和融合。
而在这一过程中,汉文化展现出了强大的包容性和融合力,以独特的方式与异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首先,政治制度方面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少数民族政权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往往借鉴了汉文化中的政治制度。
例如,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在孝文帝时期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改革,采用了汉族的官制、律令等。
他们仿照汉朝设立了三省六部制,使得政权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
这种政治制度的融合,不仅为少数民族政权提供了有效的治理手段,也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在政治层面的交流与理解。
在经济领域,汉文化与异族文化的融合也十分显著。
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对于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随着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他们逐渐学习并采用了汉族的农耕方式,开垦农田,种植农作物。
同时,汉族的商业文化和贸易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
双方在经济交流中,互通有无,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例如,少数民族带来的畜牧产品与汉族的农产品相互交换,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语言文字的交流与融合也是不可忽视的。
汉语作为一种丰富而成熟的语言,在五胡乱华期间对少数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少数民族的统治者积极学习汉语,以便更好地治理国家和与汉族民众交流。
同时,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词汇也融入到了汉语中,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
这种语言的融合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和思想交流提供了便利。
在风俗习惯方面,汉文化与异族文化相互渗透。
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音乐、舞蹈等元素逐渐被汉族所接受和喜爱。
比如,胡服的窄袖、紧身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族的服饰风格。
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如烤肉、奶酪等,也成为了汉族餐桌上的新选择。
而汉族的礼仪、节日等习俗也对少数民族产生了影响,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
汉武帝时期的文化融合与民族交融
汉武帝时期的文化融合与民族交融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汉朝开始向外扩张,不仅政治和经济带来了变化,文化和民族交融也成为了当时的一个重要特点。
首先,汉武帝时期的文化融合体现在对外贸易的扩展上。
汉武帝倡导海外贸易,通过丝绸之路,汉朝与西域地区的各种文化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自西域的商贾们带来了各种异域文化,这些文化随着商路的开通而扩散到中原地区。
例如,象牙雕塑、葡萄酒、胡服等外来文化逐渐被汉朝社会所接纳和吸收。
同时,中原文化也通过贸易传入西域,对当地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贸易,汉朝文化得到了极大丰富和发展。
其次,汉武帝时期的文化融合还体现在宫廷文化的改变与发展上。
在汉武帝时期,宫廷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汉武帝崇尚道家思想,提倡“非不聋,非不视,非不巧,非不力”的修身之道。
他将太子刘据、“仙人”张骞等入宫,深受他们的影响。
太子刘据提倡的道家思想开始渗透到朝廷,影响到了当时的文化。
汉武帝下令修建泰山、嵩山等道观,推崇道家思想,将“无为而治”思想融入到朝廷统治之中。
这些新思想的介入使得宫廷文化更加多元化和丰富,也使得汉朝的统治者更加信仰神秘的道教思想。
汉武帝时期的文化融合还表现在艺术领域的交流和创新上。
在这个时期,艺术融合和创新达到了一个高峰。
汉武帝下令创造了“文景之治”,在科技和艺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制定了《周礼》、《仪礼》等法令,推动了乐器音乐的发展,使汉朝的音乐成为了中原及周边地区广泛传播的标准音乐。
此外,汉武帝时期的陶器、瓷器、绘画等艺术形式也表现出了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秦汉艺术的风格逐渐走向了成熟和多样化。
在民族交融方面,汉武帝时期的对外征战和南方民族的统一更加深化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通过征讨南方诸夏和北方匈奴等民族,汉朝的版图不断扩大,逐渐统一了乌伊岭的诸多民族。
在军事征服的过程中,汉朝不仅推行汉化政策,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容纳和融合政策,吸纳了大量的南北方民族。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明交汇
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明交汇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动荡的时期,也是中原汉族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文明交汇的时期。
在经历了汉晋南北朝之后,中原地区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那就是五胡十六国。
在这段时期里,汉族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文明交汇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现象。
下面就来谈一谈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明交汇。
一、五胡之乱五胡,是指北方的五个较大的少数民族,包括鲜卑、羯、氐、羌、匈奴。
五胡之乱,则是指五胡在中原地区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的战争。
这场战争起因于北方各部族对汉族北方政权的不满和反抗,最终导致汉朝灭亡,中原地区陷入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五胡之乱中,鲜卑族表现尤为突出。
他们不仅在战争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在灭亡汉朝后还建立了一系列的政权,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
二、十六国时期十六国是指五胡之乱后,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十六个政权。
这些政权形成的时间跨度很长,大致可以分为西晋末年至东晋末年的前期十七年和北魏一零二年至西魏一六四年的后期四十三年两个时期。
这十六个政权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整个北方地区。
其中,西燕的统治地区是在西北地区,而北燕的统治地区则是在东北地区。
北燕及后来的北凉,都是在现今中国的边疆地区。
十六国政权的建立,虽然都是以某一少数民族为主导,但是各政权间的民族成分是很复杂的。
这些政权中,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和混居,有力地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三、民族融合在十六国时期,汉族文化和北方游牧民族文明交汇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现象。
在这个时期,游牧民族逐渐融入了中原的社会,并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
而汉族文化也受到了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新的文化样式。
这种民族融合现象,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都有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它弘扬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文明交汇文明交汇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文明领域中,中原文化和游牧民族文化交汇并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院:创新实验学院
班级:工商管理081
姓名:朱旭
学号:17608014
内容摘要:中国自古以来,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发生了多次冲突与融合,满族,蒙古族,鲜卑族,契丹族,藏族等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激荡,铸就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
关键字:冲突与融合,满文化,蒙古文化,鲜卑族文化,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有绝大多数,其他的民族都被称为少数民族。
从古至今,中国大部分王朝都是被汉人统治,而且汉人的文化一直以来都远远比少数民族发达。
在个别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的王朝中,该民族与汉族文化发生着冲突与融合。
一、满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国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中,最繁荣的无疑是满人统治的清朝了。
那么,在清朝,满文化与汉文化是如何冲突的呢?
十七世纪,汉族人口为八千余万,满洲民族人口只有三百余万,满洲人以绝对少数人口统治一个有着绝对多数人口的文化深厚的古老帝国,有随时被消化掉了的危险,当然十分恐惧,所以满族统治阶级提出“崇尚满洲”的治国原则,大兴“文字狱”,将对满清有反抗思想的知识分子赶尽杀绝。
“文字狱”真实地反映当时满族贵族对汉族的民族情感很敏感,内心也是惧怕汉族的民族情绪高涨。
在行政管理上,满清政府尽管也使用汉人,但是不敢赋予汉人以实权,甚至在思想内心深处对汉族官员处处揣测和提防。
满清政府还通过重修或编写文献典籍,淡化汉民族意识。
清政府在编纂《四库全书》时提出:“凡宋人之于辽、金、元,明人之于元,其书内记载事迹,有用敌国之词”者,在《四库全书》中要“夷之改彝,狄之改敌”。
精神思想上的禁锢和文化意识上的阉割,导致汉民族的许多知识分子要么整天埋头在传统的八股文、科举之中,专心致志从事考据,在古书堆里当不需要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学者”。
满清政府要求汉族在服装式样、礼仪方式甚至一些生活习俗上放弃汉族传统而沿用满洲传统。
顺治初年,满清政府下令汉民与满族一样蓄发,易衣冠,概从满洲制,由束发留辩改变民族习俗入手在精神上征服汉人。
满清政府还强调学习满文满语,将汉文官名、城邑名一律改用满文。
满清政府在压迫汉族人民,扼杀汉文化的同时,满文化也在与汉文化进行着不知不觉的融合。
文化典籍的翻译,是满族吸收汉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八旗制度的时候,就重视在汉族的文明宝库里寻找自己民族缺乏的文化科学技术。
他重视将汉族的文化典籍翻译成满文,设置了翻译汉文的翻译机构。
入主中原后,1651年在科举考试中设立翻译科,应考者限于旗人子弟,雍正元年设立翻译乡试,乾隆4年开始举行翻译会试。
满人学习汉家经世谋略,仿汉制建国家政权。
满族八旗与汉军八旗朝夕相处,满汉之间早已相互影响。
而汉族儒生士大夫入仕清廷,更是满族吸纳汉族文化重要途径。
满汉民族驻防杂居,文化习俗相互影响。
满族入关,八旗分兵把守泱泱中国国土,满族形成大分散、小聚集的局面,满族与汉族在杂居中逐渐吸收和顺应汉民族的文化习俗,汉族也同样受到满族的影响。
满族学习和研究汉族文化取得杰出成就。
由于满族的乾隆皇帝爱好汉族民间的皮黄演唱艺术,在北京举办戏园子祝寿,通令徽班进京,形成中国今天的国粹---京剧艺术。
满族上层学习汉族文化形成了一种风气,《啸亭杂录》记载:当时“士大夫家几上,无不陈《水浒传》、《金瓶梅》以为把玩”。
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与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分别在雍正、
乾隆年间推出。
《古今图书集成》书名为康熙所赐,康有为称其为“清代第一大书,将以秩乎宋之《册府元龟》、《太平御揽》、《文苑英华》,而可与明之《永乐大典》并竞弘富”。
《四库全书》编撰历时十七年,《四库全书》四部不仅收汉民族学者著作,而且收少数民族及亚欧学者著作,成为中国古代最庞大而完备的知识世界。
二、蒙古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中国另一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代表则是短命的元朝。
元朝实行民族不平等政策,蒙古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特别严重。
在民族制度上,元朝将国民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其中汉人和南人主要都是汉族人,是根据归附的先后不同划分的。
元朝蒙古人和色目人压迫汉人和南人,而汉人与南人的划分则是想让汉人地位高出南人,从而帮助蒙古人和色目人一起压迫南人。
中央和地方官员,优先由蒙古人担任,汉人担任的可能性很小。
元朝统一中国后,罢废科举,基本堵塞了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入仕之途,直到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科举才开始恢复。
但蒙古统治者在考选人才上又制造了种种民族不平等:考试科目中,蒙古、色目人仅考两场,汉人、南人则需考三场;录取名额,四种人的录取名额虽然数目相同,但从人口比例上差距相当悬殊。
以致有人叹曰:如何穷巷士,埋首书卷间;年年去射箭,临老犹儒冠!
蒙古人大力压迫汉人,是汉人知识分子的地位低下,阻断了他们的出路,试图扼杀汉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毁灭,文人的堕落,导致中国文明在蒙古统治时期大规模倒退。
不过,一个文明水平低的民族统治文明水平高的民族,会不可避免的被同化。
在元朝,我国文化还是有了一定的发展的。
元朝的戏剧空前繁荣,有《西厢记》、《窦娥冤》等一大批影响深远的作品相继问世。
元朝小说创作也是十分繁荣并波及此后的明、清两代。
而元曲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中华优秀文学遗产,涌现出诸如马致远、马九皋、贯云石等散曲小令名家。
王祯设计木活字及转轮排字架,并于1298年用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其《造活字印书法》是最早的系统地叙述活字排版印刷术的科技文献。
三、鲜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代表。
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拓拔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
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遭到了瓦解,拓跋部的拓跋跬趁机称帝,建立北魏。
此后几代北魏统治者都致力于统一、兼并战争,先后灭掉了北方仅存的大夏、北燕和北凉,于439年统一了北方。
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征服战争中也常常出现疯狂的民族杀戮,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虽已日趋缓和,但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农民起义年年爆发。
473 年,孝文帝即位。
此后,农民起义依旧有增无减,而朝廷残酷的镇压非但没有平息人民的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矛盾和斗争。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
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孝文帝还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下令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同婚姻,改籍贯等,使鲜卑族文化与汉文化全面融合,巩固了国家政权,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历史的演进,离不开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华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个自我禁锢的系统,汉人、苗人、羌人、匈奴人、突厥人、鲜卑人、党项人、吐藩人、女真人,还有台湾的“原住民”……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祖先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历史上,正因为中华各族文化相激荡,所以才有苏武牧羊,有昭君出塞,有岳飞“精忠报国”,有文天祥在伶仃洋边的感叹……所以才有万里长城横亘中国大地,才有中国文化内容的生气勃勃、气象万千。